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一叶茶品中国文化》 求下联。。

[] & [] & [] & [] & [] & [] &
碧玉清心 夜雨书香 凤来兮 叶松 我主沉浮 红瘦绿肥 小山人o 闻起 西江月故里 周郎 锦筝弹怨 林泉吟梦 尘封 自牧 惆怅、已成曲╮ 嫣月缘星 石梁一柯 心慈 小蛮腰 花解语drx 识途老马 杨柳东风 蔼然居士 八五九老丁 情若昆仑 云梦牧羊 向一 人间闲看客 寒塘度鹤影 冷于冰
弹指一挥间
风轻灵婉尔
乐耕斋主人
青墨。影月依弦
丁鼎山2015040
植心斋20150
诗词歌赋无一通
了尘201503
深海凤凰鱼
听说梧桐要开花
红瘦绿肥 寒塘度鹤影 翁半山 东山大校 亚亚 紫若飞 露浓花重 词林学步 出山 南枫201503 七月不远 陌 云归故里 向斜阳 白浪河
真实的梦 半鬼 冷剑客 梅舞轻风 风轻灵婉尔 思古 逸然0723 暖晴 烟山客 风水大叔 厚德格物 哇西里 真实的梦 闷者 青梅煮酒999
寻找另一半
我看一枝花
我看一枝花
(刚刚) 评论 旅乐古风
(刚刚) 评论 南来风
(刚刚) 评论 天朗水清
(1分钟前) 评论 春江花月の
(1分钟前) 评论 日出东方
(1分钟前) 评论 狂野·····
(1分钟前) 跟评 华之韵
(1分钟前) 评论 风散云痕浅
(1分钟前) 评论 高崭
(2分钟前) 评论 李東灿
(2分钟前) 评论 石梁一柯
(2分钟前) 评论 碧玉清心
(2分钟前) 评论 雍州陨石
(2分钟前) 评论 乡间妹子
(2分钟前) 评论 石梁一柯
(3分钟前) 评论 芳草心
(3分钟前) 评论 莫一另
(3分钟前) 评论 石梁一柯
(4分钟前) 评论 石梁一柯
(4分钟前) 评论 青鹛
(4分钟前) 发表 (4分钟前) 评论 石梁一柯
(4分钟前) 评论 凡心之人
(4分钟前) 评论 齐鲁散人
(5分钟前) 跟评 风高逐浪
(5分钟前) 评论 东方麓台
(5分钟前) 评论 锦筝弹怨
(5分钟前) 评论 杨晨雪
(6分钟前) 跟评 悠然紫堇
(6分钟前) 评论 雪儿飘飘
(6分钟前) 评论 石梁一柯
(6分钟前) 评论了 (6分钟前) 发表 (6分钟前) 评论了 哥唻
(6分钟前) 评论 临水清心
(6分钟前) 发表 (6分钟前) 评论 石梁一柯
(6分钟前) 发表 (6分钟前) 评论 雪儿飘飘
(6分钟前) 评论 鸿蒙
(6分钟前) 评论 乐赏千家诗
(7分钟前) 评论 寒山居仕
(7分钟前) 评论 盖丁
(7分钟前) 评论 寒山居仕
(7分钟前) 评论 石梁一柯
(7分钟前) 评论了 (7分钟前) 评论 黄蓝焰
(7分钟前) 评论 凡心之人
(8分钟前) 评论 朔望轮回
(8分钟前) 发表 (8分钟前) 评论 石梁一柯
(8分钟前) 评论 雨中客
(8分钟前) 评论了 千里江雪
(8分钟前) 评论 一片云
(9分钟前) 评论了 雪冰玉
(9分钟前) 评论 学凯
(10分钟前) 评论了 莲城醉客
(10分钟前) 发表 (10分钟前) 评论了 容止若思
(11分钟前) 发表 (11分钟前) 跟评了 一溪清夢
(11分钟前) 评论了 (11分钟前) 评论 柳知章行
(11分钟前) 评论 迷迷糊糊512
(11分钟前) 发表 (12分钟前) 评论了 学凯
(12分钟前) 发表 (12分钟前) 评论 望然君
(12分钟前) 评论 淮南晕夫
(13分钟前) 评论了 杨晨雪
(13分钟前) 评论 琅琊山下伪醉翁
(13分钟前) 评论 缪斯之瞳
(13分钟前) 评论 三知客
(14分钟前) 评论 盖丁
(14分钟前) 评论 wanxia127
(14分钟前) 评论 江湖笑
(14分钟前) 评论了 (14分钟前) 评论 悟莲
(14分钟前) 评论 一片云
(14分钟前) 评论 邀月天使
(14分钟前) 评论 西江月故里
(14分钟前) 评论 行自由观自在
(15分钟前) 发表 (15分钟前) 评论了 一粟
(15分钟前) 评论 快乐是福
(16分钟前) 评论 蔼然居士
(16分钟前) 评论 梦浩然
(16分钟前) 评论 琅琊山下伪醉翁
(16分钟前) 跟评 泥和的男人
(16分钟前) 评论 华之韵
(16分钟前) 发表 (17分钟前) 跟评了 一溪清夢
(17分钟前) 评论 诗影同春
(17分钟前) 评论 杨柳东风
(17分钟前) 评论 兰亭郡主
(17分钟前) 评论 江湖笑
(17分钟前) 评论 旅乐古风
(18分钟前) 评论 小子行者
(18分钟前) 评论 了悟新斋
(18分钟前)
夏日酒泡泡
网站成立于2009年,目前共有注册会员位。 &&★如果您觉得本站不错,不妨介绍给更多朋友★
当前在线477人:&&&&&&&&&&&&&&&&&&&&&&&&&&&&&&&&&&&&&&&&&&&&&&&&&&&&&&&&&&&&&&&&&&&&&&&&&&&&&&&&&&&&&&&&&&&&&&&&&&&&&&&&&&&&&&&&&&&&&&&&&&&&&&&&&&&&&&&&&&&&&&&&&&&&&&&&&&&&&&&&&&&&&&&&&&&&&&&&&&&&&&&&&&&&&&&&&&&&&&&&&&&&&&&&&&&&&&&&&&&&&&&&&&&&&&&&&&&&&&&&&&&&&&&&&&&&&&&&&&&&&&&&&&&&&&&&&&&&&&&&&&&&&&&&&&&&&&&&&&&&&&&&&&&&&&&&&&&&&&&&&&&&&&&&&&&&&&&&&&&&&&&&&+305位游客&&
&& 栏目上线。
&& 评论可以发表情了。
&& 可以查看了,可以按省市了。
&& 栏目上线,栏目上线
&& 增加跟评和@功能
&& 个人空间增加搜索框。
东北一佳人5
潇潇思无邪10
活学到老12
う、旁覌者13
寂寞有主14
梅魂诗雨16
花解语dr17
一叶小草18
飞燕呢喃19
箧底吴钩11
望君南浦12
东北一佳人13
一枚秋叶15
碎梦阁主18
诗树老申20
现代诗欣赏 &&
火枪手之家
文如其人wyx
友情链接:
&&|&& 微信公众号&&|&&手机版>视频播放页
福建福鼎 白茶:一茶 一叶品中国文化
独家 国搜出品
其他人还在搜茶香倾城 一叶嫩芽载文化-信阳动态-信阳文化艺术网:中国文化艺术网信阳站-中国文化艺术网信阳站
艺网联盟旗下网站
您的位置: ->
茶香倾城 一叶嫩芽载文化
作者:佚名来源:信阳日报我有话说(参于)
信阳毛尖,现已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一组人文的符号,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承载着信阳这个城市人文、经济和思想的演绎、递进,记载着河南信阳这座城市的变迁和飞跃。作家峻青在《品茗谈屑》中说:“我在
信阳毛尖,现已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一组人文的符号,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承载着信阳这个城市人文、经济和思想的演绎、递进,记载着河南信阳这座城市的变迁和飞跃。作家峻青在《品茗谈屑》中说:“我在独自品茶时,却总是感到有一种山川的灵秀之气,与茶香一起涌来。所以我想:这茶就是山川的灵毓所钟,也可以说,这山川的灵秀之气,就是茶之魂、茶之魄。由此我更加认为,茶与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茶本身也就是文化,或者确切一点说,茶,是反映了文化。” & &茶都信阳,又岂能在泱泱茶文化面前失语! & &河南信阳市作协主席陈俊峰提到,河南信阳可着手进行挖掘和整理信阳毛尖茶叶史料工作,信阳有几千年的茶叶发展史,历代茶人著书立说,积累下来的茶叶历史资料繁多,包括茶书、茶诗词、茶书法、茶画、茶歌茶舞、茶的历史文献、地方志中有关茶的记载等,内容广泛,如能下力气花工夫把它们整理出来,这将是信阳乃至中华茶文化教育的重要宝库,也是弘扬茶文化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还应积极发展各种茶艺,繁荣茶文化创作,建设茶文化基地,举办多种形式的茶文化活动,把信阳悠久而绚丽多彩的茶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如何保护信阳茶文化教育的历史遗迹,发展茶文化旅游事业,市旅游局局长童光亮建言,信阳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各地有待挖掘和保护的与茶有关的历史遗迹很多,如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我市对古茶树进行调查,在鸡公山大茶沟找到了信阳迄今最大的古茶树。后经专家取样测定,古茶树龄约400—500年,生长年代大概在明朝末年,即公元1500年至1600年间。像这类有保存价值的遗迹,应该保护好、管理好,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配套发展茶文化旅游。此外,还可以围绕茶叶主题,制定“中国茶乡、美好新村”建设规划,使“山、茶、田、林、庄”融为一体,以茶园为特色,以山水为背景,形成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茶乡小镇和旅游休闲度假地,为乡村旅游再添亮点。近些年,随着茶产业的兴盛,信阳茶馆也成了城市的一道独特风景。对整个茶馆业而言,经营茶楼文化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茶馆、茶楼仅仅局限于茶叶本身的经营,而不注重自身文化品位的经营和提高,势必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在很多消费者的心目中,他们就是要寻找“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的文化意境和氛围。显而易见,茶楼的底蕴和内涵是影响消费者选择茶楼的首要因素。对于倡导茶人茶德精神方面,信阳文化学者姚焕刚提到,信阳作为产茶大区,应该提出自己的茶德精神,以增加信阳毛尖的文化附加值,陆羽提出的“精行俭德”,庄晚芳提倡的“廉美和敬”,虽然提法各有侧重,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我们在发扬这些茶人茶德精神的同时,也可以提炼出富有信阳地域特色的茶德精神,以增强茶都人的茶文化意识。针对加强茶与健康的科学研究,促进茶叶消费的问题,信阳市中医院副院长宋尽良提到,饮茶有利于健康,这是人们的共识。但是茶的保健功能究竟有多大,如何正确、科学地饮用才能达到效果,这些都有待于研究,并把这类知识普及到广大消费者,以科学的方式促进茶叶消费河南信阳固始县文化馆负责人表示,免费开放日活动将长期开展下去。
/相关资讯/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看法 /网友评论/
上海市书协主席中国楹联协会顾问
中国诗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Copyright (C) 2015 ORGC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文化艺术网 版权所有
文明办网 电子邮箱:
客服热线:400-666--6255680客服:&&一茶一世界,一叶一人生
别样的茶水,别样的人生。闲暇时分,沏上一杯新茶,叶青水绿,茶香弥漫,酌一小口,清新爽心。一杯在手,名利皆忘,茶的世界是一个祥和的世界,喝茶是一件快乐的事。
  一个人的安谧,两个人的知己,众人的聚品,都是快乐的。茶的性,是多变的,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则感触也不同,那也就是所说的百味人生。茶如你,你亦如茶。
【健康人生】
健康的定义应该是身心的健康,而茶可以帮助我们的是:以茶养身、以道养心
茶叶中的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矿物元素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饮茶能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并有维持心脏、血管、胃肠等正常机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等功能。
  以道养心,茶道的基本精神是和、静、怡、真,这与茶的本真不谋而合。在茶、茶器、水、环境中,慢慢体会心境的启迪过程。
  “独饮得神、对饮得趣、众饮得慧”,这是茶带给我们的健康人生。
【积极人生】
  茶入水,人入世。茶能带给我们积极的人生体验。中国文化的起始点是儒家文化,而儒家主张的就是入世!这体现着一种参与的精神,这其中还有一个人的担当,一个人所要背负的社会责任。这些都是茶所能带给我们的人生感悟,一种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精神层面的暗合。
这种入世的行为,是一种人生的心态,同时也是一种积极地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的行动。
  人的价值,要通过入世来体现。而好茶的价值,则要通过入水来体现。即便是再好的茶,不入水就没有价值!茶,只有当它在水中舒展开来,将自己的茶味蔓延,才能真正体现作为茶的价值和意义。
【闲适人生】
  俗语叫“肚饱不如心宽”。意思是说拥有了财富,过上了温饱生活,比不上闲情逸致、心情舒畅。
 “喝茶”,并非全为“解渴”,而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不可否认,积极入世的人生是辛苦的,忙碌的,沉重的。但是在这样的人生中,我们更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让自己的生活变的更加美好。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美学大师朱光潜说。
  在日常生活中,三、五好友一起,赏茶、泡茶、品茶,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调剂。它既可以解除身体的疲劳,又可以释放心理的负担,“在不完美的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周作人语)”。
【回甘人生】
  有很多人觉得生活太累、太苦,这也无可厚非。但是有时,我们也许需要转换一种思考的角度:经历是一种财富,回味更是一种幸福。
甘苦是茶汤中的一对孪生兄弟。茶汤咽下之前,茶的甘甜的从舌尖到舌根的过渡,蔓延;茶汤咽下之后,茶的甘甜是从咽喉往舌根部涌现,伴随着清凉感觉,口舌生津,一阵阵地涌现着甜的回味,沁人心脾。千百年来,人们喝茶喝出文化,离不开这苦尽甘来的滋味。
  苦后方知茶甘甜。一杯清茶,一段人生,一丝回味!当我们学会这样思考,也许生活中的辛酸,都会变成一种回忆的甘甜。否则,我们就只能面对苦涩的人生,而无法自拔。
【简约人生】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无可避免的需要很多的包装,这是人生的无奈,因为我们在很多时候,都是在为别人活着,活给别人看。人生就是这样,总是在怕被人看不起,又希望在被他人羡慕之中度过。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喝茶最大的妙处正在于此:平和,温暖,简约而又隽永。在家中、在茶馆,会宾友、谈工作,无论春夏秋冬,喝茶总当时。喝茶是简约的,自由的,不需要巴洛克的夸张放纵,也无需洛可可的繁杂奢华。
  茶,无论怎样包装,茶依然是茶,在华丽的外表下,它依然保有它最真挚最本源的构造,一种最简单的本真。品茶闻香,普通老百姓可以,达官显贵亦可以,心境不同而已。
【飘逸人生】
  一只玻璃杯,晶莹剔透,一把茶叶,清香盈鼻。开水冲下,顿时上下翻腾,浮起的一片片沉下,沉下的又努力浮起。茶叶,有的急急地展示,匆匆地沉寂,有的则渐渐舒展,载浮载沉,有飘逸出尘之姿。清澈的水,因茶而绿,碧绿的茶,因水而明。
 喝茶不仅为解渴,更为细腻地品味人生。在这个日趋功利、日益浮躁的社会里,有的甚至生活在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之下,我们能否换一个角度去面对社会呢?处在太多的喧嚣和繁杂之下,让我们看看茶,看看茶在远离尘世的天地之间安静地生长,飘逸的舞蹈,奉献给人类的却是健康和快乐。
  “坐看云起时,天际自卷舒。”学会“放下”,学会“舍弃”,才能拥有像茶一般,飘逸的人生。
人生,其实就像一片茶叶的旅行。一片茶叶,看起来如此纤弱,直到放入杯中,与水融合,绽放出清香。然而,就在茶叶与沸水相融,热烈舞蹈的时刻,人们的目光往往忽视了茶的实质,反而注意那杯中之水了。一片茶叶要经历多少风雨,忍受多少煎熬,才能百炼成茶?
  人生,其实就像一片茶叶的旅行,满载而归时,择一处清幽,斟一盏芳茗,细看一撮茶叶在滚烫的热水中历练、翻滚、渐渐舒展,最后沉落杯底,在一遍遍地冲泡之后,逐渐回复到平静真实的过程。人的生命曲折往复,犹如这杯中茶叶,无声舒展,淡然收尾,沉静,清苦,那味蕾上的涩涩清香是生命的滋味,亦是茶的原味。
  好的茶叶就像一种人生,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虽然没有发生惊天动地的故事,没能捕捉到刻骨铭心的镜头,只有平平静静、平平淡淡,但这份平凡却令人回味隽永,品味出淡泊名利的心境来。做人也要像茶一样,坦诚质朴,给人以温暖,繁华过后,唇齿间仍留有淡淡余香,值得人们去细致回味。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艰难的文化
余秋雨先生是我认为的近代作家中的娇娇者,他的作品是用他的良心书写的。今日他发表了《艰难的文化》,在此抄录共享之。
中国文化的特性究竟是什么?很多学者发表了各种意见,我大部分不赞成。例如:“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海纳百川”、“尊师重教”、“宽容忍让”、“厚德载物”等等成语,一直被轮番用来概括中华文化的特性。看起来好像并没有错,但一旦翻译成外文就麻烦了,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的经典中都有类似的说法,我们只不过是用汉语文言来表述罢了。这表明了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可贵一致,却也表明,我们不能以这些一致性来说明中国文化独特性。
按照独特性和实践性的标准,我把中国文化的特性概括为三个“道”---
其一,在社会模式上,建立了“礼仪之道”;
其二,在人格模式上,建立了“君子之道”;
其三,在行为模式上,建立了“中庸之道”。
先说“礼仪之道”。我们的祖先早已发现,从原始社会传下来的各种民间文化,大多是以陋风恶俗的强硬方式来推行的。那么,思想精英们试图推行的仁爱、高尚、温厚、互敬、忍让、秩序,也不能流于空泛,而必须设计出一套行为规范,通过一定的仪式进行半强制化的传扬。因此,所谓“礼仪”,就是一种便于固定,便于实行、便于审视、便于继承的生活化了的文化仪式。设计者们相信,只要规范在,仪式在,里边所蕴藏着得文化精神也就有可能存活,否则,文化精神只能随风飘散。
把“礼仪”当作社会模式,也使中国文化在几千年间保持着一种可贵的端庄。缺点是,“礼仪”太注重外在形式和繁文缛节,限制了心灵启蒙和个性表达,更阻碍了大多数中国学者进行超验、抽象的终极思考。
再说“君子之道”。儒者企图改造社会而做不到,最后就把改造社会的目标变成了改造人格。起先,他们设定的行为程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出发点,谁知辛苦到后来,出发点又变成了目的地。他们修身的模型,就是君子。
把君子作为人格理想,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特征。我们祖先没有给君子下一个定义,但是比下定义更精彩的是,他们明确设定了君子的对立面--小人。而且,在一切问题上都把君子和小人进行近距离的直接对照。历来中国人只要稍微有文化就能随口说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只要是中国人,即使失败了,也希望失败得像个君子;即使被别人说成是坏人,也不愿意被别人说成小人。
最后说“中庸之道”。简单说来,就是中国文化在本性上不信任一切极端化的诱惑。“中庸之道”认为,极端化的言词虽然听起来痛快、爽利,却一定害人害己。因此,必须警惕痛快和爽利,而去寻求合适和恰当;必须放弃僵硬和狭窄,而去寻找弹性和宽容。
“中庸之道”在一次次巨大的灾难中起了关键的缓冲作用、阻爆作用和疗伤作用,既保全了自己,又维护了世界。例如,中国的主流文化不支持跨国军事远征,着就和其他那些重大文明很不一样。这种区别,连很多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也过了很久才明白,发觉根源是“中庸之道”。
三个“道”,社会模式、人格模式、行为模式齐全,而且组合严整,构成了一种大文化的“三足鼎立”。这尊文化之鼎,既是中国人精神凝聚的理由,又是中国人在地球上的一个重大建树。
有些人,直到今天还经常拿着西方近代建立的一些社会观念贬斥中国和中国人。不错,那些西方观念都很优秀,很值得我们学习,但我稍稍也有一点不服气。因为在那些观念产生之前,中国文化已经相当刚健地发展了至少五千年。“相当刚健”的证据,就是那么多古文明只有它活到了今天。
几个月前在台北,我与一位美籍华人政论者产生争执。他说:“西方的价值系统,是我们讨论问题的起点和终点。”我说:“是不是终点,你我都没有资格判断;但是我有资格肯定,起点不在那里。”
说了中国文化的建树,那也就有必要讨论一下它的弊端了。中国文化体量大、寿命长,弊端当然很多。我为了与前面讲的三个“道”对应,也选出了三个“弱”。
中国文化的第一个弱项,是疏于公共空间。
&& “公共空间”(Public
Space)作为一个社会学命题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重新阐释的,却是欧洲文化自古至今的一大亮点。中国文化对此一直比较黯然,它总是强调,上对得起社稷朝廷,下对得起家庭亲情,所谓“忠孝两全”。但是,在朝廷和家庭之间,有辽阔的“公共空间”,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盲区。
你看,古代一个官员坐着轿子来到了某个公共空间,前面一定有差役举出两块牌子:“肃静”、“回避”,公共空间一下子不见了。那么,似乎只好让知识分子来关心公共空间了,但是中国文人遵守一个座右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里边所说的“窗外”,就是公共空间,他们不予关注。他们有时也讲“天下兴亡”,但主要是指朝廷兴亡,这个毛病,与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一个重要论述对比一下就更明显了。康德说,知识分子的崇高责任,就是“敢于在一切公共空间运用理性”。
我认为,很多城市提出要建设“文化强市”,最重要的支点不在于推出多少作品,而在于重建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是最大的文化作品,同时又是最大的文化课堂,从集体人格到审美习惯,都在那里培养。
中国文化的第二个弱项,是疏于实证意识。
实证意识的缺乏,也就是科学意识的缺乏。这种倾向,使中国文化长期处于“只讲是非,、不讲真假”的泥潭之中。其实,弄不清真假,哪来是非?现在让人痛心疾首的诚信失落,也与此有关。假货哪个国家都有,但对中国祸害最大;谣言哪个国家都有,但对中国伤害最深。这是因为,中国文化不具备发现虚假、抵制伪造、消除谣言的机制和程序。多年来我发现,在中国,不管什么人,只要遇到了针对自己的谣言,就无法找到文化本身的手段来破除。什么叫“文化本身的手段"?那就是不必依赖官方的澄清,也不必自杀,仅仅靠着社会上多数民众的证据意识、推理习惯,以及他们对虚假逻辑的敏感,就能让事实恢复真相。对此,中国文化完全无能为力。
中国文化的第三个弱项,是疏于法制观念。
我不是从政治角度,而是从文化角度来论述这个问题的。中国至今最流行的文学,仍然是武侠小说。武侠小说在艺术手法上颇多佳笔,但是在文化观念上却一定在颂扬“法外英雄”。在中国文化中,“好汉”总是在挑战法律,“良民”总是在拦轿告状,“清官”总是在先斩后奏。这类“总是”还可以不断列举下去,说明中国历来的民间灵魂大多栖息在法制之外,或者飘零在边缘地带。当然,这也与中国法制历来的弊病有关。相比之下,与中国的“水浒好汉”几乎同时的“北欧海盗”,却经历了从“家族复仇”到“理性审判”的痛苦转化过程。中国的这个转化迟至现代才开始,但在文化上却一直没有真正开始。
中国文化的弱项还有很多,但是,仅此三点已经够沉重的了。要克服,恐怕要经过好几代。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叶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