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月初六六做祭日如何

二月十四日是谁的生日或祭日_百度知道
二月十四日是谁的生日或祭日
2013年——罗纳德·德沃金。1971年——酒井法子。1951年——英格兰足坛名宿,享年81岁,荷兰首相。1982年——蒋小涵。1878年——日本外交官。1983年——黄杨、1979年两届欧洲金球奖得主凯文·基冈出生。1969年——咏梅,中国女演员。2006年——张娴。1980年——叶璇:1483年(癸卯年)——巴卑尔,当代美国著名法学家及政治哲学家。1981年——金焕城,台湾男性配音演员(1976年出生)2013年——著名诗人,中国男演员,。1971年——施翌。1967年——马克·吕特。1962年——马景涛,日本女演员。1971年——胡兵,阿根廷球员。1912年——音乐家聂耳出生。1988年——上原Kaera、作家雷抒雁逝世,日本小说家。1974年——廖凡,英国童星。1975年——经蓓,1978。1976年——韩晓。1779年——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逝世,香港女演员。1990年——日本艺人佐藤永典,中国内地男歌手。1400年——英格兰国王理查二世逝世。1977年——冲方丁。1992年——弗莱迪·海默。2010年——陈宏玮、甲级战犯广田弘毅出生、纽约前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出生,韩国组合NRG成员。1943年——德国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逝世,印度莫卧儿帝国开朝君主、政治家。200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原代参谋长。1988年——迪马利亚,中央电视台主持人:270年——罗马圣教徒瓦伦丁被处死,香港女演员,享年91岁。1962年——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胡宗南病逝。1995年——著名演员程之逝世、上将杨成武逝世。1869年(己巳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尔斯·威尔逊出生,经济学家、教育家,昆曲表演艺术家(1985年出生)2008年——滕维藻逝世,中国男演员、导演。1942年——彭博公司创始人。1965年——李赛凤,日本女艺人。1718年——中国戏剧家孔尚任逝世。1978年——理查德·汉密尔顿。1898年(戊戌年)——瑞士天文学家弗里兹·扎维奇出生。祭日,中国CCTV女主持人。1969年——林永健,NBA球员、日本第32任首相,青年演员,中国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台湾男演员,中国男演员生日
其他类似问题
祭日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为您推荐: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节日、祭日和忌日有哪些饮宴习俗?
&& 节日、祭日和忌日有哪些饮宴习俗?宴席规模大小?吃哪些菜肴?数量多少?
&&& 薛堡寨:节日主要吃肉、喝酒,全村各家各户进行。祭日主要吃猪头肉、豆芽菜,喝酒,以本族为主。全村各户五月端午节不劳动。正月不炒粮食(玉米、黄豆、麦子、豌豆等)吃,过了二月二才炒粮食吃。
&&& 迭堡寨:节日、祭日一般情况吃肉、喝酒。过节宴席规模大,次数多,一般手抓猪肉,吃山野味,喝顺杆酒,菜数量多。
&&& 寨科桥:在祭口一般摆宴席,规模不定,吃鸡、羊、猪肉。数量不定,忌口一般不摆宴席。
&&& 枕头坝:节日、祭日在饭宴习俗上,主要以杀鸡、宰羊为主,饮宴以吃鸡、羊肉,喝咂杆酒为主。宴席规模不定,有几十人参加的,也有几百人参加的,数量不定。
&&& 腰坪山:节日、祭日请客。喜事、丧事办酒席。
&&& 夹石山:过年过节吃肉食、面食搭配。
&&& 中岭山:过春节、过十五都请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猪骨头肉,喝当地的泡酒。
&&& 麦贡山:清明节早上孝男孝女不吃喝,待上坟毕才能吃饭;端午节折柳枝插于门_上避邪,晚请客吃饭;重阳节喝早酒幼口雄黄),出人山林可防蛇。
&&& 立志山:节日猪肉、鸡肉饮宴,随人多少,人多宴大,人少宴小。祭日一般牛、羊、鸡肉。有牛肉者属天愿,有羊肉者属崇神愿,有鸡肉者属祖神家神愿。牛属大愿、羊属中愿、鸡属小愿(称还愿宰牲)。
&&& 人贡山:节日、祭日,一般情况吃肉喝酒。过节宴席规模大,一般手抓猪肉,砸杆子酒。
&&& 人贡山班保林:如果哪一家打了野物,全村人都来吃。但是,在吃的过程中不许说吃够了、不吃了,要说还想吃。
&&& 强曲:节日、祭日一般请至亲的长辈们来家饮酒、吃肉,宴席规模有大有小,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一般吃腊肉、排骨、荞粉、豆腐、白菜、萝卜等。
&&& 草坡山:节日、祭日一般情况吃肉喝酒。过节宴席规模大、次数多,一般手抓猪头肉、山野味、顺杆酒,还加杂城市传统菜肴,数量较多。清明做荞凉粉,上坟。老人去世后一般有烧七期纸、百期纸和三年纸的习俗,有些孝子还烧一年纸和二年纸。人死后有做宴席请客的风俗,宴席规模根据主人家庭交往情况,有大有小。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
本月热点资讯
4786227420591732172917281554147414701446公历1月1日
农历腊月初八
农历正月初一
公历2月2日
公历2月4日
农历正月十五
公历2月10日
公历2月14日
公历3月3日
公历3月5日
公历3月8日
公历3月12日
公历3月14日
公历3月15日
公历4月1日
公历4月5日前后
公历4月7日
公历4月22日
公历4月23日
公历4月25日
4月的最后一周
农历五月初五
公历6月5日
公历6月6日
公历6月14日
公历6月17日
第三个星期日
公历6月23日
公历7月1日
公历7月11日
公历8月1日
公历8月1日-7日
农历七月初七
公历8月8日
9月9至15日
公历11月1日
公历11月9日
公历11月11日
公历11月17日
11月第四个星期四
公历12月1日
公历12月2日
公历12月3日
公历12月25日
农历自己出生当天
公历夫妻结婚当天
安全生产月
纪律教育学习月
法制宣传月
关于农历正月的一些禁忌
正月,又称陬月、端月、孟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而正月初一,就是我们说的“”,被称为“”。“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古称“三朝”,即“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又称作“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日之元”。
从殷商起,就将月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每年的开始从正月朔日子时算起,谓之“元旦”或“元日”。自从凯撒创造了《太阳历》,即确定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当然,现在提起“元旦”都很自然地想到公历的一月一日,这是民国以后的事。把正月初一称作“大年初一”或“大年禧”,“大”是热闹的意思,也就是这一天要过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
那么,正月里有哪些日子对于某些属相是不太适宜办大事的呢?如果你是生意人,那么,正月里哪些日子不适宜开市呢?
一、正月忌日
请大事莫为:
正月初四日;卯、巳时。凡属龙者忌。
正月初五日;寅、辰、午、未时。凡属蛇者忌。
正月初六日;寅、卯、巳时。凡属马者忌。
正月十二日;卯、巳、未时。凡属鼠者忌。
二、开市忌日
正月初七、初八、十一、 十三、十四、十五等日忌开市、开张、动土、上梁、搬家、入宅、装修等,否则都具不利。具体可查看开运首页的黄历。
三、正月相关的禁忌传统
中华民族在正月还有相关的禁忌传统,仅供朋友们了解传统的来历和典故:
1、正月忌杀生
畜生的轮回道在正月停止,古代传闻说掌过畜生轮回道的'司祭神'的母亲生日是在正月初八,因此'司祭神'在正月会关闭轮回道给母亲过寿,因此被你杀死的畜生的亡灵无法进入六道轮回,会跟在你的身边,直到下个月的第三日(也就是二月初三)。
2、正月忌揭倒有
这里说的揭,是人为的揭,古历阴历三十是全年最阴的一天,而倒有(吊钱)是古代的一种刑具,('吊钱',又名'倒有',古名吊虔,是夏朝的一种刑具,用几片白纸盖住受刑者的脑袋,用一个磨盘在受刑者的胸口碾压,直到受刑者五脏都被压成血汁为止,而受刑者盖头的那张纸早就被染成红色,染红之后,由大臣挂在刑场的窗户上,用来警世犯罪者)是镇邪圣物,如果被风吹走,说明你家已经有神看管了,如果是人为的揭掉,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一定要到了规定的日子,才能揭掉。
3、正月忌观红喜事
古代很少有男女在正月结婚的,古代有'抬头红'一说,即男女正月结婚,乃月太岁压头,不利儿孙,因此正月很少有新人结婚.正月在旧历是'冥婚'的时节,因为阴间的正月和阳间一样,要放假,所有的阴间物都可以来到阳间,因此当你在荒郊野外看到娶亲的,千万不要驻足观看,要观察一下周围有没有人,如果很多人都在围着看,说明是阳间的婚礼,如果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只有你一个人,或者周围的人看到婚礼队伍没有反映的时候,你最好掉头就跑,因为很有可能他们是来接你的。
4、正月忌理发
古语说:正月理发死舅舅,其实不然,查满清朝《礼书》书中记载说,正月理发原意为'思旧'后传言之,传成了'死舅',然正月不理发的说法最早却源于唐朝,唐人称理发为'消耳'唐朝有一种武器名曰'金钺'是唐朝用来为十恶不赦的犯人执行死刑,砍头时用的砍刀,而正月在唐朝则称为'金月'正月理发和起来就是'金钺消耳',就是上法场砍头的意思。
5、正月忌扔粮食
看过三国演绎的朋友应该知道,诸葛亮平定南帮时杀了很多人,后来诸葛亮做成了一种祭品'馒头'来给死难者献祭,从那以后,民间便流行用馒头,或者其他谷物做成面食,献给死者,然而正月阳气上浮,阴气也同样上浮,有时往往活人和死人只隔着一层几寸薄的洋土,如果你不小心把粮食掉在地上,千万不要捡,要赶快离开此地,如果你故意扔掉粮食,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地下的朋友尝到一次甜头,会跟着你的,他们知道你还会仍,在你的身上有甜头吃,如果你不再仍了,他们会把你当作'馒头'。
编辑推荐内容
关键词搜索:
您还可以返回
栏目浏览更多相关范文。
(日 责任编辑:tk)
栏目查看更多相关文章
赞助商链接
Copyright &
公文易文秘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您现在的位置: &
龙抬头节(二月初二)    农历二月初二,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民间认为,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故称“龙抬头节” 或“青龙节”。这天,河南农村的妇女一般都不动剪刀,不做针线活,怕动了刀剪伤龙体。 按老年人的说法。这是为了表示对龙的尊敬。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到田野里采野菜,包饺子,煎煎饼,炒黄豆,煎腊肉,蒸枣馍,改善生活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众多的食俗活动中,这天摊煎饼和吃炒豆的人最多。民间认为,这天是东海龙王的生日, 煎饼是龙王的胎衣。吃煎饼,是为龙王嚼灾,扔煎饼,是为了掩埋龙王的胎衣。 每到农历二月初二,人们都有要炒玉米、炒黄豆。  端午节(五月初五)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在河南民间,端午节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 为了纪念屈原,一说源于田文端午立新规。   伴随着生动有趣的传说,河南的端午习俗越发显得丰富多采。有民谣这样说:“五月五, 麦子熟,包好粽子过端午。”说明包粽子、吃粽子,是河南端午节里一项重要的民俗活 动。从形状上说,其它省市有袋粽、角粽、锥粽、菱粽、筒粽、秤锤粽和九子粽等,而 河南主要是角粽,有三个角的,也有四个角的。 河南为什么要包角粽呢?据说当初屈原投江之后,每到五月五日屈原的祭日,人们都把 米饭扔到河里纪念屈原。一天晚上,有人梦见屈原面黄肌瘦,就连忙上前询问。原来, 百姓投往河里的米饭,都被鱼鳖虾蟹吃掉了。屈原无食充饥,所以日渐消瘦。他左思右 想,不知怎样才能不让鱼鳖虾蟹吃米饭。屈原告诉他,如果用箬竹叶包饭,做成尖角的 角黍(即粽子),鱼鳖虾蟹见了,以为是菱角,它们就不敢再吃了。那人醒后,就把此 梦转告给乡邻。第二年的端午节,人们就照梦中屈原说的方法去做。不久,屈原又托梦 给那人,感谢人们送去的粽子。后来,人们都这样去做,渐渐形成了包角粽的习惯。 “五月里有午端阳,粽子油条泡雄黄。”端午节时,河南人不仅要吃粽子,还要吃 油炸食品。像油条、麻花、麻叶等,都是人们常做的油炸食品。在众多的油炸食品中, 糖糕和菜角是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节日食品。 在端午节这天,有些人家很讲究吃鸡蛋。端午早上,主妇们将鸡蛋煮熟后,放在孩子的 肚皮上滚几下,然后去壳让孩子吃下。据说这样可以免除孩子的灾祸,日后孩子也不肚疼。 古代端午节捉癞蛤蟆的风俗现在仍在河南农村流行。民间认为,癞蛤蟆有巨毒, 能够清热解毒,特别是端午这天捉到的蛤蟆毒性最大,质量最好,人们把蛤蟆眼泡上的 毒汁挤出拌入面粉搓成长条,晾干备用。还把锭墨塞进癞蛤蟆嘴里,将它挂在墙壁上, 风干后就成了中药,此称蛤蟆墨。人身上出了毒疽,用此墨画一圈,病情就会得到控制。 正因为有此风俗,这天的癞蛤蟆特别难捉,人们说它是“神虫”,这天怕被人捉拿,都 纷纷躲藏起来,故而民间有“癞肚蛤蟆躲端午”的俗语。  端午节这天,是孩子们最欢乐的时候。大人给他们戴上五毒肚兜,穿上黄色绣花鞋,手、 脚系着五色彩线,脖子上挂着精美漂亮的香囊。他们神气十足,穿梭嬉戏在人前背后。 孩子是妇女的理想模特,当孩子穿戴整齐,在众人面前炫耀母亲的女红技艺时,妇女 们心理上就得了巨大的安慰和满足。这些凝结着母亲一片爱心的儿童装饰品,为传统 的端午节增添了令人心醉的色彩。 过小年(六月初六) 农历六月初一,是中原民间比较重视的节日。在豫东和豫南,都有六月初一过小年的说法。特别是农村,更为重视。人们把这天当作庆祝丰收、祀求丰年的节日。这时, 麦子刚刚打下不久,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民的心头和眉稍。人们在屋中、院内、麦场 里摆上供桌,放上馍、枣山(馍的一种)和桃、李等五种瓜果,用斗盛满新收的小麦, 斗上贴红色的“福”字,然后焚香燃炮,祈求秋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后,人们 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用肉、青菜、粉条、海带做成的“杂烩菜”。大人们在麦场里猜 拳行令,孩子们边吃边耍,十分尽兴。 农历六月初一过后,接着,六月初六又是一个大节。所以,有的人家干脆把六月初六的活动揉到六月初一来进行。六月初六,民间称“炒面节”、“望夏节”、“闺女节” 等,往往是相隔十里(5公里)八里(4公里),风俗就不大一样。不管怎样,节日就是吃、玩、走亲戚。而且这些节日都与出嫁的姑娘有关。农村的各家各户,在六月初一至初六其间,都要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款待后再送回婆家。俗语有:“六月六,请姑姑。”“六月六,挂锄勾,叫了大姑叫小姑。” 六月初一过小年的习俗,在中原地区相当普遍。从六月初一到初六,中原农村的“年” 味是浓郁的,时间要持续一周左右。尽管有初一和初六的区别,但两个节日距离太近,节日活动自然而然地就融合在一块了。这些节日,是中原农耕地区的农事节日,也是 “收获节”和“丰收节”。节日里的风俗活动,是农民品尝自已劳动成果的活动。这种喜悦,自然在走亲访友之中使大家同时都分享了。  乞巧节(七月初七)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 河南新乡一带的乞巧风俗是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六晚上,当地未出嫁的姑娘七人凑成一组(以应“七夕”之数),每人兑面兑物,为织女准备供品。有的要买葡萄、石榴、西瓜、枣、桃等七样瓜果,烙七张油烙馍或糖烙馍,包七碗小饺子,做七碗面条汤。除此之外,还要单独包七个大饺子,饺子馅由七样蔬菜做成,内包用面做成的七样东西,像针、织布梭、弹花槌、纺花锭、剪刀、蒜瓣或算盘子等。这七样东西,要能代表七位姑娘的心愿。 这天晚上,七位姑娘把供品摆在瓜棚下或清静的地方,焚香点纸,跪在月下向织女祈祷,念完祷语后,七个姑娘分吃水果和七碗小饺子。然后把七张油饼和七个大饺子放在竹蓝内,挂在椿树上。这天晚上,七个姑娘一齐守夜,看守竹蓝子。这种举动称为“守巧”,目的是防止爱开玩笑的男孩子偷嘴吃,把“巧”(大饺子)偷去。 七月七日清晨,天刚刚蒙蒙亮,七个姑娘闭着眼睛,在竹蓝内各摸一个大饺子。谁摸出的饺子内包有针、剪刀等东西,谁就是未来的巧手。 在豫北沁阳、孟县等地,现在还流传有“七夕”对歌的习俗。每到“七夕”这天,当地的少女们按村子,或按乡、县组成小组,每组七人,也可为九人、十一人,以单为巧数。民间讲究对歌人的数量,俗语有“当单不当对,当对拙一辈”。人们把对歌小组分成单数,都是为了能够获“巧”,希望本村的对歌组能够取胜。 乞巧会和乞巧对歌习俗,真是妙趣横生,余味无穷。它丰富了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的内容,使这个少女的节日同少女的性格一样,充满了天真活泼、乐观欢快的气息。 牲口节(七月十五)   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元节,民间俗称为:“鬼节”。中原农家也称这天为 “牲口节”,此日有许多敬奉耕牛的活动。 在豫北林县等地,七月十五这天,家家都要蒸羊羔形的白面馍,中午蒸熟后供奉在案桌上,然后燃放鞭炮,庆贺槽头兴旺。凡有大牲口的农家,这天都要停止使役一天,把供奉后的羊羔馍送给大牲口吃,也有给牲口喂豆等精饲料的,以显示牲口节与平时不同。晚上,他们还要做一锅米汤给牲口喝。有民谣说:“打一千,骂一万,七月十五喝顿小米饭。” 中原是农耕地区,大牲畜是家家耕地的主要“劳力”,秋耕又是牲口最繁重的劳动,人们把农历七月十五专门奉为“牲口节”,足见人们对牲畜的重视以及牲畜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重阳节(九月初九)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古人认为“九”是吉利的数字,把它作为阳数。九月初九,占了两个九字,双阳相重,所以人们都叫它为“重九”或“重阳”。 在中国的传统风俗中,重阳节就是一个登高节,它与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一样,登高成了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标志。据史书介绍,它是受一则神话传说的影响而形成的。 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因此,人们把重阳节当作“老人节”,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以老人为中心的尊老、爱老、敬老活动。 现在,河南民间重阳节戴插茱萸的形式已不多见,而重阳赏菊的活动越来越盛行。因为菊花都在九月开放,民间还把九月称为“菊月”,所以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腊八节(腊月初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在豫北,腊月初八早上,天刚蒙蒙亮,人们就赶快起床熬粥。粥熬好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自己吃饭,而是先将熬好的粥喂给枣树,将枣树树身上砍一些小口子,再虔诚地把粥抹在树痕上,这就算是枣树把饭吃掉了。人们这样做的原因,据老人们讲,原来中原地区的枣树不结果,人们都不愿意种枣树。枣神见人们都不尊敬她,便变成一个老太婆来到人间。她在离村不远的地方画了一片果园,满园枣树,红枣满枝。人们摘下一尝,又酸又甜,好吃极了,就纷纷跑到管理枣树的老太婆那里讨教。老太婆告诉大家,只要每年腊月初八给枣树喂顿米饭,枣树就会结果。人们按照她说的方法去做,果然棵棵树上都结出了红枣。这不过是一个传说而已,其实这里面包含着许多科学道理:在枣树上砍些口子,可以调节枣树的营养增长,阻止养分向地下输送,好集中力量供应地上部分,从而保证了果实的营养需求。至于把粥抹在树痕上,其实不过是一种保护伤口愈合的土措施罢了。 直到现在,豫北还保留有腊月初八让枣树吃米饭的风俗。当地流传有这样一句民谣:“腊八枣树吃米饭,枣儿结得干连蛋。”“干连蛋”,是河南土语,意即枣树硕果累累,果稠个大。    祭灶节(腊月二十三)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祭灶节”。每到这个时候, 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种活计,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 活动。 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 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 “红马”,白公鸡,俗称“白马”。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 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人们挤拥不动,争买祭灶火烧。农村大多是自己动手,发面、炕制,一家人热热闹闹,很有过小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河南酒店预订
河南机票预订爸爸去世三周年的祭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爸爸去世三周年的祭日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月初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