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一篇网文说赫菲斯提安是自杀的,聚来宝是真的吗吗

不相信赫菲斯提安死于伤寒,症状对不上啊_jared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834贴子:
不相信赫菲斯提安死于伤寒,症状对不上啊收藏
纯属个人观点!他病的时候高烧不退,这个倒是和伤寒的症状一样。但是伤寒会食欲不振,可是赫菲斯提安却暴饮暴食~~~~ 还有一般都卧床休息的。可是医生却还同意他去看戏。我怎么都感觉,是有人给他下毒,但是第一次药放少了,没起到预期的效果,所以看完戏回来的他吃的那些东西里面肯定有剧毒。那个时候投毒可是一项技术活,而且我看过一本关于历史上女杀手的书。书中从希腊神话的女谋杀犯开始讲起,一直到当代的女杀手, 那个作者认为在古代妇女地位没有那么高,不像现在,那把枪就ok了,那个时候的女人也没有功夫什么,所以投毒是首选。而且按照女性的心理特征一般会避免直接对峙,而是选用更加安全,可靠,风险相对较小的投毒。所以我认为罗珊娜最有可能给他来个“药到病除”。剩下我觉得有可能投毒的就是卡山德。依照他后来毒死了罗珊娜和她儿子以及亚历山大的私生子的事迹,此君是各种老手了。至于亚历山大,赫菲斯提安死了之后他就崩溃了,所以我认为他不是没有怀疑,而是大脑根本就停止运作了。只有清醒过后,那个帝国啊,女人啊,军队啊什么对他来说估计都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也就没有追究,因为没有意义了。
当然不是死于风寒,哪些症状也是电影虚构的。其实他本人在历史上死的很尴尬,是暴饮暴食后,患病,但没有按照一生的遗嘱,然后又暴饮暴食,最后给死了。那个医生还被亚历山大杀死了。
死的真没品啊~~~~
回复:3楼嘿嘿. 不过貌似也有人觉得是毒杀...
我比较相信毒杀的,毕竟因为他和A的关系,和他最后宰相的职位,让很多人都不待见他。风闻有很多人都孤立他,将军们们也排挤他。处境真是难受啊,他都能忍下来的话,心情也不会好到那里去的。
他与亚历山大的关系在历史上的佐证很少,但我还是很相信的。不过关于毒杀的可能性太小。在电影里,有些写作是为了情节的需要,不一定都是历史。之所以所有人都排挤他是因为他自己有些过分的骄傲,也可能和亚历山大有一些关系。关于他的职务,我真不是胡说,赫自己的军事能力真的很差,做到真麽大的官,人家不说他才怪呢(不过有些历史书籍上写他的外交能力很好)。亚历山大之所以这么喜欢他,是因为赫是因为他本人而爱他,不是因为他是国王而爱他。我只能说历史上的赫出了英俊的相貌之外和电影里的判若两人。
回复:6楼啊啊啊!当时社会的确是管军事的人当得更大, 所以Phai这种做后勤的能当上亚历山大下手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chilliarch - 千夫长= =)实在是后门十足.(←Phai我对不起你揭你老底了) 但是不少历史学家都称Phai他后勤处理能力好的没话说, 且还因此帮助赢了不少战争. 军事能力弱, 于是亚历山大每次, 即使是派他打头炮也必定找个厉害的陪着他甚至亲自上:) 说道骄傲啊, 他不是和哪个(想不起了!- -)闹不和然后搞得亚历山大很为难, 说虽然你们都是我的爱将但是再这样胡闹我就不管是谁一并撤职. Phai倒是很识相地言和了, 转头和亚历山大又是当什么事儿没发生的亲密朋友... 囧rz.还有是, 亚历山大叫其他一些朋友国王的朋友, 但惟独叫Phai为"亚历山大的朋友":)) 至于JQ(古希腊风俗这也是很正常地, 嘿嘿)...有次有人战前一大早去亚历山大那儿汇报情况, 瞧见Phai出来并对亚历山大说祝他身体好(这句话在当时当地是告别用语), 然后那人觉得Phai触亚历山大霉头... 其实可以想想, Phai估计一晚上都在亚历山大那儿... 嗷嗷嗷. 好了. 我偏题严重了T T
其实这个JQ可以有,我就很信啊。虽然证据少,但还是有不少的。比如说在赫死之后亚历山大再一次战争中杀了所有的男性,老小无一幸免,用人为祭品,祭奠赫的灵魂,就像阿基里斯在帕特罗克罗斯的坟前屠杀特洛伊男孩,以血祭奠灵魂。真的很JQ!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亚历山大最爱的是赫菲斯提安还是巴高斯?_百度知道
亚历山大最爱的是赫菲斯提安还是巴高斯?
我有更好的答案
菲斯提安:那是我最爱的人!他们之间的感情是最真挚的。亚历山大对毒死赫菲斯提安的皇后吼道
好像根据影视或历史记载是这样,但是巴高斯的身份是宦官,比较不雅于记入史册,也许亚历山大很爱他但是后人不了解。看过《波斯少年》和电影之后很纠结....
绝对是赫菲斯提安,这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
普遍的认知是赫菲斯提安。赫和亚历山大属于灵魂伴侣,我记得看过英国一篇研究亚历山大的文里说赫死了以后,亚历山大就好像失去了自己友善温和的那一半,还有亚历山大大帝电影里很多的细节是由史实推出来得真实存在的…总之应该是赫,如果感兴趣可以找亚历山大传记或者一些研究的文章看看,都会有提到他和赫的关系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巴高斯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TNABO】赫菲斯提安竟然还画了眼线。。。_北美票房榜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0,294贴子:
【TNABO】赫菲斯提安竟然还画了眼线。。。收藏
推荐完我就去看了 3个多点214分啊 奥利弗是奔着《与狼共舞》使劲的 结果扑街了
不过我觉得科林在里面的表演非常给力 压抑爆发的表演张力非常不错 而且朱莉的母后的那个邪恶劲儿让人看得起鸡皮疙瘩 奥斯卡真势利 票房死掉了就全盘推翻了 我才不会说我是为了基情去看的 结果基情还不多。。。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赫菲斯提安——亚历山大的朋友(一)
作者:Jeanne Reames
作者介绍:JR是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希腊-马其顿的专家,她有一整本博士论文写的就是赫菲斯提安。除了这个介绍赫的网站,她还建了个评论网站,写亚历山大相关小说电影的书评影评之类的。个人感觉,她在英文学术界那边亚历山大同好里,算是研究赫的专家了吧。
注意:1.下面正文()里基本是作者JR的吐槽或注解或者是一些名词的英语原文,而【】里则是我的注解。2.这篇文章差不多是十年前写的,请谨记这一点。
献给王座背后男人的赞歌
……还有到底怎么读这家伙的名字?!
赫菲斯提安的名字简直会激怒所有人。实际上他的名字有三种发音方法:
1)最常见的发音方法来自于拉丁化拼法Hephaestion:he-FEES-ti-an
2)另一种熟悉的发音方法来自音译的希腊语Hephaistion:he-FAIS-ti-an
但是,如果你回到过去,走到他的面前,用上面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叫他,他只会一脸迷惑地看着你。
3)他们那个时候用的希腊发音是:he-pais-TI-on
(这里的/p/发音类似pot这个词里的/p/)
我自己是使用他能听懂的叫法——这样似乎比较礼貌——但是对于已经习惯前两种叫法的现代英语使用者来说,这种叫法最开始会让他们觉得困惑。
赫菲斯提安是亚历山大大帝最好的朋友,他和王子一起长大。或者至少,他们俩在很年轻的时候相遇,而且年纪差不多。这意味着赫菲斯提安大约在公元前356年出生。(我们并不知道他是否正是在公元前356年这一年出生,然而人们有时这么假设。我认为他比亚历山大大一岁左右。)他父亲的名字是阿明托尔(Amyntor),很有可能来自佩拉(Pella,马其顿首都)。他和亚历山大一起上学,是和亚历山大一起在梅扎(Mieza)接受亚里士多德教导的几个男孩之一。日后,亚里士多德和他通信,还有另一个哲学家色诺克拉第(Xenocrates)也和他通信。所以也许他是个知识分子(intellectual)(或者他喜欢人们这么认为)。事实证明,比起军事作战策略,他更擅长后勤和外交。并且,寇提斯(Curtius)说,他是国王的顾问(counselor)。所有这些都说明,他更擅长用脑。
如果他是和王子一起长大和接受教育,他的父亲应该是国王的王伴(Companions)之一。所以他应该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家庭。而且,如果他的父亲是一名王伴,那么他少年时期很可能做过国王的侍从(Pages)(他们被叫做pages,但是实际上更像squires)【译者注:这两个单词中文翻译相似。有兴趣的人可以去查这两个单词中世纪的英文意思,笼统来说,squire本身出身贵族】。我们不知道他母亲和其他亲戚的名字(但是他的祖父很有可能叫德米特里Demetrios)。唯一能提供有趣信息的细节是他父亲的名字。Amyntor和Amyntas是同一个名字的不同变形,就像Stephen和Stefano,或者Mary和Maria。在马其顿,AmynTAS是常见用法。而在希腊,人们使用AmynTOR。所以这有点奇怪。另外,Hephaistion这个名字在马其顿并不常见。大家都拿不准这个名字的含义,但是这个名字值得我们的注意。他们家族似乎和希腊人有某种关联(确切地说,很有可能是和雅典)。
人生和事业
我们第一次在亚历山大的历史中听到赫菲斯提安的名字,是在特洛伊。当亚历山大进入小亚细亚准备入侵波斯时,他的着陆点就是在特洛伊。他在那儿做了很多有象征意义的事,其中一件就是献祭阿喀琉斯之墓。赫菲斯提安被认为祭拜了阿喀琉斯最好的朋友帕特洛克罗斯的墓——他们自身友情的一个美好的小小暗示。亚历山大喜欢这些戏剧般引人注目的姿态,而马其顿人(不仅仅是亚历山大)都很严肃地看待伊利亚特(Iliad)。这并不只是一个故事。这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那之后,亚历山大带兵出发,在格拉尼库斯河战役(Battle of the Granicus)中与部分波斯军队交锋。他赢了这场战役,却差点被杀。并不是赫菲斯提安救了他,而是一个叫克雷塔斯(Cleitus)的家伙救了他的命。克雷塔斯是亚历山大乳母的小弟弟。实际上,直到第二次大型战役伊苏斯战役,我们才再次听到赫菲斯提安的名字。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伊苏斯战役那天早晨,亚历山大的军官们来到他的帐篷听取战前最后指令。赫菲斯提安出现了,说的不是“祝您快乐(Joy to you)”而是“祝您健康(Health to you)”。这就像是,本该说“你好”或“早上好”,你却说成“再见”或是“晚上好”。军官们都认为这是一个凶兆(古希腊人很迷信)。他们认为这预示着亚历山大会死。亚历山大却说,祝他健康意味着他会活下来。反应迅速。这个故事里奇怪的一点是,赫菲斯提安并没有因自己的口误感到惊慌,而是觉得窘迫。对此,我个人的理解是:他是正要离开帐篷,而不是抵达帐篷。(好吧,别想歪了。也许亚历山大不过是在大战前夕需要他最好的朋友的陪伴。我怀疑他没怎么睡。)
历史记录没有告诉我们伊苏斯时赫菲斯提安在哪作战,但是在亚历山大石棺Alexander Sarcophagus)上,我们可以看到骑在马背上的赫菲斯提安。这场战役之后,我们再次听到他的名字。亚历山大赢了(显然),大流士跑了,留下了他所有的国库、个人财物和家人。这充分说明大流士之前压根没把亚历山大放在眼里。亚历山大接手了大流士所有的东西——一顶华丽的帐篷、一个巨大的浴盆、一张宽敞的床、许多许多的金子……还有他的妻子女儿和母亲。这些妇女以为她们会遭遇战争中被俘女性的通常命运:强暴。但是亚历山大却派人告诉她们,她们不会受到伤害。她们不敢相信。所以他亲自来传达这一口讯。赫菲斯提安和他一起去了。由于赫菲斯提安个头更高长相更端正,皇太后以为他是亚历山大,向他鞠躬。一个宦官提醒了她犯的错,她赶紧想改向对的那个人鞠躬。但是亚历山大阻止了她,说:“没关系,老妈妈。他也是亚历山大。”非常典型的亚历山大式骑士精神,当他心情好的时候。这个故事非常受古人(还有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们!)的欢迎,但是阿里安(Arrian)并不是很相信它。这故事也许真的发生过,也许没有。即使这件事实际上没有发生过,它必定也是看起来相当有可能发生的,否则人们就不会如此热衷于一遍又一遍地重述这个故事。在所有亚历山大的历史记录中,正是在讲述这件事时,寇提斯(Curtius)写下了有关赫菲斯提安最长的描述:
“赫菲斯提安是迄今为止国王所有朋友中最亲密的。他和国王一起接受教育,是国王所有秘密的顾问(counsellor)。没人比他享有更多劝诫亚历山大的自由,而他对这份自由的使用方式,让人觉得这自由是由国王给予他的,而不是他自己取得的。【译者注:这句话意思我不知道该如何合理地组织中文把它精准地表达出来。附上原文:&No one had more freedom to
admonish Alexander, but he used it in such a way that it seemed
granted by the king, rather than taken by
himself.】&而且,尽管他和国王年纪差不多,他身材更高大。”(第三卷,
此文作者JR自己的翻译)
伊苏斯之后,赫菲斯提安第一次得到一个重要命令。亚历山大决定不去追大流士了,而是继续沿着海岸行军,通过占领所有港口来削弱波斯人的舰队。他不能把舰队留在他后面,否则这会切断他自己的补给线。其中一个港口是西顿(Sidon)。占领西顿后,他要赫菲斯提安为这个城市任命一个新的国王。赫菲斯提安向当地招待他的东道主寻求帮助,最终任命了一个来自古老皇室家族的叫的家伙。据说这家伙是一个非常诚实的贫苦农民。故事里说,赫菲斯提安找到他时他正在给花园除草。这故事有点太假。(好吧,请叫我怀疑论者。)但是赫菲斯提安显然做了个明智的选择,因为Abdalonymus统治了好一段时间。著名的亚历山大石棺(Alexander Sarcophagus)实际上是的石棺。所以说,如果Abdalonymus为了纪念赫菲斯提安,而将他刻在石棺一边雕带正中央,这也没什么奇怪的。
西顿之后,在提尔围城战中,赫菲斯提安受命指挥亚历山大的舰队(这支舰队实际上是波斯舰队的重新编排)。稍后,当军队向南穿过恶劣地形朝埃及挺进时,这支舰队沿海岸行驶,供给军需。正如拿破仑所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an army marches on its stomach)。赫菲斯提安绝对不能把这事办砸了,否则军队就要挨饿,所以这个任务很重要。在埃及,亚历山大受到了热烈欢迎。在某一刻,赫菲斯提安被派去执行某一任务,可能是去寻找更多粮草。他还接见了德摩斯梯尼(Demosthenes)的一个朋友,后者请求他在国王面前为德摩斯梯尼美言几句。(德摩斯梯尼是亚历山大在雅典的劲敌之一,他现在被国王的成功震慑到了。)我们不知道他有没有帮德摩斯梯尼说话,但是他一定被认为在宫廷里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德摩斯梯尼竟然向他寻求帮助。也正是在埃及,亚历山大穿过今天的利比亚沙漠(Libyan desert),做了趟著名的小小远足,来到西瓦(Siwah)绿洲,来拜访阿蒙神殿(oracle of Ammon),问了些问题。他带了一支相当小的队伍(其中一员是托勒密Ptolemy,日后埃及托勒密王朝建立者)。根据历史记录,亚历山大没有告诉别人阿蒙的回答,但是我很想知道他有没有告诉赫菲斯提安——“他所有秘密的顾问”。
之后赫菲斯提安又消失了,直到高加米拉战役(或者阿贝拉战役battle of Arbela,如果你愿意)。这是和波斯人的三大关键战役的最后一战,再一次的,当看见亚历山大冲自己杀过来时,大流士转身逃跑了。这场战役前,也许赫菲斯提安被指派带些军队在底格里斯河巡逻侦察。不过我们非常确切地知道,在这场战役中,赫菲斯提安在持盾卫队(Hypaspists)中作战。很显然,他奋战在前线,而且手臂还被矛给刺伤了。这引出了很重要的一点。赫菲斯提安也许算不上一个战略家,但这不是说他不会打仗。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技能。不是所有的好战士都是战略家,也不是所有的好将军都是好战士。
这场战役后,赫菲斯提安再次销声匿迹了,直到亚历山大抵达大夏,找到贝苏斯(Bessus)——杀害大流士自宣大帝的男人。至此,亚历山大宣称自己是大帝,他一点也不喜欢有人跟他竞争(尽管他声称他是为被杀的大流士复仇)。在大夏,赫菲斯提安接受了更多军需任务。然后,菲罗塔斯(Philotas)被处决之后,他被授予王伴骑兵(Companion cavalry)一半的指挥权。这是军队的美差之一。菲罗塔斯和他父亲帕曼纽(&Parmenion)的垮台,是因为一场意欲谋害亚历山大性命的阴谋。有些人怀疑这场阴谋是否真的存在,他们认为是亚历山大编造出来的,为了摧毁帕曼纽一族。帕曼纽是腓力最好的将军和好朋友,在军队享有很高的权力和声望(而且他一直反对亚历山大的计划)。虽然对这场阴谋真假的怀疑显得有点太多疑(搞得马其顿宫廷听着更像CIA),菲罗塔斯可能并没有参与其中,尽管他被控参与了这场阴谋,而且因此被杀。实际上,菲罗塔斯犯的罪是他太蠢。(你不会听到有针对你国王的阴谋却不去报告!)因为菲罗塔斯是一个如此有权势的男人的长子,亚历山大知道他不敢让帕曼纽继续活着……因为帕曼纽就在他身后,坐镇他的补给线。所以他派人暗杀了帕曼纽。一个非常现实的决策,但是绝不是一个美好的故事,无论你怎样分析。
那赫菲斯提安跟这事有什么关系?逮捕菲罗塔斯之前,亚历山大有向他最亲近的一帮顾问和朋友们咨询过意见。国王个人倾向于放过菲罗塔斯,但是其他人——尤其是Craterus)——说服了他改变想法。也许他们真的相信菲罗塔斯有牵涉进这场阴谋。在危机之中,人们并不总是思虑清晰。一旦事情真的开始进行,你就很难再反悔。无论怎样,大家决定要对菲罗塔斯用刑,好让他供出其他共谋者。赫菲斯提安是三个拷问者之一,还有克拉特鲁斯和科纳斯(Coenus)(菲罗塔斯的姐夫)。再一次,一个一点也不美好的故事。但是,这三个人的动机是什么?克拉特鲁斯,至少从高加米拉开始,就是帕曼纽的替补。除了亚历山大,他可能是军队里年轻军官中最有才能的。克拉特鲁斯是菲罗塔斯的劲敌。普鲁塔克(Plutarch)说,早在埃及时,克拉特鲁斯就在竭力挖掘菲罗塔斯的丑闻。那个时候,亚历山大不予理会。所以这看起来像是克拉特鲁斯一直就在针对菲罗塔斯,这一次终于抓住了机会。(记住:马其顿宫廷竞争相当激烈,好人吃亏。)至于这个姐夫……好吧,他不想跟着一起失势。他想摆脱和帕曼纽家族的联系,独善其身,不想冒险失去自己的事业甚至生命。最后,到了赫菲斯提安。他并没有像克拉特鲁斯和科纳斯那样明显的政治动机。这让部分人认为他的参与纯粹是因为他是个阴险卑鄙的小人,或者是为了得到菲罗塔斯的指挥权。但是,他根本就没有理由会认为自己可以得到这份指挥权。克拉特鲁斯倒是有更大可能性,这或许是为什么亚历山大没有把指挥权给他:他怀疑克拉特鲁斯的动机。然而实际上,赫菲斯提安的确是有动机的——最明显的一个:防护性复仇【译者注:Protective revenge中protective也可以翻译成爱护备至的】。即使他并不是真的相信菲罗塔斯有卷入这场阴谋,但是菲罗塔斯选择不上报阴谋的行为很有可能会害亚历山大被杀。作为亚历山大最好的朋友,赫菲斯提安当然会抓狂。(虽然不是什么值得称赞的事,但是至少可以理解。)
菲罗塔斯被处决后,亚历山大把王伴骑兵的指挥权分给了克雷塔斯(Cleitus格拉尼库斯战役中救了他的那个家伙)和赫菲斯提安。他不想再让任何军官有如此高的权力,哪怕是他最好的朋友。但实际上,他这么做可能是因为军队更熟悉和信任克雷塔斯,而赫菲斯提安还太嫩。事实上,赫菲斯提安从来没有真正执掌过属于他的另一半王伴骑兵。不久之后,王伴骑兵就又被分成好几支骑兵团(&Hipparchies)。赫菲斯提安领导其中一支,其他的骑兵团指挥官理论上跟他处于同级地位。
但是,即使撇除掉战斗指挥官一职,他也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他擅长后勤:帮助军队获得补给;侦察巡视新土地;监管城镇堡垒桥梁的建筑。他也被派去执行外交任务。实际上他的第一个真正独立的任务就是为西顿任命一个新国王。记得寇提斯说过,他善于耍手段巩固自己在宫廷的地位,让他的地位看起来像是由亚历山大授予的,而不是他自己要来的。而在另一个地方,寇提斯说他“很有魅力”。简而言之,他知道如何驾驭他人,或者说,至少是如何驾驭大多数人。显然,是赫菲斯提安举办了那个私人小型晚宴,在宴会上第一次向马其顿人介绍proskynesis&(波斯宫廷鞠躬礼),为了统一宫廷礼仪。(这个晚宴非常成功——撇开凯利斯尼兹Callisthenes——但是当他们试着将它介绍给更多人时,他们失败了,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赫菲斯提安还被亚历山大派去和波斯贵族以及印度王侯进行协商谈判。说这些的要点是?克拉特鲁斯现在开始嫉妒他了,当菲罗塔斯已经被清出局后。他们开始言语交锋。有一次,在印度,他们实际上已经真的打了起来,两个人都有自己的支持者。当时场面一定相当混乱!亚历山大收到警报后,立刻赶过来分开他俩,警告他们:虽然他爱他们俩,但是如果他们俩下次再被他抓到打架,他就杀了他俩,或者至少是先起头闹事的那个。他们再也没有打过架,再也没有和对方发生过争执。但是,当国王把他们俩拉开后,他当着所有人的面非常严厉地斥责了赫菲斯提安。他告诉他:“没有我,你什么都不是。”有时候,他的这句话被人理解为:赫菲斯提安真的什么都不是,他能身居高位,完全只是因为他是亚历山大的朋友。但是实际上,赫菲斯提安的后勤任务做得相当成功,他并不是没有亚历山大就什么都不是。
那么,为什么亚历山大要这么说?咳,亚历山大气疯了。他的两个最高指挥官,就像游戏场上两个小男孩一样,对着彼此大喊大叫一些成人粗口,像是什么“我的比你的更大!”当人生气时,尤其是对最爱的人生气时,我们会说些非常糟糕的话。我们并不真的就是这个意思。当然,有时候我们的确就是这个意思。我认为,这次这件事同时包含了这两种情况。
亚历山大非常清楚赫菲斯提安真正擅长的是什么。他一次又一次地分配给他同一类的工作。但是赫菲斯提安最拿手的——后勤和外交——并不是很被他的同僚们看好。在古代,男人们更崇拜战斗技能。古代历史学家很少提后勤,除非哪里出错了。(嘿,只有这时你们才会听到!)如果亚历山大知道赫菲斯提安的强项,他也会意识到他的朋友并不适合做战斗指挥官。每次赫菲斯提安要指挥战斗时,他总是和另一个军官合作——显然是为了照拂他(佩迪卡斯Perdiccas,德米特里&,Peithon,或者亚历山大他自己)。这样既保护了赫菲斯提安的名誉,也防止他闹笑话。只有当他不大可能会遇见战斗时,赫菲斯提安才单独指挥。实际上,赫菲斯提安自己可能对自身才能评价并不高。孩子(以及成人)会受他们生活的环境影响,而他又是在一个尚武的文化氛围里长大。亚历山大有许多技能,既有战略的也有后勤的。所以他这种相较更和平的职业更偏好战斗技能的文化偏见,很有可能在此刻冒头。对于亚历山大这句话的意思,我个人的观点是:没有他的喜爱,没有他的重视和好感,光凭赫菲斯提安的才能,他是永远不可能在军队里做到如此高的地位。毕竟,他“只”是个后勤军官。完全没有意识到,帕曼纽被杀后,他就是军队的首席后勤官。但是,最终,作为首席后勤官,他会成为整个帝国除了亚历山大外最有权势的人。
赫菲斯提安和克拉特鲁斯大干一场后,这两人就被很谨慎地分开了。最后,克拉特鲁斯甚至还会被派回马其顿,去接掌摄政。这是不在亚历山大身边他能得到的最高职位(而且也不在和赫菲斯提安可以互吐口水的距离里)。同时,赫菲斯提安在印度的任务还是几乎老样子:后勤和供给。比如说,当亚历山大在马利亚(Mallia)受伤时,赫菲斯提安被派去南边和尼阿卡斯(&Nearchus)一起建立大本营,而克拉特鲁斯则带着非战士、后备部队和大象来和他们会合。(听起来似乎这两人还在被关小黑屋。)赫菲斯提安建了个港口,然后追随亚历山大一起进了沙漠(Gedrosian desert),而克拉特鲁斯则带着行动更迟缓的部队往北走。(格德罗西亚之行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么愚蠢;如果补给计划实现了,事情本可以进展得比较顺利。但是,在他们身后的印度发生了点小问题——叛乱,这耽误了尼阿库斯舰队的时间。)当他们折损了超过四分之一的人马,终于走出格德罗西亚,赫菲斯提安也在卡尔马尼亚(Carmania)参加声名狼藉的酒神狂欢。(他们当然不是在庆祝自己的损失,而是在庆祝他们活了下来。)在那儿,亚历山大分发了许多特殊奖品,其中给赫菲斯提安的是一顶金冠。没有人说过这份奖品具体是奖励什么。也许是因为他忍受了亚历山大的坏脾气。:-)
现在赫菲斯提安和亚历山大都处于他们人生最后一年,虽然两人都不知道。也许就是在此刻,赫菲斯提安爬到了他事业的最高点。亚历山大任命他为,或者叫Grand Vizier(波斯语里是hazarapatish,也就是宰相)。自大流士处决了臭名昭著的巴高斯(Bagoas)之后,这个职位在波斯宫廷就一直处于空缺。这个巴高斯谋害国王,又以同样的热情推举新王。(别把这个巴高斯和亚历山大宫廷里另一个同样声名狼藉的舞男巴高斯弄混,虽然他俩都是宦官。)无论怎样,亚历山大重新把这个职位给了赫菲斯提安。不过实际上,亚历山大重新启用这个职位是出于实用目的,而赫菲斯提安是这个位置的理想人选。Chiliarch需要使朝廷政务运作顺利。这一点上,还有谁能比赫菲斯提安做得更好?这是个行政管理官职。不幸的是,他仅仅只做了几个月就去世了。但是这几个月也足够使他与亚历山大首席秘书攸美尼斯()成为敌人。赫菲斯提安的新工作的一部分职责是决定哪些信件和文件可以呈交给国王。在此之前,这些职责归属攸美尼斯,由他直接答复亚历山大。而现在,攸美尼斯必须得向赫菲斯提安答复。这可能是种必须的官僚制度,但是没人喜欢——尤其是那些曾经处于更高位却被迫降级的人。
亚历山大逐渐向北移动到苏萨(Susa),为了在他下次大型远征前(当然永远都没能发生),解决波斯事务。就在苏萨,他为他自己和较高等级的军官们举办了一场大型婚礼。他们全都娶了波斯贵族新娘。这曾经被认为是亚历山大试图引进一种“人类的手足之情”(Brotherhood of Mankind)。但这种想法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精神的产物,而不是冰冷现实。实际上,这是亚历山大的一点精明的政治手段,将他的高级军官们同波斯权贵家族们绑在一起。他自己的新娘,当然是大流士的大女儿。而给他最好的朋友——也是新宰相——亚历山大挑了大流士的小女儿。这个女孩的名字叫德莉比娣丝(Drypetis)。令人好奇的是,亚历山大这么做的原因不是要给予赫菲斯提安荣誉(或者说不只是这样),而是想让他们俩的孩子成为表兄弟。真甜蜜。而且很可能是真实的。亚历山大的确就是那样多情(sentimental)。
这个故事不久之后以悲剧结束。从苏萨出发,亚历山大带着他的朝廷兼部队北上至(Ecbatana)。就是在埃克巴坦那,赫菲斯提安生病发烧去世,可能就在十月底。
赫菲斯提安的死亡
赫菲斯提安是被他的敌人们毒杀的吗?在他去世后,亚历山大有因为悲痛而疯狂吗?亚历山大的高级军官们有在密谋杀害亚历山大吗?
流行问题。答案是:否,否,否。
赫菲斯提安病了。死了。就这样。事实上,这种事情在古代很常见,我们现代人觉得没关系的小病在古代很有可能相当致命。不,没有人确切知道他是因何死的。可能是伤寒,可能是疟疾。甚至没有足够的关于他的疾病情况的信息供我们猜测。至于下毒论(支持者指出赫菲斯提安死前那个早晨可能吃了一只煮鸡喝了一些酒)——且不管杜兰大学(Tulane)那位先生怎么想【译者注:这里作者给了个链接,应该是这个杜兰大学教授写的下毒论。但是因为这篇文章是十年前写的了,该链接已失效】——在一个高度多疑的宫廷,如果亚历山大不相信他朋友是毒死的,没有追踪揪出谋害他最亲密好友的凶手,那么我认为我们也不应该认为赫菲斯提安是被毒死的。据传亚历山大吊死了医生。但那是因为治疗不当,而不是因为对阴谋和谋杀的担忧。赫菲斯提安死于高烧。结案。
那么亚历山大有因为悲痛而疯狂么?不,他没有。他的反应,就像大多数失去配偶或者极其极其亲密的朋友或者家人的人一样。主要差别在于,他有足够的钱(和权力)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如果更多人了解伤心的人会做的一些奇怪(但是在当时当地下其实相当正常)的事情,他们就不会觉得亚历山大的反应有这么偏激。一个普遍事实就是,一份如此强烈的悲痛,不会在一夜过后——或者甚至几周几月——就平息消逝。尽管我们所有人都会经历“悲伤”,但是除非我们的工作必须经常和悲痛的人们打交道,一般我们辨认不出正常的悲伤行为。亚历山大的行为相当正常,而且在他自己即将去世时——八个月后的巴比伦,他已经开始要走出悲伤……
……现在我们来谈谈亚历山大之死。一些人考虑到亚历山大死亡时间和赫菲斯提安死亡时间挨得如此近,再一次,老一套的“这一定是下毒!”论又跳了出来。但是,对于这一说法,我们只能再重申一遍前头说过的话:
亚历山大病了。亚历山大死了。事情就这样。这种事情在古代发生过很多次,甚至是那些富裕而且身体很健康的人。对于亚历山大最终病状,有许多推测。现在主流理论是伤寒并发症,但不是所有人都认可,许多反对者仍强烈支持疟疾一说。亚历山大对赫菲斯提安的悲痛有促成他自己的死亡吗?有可能。这不是多愁善感。伤心的人面对包括传染病在内的一些疾病风险更高,这已是公认的医学已获证明的事实。当然,哀伤不利于他的健康,而且他一直饱受以前没有愈合好的伤口的折磨。
所以虽然亚历山大不是因为心碎而死(抱歉,诗人们),但是我认为可以肯定地说,失去赫菲斯提安的确促成了他自己的死亡。
(如果你们想知道更多悲痛会对健康造成的影响——包括医学证据——可以看看我和E.N.Borza合写的文章:"Some New Thoughts on the Death of Alexander the
Great,"&The Ancient World&31.1
(.&郑重声明一句,因为我不想误导你们,上图的骨灰瓮不是赫菲斯提安的。赫菲斯提安的尸体先是做了防腐处理,然后在巴比伦火化(或者埋了,取决于你怎么翻译迪奥多罗斯Diodorus的话)。上图骨灰瓮是亚历山大大帝年少的儿子的。但是赫菲斯提安的骨灰瓮很可能就是这一款式,不过有可能更加华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yy兼职是真的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