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苏州哪里可以听昆曲修人的什么

选修6第六单元第1课《古雅的昆曲》集体备课主背人王小培
选修6第六单元第1课《古雅的昆曲》集体备课
主背人& 王小培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知道昆曲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讨论在保护非物质遗产方面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学科指导意见教学要求
了解昆曲这一重要概念;知道昆曲诞生、兴衰的过程;感受昆曲作为“近代百戏之祖”的艺术价值和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
知道水磨腔、《浣纱记》、折子戏等概念。了解“花部”与“雅部”之争。
注意联系昆曲等理解“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重要概念。
选修课程《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着重反映人类在漫长的演进历程中留下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及其它的文化价值,感受其多姿多彩色的个性化特征。这是与高三前面6本书完全不一样的知识,前面的知识更多的是依赖于文本,或者说是文字史料,而这一册教材基本是非文字史料,是留存在世界上的活生生的历经了几千几百年时间而大浪淘沙的幸存物。
第六、七单元具有明显与前面单元不同的特征,故教师在讲述本课时首先应重温第一单元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类别、概念、评审标准等相关内容,以明确该类遗产的特殊性。在理解文化遗产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标准上,把昆曲纳入到人类发展长河中精神留存这一范围来理解。
【学情分析】
在上这一课时,学生可以选择的是高二文科生或者高三文科生。高三文科生(选重点)这一课内容已经上过了,所以没有必要再另外上一次,而高二文科生则是刚上完选修四和选修三之后,无论是选修一还是选修六都没有开始上。基于这样的学情,我们分析学生是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也就是说学生们对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和中外的著名历史人物以及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这一部分内容,应该说是没有多少知识储备的。而在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中起着提纲挈领作用的是本书的第一单元《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后面的内容都是对这一单元的展开阐述。而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没有学习过第一单元的,亦即我们要在学生没有世界文化遗产和什么叫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讲清楚我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来龙去脉,它的文化价值,以及如何对其继承发展。这是对学生认知方面的分析。
现在,随着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昆曲的展示,白先勇先生大力推出的青春版的《牡丹亭》在全国掀起的一阵阵热潮,昆曲在这几年又重新成为了文化关注的热点。更重要的是,昆曲本身的艺术魅力是其历数百年而价值愈加珍贵的价值所在,艺术不仅是超越国界的,更是超越时间的。我们相信昆曲的力量,我们也相信青年学子追求美的力量。这是对学生非认知方面或者说情绪学习方面的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昆曲、“水磨腔”、《浣纱记》、折子戏的概念;知道昆曲的发展历程和从盛到衰的表现;了解“花部”与“雅部”之争及昆曲在竞争中败落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昆曲片断,感受昆曲的特点,感性的认识昆曲;通过对昆曲角色、唱词、音乐、服装等了解,理解昆曲是中国“近代百戏之祖”的地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昆曲作为“近代百戏之祖”的艺术价值,认识昆曲在文词、曲调、表演独特而高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产生尊重和继承发展我国传统艺术形式的情感。
本课重点:
掌握昆曲的兴衰的原因。
本课难点:
探讨昆曲在“花部”“雅部”之争中败落的原因。感受昆曲在文词、曲调、表演独特而高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设计思路】
本课如果仅从知识传授的角度而言,是讲清楚昆曲诞生、兴衰的过程。但从本单元和本书的整体的角度而言,这又是远远不够的。首先,要遇到的问题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什么要把中国的昆曲评为“人类口头遗产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而学生们对于人类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不太清楚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于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授者的教师不能一味从概念到概念的书本式的讲解,毕竟我们面对的是人类文化遗产,这既留存在人类的精神记忆中又曾经鲜活在我们祖先生活中和记忆中同时现在又对现在起着作用的财富,不是以文字为载体的文本所能解决的。如果这样的话,就把历史本身割裂了,更是完全误解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的意思。
因此,在备课时收集到广泛昆曲的图文和影视资料,考虑到学生们之前完全没有接触昆曲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但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艺术爱好和集体记忆,很容易就能从学生们现在的流行歌曲过渡到我们的先人曾经热闹过的艺术形式。在选择穿插几段昆曲段子的表演艺术鉴赏进行形象化的讲解的时候,我精选了沈耿丽的《牡丹亭》选段《游园惊梦》(当然从贴近学生的角度言青春版的《牡丹亭》可能更加适合,但从昆曲本身的纯粹性考虑我还是放弃了青春版的《牡丹亭》)。既然好不容易才精选了《游园惊梦》,当然是要充分利用的。如果从“了解”、“理解”、“见解”模式来看,本课在“了解”的层面是昆曲诞生、兴衰的过程,“理解”层面是昆曲的兴衰原因和昆曲作为“近代百戏之祖”的艺术价值,“见解”层面是感受昆曲作为“近代百戏之祖”的艺术价值和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并且能联系昆曲理解“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重要概念。
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我也设计了《牡丹亭》选段《游园》在不同的阶段播放了三次,但在运用时稍较“了解”、“理解”、“见解”模式灵活些。第一次,让学生感性地认识昆曲,并带着任务,解决昆曲的诞生过程;第二次,作为授课的重点,在让学生欣赏昆曲选段的同时,重点解决昆曲的兴、衰问题:兴表现在何处?美在哪里?在充分激活学生思辩火花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放映昆曲选段适时注释,使音、像、图、文、艺印象直触学生感官,震撼心灵,以达到对昆曲艺术精湛深刻的领悟。重点在文词、唱腔、表演三方面分析昆曲的独特文化魅力。第三次欣赏昆曲选段,解决衰又在哪里的问题。从“花部”与“雅部”之争结局,对昆曲“曲高和寡”消衰命运反思,以学生活动的形式积极探讨昆曲衰败的深层原因以及当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贯彻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后半部分不展开,留作下堂课的悬念。最后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联系本地昆剧团的情况,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再一次升华,呼应主题,古、雅的昆曲,是我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学过程】
环节一& 本地资源导入新课
师:大家好。我来自永嘉。而永嘉就有全国七个昆剧团之一——永嘉昆剧团。前段时间,我去了一趟永嘉昆剧团。拍了几张照片,他们还很热情,送给我一张昆曲碟片。
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一段。
生:欣赏昆曲《牡丹亭》选段2分钟。
师:(提问其中一个学生)欣赏了刚刚这段昆曲,你的直观感受是什么?
生:美或者听不懂。
师:和我感受是一样的。(为什么听不懂呢?因为它的古雅。)这也正是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原因。(出处《中国文化报》)
师:我们说它美,那么昆曲它一开始就这么美的吗?(为什么听不懂呢?可能是因为它的历史悠久,也可能是因为唱腔。它的唱腔一开始就是这样子的吗?)肯定不是。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变化完善的过程,昆曲也不例外。请结合教材试着说出昆曲有哪几个发展阶段?哪些人为昆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写板书:追溯——昆曲的诞生)
环节二& 感性接触昆曲,追溯由来
老师叫一位学生回答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提示)
(展示幻灯片)
老师讲解。
第一,(展示幻灯片:顾坚始创昆山腔,为昆曲塑造出灵魂。)这种灵魂和标志就是昆山腔的悠扬流畅,这我们在刚刚的昆曲选段中已经有所感受。
(重点讲魏良辅革新昆腔。)第二,(展示幻灯片:魏良辅革新昆山腔(“水磨腔”),使其具备登上舞台成为戏曲声腔的条件。他吸收了北曲“转喉押调”“字正腔圆”的长处,放慢了演唱的速度,这样就把唱腔研磨得极其精致细腻,仿佛在水里磨过一样,这就是“水磨腔”。“水磨腔”的特点当时人称之为“气无烟火”,把那种烟火气打磨掉,最后很纯很纯。每一个字都非常贴切,每一个音都字正腔圆。字正才能腔圆;字不正,腔就唱不好。一张口又轻又圆,收音的时候又纯又细,就是一个字能唱多长呢?要好几口气才能唱完。声音的极其精致细腻的研磨之外,要达到我们刚刚听的这种昆曲选段的效果还不够。因为这样还是仅仅停留在清唱的阶段。所以后来又采用了箫、笛、笙等中国传统的乐器进行伴奏,基本上具备了作为戏曲声腔的条件,但是还不够。联系前面听过的昆曲选段,不够在哪里?(还需要情节,才算是完整的戏曲。)
但是魏良辅只擅长清唱,对于戏场、编剧所知有限。要使得昆山腔能够广行于天下,急需为昆山腔量身打造剧本,形诸舞台。
(展示幻灯片:第三,梁鱼辰创作《浣纱记》剧目,将昆曲推上戏曲舞台并获得成功。)
这个任务是由梁辰鱼的《浣纱记》完成的。梁辰鱼本身是一个文人,他觉得昆腔不应只局限于曲坛清歌,必须扩展到舞台之上占有更广阔的天地。他就发挥文学优势,写作了以西施为主要人物的《浣纱记》传奇,将古典文学与舞台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借锣鼓之势与舞台之场面形态,第一次将昆曲搬上剧坛。
这样,到了明末,昆腔成为全国性大剧种,成为“官腔”,清初,昆曲名称产生。昆曲进入兴盛期。请同学们阅读“昆曲的兴盛与衰落”这一目的第一自然段,归纳昆曲的兴盛有哪些表现?请用笔在教材上标识出来。
(给学生1分钟阅读时间,老师写板书:追求——昆曲的兴盛)
老师总结,一边展示幻灯片一边讲解。
时间:从明万历年间到清乾隆末年
表现:一是新剧作层出不穷。包括《玉簪记》、《红梅记》、《十五贯》以及我们刚刚听到的《牡丹亭》等。
二是表演艺术精益求精,服装道具更加讲究,角色分工越来越细。
我们回忆我们刚刚感受过的昆曲选段,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那么精益求精。唱腔委婉细致,身段丰富多彩,表演准确到位,无一处不体现出昆曲细腻而含蓄的特点。它的服装的造型多样化。
我们欣赏到的昆曲选段,两个人物的角色是不一样的。女主人公叫正旦,丫鬟叫贴旦,两人的角色安排是不一样的。“贴”是指在正旦之外再贴一个次要的旦角,故名“贴旦”。
三是折子戏的出现。
原来昆曲大多演出全本,最大的毛病是太冗长。洪昇的《长生殿》长达五十出,演完据说要三天三夜。演出如此拖沓,往往容易失去观众。于是一些艺人就从剧本中精选出一出或者几出进行加工、充实,成为可以独立演出的短剧,称为“折子戏”。折子戏生动活泼,集中了表演艺术的精华,获得观众的欢迎。我们看《红楼梦》里面这一段,元妃省亲,点了四出戏:《家宴》、《乞巧》、《仙缘》、《离魂》,后来发现这些都是昆曲的折子戏。
(展示材料。说明《红楼梦》创作的时期,已经有折子戏的出现。)
这种演出形式,一直流传到今天。我们刚刚欣赏到的就是昆曲《牡丹亭》中的折子戏《游园》,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这段折子戏,体会它的魅力所在?
(播放昆曲选段2分钟,写板书昆曲之美)
环节三& 顺势展开,在昆曲的兴衰发展史中落实重难点。
(学生自由发挥,老师把学生欣赏到的要点写在黑板上)
总结要点:
昆曲之美,美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昆曲之美,音乐之美
“水磨腔”的运用。昆曲融诗、乐、歌、舞、戏于一炉,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弦乐和打击乐,而这也为后来其他戏曲继承。
第二,昆曲之美,文学之美
昆曲的文学底蕴非常深,它的唱词都是最美的诗,这些诗都是美不胜收的。昆曲沿袭了唐诗宋词的创作传统,用诗一样的语言去抒发情感。“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剧作家们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下了这些将园林景致与人物情感融为一体的诗句。几百年来,不知多少人为此神伤为此落泪。
第三,昆曲之美,写意之美
昆曲艺术不像西方戏剧那样具有精确模仿现实的写实性,它以写意性的泛美观、程式化的表现手法塑造形象、反映现实。如同中国画一样,昆曲艺术的美学理想是将社会生活的特征与本质进行高度凝练,予以含蓄、富于想象夸张的突现。它重神似、重意境,讲究以形寓神、以虚代实、以少总多、以无胜有的辩证法,在形神兼备、似与不似之间突破生活自然形态的局限而达到真与美相统一的理想境界。鞭与马结成了象征性关系,观众对它们之间的物象转换也具有了联想经验。于是,这种表演程式就在舞台上长期延续下来,以至于今。
昆曲的演唱是杂剧传奇,其中都凝聚着儒家文化的内涵,这浓重的书卷气,相对对于绝响楚辞、诗经、汉赋,唐诗、宋词这些东西来讲,它都是一体的。
第四,昆曲之美,舞美之美
它的舞蹈,昆曲说无歌不舞,每唱一句都有非常美丽的舞蹈配合,完全是流动的,舞蹈是利用水袖的线条来表现出舞蹈的美。这跟我们的字画、书法是一套文化符号。包括布景、化妆、服装、道具等等都体现出东方文化的神韵。
意大利歌剧声音是很美,但是没有舞蹈;西方的芭蕾舞也很美,但是没有声音。中国的昆曲有歌又有舞,还有文学。
而这些优点,都被其他剧种如京剧、越剧所吸收,被称为“百戏之祖”。
师:大家都说昆曲很美,也能说得出来它美在哪里,下面我请大家继续欣赏这段昆曲中的经典《牡丹亭》的经典折子戏《游园》,感受这昆曲之美。大家一起说,昆曲美吗?
(学生一起大声回答:“美!”)
环节四& 提出悬念,聚焦讨论。
那么,谁能告诉我她唱的内容是什么?
(听不出来。)
同学们,别说你们听不出来,老师也听不出来。甚至在清朝的时候很多人也听不出来。看下面一段材料,思考昆曲存在什么弱点?
百姓厌昆腔,喜乱弹&盖吴音繁缛,其曲虽极谐于律,而听者使未睹本文,无不茫然不知所谓。其《琵琶》《杀狗》《邯郸梦》《一捧雪》十数本外,多男女猥亵,如《西楼》《红梨》之类,殊无足观。花部原本于元剧,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叟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
──(清)焦循《花部农谭》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昆曲的弱点有哪些?花部戏剧的优点有哪些?
片面追求旋律和音乐的表现力,却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就成为昆曲的致命弱点。花部戏剧内容普遍贴近百姓生活,唱腔清新活泼,唱词通俗易懂,从而强烈地吸引着观众。这是它能够在花、雅之争中取胜的根本原因。
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所以,我们回头看,为什么昆曲会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它所保存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粹,它所蕴藏的是一个民族的艺术创造,它所记录的是一个道德感超越命运感的过程,&
它所演出的是我们曾经的生活。
所以我们说昆曲是古雅的昆曲,“古”是因为它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雅”是因为直接继承着古代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的遗风,在唱腔、唱词、舞美和写意方面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美”,
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诸元素,又融合唱、念、做、打等各种表演手段,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完整而独特的艺术形式,所以是“雅乐”。因此,在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票通过将昆曲艺术列入世界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环节五& 水到渠成,情感升华。
而作为全国七个昆剧团之一的永嘉昆剧团排演的《张协状元》2002年获得我国戏曲界最高专家奖——中国戏曲学会奖。但处境不容乐观。我们刚刚看到的这幅照片就很能反映昆曲的现实困境。昆曲演员在化妆,很美,而后面是两个年轻人在窗外是用好奇的眼光看着,而另一边的一个人视而不见。这象征着昆曲在今天的尴尬局面。我去永嘉昆曲团的时候,他们正在排练一部新戏,让我感慨不已的是这部新戏的三位主演年龄加起来是216岁。
那么,能有什么好办法传承和保护昆曲呢?我们留待下堂课解决。
追求——昆曲的兴盛与衰落
追溯——昆曲的诞生
衰落:花、雅之争
追问——保护昆曲之路
教师教学用书列了《中国戏曲通史》等四部参考书,基本没用。
我另列参考书如下:
宋波《昆曲的传播流布》,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周育德《昆曲与明清社会》,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另有一篇1940 年中国对日抗战最激烈时期,一篇登载在当时杂志《国艺》的这篇文章叙述了昆曲自1890
到1940 即将灭亡前夕的点点滴滴,是一篇对于当时昆曲处境十分重要的昆曲史记!文章作者的署名是“丁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吴新雷:昆曲修典第一人
因主编建国以来第一部昆曲大典而受到文化部表彰
吴新雷:昆曲修典第一人
&&&&&6月19日,文化部在苏州举办“国家昆曲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表彰大会”,以领衔主编新中国第一部昆曲大典——《中国昆剧大辞典》而名闻学界的著名昆曲专家、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新雷被授予“昆曲优秀理论研究人员”的称号,并被推荐为18位获奖人员的唯一代表在会上发言。吴教授激动地说,昆曲600年的历史说明,执好“昆曲的笔杆子”是非常重要的,文人对推动昆曲事业的发展作用很大,昆曲艺术的发扬光大要靠两支队伍,一支搞理论,一支搞演出,而自国家及地方近年来对昆曲实施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后,这两支队伍都在不断壮大。21日上午,在苏州饭店,吴新雷教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吴新雷先生已年近八旬,但满面红光、精力充沛,谈起国宝昆曲,更是激情洋溢,满腔兴致,谈吐风趣幽默。他从教学岗位退休已经好多年了,可是他对昆曲艺术的热爱,却有增无减。这些年来,他奔赴全国各地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为宏扬昆曲艺术四处奔走。
&&&&&&&&&&&&&&&&&&&&&&&
吴门“曲学”有传人
  吴新雷先生从小爱好民族戏曲,喜欢吹拉弹唱。1951年,他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1956年又考取副博士研究生。他的导师陈中凡教授是蔡元培与陈独秀的高足,也是一代曲学大师吴梅的得意弟子,是一个昆曲迷。在中国词学、曲学界,向有“南吴北顾”之说,“北顾”即词学大师顾羡季,培养了张中行、周汝昌、叶嘉莹、史树青、郭预衡等一批文学专家;“南吴”即曲学大师吴瞿安,师恩惠及俞平伯、王季思、唐圭璋、钱南扬、任二北、卢冀野、吴白匋等一批古典文学专家。南京大学的昆曲和戏曲史的研究与教学,就是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曲学大师吴梅先生开其先河,其特点是不仅重视理论的研究和史的研究,还十分重视艺术的实践。受吴梅先生思想的影响,陈中凡竭力提倡在大学开设昆曲课。在导师的指引下,吴新雷的专业方向是中国戏曲史,重点是昆曲学。为了继承吴梅先生的曲学传统,倡导理论联系实际,陈老专门为他请了一位曲师,教他拍曲唱戏。吴新雷在陈中凡先生的鼓励下,不仅跟曲师学唱,还学习昆剧的表演程式。后又转益多师,得到了昆曲大师俞振飞先生的亲自指教,钻研"俞派唱法"。1960年暑假,吴新雷访曲京华,向俞平伯、傅惜华、周贻白和路工等前辈请教度曲,同时拜访了韩世昌、张允和、傅雪漪等名家,在唱曲上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所以,吴先生的昆剧研究具有这样几方面的特点:擅长昆曲的演唱,是昆剧艺术的实践者;与全国六大昆剧院团的主要演员和各地的曲友都有广泛的交往,对昆剧现状了如指掌。
  在南京大学,为了传授昆曲艺术,吴新雷也像吴梅先生那样,常常在昆曲课上边讲课边唱曲。一堂古典戏曲课,融教曲、度曲、顾曲于一体,学生受益匪浅。他的教学不同于一般高校的戏曲课,他继承了吴梅开创的“曲学”传统,糅戏曲史、戏曲文学、昆曲的声腔格律学、舞台表演学于一炉,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昆曲教学特色。课余,吴先生对昆曲艺术的理论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写下了一系列论文。1960年,他在《光明日报》发表《试论白朴的〈墙头马上〉》,在学界引起反响。此后,他又发表了《〈汉宫秋〉杂剧的思想与艺术》、《论戏曲史上临川派与吴江派之争》、《论昆曲艺术中的俞派唱法》等一批论文,出版了《中国戏曲史论》、《两宋文学史》等书,奠定了其昆曲学者的地位,以后,吴新雷教授更成为中国戏剧史研究的知名专家。
&&&&&&&&&&&&&&&&&&&&&&&&&
半生奔波为昆曲
  吴新雷一生钟爱昆曲艺术,他为幽兰的飘香,花费了大量心血。2001年,吴新雷在杭州参加"纪念昆剧传习所80周年暨昆曲表演大师周传瑛(90周年)、王传凇(95周年)诞辰活动昆曲研讨会"时,作了《抢救和继承工作是当务之急》的发言。他指出:"昆曲剧目的抢救和继承工作仍是当务之急。昆曲表演艺术历来是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真正是人类口头传承的文化遗产。如果老艺术家没有授徒,则他们的演艺也就随之而消亡。要把抢救的任务从'传'字辈移到下一辈年过花甲已退休的演员身上。把他们从'传'字辈那里抢救得来的剧目,不失时机地再来抢救,抓紧传授给新一代接班人。"后来有些昆曲院团就这样做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05年以来,江苏省昆剧院涌现出了一批青少年昆曲新人,吴新雷多次为他们义务讲解经典剧目《桃花扇》,热切地关心他们的成长。2008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月上海棠--魏春荣昆曲艺术》,吴新雷为该书作序,对这位新人积极给予推介。他在序文中写道:"我第一次看到魏春荣的舞台演出是1994年6月在'首届全国昆剧青年演员交流演出大会'期间,观看了魏春荣的《思凡》和《双下山》。她扮演的小尼色空十分出色,动人耳目。她也因此获得了'兰花优秀表演奖'。风华正茂的她,从此崭露头角。"
在昆曲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曲社对昆曲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吴新雷积极参加曲社的活动,与北京昆曲研习社、上海昆曲研习社以及天津、苏州、杭州、扬州等地的曲社都有交往,与曲友们共同为昆曲的传承、发扬而尽心尽力。
2008年11月,南京甘家后人举行甘贡三先生诞辰90周年、甘南轩先生诞辰100周年、甘律之先生诞辰90周年的纪念活动。吴新雷在纪念会上发言指出,甘贡三老先生是南京昆曲界老前辈,毕生酷爱昆曲艺术,曾录下《霓裳羽衣曲》等昆曲古谱传世。甘老还专攻昆剧的老生行当,曾为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录制了《扫松》和《寄子》的唱片,可见甘老在全国昆曲界的影响。甘老最大的贡献是他在解放后组织南京乐社昆曲组(即南京昆曲社),培养了一大批业余昆曲接班人。南京乐社成立于1954年,分设古乐、民乐和昆曲3个研习组。昆曲组就是由甘老主持的,吴新雷于1958年就参加昆曲组活动,广交曲友,唱曲授曲。他对甘南轩、甘律之在传播昆曲艺术上所作的杰出贡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
&昆曲大典第一部
在中国文化史上,“盛世修典”是文人的佳话。20世纪90年代,各类大部头史志辞典曾经汇涌而出。日,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时隔一年,吴新雷教授领衔主编的《中国昆剧大辞典》就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全面而系统地反映昆剧知识的大型辞典。它的问世,是昆剧界的一大盛事。这部昆曲大典的编纂开始于1991年12月,吴新雷教授会同俞为民、顾聆森两位学者共同担任正副主编,并邀请全国对昆曲有研究的专家、学者111余人撰写辞条。经过6年的努力,于1997年完成此书,全书共310万字。在排印过程中,又花4年时间进行校对补充。经历10年苦功,终于在2002年正式出版,填补了长期以来昆曲修典的空白。
《中国昆剧大辞典》的突出成就体现在“昆剧学”方面。编纂人员对昆剧中的北昆、苏昆、湘昆、金昆、晋昆等主要流派的发源地进行了实地考察,采访民间老艺人和老曲友,挖掘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是一部具有集大成意义的大典。该辞典从昆剧源流到古今变革,从文学声律到艺术表演,从剧目唱腔到舞台妆扮,从专业的演员剧团到业余的曲友会社,多层面、多角度地反映了昆剧的总体面貌,创造性地开辟了12个专栏,分列为"源流史论"、"剧目戏码"、"历代昆班"、"剧团机构"、"曲社堂名"、"昆坛人物"、"曲白声律"、"舞台艺术"、"歌谱选粹"、"赏戏示例"、"掌故逸闻"、"文献书目"等。辞条总数为5682条,另列5种附录,涵盖了昆剧艺术方方面面的所有内容。此典资料丰富,考证严谨,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史料性。编者查阅了350多种文献专著,如从《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中考出了大批职业昆班和昆曲红伶的名目;又查阅各种报刊,钩稽沉埋湮没的材料。还实地考察了魏良辅唱曲的太仓南码头,永昆发源地温州,金昆发祥地金华,湘昆发源地桂阳,北昆发祥地高阳、霸州等。该典按照中国史学的传统,特辟"昆坛人物"和"昆史编年"两个专栏,一经一纬,交织出中国昆剧史的端绪。还插有相应的图版、相片、戏单、书影、戏画和剧照,大多属于文物珍品,具有观赏价值。如明代后期《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秦淮河畔的昆曲舞台,清乾隆时《姑苏繁华图卷》中苏州的戏厅,清嘉庆年间上海七宝的昆剧戏楼,1945年抗战胜利后梅兰芳和俞振飞在上海美琪大戏院演出《奇双会》的剧照,1958年4月俞振飞和言慧珠参加法国巴黎第三届国际戏剧节演出《长生殿·惊变埋玉》的剧照;还有名家的书法、戏画,《纳书楹曲谱》书影;又有行头戏装、伴奏乐器的彩照,商丘侯方域家班壮悔堂、苏州虎丘曲会千人石等文物图版,"传"字辈名家言传身教的相片等等;还影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中国昆曲艺术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证书,弥足珍贵。
这部皇皇巨典,饱蕴着吴新雷教授的多少的心血啊。读一读吴教授的序言,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对昆曲研究工作文化朝圣般的生命投入,感受到的是一种不避“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的艰辛、自觉以缚鸡之力承担“天之大任”的历史性悲苍。昆曲之衰颓久矣!19世纪已为"遗响",20世纪更退却到"曲社"、"曲堂"里蛰伏,建国后则仅余"传"字辈一线单传。近半个世纪的寻寻觅觅、筚路蓝缕、探隐发微,吴先生成为"昆痴",推动了十年的艰难进程,一直到最终完成。
&2004年,吴新雷与朱栋霖等人又合编了20万字的《中国昆曲艺术》,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昆曲600多年历史及其当代的发展情况,重探昆曲源流,阐述昆曲奥秘,同时对昆曲的表演艺术和在当今社会的传承形态与弘扬情势的情况作了详尽的描述。自70岁退休以后,吴新雷又撰写出版了专著《二十世纪前期昆曲研究》,逢到有关昆曲的活动,不论是纪念昆曲老艺人,还是新的剧目演出以及各种学术会议,他都奔赴全国各地积极参与,并在事先作了提交学术论文的准备。
美国讲曲传佳话
  由美籍作家白先勇主持策划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台湾首演以来,已在美国、英国、希腊等世界各地成功演出170多场,还先后在全国30多个大学进行演出,在青年学生中引起巨大反响。2006年适逢汤显祖逝世390周年,美国加州大学为此举办了"《牡丹亭》及其社会氛围——从明至今昆曲的时代内涵与文化展示"的学术研讨会。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邀请吴新雷教授参加这项学术活动,信函中说明会议的缘起是"趁着白先勇先生策划的青春版《牡丹亭》在本校首演之机,特地举办这项集戏曲、文学与历史研究于一体的大型论文研讨会"。由于青春版《牡丹亭》要到洛杉矶巡演,洛杉矶中美文化协会为了便于会员们观摩演出,也邀他到协会讲解昆曲的欣赏问题。这样一来,吴新雷从柏克莱到洛杉矶就跑了半个多月,既忙于开会又要忙于看戏。9月15日,吴新雷在柏克莱加州大学作了《〈牡丹亭〉昆曲工尺谱的源流》的讲演。9月25日,吴新雷到了洛杉矶,在华人社区又作了《如何欣赏〈牡丹亭〉》及《昆曲之流变》的讲演。
&&&吴新雷这次到美国还有一段插曲,那就是跟白先勇进行对谈。这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编辑部交给他的任务。吴新雷提出的对谈议题是《中国和美国:全球化时代昆曲的发展》,得到了白先勇的赞同。在这个总题下,他们就全球化视野中的昆曲、通过社会运作在美国形成昆曲的观众群、"走出去"的昆曲展示和播种之旅、昆曲兴亡的文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四个层次进行了对话。吴新雷回到南京后,将他们的对谈整理成文字稿,在2007年第3期《文艺研究》上发表。这篇文章反映了青春版《牡丹亭》访美巡演的盛况,获得白先勇的称许,收入2007年5月的《青春版〈牡丹亭〉大型公演100场纪念特刊》。白先勇还将这篇对话收入台湾出版的《白先勇作品集》第九集中,可以看出他对两人对话录的重视。从他俩有关昆曲各个方面的对话中显示出各自对待昆曲艺术共有的观点,有助于昆曲研究者的深入探讨。在对话中,吴新雷对白先勇以振兴昆曲为己任,主动把重担扛在自己肩膀上,自愿做"昆曲义工"的行为表示钦佩。同时也告诉他,祖国大陆的有识之士也为昆曲的救护与发扬发出多次呼吁,中央领导也相应采取多项措施,促进了昆曲健康的发展。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可以修炼成仙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