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古诗绝句杜甫》(两个黄鹂)诗的氛围是什么?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赏析  
黄德怀    杜甫的這一首絕句是是我少年时代就读过,而且十分喜爱的唐诗中的一首。这么多年来他始终感染和熏陶着我。我不光是读他的原诗,还读许多诗家和学者写的赏析文章,许多精彩的分析使我更加喜爱这首诗了。可是不同的读者就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文化教养,各人的欣赏角度和深浅是不相同的,我读这首诗自然有我自己的哪怕是肤浅的看法。  许多文艺评论家评析诗文的时候,总要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这种分析方法和切入角度无疑是好的,尤其是在中学和大学的教学中常常使用。可是有些诗文并不完全需要这样做,这首诗就是。如果在赏析这首诗的时候勉强联系杜甫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显然就有些牵强和别扭。我认为还是直接说诗为好。  全诗四行,四个意象。  意象者意中之象,载意之象,表意之象也。  诗的第一、二行是两个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的图画。绘画作品,尤其是中国画作品,其绘画要素多讲点、线、面及色彩等诸多要素构成。这幅春景就是这样构成的,它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第一、二行中“两个黄鹂”是点,“一行白鹭”是由点连成的线。翠柳衬托黄鹂,青天衬托白鹭。蓝绿黄白在绘画上称作近似色,是最调和的颜色。第一句是近景,写黄鹂的鸣叫声,写动,写实。第二句是背景,把视线拉向高远,写静,写空濛。这两句的两个意象首先是选象典型,因而载意性强,所构成的意境也就极为典型而美妙。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这是一个优美的意象。一个“含”它是子表明了是在是室内看西岭雪山,那窗框里就像画框一样镶嵌着一幅雪山图。“千秋雪”不是指千年的秋雪,“千秋”是千年的意思,但又不是确指,它是虚指无穷多的时间,即人们常说的“漫长的岁月”。“时间”在哲学领域里比较深奥,不容易表述的概念,哲学家表述为“时间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间隔性和顺序性“,还有更多的表述,非常不好理解。还有,时间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候结;它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这些都是无法解说的,但他的诗意和神秘感却常被诗人所注意。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就写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时初照人”,也是些时间的优美意象。  如果说“窗含“句是写无限的时间的话,那么尾句便是写无垠的空间了。“门泊东吴万里船”,是走出屋子站在门外看江边的景象。看到船只看到流水,我们的思想也就随船只流水向浩淼无垠的空间展开。“万里”和上句一样并非确指,而是言其空间之无限。“东吴”虽是确指,但东吴以远还有渺茫空间,离开了地球进入太空,太空中哪里又是边呢?“空间”在哲学中也是一个深奥神秘的概念,哲学家说“宇宙物质本身就是空间“,空间是无边的。  “时间”,“空间”两个虚渺神秘的概念在中国诗人的笔下把它意象化了。人们从意象中升华自己的思想,感知时空的存在。时间和空间相加便是“宇宙”,宇宙的神秘永恒使人敬畏,有的人面对宇宙突然感到人之渺小,生之短暂而悲怆。《楚辞》的《远游》中写道:“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四川诗人陈子昂在《 登幽州台歌》中也写道“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而杜甫却不然,虽然他也经历了社会的人生的动荡,建功立业的艰辛,可是他的心境却是平静的。他把天、地、人看成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人在天地中的存在是一种美丽的自然。这首诗正是表现了他的宇宙观(人生观)和自然观。  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画:从近景的两个黄鹂开始,点出了特定的时空——春到人间。一行白鹭把我们引向蓝天,引向高远;千秋雪山,万里江流,无穷的时间,无垠的空间,莽莽寰宇,人在其中。这是一幅美妙的图画,也是一种和谐的存在。  至于绝句中的字词对偶,音韵平仄,在吟诵时产生的抑扬顿挫,徐急舒缓,此诗当然具备。那是唐诗的基本常识。这些知识是一般中学生都知道的,这里也就不多说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杜诗最大的特点是浅显易懂,很少看到杜诗里有那些刻意堆彻的生涩字眼。用最普通的文字生动的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图画。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作者的观察点应时什么?_百度作业帮
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作者的观察点应时什么?
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作者的观察点应时什么?
  ①白鹭――一种水羽毛鸟,羽毛白色,腿很长,捕食鱼虾.  ②西岭――指岷山,在成都西面.  ③东吴――指现在江苏省一带地方,古代是吴国所在地.  杜甫晚年,住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旁.这一天,风和日暖,天朗气清,他闲坐在草堂里,透过窗口和门口欣赏外界的景物.  最先引起诗人注意的是黄鹂的只有两个,各自占据一株青青杨柳的梢头,你一句,我一句,甜蜜舌,嫩声泣语,比唱歌还要动听.诗人又把目光投向水边上的沙滩,那里正有一行白鹭展翅起飞,向高高的蓝天忘记翩翩而去,它们雪白的身影映着碧蓝的晴空,显得十分潇洒,优美.黄鹂、翠柳、白鹭、青天,一幅多么明媚秀丽的天然画,而黄鹂的叫声,白鹭的动态,更使画面充满勃勃生机.诗人足不出户,却好像置身在欣欣向荣的大自然之中了.  草堂的四壁并没有限制诗人的视野,更没有妨碍诗人的想象,反而给他的观赏增添了几分艺术情调.那终年戴雪、千古不化的西山群峰,被小小窗口从百里之外收纳进来,不恰好成为一幅山水壁画?那停泊在门前的几艘航船,听说正准备扬帆万里,定然是下岷江、转长江、远到东吴去吧!西岭远隔百里,却说它含在自家窗口;航船泊在门外,又说它要远下东吴.远景把它移近,近景将它推远,在远和近的推移变化之间,千秋西岭和万里东吴,全都聚拢到诗人的草堂跟前来了.  这首四名小诗,句句都是写景.远远近近、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景物,发声的,飞行的,静止的,静而欲动的,纷然呈现在草堂 周围,与诗人共同组成一个多姿多彩、生动和谐的广阔天地,在这个天地里,寄托着诗人浓而美好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万物、对祖国山河的无限深情.译文两只黄鹂在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 注释西岭:西岭雪山。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泊:停泊。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您喜欢的诗文:
(朗诵者:)播放列表加载中...
正在载入...
分享视频:
嵌入代码:
拍下二维码,随时随地看视频
【100首中华古诗词】039 杜甫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上 传 者:
内容介绍:
【100首中华古诗词】039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Channel Me 精选
我来说点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京网文[0号 |
| 京公网安备: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京)-非经营性-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403号
<img src="" width="34" height="34"/>
<img src=""/>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width="132" height="99" src=""/>
在线人数: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http://"/>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没有数据!
{upload_level_name}
粉丝 {fans_count}
{video_count}
{description}绝句(1)?两个黄鹂鸣翠柳 (唐)杜甫_古诗新唱歌曲
(5月4日&06:52)&
(4月24日&14:39)&
(4月20日&20:28)&
>>&绝句(1)?两个黄鹂鸣翠柳 (唐)杜甫
请安装RealPlayer!
绝句(1)?两个黄鹂鸣翠柳 (唐)杜甫
作词:杜甫作曲:阎勇
SZQ翠柳,一行白上青天。窗含西X千秋雪,T泊|侨f里船。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liǎng&gè&huáng&lí&míng&cuì&liǔ& &两&个&黄&鹂&鸣&翠&柳&,&yī&háng&bái&lù&shàng&qīng&tiān& &一&行&白&鹭&上&青&天&。&chuāng&hán&xī&lǐng&qiān&qiū&xuě& &窗&含&西&岭&千&秋&雪&,&mén&bó&dōng&wú&wàn&lǐ&chuán& &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圣”。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注释】&  1.绝句:古诗体裁中的一种。每首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  2.鸣:叫,啼叫。  3.含:包含,指从窗内可以看见的范围。  4.西岭:指岷山,岷山在成都西,岭背积雪常年不化。  5.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积雪。千秋,形容时间很长。  6.泊:停船靠岸。  7.东吴:今江苏、浙江两省东部地区,古代属于吴国。&【今译】&两只黄鹂啼鸣在翠绿柳枝间,一行白鹭飞上了湛蓝的青天。窗口远望见西岭千年的积雪,门前停泊着万里赴吴的航船。&【名句赏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一首如画的诗作。全诗一句一景,由四幅独立的景色描写构成。前两句以黄鹂和白鹭对举,描述初春景象。在翠柳和蓝天的衬托下,黄鹂婉转的鸣声和白鹭轻盈的身影,显得如此和谐而优美;句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和着鸟儿的声音、身影一起,形成了一种活泼、轻快的节奏和韵律,充满了动感。它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欢快。后两句写积雪不化的远山和乘风待发的江船,仍然是初春的景色,但“千秋”、“万里”赋予这些景色以宏大的气势,它显示了身居斗室的诗人壮阔的胸怀,也显示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信心,因为那顺江而下、穿三峡、过襄阳的万里东吴之途,也正是诗人日夜向往的回乡之路。&&(演唱:宋鑫淼)(诵读:阎杉杉)  公元七六二年,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翌年安史之乱平定,再过一年,严武还镇成都。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这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兴到笔随,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干脆以“绝句”为题。     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嫩芽。“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诗的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上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在天气不好时见不到,只有空气清澄的晴日,它才清晰可见。用一“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近在目前。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下句再写向门外一瞥,可以见到停泊在江岸边的船只。江船本是常见的,但“万里船”三字却意味深长。因为它们来自“东吴”。当人们想到这些船只行将开行,沿岷江、穿三峡,直达长江下游时,就会觉得很不平常。因为多年战乱,水陆交通为兵戈阻绝,船只是不能畅行万里的。而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诗人也可“青春作伴好还乡”了,怎不叫人喜上心头呢?“万里船”与“千秋雪”相对,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何等开阔!     全诗看起来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而一以贯之,使其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正是诗人的内在情感。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四句景语就完整表现了诗人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唐人眼中哪些诗人最大牌?】&&&&&当代人眼里,唐代诗人中,较为大牌的大概是杜甫、李白、白居易、王维、李商隐、李贺、柳宗元、刘禹锡、杜牧、韩愈、陈子昂、韦应物等人。但是,这个排行榜并非自古皆然的,上榜的诗人以及他们的排名情况,历代都有不同。&&&&那么,唐代人眼里的诗人排行情况或者说知名度是怎样的呢?&&&&要想准确了解这方面的信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少得研究作品在当时的传播情况、评论家们对他们艺术成就的评价、各种文献对诗人生平事迹趣闻逸事的记载等等。这里不是写作学术论文,因此,用了一种取巧的办法:看不同的作家作品在当时各种选本中的出现情况。出现越多,知名度越高;反之,则越低。&&&&作品选本固然首先体现的是编选者的审美趣味和鉴赏眼光,带有相当程度的个人色彩。但是,不得不承认,一个好的选本,往往能大致反映出作家们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与此同时,它们也可以对作家们的知名度产生直接的影响,许多作家的知名度主要就是通过作品选建立起来的。&&&&唐代人选唐诗的本子,专家估计有过20多种,但流传至今的只有10种。这10种选本的情况也不太一样,有的是较为正式、全面的筛选,有的只是随意、小范围的筛选;另外,它们编选、刊印的时间也各不相同。总之,它们反映唐代诗人知名度的准确性是有限的。&&&&现存10种唐人选唐诗的本子是:《唐写本唐人选唐诗》(佚名),《箧中集》(元结),《河岳英灵集》(殷[),《国秀集》(芮挺章),《御览诗》(令狐楚),《中兴间气集》(高仲武),《极玄集》(姚合),《又玄集》(韦庄),《才调集》(韦e),《搜玉小集》(佚名)。&&&&根据上述10种本子,我们得到如下两个大致情况:&&&&一、入选本子数量较多的诗人。有:李白、王昌龄、高适、王维、孟浩然、宋之问、沈缙凇⒘跸R摹⑶稹⒗墒吭⒋掾⑽びξ铩⒗铖⒋薰āⅣ胛闱薄⑽峦ン蕖⒗钜妗⒙凇⒄偶⑶鹞⒒矢θ健⒋魇迓住⑺究帐铩⒗钌桃⒂诹际贰⒗罴蔚v、常建、唐彦谦、罗隐、曹唐、薛逢、元稹、白居易、刘长卿、孟云卿、杜审言、贾岛等人,他们至少都入选两种以上的选本。&&&&二、入选作品数量。分两种情况:&&&&同时在两种选本中入选诗歌数量名列前茅的诗人有:王昌龄,《唐写本唐人选唐诗》选收17首,《河岳英灵集》选收16首;钱起,《中兴间气集》选收12首,《极玄集》选收8首;郎士元,《中兴间气集》选收12首,《极玄集》选收8首&&&&在某一种选本中入选诗歌数量名列前茅的诗人有:李白,《唐写本唐人选唐诗》选收43首;常建,《河岳英灵集》选收15首;王维,《河岳英灵集》选收15首;崔国辅,《河岳英灵集》选收13首;高适,《河岳英灵集》选收13首;卢Q,《国秀集》选收13首;孟浩然,《国秀集》选收7首;崔颢,《国秀集》选收7首;李益,《御览诗》选收36首;卢纶,《御览诗》选收32首;杨凝,《御览诗》选收29首;皇甫冉,《中兴间气集》选收13首;耿,《极玄集》选收8首;司空曙,《极玄集》选收8首;杜甫,《又玄集》选收7首;韦庄,《才调集》选收63首;温庭筠,《才调集》选收61首;李商隐,《才调集》选收40首;宋之问,《搜玉小集》选收6首;崔,《搜玉小集》选收4首。&&&&唐人选唐诗,有两点情况值得注意:其一是,现在公认的伟大诗人杜甫,在当时并非选本常客,只有韦庄的《又玄集》一种选了他的作品;其二是,选本常客中,有不少人在后代逐渐被人遗忘,到今天已经几乎无人问津,例如崔国辅、崔、郎士元。&&&&杜甫的遭遇特别值得一说。据杜甫自己叙述,他是早慧的诗人。七岁时已经会写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十四五岁开始参加诗坛聚会,并且得到好几位前辈名流的称赏。中年以后,诗名逐渐扩大。江南一带出现了他的诗歌刻本,韦迢、郭受、任华等人曾经极口称赞他的诗歌成就。但是,总的来说,杜甫生前,诗名不是很盛。杜甫诗歌,大约是在元稹写出他的墓志铭之后,才名声鹊起的。元稹是杜甫死后九年才出生的诗人,他在墓志铭中给予杜甫诗歌以空前高度的评价,认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超过了李白,是一位集大成的诗人。诗人张籍喜爱杜诗,达到痴迷程度,竟然把杜诗抄本烧灰服下,希望这样能够使自己写出好诗。编辑《又玄集》的晚唐诗人韦庄,也是杜甫的崇拜者,他不但把杜甫诗歌作为首选,同时还在成都浣花溪畔杜甫草堂旧址重修草堂,以表达对杜甫的怀念景仰之情。&&&&诚然,唐代诗人们在今天的名声,不能说就是最后的结果。艺术作品的命运取决于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趣味,会表现出一定的时代性,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沉浮,有反复。但是,这仍然不妨碍我们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一个诗人,一个作家,一个艺术家,他在当代的名声,不一定等于他身后的名声;当代很火的作家,很可能在他死后变为默默无闻,而与此同时,一些生前寂寞的作家,却完全可能于死后名声鹊起,乃至名垂千古。
古诗新唱-绝句(1)杜甫
(第&7&首)浏览次数:<font color="ff
共&137&条留言
ip:115.58.33.*
时间: 8:40:05
ip:1.198.72.*
时间: 14:56:33
非常好听!
ip:218.11.179.*
时间: 15:06:00
对我有用到极点
ip:60.9.55.*
时间: 12:18:26
感觉一天一个V岳阳体育馆
ip:175.42.8.*
时间: 17:56:45
作者杜甫介绍中“被人称为诗史”是否为“诗圣”之误?
ip:171.116.215.*NO&自己看简介去
ip:123.135.24.*
时间: 19:10:15
ip:123.171.97.*
时间: 19:25:18
ip:183.187.14.*
时间: 11:21:05
ip:58.52.246.*
时间: 11:44:40
ip:123.13.204.*对付对付对付对付
ip:124.88.197.*
时间: 12:16:35
ip:14.208.130.*
时间: 11:11:11
ip:123.97.168.*
时间: 18:25:19
ip:61.158.77.*
时间: 14:04:26
ip:27.225.249.*
时间: 20:37:46
很好\(^o^)/~
ip:113.108.134.*
时间: 15:17:22
真的很好听!
共&137&条留言
留言姓名:
图标选择:
为方便会员注册下载使用本站产品,请使用安全高效的支付工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杜甫 绝句二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