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炖肉能同大青蒿一起炖肉吗?

花卉裁培与养生
&&&&&&&&&&&&&&&&
/ 花卉裁培与养生 
菊叶苦味菜原料配方:新鲜菊花嫩叶若干,面粉、香油、食盐、葱、蒜等各适量。 制作方法:采新鲜菊花嫩叶,淘洗控水后稍切,入面粉(握之成团,放下疏散),上蒸笼蒸熟,调味随意食用。 本菜功效:健脾,明目,清热。治头眩目赤,心烦胸闷,疗疖解毒。翡翠蛋原料配方:鸡蛋 2 个,嫩菊叶 30—50 片,花生油 500 克,食盐少许。 制作方法:①鸡蛋打开,搅散,放盐少许,备用。②菊花嫩叶择去杂质,洗净,沥去水,放进蛋汁中粘汁。③锅内放油,烧至七成熟,将上制菊叶一 片片炸至金黄色捞出食用。  本菜功效:滋阴明目。主治肝火盛所致之目昏、目赤,一时视物不清等 眼疾。(《作用盐梅》)药 用  菊花种类繁多,大凡以单瓣味甘即甘菊者人药为胜。《本草纲目》云: “菊之品凡百种,宿根自生,茎叶花色,品品不同。其茎有株蔓紫赤青绿之 殊,其叶有大小厚薄尖秃之异,其花有千叶单叶、有心无心、有子无子、黄 白红紫、间色深浅、大小之别,其味有甘苦辛之辨,又有夏菊秋菊冬菊之分。 大抵惟以单叶味甘者人药。”又云:“又有一种开小花,花瓣下如小珠子, 谓之珠子菊,云入药亦佳。”《本草经疏》:“菊花专制风木,故为去风之要药。苦可泄热,甘能益血,甘可解毒,平则兼辛,故以散结,苦人心、小肠,甘入脾、胃,平辛走 肝、胆,兼人肺与大肠。其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 风、湿痹者,诸风掉眩,皆属肝木,风药先入肝,肝开窍于木,风为阳邪, 势必走上,血虚则热,热则生风,风火相搏故也。腰痛去来陶陶者,乃血虚 气滞之候,苦以泄滞结,甘以益血脉,辛平以散虚热也。其除胸中烦热者, 心主血,虚则病烦,阴虚则热收于内,故热病在胸中,血益则阴生,阴生则 烦止,苦辛能泄热,故烦热并解。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利血气者,即 除热,祛风,益血,人心,人痹,人肝之验也。生捣最治疗疮,血线疗尤为 要药,疗者风火之毒也。”(一)药用与采集: 菊花根、茎、叶、花、实皆可入药。根正月采,叶三月采,茎五月采,花九月采,实十一月采,皆阴干备用。《本草纲目》 有:“三月上寅日采苗,名曰玉英;六月上寅日采叶,名曰容成;九月上寅 日采花,名曰金精;十二月上寅日采根茎,名曰长生。”(二)性味与归经:味甘、苦,性平,无毒。入肺、肝经。  (三)功能与主治: 有清热,明目,疏风,解毒之功能。主治:头痛 眩晕,目赤泪出,疮疗肿痛,心胸烦热,恶风湿痹等病症。《纲目》:菊能 益金、水二脏,补水所以制火,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 故为治诸风头目之要药。(四)应用与处方:1.风热头痛:菊花 9 克,生石膏 9 克,川芎 6 克。水煎服。  2.肾虚,眼睛干燥,视物模糊,头昏:菊花 9 克,枸杞 9 克,熟地 30 克。水煎服。3.热毒风上攻,目赤头旋,眼花目肿:菊花(焙)、排风子(焙)、甘草(焙)各 30 克。上三味,捣烂过罗为散。夜卧时温开水调服 9 克。(《圣 济总录·菊花散》)4.暴发火眼:菊花适量,开水浸泡后用水洗眼。又方:菊花 9 克,蒲公英 15 克。水煎后,先用热气熏,水凉后洗。  5.肝肾不足,虚火上升,目赤肿痛,久视昏暗,迎风流泪,怕日羞明, 头晕盗汗,潮热足软:杭菊花、枸杞子、熟地黄、山萸肉、怀山药、白获苓、 牡丹皮、泽泻,共为末,炼蜜为丸。(《医级。枸杞地黄丸》)  6.肝肾不足,眼目昏暗:甘菊花 20 克,巴戟(去心)30 克,苁蓉(酒 浸,去皮,炒,切,焙)60 克,枸杞子 90 克。上药共为细粉,炼蜜为丸, 如梧子大,每服 30—50 丸,温水或盐汤送下,食前空心服。(《局方·菊晴》)  7.病后生翳:白菊花、蝉蜕等份,为散。每日 6—9 克。入蜜少许,水煎 服。(《急救方》)8.高血压头昏:菊花 15 克,龙胆草 12 克,水煎服。  9.高血压冠心病:菊花 3 克,山楂、草决明各 15 克(捣碎)。水煎服。 日数次。  10.疗肿疗毒:白菊花 120 克,甘草 12 克。水煎服。(《外科 10 法·菊 花甘草汤》)11.老人春时热毒风气上冲颈项,头痛面肿及眼涩:菊花、前胡、旋复花、芍药、玄参、防风各 30 克,共为未。睡前酒调服 6—9 克,不饮酒者米汤调 服。(《遵生八笺·菊花散》)12.服食甘菊养生方:将玉英、容成、金精、长生四味阴干,百日取等份,以成日合捣千杵为末,每酒服一钱匕。或以蜜丸梧子大,酒服七丸,一日三 服。(《本草纲目》)13.服食白菊养生方:九月九日采白菊花二斤,茯苓一斤,并捣罗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日三服。或以炼过松脂和丸鸡子大,每服一丸。主头 眩,久服令人颜色不老。(《本草纲目》引《太清灵宝方》)14.膝风疼痛:菊花、陈艾叶作护膝,久则自除。  15.癍痘入目,生翳障:白菊花、谷精草、绿豆皮等份,为末。每用一钱, 以干柿饼一枚,粟米泔一盏,同煮候泔尽,食柿,日食三枚。浅者五七日, 远者半月,见效。(《仁斋直指方》)16.疗肿垂死:菊花一握,捣汁一斤,口服,此验方也飞冬月采根。(《时后方》)17.女人阴肿:甘菊苗捣烂煎汤,先熏后洗。(《危氏得效方》)18.酒醉不醒:九月九日真菊花为未,饮服方寸匕。(《外台秘要》)  19.眼目昏花:用甘菊一斤,红椒去目六两,为末,用新地黄汁和丸梧子 大。每服五十九,临睡茶清下。(《瑞竹堂方》)  20.鼻出血不止:韭叶、菊花叶或艾蒿,用手揉搓成团。塞入出血鼻腔, 即可止血。21.头屑多:鲜菊花叶水煮,用其水洗头,后用清水洗净,即可。  22.脓疮疼痛剧烈:鲜菊花一把,捣烂取汁,口服,同时外涂于脓疮局部, 有效。无花季节可用根。对撞伤、牙痛、干癣均有效。  23,突然耳聋:鲜猪肝 40 克,鲜白菊花 40 克,共煮沸,日分 2 次服。 如一次不见效,可多服几次。24.宿酒不省人事:菊花晒干研未,每次一食匙。25.延年益寿:春采菊芽,夏采叶、茎,秋采花,阴干研末,日 3 次,每次 4 克酒服,需长期服。(以上 20—25 方均见《妙药奇方》)野菊花野菊,生于荒郊野坡的山间石壁之中,药用价值甚高。  (一)药用与采集: 野菊花全草药用,在秋季盛开时采,株苗一年四 季均可采用。  (二)功能与主治:全草含挥发油,花赤色部分含菊氰甙精油。性凉, 味苦,有小毒。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之功效。主治感冒头痛,高血压,痢 下脓血,跌打损伤,疗疮痈肿,咽喉肿痛,丹毒等症。(三)应用与处方:1,疗疮痈疖、丹毒:野菊花 30 克,金银花 30 克,桑枝 30 克。水煎服。 又方:野菊花、芙蓉叶花各等份。晒干研末,蜜调敷患处。  2.乳痛及各种痈疽疗毒:野菊花 15 克,蒲公英 30 克。水煎服。并可用 全草及鲜地丁等量,捣烂敷患处。3.腹痛下痢、便脓血:野菊花 30 克。水煎服。4.对口疮:鲜叶适量,雄黄末少许,共捣烂外敷。5.黄水疮、脚气:全草,水煎洗。6.慢性阑尾炎:野菊花 12 克,败酱草 12 克,蒲公英 15 克。水煎服。7.高血压:野菊花 30 克,水煎当茶饮。8.颈淋巴结核:全草 30 克,水煎服。9.中耳炎:鲜叶 30 克,水煎浓汁,滴耳。10.预防流脑及乙型脑炎:野菊花 15 克,黄芩 6 克,连壳 6 克。水煎服。  11.痈疽疗肿及一切无名肿毒:野菊花连茎捣烂取汁,酒煎热服,以渣敷 之。《孙氏集效方》)又方:野菊茎叶、苍耳草各一握,共捣,人酒一碗,绞汁服,以渣敷,取汗即愈。(《卫生局简方》) 又方:六月六日采苍耳,九月九日采野菊花,为末,每酒服三钱。12.天泡湿疮:野菊花根、枣木,煎汤洗之。(《医学集成》)13,瘰疠未破:野菊花根捣烂,煎酒服,以渣敷之自消,不消亦自破。(《瑞竹堂经验方》)  14.麻疹肺炎:大青叶、金银花、野菊花、海金沙各 15 克。水煎服,每 日一剂。(江西南昌市传染病医院方)  15.预防流行性感冒:野菊秧子一把,鱼腥草、银花藤各一两。加水 500 毫升,煎至 200 毫升,日服三次,每次 20—40 毫升。(《全国中草药新医疗 法展览会资料选编》,中国人民解放军 370 医院、湖北省保康医院方)  16.防治流行性感冒:地马庄(蔓性千斤拔)三斤,野菊花、细竹叶、黄 皮果树叶、野棉花、苇根各二斤,木贼、批杷叶各一斤。供 1000 人服,每天 一剂,两次煎服。(《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云南省文山 州方)又方:青蒿八份、金银花六份、马鞭草五份、野菊花、桑叶各三份。 用法:用于预防时,水煎熬浓,每人每次一中碗,每日三次,连服 3—5天。用于治疗时,高烧不退加水灯草七钱,枇杷花八钱,犁口草五钱(捣汁冲)。(同上书,系贵州省铜仁县漾头区卫生院方)  17.感冒:岗梅根、地胆头、山芝麻根、救必应、山薄荷各一两五钱,金 盏银盘五两,五指柑、夏枯草、狗干菜、野菊花、甘草各一两。加水 5000 毫升,煎至 1250 毫升,成人每次 15—30 毫升,日服三次,小儿酌减。  注:地胆头为菊科植物地胆草,全草人药。山芝麻为梧桐科植物。必救 应为冬青科植物铁冬青。金盏银盘为菊科植物鬼见草。  18.玫瑰糠疹:生地、元参、黄芩各一两,银花八钱,山栀五钱,赤芍、 丹皮、白蒺藜、野菊花、生甘草各三钱。每日一剂,两次煎服。小儿酌减, 孕妇慎用。(武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方)  19.病毒性角膜溃疡:一见喜、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夏枯草各适 量。分两次煎服(并用 3%一见喜溶液滴眼)。属于风热型加法风药,如荆 芥、防风、羌活、桑叶、菊花、薄荷、蔓荆子等;湿热型加利湿药,如藿香、 苍术、黄芩、荔枝草、车前等。角膜染色转阴,留有浸润时,加用退翳药, 如蜜蒙花、木贼草、白蒺藜、青箱子、草决明、夜明砂、蛇蜕、蝉蜕等。  四 兰 花  兰花又名兰草、山兰和幽兰,因品种繁多,故名称各异。大体按开花季 节不同,可分为春 3——4 月开花的叫春兰;夏 5——6 月开花的叫蕙兰;秋8——9 月开花的叫秋兰;冬 10—12 月以及次年元月份开花的叫冬兰或寒兰。 从生态习性上来说,可分为地生兰和附生兰两大类。在我国人民的习惯叫法 上,又可分为一葶一花的统称为“兰”;一葶多花的均叫作“蕙”。兰花为 我国十大传统名花和十友花之一。因花洁净而高雅,被人们视为忠诚、友谊 和美好的象征。比如好文章称“兰章”,好朋友称“兰友”、“兰交”,结 拜弟兄称“义结金兰”等。栽 培  兰花为兰科多年生草本花卉。茎有花茎与根茎两部分,花茎为地上部分, 着生花及苞茎叶,根茎为地下部分,节间短,大而多节。根茎肉质,并与菌 类共生成皮层发达的菌根。叶有寻常叶和变态叶两种。寻常叶多为带状,叶 脉平行,其叶形、叶色,因品种不同而不同。变态叶,为花茎上的膜质鳞片 状叶,基部为鞘状,为花之苞片,其形与色也因品种不同而各异。花为不整 齐花,花被 6 片,分内外两轮,内轮 3 片,外轮 3 片。内轮 3 片为真正的花 瓣,上侧两片为心,直立,下侧一片较上两瓣为大,称唇瓣,也叫舌。外轮3 片是花萼,上边一片较长,称主瓣,两侧的尊片称副瓣。兰花因构造特别而甚奇。其花色因品种不同而各异。大凡有红紫斑点的称之为荤瓣,白色而 无斑点的则为“素瓣”之名贵兰花。花蕊柱状,是雌雄合生而成,为香囊。 种子多而细小,包裹在英角之中,常因胚芽发育不全,播种很难发芽。兰花常用分株繁殖,结合翻盆进行。分株时间,多在新芽未露土之前进行。一般是春兰秋末冬初分,蕙兰和秋兰、寒兰春季分。其分根的具体作法 是:使选定的母株盆土略干,根部微蔫,在分根时不易折断伤苗。将母株从 盆土中翻出后,轻轻抖落根部泥土,用剪刀剪去病根、腐根和衰老叶后,放 在水中浸软未抖掉之泥土,再用毛刷刷洗干净,放在阴凉处,待根变灰白色 或有皱纹柔软时,即可分根栽植。盆栽兰花,应以通气和吸水性能好的瓦盆为优。在选好口大口深,底孔排水好的花盆后,先洗刷干净,再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底孔用铁纱或塑料窗 纱覆盖,以防止害虫由此孔进入伤害花根。盆底用洗净消毒的碎瓦砾垒成圆 形底垫,上铺粗砂子,砂子上再铺较粗山土填至盆深的二分之一处,然后把 植株放在盆内周围一圈,最后再加上山泥土,不可太满,以防兰株心进土。 在土填好后,用手捏住株苗,轻轻往上提,并一边轻摇花盆,以便根茎舒展 和根际周围土壤严实,最后浇透水,置盆于荫凉处,保持空气湿润,15—20 天可生根成为新株。  我国园艺科学家,针对兰花繁殖率低和生长缓慢的特点与缺点,研制出 了兰花试管快速无性繁殖法,其特点是:①繁殖速度快,发育时期短,试管 培育出的兰花不仅开花早,而且汗花多,时间长,开花率在 90%以上。②试 管培育的兰花,易于制作盆景,因它株型小,花色美,花味香,花期长,适 于家庭几头和办公室、会客室、会议室和宾馆陈列与环境美化。家养兰花好坏品种的鉴别标准是:根多而圆细;叶下部紧,上部阔,软而下垂;花色嫩绿为上,浓绿次之,赤绿较差。全花一色而素心者最好。香 味以清雅、纯正、温和者佳,异味强甚者劣。花形外三瓣均匀质厚有软绵感 为好,主瓣宽,副瓣窄或外翘者劣。平肩、正肩为佳,下斜落肩次之。棒心 光洁、柔软者为上,暗淡、坚硬者为下。舌短、宽、圆者为佳,长、窄、扁 者为劣。舌上点整齐者为优,杂乱无章而色暗者劣。若未开花者,可从花苞 外形和衣苞色泽上识别其优劣。花苞短而圆、紧而密,光泽鲜艳,脉纹细匀 直达者为优。梅瓣、水仙瓣,苞衣尖端有白点,素心者苞衣呈白绿色。  兰花喜阴、温暖、湿润,怕日晒、酷热、干燥气候。在排水良好,富含 腐殖质的酸性土壤中可生长良好。  兰花浇水不宜过勤和太湿,俗有“干兰湿菊”之说。但环境要潮湿,故 在干旱季节要在盆周围喷水,上方要遮荫,使空气中湿度增加。浇水以雨水 为好,自来水需隔日才可浇用。  兰花施肥以豆饼肥为好,硫酸铰、磷酸二氢钾等酸性肥料也较适宜。生 长旺季半月至二十天可施一次,以稀释的液肥为好,平时少施,休眠期不施。 兰花要经常修剪,以便去除桔老叶片,以利通风和保持株型美观和防病害蔓延。 兰花是比较娇惯与难养的花卉,高贵品种犹甚。如“弹冠”、“大富贵”、“叠翠”、长条形的“舌兰”,以及被称为“国色天香”的“黄壳”、“绿壳”、“金莺”等优良品种。我国园艺家及花卉栽培爱好者在长期栽培、养 护与管理中,摸索出了不少成功经验。如春兰秋养,俗语说:“兰花无光花 不发,夏不遮荫叶不茂。”所以在秋后养护就十分关键了。秋后多光照,利 于花箭发育,次年生长旺盛。冬季少浇水,湿润即可。秋分后施肥一次,直 到开花可不用施肥。花箭有 4——5 个即可,过多影响花的大、鲜、香。春兰 在冬季需放低温处。所以在兰花的培植中有这样十句话,三十个字:“爱朝 日,忌夕阳;喜南暖,怕北风;通气好,惧烟熏;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 冬不湿。”兰花的病虫害,多为白绢病,梅雨季节发生,可用多菌灵防治;炭疽病,全年均可发生,为兰花的普遍病害,可用 1%的等量波尔多液或多菌灵防治; 蚧壳虫,为兰花的主要虫害,可用 0.1%的氧化乐果防治。食 疗  兰花色淡嫩,味清香,是使淡味提香、浓味去腻的好配料。《十万个不 要·花卉篇》记有名菜“兰花大锅”,其味鲜清香,肉嫩,营养丰富;“兰 花银粉全鸡”,色泽美观,肉烂味鲜爽口;“兰花氽丸子”,味道清鲜,口 感柔软不腻;“兰花鸭肝羹”,汤清味鲜,鸭肝细嫩,有补血之功效。这些 都是清淡、味鲜、富营养又美观的极好药膳。《物理小识》有“幽兰、建兰, 根甘,宜人药。其花可茹”的记载。建兰冰糖饮原料配方:鲜建兰根、冰糖各适量。 制作方法:建兰根挖取后,洗净控干,捣烂,用干净纱布包裹绞汁,调和冰糖饮服。日 2——3 次,每次 5——8 钱。本饮功效:治肺痨咳嗽、溢血等病症。(《泉州本草》方)建兰乌糖饮  原料配方:鲜建兰根一两半,葱白三、五个,乌糖(黑糖,也叫红糖) 适量。  制作方法:挖取鲜建兰根后,洗净,同葱白入清水适量,煎数沸后去渣 留汁,调乌糖饮服。本饮功效:治尿血或小便涩痛。(《泉州本草》方)蜜渍兰花原料配方:新鲜兰花、蜂蜜各适量。 制作方法;采取新鲜兰花后(建兰秋采,春兰春采,夏兰夏采,寒兰冬采)洗净,晾干,入蜂蜜贮瓶中 2—3 日即可。开水冲服。日数次,每次 1 食匙。本花功效:调和气血,宽中醒酒。(《纲目拾遗》方)建兰花茶原料配方:素心兰(白花)或蜜兰(黄花)、墨兰(黑花)适量。 制作方法:采取兰花后,洗净,控干,入茶杯,沸水冲后盖严杯盖,浸10 分钟后启盖,可代茶饮服。本茶功效:素心兰除宿气、解郁。蜜兰止泻。墨兰治青盲。泽兰茶原料配方:泽兰 18 克,清水 360 毫升。 制作方法;泽兰全草采取后,拣洗干净,用 360 毫升水煎煮,待水剩至180 毫升时离火,去渣取汁,代茶频频饮服。本茶功效:可治糖尿病,使尿糖减少。(《妙药奇方》)泽兰金钱草茶原料配方:泽兰、金钱草各一把。水 540 毫升。  制作方法:二药用 540 毫升水,煎至一半,代茶饮用。本茶功效:治糖 尿病。(《妙药奇方》)泽兰煎原料配方:泽兰适量。 制作方法:将泽兰浓煎,代茶频饮。 本煎功效:治风湿症,坐骨神经痛。(《妙药奇方》)                  泽兰根茶原料配方:泽兰根适量。 制作方法:将泽兰根挖取后,拣洗干净,切成小薄片,放杯中用沸水冲后盖严杯盖,浸 10—15 分钟,代茶饮用。本茶功效:可使胆囊机能恢复正常。(《妙药奇方》)建兰花茶原料配方:建兰花十四朵。 制作方法:将建兰花采集后,冲洗干净,水炖或用沸水浸泡代茶饮服。 本茶功效:清肺除热,化痰止咳。(厦门《新医疗法与中草药选编》)龙舌兰茶原料配方:龙舌兰叶适量 制作方法:采集龙舌兰叶,去皮去刺,每日 10 克,水煎代茶饮。 本茶功效:治糖尿病。(《妙药奇方》)龙舌兰茶原料配方:龙舌兰叶适量。 制作方法;采取龙舌兰叶,去皮、刺,晒干为末,每日 10 克,水煎代茶饮。  本茶功效:治疗全身浮肿,或腹水,或关节水肿,以及身体某部分代谢 异常和肾炎等。(《妙药奇方》)兰花粥原料配方:泽兰 30 克,粳米 50 克。 制作方法:将泽兰煎数沸,去渣取汁,用药汁煮粳米为粥,空腹食用。 本粥功效:活血,行水,解郁。治妇女经闭,产后瘀滞腹痛;身面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粥谱》)龙舌兰粥原料配方:龙舌兰叶适量,粳米 100 克。 制作方法:龙舌兰叶冲洗干净,煮数沸,去渣留汁,人米煮粥食用。 本粥功效:治浮肿,肾炎,糖尿病。兰花露原料配方:取建兰花适量。 制作方法:双层铁锅一口,下层添水并入兰花;上层下面加外接漏斗一个,上面放冰块。旺火烧沸后取其蒸溜水即可。可以蜜调味饮用。也可外用。 本露功效:明目、舒郁、顺气。兰花根炖鸡  原料配方:蕙兰根、大冬、百合、百节藕各适量,鸡一只,其它调味品 少许。  制作方法:上四药择去杂质,洗净。鸡宰杀后,治净,同药煎煮,待鸡 熟软后去渣,调味饮汤食肉。本鸡功效:治妇女白带。蕙兰根炖猪心  原料配方:蕙兰根、大茅香各一两,猪心、肺各一具,各种佐料少许, 甜酒适量。  制作方法:蕙兰根挖取后洗净,同大茅香同煎煮数沸后,留汁去渣,入 猪心、肺煮熟后,加甜酒再炖,入佐料调味,饮汤食心、肺。随量分顿食服。本心功效:治妇女干病,手足心发烧。(《四川中药志》)斑叶兰炖肉原料配方:斑叶兰五钱,肉适量,佐料少许。 制作方法:斑叶兰洗净,煮数沸后去渣留汁,人肉再炖煮,待肉烂熟后,入佐料调味食用。本肉功效:治肺病咳嗽。(《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药 用  《本草纲目》云:“兰草、泽兰,气香而温,味辛而散,阴中之阳,足 太阴、厥阴经药也。脾喜芳香,肝宜辛散。脾气舒,则三焦通利而正气和; 肝郁散,则营卫流行而病邪解。兰草走气道,故能利水道,除痰癣,杀蛊辟 恶,而为消渴良药。”(一)药用与采集: 佩兰、泽兰全草药用。夏季茎叶茂盛,花儿尚未开放时,采其地上部分晒干或晾干备用。建兰叶、花、根均可药用,叶及根 一年四季皆可采用,鲜用于用都行。花秋季盛开时采。斑叶兰茎叶药用,夏、 秋采,鲜用或晒干用。  (二)性昧与归经: 佩兰味苦、辛,性微凉,无毒。人脾、胃、肺、 手太阴、足阳明经。泽兰味苦、辛,性微温,无毒。入肝、脾经。建兰味辛, 性平,无毒。人心、肺、脾经。斑叶兰味甘,性温,无毒。入肺经。  (三)功能与主治: 建兰,有理气,宽中,明目之功。主治久咳,胸 闷,腹泻,青盲内障。斑叶兰,清热解毒,活血止痛,软坚散结。治气管炎, 骨节疼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疖,瘰病等病。泽兰,活血,行水。治经闭, 瘰瘕,产后瘀滞腹痛,身面浮肿,跌扑损伤,金疮,痈肿。佩兰,清暑,辟 秽,化湿,调经。治感受暑湿,寒热头疼,湿邪内蕴,脘腹不饥,口甘苔腻,  月经不调。(四)应用与处方:1.脾瘅口干:佩兰,水煎服。(《素问》)  2.五月霉湿,秽浊之气:霍香叶一钱,佩兰叶一钱,陈广皮一钱五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大腹皮一钱(酒洗),厚朴八分(姜汁炒),加鲜荷叶三 钱为引。水煎服。(《时病论·芳香化浊汤》)  3.秋后伏暑,因新症触发:藿香叶一钱五分,佩兰叶二钱,薄荷叶一钱, 冬桑叶二钱,大青叶三钱,鲜竹叶三十片,煎服。先用青答叶一两、活水芦 根二两,煎汤代水。(《增补平注温病条辨·七叶芦根汤》)  4.温暑初起,身大热,背微寒,继则但热无寒,口大渴,汗大出,面垢 齿燥,心烦懊■:藿香叶一钱,薄荷叶一钱,佩兰叶一钱,荷叶一钱,煎服。 先用批粑叶一两,水芦根一两,鲜冬瓜二两,煎汤代水。(《重订广温热论·五 叶芦根汤》)  5.经候微少,渐渐不通,手足骨肉烦痛,日就羸瘦,渐生潮热,其脉微 数:泽兰叶三两,当归、白芍药各一两,甘草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五钱匕, 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鸡峰普济方·泽兰汤》)  6.经闭腹痛:泽兰、铁制菱各三钱,马鞭草、益母草各五钱,土牛膝一 钱。同煎服。(《浙江民间草药》)7.产后水肿,血虚浮肿:泽兰、防己等份为末。每服二钱,醋汤下。(《随身备急方》)  8.产后阴翻,产后阴户燥热,遂成翻花:泽兰四两,煎汤熏洗二三次, 再入枯矾煎洗之。(《濒湖集简方》)9.小儿褥疮:嚼泽兰心封之。(《子母秘录》)10.疮肿初起,及损伤瘀肿:泽兰捣封之。(《濒湖集简方》)  11.痈疽发背,泽兰全草二至四两,水煎服。另取鲜叶一握,调冬蜜捣烂 敷贴,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12.蛇咬伤:泽兰全草二至四两,加水适量煎服;另取叶一握捣烂,敷贴伤口。(《福建民间草药》)13.气管炎:鲜斑叶兰一至二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4.骨节疼痛,不红不肿者:斑叶兰捣烂,用酒炒热,外包痛处(小儿用 淘米水代酒),每日一换。(《贵州民间药物》)15.毒蛇咬伤,痈肿疖疮:鲜斑叶兰捣烂敷患处。(《浙工民间常用草药》)五 月 季  月季又名月月红。月季花由于不避寒暑,月月开放,故又有“月月花”、 “四季花”、“斗雪红”、“长春花”和“胜春花”等美名。栽 培  月季花属蔷薇科,蔷薇属。同玫瑰、蔷薇被称为同属中之三姐妹。半常 绿直立型极耐寒冷而半落叶和不落叶的灌木。株高 l 一一 2 米不等,茎秆有 刺。复叶,奇数羽状,小叶 3——5 片,卵状呈椭圆形,先端渐尖,边缘有小 锯齿,叶面平滑有光泽,托叶与叶柄合生于叶柄基部。花,在温室栽植的月 月开放。黄河流域于露天栽植的可在 3——11 月开花不断。花单生或数朵簇 生于枝头顶端,花托壶状,花色繁多,有红色、深红色、黄色、浅黄色、紫 色、绿色、粉色、白色、橙色、蓝色、咖啡色等。萼片边缘稍有羽状分裂。 花瓣型,有单瓣和重瓣之分。花落而果,果球形,生时青,熟时紫红色,内 有坚硬子粒数十颗不等。月季可用播种、扦插、嫁接多种办法繁殖。  种籽繁殖:先把采集的果实,埋人土中过冬,来年春季挖出,洗去果肉, 取出种籽,进行播种,若管理好,生长很快,到夏季即可移植,其中发育好 的当年便可生蕾开花。播种繁殖,数量多,发展快,适宜大面积栽植。其缺 点是变异性较大,如优种变成了劣种,花色由黄色变为白色,深红色变成了 浅红色,花瓣可能由重瓣变为单瓣等。扦插繁殖:扦插是园艺家们繁殖月季常为采用的一种方法。其方法可分为三种:①在 4——5 月,或 9——10 份月季生长最旺盛的时候进行。在这两 个时期,气温较好,湿度适中,扦插容易生根,发育也快。其插穗当选本年 生长充实的开过花枝,待花将谢时,剪去残花及最上边 1 一一 2 个叶片,待 过几天枝条养分得到补充,生长得到充实,剪驭 10——15 厘米,应带 3——5 个叶片。插穗上部仅留两个复叶,其余连柄带叶全部剪去。扦插在预先准备好的花盆、木箱或花畦里。扦插时应先用略粗于插穗的木签在土中先扎一 深度约等于插穗一半或三分之二的孔洞,以免插穗插入时,划破表皮。待插 穗插好后,需将周围土埋实,不能有不挨土的空隙。在插穗插完后,浇透水, 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避免阳光直射,晚上当取掉薄膜以 便通气。盆土或畦土,要保持一定湿度,但也不可过湿,防止空气不足,切 口霉烂。半个月后可逐渐增加光照时间,以增加光合作用,促进发根、出芽、 生长。②休眠期的扦插:月季从冬季到翌年春季的几个月时间里为休眠期, 在整个体眠期间都可进行扦插。③水插法,也叫水浸法。一年四季均可进行。 即选好插穗,插在盛水的器皿中,玻璃器皿或玻璃罐头瓶最好,因它可透光, 又可看见水位和插穗根部的生长发育情况。根据玻璃器皿口的大小剪一硬一 点的纸盖,纸盖上间隔一厘米扎下与插穗秆粗细相等的小孔,盖在皿器上, 将从母株上选择好的插穗,通过盖上孔洞,插入水中。插瓶放在不直接接受 阳光的阳台玻璃窗内或膜棚内,3——5 天换水一次,温度适宜,光线充足,10——15 天,可结痂萌发白色小根。待小根发出后可换 1——2 次水,以使 嫩小幼根,接受刺激,适应新的环境与不同条件。然后可带上插穗瓶,到需 栽植的地方用剪刀剪开纸盖,取出需要栽植的插苗进行移植。栽植时覆土要轻,植后速浇水。前 3——5 天内水要充足,10 天以内不要受日光直射。另 外用 0.2 克氯化钙和十万分之一硼酸溶液一毫升,混入一升水中作浸液,生 根快成活率高。  嫁接:嫁接是繁殖月季的一种常用方法,也是繁育月季优良品种的主要 方法。嫁接最常用的是芽接。首先选好砧木,然后在母株上择饱满的芽,取 掉叶片留下叶柄,用接木刀先在叶芽上部的母株上横按一刀,至木质部达枝 秆半周。接着在叶芽下部进刀沿木质部向上慢慢走动,经叶芽达上部的横刀 处,接芽即可成盾形取掉,用刀尖拨去带有的木质屑,叶柄朝外衔在口中, 但不要让芽的接面部位湿了唾液,影响成活率。然后在砧木的接芽部位,作 “T”形口切割,割后用接芽刀尖挑开皮层,再把接芽从口中拿出,按住叶柄 基部从“T”形口上部向下插入,盾形接芽上平线要和“T”形口的上平线准 齐,用塑料带或麻皮绑扎伤口即可。一周后检查成活与否。活者接芽发光发 绿,叶柄一触即掉,死者接芽发黑,叶柄干枯。  芽接不仅方法简单,成活率高,还可在一株上进行多样品种,多样颜色 的嫁接,这样就可使一株月季上开放出品种、花型、花色各不相同的花朵来。月季除常用的芽接外,还有用切接、根接来繁殖的。 月季原产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后经印度传入欧州,由于广泛杂交繁育,现为观赏植物中品种最多者。月季适应性较强,故世界各国多有栽培。性喜温暖,最适宜温度是 18——20℃,所以在春秋两季生长发育最 好。高温则不适宜月季的生长,甚至会落叶枯萎,进人体眠状态。月季耐寒,在 10℃以下,8℃以上还生长,即便是零下 10℃左右也可露地过冬不至于冻死。喜阳光而不耐阴,尤其在现蕾盛花期更是这样,阴雨连绵对月季生长不 利。月季性喜肥沃湿润的土壤,忌涝也怕旱。为此需择疏松、肥沃、浇水、 排水、通风、透光等条件好的地方栽植。月季浇水,要因季节和它的生长期和休眠期不同来定。春季为月季生长旺季,且孕蕾开花,每日要浇一次水。夏季天气炎热,蒸发量也大,每日需 浇水两次。秋季因气候渐凉爽,浇水需逐日减少。冬季处于休眠状态,保持 盆土不干湿润即可。月季施肥:因月季喜肥,故底肥要足。底肥多以家禽、家畜粪便拌和豆饼、骨粉堆积腐熟为好。追肥可在春初发芽前施一次浓度较大的液肥,以促 叶芽萌发,枝条抽生。发芽后一周时间可轻施一次液肥,以保证枝叶肥厚壮 实,花蕾硕大。盛花期忌施肥。花期过后,随着枝条的修剪,可施一次浓度 较大的液肥,以及时补充植株在盛花期大量付出的养分。一年中的施肥月份 与浓度大致是:三月较重,六月中,九月同六月,年底轻。  月季的病害主要是自粉病与黑斑病。白粉病可用 50%的托布津 1000 倍 液,或石硫合剂 500 倍液喷治。黑斑病主要是用石硫合剂 500 倍液和 800 倍 的多菌灵液。虫害,多为蚜虫、红蜘蛛和甲壳虫,可用乐果稀释喷洒杀除。 月季是切花的极好材料,但至今仍无理想的月季切花保鲜处理剂。美国 研究和总结出了一种叫做“提高切花保鲜性的处理方法——月季的浸渍吸水 处理”保鲜法:在月季切花采取后,先摘除枝上的叶和刺,然后再用 PH3.0——3.5 的柠檬酸溶液进行浸渍;而对于萎蔫状态的月季花,要预先在清洁 的水中将茎进行“水切”15 厘米左右,除去有碍于吸水的酵母菌和空气,并 使花枝导管吸水畅通后,再用 37——43℃的温水(水深 25—30 厘米)进行 浸渍,“水切”是将花枝切离母株后,及时将其下部放人水中切去一段,间隔时间不可超过 15 分钟,否则会使水切失败。食 疗  月季花成分主要是挥发油,与玫瑰油相似,大部分为萜醇类化合物,有 一定的食疗效果。鱼腹藏花  原料配方:鲫鱼一条(1——2 斤重))月季花嫩头 2 钱,沉香 5 钱,芜 花 3 钱(炒)。  制作方法:鲫鱼开膛剖腹,去鳞洗净,鱼肠取出后洗净。月季花、沉香、 芜花三味药碎剉后藏鲫鱼腹中,用鱼肠封固,酒少许,加水煮熟后,去药渣 食鱼。本膳功效:败毒散瘀,止痛。治瘰疠未破,甚有效果。(《本草纲目》) 又方:月季花根 5 钱,和鲫鱼炖食。(《泉州本草》)月季花根炖蛋原料配方:月季花根 1 两,鸡冠花 1 两,益母草 3 钱,鸡蛋 1——2 个。 制作方法:以上三药,煎后留汁去渣,将鸡蛋入药汁中煎煮,待鸡蛋将熟时,取出鸡蛋打破蛋壳再煮,熟透后食用。本食功效:活血调经,消肿解毒。治来经腹痛。月季花根炖肉原料配方:月季花根 1 两,猪肉 2 两或绿壳鸭蛋 2 个,调料各少许。 制作方法:月季花根挖出后洗净,同猪肉或绿壳鸭蛋炖煮,熟后可调味食用。本膳功效:调经。主治月经和白带过多症。月季花粥原料配方:月季花 20 克,凌霄花 20 克,粳米 100 克,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①月季花同凌霄花去除杂质,洗净,晾干研为细末备用。②粳米淘洗干净后,加水煎煮成粥。食粥时,调人药粉 1 食匙,红糖适量,趁 热温服,每日 2 次。本粥功效:消肿、活血。适用于血瘀型痛经症。红花月季酒原料配方:红花、月季各 5 克,黄酒 100 毫升。 制作方法:将红花、月季花择去杂质,洗净,和黄酒一起放入瓷杯中,再将瓷杯放人有水的蒸锅中,隔水加热蒸炖 20 分钟。每次温饮 30—50 毫升。每日 1——2 次。 本酒功效:消肿,活血,止痛。适用于各种软组织损伤。月季花酒原料配方:月季花、当归、丹参、黄酒各适量。 制作方法:上三味药择去杂质,洗净,放人黄酒中浸泡 3——5 天后服用。每次 5 毫升,每日二次。 本酒功效:治月经不调,色淡而量少,小腹痛,兼有精神不振,大便燥结不下等病症。四花茶原料配方:月季花、玫瑰花、凌霄花、桂花(干品)各 1 克,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上四味药去杂后淘洗干净,和红糖一起放人保温杯中,加沸水,盖紧杯盖浸泡 5 分钟,趁温热代茶频饮。 本茶功效:活血,化瘀,消肿。适用于血瘀型痛经。月季花茶配料配方:鲜月季花 15 克(干品 3——5 克),沸开水一杯。 制作方法:月季花择去杂质,凉水冲洗干净,放茶杯中用沸水冲人,浸泡 3——5 分钟即可饮用。本茶功效:治妇女月经不调。药 用  月季是活血化瘀良药,具有活血调经消肿解痛之功效。历代药书多有活 血、消肿、敷毒之记载。并能止血,治红崩,血滞,月经不调,痛经、跌打 损伤,血瘀肿痛,痈疗肿毒。月季花汁治淋巴结核、脚膝肿痛;嫩叶捣烂外 敷治肿毒症;月季花根治月经过多,赤、白带下。月季花瓣用于治疗各种瘀 症,有多方面的临床效果,其活血化瘀的活性成分挥发油,有镇痛,改善微 循环,增加血流量,以及增加结缔组织的代谢,降低血小板凝集作用,使体 内已形成的血栓重新溶解。  (一)药用与采集: 月季花药用花、叶、根、花,夏、秋采为好,将 半开之花朵采回,晾干,或用微火烘干备用。叶,春季采或夏、秋采均可。 根,现用现采,以冬日为佳。(二)性味与归经:性温、平,味甘、淡。无毒。入肝经和肾经。  (三)功能与主治: 花,活血调经,消肿解毒,治月经不调,经来腹 痛,跌打损伤,血瘀肿痛,痈疖肿毒等病症。叶,活血消肿。治瘰疠,跌打 损伤,血瘀肿痛。根,活血消肿。治月经不调,带下,瘰疠。(四)应用与处方:  1.月经不调:鲜月季花每次五至七钱,开水泡服。连服数次。(《泉州 本草》)  2.肺虚咳嗽咯血:月季花合冰糖各适量炖服。(《泉州本草》)3.筋骨疼痛,脚疾肿痛,跌打损伤:月季花瓣研末,每服一钱。酒冲服。(《胡南药物志》)4.产后阴挺:月季花一钱,红酒适量炖服。(《闽东本草》)5.月经不调,痛经:月季花 15 克,石苇 15 克,狗脊 60 克。水煎服。 又方:月季花 6 一一 9 克,益母草 15 克,水煎服。  6.月经不调,或多或少,或前或后:月季花 15 克,当归 9 克,茺蔚 6 克,香附 9 克,水煎服。  7,闭经,骨蒸潮热:月季花 6 克,当归(酒洗)15 克,地骨皮 15 克, 红花 15 克。共为细末,每服 3 克,日服 2 次,黄酒冲服。  8.月经稀,色淡,量少,小腹疼,精神不振,大便燥结:月季花 6 克, 当归 3 克,丹参 3 克,黄酒 500 克。浸 3——5 天,服用。日 2 次,每次 50 克。(此方不可多用久服,以免便溏腹泻。脾胃虚弱及孕妇慎用或不用)。9.疖痈肿毒,跌打损伤:鲜月季花捣烂涂患处。  10.筋骨疼痛,腰膝肿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及红肿:月季花叶捣烂敷 患处。又方:月季花为未 3 克,酒冲服。11.遗精,赤白带下:月季根三至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六 杜鹃  杜鹃花异名甚多,叫法不同。《本草纲目》名山石榴、红踯躅。《分类 草药性》叫艳山红。《贵州民间方药集》称艳山花、山归来。《浙江民间常 用草药》又有红紫爿花、灯盏红花、山茶花之誉。《江西草药》更有虫鸟花、 报春花以及《烟台医药》、《江西民间草药验方》的迎山红、满山红、清明 花之各种美名,为热烈、复苏、幸福和希望的象征。栽 培  杜鹃花属杜鹃花科及杜鹃花属的常绿或半常绿落叶灌木。株高可达 3 米 以上,分枝细而多,密生黄色或褐色平伏柔毛。叶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基 部楔形,先端尖,疏被伏毛。花常 2——6 朵,簇生于枝头顶端。春二三月开 花的叫春鹃,夏四五月开花者叫夏鹃。花冠阔,呈漏斗形,花色因品种不同 而多样。有各种深浅不同的红、橙、金黄、紫、纯白等色,极为艳丽美观, 是世界上著名的观赏花卉。杜鹃花的繁殖可用扦插、压条、嫁接等方法进行,以扦插为多。扦插常在 5 月到 6 月和 9 月到 10 月进行最为适宜。在此时间内,选用生长健壮的新 嫩枝,约 10 厘米长,留叶 4——6 片,下部多余叶取掉,用消过毒快刀削成 马蹄形,将其三分之一长度斜扦于整好的盆土中,或田园里。浇透水,用塑 料薄膜覆盖,以保持温度和土壤湿润。若能使温度在 18℃——20℃的条件 下,约一个半月即可生根。在生根后期和生根后,要注意逐渐透光,直至全 不覆盖。播种也可,但因种子细小,特别在北方由于硷性土,即使可以出芽, 也很难成苗,故在北方不多应用。杜鹃性喜凉爽、荫蔽、湿润环境。对酸性土壤要求非常强烈,故杜鹃在北方的硷性土中不易养好,就是从南方带来的土,也要注意不能浇带硷性的 水,一般以雨天承接的雨水力 0.1%的硫酸亚铁或淘米水为好。北方栽植的 杜鹃,多系带土从南方运来,夏季在室外要放在阴凉处,或者盖帘遮荫,切 不可日光直射。因杜鹃性喜湿润,故在盆苗周围要洒水,并在上午时分喷水 于叶面,以造成适宜环境。生长旺季要勤浇水,且 7——10 天要浇一次淡矾 肥水,以减其土壤硷化和供给充足的磷,以利于生蕾开花。杜鹃因长期生长 在高山,温度以 12~25℃较为适宜,30℃以上不仅生长缓慢,还会停止生长, 进人体眠状态。10 月中下旬在北方要人温室,保持温度在 5℃,可安全过冬。 为使杜鹃特别是春鹃提前至春节开花,增加节日期间的欢乐气氛,室内温度 不可低于 150℃,盆土见干见湿,不可过湿,过湿容易烂根死苗。冬季浇水 可以用雪消水和煮沸的凉开水,再加 0.1%的硫酸亚铁。天气晴朗时,可于 中午放在阳台上让日光照射。  杜鹃是一种喜肥花卉,但要用腐熟的豆饼水、鱼腥水,忌施人粪尿。施 肥要适当稀释,盆土要保持湿润,过干会伤苗。春季每半个月可施肥一次, 至夏随着气温升高可增加次数。秋季宜施磷、钾肥,冬季应停止施肥。杜鹃 花虫害不大,若遇介壳虫、短须螨危害,可用波尔多液和 40%的三氯杀螨醇1200——1500 倍液或 40%的氧化乐果 1000——1200 倍液喷洒。 杜鹃花历史悠久,是早在一亿多年以前的中生代白垩纪就有的一种古老花卉。在全世界有 900 余种,而在我们中国就有 600 余种。清光绪年间,一位英国人,从云南高山采走了 200 多种,杂交出了许多新品种,如英国的爱 丁堡植物园、邱园、英伦三岛等地的杜鹃花大都是从我国云南引种的。1986年 3 月份,英国皇家植物园杜鹃专家拉克斯特先生来到了云南高山常绿杜鹃 的原生地,激动他说:“真正的杜鹃王国!”故有“没有中国的杜鹃,就没 有英国园林”的说法。  荷兰和比利时的园艺家们,用红色的映山红和黄色的羊踯躅还有其它一 些杜鹃花杂交,培育出了红紫纷披,婀娜多姿,举世闻名的西洋杜鹃来。西 洋杜鹃花边缘有皱折,花型多重瓣。另有一种东洋杜鹃,花小而繁,也非常 美观。我国无锡的锡惠公园,上海市的植物园,以及庐山、丹东等地的杜鹃 园艺工作者已培育出数百个花朵大,花色美的优良品种。食 疗  杜鹃花叶和嫩枝中含黄酮类、香豆精、三萜类、有机酸、氨基酸、鞣质、 酚类、甾醇、强心甙、挥发油等;黄酮类中有红花杜鹃甲和乙,含杜鹃花醇0.012%和杜鹃花醇甙 0.4%。叶中还含有熊果酸 0.6%和梫木毒素。杜鹃花 根皮含鞣质 7%。因杜鹃花、叶、枝、根均含有以上成分,故有一定的食疗 作用与药用效果。杜鹃炖猪蹄爪原料配方:白社鹃花五钱,猪蹄爪适量,其它佐料少许。 制作方法:杜鹃花采集后冲洗干净,煮汁去渣。猪蹄爪用纯刀刮洗洁净,放入杜鹃花汁中炖至烂熟,入佐料调昧,饮汤,食肉。本爪功效:治白带。(《浙江民间草药验方》)杜鹃猪肉汤原料配方:杜鹃花根、三白草根各五钱,猪肉汤适量。 制作方法:将杜鹃花根和三白草根挖取后洗净。水煎煮数沸后,留汁去渣,兑猪肉汤服。本汤功效:月经不调,白带过多等妇科疾病。(《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杜鹃猪肋骨原料配方:杜鹃根(干品)一两,丛毛榕根六钱,猪肋骨二支。 制作方法:杜鹃花根和丛毛榕根,择除杂质洗净,煎煮数沸后去渣留汁,再将洗净之猪肋骨放人炖熟,食肉饮汤。若无肝火者可加酒服。 本骨功效:治疗气郁胸闷。(《福建中草药》)杜鹃酒原料配方:兴安杜鹃叶二两,白酒一斤。 制作方法:兴安杜鹃叶洗净控干为末,浸入白酒内,七日后滤去药渣。饮酒,日三次,每次 15—20 毫升。 本酒功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药 用  杜鹃花及兴安杜鹃、照山白小花杜鹃煎剂有止咳作用,其醋酸乙酯提取 物、氯仿提取物及其母液中分离出的结晶甲和结晶乙(黄酮化合物)也有镇 咳作用,故多用于治疗气管炎等病症。  (一)药用与采集: 杜鹃花药用花、叶、根。花盛开时采,鲜用或干 用。叶四季均可采用。在北方因落叶,需夏秋季采集晒干备用。根可现采现 用,或秋未挖取切片晒干备用。  (二)性味与归经: 杜鹃花性温,味酸甘,无毒。叶性平,味酸。根 味甘,性温,无毒。兴安杜鹃味苦,性寒。照山白小花杜鹃味苦,性温、寒, 有毒。入心、肺、大肠经。  (三)功能与主治:杜鹃花活血,调经,法风湿。治月经不调,闭经, 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根有活血、止血、法风、止痛之功 效。主治吐血,衄血,月经不调,崩漏,肠风下血,痢疾,风湿疼痛,跌打 损伤等。叶,清热解毒,止血。治痈疖疔疮,外伤出血,荨麻疹。照山白小 花杜鹃治支气管炎,痢疾,产后身痛,外伤骨折。兴安杜鹃止咳,祛痰。治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喘息、咳嗽。(四)应用与处方:  1.产后周身疼痛:照山白小杜鹃一钱至一钱五分。水煎服,每日一次, 连服二十天。(《山东中草药手册》)2.痢疾:照山白杜鹃配仙鹤草、香青、老鹳草叶适量煎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3.外伤骨折及痈肿疗疮:照山白杜鹃花叶,捣烂外敷。(《高山中草药 治疗手册》)4.慢性支气管炎:兴安杜鹃叶水煎服,对单纯型支气管炎有较好疗效,对喘息型及合并肺气肿者效果较差。止咳效果显著,法痰次之,平喘较差, 消炎作用不强。5.急性细菌性痢疾:兴安杜鹃根(洗净,切片)半斤,加水 1500——2000毫升,煎 1——2 小时,取汁。成人 150——200 毫升,儿童(3——5 岁)50 毫升。日 3 次。粘液脓性便为主的较脓血便为主的效果好。  6.各种阳性肿毒及指疗:新鲜杜鹃的枝头嫩叶适量,捣烂如泥,敷于患 处,日换药两次,止痛消肿。未化脓时,可以消散。(《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7.眼外伤红肿:杜鹃花嫩叶捣烂,加人乳,外敷。(《浙江民间常用草 药》)8.外伤出血:杜鹃花鲜叶捣烂,外敷伤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9.对口疮:杜鹃花鲜叶、侧柏叶等量捣烂,调鸡蛋清或蜜,敷患处。(《福 建中草药》)10.尊麻疹:杜鹃花鲜叶煎汤洗浴。(《福建中草药》)11.月家病,经闭干瘦:映山红二两。水煎服。(《贵州草药》)12.跌打疼痛:映山红子(研未)五分。用酒吞服。(《贵州草药》)13.流鼻血:映山红花(鲜的)五钱至一两。水煎服。(《贵州草药》)  14.风湿痹痛,手足身体收摄不遂,肢节疼痛,言语蹇涩:踯躅花酒拌蒸 一炊久,晒干为未。每以牛乳一合,酒二合,调服五分。(《圣惠方》)  15.风虫牙痛:踯躅一钱,草乌头二钱半,为未,化蜡丸豆大。绵包一丸 咬之。(《海上仙方》)  16.月经不调:杜鹃花根、香茶菜根、益母草各五钱,月月红三钱。水煎 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7.崩漏:杜鹃花根一两,金樱根一两,绵毛旋覆花根八钱,茜草根五钱, 粉干葛四钱。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18.跌打损伤:杜鹃花鲜根皮适量、酒糟少许,捣烂外敷。(《江西草药》)19.鼻出血:杜鹃干根五钱至一两,水炖服。(《福建中草药》)20.乳痈初起:杜鹃干根五钱至一两,水炖服;外用鲜叶配香附捣烂敷。(《福建中草药》)  21.白带:杜鹃花根 15 克、三白草 15 克。水煎服。(《花卉栽培与药用 价值》)  22.子宫出血:杜鹃花根 15 克,金樱根 15 克,茜草根 9 克,葛根 12 克。 水煎服。(《花卉栽培与药用价值》)  23.支气管炎、咳嗽:杜鹃根或叶(兴安杜鹃)9—15 克。水煎服。(《花 卉栽培与药用价值》)24.高血压:杜鹃花根(干品)3——9 克。水煎服。(《花卉栽培与药用价值》)  25.慢性支气管炎:满山红(兴安杜鹃)叶粗粉,用 40%酒精浸泡 7 天, 压榨过滤,取上清液配成 10%醇溶液(商品名“消咳喘”)。每服 7——10 毫升,每日三次。(黑龙江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26.慢性支气管炎:满山红叶、暴马丁香,三颗针各三钱。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黑龙江《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七 山 茶  山茶花又名茶花,耐冬,曼陀罗树,玉茗花,品种多而名称异。花簇如 珠未开者称宝珠山茶,花朵中包有碎花瓣者称石榴茶花,花蒂青者称海榴茶 花,形如杜鹃花者称踯躅茶花,花粉红色者称宫粉茶和串珠茶。又有一捻红、 千叶红、千叶白等,十佳山茶花有:墨牡丹、花牡丹、花鹤翎、花十八、花 摈榔、花嫦娥、花宝珠、花佛鼎、花脑、花叶茶等。栽 培  山茶花系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乔木。叶互生,蜡质,卵形,边 缘有锯齿,正面深绿色,背面浅黄绿色。花冬未春初开放,以红、白为多, 间有淡红或杂有斑纹,黄色也有,很少,被人们称之为“金花茶”,为世界 珍稀植物。花瓣有单瓣型和重瓣型两种。在重瓣中有花瓣排列整齐的和不整 齐的,还有经过人工培植而呈现出黄瓣金芯的和在花的尖端微露红色等珍贵 品种。  山茶花原产我国,以南部和西南部为盛,在全世界 200 多个山茶花科属 植物中,中国就占有 190 多种,后传入日本和欧州。现世界各国都多有栽培, 故中国有茶花故乡之称。山茶花喜温暖湿润气候与环境,最适宜的温度是 10——20℃。山茶花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在排水性能良好,pH 值在 5.O——6.5 范围内的疏松、肥沃的酸性砂壤或腐殖质土中生长良好。 山茶花的繁殖以扦插为主,扦插又分枝条扦插与叶片扦插两种。 枝条扦插:从母株上部选取节间短,叶芽饱满,枝条粗壮,叶片完整无病虫害的半成熟枝条,长度以 10 厘米左右为好,在腋芽上部斜切,斜度可与叶平行,一般需 35——40 度角。如此切口面积大,容易生根。插入土中的部 分约占二分之一,或者是三分之二,留两个叶芽即可。扦插时间以各地气候 温度不同而不同,大致在 5——9 月视枝条成熟情况来定。但在扦插时,要随 切随插,早晚进行,插后浇透水,用薄膜覆盖,注意留气孔,8——12 天启 膜。每日早晚要各喷洒水一次,水不宜过多,以叶片潮湿为好。在幼苗出芽 固定后,每日可早、中、晚多次喷水,以土湿为好。叶片扦插:以当年生枝条,一节即一个叶片为一个插穗,从叶片上部斜向剪取,剪口要平滑,不可撕破皮层,剪后即插,把插条全插入土中,外边 只留叶片。插后浇透水,并遮荫,时间以春未夏初为好。枝叶太老不易生根, 太嫩又怕叶片腐烂。播种和嫁接繁殖也可,只是播种需人工授粉,才可得种子。 盆栽山茶花要选择排水、透气好的瓦质花盆,选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或砂壤,一般多为山泥土。早春 2——3 月或晚秋 10——11 月上盆。山茶花忌用含盐、碱性水浇,要使盆土保持湿润,太干、太湿都对 茶花生长不利。山茶花不宜多施肥,但它的花蕾形成期很长,缺少了养分又 容易使花蕾枯萎和脱落,所以土壤要肥沃,底肥要充足,追肥要稀薄。通常 的施肥原则是:4 月花谢后,以氮为主的液肥施 1——2 次。5 月份,山茶花 开始孕育花蕾,以磷为主氮磷结合,每半月一次,施 1——2 次即可。  山茶花与其它花不同的特点是:在一年之内其根系、枝叶有三个生长和 休眠的轮换期。3——5 月份为枝叶生长,根系休眠;6——7 月份其枝叶处于  休眠期,而根系为生长高峰;8——9 月份,枝叶开始生长,而根系又处于休 眠期。故 9—10 月施稀释磷肥 1——2 次,可促进花蕾的孕育生长。在平时要 注意叶面的观察,凡叶片发黄者,系缺水肥,可稀释肥料追施,若呈深绿色 即停施。  由于山茶花枝叶与根系的轮换休眠,也导致与影响了叶芽的分化和花蕾 形成的延长。叶芽分化的三个时期:膨胀期,锥细胞生长迅速,叶原基分化 苞片,幼芽基部膨胀;鳞片张开期,萼片突起,花柄生长迅速,花芽伸出鳞 片外侧,与顶端叶芽成一水平线;现蕾期,花瓣内轮早熟,有花蕊的花蕊突 起,无花蕊的花瓣生长。茶花的花期,一般是 1——3 月份,从 5 月份形成花 蕾到开花需 7 到 8 个月长时间,如“红三学士”、“十八学士”、“大白”、 和“葡萄红”等。为此,要想栽培与管理好茶花,也就必须要注意到这些特 性。  由于山茶花从花芽的形成到开花,需要时间特别长,所以如何在这段漫 长时间里,加强管护,保证花蕾正常生长发育,使其花大、色鲜、枝繁叶茂, 开出高质量与高标准的花儿来,特别要注意以下各点。①浇水。要掌握“不 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使盆土不至于太干或太湿;②疏蕾。通常一个 叶腋只有一个叶芽,若两个以上,必有花芽,且叶芽尖而细,花芽圆而粗, 掌握住这个不同特征后,即可在一枝一花的情况下,摘去多余蕾、病枝弱枝 蕾、内向蕾、畸形蕾等,使之花蕾养分充足,布局美观,结构合理,提高观 赏效果。在疏蕾时,为避免伤了枝叶和其它花蕾,可采取针刺疏蕾法,即用 消过毒的针在花蕾的蒂柄处刺,以便截断养分的输送,使其逐渐自行脱落;③切枝。植株枝叶过旺,不仅分散养分,而且不利于孕蕾开花,为此要将过旺枝条切除一部分,控制夏枝狂长,促使花芽顺利分化和生长。④防淋。茶 花在将开放前,其花蕾逐渐膨大和透色,并开出绚丽的花朵来,为防止花朵 霉烂,要避免雨淋和把水喷洒到花瓣上。夏季如何养好山茶,是养好山茶的关键。因山茶花喜凉爽湿润气候,气温在 35℃即对山茶生长不利,所以夏季炎热、高温、强光照射,是茶花难度 的时节,为此,要搭棚设架,避免烈日暴晒。为保持空气湿润和凉爽,要在 早、中、晚喷洒水数次,并在花苗下多培土防止水分蒸发,保证周围湿润。 为防止浇水过多而造成碱性,致使土壤缺铁,故在浇水中可加 10%硫酸亚铁 以补之。棚架要通风透气,最好在下午太阳西下后搬出棚外,以接受夜露之 滋润。防止徒长:茶花夏季枝叶进入休眠期,这时可少施肥,和不施肥,更 不宜于施氮肥,可施少量的饼肥和厩肥,也可用 0.2%的磷酸二氢钾或尿素 喷洒叶面。防虫害:夏季因气候不利于茶花生长,却利于虫害蔓延,所以要 注意透风透光,保湿降温,防虫治病。  除以上之管护外,还要注意山茶花根系的排水、透气良好,和注意病枝 的适时修剪。山茶花的病虫害多为蚜虫、红蜘蛛、卷叶蛾、炭疽病。蚜虫可用 40%乐果 800——1000 倍稀释液喷治。红蜘蛛可用 0.3%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卷 叶蛾可用 90%敌百虫 1000 倍稀释液防治。炭疽病可用波尔多液或多菌灵防 治。若叶片发黄,多系盆土碱多酸少所致,故需在肥中加施硫酸亚铁。  山茶花原产于我国,后来传入日本,16 世纪又传到欧州。现在日本仅茶 梅品种就有 500 多种,欧美也已培育出新品种 5000 多个。作为原本的我国却 只有 250 多个品种,需要大力培育新的品种。  食 疗  山茶花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食疗与药用效果。花含花白甙、花色甙等。 果实含脂肪油、山茶甙及山茶皂甙,山茶皂甙水解后可得山茶皂甙元 A、B、 C。叶含儿茶精。珍稀植物黄色山茶花,叶中含有机锗、硒、钼、锰、钒等对 人体有用的微量元素,是很高级的制茶原料,且色香味具佳,是茶中珍品, 并已制成保健系列产品,甚受人们青睐。其花可提取高级无毒天然食用与药 用色素,种子可榨取食用油与工业溶剂的原料等。山茶花茶原料配方:宝珠山茶适量。 制作方法:将未开放之山茶花采取后去根蒂,让其花瓣散开,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后,盖严杯盖,浸泡 10——15 分钟,可代茶频频饮服。 本茶功效:治痔疮出血。(《纲目拾遗》)山茶白糖饮原料配方:红茶花、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未开之红色山茶花花蕾去蒂分瓣,入杯中用沸水冲泡 10分后,去渣留汁入白糖饮服。不拘次数,多饮无妨。本茶功效:治赤痢。白痢者用红糖。(《救生苦海》)保健茶原料配方:黄色山茶花叶或花适量。 制作方法:将黄色山茶花叶或花采集后,洗净,切碎,放入茶杯中,沸水冲泡后饮服。本茶功效:保健养身,润肺滋阴。山茶小米粥原料配方:山茶花(叶、枝、花均可)30 克,小米 100 克,糖适量。 制作方法:山茶花采集后冲洗干净(焙微黑),入水煎煮数沸后,去渣留汁,将淘净之小米入内煮粥,糖调味服用。 本粥功效:止血凉血,肠风下血,崩带血漏,鼻衄吐血等病症。 用山茶花籽所榨取的油炒菜,煎、炸各种食品与糕点皆为高级食品,均有补益、营养、保健、抗衰作用。药 用  (一)药用与采集: 药用叶、花、籽。叶现用现采,花未开放将开放 时采,籽成熟后采。    (二)性味与归经: 味甘、苦、辛,性温、凉,无毒。入脾、肺、足 厥阴、手阳明经。  (三)功能与主治:凉血,止血,散瘀,消肿。治吐血,衄血,血崩, 肠风,血痢,血淋,跌扑损伤,烫伤,清肝火,润肺养阴等症。(四)应用与处方:  1.吐血咳嗽:宝珠山茶,瓦上焙黑色,调红砂糖服。日服多少不拘。(《正 药良方》)  2.咳嗽带血:宝珠山茶十朵,红花五钱,白及一两,红枣四两。水煎一 碗服之,渣再服,红枣不拘时亦取食之。(王玷桂《正药良方》)3.赤痢:大红宝珠山茶花,阴干为未,加白糖拌匀,蒸 3——4 次,服。(《救生苦海》)4.痔疮出血:宝珠山茶花,焙干研未冲服。(《纲目拾遗》)  5.乳头开花欲坠、疼痛异常:宝珠山茶,焙研末,用麻油调搽。(《纲 目拾遗》)  6.鼻出血、创伤出血:山茶花 5——6 朵,焙干为末,吹鼻孔和涂抹外伤 出血处。(《花卉栽培与药用价值》)  八 荷花荷花又名莲花、藕花、芙蓉、芙蕖。为我国古老的多年生水生花卉。栽 培  荷花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花卉。其膨大的地下根茎生于水中, 名为藕,亦称莲,横走,白色,圆柱形,有节:叶生于根节上,叶柄长,绿 色,中间有气腔,圆柱形,着生于叶之中央,伸出水面;叶大而圆,盘形。 叶向上浮于水面,平展,翠绿光亮;花夏季抽生于茎节间,花梗很长,露出 水面,顶生一花,色鲜艳,具芳香,品种多为红、白,也有浅黄、浅紫,也 有红瓣带白边的,白色镶红边的,或者带条纹的。一般是花白色者味香,花 红色者色鲜。荷之同科属睡莲,花色品种更为繁富,花色有红、白、黄、蓝、 洒金等色,品种有齐头并开的并头莲,昼卷夜展的夜舒莲;夜合昼展的睡莲。 还有金莲,花色黄似金;碧莲,色绿如茵;绣莲,状似绣花。荷花多用播种和分藕繁殖。  播种:在早春地温上升到 25℃以上时,即可进行。先将上年采收成熟种 子先端外硬皮用砂纸或挫刀磨破,播入有培植土的水缸内,加 3——4 厘米深 水,待幼苗出水后,移入定植的缸内或池塘中栽培。荷花,特别是观赏价值 较高的睡莲等优种,种子易掉落和干后易失去发芽力,一般收后在水中贮存, 以免干燥。种子繁殖发育生长较慢,故少采用。分藕:分藕是荷花繁殖常用的一种主要方法。在四月上旬将选择好的健壮无病害的顶芽完好无损的藕秧,秧头朝下尾巴朝上,埋入肥沃富含磷、钾 的池底中的栽植穴内,行距 1.5 米到 2 米,株距可不超过 1.4 米,埋后覆土10——15 厘米,水深 15——20 厘米。荷花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阳光充足的水中环境,利于生长。 若行盆栽供观赏,可选用桶式花盆或小水缸,即口大身矮的荷花缸。栽前将盆或缸刷洗干净,进行日光杀菌。栽时先将盆或缸放上泥土,最好是河池内挖出的肥沃的泥土,或富含有机质的田园土,约占盆或缸深的六分之一, 上铺六分之一的鱼骨、鸡毛、头发、粪肥,上面再放六分之一田园土或河泥 土,上放藕秧 1——3 个,秧头下斜,藕芽朝里,秧尾向上斜 30°,然后覆 泥土 3——5 厘米,移至阳光下,使盆土充分吸收阳光照射。待盆土干后,浇 足水,再晒至对成干,再加水 3——4 厘米,以不干涸为好。在温度适宜的情 况下,15——20 天新叶可长出水面。荷花喜温暖,阳光,在温度 8——10℃ 可发芽,14℃开始生长,18——20℃抽生柄叶,20——28℃是生长最佳温度。 开花期要温度高,阳光充足,放在夏季开花,藕的生长期多在秋后,气温下降时期。 荷花生长期的管理:水层深浅要适宜,一般为两头浅,中间深,即初期浅,高温花期深,进入秋季再浅。施肥一般 2——3 次,出叶后轻施一次,孕 蕾期一次,藕茎生长时一次,主要施腐熟饼肥水。盆栽的可放在向阳处,保 证阳光充足,空气流通,以利生长。病虫害多系腐烂病。除及时除掉病叶外, 可用 800 倍托布津液喷治。蚜虫危害时可用乐果稀释液喷杀。若有水蛆,用 石灰驱除。深秋,花停止抽生,叶停止生长,水要逐渐减少,盆栽的待 11 月天冷时,要移人温室或放入水深处防冻。翌年四月可取出进行一次翻种或换盆,否则花不开放,叶不茂盛。 荷花与睡莲为同族异种,种类繁多,花形、花色多异,计有 40 多个品种。以花的瓣型来看,按瓣之大小可分为二类,有大瓣型、中瓣型和小瓣型;按 瓣之单复,有单瓣种和重瓣种等,大花单瓣型的有千叶莲,佛坐莲。中小型 的有孙文莲,中日友好莲,碗莲等。按栽培的目的可分为供观赏的“花莲”, 供采种的“子莲”;供掘藕的“藕莲”。以食用类别来分可为“果莲”、“菜 莲”、“加工莲”。以生长期长短可分为“早莲”、“中莲”、“晚莲”。 就适应性来分,种植在水田的叫“田莲”,种植在水塘的叫“塘莲”。以花 色来分可为“红莲”、“白莲”、“洒金莲”、“三色莲”等多种。  荷花家庭养植的多为观赏养性,故多选择小型、多花、重瓣色美的红碗 莲、黄碗莲、黄舞莲、翡翠莲、三色莲、千叶莲、小碧元、白孩子、满江红 等矮小而极美丽的品种。食 疗  荷之花、叶、茎,含有多种生物殓,如槲皮素,木樨草素,木樨草素葡 萄糖甙,山奈酚,山奈酚—3—半乳糖葡萄糖甙等多种黄酮类。特别是在荷叶 中含有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草酸、葡萄糖酸、琥珀酸、鞣质等。莲子,含淀粉和棉子糖、蛋白质、脂肪、磷、钙、铁等。  莲房,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 克酸、抗坏血酸等多种成分。莲须,含有槲皮素、本樨草素、异槲皮甙、木樨草素葡萄糖甙、生物硷等。  藕,含有淀粉、蛋白质、天门冬素、维生素 C、焦性儿茶酚等多酚化合 物。藕节,含有鞣质、天门冬素。荷花、荷叶、莲子、藕,均可食用,且营养丰富。莲花粥原料配方:莲花 6 克,粳米 50——100 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先以米煮粥,待熟后,入花片(若系干者也可用未)调匀,以白糖调服。空腹服用。  本粥功效:清心除烦,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神昏,烦渴喜饮,或小儿 惊痛,或心火之盛,烦躁不寐。《粥谱》酒煮莲房原料配方:莲房 1 个,甜酒适量。 制作方法:将莲房碎细,加甜酒煎取计,去渣服汁。本酒功效:止血、消瘀,治胎衣不下。莲房粥原料配方:莲蓬 4 个,糯米 100 克。 制作方法:将莲蓬洗净,加水适量,熬煮后去渣留汁,入糯米煮为粥食用。本粥功效:治瘀血型功能性子宫出血。荷蒂糯米粥原料配方:荷蒂 5——10 克,糯米 50——100 克。 制作方法:荷蒂洗净,加水适量煎熬后去渣留汁,入洗净之糯米,煮粥食用。  本粥功效:生举阳气,助脾胃,止血安胎,适用于清阳下陷之久泻脱肛, 以及妇人妊娠胎动不安及崩漏带下等症。  荷梗,荷叶及荷嫩梗,剖为细丝条,同肉炒食,味美、色鲜,可止血、 安神,有一定的滋补营养作用。  藕粉,系藕加工而成的粉未,为我国名产,营养丰富,有生津开胃,清 热补肺,滋阴养血之功效。是年老体弱人和婴儿的良好营养品。荷叶江米饭  原料配方:江米 200 克,红枣 30 克(去核),白糖或蜂蜜 20 克,鲜荷 叶两张。制作方法:江米浸洗干净后捞出,红枣水浸 2——3 小时后去核,切碎,拌入江米中,然后放在冲洗干净的荷叶正面,放于蒸笼内慢火蒸熟,出笼后 撒上白糖或蜂蜜,连荷叶置盘中入席。本粥功效:清热、补虚,为清补食品。荷叶饭原料配方:新鲜荷叶数张,饭食适量。 制作方法:荷叶洗净,文火煮,留汁去渣,以汁煮饭食用。 本饭功效:防止暑热泄泻。(《家庭食疗》)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蒿素的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