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出现短暂春天是在?

1912年到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是什么_百度知道
1912年到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是什么
提倡国货运动的促进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欧洲列强忙于战争;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抵制日货;一战期间原因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5条回答
其实中国近代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到了1927年都算是一个非常辉煌的时期,这里面的功绩 不应该完全算在孙中山的国民政府
大部分应该算在北洋政府的头上,北洋政府的几位统治者
不论是在教育还是经济文化方面都为民族做出了 巨大贡献。
政治上:中华民国政府的建立,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上:民国初期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文化上:人民对于国货的支持,爱国情绪高涨
因为帝国主义侵略者暂时放松了对我国人民的压迫与剥削,从而工业迅速发展
主要原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根本原因:资产阶级乐于投资内部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客观原因: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促进作用
难说,主要有两大原因。1 外因:一战。帝国主义列强之前对我国进行经济掠夺,一战放松侵略,民族工业得到发展。2 内因:政治上民国成立,民族资产阶级地位上升、国家措施支持发展。
经济上群众性爱国运动、资本家个人努力。
参考资料:
高中历史书【岳麓版】
中国民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工业起步,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汇扑面而来,..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工业起步,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汇扑面而来,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2分)(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最早产生于何时?当时投资于新式企业的主要是哪些人?(2)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何时?当时著名的实业家有哪些?(3)近代以机械为动力的新式交通工具轮船、火车等逐渐从西方传入中国。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轮船公司叫什么名字?由谁创办的?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哪一条铁路?出任该铁路总工程师的是谁?(4)报刊是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请写出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的名称。戊戌维新时期,中国民营的近代出版业出现。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哪一家?
题型:改错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2分)商人、地主和官僚。(2分)(2)一战期间。(2分)张謇 、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任意答出两个,即给4分)。(3)上海轮船招商局。(2分)李鸿章。(2分)京张铁路。(2分)詹天佑。(2分)(4)《中外新报》。(2分)商务印书馆。(2分)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最早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投资于新式企业的主要是商人、地主和官僚。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一战期间,因为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当时著名的实业家有张謇 、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轮船公司叫上海轮船招商局,由李鸿章创办。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京张铁路,出任该铁路总工程师的是詹天佑。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的名称是《中外新报》。戊戌维新时期,中国民营的近代出版业出现。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商务印书馆。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工业起步,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汇扑面而来,..”主要考查你对&&状元实业家张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营企业的萧条&&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状元实业家张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营企业的萧条
张謇:张謇()字季直,号啬庵,清代状元,实业家,立宪派著名人物。他毕生从事实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对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张謇兴办实业:背景:《马关条约》后,清政府被迫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激发了民间兴办实业的热潮口号:实业救国目的:维护中国利益,发展中国工商业,获得利益状况:创办了大生纱厂结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被吞并。意义:成了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缩影。张謇:中国民族工业:民族工业是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中国人创办的用机器生产的工业。洋务运动创办的军用、民用企业都应属于民族工业。中国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产生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造船业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创建,揭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征:1.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是本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而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与中国人向西方人学习相结合的产物。2.发展不均衡;(后天畸形) (1)地域:集中于沿海地区;(列强的侵略,自然经济解体早,交通方便,洋务企业多集中于此。) (2)部门: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重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a.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难以投资;b.资金周转慢,产出时间长,不愿投资;c.更重要的是,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矿产,无法投资。) 3.地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在近代中国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主体)4.前途:深受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发展艰难。(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中夹缝中艰难发展) 5.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6.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先天不足)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发展的特征和表现:1、特征: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就决定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必然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2、表现:(1)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发展是比较缓慢和艰难;(2)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3.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整体水平落后。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及形成原因:1.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原因:第一个阶段的原因是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产生、甲午战争后出现“实业救国”浪潮初步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2.一战期间的民族工业“黄金时代”。原因:第二个阶段的原因是内因是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外因是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原因: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卷土重来、20世纪30到40年代,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导致的。 民营企业的萧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首先从金融和重工业两个方面入手对经济进行全面统制。民营企业发展的空间日渐狭窄,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萧条支路。抗战爆发后,大批民营企业在战争中破产倒闭。一些跟随内迁的民营企业,在国民政府战时经济体制下,艰难维持,在困苦中挣扎。抗战胜利后,由于敌伪产业接受弊病丛生、没货泛滥与内战的爆发,民营企业发展的生机又遭扼杀。1948年8月实行的金圆券改革,更使民营企业陷入了山穷水尽的绝境。抗日战争后民营企业萧条的原因:1.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掠夺中国的工矿企业,以战养战;沦陷区民族工业带来了惨重的损失,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经济正常发展。2.国民党发动内战,使民营企业在和平中发展的愿望化为泡影,成为了内战的牺牲品。3.美国的经济掠夺,蒋介石为了获得美国的支持,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导致了美国商品的倾销,对民营企业是毁灭性的打击。4.官僚资本的压迫,以蒋介石为首的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主义,使本来受到双重压迫的民营企业又多了一座大山。5.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为了筹措军费开支,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造成了通过膨胀,货币贬值,物价上涨。6.繁重的捐税负担,蒋介石筹措军费不仅是靠滥发纸币,还有对工商企业的苛捐杂税,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的收入,导致民营企业纷纷破产。
发现相似题
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工业起步,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汇扑面而来,..”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849212639018966516783917976051227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短暂的春天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短暂的春天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中国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原因 - 澜悠宇的主页
&&&&&&&&&&中国民族工业“春天”短暂的原因&&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春天”。短短几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一度振奋人心的“春天”却是短暂的,这是为什么呢?
&&&&一、缺乏成长的自由空间。中国民族工业是在欧美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压迫的间隙中发展起来的,因此,这种发展只能是暂时的、畸形的。当时,中国工业产品的增加,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还要满足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反映了它对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依赖性。如一战期间,面粉工业和冶铁工业由于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发展得较快,纺织业由于进口的减少也得到较快发展。但一战结束后不久,中国民族工业立即萎缩和萧条。面粉进出口马上转为入超,“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帐,大多无利。……其他工业夷皆消沉。”(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兴旺的景象,就这样昙花一现。
&&&&二、没有形成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十分弱小,在这期间开办的企业依然是轻工业多,重工业少,小工厂多,大工厂少。许多行业无从发展,工厂增加的数量也非常有限。如“纺织业由战前的231家,到1920年增至475家;而冶炼工业由战前的八家仅增至十二家。”(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薄弱的民族工业最终在这一时期没有、也不可能形成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一战后民族工业立见凋零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没有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一战期间,欧、美列强虽然忙于战争,但他们仍然通过直接或间接投资来控制整个中国的工业。如中国轻工业的主要部门纺织业、重工业的主要部门采煤业,到1919年,外国资本仍然控制着近百分之六十的布机和百分之七十五点六的机械采煤。此外,日本利用一战的有利时机,大肆扩大在华势力。在对华贸易方面,日本取代英国位居第一,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美国也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到1919年,在对华贸易和航运方面都仅次于日、英而跃居第三位。可见,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并没有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正如胡绳所说:“(民族工业)这种繁荣景象的暂时出现及其迅速消失,充分表现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是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因素。”(《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四、国内动荡,民族资本主义没有良好的内部环境。1912年,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随后,袁世凯很快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利益的北洋政府。为复辟帝制,袁世凯对内残酷镇压人民革命,对外大肆出卖国家主权和利益。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混战的黑暗统治之中。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各派军阀割据称雄,纷纷寻找帝国主义作靠山,互相倾扎,连年混战,使中华大地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破坏,同时,也使整个社会经济特别是农业,遭到沉重打击。为支付庞大的战争费用,各派军阀肆意搜刮人民,把其负担转嫁到人民头上,导致人民的生活更加贫困。在帝国主义的怂恿下,北洋军阀政府还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中国卷入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冲突中。极度动乱的社会,没有给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和平、安定环境。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中“短暂的春天”指什么?_百度作业帮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中“短暂的春天”指什么?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中“短暂的春天”指什么?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中“短暂的春天”指民国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阶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