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传递正能量的小故事小故事

金色阳光——王朝辉语文工作室
当前位置:&&
科举考试趣谈
上传: 王朝辉 &&&&更新时间: 21:50:26
古代&高考&为何有百岁考生
很多人将如今的高考比喻为古代的科举考试,其实,&高考&和&科考&可谓&差之一字,谬以千里&,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如今的高考,无非是考进&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古代学子热衷于科举考试,尽管不乏胸怀大志之人,但也有不少人是缘于&『考』而优则仕&的巨大诱惑。北宋皇帝赵恒在其《励学篇》中曾直言不讳:&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古代年龄最大的&考生&是多少岁?
广东老秀才黄章102岁参加康熙三十八年乡试
  在中国古代,参加科举考试往往被认为是进入仕途的惟一出路,古代学子寒窗苦读,目的大多是&奋志科名&,因而&科考&的考场上有很多&屡不中屡考&的考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清代吴敬梓笔下的范进。&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第三回中的故事,范进考了20多回,一直到54岁时才考中举人,所以得知喜讯后高兴得疯了。
  虽然范进中举的故事是小说,但所反映的情况并非虚构。在科举史上,像范进这样54岁还参加考试的并不稀奇。
  明末人谈迁在《枣林杂俎&圣集&科牍》中,记述了不少明朝学子参加科举考试的故事。其中提到的刘珠、董又莘两位进士,均为高龄考生。刘珠是荆州公安县人,与内阁首辅张居正是&湖北老乡&,关系很好。但刘珠一直考了36年,至66岁时才在张居正做主考官那年上榜,考中进士。
  与曾任南京大理寺卿的董又莘相比,刘珠又不算大了,董又莘到70岁&古稀之年&才考中进士,成为当时明朝官场的一个趣谈。好在董又莘长寿,一直活到90岁才去世,否则这功名算白考了。
  古代对考生年龄并无限制,所以&父子同场&的现象很常见。清代史学家王西庄(王鸣盛)当年就曾与秀才老爸一起赶考。但王西庄32岁时,以&一甲第二人&(榜眼)考中乾隆十九年进士,做了大官。而王西庄的父亲还是没能通过乡试,后来到拄拐棍时仍参加考试。据《清稗类钞&考试类》&王西庄随父应岁科考&条所述,当时有一与王西庄同年入仕的督学官员劝王父,这么大年纪了何苦再参加考试?老秀才严肃地说:&大丈夫奋志科名。&
  创下中国古今考试史上&考生&年龄最高纪录的,是清代年过百岁的广东顺德老秀才黄章。据清代陈康祺在《郎潜纪闻二笔》中记载,黄章参加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乡试时已102岁,已有重孙子了。黄章在提入考场的灯笼上写了&百岁观场&四个大字,由曾孙为之引导入场,并放言如果这次考不中,105岁时也考不中,到108岁时才有好运。
  令人感慨的是,像黄章这样的超高龄考生在清代并不少见。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会试中,地方各省上报70岁以上参加会试的考生多达122人,其中80岁、90岁以上,并考完了三场的考生有92人。
  乾隆皇帝为这些老年考生而感动,&俱加赏赐&。在乾隆当皇帝期间,曾多次赐予老年考生功名,如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江西乡试中,兴安县99岁考生李炜,三场坚持考完仍未考中,乾隆听说后特&赏给举人&。
古代也有&复读&吗?
唐代&考生&借静坊庙院补&夏课&
  现在高考考点很多,可以就近参加考试,在古代,科举的第一轮考试&乡试&,一个省或大片地区只有一个考场,是全省统一考试。至于后面更高级别的考试是全国统一考试,考场设在京城,考生要跋山涉水&进京赶考&。所以,好多考生(举子)在京城考完试后,&多借静坊庙院及闲宅居住&,闭门苦读,投入到下一轮备考复习中。这种现象在考得不好的落榜生中尤其明显。
  在唐代,考生考完试不离开京城回家,又称&过夏&,因为要在京城过夏天了,就在考地复习。这种在高温时节仍给自己安排学习,又称&夏课&。用唐人李肇《唐国史补》的说法是,&退而肄业,谓之过夏;执业以出,谓之夏课。&
  在唐代,以夏课为代表的复读之风特别盛行。夏课主要的作业是&写作文&,进行诗文的创作。
  需要说明的是,古代考生考完后不离京回家,也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古代交通不便,家庭条件好的考生有舟车乘坐,条件差的要靠步行到京城参加考试,路途少的耗时月余,多者数月甚至半年。不少考生甚至是在地方政府或是当地富人资助下才得以成行,所以许多考生索性不回家,呆在京城,这样免了差旅费和旅途之苦,又有复习时间。
古代科举考试中的&行卷&是怎么回事?
唐代诗人白居易因&行卷&考中进士
  在唐代,考生考完不离京,除了&夏课&复习的需要外,与另一个重要活动安排也有关系,这就是&行卷&。
  所谓&行卷&就是考生拉关系,走后门。具体是这样操作的:将自己觉得拿得出手的作品做成卷轴或装订成册,送给官场权贵和学界名流,以求得这些&贵人&、&名人&的赏识,向主考官推荐自己。&行卷&往往能增加考官对考生的&印象分&,直接提高考中率。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于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考中进士,就得益于&行卷&。据《唐摭言》记载,白居易初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时,没一点名气,他便带着自己的诗作,找到当时的文化名人、诗人顾况。顾况听罢笑称,长安什么东西都贵啊,想居住下来可不容易,即所谓&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一说。当读到《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时,顾况当即改口:&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白居易因顾况的美言而受到青睐。
  &行卷&其实是一种作弊行为,乃科举腐败,但在唐朝很流行,一些考得不好或怀才不遇的学子,只要有可能都会找门路&行卷&。
古代高考是否有&照顾分&?
宋太祖赵匡胤设&特奏名&15次考进士未中&赐本科出身&
  当然,古代考生在考完试后,最重要的也是最急迫的,是等待放榜时间的到来,相当于现代的等待录取分数线公布。
  古代科举考试也有特殊录取、破格录取的机制,存在&加分&、&特招&这类现象。以宋朝为例,考中者中便有&正奏名&、&特奏名&的区别,有点儿类似于现代高考中的&正取生&与&特招生&。
  所谓&特奏名&,是宋代特殊的进士录取机制,即解试中榜而进士屡考不中的考生,在参加若干轮的考试,且到一定年龄后,由相当于现代教育部的礼部特别登记造册,上报朝廷,直接参加最后一轮考试,评出等第,赐予进士出身或相应官衔。
  在宋代,科举考试分为解试、省试、殿试(皇帝主持)三级。所谓&解试&,即唐代的州试,明清时的乡试,为古代科举考试环节中的第一级考试。唐宋时期通过解试的考生称&贡士&,明清叫&举人&;通过最后一次殿试的考生称作&进士&,进士第一名即大家所说的&状元&。
  能通过乡试成为贡士、举人,也是很难的。当年,陈独秀就没通过乡试。陈独秀首次参加当地官府组织的&童子试&,虽然顺利地考取到了&秀才&,但到江南贡院参加乡试时却名落孙山。
  因为乡试很难考过,所以各个朝代或多或少对这部分参考决心很大、&屡考屡不中&的考生有所照顾。其中,宋代的照顾办法&特奏名&最受考生拥护。
  据《宋史?选举志一》记载,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太祖)于开宝三年(公元970年),&诏礼部阅贡士及十五举尝终场者,得一百六人,赐本科出身&。也就是说,连续参加15次进士考试,也没有考中的考生才有&特奏名&的机会。实际上考生要等到这种照顾,并不容易。15次考试一般需要三四十年时间,到获得特赐进士时,少说也到了当爷爷的花甲之年,因此时人称这种&特奏名&为&老榜&。
  因为不是正取,年纪又大,社会上对&老榜生&的评价较低。宋代张邦基《墨庄漫录》有这么一段记载:福建人徐遹通过&特奏名&,获宋徽宗赵佶崇宁二年进士,参加完在御花园琼林苑里举办的&闻喜宴&后,大家骑马挂花回住处。经过&红灯区&时,别人的红花都让妓女抢走了,惟独徐遹的花没人要。徐遹为此伤心,在客栈房间的墙壁上题诗自嘲:&白马青衫老得官,琼林宴罢酒肠宽。平康过尽无人问,留得宫花醒后看。&
  除了&特奏名&这种特殊照顾的情况,在古代科举考试当然不会少了花钱&买分数&、&买录取通知书&等腐败现象。如在明代,进入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例监&,便是花钱搞到入学指标的学生。
科举,是中国历史上独有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对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民俗乃至民族性格的深刻广泛影响,很少有一种制度能够和它相比。比如,深深渗透到中国人思想和血液中的状元文化就是一例。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现代高考制度和过去的科举制当然不可同日而语。然而文化的血脉是无法割断的,延续过1300多年之久的科举文化对中国人思想的潜移默化影响,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我们都无法回避。
  &状元&称号最早出自唐朝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自隋唐开始施行,直到清末废止,其间除了蒙元初期的几十年停止了一段,无论是历时长久的统一王朝,还是不断更迭的五代十国;无论是汉族人建立的帝国,还是少数民族政权,一直沿用了1300多年之久。
  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秦以前的商周时代主要是贵族世袭制。战国时诸侯纷争,得人才者昌,出现过下级士族及庶民大量登上政治舞台的现象。两汉时代主要行&察举制&,就是定期由郡国长官听取&乡举里选&的意见,考察辖区内的人才,荐举给中央去做官。魏晋南北朝时,察举演化成为&九品中正制&,察举大权完全掌握在各地的豪门世族手中,以致弊端丛生,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这种非常有害于人才发展的局面。
  隋统一中国后,废除了地方豪族把持察举的特权,&九品中正制&渐废,开始试验由中央设科目,地方举人才,经考试后入仕的作法,这就是科举制度的开端。又因为隋炀帝喜文学,他始设的&进士科&后来成了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一科。
  整个隋朝大约只考四五次,开头考取的叫秀才,后来考取的才叫进士,总共只有秀才进士12人。
  唐代&选士多因隋制&,初期科目之名繁多,据清代学者顾炎武《日知录》统计,&见于史者凡50余科&,是名副其实的&设科取士&、&分科举人&。武则天以后,每年常规考选的科目,只有&进士&和&明经&两科了。宋代王安石变法后,只留下了进士一科,元、明、清相沿不变。虽不是&分科举士&了,但&科举&这个称谓却一直沿用下来。
  &状元&一词始于唐代。凡举人进京会试,须先到礼部投状报到,故时人称进士第一名为状元,又称状头。唐高祖武德五年(622)朝廷开办贡举,考取进士四人,第一名是孙伏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
  唐代的状元还不像后世那样受人艳羡。唐代状元并不为史书所特别记录,两《唐书》里有传的状元,如王维、柳公权、李固言,只称&中进士第&,并不强调其状元头衔。而且,唐代考中状元也和其他进士一样,只有再通过吏部试才能入仕做官。
  唐代状元没有高出一般进士之上的特殊荣耀,这和当时的考试与录取方式等很有关系。状元既不是像宋代那样由皇帝经殿试&钦点&,也不是全凭考场上的答卷定名次,通常是由考官决定。而考官受人请托和接受推荐,取谁为状元都属正常现象。
  宋朝状元最&拉风&
  唐代科举,考试和录取透明度都很大,所谓通关节,是指在考前就和主考官约定,用不着在考场内、答卷上或在阅卷时作弊,虽不正大光明,却也不违法。
  自宋太祖禁止公荐,科考逐步过渡到以答卷定弃取。宋真宗时,建立起相当完备的考试规则,试卷糊名弥封,不论主考官出于什么动机&&受请托、受贿或是爱才,要想预定录取谁,都不能公开进行了,完全凭考场上的答卷来定录取与否。
  宋代比唐代更加重视科举,宋太祖亲自行殿试,由皇帝定状元。殿试的定制,使皇帝成为座主,他选定的第一名门生当然重要。宋太宗曾亲自写诗赐与吕蒙正、胡旦、陈尧叟等状元。状元及第,立即授予很优的官职,并且升迁很快。北宋状元官至宰相(同平章事和参知政事)而政绩为史家所称道者,有吕蒙正、王曾、李迪、苏易简、蔡齐等。
  宋代朝廷竭力给予新科进士各种荣耀。新进士录取后,皇帝亲自一一接见并赐宴(如闻喜宴、琼林宴等);诏令宫中卫士为状元清道开路,前呼后拥,公卿以下无不驻足观望,连皇帝也行注目礼。其情景之壮观,就是出外领兵打仗、奏凯还师的将军回京,场面也不及此。
  宋代科举,起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治平三年(1066)英宗正式规定,此后每三年举行一次,并成为定制,为历代所遵循。
  北宋殿试前三名均称&状元&;南宋时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并为后代所沿用。状元一词的来历前面已经说明过,而第二名好比榜中的眼睛,故称榜眼。探花则源于唐朝杏园的探花宴选少年俊秀者为探花郎的习俗。
权臣之子得中状元也有政治斗争
  明正德六年,四川新都人杨慎考中状元,他父亲杨廷和是当时的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杨慎是现任宰相之子中状元的第一例。虽也曾引起一些窃窃私语,如有人说,殿试首席读卷官、内阁首辅李东阳先把策题告诉了杨慎,杨慎才&所对独详&,但杨慎的学识渊博,才思敏捷,素为朝野所公认,所以即使到嘉靖初年杨慎父子以&议大礼&而获罪,政敌们也并不纠缠此事。后来杨慎最终成为明代成就最为突出的大学者,就更堵死了所有非议者的口。
  但是明万历初年,宰相张居正的儿子张懋修中了状元,引起的议论可就纷繁复杂,导致的后果更是非常严重的了。
  张居正是明代最有权势的宰相,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大政治家。然而功高震主的张居正,在皇权至上的时代结局必定是悲剧。万历十年,张居正病死,不久明神宗就削夺他的一切封赠,随即抄家。
  万历四年(1576)乡试,张居正的两个儿子张嗣修、张懋修考中举人。这并不算稀奇,到此为止人们也不会说什么。然而到万历五年会试,张嗣修一甲二名考中榜眼。人们虽不敢明言,但怀疑的目光、私下的议论就难免了。更令人惊愕的是万历八年会试,张懋修状元及第,大魁天下,更让许多人心生不满。直言敢谏的御史魏允贞上疏,认为&辅史子弟不应中式&,立即遭遇贬黜。张居正位高权重,他认可了的事,谁也不能说三道四。可是两年以后张居正去世,张懋修、张嗣修兄弟考中状元、榜眼的事,便成了张居正的一大罪状,有人揭发说张懋修的状元策是他人代作的。结果张氏兄弟的功名虽然没有被明令革除,但他们都以父罪而&谪戎&,命运也很悲惨。反对张居正的人更给张懋修加上了&关节状元&以至更难听的&野鸟为鸾&的恶名,很难洗刷清楚了。张居正死时,他的第五个儿子尚幼,有人作诗嘲讽:&状元榜眼尽归张,岂是文星照楚乡。若是相公身不死,五官必定探花郎。&
  有了这样的先例,以致后来万历二十年前后的首辅沈一贯,为了避嫌,竟让本来很有才华的儿子沈泰鸿放弃科考。沈泰鸿对此不能理解,结果父子反目成仇。
  &卷面外因素&造就的状元
  在状元录取中,除了权势因素的影响外,其他一些因素,比如姓名、相貌等,有时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名字只是一个符号,但在科举时代,有时因一个名字,竟关乎得失,系于祸福。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殿试,原拟第一名是孙曰恭。当大臣们把写好的名单呈明成祖朱棣过目的时候,朱棣一看就连连说,不行不行,孙暴怎能做状元。古人直行书写,曰与恭连起来看,看着就像个暴字。最后按皇上的意思,将第三名的邢宽点为状元。朱棣为什么忌讳这个暴字而推崇宽字?这有很深的心理因素。因为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本来没有资格做皇帝,是通过阴谋和武力而夺取皇位的,因为害怕别人说他残暴,所以对暴字有特殊的敏感。他力图在晚年树立一个宽厚仁慈的形象,邢宽因此得了便宜。因为朱棣认为,邢宽这个名字隐含着&刑政宽和&的意思。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正逢慈禧太后七十大寿。这一年的殿试中,主考官们发现应试举人中有个叫王寿彭的,寿彭是寿比彭祖的意思,彭祖是传说中的老寿星,活了800多岁。为讨慈禧欢心,考官们决定拟王寿彭为第一名,呈太后审定。果然慈禧见了这个名字很喜欢,很顺利就钦点他为状元。
  也有投机取巧、临时改名的。当咸丰皇帝即位时,有位应试的孙姓举人立即悄悄改名为&孙庆咸&。开科后,虽然他的文章平平,但考官看见这个名字好,为博新主子欢心,遂将他取为会试第一名。
  名字取得好不好很重要,相貌长得帅不帅关键时刻也会成为决定因素。洪武四年(1371),明朝举行开国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本来拟定郭冲为状元,可是朱元璋觉得此人貌不惊人,不足以显示大明帝国的新兴气象,于是将气宇轩昂、相貌堂堂的吴伯宗点为状元,&以壮国威&。
  明弘治十二年(1499)殿试,原定浙江人丰熙为第一名,但因为丰熙一只脚有毛病,就改选广东南海相貌不俗的伦文叙为状元。但丰熙的对策写得很出色,皇帝十分赞赏,就定他为一甲第二名,却赐同状元及第,作为安慰。丰熙成为戴状元冠的副状元,千古仅此一例。
古代状元轶事
  状元平均年龄大约三十岁
  历史上的状元大都是青年,据统计,有生卒年月可考的状元,其及第时平均年龄如下:
  唐朝状元平均29.4岁;
  宋朝状元平均29.6岁;
  元朝状元平均29.5岁;
  明朝状元平均32.3岁;
  清朝状元平均31.9岁。
  据传说,状元中年龄最大的是北宋时期的梁颢,参加科考47年,登龙门时已82岁了。梁颢中状元后,官至翰林学士、当过开封府尹,到92岁才寿终正寝。而他的儿子梁固,后来也考取了状元。
  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要数唐朝的贾至和明朝的丁显,都是17岁得中状元,可谓少年得志。关于丁显还有一段趣事。据说当年殿试前夕,朱元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枚特别大的钉子牢牢钉在墙上。朱元璋第二天阅卷时看见丁显这个名字,丁者钉也,显者应梦也,丁显就被钦定为状元,人们称之为&应梦状元&。
  顺便说一句,《铡美案》写陈世美考中状元后被招为驸马,富贵变心、杀妻灭子,结果被包公处死。由于这个故事广泛流传,很多人往往认为科举时代凡考中状元的,都很可能被招为驸马。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历史上,被招为驸马的状元只有唐代的郑颢一人。原因也很简单,古代仕子大都早婚,待到中状元时,一般早就结婚生子了。
  &连中三元& 历史上只有17人
  宋代确立了科举考试的地方、礼部、殿试三级考试制,所以也就有了&连中三元&的说法。宋代的&三元&,指科举考试中地方解试、中央礼部试和殿试中的三个第一名,即:解元、省元(礼部是尚书省所属的一个部,礼部试又称&省试&)和殿元。
  一个士人能中&三元&实在太难了,即使真正的文才超众,也还少不了幸运。北宋最有名的&三元&是王曾,他在礼部试所作《有教无类赋》和殿试所作《有物混成赋》,都被视为模范答卷,长期为人传诵。王曾官至宰相,是中国科举史上仅有的十几名&三元&中的佼佼者。
  金代前期很长一段时间,科举分乡、府、省、殿四级考试。在大定三年,竟奇迹般地出了一个连中&四元&的孟宗献。金世宗知道了非常高兴,本来状元例授&从七品&,这次皇帝做主,破例授予孟宗献&从六品&官员。不过,孟宗献出仕不久就去世了,未见事功,他只是在科举史上留下了一个&四元&的佳话而被后人所知。
  据统计,连中&三元&,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状元只有17人。
  苏州是最名副其实的&状元窝&
  有人做过统计,自隋唐至明清1300年间,大约进行过科举考试788次,有名字记载的状元671名。在历史长河中,状元毕竟寥若晨星。可这样少量的状元,也出现了&状元窝&奇观。
  福建永泰县在南宋孝宗乾道年间接连出了三位状元,即萧国良、郑桥、黄定。后人在县城建&三元祠&以为纪念,并作诗曰:&相去未逾一百里,七年三度状元来。&
  &状元窝&最突出的是苏州。明清两朝共出状元204名,而苏州独占34名。其中清朝状元114名,苏州占27名,绍兴8名,杭州6名,山东曲阜5名,这四个地方竟占全国状元总数的40%强。而苏州可算名副其实的&状元窝&。
  更令人称奇的是父子兄弟翁婿同登龙门,可谓一门占尽风流。唐代科举还有&察举遗风&,所以父子兄弟状元也较多,大约出现了七八次之多,而明清时代也都不只一次有这种现象出现。
  最后一个状元未辱名节
  清光绪三十年(1904)举行殿试,状元是刘春霖,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河北肃宁人。据说当初原拟状元是广东人朱汝珍。因为名字中有个珍字,慈禧最恨光绪帝的珍妃,因此慈禧就把朱汝珍一笔勾掉,换上本是第五名的刘春霖。因这时恰逢大旱,最盼甘霖。
  刘春霖状元及第后不久被派往日本留学,辛亥革命后一度隐居家中不参与政事。&九一八&事变后,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派人以溥仪名义邀请他担任教育部长,刘春霖表示:&君非昔日之君,臣非昔日之臣&,断然予以拒绝。日寇侵占北平后,汉奸组织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揖唐,以同科进士身份拉拢他担任北平市长,也被刘春霖当面痛斥。1944年刘春霖因心脏病猝发辞世,时年73岁。
  历史上曾有一个女状元
  有一出戏叫《女驸马》,写冯素珍女扮男装考中状元被招为驸马的事。现实历史上确实有一个女状元,出现在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天国于1853年定鼎南京后就开科取士,先后录取几百名进士,其中文武状元7人。太平天国还专门设立女科,录取的女状元名叫傅善祥。傅善祥只有19岁,一举夺魁,轰动天京。傅善祥最初在东王府任记室,也就是当秘书,后提升为殿前左丞相。
科举轶闻:&快枪手&打架争状元
 武士对决讲究眼疾手快,而在宋代,举子考进士中状元同样也看出手快不快。
  宋太祖夺取天下后,对唐末五代武夫乱国的局面颇伤脑筋,便采取扬文抑武之法,确定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基本国策,恢复隋唐旧制,开科取士。开始,宋太祖并未确定殿试这一程序,科考全过程均由礼部主持,最后只把结果告诉自己完事。但开宝六年(973年)那场科考结束后,新录取的进士到讲武殿向皇帝谢恩,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宋太祖发现武济川、刘睿等人学识浅薄,答非所问,武济川恰是主考官的同乡,这让宋太祖很不高兴。后来,又有人击鼓上诉,状告这次科考取舍不公,震怒之下,宋太祖便将礼部已经录取的和部分未录取的举子共200余人一起召到讲武殿,亲自主持,重新出题,重新考试,重新录取。此后,殿试就成了宋代的科考定制和最高门槛。
  宋太祖武夫当国,更欣赏那种下手快的高手,他确定,参加殿试的举子,都要完成三个题目,谁最先交卷即为状元。
  有一次殿试,宋太祖同时遇到了两个&快枪手&。开宝八年(975年)乙亥科的殿试中,举子王嗣宗和陈识两人同时完成,同时交卷,宋太祖犯了难,一场科考总不能出现两个状元吧?于是,颇好搞笑的宋太祖就让两人在朝堂之上打了一架,谁赢谁为状元。结果,王嗣宗摔倒了陈识,中了状元,王嗣宗因而被人戏称&手搏状元&。
  到了宋太宗时期,依然遵循太祖旧制,短则一年,长则三年举行一次考试,依然以出手快为取舍标准。&太宗时试进士,每以先进卷者为第一&(欧阳修《归田录》)。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丁丑科的吕蒙正,到后来的胡旦、苏易简、陈尧叟等,个个都是才思敏捷的&快枪手&,题目拿起就能动手,文如泉涌,一挥而就,皆因抢先交卷成了状元。
  虽然&以先进卷者为第一&,然而皇帝们的初衷并不单单是以行文快慢为唯一的取舍标准,他们的要求是文理顺而才思捷,即又好又快。但是凡事断章取义者多矣,又好又快落实到了下面就变成了无所谓好、只寻求快了。于是,普天下的读书人纷纷寻找成章捷径和答题良方,管他文辞美不美,义理通不通,下笔千言,胡拼乱凑,&惟以敏速相夸&,只要下手快就行。从太平兴国年初到淳化年末的近20年间,科场拼凑之风、轻浮之风盛行,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举子李庶几甚至牵头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作文竞赛。他把那些将要参加当年壬辰科考试的举子们集中在京城一个烧饼铺里,以厨师烙好一个饼的时间完成一韵诗者为胜,闹得路人侧目,沸沸扬扬。事情辗转传到了宋太宗的耳边,这不是拿堂堂国考开玩笑吗?宋太宗雷霆震怒,决定采取措施来刹刹这股歪风。
  殿试的时候,宋太宗特意从《庄子寓言》中,摘出&卮言日出&四个字,拟了这道非常冷僻的赋题,他要看看这些平日以敏速相夸的考生们,是如何抓耳挠腮的。考题发下去不久,众考生还在眉头紧锁之际,李庶几就草草成篇,抢先交卷了。看到他那轻松得意的样子,宋太宗不禁怒火中烧,对着李庶几大声呵斥,当场他把轰出了考场。这次,文思敏捷的李庶几落了榜,作文慢慢腾腾的孙何却中了状元。从此,科考不再以答卷快慢为标准,科场&快枪手&没了市场。
古代科举考生考前做些什么 科举其实就是古代的高考,是真正的&一考定终生&,所以古代考生与家长都相当重视,马虎不得,特别是在临考前。古代考生在考试前几天都会做些什么?一般必做三件事。
烧高香:盼望&祖坟冒青烟&
  所谓&祖坟冒青烟&,是祖坟风水显验的通俗说法。风水本是古代中国人十分朴素的建筑选址理论和基本的环境观。但到后来,与国运、家运、寿命、仕途等掺和到了一起,风水便变异成了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江湖秘术,至今都大有人相信,认为祖坟风水好,子孙也会好。
  古代考生更相信这一点,能不能考中,能不能如愿,常会与祖坟风水相提并论。
有的时候,风水与命运的某种关系,也不由得古人不相信。自古江南出才子,为何?人杰地灵啊,古人说这是&风水好&。风水真能决定考生命运?如果是古代苏州考生,肯定会说&会的&。自科举开考以来,苏州共出了45名文状元、5名武状元,数量全国第一;再以清代为例,自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至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废科举止,苏州共出了13个会元、6个榜眼、12个探花、685名进士,也是全国第一。而在隋唐时期,苏州竟然无一状元,状元全出在宋代以后。
  苏州古人认为,这是因为&风水轮流转&,转到苏州了。南宋苏州人范成大在《吴郡志》中,记下了这个说法,当年民间曾盛传两句神谶:一谶,&穹窿石移,状元归来&;二谶,&潮过夷亭出状元&。这意思是说,如果当地的穹窿山动了,夷亭这个地方有潮水了,苏州就要出状元了。果然应谶,在山动潮来的当年,苏州便出了首个状元。此后,一发不可收。一直到今天,苏州都是名副其实的&状元之乡&,江苏的高考状元好多都是苏州学子。
  这是一地风水的传奇,至于一家风水的传奇更多。
  清人李调元《淡墨录》(卷一)中,便记述了这样一则祖坟风水的故事。在当年的安徽全椒,出了一位榜眼,名叫吴爵。吴爵及第后透露,他的曾祖父曾将擅长看风水的福建人简尧坡请到家,请其为卜择一块风水宝地。吴家每天好吃好喝,细心招待,可这位风水大师找了三年也没有找到吴家想要的风水宝地,决意辞别。吴爵的曾祖盛情挽留,坚决不让他走,风水大师只好留下来,再碰碰运气。
  有一天,两人一同前往梅花山&寻龙&,路遇大雪,便一同到附近的酒楼上吃饭。风水大师倚槛远望,眼前一亮,竟然发现了久寻不得的风水宝地。喝完酒后,风水大师才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吴爵的曾祖。找了三年也没有找到真穴,得来全不费功夫,原来风水宝地就在眼前。风水大师带着吴爵的曾祖,走到三里外的一个地方,指着说这里就是风水宝地。雪止天晴后,风水大师又带吴爵的曾祖去相了几次,确认无疑。
  风水大师高兴地告诉吴爵的曾祖:&天赐也。得此地,足报君矣。然葬后君子未即发,至孙乃大发,发必兄弟同之。对面文峰秀绝,发必鼎甲,然稍偏,未必鼎元,或第二、第三人,亦不仅一世而止。&
  这句话较长,我不翻译了,大概意思是,祖坟葬到这里,子孙都会出人头地。后来,吴家果然兴旺发达,真如风水大师所说,子孙接连科举及第,进士出了好几个,到吴爵,还考了全国第二名,即榜眼。
这样的风水传奇,在前人的笔记中很多。为了求得一块所谓的风水宝地,甚至人为推迟亡人下葬时间,或是迁坟另葬。清人诸联《明斋小识》中记载这样的传奇:一个叫盛邦直的人,精通风水,觉得祖坟风水不好,便择宝地改葬。蹊跷的是,下葬后墓内竟然有知了的声音传出,好长时间也不停息。不几年,盛邦直的儿子科举及第,接下来,其侄子又科举中榜。
  实际上,这些因风水好带来的好运,只是传奇,或是巧合。比如苏州出状元,我看便与风水无关,也非神谶应验,而是宋代受到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侵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向东南转移的结果。再者,苏州当地的学习风气好,学生勤奋,家长和社会均重视教育,确是&书香之地&。
占卜:希望抽到&上上签&
  所谓&占卜&,就是常说的算命术中一种,其手段五花八门,这是中国民间至今仍在流行的江湖秘术。我上月去济南,在老街芙蓉街的一家破庙里,便看到好多妙龄女子请一位胖乎乎的大师算命。
  试想,在手拿iPad的时代,人们都这么迷信占卜,古代可想而知了。从记载来看,古代的占卜术往往比现代更灵验,神奇得很。如在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一位名叫裴之仙的今江苏镇江丹徒人,和几位学友一起赴京赶考,参加举人会试。
  临行前,有一学友问一占卜很准的师傅,几个人中哪个能考中。这师傅只写了一个字&&&貴&(&贵&的繁体字)。这几人都搞不懂是什么意思,追问是什么意思,师傅说这个字已说得很明白了。大家仍不明白,一直到考试张榜,裴之仙考中会试第一名会元后,才恍然大悟&&考中的人当是裴之仙。原来,这&貴&字拆开后是&中一目人&,裴之仙有生理残疾,是个独眼龙,乃&一目人&也。
  占卜在古代考生中流行程度,是今人难以想象的,几乎没有考生不算命的。以北宋为例,当年的都城东京(今开封市),到处是算命摊子,算命先生做的全是考生生意。那些算命先生善于观颜察色,或投考生所好,或故作高深,把考生忽悠得团团转。有一群考生,结伴到一座庙里请老和尚占卜,问本届科举能考中几个。老和尚沉默不语,闭目半天才伸出了一个指头,考生们认为老和尚在说他们中会有一人考中。张榜后,这群考生中果然有一人上榜,这群考生对老和尚的神机妙算佩服得五体投地。实际上,这是位高智商的老和尚,想想啊,一个指头除了可以解读为&一人考中&外,也可译释为&一群人全中&,或是&一个人都不中&。老和尚的所有玄机,全在&沉默不语&四个字上。
  虽然占卜是一种&大忽悠游戏&,但古代考生就是相信。为了保证灵验,占卜还会选日子,好多考生会在参加应试的当年首头,即新春正月占卜问卦,求个上上签。
拜考神:祈求&吉星高照&
  信仰是一种文化,中国古人认为,科举考试也是有神灵保佑的。那么,古代考生心目中的&考神&是哪一位?我查了一下,各地考生的信仰对象有所差别,公认的考神是&文昌帝君&。文昌,本是星名,民间亦称&文曲星&,或&文星&,古人认为它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在演变过程中,此星神与道教中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揉合到了一起,转身为一位科举考试行业的神灵,为士人、学子供俸。
  传说中的文昌帝君,是一位大善神,有求必应,所以古代考生在临考前都会虔诚地祭拜它。现在信仰自由了,几十年前被&破四旧&破掉的全国各地文昌帝君祠的香火,又兴旺了起来,特别在临近高考这几天,烟火燎绕,终日不绝。
  除了拜祭文昌帝君,古代考生还会拜祭&魁星&。魁星是北斗七星中的第一颗,故有&魁首&、&魁元&一说。此星神主金榜题名,主文章兴衰,在古代考生心目中的地位很高,要想&高中魁首&、要想&夺魁&,必拜魁星。古代各地考生祭拜魁星的方式很多,在二十八宿中,此星又叫&奎星&,因&奎&与&蛙&相通,所以古代的福建考生一般会在应试之年七夕那天,买回青蛙放生,以此方式祭拜魁星。
  另外,在开考的前三天,还有拜祭孔庙活动。孔庙所供对象大家都知道,是古代圣人、大儒孔仲尼,古代考生相信,孔子的在天之灵,孔子的博大才识,会给他们带来好运气。主考官也希望孔大儒能保佑本届科举考试顺利,选拔到国家需要的人才。所以,除了考生,官方和考试机构在开考前,也会有一系列祭拜孔庙活动。
  祭拜孔庙后,有的地方在监考前还会有特殊的祭拜活动。如明清时,位于南京秦淮河畔的江南贡院,在&开龙门&(开考场)前三天,会请当地的得道高僧,在贡院的最高建筑明远楼上,大做法事,设坛打醮三昼夜,祈求神灵庇护。
  当然,古代考生临考前几天要做的事情还会有其他一些。但是在明清时期,在考试前一天的下午,考生是什么事也不会做的,更不会外出放松,就是躺在床上睡大觉,因为进考场的时间设在子时,即半夜时分,而不是现代高考的上午9时开考。
科举状元为何&独占鳌头&
 科举时代,经殿试由皇帝钦点为进士中一甲第一名的状元,谓之&独占鳌头&。 传说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鳌是龙头、龟背、麒麟尾的合体鱼龙。另一种传说,鳌是汪洋大海里的大龟或大鳖,法力无边,能背负高山浮游,他原本是海龙王的三太子,因偷吃了玉皇大帝的玉浆液,被罚到东海为鳌。总之,鳌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异之物。
  上古时代,老祖宗往往视传说中的神异之物为保护神,其中的一种便是鳌。唐宋时期,在宫殿门前台阶上镌刻巨鳌的浮雕,所以宫殿又称鳌宫。
  殿试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级考试,由万乘之主的皇帝亲自主持,录取的御赐进士,荣耀之至,在&金殿传胪&大典、&探花宴&上出尽风头。
  明清时的&金殿传胪&,一般于殿试后两天举行。这一天,皇帝在太和殿召见新科进士,进士们个个身着崭新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得意洋洋,分左右两班站在文武百官后面,毕集于金銮殿丹墀下。
  鼓乐声中,皇帝驾到升坐龙椅,群臣山呼万岁毕,礼部官员捧出钦定的金榜展开,由传胪官按榜依次唱名,即宣布考取进士者的姓名、名次、籍贯。
  每唱到一名,由多个侍卫接力高声重复着从殿内传向殿外,其中一甲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均要连唱三遍,以示与众不同。新科进士听到传唱,走到中间的御道上站定,向皇帝叩拜谢恩,成了天子门生。
  传唱完毕,传胪官引导一甲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走到天子座前的阶下迎接殿试榜。其中的状元位置居中,且稍前于榜眼、探花,如三角形的顶角位置,正好站在第一块御道石正中镌刻的巨鳌头部,独个踏占在鳌头之上,这就是&独占鳌头&的由来。
  对此,清朝学人洪亮吉的《北江诗话》有载:&传胪毕,赞礼官引东班状元,西班榜眼二人,前趋至殿陛下,迎殿试榜。抵陛,则状元稍前进,立中陛石上,石正中镌刻有升龙及巨鳌&&以此称独占鳌头。&
  独占鳌头也就成了状元的代名词,频频出现在诗词戏曲中,如宋代叶适《蔡尚书挽词》:&总角都鳌头,老生甘伏膺。&元代杂剧《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明朝沈受先《三元记》:&胸中星斗敛,笔底云烟染,看春闱鳌头许谁先占?&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能量小故事大道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