亡羊补牢有钱任性出自哪里里?

1、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拔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 2、含反义词的成语:出生入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1、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拔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亡羊补牢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45页免费21页1下载券11页免费4页¥2.0011页3下载券4页2下载券4页免费21页免费12页1下载券14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5页1下载券8页1下载券5页5下载券8页1下载券6页1下载券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亡羊补牢出自哪里_百度知道
亡羊补牢出自哪里
提问者采纳
“见兔而顾犬,未为迟也出处,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quot:&#92,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92[出 处] 西汉;&quot。\亡羊而补牢;&quot?刘向《战国策,未为迟也;见兔而顾犬:~ 但他并不气馁,未为晚也?楚策四》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
亡羊补牢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说课稿21.寓言两则&&亡羊补牢《科利亚的木匣》《陶罐和铁罐》
&&&1231“”23 “”45“”
[]1234121—4341“”“”2“”——“”34561“”——“”234567
5142“”344——6
75812“”345…………………678“”“”9512345……——“”12————&&
&&&&&&&&&&&&&&&&&&&&&&
22.《科利亚的木匣》说课稿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冰鞋、随便”等课文重要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的道理,培养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3.初步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懂得作者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要按照事物变化的规律办事。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要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问一问,说一说,读一读”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问”自己不懂的地方,“说”自己理解地内容,“读”文中的重点词句。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五、说教学程序
于漪老师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的确,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上课开始,我问:同学们,我们现在读三年级了,和我们刚读书的时候比一比,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吗?对!不仅你们在一天天长大,很多事物都在时时刻刻变化着,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科利亚的木匣》就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齐读课题。
【生活小事中往往蕴藏着很深的道理。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使很深的道理易于学生接受,同时也能够激起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思考。这种导入方法自然生动,将生活和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课文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展示朗读,指名分段朗读,及时纠正,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尝试帮助老师完成板书:(&
)木匣——()木匣——受到(&&
二、研读课文,感悟语言
1、默读课文,用“——”划出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句子。
2、交流:出示埋木匣句子:
A、他放好了木匣,盖上土,用脚踩实,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
①指名读(2个)圈一圈这句话中描写动作的词:放、盖、踩、撒
一起来做做动作。(边读边做动作)
②从这些动作词,你觉得科利亚是个怎样的人?
③科利亚为什么要这样做?
回读第2小节第2句话:(出示句子)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他小玩意儿。
重点读好“好玩”。
【这种读、圈、演、思的学习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印象,为以后的学下打下基础。同时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学得又轻松又入情。】
出示挖木匣句子: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
⑴仔细找一找,这里用得最多的是哪个字?
⑵从这5个“挖”字,你又读懂了什么?
【在教学过程中随文识字,即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能有机、多变地让学生读相关的课文,把课文读通、读熟、在整体感知中培养语感,又能更好地深入研读课文。】
三、抓住关键,引发思考
1、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10—12)小节,找出描写科利亚找不到木匣之后有何反应的一个句子读给大家听。
出示句子: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儿想。
引导学生思考:科利亚当时在想什么?让学生站在科利亚的角度去思考,展开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师生总结出科利亚找不到木匣的可能性有4种:(出示)
A、木匣可能被法西斯挖走。B、 数步法可能不管用。C、挖的方法可能不对。D、自己的步子可能有问题。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遇到事情要善于思考,培养分析问题、总结归纳的能力。
2、科利亚找不到木匣的可能性最大是什么?
3、科利亚是怎么排除前3种可能性,只确定步子有问题的呢?让我们再帮助科利亚分析分析,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保持阅读兴趣是阅读活动持续的必要条件,正由课标中强调的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以问题激发学生再探究的欲望,将阅读兴趣不断延伸。】
四、细读探究,讨论排除
1、讨论第一种可能性:
⑴读课文找出科利亚找不到木匣子之后与小伙伴们的对话。
出示对话:伙伴们说:“也许,法西斯把你的宝贝挖走了。”
科利亚说:“不会的,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
⑵读一读,想一想,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找到什么依据?
师:由此可知,科利亚断定自己的木匣子不可能被法西斯挖走,他的理由是箱子目标大,木匣目标小,目标大的箱子没有被发现,目标小的木匣子更不可能被发现,所以木匣一定还在。
2、讨论第2种可能性。
找出描写妈妈埋箱子,挖箱子的句子并出示:
妈妈把有些东西放进箱子里,从家门口向前走了三十步,把箱子埋在地下。
妈妈从家门口朝前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
读读这两句,想一想妈妈用的是什么方法埋箱子、挖箱子的?(数步法)
师:肯定了“算术真有用”。可见数步法是管用的。
3、讨论第3种可能性。
师:那么,挖的方向有没有搞错?再读读课文,找出描写科利亚他们家的房子的句子。
出示句子:“他们家的房子还在,屋里的东西却被法西斯抢走了。”
老师引导:“房子还在”告诉我们什么?(科利亚不可能把方向搞错)
4、归纳排除,得出结论。
师:既然木匣一定在,算术真有用,挖法没有错,那错的无疑是步子了。步子又错在哪里呢?找到写他们离家出走的句子:
“就在那一天,妈妈、奶奶带着科利亚到喀山去了,在那儿住了差不多4个年头。”
老师引导:4个年头,科利亚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同桌互相讨论)
让学生上台画示意图帮助理解(师画好线段)
【体现多种形式解读文本,进行深度对话,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数学知识,上台画线段图代表步子,帮助他们理解科利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元性。】
五、结合生活,深化道理。
过渡:科利亚通过自己的分析,想出了办法,找到了心爱的小木匣,他是多么的高兴,我们一起读读最后1小节。
1、联系上文,说说你理解了科利亚受到的启发吗?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呢?”
根据学生的交流,把自己的体会和认识通过一件事写下来,可以是《由&科利亚的木匣&想到的》为题。
3、学生小练笔。
【创设情境说启示、悟道理,使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达到和谐统一。】
四、说板书设计:
 15 科利亚的木匣
(四年前)埋&
五岁 步子小 十步
(画步子)(四年后)挖& 九岁 步子大 五步 (画步子)
启示:一切都在起变化
板书的功能在于理清文脉,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要简洁明了。这个板书可以帮助学生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角度出发,只要是能最好地为学生服务,这就是最好的板书。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想体现”以读为本,以生为本“的精神,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努力将语文课上成发展语言和个性的综合训练课。谢谢
23《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23陶罐和铁罐
一、说教材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而陶罐却没有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二、说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4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谦虚”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三、说教学重难点
、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为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预设了以下环节:
第一板块: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假如你有一个陶罐和一个铁罐,你喜欢谁?为什么?从学生的发言中总结出他们俩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从而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
2.检查预习。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及朗读课文的情况。对重点内容给以相应指导。
这一环节既落实了部分认知目标,巧妙的扫清了学生阅读理解的障碍,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有目的的去读书的习惯;书写规范美观的习惯。
第三环节、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这个板块主要抓住课文2---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
围绕“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让学生先自由读,找一找、划一划,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预设学生会找出以下四个句子,我就以下四个句子重点进行品读: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nu&)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mi&)的神气。
“住嘴!”铁罐脑怒了,”你怎么敢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chǐ),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1、、指名学生朗读铁罐的话,借助“傲慢、轻蔑、恼怒”等表示神态、语气的词指导感情朗读,从而使学生理解“奚落”的意思。
(1)指名一生读“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师:同学们觉得这时铁罐的态度是怎样呢?
预设学生会回答:傲慢
(板书傲慢)师:谁能用傲慢的语气把这句话读一读?
(学生试着用傲慢的语气读。)
(2)指名一生读“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师:这时铁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预设学生会回答:轻蔑&
(板书轻蔑)师:请同学们带着轻蔑的神态读一读好吗?(学生用轻蔑的神态练读。)
(3)师: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还有哪些?
(学生找出句子“住嘴……在这里”)
出示对话3“住嘴………在这里”。
师:铁罐的态度由开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现在的什么?请同学们读对话3,然后回答。
 生读铁罐的对话,然后回答。
 【设计意图:“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因为这部分是本篇课文的重点,我采用读中有导,读导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从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中,从它们说话时的不同神情、语气中,体会陶罐、铁罐的不同内心活动,不同的性格和态度,从而把课文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
(4)铁罐狂妄到了极点,一心想把陶罐碰成碎片。请大家找出表现铁罐狂妄自大的语句。
 学生找出句子“和你在一起……碰成碎片。”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狂妄自大的语气
2、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预设学生会回答:谦虚、大度、礼貌……
3、请同学们找出陶罐说的话划一划,读一读。
出示陶罐的话,指导朗读。
4、分角色朗读,鼓励学生自配动作。
 同学们,刚才我们解决了大家提出的问题,现在以同桌为单位,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还可以自配动作。
(1)同桌分角色练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2)戴上头饰表演。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展开合作,通过同桌分角色表演读、体验、相互启发、评价、激励,弥补了自己的不足,从而学生学得轻松又扎实。】
第四环节、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导入:同学们表演得非常精彩,老师从你们的表演中看到了谦虚的陶罐和傲慢的铁罐。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俩的命运最终会如何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课文的后半部分,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陶罐和铁罐的不同命运。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11-17自然段,
2、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抓住“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 “影子也没见到”等词语朗读理解。
3、在两个罐子被埋没的漫长岁月里,他们是怎样度过的?都在想些什么?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五环节、深化感悟,明白道理
1.导: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导: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
我们不能拿出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我们要相互尊重,友好相处!来,请全班同学起立,和你的同桌握个手,一边握后,一边说:“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六、说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
陶罐--谦虚,友爱,善良
(无价之宝)
铁罐--骄傲,自大,傲慢无理
(无踪无影)
板书设计清晰明了,把陶罐和铁罐的特点完完全全地展示在面前。
总之,我的设计理念是1、教是为学服务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学习方式上,我特别注重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成就感,使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对话,成为自主阅读后的深层次需求。
23.《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23陶罐和铁罐
一、说教材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而陶罐却没有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二、说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4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谦虚”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三、说教学重难点
、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为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预设了以下环节:
第一板块: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童话故事(随机课显:陶罐和铁罐的图片)你认识他们吗?在学生叫出他们的名字后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换偏旁识记“陶”,并指导书写“陶”。(童话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极有吸引力,让生‘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更能激起学生不吐不快之感,我想此时孩子们的兴趣已被激发,再加上看了立体的、鲜活的图片,孩子们会迫不及待想接触文本,想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此时,我抛出一句: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去读读23课就明白了,就这样我巧妙地把孩子引入自主阅读状态,这样就进入了第二个环节。
二、读通课文
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在这一环节,我主要给足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在阅读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词。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经验与感受与文本对话,对文本的解读带有很强的个性化,因此我让学生读通课文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里,我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在点评中,我做以下的点拨,以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1、在学生发言中,注意让学生读好文中人物的对话
对字词有不明白之处,可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忙,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资源。
三、抓住对话,深究“人物”的内心活动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有了前面的铺垫,我首先出示词语(骄傲、傲慢、谦虚、轻蔑、恼怒、宽容、不再理会)在学生齐读后进行分类,随机板书:
骄傲&&&&&&
傲慢&&&&&&
恼怒&&&&&&
然后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读读课文,找找、画画从哪些语句看出铁罐的傲慢、骄傲,陶罐的谦虚、宽容?在学生汇报交流中,我主要做了以下点拨引导:
1、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如“奚落”,我先让学生说说“奚落”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你曾在什么情况下奚落过谁?或你曾受过谁的奚落?
2、用指名读、师生合作读、评议读、赛读、加动作表演读等多种方法读好人物的对话,重点指导读好以下几个句子:
(1)、“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2)、“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此环节,我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课文,学生在一次又一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感悟了人物的品质,也潜意识领悟了故事的道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领略了祖国语言的精妙。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还提高了思维能力,自主能力。
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请同学们找出陶罐说的话划一划,读一读。
出示陶罐的话,指导朗读。
4、分角色朗读,鼓励学生自配动作。
 同学们,刚才我们解决了大家提出的问题,现在以同桌为单位,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还可以自配动作。
(1)同桌分角色练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2)戴上头饰表演。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展开合作,通过同桌分角色表演读、体验、相互启发、评价、激励,弥补了自己的不足,从而学生学得轻松又扎实。
此时,学生已取得获得知识的快乐,也更加关注了陶罐和铁罐的命运,于是我以“陶罐和铁罐的最终命运到底如何?”这一问题过渡到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即默读课文10----17小节内容,重点抓住人们对陶罐赞赏的语言及陶罐说的话,感悟陶罐的品质。
四、延伸文本
我说:“如果此时陶罐与铁罐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谁说句什么话?学了课文你想对自己或身边的谁说句什么?”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写写。(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在写话中明白了道理,突破了难点,同时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还提高了学生写作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读写结合
我说:“如果陶罐和铁罐再次相遇,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你也来当一回童话大师,写一写这个故事,写完后读给爸妈听,让他们给你打打分。(这个作业为指导学生写作指明方向,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得以提高)板书:& 陶罐& 和& 铁罐
不再理会&& 轻蔑
&板书是学习的导游图,学生去学习和探索;板书是老师的微型教案,浓缩了教学经验。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在设计时,期望能够体现课文的重点,便于学生理解,以起到深化主题、回顾中心的作用。
陶罐--谦虚,友爱,善良
(无价之宝)
铁罐--骄傲,自大,傲慢无理
(无踪无影)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望洋兴叹出自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