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挥鞭国泰国策驱动混合四运 万物兴竭皆自然

印度文化:对神牛的崇敬
  牛粪则是重要的燃料与肥料。母牛粪晒干后无异味,且不招苍蝇,烧起来还可以驱蚊子。母牛粪还有消毒防腐效果,其药效可与来苏水相比。印度农民喜欢把新鲜母牛粪趁湿贴在土墙四面,干了后就较牢固地沾在墙上了,这样能起到冬天保暖夏天阴凉的神奇效果。多余的牛粪则做成粪饼,晒干后堆成圆形的粪垛,这是农村独特的过冬柴禾。驱车路过农村,总能看到农家院落里一座座整齐的牛粪垛。听人说,牛粪垛的大小多少,代表了老牛的多少,也相当程度表明主人的财富。如果看到一家有十几垛或更多的牛粪,多半是个大户人家了。
  老牛在农民家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是农村生活的核心,是最多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古印度诗中写到,谁家的母牛没奶了,谁家的生活就失去了希望。所以,在农村,老牛被视为家庭成员之一,受到精心的呵护,人们经常给老牛洗澡,修剪。印度教每年都有牛节,人们感谢老牛一年的辛劳,内容与美国的感恩节相似。
  老牛本身,有着多种美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神话传说、宗教信仰与现实传统相互影响与结合,印度人保护老牛,发展到了极致就成为神牛崇拜。时至今日,这一古老习俗仍世代相传着。这依然与老牛在现代印度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有关吧。
  二十一世纪,真正的印度生活仍然是农村生活。因为仍有7亿多农民,生活在农村。农耕素食仍是印度农民千百年的生活方式,许多古老的习俗仍在这里一成不变地传承着。老牛,仍在农村生产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核心作用。杀牛,仍是印度农村的最大禁忌。
  据有关统计,目前印度全国有老牛2亿多头,占全球牛口的近四分之一。农户耕地一般不足一英亩,光靠土地上的收成难以买得起农机的,而饲养老牛还是可以维持的。现在农业生产仍以畜力为主,牛力占农村动力的三分之二以上,而电力(约一半农村没通电)与油等动力只占到十分之一左右。印度老牛一年可提供8亿吨的有机肥料与燃料。印度有1500万辆牛车,是农村中的主要运输工具。牛奶仍是印度人的主要饮料,印度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牛奶生产国与消费国。老牛,仍与现代印度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就这样,保持老牛与崇拜老牛的习俗仍然流传着。印度教相信轮回转世,许多印度人都希望自己来生投胎转世为一头老牛。
  圣雄甘地曾极力主张保护老牛,尤其是奶牛。他说,&奶牛是印度千百万人的母亲。古代的圣贤,不论是谁,都来自奶牛。&&在我看来,保持奶牛是人类进化史上一件最为美妙的现象。&&保护奶牛是印度教送给全世界的礼物,只要印度教徒保护奶牛,印度教就将永远流传下去。&&屠杀奶牛是一种罪恶,应予以摈弃。&&一个民族的伟大与道义进步,可以从对待动物态度上体现出来。保持奶牛,意味着保护那些无助的脆弱的生命。&&我崇拜奶牛,并将捍卫这种崇拜。&
  当然,印度是个有着多种宗教的国家。印度教人数占82%,神牛崇拜主要是印度教信徒的传统。此外,还有约12%的穆斯林,近3%的基督徒,约1.3%的锡克人等。这些人没有吃牛杀牛的忌讳,尤其是穆斯林,在某些盛大节日要以老牛为祭品。在上一个世纪初,印度教徒与穆斯林间曾因杀老牛产生过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其实印度教中众多节日,也是屠杀牲畜祭祀神灵,只是不以牛为祭品而已。
  神牛崇拜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全国大部份地方不允许屠宰老牛,而贩运老牛又是违法的,这就造成了牛口的只增不减。目前,印度有大牲畜5亿头,约一半是老牛。有人说,&如果印度不吃掉老牛,那么老牛将吃掉印度&,这话不无道理,牛口确实在爆炸。那些生病的、年老体弱的牛往往被主人抛弃放生,任其走失。于是,就出现了大量可怜的迷途牛,在城市乡村四处流浪,任意游荡,自生自灭。它们阻碍交通、传播疾病、制造垃圾、污染环境、破坏市容。
  现实中,走私、贩运、偷杀老牛情形也很严重。近年来,世界主要牛肉生产国疯牛病猖狂,令人谈之色变。印度老牛因其吃素食草料而与该病无涉,从而受到国际牛肉消费国的欢迎。近5年来,印度牛肉出口已翻了一番。2003年,印度屠宰老牛1450万头,占世界第四位(中国4500万头居第一)。此外,印度制革业也很发达,有遍及全国的几千家皮革厂,从业人员上百万,年皮革出口近20亿美元。高额利润驱使下,自然不乏不法之徒,许多弃牛就永远失踪了。在走私贩运途中,老牛通常都受到很残酷的虐待,如被熏瞎眼睛、饥渴、其他肢体残损等。
  针对这些情况,许多以保持老牛为己任的民间组织纷纷成立。他们积极宣传爱护老牛,并身体力行捐资或义务照看弃牛。政府也资助成立弃牛&庇难所&、&收容院&,全国有3000多家这样的场所。首都新德里的老牛收容院全国规模最大,各处场所可容纳上万头无家可归的流浪牛。但是,在首都的流浪牛有近四万头之多。德里高等法院曾发出法院令,认为这些流浪牛对首都构成危险,应迁徙到其他地方。或就地拍卖,或送到其他收容场所。说归说,做起来谈何容易呢。印度首都的大街小巷,可怜的老牛们仍在一如既往默默地流浪着。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保护老牛,就是在保护低效率以家庭为单位耕作的小农生产方式,阻碍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推广,从而影响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神牛崇拜,变成了农业经济进步的束缚与羁绊。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文明必定要取代农业文明,农业似乎注定要沦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辅助部分。即使是农业国,农业也要进行机械化与产业化。印度社会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虽然发展不平衡,在广大农村进展缓慢,但其进步趋势仍不可阻挡不可逆转,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作为在小农经济中起核心作用的老牛,其逐步被机械取代,退出历史舞台,这将是不久的将来无可争议的事实。那么印度这种历史悠久的神牛崇拜,由此形成的神牛文化,其命运与结局,自然可想而知了。
  想到这,不觉有一些伤感,为那些无言的朋友。记起李白的诗句:&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大自然的兴衰如此,历史的变迁、众生的命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曾经辉煌荣耀过,足矣。
  作者:李文柱
标签: 印度神牛
责任编辑:wuhongliang
03-21 13:15
03-21 12:46
03-21 12:23
03-21 11:48
03-21 11:39
03-21 15:54
03-21 14:17
03-21 14:17
03-21 14:12
03-21 13:16
12-25 09:54
12-25 09:05
12-12 09:31
11-26 12:45
11-21 09:14
03-11 09:01
03-04 10:56
01-21 13:07
01-14 12:48
01-07 08:59
【南亚要闻】
【印度政治】
【印度社会】
【印度经济】
本日热点关注
近期热门关注鞭策(鞭策)鞭策,汉语词语,原意表示用鞭和策赶马,现比喻促使、督促的意思。目录鞭策的意思 拼音:biān cè 意思: (1)马鞭子,也指用鞭子赶马 (2)比喻促使、督促: 愿更加鞭策,以成远大。——明·归有光《示庙中诸生》 【鞭】鞭打;用马鞭子赶马。比喻督促使进步:常常以先进人物的思想~自己。对于学者获得的成就,是恭维还是挑战?我需要的是后者,因为前者只能使人陶醉、而后者却是鞭策。 [巴德斯图贝尔] biān cè 鞭策 [释义](动)鞭打,用策赶马。比喻严格督促使进步。 [构成] 并列式:鞭+策[例句] 我们要经常地~自己;努力学习。(作谓语)1.亦作“ 鞭筴 ”。马鞭子。《礼记·曲礼上》:“乘路马,必朝服,载鞭策,不敢授绥。”《庄子·马蹄》:“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筴之威。” 成玄英疏:“带皮曰鞭,无皮曰筴,俱是马杖也。” 唐 李白 《日出入行》:“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老残游记&自叙》:“马与牛,终岁勤苦,食不过刍秣,与鞭策相终始,可谓辛苦矣。” 2.鞭打。 宋 秦观《代工部文侍郎谢表》:“臣敢不鞭策驽蹇,淬砺钝顽。” 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白毫》:“又 济宁人某,充总河承舍,畜一驴,日行五百里……二耳中有白毫各长五六寸,行驶则挺出。一日拔去,鞭策不得前矣。” 郭沫若《蔡文姬》第三幕:“﹝ 蔡文姬 ﹞与 赵四娘 同在逃难中,为胡兵所获,受鞭策。” 3.驭马。《南史·柳仲礼传》:“ 邵陵王 纶 亦鞭策军门,每日必至,累刻移时, 仲礼 亦弗见也。” 4.驱使;控制。 唐 李山甫《又代孔明哭先祖》诗:“尽驱神鬼随鞭策,全罩英雄入网罗。”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晏婴对曰:‘筹策庙堂,威加万里,负将相之才者数十人;若血气之勇,不过备寡君鞭策之用而已,其生死何足为齐轻重哉!’”巴金《寒夜》十三:“ 周主任 的表情和 吴科长 的眼光似乎在鞭策着他走向着‘死’。” 5.督促;激励。 三国 魏 嵇康《答&难养生论&》:“下以嗜欲为鞭策,欲罢不能。” 宋 陆游《自勉》诗之二:“旦暮勤鞭策,尘埃痛洗湔。” 明 高攀龙《答叶台山书》:“恨禀赋庸下,愈鞭策愈蹇踬不前。” 老舍《四世同堂》五十:“只有受苦才能使大家更恨敌人,更爱国家。这是惩罚,也是鞭策。”
内容来源自: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暂无同义词
浏览次数 : 194 次
编辑次数 : 1 次
更新时间 :
词条创建者 :
双语连环画关于自然规律的诗句如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还要写诗人和诗名_百度作业帮
关于自然规律的诗句如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还要写诗人和诗名
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新雷:张维屏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鞭策的近义词
> 鞭策的近义词
鞭策的近义词
    来源:作文网
  一、【近义词】
  鞭笞、鞭挞、推动、鼓动、促使、促进、督促、鼓励、驱使、役使、驱策、勉励、鼓舞、激励、敦促、催促
  二、【基本解释】
  [释义]
  (动)鞭打,用策赶马。比喻严格督促使进步。
  [构成]
  并列式:鞭+策
  [例句]
  我们要经常地鞭策自己;努力学习。(作谓语)
  三、【英文翻译】
  1.(驱使; 督促) encourage
  四、【短语造句】
  1. 他无情地鞭策全队苦练。
  2. 我们要经常鞭策自己努力学习。
  3. 这是对我们的鞭策。
  4. 我们正需要象你这样的女人来鞭策我们。
  5. 我很喜欢工作给我的鞭策,激励和上进的机会。
  6. 她尊敬他无情地鞭策自己,尊敬他一心一意地干活。
  7. 来自原理的表面上无限丰富的推论,继续鞭策几代数学家的意向。
  8. 我自己那一点点的虚荣心和史朵夫给我的帮助,却不知怎么鞭策了我。
  9. 他猛地挺直身子,在恐惧和内疚的火红鞭子的鞭策下,急煎煎地退到门边。
  10. 亟须找出解决方法,这是鞭策他的动力
  五、【详细解释】
  ◎ 鞭策 biānc&
  (1) [challenge] 马鞭子,也指用鞭子赶马
  前有衔辔(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之制(控制),后有鞭策之威。&&《荀子&性恶》
  (2) 比喻督促
  愿更加鞭策,以成远大。&&明& 归有光《示庙中诸生》
  (1).亦作& 鞭k &。马鞭子。《礼记&曲礼上》:&乘路马,必朝服,载鞭策,不敢授绥。&《庄子&马蹄》:&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k之威。& 成玄英 疏:&带皮曰鞭,无皮曰k,俱是马杖也。& 唐 李白 《日出入行》:&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老残游记&自叙》:&马与牛,终岁勤苦,食不过c秣,与鞭策相终始,可谓辛苦矣。&
  (2).鞭打。 宋 秦观 《代工部文侍郎谢表》:&臣敢不鞭策w蹇,淬Z钝顽。& 清 王士G 《池北偶谈&谈异七&白毫》:&又 济 人某,充总河承舍,畜一驴,日行五百里&&二耳中有白毫各长五六寸,行驶则挺出。一日拔去,鞭策不得前矣。& 郭沫若 《蔡文姬》第三幕:&z 蔡文姬 {与 赵四娘 同在逃难中,为胡兵所获,受鞭策。&
  (3).驭马。《南史&柳仲礼传》:& 邵陵王 纶 亦鞭策军门,每日必至,累刻移时, 仲礼 亦弗见也。&
  (4).驱使;控制。 唐 李山甫 《又代孔明哭先祖》诗:&尽驱神鬼随鞭策,全罩英雄入网罗。& 巴金 《寒夜》十三:& 周主任 的表情和 吴科长 的眼光似乎在鞭策着他走向着&死&。&
  (5).督促;激励。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下以嗜欲为鞭策,欲罢不能。& 宋 陆游 《自勉》诗之二:&旦暮勤鞭策,尘埃痛洗湔。& 明 高攀龙 《答叶台山书》:&恨禀赋庸下,愈鞭策愈蹇W不前。& 老舍 《四世同堂》五十:&只有受苦才能使大家更恨敌人,更爱国家。这是惩罚,也是鞭策。&
鞭策的近义词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事件驱动交易策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