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浈的签名怎么写签名才好看好看点

真心不能算啊。。。&br&他出名的那几个表演用的是视频特效加全场托,手法和路人托YouTube上面都被各种扒皮,还有各种破绽细节,都是台湾人做的。以前记得优酷什么的也有,昨天找了一下居然被删了干干净净。应该也是知道不能再这么玩了,这次春晚变面包用的是普通的魔术手法,和之前的表演不一样改穿长袖了,可惜技术不过关,一下子就穿帮了。&br&&br&&br&话说利用视频特效加切镜头也算变魔术的话,卢卡斯或者斯皮尔伯格就是世界第一魔术大师了,谁不服谁上,也做段特效来比比看。。。&br&&br&与其说他是魔术师,还不如说是个拿魔术做完卖点的偶像艺人,台湾那边的业内都挺反感他的,前几年各种抵制,世界魔术协会也不承认,美国的艾伦秀还专门拿他开涮。&br&&br&&br&&br&&a href=&.cn/v/b/.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世界魔術主席開砲 Yif變麵包非真魔術&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a href=&.cn/v/b/.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麵團變麵包 粘立人踢爆Yif造假&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a href=&.cn/v/b/.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YIF現場摸牌驗鼻 硬拗拉麵包等巡演&i class=&icon-external&&&/i&&/a&&br&(这个视频挺搞的,yif本人说他的魔术都不是视频魔术,不是靠电脑特效,但是制作人王伟忠却承认就是特效,还说视频魔术是新型的魔术种类)&br&&br&&a href=&http://m./v1578974.shtml?channele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Yif早期东北口音疑似整容 曾上艾伦秀 搜狐视频&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br&&br&&blockquote&魔术圈集体抵制Yif特效&br&&br&视频魔术一般是通过视频剪辑以及电影特效合成的,而电影特效一直是魔术圈的禁忌。对于王伟忠称视频魔术是与时俱进的说法,此前魔术圈大老们就已经做出了反驳。此前亚洲魔术联盟秘书长谭永铨做客中新网,被问及如何看待用特效制作视频魔术时,谭永铨直言魔术界拒绝特效。&br&&br&此前知名魔术师还专门发微博抵制特效魔术,“我都很少发表某些东西的看法,看了魔术论坛的帖子,魔术界一直以来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用电影特效假冒魔术。电影特效一直以来都是魔术界的禁忌,如果电影特效都能算是魔术,那魔术表演就没有意义了。希望每一个有职业道德的魔术师都自觉规避特效,给观众呈现最真实的魔术。”&br&&br&&br&该微博被其他魔术圈大佬们纷纷转发,其中包括国际魔术家协会台湾360分会副会长程广生,他在转发该微博时称,“非常有同感!也请大家仔细想想这个问题(用特效制作魔术),可能现在科技太先进了,如果有以前,这种效果是不可能发生的!”魔术圈集体对以特效假冒魔术的行为表示了抵制,也有魔术师认为这是一种魔术的作弊行为。&/blockquote&&br&&br&PS&br&昨天发了微博有贴维基百科的链接,上面有一些他的争议资料,晚上就被粉丝团轮了,今天下午一看维基百科都被修改了。。。&br&&br&&img src=&/d2164a05acd6cfda80c0e0e49c2733dd_b.jpg& data-rawwidth=&961& data-rawheight=&5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1& data-original=&/d2164a05acd6cfda80c0e0e49c2733dd_r.jpg&&
真心不能算啊。。。他出名的那几个表演用的是视频特效加全场托,手法和路人托YouTube上面都被各种扒皮,还有各种破绽细节,都是台湾人做的。以前记得优酷什么的也有,昨天找了一下居然被删了干干净净。应该也是知道不能再这么玩了,这次春晚变面包用的是普…
--&br&YIF 這人很爛 之前在台灣想炒作起來 結果現在銷聲匿跡&br&他有一個視頻 表演的「魔術」是把麵粉團一甩變成一個麵包&br&結果被台灣魔術界譴責 一些比較資深的魔術師認定這是對影片直接做後製&br&還賭了他絕對不可能在現場表演 的確他也沒在現場表演過&br&餘波所及 台灣掀起了錄製嘲諷視頻的風潮&br&其他就是上面有人提到的 經歷造假的問題&br&有人拿劉謙跟他比 我真替劉謙感到不平:「劉某大好男兒....」&br&&br&==&br&&br&剛剛看到舊新聞連結,補一下好了,2012年的事,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一下。&br&&br&之前只留連結,忽略了翻牆的問題,現在把新聞貼在下面。&br&&br&&a class=& external& href=&.tw/2012/new/dec/22/today-show8.htm&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tw/201&/span&&span class=&invisible&&2/new/dec/22/today-show8.htm&/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粘立人呛Yif 好胆现场魔术 - 艾伦变出面包调侃 假魔术丢脸到国外&br&&br&粘立人称因无法忍受用电脑特效造假的假魔术,污辱了魔术师修习数十年的专业,召开记者会揭穿后制手法。 (记者赵世勋摄)&br&&br&王伟忠力捧的魔术师Yif,因网路上的“生面团变法国面包”影片爆红,点阅率已冲破120万人次。(摘自网路)&br&&br&记者黄浈尹、陈璟民/台北报导&br&&br&王 伟忠力捧的魔术师Yif屡被踢爆,他的“无中生有”魔术影片手法是用电脑后制而成,昨天IBM国际魔术家协会台湾分会副会长粘立人,与立委李应元召开记者会,踢爆&b&Yif用电脑特效假魔术&/b&,有诈欺之嫌,并污辱魔术师专业,要求Yif应负责道歉,他现场示范电脑合成手法,并呛声:“这种魔术没有一个魔术师做得 到,如果他能现场表演,我马上拜他为师。”&br&&br&特效魔术下流&br&&br&粘立人昨率4名魔术师在记者会上公布Yif“凭空拉出法国面包”的影片破绽,讲解如何用特效软体做出遮罩,将原本画面中的物品变成透明,做出“无中生有”效果。&br&&br&他强调魔术应是经得起观众检验的“现场表演”,若&b&光靠后制特效,“那叫做电影,不是魔术&/b&,那这样我们魔术师都不用混了,去学做特效就好。”他谴责靠特效做出 的“魔术”是下流手法,也表示没看过Yif现场表演过,粘立人认为Yif的魔术手法,95%靠后制而成,若不是,欢迎Yif现场表演PK。&br&&br&经历头衔都假&br&&br&他再加码踢爆,Yif自称是IBM国际魔术联盟成员,&b&实际名单中根本没有他的名字&/b&,另外Yif号称是“巴黎国际近景魔术全能冠军”,&b&其实根本没有这项比赛&/b&,指控他经历和头衔都是假的。&br&&br&此外粘立人提到Yif的假魔术还丢脸丢到国外,美国知名脱口秀“艾伦狄珍妮秀”,把法国面包魔术当笑话,节目上不但笑说魔术手法是剪接而成,主持人艾伦还现场揉面团,靠着镜头转移,变出一袋面包,调侃Yif的后制魔术手法。&br&&br&魔法胡同:不要拆解魔术秘密&br&&br&王 伟忠曾对假魔术的批评表示:“魔术无所谓真假。”昨天Yif所属的魔法胡同发出声明,&b&避重就轻&/b&表示:“至今似乎没有人能给魔术一个真正的定义,‘戏法人人 会变,各有巧妙不同’,这就是魔术迷人的地方。我们欣赏且享受魔术千变万化的过程,却绝不做拆解魔术秘密的事情,这是我们对于魔术的尊重。”也表示所有的 猜测和报导都是不正确的,若粘立人的言论涉及诽谤,不排除采取法律行动。&br&&br&网路影片是行销手法&br&&br&王伟忠昨天电话未接,文创一号公司副总经理王莉茗则表示,若未来有合适的场合,Yif一定会进行现场表演,网路上的影片只是为Yif打响名号的广告行销手法。&br&&br&至于Yif头衔和经历被质疑,王莉茗表示,&b&Yif曾经是IBM国际魔术联盟成员,但这几年因为没订杂志,就不是会员了&/b&,而巴黎的比赛,她认为是翻译的问题,确实有这个比赛,Yif也有证书。&br&&br&--
--YIF 這人很爛 之前在台灣想炒作起來 結果現在銷聲匿跡他有一個視頻 表演的「魔術」是把麵粉團一甩變成一個麵包結果被台灣魔術界譴責 一些比較資深的魔術師認定這是對影片直接做後製還賭了他絕對不可能在現場表演 的確他也沒在現場表演過餘波所及 台灣掀起…
谢谢邀请。在我看来,揭秘这种情况只在观众数量达到一个数量级的时候才出现。如果没有足够的观众,揭秘对于揭秘者而言没有太大的意义。揭秘者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慧而猜测其中的机理,以博取一些赞扬。&br&&br&刘谦、傅琰东等春晚魔术师被揭秘,本来不是什么大事。因为目前为止网上流传的揭秘都没有说到点子上。这种情况下,魔术师往往一笑了之,甚至会因此获得一些灵感,创作出更好的魔术。&br&&br&不过,当魔术揭秘对魔术师本人或魔术行业造成误解时,会被魔术师抵制。例如,在08年春晚鸡蛋进戒指中,揭秘认为董卿是托,这对董卿和刘谦本人造成一定名誉损害——因为确实不是托……11年中,揭秘认为傅琰东给鱼灌入铁粉,用磁铁牵引,让大家误以为魔术很残忍。这些揭秘会对魔术行业造成损失,因此引起了魔术界的反对,同时魔术师和爱好者们也对揭秘深恶痛绝,甚至一有揭秘就很反感。&br&&br&魔术表演引起观众的好奇和猜测,是可以理解的,这也是魔术本身的特性。魔术最特别的就是“外行看门道,内行看热闹”这种现象。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看似有理有据的揭秘自然会获得非常大的市场,得到疯狂传播——在揭秘不正确的情况下,这种传播其实对魔术并没有太大的损害。&br&&br&有人以此嘲讽魔术从业人员,这种情况其实很少,因为魔术师很容易能反驳这些嘲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变一个魔术让你目瞪口呆。这时候他会发现自己的无知。&br&&br&魔术之所以引起一些反感是因为它具有欺骗性。观众看完魔术,一般都是惊叹神奇,并不觉得自己被骗了。而有一些人,揭秘后要故作姿态的说,看吧,就这么回事,没什么了不起的。观众这时候就被这些说法引导,开始觉得魔术也不过如此。由于巨大的心理落差,自然会对魔术产生一定的反感。&br&&br&最后一句话,要引用刘谦前几天在微博上说的:魔术师就是命贱。由于傅琰东在湖南卫视演出中出现失误,被人嘲笑,让人颇觉凄凉。刘谦在获得2011年亚洲年度魔术师称号时有这么一段话:&blockquote&魔术师花很多钱买书、DVD、道具,花很多时间来提升自己的技巧并想出新的魔术,他们为什么那么努力?因为他们想给观众创造另一个更好的世界。尽管我们被人嘲笑和歧视,但是我们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我们知道娱乐观众的重要性。我们给世界带来了一些快乐,而这些是其他人无法做到的。我们坚信我们的工作是神圣的,我也相信在我们的持续努力下,人们会理解魔术师的工作并更加尊重我们。&br&——&a href=&/v_show/id_XMzM1MjIxODky.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v_show/id_X&/span&&span class=&invisible&&MzM1MjIxODky.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
谢谢邀请。在我看来,揭秘这种情况只在观众数量达到一个数量级的时候才出现。如果没有足够的观众,揭秘对于揭秘者而言没有太大的意义。揭秘者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慧而猜测其中的机理,以博取一些赞扬。刘谦、傅琰东等春晚魔术师被揭秘,本来不是什么大事。…
&img data-rawheight=&627& data-rawwidth=&634& src=&/90d866ff105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4& data-original=&/90d866ff105f_r.jpg&&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2012年12月内容======&br&最早了解到这位魔术师是大概一个月前关于他的一个 iPhone 魔术和纸钞魔术,由于刚好我正在从传统道具转向手机魔术的领域,尤其关注了一下。不过事实上,他的纸钞魔术才让魔术圈震动,也以此成名。&br&&br&从魔术师的角度来说,YIF 手法干净完美,几乎让人挑不出破绽。从最近的几个视频来看,所涉猎的范围也很广,似乎对硬币魔术非常擅长。可以说是近两年华人魔术圈内比较优秀的魔术师。&br&&br&不过,看过大部分他的视频,真正属于他自己的原创魔术非常少,而对非原创魔术的演绎还基本停留在改编的水平,对魔术的节奏把握还并不完美,控场技巧也一般,还不能让魔术师们眼前一亮。对于初学者或者非魔术爱好者而言,对魔术手法的掌握程度是衡量魔术水平的标准,但对于高水平的魔术师而言,这些魔术秘密之外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br&&br&个人感觉,以目前 YIF 拍摄的这些视频来看,我认识的不少魔术师都能达到相当的水平。YIF 的优势在于形象、气质以及所在地区良好的魔术氛围,并且有组织在努力将其培养成一个明星魔术师。如果能顺利的走下去,十年后或许他真的能成为一个杰出的魔术大师。&br&&br&Yif 前段时间受《康熙来了》节目的邀请进行表演,可表演效果几乎可以说糟糕透顶,在他表演之前也曾受到几位大师的指点,可结果仍然令人很失望。也因此受到了华人魔术圈的讥讽。&br&&br&总而言之,这已然明显是一个不太高明的自我包装案例。不过 Yif 的粉丝不少,之后的情况还很难说。&br&&br&======内容======&br&我个人并没有看过 Yif 的 Live 演出,不过据 somethingmagic 所说,其现场表现非常良好,只是公司包装的不太好。&br&&br&Yif 要上春晚了,其在魔术圈毁誉参半,希望这能成为他的逆转之演。&br&&br&======表演后======&br&我不想说啥了…&br&&br&======日======&br&这几天比较忙,今天有机会又上知乎看看,评论里的一些讨论其实并非我所希望看到的。我觉得我有必要为 Yif 说几句公道话。&br&&br&Yif 的春晚演出,从魔术角度,是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除了拍摄穿帮外,摄像也犯了一些魔术拍摄的错误,使得表演看上去并不是太好,比如过多的中近景缩放,镜头抖动等。但是实际上,Yif 的这套魔术仍能够表现出他具有的优秀水平。&br&&br&语言上来说,Yif 比起一年前,也有了进步。虽然这个进步并不是很大。Yif 仍然缺乏足够的表演经验,来掌控表演节奏和气场。微博上有个魔术师说的比较好:“花一年来达成十年的成就,必然也会暴露十年积累的问题。”&br&&br&总而言之,作为一个首次上春晚的魔术师,Yif 的表现已经足够优秀。
======2012年12月内容======最早了解到这位魔术师是大概一个月前关于他的一个 iPhone 魔术和纸钞魔术,由于刚好我正在从传统道具转向手机魔术的领域,尤其关注了一下。不过事实上,他的纸钞魔术才让魔术圈震动,也以此成名。从魔术师的角度来说,YIF 手法干…
&b&最多赞的李逸峰的回答实在让我无法点赞!&/b&&br&魔术入门看似简单,却特别容易走弯路,首先你需要明确自己喜欢的魔术门类。简单点说,你是喜欢近景魔术还是舞台魔术,当然你也可以一起学习。&br&如果喜欢近景,那就从纸牌和硬币开始。&br&&b&纸牌入门:&/b&&br&非常不推荐李逸峰推荐的《专业纸牌技巧》,因为难!纸牌魔术入门最好从视频开始看起,新手是很难看进去魔术书籍的。这里推荐:&br&罗宾老师《扑克牌魔术》(这个教学不宜看的太多,学学老师的流程和口条就行了..)&br&Oz Pearlman的《Born to Perform Card Magic》基础手法以及手法简单但效果很好的流程&br&Gerry Griffin的《Complete Card Magic》俗称《权威扑克》,各种流程,各种经典,由易到难(这个可以看啊看看啊看看看...一直看到吐为止)&br&Daryl的《Encyclopedia of Card Sleights 》即《扑克技巧百科全书》。各种手法..尽量多学..先挑觉得好学的学...&br&这些所谓的基础内容就够学上整年的了,接下来就可以视频教学和阅读书籍两手抓了。阅读书籍的最大作用是:更深的理解一个魔术或技巧的原理和由来,同时可以培养出自己的个人风格)&br&推荐书籍:(按照我写的顺序阅读)&br&《Royal Way to Card Magic》by Jean Hugard&br&《Scarne on Card Tricks》by John Scarne&br&《Encyclopedia of Card Tricks》by Jean Hugard&br&以上三本多为原理性魔术,也就是说用的手法很少,一边学习一边出去给别人变,加强自己的表演能力。&br&《Card College》by Roberto Giobbi(各种各样的魔术,各种各样的技巧,都不算很难,学多少是多少,完全吃透没有个三年五载是不可能的)&br&《Card Control》by Arthur H. Buckley(开始接触更多更难的手法)&br&《Expert Card Technique》by Jean Hugard(这本书就是李逸峰说的《专业纸牌技巧》)&br&&br&&b&硬币入门:&/b&&br&DVD MIchael Ammar 《硬币基础教学》&br&书籍 J.B. Bobo 《Modern Coin Magic》 相对简单&br&
David Roth
《Expert Coin Magic》相对比较难&br&另外提一点,硬币没有纸牌那么容易有成效,往往练了整年都不敢去表演,记住一定要坚持下去!&br&&br&另外推荐几本魔术理论书籍,如果不想让自己的魔术乏味、单调,那就看吧:&br&《The Five Points in Magic》by Juan Tamariz&br&《Sonata》by Juan Tamariz&br&《Strong Magic》by Darwin Ortiz&br&《The Magic of Ascanio》volume 1 by Arturo De Ascanio&br&《Magic by Misdirection》by Dariel Fitzkee(刘谦推荐)&br&《Magic and Showmanship》by Henning Nelms&br&&br&各类魔术其实是想通的,如果你硬币魔术和纸牌魔术变的好,再去学习三连环、杯球、绳子魔术你会觉得如鱼得水,因为你的表演能力上去了,你对魔术手法运用的时机也很清楚了。剩下就是不怕苦多练,多给别人表演!&br&&br&&b&再给几个tips:&/b&&br&如何找教学?&br&首当其冲是网络——淘宝、各类魔术论坛;其次寻找同城魔术组织,大城市比较多。多参加聚会,多参加大师的讲座、工作坊,这方面可以关注下The Magic Way这个平台。&br&等水平慢慢上来的时候,就应该多浏览国外的网站了,那里才是真正的魔术殿堂。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等你水平到了自然就懂了。&br&&br&我不是很建议去参加魔术班,因为不需要!而且很花冤枉钱!当你自己的水平慢慢提高的时候,你自然会认识一些魔术师朋友,其中肯定不乏一些高手,去跟他们学习吧!&br&最后告诫那些想要学魔术的朋友,魔术师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光鲜亮丽。有时候你苦苦练习几年的魔术很可能一下子被人拆穿(或者观众以为他们拆穿了)!没关系!!不要抱怨你的观众不懂,收起悲伤回家接着练吧!&u&那个你变砸的魔术总有一天你会笑着再变一次,而这次迎接你的一定是最美的掌声!!&/u&&br&&br&&br&&br&&br&&i&ps:由于本人没有接触过大型舞台魔术,因此不敢胡乱指点,希望懂舞台魔术的可以补充&/i&。
最多赞的李逸峰的回答实在让我无法点赞!魔术入门看似简单,却特别容易走弯路,首先你需要明确自己喜欢的魔术门类。简单点说,你是喜欢近景魔术还是舞台魔术,当然你也可以一起学习。如果喜欢近景,那就从纸牌和硬币开始。纸牌入门:非常不推荐李逸峰推荐的…
等他把蹩脚的纸牌演完之后,期待他开始变真正的魔术的时候,发现已经结束了……
等他把蹩脚的纸牌演完之后,期待他开始变真正的魔术的时候,发现已经结束了……
谢邀。魔术师没有义务打假,更不可能为了打假而公开魔术秘密。但是,从道义上讲,魔术师可能会通过表演相同效果并声明这是魔术来达到打假目的。但这不是义务也不是我们的责任。要杜绝因魔术受骗,关键还是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相信科学。&br&有同学觉得不对题,我补充一下:为了揭穿骗子而公开揭秘魔术是绝对违反行规的。针对部分评论,同时补充:魔术师没有义务打假不代表魔术师不能打假,只是不被允许以揭秘的方式打假而已。&br&如果有魔术师为了揭穿骗子而公开揭秘魔术,我个人觉得他对魔术行业造成的危害会远远大于某个骗子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谢邀。魔术师没有义务打假,更不可能为了打假而公开魔术秘密。但是,从道义上讲,魔术师可能会通过表演相同效果并声明这是魔术来达到打假目的。但这不是义务也不是我们的责任。要杜绝因魔术受骗,关键还是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相信科学。有同学觉得不对题,…
“揭秘魔术”和“公开揭秘魔术”是两个概念&br&我个人对公开揭秘魔术有比较强烈的负面感情色彩&br&魔术的“原理”在我理解来看,相当于魔术行业的“商业机密”&br&同时,这个机密还有特殊性,一旦魔术被揭秘,就是原创内容被毁灭,而不是像可口可乐的配方那样,即使公开出来,也不会改变可乐的口感。&br&&br&1. &u&为什么魔术的原理被公开以后,这个魔术本身就被毁灭了?&/u&&br&魔术本身就是“障眼法”,通常意义上的魔术不是改变现实世界的规律(像致命魔术里面动用特斯拉来变魔术的只能在电影里),而是利用各种手段让人产生“错觉”。&br&魔术不单是魔术师的表演,观众本身也在参与表演。&b&魔术一定是表演者和观看者一起配合&/b&,才能达到预期的舞台效果。&br&假如预先告诉你今天的表演的“大变活人”其实是两个双胞胎兄弟之后,所有看表演的乐趣都没了。&br&一个魔术的原理一旦被观众知晓,这个节目就只有失败,其价值也被毁灭了。&br&&br&2. &u&为什么魔术容易被破解?是不是被破解的魔术都不是好魔术?&/u&&br&破解魔术和设计一个魔术的难度,对创造力的要求,都不是一个量级的差别。&br&和在计算机/数学界的问题一样,“在多项式时间内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和“在多项式时间内找到正确的结果”,两者的难度也不是一个层级的。&br&所有的魔术都有可能被破解揭秘,但破解魔术不等于证明揭秘者比表演者聪明或者能力高,一个魔术场景背后的思考,创作从“质”和“量”上都远远高于“揭秘”&br&继续举一个计算机的例子:&br&破解魔术类似于用逆向工程破解软件,拿到软件的源代码,你看过以后:“切,不就是几个for循环么”,而这几个for循环背后多次失败的尝试,种种从粗糙到精良的改变都被忽略了。&br&&br&3. &u&破解魔术本身是用一种低成本的方式,毁灭被创造出来的价值。&/u&&br&魔术是一个行业,职业魔术师是要通过魔术来赚钱生存的,没有对“商业机密”的保护,加上魔术自身又这么脆弱,魔术师的表演就只能公开表演一次,这对于内容创作者是不公平的。&br&用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就是,歌手一首歌只能公开演唱一次,电影也只能公映一场。&br&在找到更好的保护魔术权益的方法之前,不公开魔术原理,是目前切实可行的方法。这和版权一样,不是说版权保护就是最好的方法,但在找到更好回馈创作者的方法之前,依然是支持创作者生存和继续创作的手段。
“揭秘魔术”和“公开揭秘魔术”是两个概念我个人对公开揭秘魔术有比较强烈的负面感情色彩魔术的“原理”在我理解来看,相当于魔术行业的“商业机密”同时,这个机密还有特殊性,一旦魔术被揭秘,就是原创内容被毁灭,而不是像可口可乐的配方那样,即使公开…
谢邀。实现原理很简单,这利用了一种叫做魔术能力场的东西,它往往出现于多年练习魔术的人周围,能够让身边的人、动物和摄像机看到假象。在这个魔术中,魔术师将这种场作为一个临时存储器,把 A 果肉存入场中,再将 B 果肉存入 A 的壳中,最后再将临时存储器中的果肉放入 B 壳。对,就是最常见的交换变量算法!&br&&br&懂了吗?
谢邀。实现原理很简单,这利用了一种叫做魔术能力场的东西,它往往出现于多年练习魔术的人周围,能够让身边的人、动物和摄像机看到假象。在这个魔术中,魔术师将这种场作为一个临时存储器,把 A 果肉存入场中,再将 B 果肉存入 A 的壳中,最后再将临时存储…
这个魔术今年没怎么引起议论和揭秘,反应比较平淡,我刚看完的那一瞬间的反应是,这节目也能上春晚?与大众的冷淡反应相反,这套节目在圈内引起了一些争议,很多人对周的能力表示质疑。后来,春晚节目组证实了周的节目被临时更改的传闻。这个事情关注不多,我了解有限,下面提到的情况可能与实际情况有出入。&br&&br&这套节目应该是周的彩排录播节目。很多魔术师都有这样的习惯,精心准备的流程不会在联排彩排中表演,而采用其他临时准备的小节目代替。主要是为了避免内容被提前泄露,违反撒士顿三原则(不提前透露表演内容)。因此,根据节目组所说的,魔术节目在直播时产生了失误(或者是传言中哈文砍掉了魔术),所以采用了这套临时更换的,有些差强人意的节目。&br&===更新===&br&经过求证,事情是这样的。周原本采用的是一套改编 FISM 流程,不过由于提前泄密,被迫在表演前几天临时更改了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套表演。因此,这个魔术的准备时间是非常短的。&br&=================&br&&br&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也不应该以春晚的水平去要求这套流程,拿这套魔术去和刘谦的魔术比,甚至拿来和大部分校园晚会级的魔术表演比,都是不太公平的。&br&&br&抛开这些花絮,来谈谈节目本身。这套流程主要由两个魔术构成,卡片变扑克,以及连环预言。两个魔术都不难,好在周都加入了一些小创新。近两年旅居海外,看的魔术少了很多,也不知道这些小创新是否是原创。&br&&br&首先是手法,这套节目里最难的可能就是几个 color change 了,都做的很完美,可见魔术师功底扎实。不过,为了控制时间,周似乎是有点赶,所以几处都显得有些忙乱,和气质很不搭调……最后的时间预言,宁可是不要的。不应当为了展示一点小创意,就把整个节目的节奏打乱。&br&&br&其次是托的争议,其实这套节目用托自然简单,不用托也不是就变不了的,大部分效果是完全不需要托的。因此不讨论用不用托,而是我想说……春晚用托似乎已经成了一个很令人遗憾的梗,希望以后的魔术师减少和观众的魔术方面的互动,否则在普通观众看来神奇性大打折扣。&br&&br&很多人都说把牌正正反反洗乱那里是托,很明确说明,这里肯定没有用托。朱迅把牌像搓麻将一样弄乱的时候,还碰反了几张牌,要真是托给我我也不敢用……哪有这么不专业的……&br&&br&最后是流程安排,即使作为临时准备的节目,也实在是短了点。两个魔术都是属于热身型的……看得很不过瘾。可能还是为了更好得掌握时间。为了最后的时间预言效果,这个牺牲未免太大,得不偿失。
这个魔术今年没怎么引起议论和揭秘,反应比较平淡,我刚看完的那一瞬间的反应是,这节目也能上春晚?与大众的冷淡反应相反,这套节目在圈内引起了一些争议,很多人对周的能力表示质疑。后来,春晚节目组证实了周的节目被临时更改的传闻。这个事情关注不多,…
说小了是无聊。说大了是对一个职业的不尊重。&br&如果探究中国人的这种心理,不难发现,一是好像刚刚学会使用玩具,爱不释手,处处显摆。二是这不是个用户时代吗,什么鸡巴东西都可以晒到网上。三是我怀疑中国被家的东西折腾得很敏感了,见到什么都想搞清真相。该搞清真相的搞不清,该搞清的乱搞。&br&我不喜欢人们说,这样可以让魔术师拿出更高超的魔术。每个职业都有自身特点,局外人不知道从事这个行业的人状态。&br&
说小了是无聊。说大了是对一个职业的不尊重。如果探究中国人的这种心理,不难发现,一是好像刚刚学会使用玩具,爱不释手,处处显摆。二是这不是个用户时代吗,什么鸡巴东西都可以晒到网上。三是我怀疑中国被家的东西折腾得很敏感了,见到什么都想搞清真相。…
谢谢邀请……我整理一下:&br&&b&1、中国魔术行业的现状:&/b&&br&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我不一定能说好,欢迎补充。&br&&br&魔术爱好者很多,爱好者学习魔术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魔术店购买道具和教学DVD来学习魔术。每个地区都有魔术的圈子,往往会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一些交流会。一些知名的魔术师会受邀进行一些讲座。&br&&br&国内魔术爱好者以纸牌魔术为主要表演形式。甚至很多爱好者只会纸牌魔术。&br&&br&就我的感觉,目前国内魔术主要存在两个方向,一个是以高难度的手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魔术爱好者们,他们的魔术往往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甚至能骗过高水平的魔术师。另一个是以研究表演流程为主的爱好者们,他们喜欢将一些基础的手法组合并产生不同的效果。&br&&br&在我看来,中国魔术圈处于一种病态的发展之中。自2008年刘谦登上春晚以来,魔术的过热现象给魔术界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很多人看中其中的商机开了魔术店,魔术店的相互竞争却给魔术行业带来的损害,魔术的地位也降低了不少。曾经有一个人对我这么说:“魔术,给我钱我也不看。”&br&&br&此外,大陆对于新魔术没有一个很好的发表机制。很多优秀的创意没能体现出来。北美、台湾和香港则有一个相对健全的平台用于发布和出售魔术教学。&br&&br&&b&2、外界对魔术的主要误区&/b&&br&首先,魔术不等同于魔术秘密。魔术手法在魔术表演中虽起到关键作用,但是魔术的优秀与否和魔术手法的难易没有太大关联——这甚至是国内许多爱好者的误区。一个优秀的魔术表演,必然是由于优秀的表演技巧和流程创意,而非魔术手法本身。&br&&br&魔术师不是只对不懂魔术的观众变魔术。大部分时候,魔术师是对懂魔术的人或经常看他表演的人表演魔术的。因为对于不懂魔术的观众,他完全可以几个魔术用一辈子。而对其他爱好者,简单的或者常见的魔术是拿不出手的,这也是推动魔术创新的一个机制。&br&&br&魔术师只反对专业魔术揭秘。魔术师并不反对观众对魔术奥秘的猜测和揭秘,猜出来是观众的本事,观众也有权利去散播。不过事实上,历年春晚魔术的揭秘大都不正确。魔术师反对的是专业魔术师或爱好者的揭秘,因为这样的揭秘必然是正确的,会对魔术产生影响。&br&&br&魔术爱好者不等于魔术师。大家所熟悉的魔术表演者大都是魔术师,如刘谦、陈冠霖等都是职业魔术师,有自己的魔术团队,负责魔术的各个部分的完美表现。而魔术爱好者,则是有自己的学业和工作,纯粹因为爱好而学习魔术的表演者。事实上,很多优秀的创意都是爱好者想出来的。&br&&br&魔术学习的渠道。大多数爱好者都是自学的魔术,他们通过购买DVD教学(而不是书籍),学习魔术手法和流程。魔术界几乎没有什么专门的老师,而爱好者学习魔术主要有两种渠道:一个是购买教学,一个是看表演通过自己所学的手法反推表演方法——俗称扒魔术。这些渠道对于所有人(包括不懂魔术的人)都是开放的,魔术入门非常容易。&br&&br&魔术所产生的现象是假的。这个我本来不想写上来,因为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误解——魔术中变出来的东西必然是已经存在的,魔术师不可能变出钱来(经评论建议修改,魔是假的,术是真的)。&br&&br&手没有眼睛快。人的速度永远不可能超越光速,哪怕是视觉暂留的速度也很难达到。大部分魔术并不要求手速,而是基于错误引导来完成。&br&暂时想到这些。
谢谢邀请……我整理一下:1、中国魔术行业的现状: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我不一定能说好,欢迎补充。魔术爱好者很多,爱好者学习魔术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魔术店购买道具和教学DVD来学习魔术。每个地区都有魔术的圈子,往往会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一些交流会。一些知…
为了完成关于魔术的梦想两人所付出的牺牲。一个选择了可怕的技术,过上了每天杀掉自己,存活下来的不知道到底是谁的生活;一个选择了可怕的人生,两个人活成一个人,只能感受一半的生命。&br&关于牺牲这一点,在看中国人的表演的时候台词已经表明了。
为了完成关于魔术的梦想两人所付出的牺牲。一个选择了可怕的技术,过上了每天杀掉自己,存活下来的不知道到底是谁的生活;一个选择了可怕的人生,两个人活成一个人,只能感受一半的生命。关于牺牲这一点,在看中国人的表演的时候台词已经表明了。
首先这个叫「card spring」,然后它既不是魔术,也不是杂技。&br&&br&他有一个专门的类别,叫「cardistry」。&br&(不过这个还是有点争议,因为还有另外一个类别,叫XCM,即「Xtreme Card Manipulation」)&br&&br&普通的拉牌、反向拉牌、anaconda(即蟒蛇落牌),接触cardistry稍微久一些,基本都可以做到。&br&(另外 &a data-hash=&caab985da369e5cdf1542f& href=&/people/caab985da369e5cdf1542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王思涵& data-tip=&p$b$caab985da369e5cdf1542f&&@王思涵&/a&,anaconda是Bone Ho的,不是AJ的)&br&&br&那么,什么才能算是拉牌的最高境界呢?&br&&br&2009年,国内的一个XCM爱好者,狼。&br&出了一个教学碟,在其中展示、教授了他的一个拉牌动作。&br&1:33 - 1:34秒的位置&br&&a href=&/v_show/id_XMTU3ODUxNzY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向DE'VO致敬&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这是一个横向的拉牌动作,据我所知,这是到目前为止最难的一个拉牌。&br&&br&另外还有一个「one handed spring」,Superhandz的著名动作。&br&顾名思义,只用一只手拉牌。可惜年份太久,没有找到相关视频。
首先这个叫「card spring」,然后它既不是魔术,也不是杂技。他有一个专门的类别,叫「cardistry」。(不过这个还是有点争议,因为还有另外一个类别,叫XCM,即「Xtreme Card Manipulation」)普通的拉牌、反向拉牌、anaconda(即蟒蛇落牌),接触cardistry…
谢邀。家里收了 300 多副牌,重复的不多,从几刀到几百刀的都有,本来这个问题邀请我是很合适的……但遗憾我在国外,短期也不回去,没法拍给你看了。好在我喜欢的扑克我都拍过照,大致也能说说。(拍照渣请见谅)&br&&br&首先声明,我不会花式,魔术也没练过那些非常酷炫的牌技,牌的手感我并不敏感,加上我现在手上能立刻摸到的牌不多,所以无法给出太细节的说明。手感这种东西也没法客观评价,一般可通过用纸,颜料,finish 技术来进行简单的估计。如果不是 USPCC 制作的话,一般不要抱太大期望。&br&&br&我个人是非常纯粹得按主观感受来收牌的,主要就是看设计,牌质只要不是太差,设计有亮点的,我一般都会收。&br&&br&多图预警。手机查看请开 WiFi。&br&&br&先放一张最近入手的扑克:&br&&img src=&/7fb2cdb18224baf085fdb_b.jpg& data-rawwidth=&823& data-rawheight=&5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3& data-original=&/7fb2cdb18224baf085fdb_r.jpg&&&br&&br&2012 年 DD 在 FB 上搞了个活动,用牌做球可以拿奖的,当然得用 DD 的牌,没舍得QAQ只好拿一副废单车玩了下。&br&&img src=&/2d05fd61bfadbb8d65fc36_b.jpg& data-rawwidth=&574& data-rawheight=&5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4& data-original=&/2d05fd61bfadbb8d65fc36_r.jpg&&&br&&br&这是 2013 年初的时候拍的,我把牌都放在一个柜子里面。被前面扑克挡住,后面还有两层。&br&&img src=&/fc0bb3d50db74b2f12665_b.jpg& data-rawwidth=&673& data-rawheight=&6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3& data-original=&/fc0bb3d50db74b2f12665_r.jpg&&&br&好了炫完了,来回到正题。&br&扑克真的是个很主观的东西,不过好的设计总是能得到更多的认同。&br&&br&&b&1、Seasons&/b&&br&Seasons 是我最喜欢的一套扑克。不是什么大公司出品,但是好在宣传不错,一出品就获得了很多好评。没记错的话,一套大概是 24 刀左右。&br&&img src=&/505d20f940dd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6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505d20f940dd_r.jpg&&上图是自己拍的,下图是官方宣传照(之一)。&br&&img src=&/4dfe0424eaf981abefaab03_b.jpg& data-rawwidth=&734& data-rawheight=&4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4& data-original=&/4dfe0424eaf981abefaab03_r.jpg&&&br&这套牌真是百看不厌,主要是牌盒非常精巧的设计,内部倒是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到第二代推出钛金属版后,扑克牌的质感也更上一层楼。这牌就不是拿来玩的,而是拿来看的。第二代我直接入了 5 套,就是为了摆在架子上好看。&br&&br&前面有人说 LVP 也是这个风格的,去年七夕出的第一代,今年情人节出的第二代。Si Scott 设计的,就是那个设计 DD 最出名的 Smoke & Mirror 系列的设计师。个人觉得比 Seasons 要差一些(由于人在国外,这副情人节牌还主要针对大陆发售,已入手两套,这两天应该就要到货了,下图是去年七夕第一代)。&br&&img src=&/8bb42c8cd4d5d532dfe36c33e53383c1_b.jpg& data-rawwidth=&852& data-rawheight=&6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2& data-original=&/8bb42c8cd4d5d532dfe36c33e53383c1_r.jpg&&&br&&br&&b&2、JAQK&/b&&br&JAQK 本来是个卖酒的,当然这公司的名字就来自于扑克。这牌的手感非常好,像丝缎一样顺滑。一摸就会喜欢上。同时,扑克牌本身的设计也是非常漂亮的。&br&JAQK 的特色是用色比较清淡(这是第一个跳到脑海中的形容词),看着会很舒服。其次是以条纹为主的元素布满了纸牌的正反面,确实有很不一样的感觉。&br&由 T11 发行,好像是限量的,红蓝两色,价格记不得了。&br&&img src=&/01b7caddc6c84eea2d15c12_b.jpg& data-rawwidth=&789& data-rawheight=&5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9& data-original=&/01b7caddc6c84eea2d15c12_r.jpg&&&img src=&/b725be48a9cbedb725ff36_b.jpg& data-rawwidth=&781& data-rawheight=&5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1& data-original=&/b725be48a9cbedb725ff36_r.jpg&&&br&(此图是官方宣传图)&br&&br&&b&3、Monarch 君王系列&/b&&br&从 11 年开始发行的系列扑克,有白、银、金、蓝和黑色。白色比较稀少,金色更是传说中的版本。这牌当初发行的时候还颇有争议。T11 在 11 年 11 月 11 日要搞庆典,于是就做了这副扑克。但是当时没有人知道这牌长什么样。11 月 1 日的时候,T11 先卖了 111 副金色版君王,当时本来是说好和 11 日公开发售版本一样的。可是最后颜料出了问题,金色版就此绝版,11 日发行的是黑色版。不知道这到底是营销手段还是确实是颜料问题……&br&君王的设计比较复古,牌背是非常繁复的花纹,牌面则没有太多重设计元素。这也是当时首款牌盒就采用了凹凸印刷的扑克。&br&&img src=&/bf14f930ca09d124a14c591_b.jpg& data-rawwidth=&529& data-rawheight=&6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9& data-original=&/bf14f930ca09d124a14c591_r.jpg&&上图是当时收到白色版的时候拍的。下图是黑色版官方宣传图。&br&&img src=&/d9c168abaf921b729b0eaf6bffb8dc8d_b.jpg& data-rawwidth=&850& data-rawheight=&5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0& data-original=&/d9c168abaf921b729b0eaf6bffb8dc8d_r.jpg&&君王系列的手感也非常不错,纸张用料很好。作为 T11 的招牌,黑色版是属于长期供应的扑克,7刀的价格也不算很高,可以放心的拿来用。&br&&br&4、Magic Con 2012&br&加州的魔术大会的扑克。Magic Con 2012 由 DD 发行,很有舞台灯光感的设计。牌质也非常不错,毕竟大会上那么多高手,差点的牌都拿不出手吧。个人感觉太滑了点……&br&&img src=&/4d4727abab6eebb2e028_b.jpg& data-rawwidth=&422&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2& data-original=&/4d4727abab6eebb2e028_r.jpg&&&br&右边那两副是 Magic Con 2012。我一时找不到单独的照片了……左边那副是基本同期出品的刘谦 Spar 扑克,里面有个黑桃 0 的空白牌面设计,放在流程里会很有意思。&br&&br&&b&5、NOC&/b&&br&同样是很有争议的扑克,由蓝冠发行。这套扑克就是蓝冠将纸牌分离出来单独成立 HOPC (House
of Playing Cards) 的第一款扑克。纯色设计,可以说是没有设计,很多人也说是骗钱的。从第一代到现在应该是第三代,颜色也越来越多。拿来做常用牌却非常合适,你绝对想不到就这牌背还是记号牌……&br&&img src=&/7f55f80d068cf2fb143f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7f55f80d068cf2fb143f_r.jpg&&上图是官方宣传图,这是五副牌,一副牌是单色的。&br&我屯了大量第二代 NOC 用于日常魔术表演。&br&&br&最后再放几张比较有意思的好了。&br&&img src=&/0f9fad2ee1883aad2f9f6e_b.jpg& data-rawwidth=&465& data-rawheight=&5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5& data-original=&/0f9fad2ee1883aad2f9f6e_r.jpg&&&br&很随性的四色牌。&br&&img src=&/0b9be70f362bfa43e7dd0f1f651c5275_b.jpg& data-rawwidth=&687& data-rawheight=&5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7& data-original=&/0b9be70f362bfa43e7dd0f1f651c5275_r.jpg&&素描风格的 Prime Sketch,手感一般,但是挺有特色的。&br&&img src=&/673a5e83e0431a22928d2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673a5e83e0431a22928d2_r.jpg&&Paper Cut Playing Cards,是一位艺术家每周在一块大板子上剪纸做出来的,花了一年时间设计完成的。也很有意思。&br&此外还有 Anne Stocks 暗黑魔幻风插画纸牌,每一张都是一幅绝美插画。&br&&br&除了 Ellusionist,T11,DD,HOPC 这些知名的扑克发行商外,题主还可以多多关注一些设计师作品,例如段阳(Eric Duan)设计的几款中国风扑克(朱雀,玄武,武生,盗墓笔记,风筝)都是很棒的牌。还可以关注台湾的 kete 的博客和微博 &a href=&/kete1213&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kete1213&/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新扑克的资讯更新非常及时,而且人家会拍照QAQ。&br&&br&Kickstarter 上经常也会有一些扑克设计作品在众筹,能通过 KS 初审的一般都还不错,有兴趣不妨支持一下。比如 Elite 公司(这个公司就是做钛金属版 Bicycle 的)的众筹项目 Collectors:&br&&img src=&/c35daed6c1964_b.jpg& data-rawwidth=&688& data-rawheight=&3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8& data-original=&/c35daed6c1964_r.jpg&&
谢邀。家里收了 300 多副牌,重复的不多,从几刀到几百刀的都有,本来这个问题邀请我是很合适的……但遗憾我在国外,短期也不回去,没法拍给你看了。好在我喜欢的扑克我都拍过照,大致也能说说。(拍照渣请见谅)首先声明,我不会花式,魔术也没练过那些非…
实现魔术的方法在题目里几乎都说全了,其实还有一个「心理引导/强迫」,我觉得可以独立于「手法」单独讨论,不过这类技术由于应用不算很多,不在这个答案的讨论范围。&br&&br&很多魔术爱好者喜欢「手法」魔术,初学者尤为喜欢。从魔术爱好者的角度来说,手法是「真本事」,而且付出的主要是时间成本而非金钱。我身边有很多从不碰道具的魔术爱好者,其中也有非常厉害的手法达人。&br&&br&不过我个人认为,「魔术」的意义在于&b&产生违背常理的效果,来取悦观众&/b&。因此大部分魔术师并不排斥道具、托或者剪辑特效这样的手段,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了。这里很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魔术师变魔术的目的是为了观众能够产生惊奇、神秘的感觉从而感到快乐。刘谦曾说这是一种让人回归童年感受童趣的手段。我也很认同。&br&&br&所以,在设计一个魔术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先设定一个效果,然后寻找多种方式去达到这个效果。一个魔术效果其实可能存在很多种方法来完成,就像刘谦的春晚很多人揭秘时所设想的方法,虽不是真正的门子,但也能达到效果。&br&&br&在寻找到的方法中,最简单的当然是用托,但是实际上,很多魔术是只对一个观众进行表演的,如果对方是托,魔术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另外,如同我在这个问题(&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2044&/span&&span class=&invisible&&7303&/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中的回答一样,例如心灵类、预言类魔术用托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类魔术首推刘谦「前世今生」预言魔术)。&br&&br&因此很大程度上,魔术都避免用「托」,但大部分魔术师不会对用「托」的魔术产生鄙视,觉得很低级。魔术的本质是一门表演艺术,怎么演好,怎么调动观众的心理,比魔术秘密重要很多,才是评判魔术师能力的关键。&br&&br&接下来说说「道具」,我个人很喜欢道具魔术,而且也曾经自己做过一些道具。人力有时候很难完成一些事情,道具的帮助能够让魔术效果很赞很玄。然而,「道具」和「手法」并非是分开的,很多道具需要手法的配合,有的还相当难……我认为「手法」和「道具」都是完成魔术所需要的技术,不分贵贱与难易。&br&&br&当然,出于成本考虑,能用比较简单的手法实现的效果,我会避免使用道具(这主要局限于纸牌和硬币魔术)。而对于水果、手表、水瓶等我并不是很了解手法的领域,我会首先考虑道具。&br&&br&最后谈谈剪辑与特效。其实现在的网民都不好骗,剪辑的魔术其实很容易能看出来,比如手离开了镜头……特效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我们还没有这个技术水平。一般也不列入魔术范畴。&br&&br&最后回到问题本身,什么是一个「好魔术」?真正的好魔术其实与魔术的秘密无关,与流程的安排,台词的设计,节奏的把握关系更大。所以说,「好魔术」不在于魔术本身,而在于魔术表演者。同样一个魔术,有的人变得跌宕起伏,观众如痴如醉,有的人变得平淡如水,观众也只是为了魔术本身的效果而感到惊叹,转身或许就忘了。&br&&br&抛开表演者本身,我们为什么会觉得一个魔术是「好魔术」?主要是在流程的安排上。如果一个流程能够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能够有效应用简单的心理学技巧,能够有效避免观众猜测魔术秘密,效果赞,难度合适,我就会认为这是一个「好魔术」。
实现魔术的方法在题目里几乎都说全了,其实还有一个「心理引导/强迫」,我觉得可以独立于「手法」单独讨论,不过这类技术由于应用不算很多,不在这个答案的讨论范围。很多魔术爱好者喜欢「手法」魔术,初学者尤为喜欢。从魔术爱好者的角度来说,手法是「真…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任何共享都有利于行业的繁荣”这个结论是从何得来的?中国盗版这么牛,共享程度比欧美不知道普及多少倍,那按理说软件业至少也要强个几十倍才对喽?经济本来就是价值的交换,本来能创造价值的东西被弄得要免费共享,这叫创造价值?我看这不是从经济角度,这是从LZ迫切想知道秘密的角度吧。&br&&br&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任何共享都有利于行业的繁荣”这个结论是从何得来的?中国盗版这么牛,共享程度比欧美不知道普及多少倍,那按理说软件业至少也要强个几十倍才对喽?经济本来就是价值的交换,本来能创造价值的东西被弄得要免费共享,这叫创造价值?我看…
来自子话题:
首先要说这部电影并不是逻辑严密可以自圆其说的故事。&br&但是作为一个花式爱好者再大片开头看到了D&D 的the worm(简洁漂亮甚是喜爱);潘多拉变种以及花哨不实用的snap change 还是心潮澎湃,虽然只有钱20分钟算得上魔术后面的只是魔幻。&br&&br&说回彩蛋,要先看再结尾公园读心者的表现。&br&(旋转马车亮起来时)&br&- oh may God ! I did not see that coming.that is impossable.&br& blabla&br&...&br&- hey, listen, for the record, i have always been a 100% believer. &b&And the amount of energy I have expended to keep these infidels on point ...(我100%的相信魔法,但是我也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去让这些人相信……)&/b&&br&- merritt, you are in.&br&&br&他花费的精力也就是催眠另外三个魔术师,让他们相信魔眼等超自然的现象。那张卡片本是普通的卡片,但是再催眠作用下,其他三位都已经相信了卡片具有某种魔力。然后再到达垃圾场的箱子的时候其他三位看到带有魔眼标识的上着锁的箱子自然的想到了要用那张神奇的卡牌,而对于读心者那张牌只是普普通通的卡牌。&br&所以有对话&br&- what card?&br&- what “what card”?&br&最后读心者反应到他们被催眠的事实才抿嘴一笑摸向了口袋……&br&&br&----黑暗分割线---&br&公园里的“you are in ”我认为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进入魔眼(他们四个本身就要进入魔眼没有道理要读心者确认一下他是否in)而是读心者和警察达成了一致,现在的boss是他们两个组成的二人组了。&br&&br&---愉快的分割线---&br&其实续集已经出了,而且虽然没有奥斯卡口碑也还不错。&br&还记得监狱里的老弗里曼么?&br&续集叫 肖申克的救赎
首先要说这部电影并不是逻辑严密可以自圆其说的故事。但是作为一个花式爱好者再大片开头看到了D&D 的the worm(简洁漂亮甚是喜爱);潘多拉变种以及花哨不实用的snap change 还是心潮澎湃,虽然只有钱20分钟算得上魔术后面的只是魔幻。说回彩蛋,要先看再结…
来自子话题:
无灰滤纸就可以,一般卖化学试剂、科研仪器的地方都有卖的。&br&这东西基本就是纯净的纤维素,只含碳氢氧,所以没有灰。&br&灰是矿物质杂质。
无灰滤纸就可以,一般卖化学试剂、科研仪器的地方都有卖的。这东西基本就是纯净的纤维素,只含碳氢氧,所以没有灰。灰是矿物质杂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艺术签名怎么写好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