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不让回家改写古诗的另类诗

教育孩子另类方法:不让他写作业(图)_文化读书频道_新浪网
教育孩子另类方法:不让他写作业(图)
  文章摘自  作者:
& 出版社:
  本书简介: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往往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如果仅仅依靠道听途说或是自己摸索经验,都是拿自己孩子的前途来做实验。这既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也不符合现代社会的经济规律。随着社……
惩罚孩子,不让他写作业(新浪读书配图)
  《哈佛家训》里有一则故事:
  三位无聊的年轻人,闲来无事时经常以踹小区的垃圾桶取乐,居民们不堪其扰,多次劝阻,都无济于事,别人越说他们踹得越来劲儿。后来,小区搬来一位老人,想了一个办法让他们不再踢垃圾筒。
  有一天当他们又踹时,老人来到他们面前说,我喜欢听垃圾筒被踢时发出的声音,如果你们天天这样干,我每天给你们一美元报酬。几个年轻人很高兴,于是他们更使劲地去踹。
  过了几天,老人对他们说,我最近经济比较紧张,不能给你们那么多了,只能每天给你们50美分了。三个年轻人不太满意,再踹时就不那么卖劲了。
  又过几天,老人又对他们说,我最近没收到养老金支票,只能每天给你们10美分了,请你们谅解。“10美分?你以为我们会为了这区区10美分浪费我们的时间?!”一个年轻人大声说,另外两人也说:“太少了,我们不干了!”于是他们扬长而去,不再去踢垃圾筒。
  老人是位攻心高手,与其他人的直接劝阻相比,老人的说服工作不着痕迹,却有明显的效果。
  尹建莉说,家长惩罚孩子也是一样,要运用巧妙的方法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不能让惩罚成为通向目的的阻碍。
  比如孩子写作业,本来孩子是不反感的,但是很多家长和老师把“写作业”当作一种惩罚的手段之后,孩子就开始厌恶写作业了。久而久之,就导致了孩子丧失写作业的热情了。
  李洋是一个四年级的孩子,聪明好学,活泼可爱,在学校老师同学都很喜欢他。但是就有一点缺点,做事有点马虎。尤其是他写字,不是多一“横”,就是少一“竖”的,作业没有做得没一点漏洞过。爸爸看在眼里,很生气,但是又没有更好的方法来纠正他。
  有一次,李洋又匆匆地把作业写完,心安理得地看电视去了。爸爸看了他的作业,发现老师让默写的四首古诗,李洋没有一首默写全对的。其中不是多一个字,就是少一个字的。
  爸爸让李洋回来重新默写,但是还是有错的。后来爸爸说,“你再错一处,你就把这首诗抄十遍。”
  这天晚上,李洋熬到了十二点多,也没有达到爸爸的要求。爸爸很生气,李洋也怨言不少,他在日记里写到:“这可恨的作业!”
  孩子天生不反感写作业,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之所以后来变得不爱写作业,是因为在上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小学阶段,写作业的胃口被一些事情弄坏了。被罚写作业,就是弄坏胃口最有效的一招。
  就像李洋的爸爸一样,对孩子实施用“暴力作业”惩罚的方式,来纠正孩子不认真的毛病。
  其实适得其反,孩子虽然能够屈从“暴力作业”的压迫,但是给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就像孩子爱吃肯德基,他吃一块就能吃饱了,但是你惩罚他一次吃十块,他对肯德基还有什么欲望吗?
  哲学家弗洛姆说,人可以使自己适应奴役,但他是靠降低他的智力因素和道德素质来适应的;人自身能适应充满不信任和敌意的文化,但他对这种适应的反应是变得软弱和缺乏独创性;人自身能适应压抑的环境,但在这种适应中,人发生了神经病。
  尹建莉说,儿童当然也能适应暴力作业,但暴力作业中含有的奴役、敌意、压抑,会全面地破坏儿童人格与意志的完整和健康。
  那如果纠正孩子写作业不认真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呢?
  尹建莉是这样对待女儿的,她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讲了她和女儿的故事:
  圆圆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次写作业非常不认真,字写得歪歪扭扭,极不像话。爸爸在无意中瞥了一眼,吃惊她怎么把作业写成这个样子,批评她是在敷衍了事,希望她重写。
  圆圆不服气,态度很不好。这激怒了她爸爸,他粗暴地一下把圆圆已写了几行的一页作业撕掉,要求她重写。她哭着写了,但一次比一次差劲。
  爸爸最后一次把圆圆的本撕了,圆圆更对抗了,哭起来,扔了笔,赌气说她不写了。
  爸爸看时间已晚,有些着急,就给她讲道理,说这么晚了,明天还要上学,你只要认认真真地写,一次就写好了,就不用耽误这么多时间了。圆圆才不理会他的这些大道理,就是不写。
  妈妈发现爸爸犯了个错误,这是在干一件南辕北辙的事。赶紧过去,平静地对圆圆说:“你这样写确实不对,你看这字都写什么样了。”圆圆听妈妈也这样说,更有些不服气。妈妈还是和颜悦色地对她说:“如果你认为写作业是件不好的事,从今天开始,就不用再写作业了。”
  妈妈动手去收她的作业本,合上,对她说:“学习是件好事,看来你不想学习。所以我想取消你写作业的权利,以后不许你再写作业了!”
  圆圆看妈妈是认真的,一下慌了神,下意识地要把作业本抢回来。她在这一瞬间肯定想到了要是写不完作业,明天到学校会挨老师批评。
  她急得抱住妈妈胳膊,踮起脚,要把作业本抢回来,嘴里喊着“给我,给我”。妈妈把作业本举起来,不让她够着。妈妈说:“你把字写成那个样子,那么不认真,就该剥夺你写作业的资格,别写了。”
  圆圆急得又要哭,她一边试图抢回作业本,一边说“我要好好写,给我!”
  妈妈听她这样说,态度也和缓些,让她先不要抢作业,要和她坐下谈谈。
  妈妈问,“刚才爸爸让你好好写,你不愿意,两次都写得那么差。妈妈想问你,你是不是觉得好好写作业是件不好的事,写得差些才好?”圆圆回答说不是,说好好写才好。
  妈妈又问她,“是不是好好写作业就非常累,不好好写就很轻松?”她摇摇头说不是。妈妈想想,接着问,“你觉得把作业写得整整齐齐心情更好,还是写得乱七八糟心情更好?”圆圆说写得整整齐齐心情好。
  妈妈故意激她,“可写整齐不如写得乱轻松啊。你看,写得乱些只要拿根笔随便往本子上划拉就行,写得整齐却需要认认真真地,把每一笔每个字每一行都写好。我看还是写得差些轻松。”圆圆想一下说:“不对,一样轻松!因为,因为……”
  她想表达什么,但一下组织不起语言。妈妈抱起她放到腿上说:“嗯,这样说,写好写坏,费的力气差不多,认真写还心里更愉快,是不是?”圆圆说是。
  到这里,通过对话,妈妈已让圆圆主动表达出了“作业应该好好写”这样一个想法。妈妈又鼓励她说:“宝贝肯定从明天就会认真写作业,才不会傻乎乎地乱写,弄得自己不高兴呢,是不是?”圆圆肯定地点点头说就是。
  从此以后,圆圆一直能好好地写作业,再不让爸爸妈妈操心了。
  杜威说:“一切需要和欲望都含有缺乏”。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并认真琢磨。
  尹建莉告诉家长们说:“想让一个人喜欢和珍惜什么,就不要在这方面给得太多太满,更不能以此作为交换条件或惩罚手段,强行要求他接受,而是要适当地剥夺,让他通过危机感和不满足感,产生珍惜感。”
  同时最最重要的是让他在行事过程中伴有愉快感、成就感和自尊感――这无论在学习还是其他事情上,都是普遍适用的。
  对儿童的作业管理方面,就是需要教师和家长在调动儿童写作业热情上,适当使用逆向思维,要刺激孩子对写作业的热情,不要刺激起孩子对写作业的厌恶之情。
(编辑:樊炳辛)
& 出版社:
更多文章进入&&&
更多关于&&&&的新闻当前位置:&&
报料热线:114
孩子另类,学校拒绝接收,父亲说:“学校凭什么不让我儿子上学!”
三个多月来,彬仔几乎隔三差五来到校门前,希望能重返课堂,但他心里却又充满矛盾和疑惑:学校还会收我吗?
  今年春季新学期开学时, 遂溪城月第二初级中学初二(9)班的学生彬仔,因违反校规屡教不改,校方告知他先回家迟点再注册。这一迟就过了几个月,彬仔的父亲叶志文多次和校方理论,至今仍没有结果。
  眼睁睁看着彬仔整天在校门外流浪,叶志文说:“国家颁布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这是每个公民的权利,教育法规也不允许歧视成绩差性格有缺陷的学生,我儿子犯的毛病还不至于被开除,学校凭什么不让我的儿子上学!”
  生性顽劣 多次被停课回家反省
  彬仔还在读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时,班主任就发现他不守纪律,多次教育他还是屡教不改,于是校方略施惩戒,第二学期让他迟了一个星期才报名入学。到了初二第一个学期,校方又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他注册报名,经家长多方请求,开学十多天后,才同意其返校。今年第二学期,校方还是要求家长先教育好彬仔再返回学校,迟迟不让彬仔注册入学。
  彬仔调皮捣蛋在学校是出了名的,因为这个原因他还多次被校方停课回家反省。有一次他上卫生间洗手时和同学发生争执,继而发生打架,同学把他打伤了,学校严惩不怠,让打架的双方都回去一个星期停课反省。又有一次,他和同学在操场上踢足球,将球射到学校小卖部的档板上,互相之间又是一场舌战,最后班主任平息了事态,领他回家,叫家长管教好了再来上课。于是彬仔又是两个星期呆在家里没上课。
  师生眼中 他是个不听话的孩子
  彬仔在同学和老师的印象中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另类!他上课总是迟到,交头接耳,甚至顶撞老师,他还公然违反校规,穿拖鞋上学,留长头发,穿奇装怪服。更让人头疼的是,他还经常惹事生非,不服管教。
  几乎所有的课任老师提到彬仔都只是摇头。上彬仔语文课的周老师反映,他上课时根本坐不住,要么东倒西歪的,要么和同学交头接耳,有时自由走动。男老师说一下他还收敛一点,碰到女教师上课他更加肆无忌惮,你批评他一句他还你十句,要么干脆答非所问。班主任何俊平多次批评教育他,得到的回应是“你出去要小心一点”。曾经当过他初一年级班主任的徐达茂老师回忆,彬仔叛逆意识很强,沾染了一些社会不良习气,你越叫他要这样,他偏偏要那样,喜欢对着干。虽说是他的班主任,他见到徐老师不叫老师而是叫“矮仔”,真是让人气不打一处来。
  他的同班同学也普遍反映,彬仔读书不用心,经常惹事,有一次还把课桌椅拆散来玩。老师说他也不听,常和老师顶嘴,影响到别人学习。
  校方解释 家长纵容导致难管教
  纵使彬仔有百般不是,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学校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将他推给家长或社会。 校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并不是不让他注册入学,主要是学生家长不配合学校,导致无法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迫于无奈,学校决定让彬仔和他父亲一起来学校,当着校长和班主任的面,写一份保证书,保证不触犯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才可以注册入学。开学这么久了,也没见他们父子来写保证书。校方还列举了几个事例,说每一次班主任教育彬仔的时候,父亲总是偏袒他,认为老师有偏见,不服校方的处理,还经常来学校吵闹。这样一来,无形中助长了彬仔无视校规的气焰,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彬仔的父亲却不这么认为,他说他从来不偏袒孩子,如果孩子犯的错不可饶恕,那学校可以开除他嘛,既然还没有到开除的地步,学校就应该无条件接收。现在孩子这么小,难道还要让他离乡背井出去打工吗?本报记者
(05-25 12:42)
(05-25 22:34)
本文已被阅读过3322次,最近七天11次,
今日 2 次。
已有0个网友对本文发表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 碧海银沙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碧海银沙"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碧海银沙网站,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碧海银沙网站"。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碧海银沙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碧海银沙网站《图读湛江》编辑部 电话: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把古诗改写成小故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