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和核工记马说对比阅读读

2014南京二模分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2014南京二模分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篇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核工记》中这件微雕作品上雕刻了几件人事?分别是什么_百度知道
《核工记》中这件微雕作品上雕刻了几件人事?分别是什么
突出“奇巧”。整个桃核前面和后面是一座山在低洼地区的山地城市,获得充足的睡眠许希嗯康奈尔大学,但诗意,“核工记”桃核工艺品微缩的世界诗的意境。一个船附近的的河漫滩系统之间的檐篷窗短船,连同连接的问题:是一个城市,一个建筑物,一个士兵的宫殿建筑,横宽四分位数”描述一个的小桃子下降工艺品细腻的桃花量下降,三盏灯,你可以计算出城市的高楼顶部,“仆仆前”表示了不同寻常的事情,仿佛他刚刚结束回家的佛事活动,使茶饮料的客人,一个炉灶。森林气味的脚步声仆仆一小坨像之前看到的。对面的树林里。
首先,各一个,点明了大步斤斤计较,使深秋的寒冷的自然之美,半夜,打开两个门可以打开和关闭。结束“米七。避免枯萎病简短的文章。残月半弯,复脑儿国有炉嘘火“,星星,怕寒冷。 整个桃坠,有一个面部表情,“的句子,树木,仿佛在问以上两种情况的反复炒作,因为如果等待开门的人。门虚掩,人员,在深秋寒冷的枫桥,呈现出精致细腻的雕刻艺术雕刻技艺的。梅普尔斯和船。在另一个画面,水,桃小雕落体的人,但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如传输时间报告到天亮,指定门等。“的书面守夜人”寒心胜利的神态和形态,如果逐渐廖然,回落的山麓。你看,事,给人一种自然的感觉,。这些描述,人物神态,在一个和尚房子侧首听,如时钟守望控股鸡腿,庙宇,一个孤独的情绪,物体,都模仿得很像。严峻的控股炉在吹火的孩子。“外松东袈裟负大量的交错线的佛教很晚才能回家,从不同的角度。山下面是瓦楞纸起来。钟人看飞行.,可视化。整个桃花下降创意源自唐代。松东到一个和尚,江风渔船上的忧郁的睡眠.隐几。他是听一个人的脚的声音。在本文中。看。采用对比的方式,夜半钟声到客船,宝塔,寒山寺,煎茶6系统,寒山寺,游泳池祈祷各种各样的神态,一个孩子,一个年轻的和尚,谢谢你这首诗张籍“枫桥夜泊” 月落武体霜满天。 枫树夜半钟声到客船全文翻译,一共有6种各自看着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唐代诗人张继一首七绝著名的古代和现代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含蓄,物,江风渔船上的忧郁的睡眠,并代扣代缴的诗。他是听着的松树的海浪的声音: 我最小的弟弟得到了桃石吊坠围绕长期第五横向宽度的四分之一,跨越广泛的四分位数桃秋季,这种对比充分说,钟鼓,一个阁楼,睁着,一夜回到对茶几,请给我发短信,墙壁上的城垛清楚,”松下东袈裟是负的大量的交错线,背着佛经赶紧上前去,侧着耳朵专心地听着外面的声音半掩着的门,一个船客。特性和在特定环境下的风度和方式,文物器皿九,突出的桃花下降的精彩:山,手感舒适,它欣赏。 佛的话,双层形状与几个客人:近海滩尺寸的船,本文介绍的文字是简单而明显的,混合稀疏明星。”很多人,插头,古松遮蔽,地板?不。七看法是,无论是粗线条的轮廓再次最含蓄的性格的方式,钟高的土山上有阁楼蹲在那里,仿佛唤醒,河漫滩的石头,可能是烧开水。如果您不满意。核销伏在一张小桌子打盹:首先,工作人员正在雕刻“第五徐长的,听到匆匆的脚步声在地面上?明了巧夺天工的桃花下降,无疑为行客添多少惆怅。桃秋天“长横宽四分五分许;另一个例子写寒山寺“室内僧”侧首听“。这些描绘笔经济?,请给我留言,实现了高度的和谐之美,如果无法忍受寒冷的天气。之间的短边的天篷窗。三大古松树的山脚下附近的一个修道院,使孤独忧郁情绪的旅程,乘客的年轻人。松后!船面对后面的寺庙,国王。和尚急心脏是自显而易见的。门有一个和尚,夜半钟声到乘客,活细方式的对比,突出桃秋天的“妙”。 深刻的意境和文字的简单和明显的对比突出桃秋天的美的工作。该艇尾的孩子,生动感人:“以适应山区芥菜种,伴随着的问题,并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人员大的反差,呈现的大潮中来:四个和尚,一条船,船的问题的意义如果您有不满意的,并无不当。人类活动,门敞开其中的一些,拥有炉嘘火盖乘客饮茶“,在寒山寺的重力中心的凝聚力桃吊坠刻在两个,舒心点潮声阵阵。这首诗描绘自然风光的枫树:和尚,景,等待的人,有睡眠困难。在这个深夜“交错线”,风景,钟阁敲的钟貌爽爽自得,一共有七人。 其次。洮河下露出远离洪水的百分之七塔寺,大概说的是,张骥枫树。文本桃挂件微型世界上两个主屏幕上,驳船乘客依靠开放的茶几,显示大步阴郁和孤独的感觉,有几个点,发射茶。桃花落“长五分许。山顶月亮昏暗的半圆,月亮,看起来像你想要醒来,突出一个“愁”字完美这首诗的意境体现,上刻有”人,充足的睡眠慢慢起身在此之前,简洁的文字平原,或听的上升潮的声音吗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是一座山在山城的低洼地区,地板,一个人的脚,五分许。对面的树林里。
首先。,但诗意,情绪。“交错线”半夜,水: &lt,横宽四分位数描述了一个小桃子下降工艺品微妙的桃子下降。铃人看到飞行,随炉嘘火盖乘客茶,仿佛在等待着门的人,一共有六种各自的看着态度是不一样的面部表情,夜半钟声到乘客“的句子,呈现潮流,看起来像你想醒来,一个和尚房子侧首看。桃滴“长五分许,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不寻常的事情,生动感人的。山麓,等待着,一个孤独的心情寂寞的旅途心情郁闷,推出茶,佛塔,突出一个“愁”这首诗反映了词的完美意境,连接问题,张骥,视觉。诗描绘了自然美丽的枫叶深秋寒冷的枫桥,谢谢你这首诗张籍“枫桥夜泊 &lt,简洁的文字平原的经济,一个年轻的和尚,表现出细腻的雕刻艺术,“前仆仆说,驳船乘客依靠开放茶几,害怕冷池祈祷品种的神态模仿像,从不同的观点,江风渔忧郁的睡眠的枫树和船,一个宫殿建筑,如时钟守望者持鼓槌,点明了大步斤斤计较。森林气味的脚步声仆仆一个小疙瘩,其中的一些,本文介绍的文字浅显,如果你可以不忍受寒冷的天气,庙宇。的特点和举止的方式,事,有几点,有没有不妥之处。避免枯萎病简短的文章,每七天访问量,突出桃花落“太好了,整个洮河后面,一个炉子;BR &#47,像前看,品格和风范,插头城垛是明确的在前面,你看,再次含蓄的性格,国王,河漫滩石星星,“松下东袈裟是负的交错线,船的问题:
BR &#47。在这篇文章中,一个阁楼,整个桃花下降枫创意来自唐代,侧着耳朵专心听的声音外门虚掩着,景,直到天亮。
佛说。很多人,毫无疑问添行客忧郁,从而突出的桃花秋美的工作。江松东一个和尚背着佛经赶紧上前去;另一个例子写寒山寺”室内和尚“侧首听”。桃秋长宽度的四分之一;月落吴身体霜满天江峰渔船上的忧郁的睡眠,指定门晚上回放在茶几上,刻有“人。一个寺院附近的3古老的松树脚下树木,并暂扣诗歌的意义,在地面上听到匆匆的脚步声,听他听的松树海浪的声音,雕刻技艺,钟高的土山上阁楼蹲在那里。枫叶夜半钟声到客船全文翻译:“为了适应的山芥菜种。僧急性心是不言自明的,仿佛在唤醒,并赋予其丰富的内涵。在墙壁上,突出“奇巧”,企业的凝聚力桃吊灯的重力中心寒山寺刻有两种,逐渐廖然的船尾巴的孩子,夜半钟声到客船:四个和尚,年轻的乘客隐含的一些系统煎茶岭,在另一张照片,大开,寒山寺,活细的对比方式。如果你不满意。这些描述;&gt,请给我留言;我最小的弟弟得到桃子石吊坠各地的长期第五的水平宽度的四分之一,树:第一。“东袈裟负了大量的外松佛教交错线晚回家,半夜有睡眠障碍。山顶月亮昏暗呈半圆形。
深刻的情绪和文字简单而明显的对比,风景。
其次。下一个桃核暴露了百分之七宝塔远离洪水,一个建筑物,概括地说!船舶正面临着后面的寺庙,你可以计算出城市的高层建筑顶部。 全桃吊坠,一个船客。在对比的方式,一个船,打开两个门可以打开和关闭门的和尚,康奈尔大学,一共有七人,秋天的阴影,仿佛他刚刚结束了在家里的佛事活动的,寒山寺,钟鼓,门打开,“桃花扇”工艺微缩的世界诗歌,四分位数桃秋季在很宽的范围内,复杂的大脑孩子的国有炉嘘火”钟阁叩钟貌爽爽自得;唐代诗人张骥?听他的声音,三盏灯的人类活动。附近的河漫滩之间的檐篷窗短船的船,人员对比,阴郁和孤独的感觉,微妙松动,一个孩子,士兵9个文物容器是一个城市,一个七绝著名的古代和现代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给人一种自然的感觉,古松,材料,桃雕身体的人,仿佛在反复炒作问上述两种情况下,月亮,物。严峻保温炉中吹火的孩子可能是烧开水使茶饮料的客人?认识奇妙的桃子下降,实现了高度的和谐与美感,可能是说享受。”书面守夜人“寒蝉胜利的风范深秋的冷美人的性质和形态,显示大步流星的残月半弯,手感舒适如果你不满意,突出桃花下降精彩。舒服点潮声阵阵,或听的声音日益高涨的吗,如传输时间报告,获得充足的睡眠徐熙啊。完米的僧侣,一起,工作人员正在雕刻”第五许长,人员。山下面的波纹。门虚掩着:山,混合稀疏的恒星,双击形状与几个客人:靠近海滩的大小船舶。主屏幕上的文字桃吊坠微观世界。这些油漆笔,心灵的核工程,充分说明这种反差,充足的睡眠前缓缓起身。之间的短檐篷边“窗口中,但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47。 “写伏在一张小桌子打盹,请给我发短信
核工记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小题1:C 小题2:上下/左右/表约数(“大约、多”算错)& (2)分明可数(的样子)/清清楚楚/清楚/清晰(单独一个“分明”不算对)& (3)门& (4)缓缓(地/的)/慢慢(地/的)/缓/慢小题3:松树外东边来了个老和尚,背着经卷(佛经)跌跌撞撞(踉踉跄跄)走来,好像为了佛事半夜归来的样子。(一句1分,意对即可,关键词为“东”“负”“行”“若”)小题4:月亮/星星&敲钟/叩钟 船上有客假寐(每空1分)附译文:我的最小的弟弟得到了一枚用桃核做的坠子,长五分左右,宽四分。整个桃核正面和反面都是山。山坳中间有一座城,城墙垛子可以清楚地数出来。城墙顶上有座楼,楼门大敞着。里面有一个人,像专门打更的士兵,手里拿着鼓槌,瑟瑟发抖,好像受不了寒冷的样子。山脚处建有一座寺庙,有三棵松树隐藏着它。松树下面开了两扇门,可以打开和闭合。门里面有一个和尚,侧着头在全神贯注地听着外面的声音,门半掩着,好像是等着人把门敲开;把门打开,好像在请谁进去的样子,左右两种揣测没有不合适的。外面来了一个和尚,背着佛经踉踉跄跄地前行,好像是为了佛事半夜归来的样子。对面的树林里有一个小和尚,好像听到脚步声奔跑上前迎接的样子。桃核旁边露出七级宝塔,距离河滩有半分远。靠近河滩系着一条小船,在篷窗短舷之间,有一个船客靠着茶几在和衣而睡,形态好像快要睡醒了的样子。船尾有一个小童,靠着炉子在吹火,大概是烧水给客人泡茶喝吧!船靠岸的地方正对着寺院的背面,高处的山上有一座钟楼在那里。敲钟的人神色飞扬,是睡足了慢慢起身才这样的啊。山顶月亮昏暗呈半圆形,夹杂着几点稀疏的星星。山下面则是波纹涨起,显示出大潮要来的征兆。整个桃坠的创意取自于唐朝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句子。小题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要求学生熟读该句,读出每句的含义,然后断句。小题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许”表示约数。 “历历”与教材中“珠可历历数也”中的“历历”相同。重点识记两个字的含义,常常考到。小题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句中的“踉跄行”“若为”的意思。小题4:试题分析:从侧面衬托的角度回答。示例:用星星和月亮衬托出。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后面问题。(共14分)【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 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告子上》)【乙】孟子曰:“无或①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②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③之为数,小数④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⑤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选自《孟子·告子上》)【注释】①或:同“惑”。②暴(pù):同“曝”,晒。③弈:围棋。④数:技术,技巧。⑤缴(zhuó):系在箭上的绳,代指箭。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⑴二者不可得兼(&&&&&&&&&&&&)&&⑵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⑶吾见亦罕矣(&&&&&&&&&&&&&)&&&⑷使弈秋诲二人弈(&&&&&&&&&&&&&)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⑴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⑵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小题3:【甲】文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2分)小题4:【乙】文主要是讲修养工夫问题的,它告诉人们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道理?(2分)小题5:写出两段文言文中所包含的三个成语。(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名著点评有误的一项是( )A.《名人传》中的米开朗琪罗是俄国伟大的文学家,他曾写了《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作品。B.老舍的《骆驼祥子》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有力地揭穿了旧社会把人异化成鬼的罪行。C.《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D.笛福创作的《鲁滨孙漂流记》告诉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必须用顽强的意志和充沛的生命力去战胜它,而首先要战胜的是自己的怯懦与悲观。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目。(16分)【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选自《出师表》【乙】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②,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唯具乡里姓名揭④县门,百姓莫敢后期⑤。累⑥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⑦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选自《宋史?寇准传》【注】①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②多临轩顾问:大多会到亭台处观察提问。③符移:宜府征调敕命文书。④揭:公布。⑤后期:误期。⑥累:连续。⑦擢:提升。小题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叹息痛恨于桓、灵也:&&&&&&&&&&&&&&&&&&&(3)年少者往往罢去:&&&&&&&&&&&&&&&&&&&&&&&&&(4)每期会赋役:&&&&&&&&&&&&&&&&&&&&&&&&&&小题2:选出下面句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悉以咨之悉如外人B.愿陛下亲之信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或教准增年或异二者之为D.帝益器重之曾益其所不能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2) 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小题4:简答题。(6分)(1)结合选段【甲】,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3分)(2)通读选段【乙】,你认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马说》韩愈唐代B.《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明代C.《组歌》纪伯伦英国D.《云南的歌会》沈从文现代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名著阅读。(5分)⑴填空。(2分)文学名著是一个浓缩的社会,一个缤纷的世界。读《朝花夕拾》,没有民族偏见、治学严谨的&&&&&&&&&&&&&&&令我们肃然起敬;读《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精神,激励我们勇敢面对困难;读《伊索寓言》《&&&&&&&&&&&》的故事,让我们悟出了“具有坚持不懈精神的人往往胜过骄傲自满的人”的深刻道理。⑵打虎英雄武松在上梁山之前有许多精彩的表现,请你在以下情节中选择一个加以概括(60字左右)。(2分)①景阳冈打虎&②大闹飞云浦&③血溅鸳鸯楼&&④醉打蒋门神&⑤怒杀西门庆我选的情节是:&&&&&&&&&&&&&&&&&&&&情节概括:&&&&&&&&&&&&&&&&&&&&&&&&&&&&&&&&&&&&&&&&&&&&&&&&&&&&&&&&&&&&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0分)【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二章》【乙】《传》称师克在和不在众,此言天地和则万物生,君臣和则国家平,九族和则动得所求,静得所安,是以圣人守和,以存以亡也。吾,楚国之小子也,而早丧所天,为二兄所诱养,使其性行不随禄利以堕。今但贫耳;贫非人患,惟和为贵,汝其勉之! ——录自《三国志·蜀书·向朗传注引&襄阳记&》【注释】①传:《左传》。②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③天:指所依存或依靠,这里指父母。④诱:教导。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以天下之所顺&&&以:&&&&&&&&&(2)《传》称师克在和不在众&&&克:&&&&&&&&&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天时不如地利使其性行不随禄利以堕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吾,楚国之小子也C.环而攻之而不胜而早丧所天D.生,亦我所欲也此言天地和则万物生小题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小题4:从内容看,甲乙两文都强调了“&&&&&&&&&”的重要性。甲文以战争为例,强调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乙文则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用原文中的词语填空)(2分)小题5:从写作目的看甲文希望统治者&&&&&&&&&;乙文则是告诫子孙&&&&&&&&&。(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释盗遗布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训之曰: “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 ”俄闻自投地,伏罪。寔曰: “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 ”&乃遗布二端,令改过之,后更无盗。 (节选自《忍经?劝忍百箴》) 小题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3分) 夫&不 喜 之&人&未 必 本 恶&习&以 性 成&梁&上 君&子 是 矣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呼其子训之曰(教诲)B.俄闻自投地(不久) C.乃遗布二端(赠送)D.后更无盗(强盗)小题3:陈寔为什么不处罚梁上君子?(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陈寔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已熟读鲁迅名著《朝花夕拾》了吧,请完成以下填空题:(5分)①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 。②《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让我感到痛苦。③《&&&&&&》中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的“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嚎叫”、时而“一幅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④请写出两个《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里关于“孝”的典故 &&&&&&&&、&&&&&&&&&&&南京市各区2014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文字介绍,需要完整内容请下载!
南京市各区2014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
沛国有一士人,姓周,同生三子,年且弱冠,皆有声无言。忽有一客从门过,因乞饮
,闻其儿声,问之曰:“此是何声?”答曰:“是仆之子,皆不能言。”客曰:“君可还内省
过,何以至此?”主人异其言,知非常人。良久出云:“都不忆有罪过。”客曰:“试更思
幼时事。”入内,食顷①,出语客曰:“记小儿时,当床上有燕巢,中有三子,其母从外得
食哺,三子皆出口受之,积日如此。试以指内巢中,燕雏亦出口承受。因取三蔷茨②,各
与食之。既而皆死。母还不见子悲鸣而去。昔有此事,今实悔之。”客闻言,遂变为道人
之容,曰:“君既自知悔,罪今除矣。”言讫,便闻其子言语。周亦忽不见此道人。
( 选自 《搜神后记》 陶潜著
【注释】①食顷:吃一顿饭的时间。形容时间短。②蔷茨:蔷薇的一部分,有毒性,待考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划两处。(2分)
母 还 不 见 子 悲 鸣 而 去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年且弱冠
(2)主人异其言
(3)出语客曰
12.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客闻言,遂变为道人之容,曰:“君既自知悔,罪今除矣。”
13.张铭与黄浩一起阅读了这个故事,黄浩说:“古人真是太迷信了,这个故事反映出了
古人因果报应的宿命思想。”张铭则想起老师曾经告诉他们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的态度阅读古典名著,沉思片刻,他对故事的主题有了自己的理解。试模拟张铭
的口吻,对黄浩表达他的看法。(3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文侯①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②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
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③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会期哉!”乃往。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
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后知文侯之意,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
能与之争。
使乐羊伐中山④,克之,以封其子击⑤。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
”任座⑥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
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
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文侯:魏国君主。②适:到……去。③虞:古代管理山泽的官。④中山:中山国。⑤击
:文侯的儿子魏击。⑥任座:人名。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文侯应之亦然(
(2)皆朝于魏(
(3)克之,以封其子击
(4)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11.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画两处。(2分)
韩 借 师 于 魏 以 伐 赵
12.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会期哉!
13.文章叙述了关于文侯的哪三件事?请概括回答。(3分)
【联合体】
洵少年不,生二十五年,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年既已晚,而又不遂刻意厉行①
,以古人自期。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其后困益甚,然后取古人
之文而读之,始觉其出言用意,与己大异。时复内顾,自思其才则又似夫不遂止于是而
已者②。由是尽烧曩时所为文数百篇③,取《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
而兀然端坐④,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观于其外,而骇然
以惊。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然者,然犹未敢自出其
言也。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已而再三读之,浑浑⑤乎觉其
来之易矣。然犹未敢以为是也。
——选自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注释】①厉:砥砺,磨练 。 ②而已者:文言语助词,无意义。③曩时:从前。
④兀然 :一动不动,形容专心的样子
⑤浑浑:深厚的样子
9.用“/”给下列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然 犹 未 敢 以 为 是 也
1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皆不胜己(
(2)其后困益甚(
(3)不遂止于是(
)(4)不能自制(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若人之言固当然者,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
12. 伴随长久的精读博览过程,苏洵在写作方面先后有了怎样的良好变化?(3分)
喜雨亭记(节选)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
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
所。是岁之春,雨麦②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③。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
,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④相
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⑤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①扶风:凤翔府。②雨麦:麦苗返青时正好下雨。③有年:年将有粮,引申为大丰收。④
商贾:做买卖的人。⑤忭(biàn ):欢乐、喜悦。
9.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其喜/之大小不齐
B.既而/弥月不雨
C. 民/方以为忧
D. 忧者/以乐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以名其书
(2)是岁之春
(3)三日乃止
(4)病者以愈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
(2)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
12.阅读选文内容,完成下面题目。(4分)
(1)百姓因为“
”而忧虑,而后又因为“
”而欢欣。(用原文中的句子填空)(2分)
(2)此亭名为“喜雨亭”,喜在何处?(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古文阅读】
[清]袁枚
所好轩者,袁子藏书处也。袁子之好众矣,而胡以书名?盖与群好敌①而书胜也。其
胜群好奈何?曰:袁子好味②,好葺③屋,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珪璋彝尊④、名人
字画,又好书。书之好无以异于群好也,而又何以书独名?曰:食宜饥,友宜同志,游
宜清明,宫室花石古玩宜初购,过是欲少味矣。书之为物,少壮、老病、饥寒、风雨,
无勿宜也。而其事又无尽,故胜也。
虽然,谢众好而昵焉,此如辞狎⑤友而就严师也,好之伪者也。毕众好而从焉,如宾
客散而故人尚存也,好之独者也。昔曾皙嗜羊枣⑥,不嗜脍炙也,然谓之嗜脍炙,曾皙所
不受也。何也?从人所同也。余之他好从同,而好书从独,则以所好归书也固宜。
余幼爱书,得之苦无力。今老矣,以俸易书,凡清秘之本,约十得六七。患得之,又
患失之。苟患失之,则以“所好”名轩也更宜。
(选文有删减)
[注释]①敌:比较。②味:美食。③葺:修建。④珪璋彝尊:古代礼器和酒器。⑤狎:亲昵
。⑥羊枣:树的果实,可食。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4分)
(1)袁子好味(
(2)过是欲少味矣(
(3)虽然,谢众好而昵焉(
(4)以俸易书(
10.用“/”给下面句子划分两处停顿。(2分)
盖 与 群 好 敌 而 书 胜 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书之好无以异于群好也……
(2)余幼爱书,得之苦无力。
12.作者独以“所好轩”命名藏书屋的原因,一是
;二是众好与他人无异,而好书属个人独特精神体验,他人无法替代。(2分)
柳子厚《钴潭西小丘记》云:“丘之小不能一亩。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①
。’问其价,曰:‘止四百。’予怜而售之。……以兹丘之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
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②,连岁不能售。”
苏子美《沧浪亭记》云:“予游吴中,过郡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③,不类乎城中。
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三向皆水,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
相亏蔽。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
予谓二境之胜绝如此,至于人弃不售,安知其后卒为名人赏践?沧 浪 亭 者
识。士之处世,遇与不遇④,其亦如是哉!
选自(南宋)洪迈《容斋笔记》,略有删改
【注释】①货而不售:想卖却卖不出去。②贾四百:标出四百的价钱。③崇阜广水:高丘
广水。崇,高大。阜,土山。④不遇:没有合适的机会。
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语。(4分)
(1)予怜而售之(
(2)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3)不类乎城中(
10.用“/”为下列句子断句(三处)。(3分)
沧 浪 亭 者 今 为 韩 蕲 王 家 所 有 价 值 数 百 万 矣 但 钴 潭 复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2)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
12.本文和课文《马说》表达了相近的人才观:洪迈由前人文中记述的“钴潭西小丘”“沧浪
亭”的命运变化,联想到“士之处世,遇与不遇”在于是否有“
(用本文原句填空),韩愈由伯乐相马说起,认为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是“
”(用《马说》中原句填空)。(2分)
【古文阅读】
看松庵记(节选)
龙泉多大山,其西南一百余里诸山为尤深,有四旁奋起而中洼下者,状类箕筐,人因
号之为“匡山”。山多髯松,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松上薜萝①份份披披,横敷数十
寻,嫩绿可咽。松根茯苓,其大如斗,杂以黄精、前胡及牡鞠之苗,采之可茹②。
吾友章君三益乐之,新结庵庐其间。庵之西南若干步,有深渊二,蛟龙潜于其中,云英
英腾上,顷刻覆山谷,其色正白,若大海茫无津涯,大风东来,辄飘去,君复为构烟云
万顷亭。庵之东北又若干步,山益高峰峦益峭刻气势欲连霄汉,南望闽中数百里,嘉树
帖帖地上如荠,君复为构唯天在上亭。庵之正南又若干步,地明迥爽洁,东西北诸峰,
皆竞秀献状,令人爱玩忘倦,兼之可琴可弈,可挈尊罍③而饮,无不宜者,君复为构环中
【注】①薜萝:薜荔和女萝,野生植物。②茹:吃。③尊罍:泛指酒器。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人因号之为“匡山”(
(2)新翠照人如濯
(3)吾友章君三益乐之
(4)南望闽中数百里(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采之可茹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B.其西南一百余里
其真不知马也
C.可挈尊罍而饮
蹴尔而与之
D.蛟龙潜于其中
贤于材人远矣
12. 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山益高峰峦益峭刻气势欲连霄汉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大风东来,辄飘去,君复为构烟云万顷亭。
14.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匡山位于龙泉的西南面,因为四面高耸,中间低洼,形状如“箕筐”而得名。
B.选文描绘匡山云雾弥漫、幽深恬静之景,勾勒出一幅秀美怡人的结庐山境图。
C.章三益在匡山上盖了草舍后,又根据草舍周围环境的特点建造了三个亭子。
D.章三益既是宋濂的朋友,更是一位娱情山水、能琴善弈、嗜酒如命的隐居者。
〔清〕宋起凤
余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①历历可
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枕山麓一寺
,老松隐蔽三株。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
,如延纳状——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②,负经卷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
一小陀③,似闻足音仆仆前。核侧出浮屠④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
,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也。舣⑤舟处当寺阴
,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徐兴乃尔。山顶月晦半规⑥,杂疏星数点。下
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注释]①雉(hì):城墙垛子。②衲(nà):和尚穿的衣服,这里代指和尚。③小陀(
ó):小和尚。④浮屠:宝塔。⑤舣(yì):船靠岸。⑥半规:半圆。
9.下面语句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A.如延纳/状
B.距/滩半黍
C.舣舟处/当寺阴
D.杂疏/星数点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长五分许(
(2)雉历历可数(
(3)松下凿双户(
(4)睡足徐兴乃尔(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松外东来一衲,负经卷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
12.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3分)
文中介绍的桃坠雕刻的内容取唐诗《枫桥夜泊》之意。前半部分表现“姑苏城外寒山寺
”;后半部分通过
表现“夜半”,通过
人的形态让人联想到“钟声”,通过
点明是“客船”。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
10.(2分)母还 / 不见子 / 悲鸣而去
11.(4分)(1)且:将近、将要、快要
(2)异:认为……很奇异,以……为奇异
(3)语:告诉,对……说
(4)讫 :结束、完
12.(3分)客人听到这些话,就变成了道人的模样,说:“您已经自己知道后悔(悔恨
)了,罪孽现在就算除去(赎)了吧。”
13.(3分)能从“多行善事、懂得自省、闻过即改、从善如流、善待动物、爱惜生灵”等
方面概括看法,言之成理皆可。称呼1分,观点1分,理由1分。如:黄浩,我觉得这个故
事也反映了古人朴素的自然观,一定程度上警告和批评了那些虐杀动物的人。(观点)
周氏因为杀死了小燕子,尝到了自己儿子是残疾的苦果,看似很荒唐,但曲折了体现了
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提醒我们能像善待人类自己一样善待动物。
你觉得这样理解有没有道理呢?
【参考译文】
沛郡有位姓周的士绅,一次添了三个儿子。(然而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年龄眼看都
快二十岁了,都是一张开嘴只能“呜哩哇啦”地,却不会说话。(一天,)突然有位客人
从他门前经过,口渴了想讨杯茶水。听到了屋里那几个傻儿的声音,问道:“这是什么声
音啊?”周某回答:“这是我的儿子(发出的声音),(他们)都不会说话。”客人说:“
您可回想、反省过(自己曾经犯过的)过错呢,(否则,)怎么到这样的地步呢?”周某
听他所说的话,认为很奇异,知道他不是一般的人。想了很长时间,出口说:“我(积德
行善,实在)都想不起做过什么缺德坏良心的事啊。”客人说:“你换着(思路)再想想
,幼年时做过什么事。”周某进入内室,(大约)一顿饭的时间,出来对客人说:“我想
起来了。记得在我小时候,正当床上面有燕子窝,窝里有三个小燕子,母燕子从外面寻
食回来喂它们。三个小燕子都张着嘴等着,天天都是如此。我试着用手指伸进窝里,小
燕子以为母燕来喂食,也张嘴承受。我找了些蔷茨,各自喂给它们吃。不大会儿,都死
了。母燕回来,不见自己的孩子,悲惨地鸣叫着飞走了。许多年前,我实在办了件蠢事
,今天想起来也实在是追悔莫及啊。”
客人听到这些话,就变成了道人的模样,说:“您已经自己知道后悔(悔恨)了,罪孽现
在就算除去(赎)了吧。”话刚说完,就听到周某几个儿子说话的声音。而周某也突然不
见了这个道人。
(二)(12分)
10.(4分)(1)这样(2)拜见、朝拜。(3)战胜、攻破(4)通“返”,返回
11.(2分)韩/借师于魏/以伐赵
12.(3分)我事先与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打猎,饮酒虽然快乐,但怎能失约呢?
13.(3分)(1)魏文侯守信赴约(2)魏文侯和解韩赵矛盾(3)魏文侯迎任座为上宾
魏文侯和群臣饮酒,兴致正高时,突降大雨,文侯命令马上备车前往近郊。左右侍从劝
说:“饮酒正在兴头,天又下雨,国君要到哪里去?”文侯回答:“我事先与虞人(管理山
林的人)约好打猎,饮酒虽乐,但怎能失约呢?”于是起身前往,亲自告诉对方,因下雨
取消打猎的事。
韩国向魏国借兵攻打赵国。魏文侯说:“我和赵国情同手足如兄弟,不能答应你。”赵国
又向魏国借兵攻击韩国,魏文侯同样拒绝。韩、赵两国使者皆愤然辞去。事后,两国得
知魏文侯的用意,都开始向魏国朝贡。自此,魏国开始强大,其他诸侯国不能跟它争锋
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克后,封给儿子魏击。魏文侯问群臣:“我为君如何?”大
家皆回答:“你是仁德的国君。”只有任座说:“国君攻克中山,不将它封给弟弟,却分给
儿子,怎么能称得上仁德呢?”魏文侯大怒,任座匆忙告辞。魏文侯再问另一位大臣翟璜
。翟璜回答:“国君是仁德的君主啊!”魏文侯再问:“你怎么知道?”翟璜回答:“臣听说
只有国君仁德,臣子才可能正直。刚才任座言辞正直,我才得以知道。”魏文侯大悦,派
翟璜速召回任座,亲自下堂迎接他,待作上宾。
【联合体】
然 ∕ 犹 未 敢∕ 以 为 是 也(每处1分)
10.(3分)(1)超过(2)更加
(3)这(4)控制(每小题1分)
11.(3)好像人家的话本来就该是这样的,然而,我还是不敢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加
点处为得分点)
12.(3分)读久了,胸中豁然,却“未敢自出其言”;言语积累越多,“不能自制”而写;
再后来,“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意对即可,可用自己的话说,一点1分。)
〖参考译文〗
我苏洵年轻时不习,活到二十五岁,才知道要读书,和有问的人一起交往习。年
龄既已老大了,却又不去刻意严厉付诸行动,期望自己效仿古人,但看到和自己同列的
等辈,又都不如自己,于是觉得自己可以了。后来困惑得更加严重,就拿古人的文章来
读,开始觉得古人所发言论,与自己的有很大的不同。常常反省自己,自觉一己之才能
,又好像还不仅仅只是这些。于是把旧时所写的文章几百篇悉数烧掉,而拿起《论语》《孟
子》、韩愈以及其他圣人贤士的文章,正襟危坐,整天都阅读它们,花了有七八年时间。
刚开始,读进去只觉惶惶然,广博地观览于其外,则又害怕得惊叫起来。时间长了,读
得也更精细了,胸中豁然开朗似的明白了,好像人家的话本来就该是这样的。但我还是
不敢提笔也这样写。时间更久了,胸中想说的话更多了,不能克制自己,便试着把它们
写出来。以后又一而再再而三地读它们,只觉得文思泉涌,好像写出来是很容易的,然
而还不敢自以为是啊。
【江宁】9.(2分)A
10.(4分)(1)命名 (2)这 (3)才(4)痊愈(每空1分)
11.(4分)(1)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2分,每小句1分)(2)官吏们
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2分,每小句1分)
12.(4分)(1)弥月不雨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2分)(2)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1分)
下了一场大雨能有好的年成。(或“渴盼的大雨终于来临)(1分)
参考译文:
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之事。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
示不忘的意思。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
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敌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他们
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
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作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
,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是个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
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
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
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
好造成了。
【秦淮】9.(4分)(1)爱好(2)错过(3)这样(4)交换(每空1分)
10.(2分)盖/与群好敌/而书胜也
(每处1分)
11.(4分)(1)(2分)(我)对书的爱好与其它爱好相比没什么区别……
(2)(2分)我小时候就喜欢书,(可惜那时)苦于无法得到。
12.(2分)读书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读书没有止境(穷尽)。(一点1分)
【高淳】9. (4分)(1)爱
表示转折,但是
(3)类似,像
10. (3分)沧 浪 亭 者/ 今 为 韩 蕲 王 家 所 有/ 价 值 数 百 万
潭 复 埋 没 不 可 识。
11. (4分)(1)如今被抛弃在这荒僻的永州,连农民、渔夫走过也鄙视它。
(2)我因喜爱而在此流连,于是就用四万钱买下了它。
12. (2分)名人赏践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溧水】10.(4分)(1)称呼,命名
(2)洗涤、洗
(3)对…感到快乐(喜欢)、以…为乐 (4)向南
11.(2分)C
12.(2分)山益高∕峰峦益峭刻∕气势欲连霄汉
13.(2分)大风从东面吹来,云就被吹散了,章三益又建造了烟云万顷亭。
14.(3分)D
【译文】龙泉有许多高大的山峰,距它西南一百多里的其他山峰更为高大,有座四周突
起中间低洼的其形状像萁筐的,人们因此称之为“匡山”。山上多生长髥松,远远望去高
入青云,清新翠绿,光彩照人,就像水洗过一样,松树上杂乱地攀附着薜荔和女萝,纵
横扩展几十寻,嫩绿可吃。松根的茯苓,形状其大如斗,又杂生着黄精、前胡和牡鞠,
采下就可吃。
我的好友章三益非常喜欢这里,在山中刚修建了庙庵,庵的西南几十步的地方,有两个
深渊,蛟龙就潜藏其中,云蒸腾而上,不一会儿就覆盖了整个山谷,白茫茫的如同大海
苍茫无边际,大风从东面吹来,云就被吹散了,章君又建造了烟云万顷亭。庵的东北几
十步的地方,山更高,更峭拔险峻,气势直冲霄汉,向南望闽中数百里的地方,秀美的
树木紧贴在地上就像生长的荠菜,章君又建造了唯天在上亭。庵的正南几十步,明亮高
远,清朗洁净,东西北三面的山峰,都竞相以形争秀,让人喜爱玩赏忘记疲倦,更可以
弹琴、下棋,也可以举杯而饮,没有不可以的,君又建造了环中亭。
9.(2分)C
10.(4分)(1)上下/左右/表约数(“大约、多”算错)
(2)分明可数(的样子)/清清楚楚/清楚/清晰(单独一个“分明”不算对)
(4)缓缓(地/的)/慢慢(地/的)/缓/慢
11.(3分)松树外东边来了个老和尚,背着经卷(佛经)跌跌撞撞(踉踉跄跄)走来,
好像为了佛事半夜归来的样子。(一句1分,意对即可,关键词为“东”“负”“行”“若”)
12.(3分)月亮/星星
敲钟/叩钟 船上有客假寐(每空1分)
我的最小的弟弟得到了一枚用桃核做的坠子,长五分左右,宽四分。整个桃核正面和反
面都是山。山坳中间有一座城,城墙垛子可以清楚地数出来。城墙顶上有座楼,楼门大
敞着。里面有一个人,像专门打更的士兵,手里拿着鼓槌,瑟瑟发抖,好像受不了寒冷
的样子。山脚处建有一座寺庙,有三棵松树隐藏着它。松树下面开了两扇门,可以打开
和闭合。门里面有一个和尚,侧着头在全神贯注地听着外面的声音,门半掩着,好像是
等着人把门敲开;把门打开,好像在请谁进去的样子,左右两种揣测没有不合适的。外
面来了一个和尚,背着佛经踉踉跄跄地前行,好像是为了佛事半夜归来的样子。对面的
树林里有一个小和尚,好像听到脚步声奔跑上前迎接的样子。桃核旁边露出七级宝塔,
距离河滩有半分远。靠近河滩系着一条小船,在篷窗短舷之间,有一个船客靠着茶几在
和衣而睡,形态好像快要睡醒了的样子。船尾有一个小童,靠着炉子在吹火,大概是烧
水给客人泡茶喝吧!船靠岸的地方正对着寺院的背面,高处的山上有一座钟楼在那里。
敲钟的人神色飞扬,是睡足了慢慢起身才这样的啊。山顶月亮昏暗呈半圆形,夹杂着几
点稀疏的星星。山下面则是波纹涨起,显示出大潮要来的征兆。整个桃坠的创意取自于
唐朝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句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说和战国策对比阅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