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皇甫圣华嵩起兵,要弄死董太师是不是很容易?

董卓进京可谓天赐良机,十常侍乱政,何进杀鸡却用了牛刀。按照董卓的分析,只身进京确实需要立威,而他选择了废帝这条路,最终各路诸侯集结讨董。我的问题是:我们站在董卓的立场上(把自己想象成董卓或是其身边的谋士),进京之后到底应该如何真正掌握政权最终挟天子以令诸侯,甚至开创新朝?谢谢大家了
斜腰~这个话题好玩儿~作为一个小学时期曾经幻想过做一方军阀欺男霸女的上进青年,我以前就替董太师谋划过这事儿。但后人讨论这话题必然会用上帝视角,譬如我一位朋友就曾简单粗暴地总结过‘重用贾诩’四个字儿。贾诩作为一枚汉末大搅屎棍子来说,是否真具备这种作用先不提,这种结论实在是过于粗略了,对董太师及其不负责任。为了细细分析汉末那盘棋,以及董太师怎样才不会把一手好牌打成烂摊子,我们得先回顾一下董卓其人以及他所代表的西凉军的履历,找几个重点出来。董卓仲颖及西凉军的奋斗历程:某年某月某日,董卓生于凉州陇西。桓帝末,召为羽林郎,后为中郎将张奂部下军司马,167年伐汉阳羌。先后升郎中、戊己校尉,至并州刺史,河东太守。168年,张奂上书灵帝荐李膺,被曹节下狱,后回乡授徒。卒于光和四年。184年,灵帝封董卓中郎将,伐黄巾,败,免职。韩遂、边章反,董卓再任中郎将,随破虏将军张温伐韩遂。大破敌军,全师还。封斄乡侯,邑千户。186年,韩遂杀边章,拥兵十万。187年,凉州刺史耿鄙集六郡兵马伐韩遂,行军途中兵变被杀。麾下马腾等反,投韩遂。188年,叛军进犯陈仓,朝廷任皇甫嵩为左将军,与前将军董卓各令两万部属伐叛军,皇甫嵩大败叛军,董卓与皇甫嵩不睦。随后凉州叛军内乱,韩遂、马腾、宋建,各据一方。189年,朝廷封董卓少府、并州牧,拒领。同年灵帝崩,洛阳大乱,何进谋宦官,召董卓入京。何进为宦官所杀,董卓急行军,途中拾取少帝并陈留王。同年,董卓弟董旻杀何进弟何苗,吕布杀丁原投靠董卓。随后废少帝,拥立刘协。强征蔡邕,与袁绍争执,袁绍反出洛阳,董卓表袁绍渤海太守,以示安抚。190年,关东联军讨董,董卓震惊,迁都长安。期间将杨彪、黄琬等人免官后,再次任用。献帝先至洛阳,董卓驻守洛阳坞,命王允辅政。随手斩杀袁绍叔父袁隗并全家五十余口。曹操追击董卓,于荥阳遇徐荣,大败。徐荣队外出劫掠,遇孙坚,孙坚大败。王匡屯兵河阳津,董卓派兵偷袭,王匡大败。关东联军内讧。孙坚屯兵阳人,董卓派大都护胡轸并吕布、华雄等攻孙坚,胡轸与吕布等人不和,吕布捣乱,孙坚大败胡轸部,华雄被斩杀。董卓亲自率军攻孙坚,败,移屯渑池。孙坚击败吕布入洛阳,分兵函谷关。牛辅遣李傕攻朱儁,大破,李傕劫掠陈留、颍川。关东联军继续内讧,随后解散。董卓入长安。191年,孙坚攻刘表,死。董卓封太师,在长安开始暴政。192年,王允联合黄琬、士孙瑞等人,勾结吕布、李肃。杀董卓,诛其三族。蔡邕对董太师表达了同情,被王允所杀。董卓余部恐慌,李傕听贾诩言,同郭汜、张济攻长安,吕布败,逃跑。王允等为李傕所杀,李傕挟天子,祸祸天下数年。以上就是董卓的一份履历,似乎有些啰嗦。为了避免对某些言过其实的人的个人能力的争论,我将一些具体战役描述的详细了一些。基本上,在被王允等人刺杀之前,董卓及其集团其实是没有遭遇什么真正的大挫败的。为了方便下面的讨论,我们来把一些重要人物分个类别。有些人在上面没提到。董太师忠心的一伙及其同情者:部下:董旻(凉州陇西)、牛辅(凉州)、李儒(司隶左冯翊)、李傕(凉州北地)、郭汜(凉州张掖)、张济(凉州武威)、徐荣(幽州)、周毖(凉州武威)、伍琼(凉州)、贾诩(凉州武威)。同情者:蔡邕(兖州陈留)。欲杀董卓而后快的大伙:政敌与二五仔:王允(并州太原)、黄琬(荆州江夏)、士孙瑞(司隶扶风)、吕布(并州五原)、李肃(并州五原)、皇甫嵩(凉州安定)、朱儁(扬州会稽)。关东联军们:袁绍(豫州汝南)、袁术(豫州汝南)、袁遗(豫州汝南)、孙坚(扬州吴郡)、鲍信(兖州泰山)、桥瑁(豫州梁国)、张邈(兖州东平)、王匡(兖州泰山)、刘岱(青州东莱)、孔伷(兖州陈留)、韩馥(豫州颍川)、张超(冀州河间)、曹操(豫州沛国)。没具体搀和这些破事儿只想好好过日子的无辜群众:献帝(皇帝陛下)、杨彪(司隶弘农)、蔡邕(兖州陈留)、马日磾(司隶扶风),等。根据这份名单,我们可以得到军事与政治的两个答案。军事上,西凉人很能打,关东联军都是乌合之众,稍微能打的只有一个孙坚。政治上,真正对董卓有杀伤力的反而是他信任的并州人,弘农出身的杨彪等人究竟有没有参与王允的密谋?史无明文,但看王允在事后如何对待与杨彪、马日磾交好的蔡邕,似乎很难让人相信杨彪与他是一伙的,王允也未必很把这位四世太尉放在眼里。这个话题要讨论的毕竟不是针对董卓的阴谋,就先不考虑杨彪的立场了。我们先来看看董卓其人是个什么性格。他少年时一直在羌胡混杂的地方游荡,由他以后的所作所为,似乎不难推测长至青年时的董卓早已是个深具羌胡的直爽与野蛮,但又不乏狡猾的汉子。而董卓对汉室的态度似乎也和羌胡人一样,缺乏尊重,甚至对中原的权威也心存挑衅。他这种边疆出身,在太平盛世注定一辈子要埋在风沙里浴血的武夫,面对中原豪族时,一开始表现出了种源于自卑的畏缩与讨好。这就和久居化外之地的乡巴佬突然进了城一样,也许心里会念叨自己老家也不赖,但看到人家的华贵还是自惭形秽。似乎整个董卓的西凉集团最开始都有点这种乡巴佬心态,所以才会干出批发大白菜一样任命袁绍等人太守刺史之类高官的傻事儿,给自己添堵。听闻关东诸侯组成联军的‘噩耗’时,董太师似乎吓坏了,忙不迭地要搬家。在和杨彪等人争论迁都时,他说了两点,“高祖都關中十有一世,光武宮洛陽,於今亦十世矣。案石包讖,宜徙都長安,以應天人之意。”前一句只是政治口号,说明决策正当性,给自己找台阶。后一句“關中肥饒,故秦得併吞六國。且隴右材木自出,致之甚易。又杜陵南山下有武帝故瓦陶醋數千所,並功營之,可使一朝而辨。”这才是真心话。言外之意就是觉得似乎打不过,干脆搬到一个比较好守且离家近的地方得了。本来进洛阳就没花什么本钱,现在走人更是包赚不亏。后来搬家时可劲儿祸祸了一遍洛阳的豪族,并挖了汉帝陵寝,更是暴露了董太师患得患失的小农意识。但这种乡巴佬心态,在戳破了关东联军这只纸老虎后迅速的扭转到了另一个极端。“原来你们这些城里人这么没用?!”董太师及其西凉帮的自信心由此空前膨胀,再也不拿中原豪族当盘菜了。笼络?安抚?得了吧,费那劲干嘛?不服就揍丫的。老子知道你看不起老子,那又怎地,刀把子在老子手里呢! 譬如董卓的老上司张温,就被很轻率的揍死了。他到也不觉得完全安全,于是修了郿邬,相当没出息地琢磨不成事儿就躲里边住着。由此可见董太师的缺点,没文化、没远见,在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动荡地区长大,骨子里有种根深蒂固的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不过他也不是没优点的。我们看一下董卓早年的战绩。初战汉阳羌,胜。战黄巾,败。战韩遂,大胜。是不是觉得有点奇怪?这三个对手里,论战斗力的话由一帮没经验的农民军组成的黄巾怎么也不该比把造反当饭吃的韩遂和羌人更强。黄巾军唯一的优势就是人多,也就是靠人够多才把天下闹腾乱了。董卓初战的汉阳羌离他老家不远,任董卓为张奂的军司马算就地取材。董卓熟悉作战区地形,再加上跟了个好领导。不胜都难。张奂是敦煌人,曾在武威任职,常年在西部边疆吃饭睡觉打匈奴,他手下的大多都是西凉军。董卓战黄巾时是个什么情况呢?当其时董卓正在并州当太守,黄巾势大,朝廷赶鸭子上架一样让各地州牧募兵,仅有的专业军人都按额分配给了卢植、皇甫嵩、朱儁老哥仨。董卓初任中郎将,人生地不熟,手下带的是一帮乌合之众,懵懵懂懂地就被一帮愤怒的农民兄弟们打爆了。事后董卓被免职,但很幸运地又赶上韩遂造反,老董复职中郎将,跟着张温平叛去,带兵打了个漂亮仗,并长时间跟韩遂对峙。至此在东西两边都参战过的老董算是对全国的军事实力有了个大概的认识。“东边那帮新兵蛋子不咋滴,还是咱西凉的兵马牛。”他意识到,自己老家的部队是很有价值的。后来朝廷先后升他当少府、州牧,董卓放着肥缺坚辞不就,牢牢地留在了西凉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也由此跟素来不睦的西凉老乡皇甫嵩把仇做大了。朝廷要他调任,本意是要把西凉军划给皇甫嵩的。但董卓上书“……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彌久,戀臣畜養之恩,為臣奮一旦之命。乞將之北州,效力邊垂。”颇有挟兵自重的势头。由此可见,董卓对形势还是有判断力的,很明显地意识到汉室已经不行了。在动荡的西凉长大的他知道自己根基在哪,什么才真靠得住。那董卓的军事实力究竟如何呢?与皇甫嵩合军讨伐叛军时,他们产生了战术上的分歧。面对围困陈仓的王国、韩遂叛军,董卓要速攻,皇甫嵩要坚守。叛军撤退后,董卓说不追,皇甫嵩说要追。最后虽然以皇甫嵩大胜,叛军分裂告终,但这其实并不能当做董卓军事能力不济的证明。一来,董卓出战未必会败。二来,皇甫嵩大胜,但叛军依然存在。叛军主力从羌胡过渡到了汉人,而这也未必是好事。之后面对关东联军时,董卓初期吓了一大跳而迁都,正面对决上除胡轸部内讧为孙坚所乘,董卓自己在孙坚手上吃了一败,其他时候以胜为主。虽然这和联军内部各怀鬼胎有关,但刚出道的曹操和孙坚都在董卓军手下惨败过,还是很能证明西凉军实力的。由此推测其军事实力,董卓手下李傕、徐荣、郭汜、樊稠、张济等人都非常能打,尤以李傕为最。董卓本人至少算是能打,战术风格喜欢快攻、偷袭,像个胡人。西凉军那批人也都很服他。而西凉军整体素质在关东联军之上毫无疑问。并州军?并州军是什么东西?可以吃吗?那西凉军这时究竟有多少人马?关于董卓入京,有个典故大伙都知道。说董卓初期带来的人马不多,要靠着半夜让部队出城转天再进来这种假象吓唬人。这种故事是否靠谱,洛阳人有没有那么蠢先不考虑。单看西凉到洛阳的距离,董卓带人马去开分矿,似乎是不能不顾主基地的。特别是韩遂、马腾这俩贼骨头还在家附近踅摸呢。而之后董卓对吕布及并州人马的极意拉拢,似乎也从侧面证明了董卓初期带着的西凉军并没那么多。面对关东联军时心急火燎的要迁都,很可能也是为了离家近部队调度方便这个考虑。那么董太师的强项弱项,优点缺点,以及周围人的态度有了个简单的大概,如果我们是董太师,该怎么打这一手牌呢?细看董卓的牌,似乎还是好牌居多。西凉军是铁杆嫡系,李傕、郭汜以实际行动证明他们不管是军事能力还是祸祸能力均完爆吕布。并州人虚情假意地投靠自己,董太师以为自己曾经在并州当过父母官就能和他们套交情,这似乎是招臭棋,但也不是不可控。蔡邕这种高级知识分子和所谓的士人们并不难掌握,胳膊扭不过大腿,笔杆子不如枪杆子。几乎能拿来当图腾立的四世太尉杨彪立场很暧昧,反董挺董不好估计,这种汉室铁杆还是很有利用价值的。袁绍等人对汉室毫无忠贞可言,利用这一点让忠于汉室的群体靠向自己。关东的豪族彻底跟自己翻脸了,不过反正他们打不过自己,不怕。暂时跟西凉的韩遂、马腾讲和了,但还得放着小心,这帮人造反成性,消化不掉就让他们窝里斗。最后是皇帝,这个皇上是自己拥立的,年纪很小。很有可塑性。个人的愚见,董太师可以走这么几部棋:1、稳定好西凉的局势。韩遂、马腾本来就互相攻伐,相爱相杀。招抚一个让他们对立,保证老家的长治久安。贼骨头不能信任,别俩都招抚了,就让他们自相残杀好了。2、朝廷里中原豪族一直座大,但西边不是没人才。抛开司隶不说,凉州本身就是个战事不断的地方,很培养军事人才。杀马超全家的杨阜,支撑蜀汉的姜维,前朝的赵充国,炒地皮的潘石屹,都是凉州天水人。所以要重用老乡、培养老乡,把汉王朝的部队搞成西凉同乡会。3、让并州人滚到函谷关外,回到并州去发挥他们的作用。一来废物利用,二来断绝王允的内线,反了也无所谓,成不了气候。4、给自己镀金。靠曾经担任张奂军司马的履历,把自己打造成张奂传人,继承了陈蕃、李膺等老一辈爱国士大夫的大无畏精神,给张奂的儿子董事级待遇,让他可劲儿玩书法去。天下人信不信搁一边,反正就这么宣扬。张奂当年回老家讲学收的徒弟没准还在敦煌闲着呢,全都当亲人征辟了。争取把这一批人搞成自己的拥趸。5、重用司隶人,让三辅、三河的大族在朝廷里取代颍川、汝南等地豪族。以杨彪为大旗,宣扬忠汉思想。将三河武士紧密团结在以杨彪为领导核心的朝廷班子里,当然,让他们远离军权。6、皇甫嵩就让他闲着吧,东汉最后的名将可惜跟自己技术风格差太多,当尊牌位供着。不怕丫跟别人勾结,谁放心跟他这凉州人搞阴谋推翻凉州同乡会啊。顺便还能臊臊跟自己捣乱的朱儁,都是抗黄巾先进人物,瞧瞧人家再瞧瞧你,趁乱而起,挟兵自重,一脸奸臣相。7、把能杀的宦官再杀一杀,有事儿没事儿就杀一杀。宣扬宦官之恶,把天下大乱的罪责全归咎于宦官。并把何进树为外戚乱政的典型,将自己包装成进京拨乱反正的救星。8、让侄子董璜娶个公主什么的似乎也不错。9、李傕、郭汜都是骄兵悍将,徐荣不是凉州人跟他们尿不到一块。要注意团结队伍,保证同志们劲儿往一处使。换言之就是别让丫们闲着,闲久了心里容易长草。隔三差五回老家打个叛军,出函谷关打打小诸侯。10、董太师玩暴政的初平二年,皇帝陛下都十岁了。按照上面的思路应该可以避免被并州人暗杀,再撑几年,就把孙女嫁给皇帝陛下,成为皇亲。照这个路数,董太师十有八九能躲过自己人的暗杀,并多掌控汉室几年。至于这个过程中搞搞暴政,欺负欺负皇上,杀几个大臣,似乎也没啥。这之后是出函谷关,还是南下取汉中入蜀,就看董太师发挥了。整体思路还是秦灭六国那样,毕竟占着陕西平天下是有很不错的前例的。汉末的自然气候跟秦朝的差距也没到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是可以走昔年始皇的老路。之后太师扫平四海,一统天下,功震寰宇,群臣请太师加九锡,进位塞国公,太师三请三辞方允。翌年杨彪卒,卓封塞王。同年汉帝以塞王恩及天下,禅位,改元,汉朝灭塞朝兴。卓行大义于天下,德孝两全,号义德帝,史称塞义德。行峻法,征苛税,大兴土木,人民苦于徭役。不数年,卓卒,二世立,旋亡。脑洞大开,纯粹想和同好扯淡,结果扯成了裹脚布,话唠是绝症啊……话说董太师真能做成这些事儿,那就不是董太师了,是司马师。
废帝是没有问题的,立一个亲董的皇帝没啥问题。引发讨董,没啥,关东军是渣,拖一段时间就行了。更重要的是内部建设问题。董卓没做好,就死在了这个上面。第一,对于士人的任用,结果这批人都是卧底。第二,拉拢其他派系武将过头,导致自己的基本盘不稳定,自己死于吕布之手。倒退回去以后,拥汉派集团要妥善处理,加剧这些人和袁绍的矛盾,让他们在政治上倒向自己。袁绍基本不待见汉献帝,想自立,想立刘虞,拖一拖,真实嘴脸暴露以后,中央拥汉派势力就好处理一些,尊于高位,不给实权,病死了不补位,慢慢消耗。下一步,核心位置文官要以关西士人为主。重用凉州军武将。提拔本家人当护卫(用并州系傻透了)。下一步是利用并州武将渗透河东和河内,这就进入传统地缘博弈,不多说了。
曹操是怎么做
心眼小,报复心强,记性好。如果对中国通史有一些了解,就会知道,其实并不算得太大奸大恶,然而,他为什么却成了奸雄的代名词?我分析着:一,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很高深,一般像我这样的普通人都搞不懂,于是,记者就问了:先生,您能不能用简单易懂的比喻来让我们理解下相对论?爱因斯坦回答:No问题,当一个男人和一个漂亮女人坐在一起一个小时,他会觉得只过了一分钟;然而让他坐在一个火炉上一分钟,他会觉得这比世界上任何一种时间都长。 这就是相对论的道理。虽然我还是没搞懂相对论。但对曹操为什么成为奸雄的代名词,却心领神会了。在曹操(包括司马懿)的同时代碰到了和。《》里,有一句名言,既生瑜,何生亮!其实周瑜和诸葛亮那是相当的不熟,周瑜转战江东,官至前部大督时,诸葛亮才刚刚出道呢!当时周瑜要是知道有孔明这个人,估计也是通过诸葛瑾对诸葛亮有一点了解吧!虽然,《隆中对》是千古名篇,代表着孔明殊绝于人的才智。但是,当时,属于刘备集团的高度机密,而且,对中的很多内容,是不宜让人知道的,知道就不灵了。所以,孔明的才能,在当时能体现出来的。就是一个顶级的谈判专家。一席话折腾的热血沸腾,立刻就想拿刀去和曹阿瞒拼命。就算赤壁之战后,在周瑜的眼中,刘备的左右手还是和张飞。“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因此,周瑜是不会发出既生瑜,何生亮这样的感慨的!但是,曹操(包括司马懿)是一定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的!你刘备这么仁义干嘛啊?你诸葛亮这么忠正干嘛啊?正因为你们两个人假仁假义,害得我们(曹孟德和司马仲达)本来不算太坏的人,一个成了奸雄的代言人,一个成了狐媚的形象大使。二,开创的朝代都算是短命王朝。曹操的儿子曹丕篡位后,国号定为“魏”,原则上是公元220-266年,其实,到公元250年前后,大概就可以改国号为“晋”了,因为,灭了曹爽后,在魏国,三马同槽,司马父子基本说了算。魏国实际上只控制了三十年。司马炎篡曹魏后,国号定为“晋”,原则上是公元265-316年,其实,到公元300年前后,八王之乱就拉开序幕。几年后,五胡乱华全面爆发,司马氏的不肖子孙,为了私利,将堂堂中原,折腾的乱七八糟。或曰:蜀汉和东吴的子孙也不争气啊!是不争气,但关键,人家毕竟没有那么搞笑吧!怎么个搞笑法?三,托孤的闹剧。曹操迎汉献帝,迁到许昌,本来大家是希望你曹操当周公的。结果,你曹操的所作所为,却像王莽,梁冀。你杀伏后啊,皇帝的老婆,是你一个臣子能随便杀的?更可恨的是,连汉献帝的两个儿子都杀,你曹操到底想要汉室延祚,还是要汉家绝后啊!你曹操自己回想一下自己说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脸不会红吗?嘿嘿,本来按照进化论,弱肉强食,也是一种物竞天择,可惜,偏偏不死不活,你曹丕和曹睿找了一个司马懿来托孤,结果,曹芳被废,曹毛被弑,最后曹奂被篡位。天理循环,报应不爽!曹操若知道了这样的结果,不知道他爽不爽?你司马家夺了曹魏,那就好好干吧,干的好了,至少能让人闭嘴,偏偏你司马家干的更差,司马炎本身就是一个色魔,好像天下的美女都该是他司马炎老婆似的,然后诸司马混战,你中央政权还控制不住,你司马炎心里就想着女人,到底有没有为自己的傻儿子想过啊!人家西汉也发生了七国之乱,结果,几个月时间,中央政权派出一个周亚夫,搞定。结果,文景之治,史书有载。本来,托孤托的这么混乱,也还堪接受,毕竟,大家都是读历史的,知道这个尔虞我诈的事情,向来那是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偏偏那边的蜀汉,也上演了一出托孤的重头戏,结果,怎么着,人家诸葛亮就为了刘备的一句遗嘱,硬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且,诸葛亮的儿子孙子,皆为国战死。这下子曹操父子,司马家祖孙三代,全部抓狂。我靠,孔明,你那么敬业干嘛啊!本来我曹操可以是大汉忠臣,我司马懿可以是曹魏忠臣,现在,全让你这厮给破坏了,你这厮良心大大的坏啊!我们知道,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在三国史话中,是旗帜鲜明的为曹操辩护的,名曰:为魏武帝辩诬。因为吕老师是国史专家,所以我不敢妄加评论,只是列出自己的观点,当然,肯定是和吕老师的看法不一样了。话说东汉末年,皇甫嵩可谓是风流人物,他如日中天的时候,曹吉利还是一个愣头青,现在有很多人附会,说皇甫嵩的火牛阵是曹吉利给他出的主意,其实,当时,根本没曹吉利什么事,是火烧起来,黄巾军大乱后,曹操的援兵正好赶到,然后一起大破黄巾军。皇甫嵩破黄巾军,威震天下,那个看出贾诩是一个顶级人才的阎忠出现了,神秘兮兮的对皇甫嵩说:“将军有祸了啊!”然后说了一堆道理:今身建不赏之功,体兼高人之德,而北面庸主,何以求安乎?皇甫嵩回答说:“夙夜在公,心不忘忠,何故不安?”(我一心为公,有什么可不安的?)阎忠马上举出韩信的例子,又讲了一堆的理由,不愧是一个蒯通似的雄辩家。然而,皇甫嵩坚决的回答:且人未忘主,天不祐逆。若虚造不冀之功,以速朝夕之祸,孰与委忠本朝,守其臣节。虽云多谗,不过放废,犹有令名,死且不朽。阎忠于是悻悻而走。等到了董卓之乱时,皇甫嵩在扶风,手中有精兵三万,盖勋秘密联络他,要一起发兵讨伐董卓,长史梁衍也劝他东联袁绍,一起搞死董肥猪,皇甫嵩仍是拒绝。后来,皇甫嵩进京,被董肥猪羞辱又关进监狱,差点被害死。于是乎,很多言论就说皇甫嵩这样那样不对,胆小怕事。真是这样吗?要说董卓的军事才能,和皇甫嵩那不是一个档次,董卓说这样,皇甫嵩说那样,结果,答案揭晓时,董卓连连答错。那政治才能呢?董肥猪的结局,大家也看到了。我相信,到了皇甫嵩那份上的人,轰轰烈烈的事情都经历过了,死是小事一桩,董卓最终被人点了天灯,其实也是小事,该享受的都享受了。然而,名声呢?遗臭万年。古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又云: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再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如果当时皇甫嵩起兵,什么名义,清君侧?董卓不是中央朝廷召去的么?这倒无所谓,输了,你乱臣贼子的名声跑不了;可就算赢了,在当时,你以为就没人骂你皇甫嵩了?你赢了,袁绍那批人就会服你皇甫嵩?董卓旧将会服你?长安洛阳各色人等会服你?王允和吕布合谋杀了董卓,但是,最后,为什么连李郭都干不过,可见,当时人心多么的不齐,王允死的有些冤。但这反衬了皇甫嵩的明智,后汉书评价皇甫嵩已经很清楚了,盖功名者,世之所甚重也。诚能不争天下之所甚重,则怨祸不深矣。这时候,我们回头看曹吉利的名篇《让县自明本志令》,写的自己有多么的委屈,写的自己有多么的纯洁。最后还是明明白白的点明了核心问题: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不敢放弃兵权,放弃了,怕被人所害。为什么皇甫嵩立了大功劳,名声为天下所重,却就是不怕被人所害?手中有三万精兵,和董卓有那么多公怨私恨,然而,说放手就放手?“夙夜在公,心不忘忠,何故不安?”--- 皇甫嵩如是说。看明白了吧,曹阿瞒,或者叫曹吉利,也可以称为夏侯操,当然,现在DNA鉴定他和夏侯家没有关系。他写的这个所谓的坦诚吐露心迹的文章,其实不过是一种掩耳盗铃,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自我意淫,绝望呻吟。也许,他年轻的时候,确实想报效国家,然后,归隐山林,然而,事实证明,他完全蜕变了,为了权势,为了私利,为了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不择手段,杀害了很多人,得罪很多人,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这时候,他能回头吗?他敢像皇甫嵩那样,坦然的放下兵权,光明正大的穿梭闹市吗?他不敢,他没有回头路了。他的杀戮太重了,罪孽太深了,如果没有兵权了,多少人想要他的命啊!他不知道文天祥,没有拜读正气歌,所以,他底气不足,然而,他却还厚颜无耻的说,“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当然安全了,“自帝都许,守位而已,宿卫兵侍,莫非曹氏党旧姻戚。议郎赵彦尝为帝陈言时策,曹操恶而杀之。其余内外,多见诛戮。”这种事都干出来了,再不多安排守卫,还真不知道哪天会被人刺杀了。通篇看下来,除了但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还凑合,其余的内容,完全是想为自己洗白,然而,他越拼命想方设法的为自己辩污,结果,至少我看到就是越辩越污。夙夜在公,心不忘忠,何故不安?如果曹孟德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还会说出: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这样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话吗?“公忠体国的文臣,舍死忘生的武士,就是其代表。这两种美德,魏武帝和诸葛武侯,都是全备了的。”我最怜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若论到美德,把曹阿瞒和武乡侯放在一起,简直就是对武乡侯的侮辱,我到死心如铁的这样认为!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二:挟天子以令诸侯!我想这其中有夸大的成分,毕竟写书之人的信息来源,一是古书,二是言传,三是想象!古时候信息的传播很缓慢的,所以这其中应该有人传着传着就变了味!小时候老师给我们讲,曹操是坏人,要挟别人!小时候我也这样认为,其实曹操作为魏国CEO,只是想收购吴国和蜀国!在史书上美名而已,为什么呢?因为曹操在死的时候说过,"我从来没有想过当皇帝!"这就是他为何当了多年的丞相,以他当初得的人心和股份实力,真当皇帝也不会有人说啥,没有人会排斥,其实当时的人民和官兵的心中,已经默认曹操是皇帝了,只是大家都没有说穿!结果他儿子上台就当皇帝了!按照当时的魏国董事长年纪小,经验值不足,公司的战略发展的让有经验之人担当,而且当时公司年年亏空,并不盈利,只是一个烂摊子,被多家公司打压,曹操勇于主动担任CEO没有逃避责任,这点应该值得称赞,要不是曹操,这家公司早就被吃掉了!大家有没有发现,后期的蜀国跟这个有些相似,诸葛亮一揽大权,也是说话人,无论大小事物一律过手过目,表面看似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实则可能是在提防着什么!但是却没有人质疑诸葛亮!为什么?我想可能是曹操说话时声音大了点,硬气了点导致的!不像诸葛亮那样文啾啾的!三:事实上曹操很得人心,只是吴国和蜀国一起诋毁,导致在这两个国家不得人心,这个战术现在各国都还在用,不是吗?当时的曹操礼贤下士,广纳人才,当时曹操的操作团队是最大的,只是没有特别拔尖的人才是事实,像关二爷,曹操可是没少费心,结果人家打死不跟他混!但是他知道用数量来弥补质量上不足,说明曹操还是很有战略眼光的!三国里面就曹操最有眼光和野心!孙权只是想如何守住那一亩三分地,刘备虽然想干曹操,但是他的圈子太小,只限于诸葛亮,关羽等几个人而已,认为有他们几个就够了,大小事都让他们几个亲信去做,没有来得及补充新鲜血液,这也是后来蜀国无人可用的原因!这仅仅是本人依三国演义来说的个人观点,至于对错,还是由网友们来评判!手机发长贴不容易,如有赞同的兄弟,给个支持,以示鼓励!有不赞同的兄弟,可以写出批评,但是请注意素质,不要骂人!谢谢!以后会读读三国志!
就是么!民族英雄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都就是这么说的。可见史上的黑曹者都是些什么货色!网上的黑草马甲们,严重不够尺寸!
哦,是吗?那照此逻辑你爷爷九成以上是一个农民,我是否能这么说:一个屌丝农民的孙子,有个狗屁资格引经论典评述古今?给我袞回去种田去!风楚也是论坛正史达人了,怎么和乱舞一样玩起这种自扇耳光的逻辑了?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呵呵,从曹操的作为来分析,一开始用兴汉平寇的正义旗帜,广招爱国志士,四处征战,最终稳定了中原局势。且不论曹操的忠奸是非,史料准确的记载:曹操打下中原后,权倾朝野,但依然没有罢免“挂名皇帝”,直到死去都没有称帝。对此有人评论是曹操之前旗帜太正义,等功成名就时,想称帝都没有机遇了,正义牌打多了停不下来了。光靠他的诗句,就说曹操的英雄正义,可这说服力不够强。但是曹操的奸诈,是在历史记载的用兵谋略上体现的,但是行军作战要很君子的打法是不可能的。曹操的奸诈骂名绝对来自两个方面:1、虽然他是辅佐汉室,却是**跋扈,在政治上排除异己,肯定造成汉室皇族和拥护汉室的臣民仇视。2、他儿子窃国称帝,招至天下对曹氏家族的骂声一片。千万别被&三国演义&蒙蔽了,那不是历史,是小说,是借三国的名,写了大明朝的事。
古时候尊奉孔孟那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思想,把篡位当成大罪,曹操自然就成了白脸的奸臣形象。
89楼97楼--- 我忍了很久,很想问你一句,你读过历史吗?杨坚时所处的环境,北周和北齐打的火热,斛律光杀的北周心惊胆战,你的乱后大治从何得出,就算北齐灭亡后,南边仍有陈朝。赵匡胤时所处的环境也叫做乱后大治?那北汉,契丹,后蜀,南唐,都是影子?而曹操是群雄并起的年代,杀戮过多,由此便被一再贬低。--- 他讨伐董卓,破袁术,败袁绍,灭袁绍子,谁说过他不对了?可是,你杀边让,杀孔融,杀孕妇,杀伏后,杀皇子,杀杨修,杀崔琰,可以不杀吗?完全可以,为什么杀了,因为他喜欢!我是老大,谁不听话就杀谁,这样的人,不贬低他,难道还应该表扬他?曹操的品德,太次了吧!114楼115楼然后,你认为,只要有能力,品德可以不看或忽略?你是想为蔡京,秦桧,严嵩之流翻案吗?117楼你所谓的屠城,也是后汉书的记载,而且人数是对不上的。--- 王夫之评价曹操:曹操父见杀而兴兵报之,是也;阬杀男女数十万人于泗水,徧屠城邑,则惨毒不仁,恶滔天矣。操之所以任天下之智力,术也,非道也!后汉书就不是史书了?资治通鉴就不是史书了?哦,人数对不上,那不是数十万,是十万数,这样你满意否?曹操出身一般,--- 你还真以为他出身一般,没有后台,他老爹家财万贯,花钱买官;他老爹的养父曹腾更不是一般人,没有这些后台,袁绍会鸟他?既然你只是说品德,那么曹操统一过程中杀人了,难道隋文帝统一全国就没有杀人?--- 你是不是没有看我的贴啊?麻烦你把我的贴子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你就会知道,为什么曹操会变成奸雄的代名词?我现在贴子里讨论的就是一曹操的品德问题,二,曹操为什么成为奸雄的代名词,你要反驳,也请你从这两方面入手。
87楼是因为他的长帅?可是曹阿瞒自己都看自己长相不顺眼,还要捉刀代笔。那是为什么呢?杨坚和宋祖的名声,相反,还不错。89楼97楼杨坚时所处的环境,北周和北齐打的火热,斛律光杀的北周心惊胆战,你的乱后大治从何得出,就算北齐灭亡后,南边仍有陈朝。赵匡胤时所处的环境也叫做乱后大治?那北汉,契丹,后蜀,南唐,都是影子?而曹操是群雄并起的年代,杀戮过多,由此便被一再贬低。--- 他讨伐董卓,破袁术,败袁绍,灭袁绍子,谁说过他不对了?可是,你杀边让,杀孔融,杀孕妇,杀伏后,杀皇子,杀杨修,杀崔琰,可以不杀吗?完全可以,为什么杀了,因为他喜欢!我是老大,谁不听话就杀谁,这样的人,不贬低他,难道还应该表扬他?曹操的品德,太次了吧!114楼115楼你认为,只要有能力,品德可以不看或忽略?你是想为蔡京,秦桧,严嵩之流翻案吗?第一,我在这里只说曹操,在同一时期,曹操做得比其他军阀是好的,你所谓的屠城,也是后汉书的记载,而且人数是对不上的。你的素材就是有限的,出来的结论自然也是偏颇的。第二、曹操出身一般,靠自己的努力拉杆子,扯队伍,统一北方,而隋文帝本身是外戚,篡的是自己外孙的位,宋太祖是军事将领,篡的是结拜兄弟的位。当然了,天下是人民的天下,然而,你要讲品德,但这二位的品德何在?隋文帝屠杀功臣的品德何在?第三、隋文帝继承了北周的衣钵,结束了东汉以来的分裂,统一了全国,功劳很大,而曹操靠自己的努力,统一了北方,难道没有一点功劳?既然你只是说品德,那么曹操统一过程中杀人了,难道隋文帝统一全国就没有杀人?曹操千夫所指,被丑化了一千年,鼓破乱人捶,隋文帝成功了,难道没有美化过?看历史就是只看品德吗?一分为二怎么体现?我们选择新人,当然是以德为先,但对待现实存在的历史人物是要辩证、历史、全面地看,上三位历史人物尽管存在争议,但总的是有公论的。
85楼87楼历代篡位,或者说接受禅让的多了去了,为什么历代的文人墨客就喜欢把曹操拿来做典型?是因为他的长帅?可是曹阿瞒自己都看自己长相不顺眼,还要捉刀代笔。那是为什么呢?杨坚和宋祖的名声,相反,还不错。89楼97楼--- 我忍了很久,很想问你一句,你读过历史吗?杨坚时所处的环境,北周和北齐打的火热,斛律光杀的北周心惊胆战,你的乱后大治从何得出,就算北齐灭亡后,南边仍有陈朝。赵匡胤时所处的环境也叫做乱后大治?那北汉,契丹,后蜀,南唐,都是影子?而曹操是群雄并起的年代,杀戮过多,由此便被一再贬低。--- 他讨伐董卓,破袁术,败袁绍,灭袁绍子,谁说过他不对了?可是,你杀边让,杀孔融,杀孕妇,杀伏后,杀皇子,杀杨修,杀崔琰,可以不杀吗?完全可以,为什么杀了,因为他喜欢!我是老大,谁不听话就杀谁,这样的人,不贬低他,难道还应该表扬他?曹操的品德,太次了吧!114楼我通篇都在说品德的事,你没看懂?那不怪你。你只要承认曹操的品德很次,我们在这一点上的意见就统一了。然后那你又如何解释你自己说的这句话:你所说的宋太祖、隋文帝所处的环境毕竟是乱后大治的阶段?他们所处的环境如何的乱后大治了?然后,你认为,只要有能力,品德可以不看或忽略?你是想为蔡京,秦桧,严嵩之流翻案吗?
61楼这句话是你说的吧那后汉书不是史书?再给你推荐一本书《资治通鉴》史书公认?85楼87楼历代篡位,或者说接受禅让的多了去了,为什么历代的文人墨客就喜欢把曹操拿来做典型?是因为他的长帅?可是曹阿瞒自己都看自己长相不顺眼,还要捉刀代笔。那是为什么呢?杨坚和宋祖的名声,相反,还不错。89楼97楼--- 我忍了很久,很想问你一句,你读过历史吗?杨坚时所处的环境,北周和北齐打的火热,斛律光杀的北周心惊胆战,你的乱后大治从何得出,就算北齐灭亡后,南边仍有陈朝。赵匡胤时所处的环境也叫做乱后大治?那北汉,契丹,后蜀,南唐,都是影子?而曹操是群雄并起的年代,杀戮过多,由此便被一再贬低。--- 他讨伐董卓,破袁术,败袁绍,灭袁绍子,谁说过他不对了?可是,你杀边让,杀孔融,杀孕妇,杀伏后,杀皇子,杀杨修,杀崔琰,可以不杀吗?完全可以,为什么杀了,因为他喜欢!我是老大,谁不听话就杀谁,这样的人,不贬低他,难道还应该表扬他?曹操的品德,太次了吧!你的最后一句也提到了,曹操的品德,太次了吧?你还是归结到品德上的,品德只是一个方面,懂吗?你全面比较了吗?》既然你这么懂历史,这么着,你从时代背景、生产力水平、壮大过程、提出政策措施和个人品德才能实绩等几个方面综合比较一下行吗?我看好你。
............98楼 104楼你这个果粉!106楼你要拿出证据证明两个小皇子要为母亲和父亲报仇,拿不出来,曹操毒死两个小皇子的行为就是禽兽的行为,是意欲,比曹吉祥和石亨还残暴;两个小孩啊!为什么要毒死,残忍啊!难怪蜀汉这边要反复的揭露曹操的这个残暴不仁的行为!111楼举报你就是举报你!咋,你不服???---- 服,服,这是你的自由嘛!讲了半天,还是意欲,总得给出些证据吧,什么“完全可以想见”之类的词语,太苍白无力,再这样,我就要学韩世忠了: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论坛是不是修理你,俄管不了,但是,俄举报你,俄能做主!96楼94楼......93楼然后就变成“做到了哪一样??”说真话和能不能做到完全是两码事,好比说,我的理想是当一个医生,然后我没有当成医生,所以,我就是没说真话?难怪说话“俄,俄,俄”的,不好好讲话,装腔做势,矫揉造作,言无可采。本文内容于
21:08:20 被乱舞2010编辑 原帖已被删除98楼 104楼你这个果粉!106楼你要拿出证据证明两个小皇子要为母亲和父亲报仇,拿不出来,曹操毒死两个小皇子的行为就是禽兽的行为,是意欲,比曹吉祥和石亨还残暴;两个小孩啊!为什么要毒死,残忍啊!难怪蜀汉这边要反复的揭露曹操的这个残暴不仁的行为!
1、民族政策:除了屠杀,没有像样的解决办法;2、三农政策:创造了倒行逆施的农奴化的民屯政策;3、接班人培养政策:除了鼓励兄弟仇杀,没有像样的培养接班人的方式方法,导致帝王接班人质量迅速恶化;4、知识分子政策:曹操自己伪装成知识分子样,却大行屠杀名士之道;5、千年恶行:曹操最大的恶行是手把手地教出了中华民族的罪恶家族——司马家族,导致五胡乱华。一、司马懿学会了曹操的篡权,并惟妙惟肖地翻了版;二、司马懿学会了曹操的屠杀少数民族;三、司马懿学会了曹操奸雄的本质;四、司马懿接受了曹操培养接班人的教训,却走向另一个极端,脑残也能当皇帝;五、司马炎终于觉得曹操的奴隶化民屯不人道,废止了民屯,但政权已经迅速走向腐败;本文内容于
23:09:22 被新天编辑
99楼不然就是,遂得使操穷凶极逆,主后戮杀,皇子鸩害。今操恶直丑正,寔繁有徒,包藏祸心,篡盗已显。再不然就是,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杀主后,滔天泯夏,罔顾天显。操子丕,载其凶逆,窃居神器。以上全部出自《三国志》,你还想再说什么?
20楼那阁下是刘姓之人喽?让老曹家给砍怕了?看看105楼的内容,那才叫言之有物呢!似阁下这般,呵呵,找个旮旯自己啃骨头去吧。还有,文人或者两汉魏晋时期所谓的名士,这帮子货色的所作所为于百姓有益者少,曹操杀的还是少了。就该把那帮子无用处的文人斩尽杀绝!免得这帮货色的徒子徒孙出来咬人!还有,怎么没见清朝的时候,这帮子文人名士出来叫唤啊?还不是让辫子朝的狗东西们给杀怕了嘛!所以说嘛,这帮货色就是欺软怕硬,只会吸食民脂民膏,于百姓毫无益处的杂碎!就该被斩尽杀绝的败类!本文内容于
23:23:48 被dell1450编辑
92楼94楼......91楼93楼然后就变成“做到了哪一样??”说真话和能不能做到完全是两码事,好比说,我的理想是当一个医生,然后我没有当成医生,所以,我就是没说真话?难怪说话“俄,俄,俄”的,不好好讲话,装腔做势,矫揉造作,言无可采。本文内容于
21:08:20 被乱舞2010编辑 原帖已被删除98楼 104楼你这个果粉!你敢拿中共的入党宣誓胡乱比附,俄看你是想被举报是么???你觉得那个大言不惭的诸葛亮的胡言乱语比中共的入党宣誓还神圣???----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念书的时候,《出师表》是必须要全篇背诵下来的。现在,我不清楚语文课本中还有没有这一篇,但是,在现在的国际形势下,我认为,让大家多读读出师表,多有裨益。你要去举报是吧,我以为这种事不必麻烦铁血的“高级巡视员”,也不归他们管。直接去教育部举报。痛斥一个大言不惭的人写的出师表为什么会选入教材。对了,你这个问题还没是没回答清楚,我们为了这个问题已经是跨年讨论了,他的小崽崽如果报仇,也是会造成动乱的,也是该杀的!--- 你有什么证据证明献帝的两个皇子要报仇,会造成动乱,你不是口口声声要别人讲证据吗?你要拿出证据证明两个小皇子要为母亲和父亲报仇,拿不出来,曹操毒死两个小皇子的行为就是禽兽的行为,是意欲,比曹吉祥和石亨还残暴;两个小孩啊!为什么要毒死,残忍啊!难怪蜀汉这边要反复的揭露曹操的这个残暴不仁的行为!
1、民族政策:除了屠杀,没有像样的解决办法;2、三农政策:创造了倒行逆施的农奴化的民屯政策;3、接班人培养政策:除了鼓励兄弟仇杀,没有像样的培养接班人的方式方法,导致帝王接班人质量迅速恶化;4、知识分子政策:曹操自己伪装成知识分子样,却大行屠杀名士之道;5、千年恶行:曹操最大的恶行是手把手地教出了中华民族的罪恶家族——司马家族,导致五胡乱华。一、司马懿学会了曹操的篡权,并惟妙惟肖地翻了版;二、司马懿学会了曹操的屠杀少数民族;三、司马懿学会了曹操奸雄的本质;四、司马懿接受了曹操培养接班人的教训,却走向另一个极端,脑残也能当皇帝;五、司马炎终于觉得曹操的奴隶化民屯不人道,废止了民屯,但政权已经迅速走向腐败;本文内容于
23:09:22 被新天编辑
老区人就这么自称“俄”!咋,你不满意???你敢拿中共的入党宣誓胡乱比附,俄看你是想被举报是么???你觉得那个大言不惭的诸葛亮的胡言乱语比中共的入党宣誓还神圣???你这个果粉!96楼79楼92楼94楼......80楼91楼93楼言无可采。本文内容于
21:08:20 被乱舞2010编辑 原帖已被删除98楼
79楼因为有贡献,所以可以随便杀无辜的小孩?你会不会觉得自己现在理丧尽天良越来越近了?92楼94楼......80楼91楼93楼好比说,我的理想是当一个医生,然后我没有当成医生,所以,我就是没说真话?难怪说话“俄,俄,俄”的,不好好讲话,装腔做势,矫揉造作,言无可采。本文内容于
21:08:20 被乱舞2010编辑 原帖已被删除102楼哈哈
哈哈96楼79楼92楼94楼......78楼80楼91楼93楼难怪说话“俄,俄,俄”的,不好好讲话,装腔做势,矫揉造作,言无可采。本文内容于
21:08:20 被乱舞2010编辑 原帖已被删除
曹操阶祸,窃执天衡;皇后太子,鸩杀见害,剥乱天下,残毁民物。不然就是,遂得使操穷凶极逆,主后戮杀,皇子鸩害。今操恶直丑正,寔繁有徒,包藏祸心,篡盗已显。再不然就是,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杀主后,滔天泯夏,罔顾天显。操子丕,载其凶逆,窃居神器。以上全部出自《三国志》,你还想再说什么?
79楼因为有贡献,所以可以随便杀无辜的小孩?你会不会觉得自己现在理丧尽天良越来越近了?92楼94楼......78楼80楼91楼93楼说真话和能不能做到完全是两码事,好比说,我的理想是当一个医生,然后我没有当成医生,所以,我就是没说真话?难怪说话“俄,俄,俄”的,不好好讲话,装腔做势,矫揉造作,言无可采。本文内容于
21:08:20 被乱舞2010编辑 原帖已被删除诸葛亮说了大话一对--- 记得入党宣誓时: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我是在讲大话?中国的党员都是在讲大话?你这个说不清,到底懂不懂的什么叫理想,什么叫志向?本文内容于
8:24:49 被小编a26编辑
55楼3、对历史的观点还是要从唯物主义史观的角度,从是否有利于时代发展,有利于生产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上分析,曹操性格多疑、残暴是无疑的,但作为政治人物,统一北方、关心生产、体惜百姓也是必然的,一些史学家从封建价值观、忠义的角度出发看人是有局限性的,如果起义、改朝换代都被视为乱臣贼子,那么人类就不该发展,现在还在燧人氏纪年。61楼史书公认?85楼87楼杨坚和宋祖的名声,相反,还不错。89楼宋太祖、隋文帝所处的环境毕竟是乱后大治的阶段,--- 我忍了很久,很想问你一句,你读过历史吗?杨坚时所处的环境,北周和北齐打的火热,斛律光杀的北周心惊胆战,你的乱后大治从何得出,就算北齐灭亡后,南边仍有陈朝。赵匡胤时所处的环境也叫做乱后大治?那北汉,契丹,后蜀,南唐,都是影子?而曹操是群雄并起的年代,杀戮过多,由此便被一再贬低。--- 他讨伐董卓,破袁术,败袁绍,灭袁绍子,谁说过他不对了?可是,你杀边让,杀孔融,杀孕妇,杀伏后,杀皇子,杀杨修,杀崔琰,可以不杀吗?完全可以,为什么杀了,因为他喜欢!我是老大,谁不听话就杀谁,这样的人,不贬低他,难道还应该表扬他?曹操的品德,太次了吧!
79楼因为有贡献,所以可以随便杀无辜的小孩?你会不会觉得自己现在理丧尽天良越来越近了?92楼94楼......76楼78楼80楼91楼93楼说真话和能不能做到完全是两码事,好比说,我的理想是当一个医生,然后我没有当成医生,所以,我就是没说真话?难怪说话“俄,俄,俄”的,不好好讲话,装腔做势,矫揉造作,言无可采。本文内容于
21:08:20 被乱舞2010编辑 原帖已被删除
79楼你会不会觉得自己现在理丧尽天良越来越近了?92楼它的小崽崽如果报仇,也是会造成动乱的,也是该杀的!--- 你有什么证据证明献帝的两个皇子要报仇,会造成动乱,你不是口口声声要别人讲证据吗?结果落实到自己的头上呢?“凭意欲”就可以杀人?你和曹吉祥,石亨那群混蛋本质上有什么两样?仅凭如果,就可以胡乱杀小孩,天啊!世间有这样的道理吗?
73楼76楼然后转眼又把自己的论点推翻了,诸葛亮说过几次真话?既然没有说真话,你就不要把这个话题抛出来,抛出来了,对自己不利的,就不是说真话,对自己有利的,就按自己意愿详加解读,我真对你太无语了!你真真是病的不轻啊!难怪弄了一个不清不楚的名字!78楼80楼91楼你确认你自己的精神没有问题?你先说:“诸葛亮说过几次真话?”然后就变成“做到了哪一样??”说真话和能不能做到完全是两码事,好比说,我的理想是当一个医生,然后我没有当成医生,所以,我就是没说真话?难怪说话“俄,俄,俄”的,不好好讲话,装腔做势,矫揉造作,言无可采。本文内容于
21:08:20 被乱舞2010编辑
79楼你会不会觉得自己现在理丧尽天良越来越近了?
66楼“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句话是谁说的?73楼76楼我真对你太无语了!你真真是病的不轻啊!难怪弄了一个不清不楚的名字!78楼80楼
曹操死后北方不乱?拿出证据!史实上,曹操结束北方战乱!制造白骨的大有人在!但是,做手术,要割破皮肉,要流血,但是,为了治病,这个牺牲要做!为了结束战乱,剿灭军阀,这个代价要有!付出这个代价,北方安定!白骨之后是生机!想统一北方的军阀大有人在,但是,它们除了制造白骨就是制造白骨!你很愿意作白骨之后的白骨???原帖已被删除
50楼55楼3、对历史的观点还是要从唯物主义史观的角度,从是否有利于时代发展,有利于生产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上分析,曹操性格多疑、残暴是无疑的,但作为政治人物,统一北方、关心生产、体惜百姓也是必然的,一些史学家从封建价值观、忠义的角度出发看人是有局限性的,如果起义、改朝换代都被视为乱臣贼子,那么人类就不该发展,现在还在燧人氏纪年。61楼史书公认?85楼87楼杨坚和宋祖的名声,相反,还不错。这也是我跟你说的,古人喜欢拿道德评价人,你所说的宋太祖、隋文帝所处的环境毕竟是乱后大治的阶段,他本人不需要那样的杀伐,因此就显得仁慈,而曹操是群雄并起的年代,杀戮过多,由此便被一再贬低。现在评价干部,是德能勤绩廉五项,评价古人呢?即便德能绩三项的话,你综合比对一下?看看是谁的评价高?
47楼---- 讲出这句话,足以看出你的知识水平了。后汉书对曹操的控诉,可谓一字一血,罗贯中只是一个小说家,他有什么能力穿越到南朝,去左右范晔撰写后汉书?罗贯中只是一个小说家,没有政府的背景,当不成戈培尔,不能把谎话说三百遍就变成真理,他有什么能力去愚弄历朝历代的老百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干了坏事,能蒙骗的了一时,能躲得悠悠众口吗?大部分老百姓是有鉴别能力的,不会把故事当史书来看的,没有历史基础,《三国演义》如何能这样的经久不衰?倒是那些断章取义,意图不轨,胡诌什么一个史书公认,一个在街头巷尾的人,居心叵测。自己不去看史书,就在那里胡说什么,曹操被当成奸臣,归功于世俗文化。好吧,我承认我这个小老百姓文化程度不高,看不懂史书,请你这个才高八斗,汗牛充栋,满腹经纶,智慧赛诸葛,谋略胜子房的高手中的高高手,帮我翻译下以下史书的内容:自帝都许,守位而已,宿卫兵侍,莫非曹氏党旧姻戚。议郎赵彦尝为帝陈言时策,曹操恶而杀之。其余内外,多见诛戮。操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董承女为贵人,操诛承而求贵人杀之。帝以贵人有妊,累为请,不能得。后自是怀惧,乃与父完书,言曹操残逼之状,令密图之。完不敢发,至十九年,事乃露泄。操追大怒,遂逼帝废后。又以尚书令华歆为郗虑副,勒兵入宫收后。闭户藏壁中,歆就牵后出。时帝在外殿,引虑于坐。后被发徒跣行泣过诀曰:"不能复相活邪?"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时!"顾谓虑曰:"郗公,天下宁有是邪?"遂将后下暴室,以幽崩。所生二皇子,皆鸩杀之。后在位二十年,兄弟及宗族死者百余人,母盈等十九人徙涿郡。50楼55楼61楼这句话是你说的吧那后汉书不是史书?再给你推荐一本书《资治通鉴》史书公认?85楼好极了,你说到了我贴子中的一个重点主题了!历代篡位,或者说接受禅让的多了去了,为什么历代的文人墨客就喜欢把曹操拿来做典型?是因为他的长帅?可是曹阿瞒自己都看自己长相不顺眼,还要捉刀代笔。那是为什么呢?杨坚和宋祖的名声,相反,还不错。
二:挟天子以令诸侯!我想这其中有夸大的成分,毕竟写书之人的信息来源,一是古书,二是言传,三是想象!古时候信息的传播很缓慢的,所以这其中应该有人传着传着就变了味!小时候老师给我们讲,曹操是坏人,要挟别人!小时候我也这样认为,其实曹操作为魏国CEO,只是想收购吴国和蜀国!在史书上美名而已,为什么呢?因为曹操在死的时候说过,"我从来没有想过当皇帝!"这就是他为何当了多年的丞相,以他当初得的人心和股份实力,真当皇帝也不会有人说啥,没有人会排斥,其实当时的人民和官兵的心中,已经默认曹操是皇帝了,只是大家都没有说穿!结果他儿子上台就当皇帝了!按照当时的魏国董事长年纪小,经验值不足,公司的战略发展的让有经验之人担当,而且当时公司年年亏空,并不盈利,只是一个烂摊子,被多家公司打压,曹操勇于主动担任CEO没有逃避责任,这点应该值得称赞,要不是曹操,这家公司早就被吃掉了!大家有没有发现,后期的蜀国跟这个有些相似,诸葛亮一揽大权,也是说话人,无论大小事物一律过手过目,表面看似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实则可能是在提防着什么!但是却没有人质疑诸葛亮!为什么?我想可能是曹操说话时声音大了点,硬气了点导致的!不像诸葛亮那样文啾啾的!三:事实上曹操很得人心,只是吴国和蜀国一起诋毁,导致在这两个国家不得人心,这个战术现在各国都还在用,不是吗?当时的曹操礼贤下士,广纳人才,当时曹操的操作团队是最大的,只是没有特别拔尖的人才是事实,像关二爷,曹操可是没少费心,结果人家打死不跟他混!但是他知道用数量来弥补质量上不足,说明曹操还是很有战略眼光的!三国里面就曹操最有眼光和野心!孙权只是想如何守住那一亩三分地,刘备虽然想干曹操,但是他的圈子太小,只限于诸葛亮,关羽等几个人而已,认为有他们几个就够了,大小事都让他们几个亲信去做,没有来得及补充新鲜血液,这也是后来蜀国无人可用的原因!这仅仅是本人依三国演义来说的个人观点,至于对错,还是由网友们来评判!手机发长贴不容易,如有赞同的兄弟,给个支持,以示鼓励!有不赞同的兄弟,可以写出批评,但是请注意素质,不要骂人!谢谢!以后会读读三国志! 既然你谈三国演义,我们就说说三国演义吧:其实曹操作为魏国CEO,只是想收购吴国和蜀国!在史书上美名而已,为什么呢?--- 大汉当时名义上还在,到你这里,直接整成魏国CEO了啊!以他当初得的人心和股份实力,真当皇帝也不会有人说啥,没有人会排斥,---- 没有人排斥?蜀汉和东吴就不说了,孔融出府,仰天叹曰:“以至不仁伐至仁,安得不败乎!” 曹操尽收融家小并二子,皆斩之。侍中荀彧曰:“不可。丞相本兴义兵,匡扶汉室,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中书令荀攸曰:“不可。丞相官至魏公,荣加九锡,位已极矣。今又进升王位,于理不可。”曹操闻之,怒曰:“此人欲效荀彧耶!”荀攸知之,忧愤成疾,卧病十数日而卒,亡年五十八岁。且说华歆将伏后拥至外殿。帝望见后,乃下殿抱后而哭。歆曰:“魏公有命,可速行!”后哭谓帝曰:“不能复相活耶?”帝曰:“我命亦不知在何时也!”文武众官皆议立曹操为魏王。尚书崔琰力言不可。众官曰:“汝独不见荀文若乎?”琰大怒曰:“时乎,时乎!会当有变,任自为之!”有与琰不和者,告知操。操大怒,收琰下狱问之。夏侯惇押耿、韦二人至市曹。耿纪厉声大叫曰:“曹阿瞒!吾生不能杀汝,死当作厉鬼以击贼!”刽子以刀搠其口,流血满地,大骂不绝而死。韦晃以面颊顿地曰:“可恨!可恨!”咬牙皆碎而死。原来你看三国演义,从六十一回到六十九回都不看的,才会得出曹操真当皇帝,没有人会排斥的结论来?
47楼曹操被当成白脸奸臣,主要归功于世俗文化的兴起,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演绎。---- 讲出这句话,足以看出你的知识水平了。后汉书对曹操的控诉,可谓一字一血,罗贯中只是一个小说家,他有什么能力穿越到南朝,去左右范晔撰写后汉书?罗贯中只是一个小说家,没有政府的背景,当不成戈培尔,不能把谎话说三百遍就变成真理,他有什么能力去愚弄历朝历代的老百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干了坏事,能蒙骗的了一时,能躲得悠悠众口吗?大部分老百姓是有鉴别能力的,不会把故事当史书来看的,没有历史基础,《三国演义》如何能这样的经久不衰?倒是那些断章取义,意图不轨,胡诌什么一个史书公认,一个在街头巷尾的人,居心叵测。自己不去看史书,就在那里胡说什么,曹操被当成奸臣,归功于世俗文化。好吧,我承认我这个小老百姓文化程度不高,看不懂史书,请你这个才高八斗,汗牛充栋,满腹经纶,智慧赛诸葛,谋略胜子房的高手中的高高手,帮我翻译下以下史书的内容:自帝都许,守位而已,宿卫兵侍,莫非曹氏党旧姻戚。议郎赵彦尝为帝陈言时策,曹操恶而杀之。其余内外,多见诛戮。操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董承女为贵人,操诛承而求贵人杀之。帝以贵人有妊,累为请,不能得。后自是怀惧,乃与父完书,言曹操残逼之状,令密图之。完不敢发,至十九年,事乃露泄。操追大怒,遂逼帝废后。又以尚书令华歆为郗虑副,勒兵入宫收后。闭户藏壁中,歆就牵后出。时帝在外殿,引虑于坐。后被发徒跣行泣过诀曰:"不能复相活邪?"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时!"顾谓虑曰:"郗公,天下宁有是邪?"遂将后下暴室,以幽崩。所生二皇子,皆鸩杀之。后在位二十年,兄弟及宗族死者百余人,母盈等十九人徙涿郡。50楼55楼61楼一个在史书在公认上这句话是你说的吧那后汉书不是史书?再给你推荐一本书《资治通鉴》史书公认?我说过了,任何一个封建皇帝都不会说曹操的好话,以为要防止下一个曹操挖自家的祖坟,还有,任何一个文人都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视谋逆为大逆不道,所以封建史书诋毁曹操是必然的,我们感谢这些史书为了我们记述了很多历史史实,但正如梁启超所言24史不过是24皇帝之家史而已,你看历史中对农民起义的描写?翻身做主人都是谋反,你还指望什么呢?按照他们的描写,就必须忠于朝廷,不忠就是反面典型,在这样的氛围中,曹操注定被反写,被当成白脸奸臣传唱。而今我们不过是运用唯物主义史观看历史而已,如果坚持历史的观点,你可以从台湾国民党的历史看到,而且台湾称共产党也是匪。
47楼曹操被当成白脸奸臣,主要归功于世俗文化的兴起,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演绎。---- 讲出这句话,足以看出你的知识水平了。后汉书对曹操的控诉,可谓一字一血,罗贯中只是一个小说家,他有什么能力穿越到南朝,去左右范晔撰写后汉书?罗贯中只是一个小说家,没有政府的背景,当不成戈培尔,不能把谎话说三百遍就变成真理,他有什么能力去愚弄历朝历代的老百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干了坏事,能蒙骗的了一时,能躲得悠悠众口吗?大部分老百姓是有鉴别能力的,不会把故事当史书来看的,没有历史基础,《三国演义》如何能这样的经久不衰?倒是那些断章取义,意图不轨,胡诌什么一个史书公认,一个在街头巷尾的人,居心叵测。自己不去看史书,就在那里胡说什么,曹操被当成奸臣,归功于世俗文化。好吧,我承认我这个小老百姓文化程度不高,看不懂史书,请你这个才高八斗,汗牛充栋,满腹经纶,智慧赛诸葛,谋略胜子房的高手中的高高手,帮我翻译下以下史书的内容:自帝都许,守位而已,宿卫兵侍,莫非曹氏党旧姻戚。议郎赵彦尝为帝陈言时策,曹操恶而杀之。其余内外,多见诛戮。操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董承女为贵人,操诛承而求贵人杀之。帝以贵人有妊,累为请,不能得。后自是怀惧,乃与父完书,言曹操残逼之状,令密图之。完不敢发,至十九年,事乃露泄。操追大怒,遂逼帝废后。又以尚书令华歆为郗虑副,勒兵入宫收后。闭户藏壁中,歆就牵后出。时帝在外殿,引虑于坐。后被发徒跣行泣过诀曰:"不能复相活邪?"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时!"顾谓虑曰:"郗公,天下宁有是邪?"遂将后下暴室,以幽崩。所生二皇子,皆鸩杀之。后在位二十年,兄弟及宗族死者百余人,母盈等十九人徙涿郡。50楼55楼68楼象君主立宪、议会制、民选这样的制度如果在哪个王朝得到实现,就会少了很多战乱、饥民和对经济社会的破坏。 曹操毕竟挟天子令诸侯,而后代则改朝换代,这样的人物,注定在封建社会得不到正确的评价,儒家思想不会赞同他的所谓,因为为要维护皇帝的统治,只能拿忠君仁义的思想禁锢下属。哪个皇帝给他平反,就是给自己的王朝和下一个曹操制造舆论。至于你扯什么宪政民主,什么的,去非洲看看再说吧,近的看泰国,两个政党打成一团的多得是,
其次因为曹操一直致力于打击东汉以来的大族豪强势力,而这股势力又占据着社会文化的制高点是社会文化的控制者。这股势力恨曹操,于是通过社会文化来妖魔化曹操。
57楼拯救天下???马甲,你多多的回复,俄好抓住你的话头再挂帖子。你说,你说66楼73楼76楼难怪弄了一个不清不楚的名字!78楼呵呵,自己就是说不清,还自以为说的清,搞笑至极。
先不说曹阿瞒到底安定了北方没有,估且猜测他安定了,他就可以名目张胆的杀小孩子,这是什么狗屁理论?因为有贡献,所以可以随便杀无辜的小孩?你会不会觉得自己现在理丧尽天良越来越近了?
45楼东汉被外戚,阉竖,小人折腾的混乱不堪,皇甫嵩已经尽力了,坏人干了坏事,把国家弄的一塌糊涂,凭什么就一定要好人来擦屁股?罪不是皇甫嵩犯的,坐牢却要强迫他来坐,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吗?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模样,不是皇甫嵩造成的,要惩罚的是那些造孽者,而不是对好人言词讨伐。比如,谁在搞污染,破坏大自然,谁在搞混乱,破坏国家安定,谁在搞贪污腐败,破坏道德廉耻。我们世世代代要唾骂的是这批人,唾骂到他们抬不起头来,至少,让后面想效仿的人有些心里阴影。而不是,不追查源头,就拿出大帽子盖人,“明明有拯救黎民于水火的能力,却为了维护虚名而无所作为,”对干坏事的坏人不闻不问,对好人却要求这,要求那。孔圣人是对的,接舆狂歌,长沮桀溺也是对的。谁犯罪,谁就要来承担后果,我们先要想到的是惩罚犯人,而不是强迫好人一定一定要怎样怎样。给好人多一点宽容吧!至于救世,对好人来说,选择权在他们自己。孔圣人要入世,没有人反对,长沮桀溺在滔滔者天下皆是也的朝代,选择退隐,难道有错?是不是一个个都要变成屈原,岳飞,那么悲惨,才是完全正确的?孔明快30岁了,还一直隐居,难道就是为了维护虚名而无所作为?可是,当刘备去拜访他后,他就坚决出山了。 为什么?拯救天下,不是一个人的事情!57楼66楼你莫非猴子乎?看书一直只看一半。“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句话是谁说的?73楼76楼既然没有说真话,你就不要把这个话题抛出来,抛出来了,对自己不利的,就不是说真话,对自己有利的,就按自己意愿详加解读,我真对你太无语了!你真真是病的不轻啊!难怪弄了一个不清不楚的名字!
是这样么???13楼14楼46楼51楼其实就是汉献帝,也是董卓这个汉贼自己推上台的木偶,完全没有任何政治合法性!汉献帝的上台,有东汉王室的认可么???俄是站在一个草民的立场上说这些话的,也就是站在孟子的“民本”立场上说这个话的!更是站在现在的,毛泽东在主席的“人民本位”上说这个话的!你又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的?《后汉书》,中国历史上最黑恶的势力——士族们黑曹的产物而已,有几句真话难说!俄既然能把诸葛亮的底子揭了,就不晒你!63楼--- 唉啊啊,曹操还自称周公,你比曹操还狠,直接让他弑君。你到底想维护曹操还是想进一步诋毁他啊?我真得搞不清,你这个说不清,到底想说明什么?
45楼东汉被外戚,阉竖,小人折腾的混乱不堪,皇甫嵩已经尽力了,坏人干了坏事,把国家弄的一塌糊涂,凭什么就一定要好人来擦屁股?罪不是皇甫嵩犯的,坐牢却要强迫他来坐,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吗?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模样,不是皇甫嵩造成的,要惩罚的是那些造孽者,而不是对好人言词讨伐。比如,谁在搞污染,破坏大自然,谁在搞混乱,破坏国家安定,谁在搞贪污腐败,破坏道德廉耻。我们世世代代要唾骂的是这批人,唾骂到他们抬不起头来,至少,让后面想效仿的人有些心里阴影。而不是,不追查源头,就拿出大帽子盖人,“明明有拯救黎民于水火的能力,却为了维护虚名而无所作为,”对干坏事的坏人不闻不问,对好人却要求这,要求那。孔圣人是对的,接舆狂歌,长沮桀溺也是对的。谁犯罪,谁就要来承担后果,我们先要想到的是惩罚犯人,而不是强迫好人一定一定要怎样怎样。给好人多一点宽容吧!至于救世,对好人来说,选择权在他们自己。孔圣人要入世,没有人反对,长沮桀溺在滔滔者天下皆是也的朝代,选择退隐,难道有错?是不是一个个都要变成屈原,岳飞,那么悲惨,才是完全正确的?孔明快30岁了,还一直隐居,难道就是为了维护虚名而无所作为?可是,当刘备去拜访他后,他就坚决出山了。 为什么?拯救天下,不是一个人的事情!57楼66楼你莫非猴子乎?看书一直只看一半。“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句话是谁说的?73楼从没见过这样讨论问题的,自己引隆中对的时候,就可以头头是道,什么诸葛亮《隆中对》分明在说“霸业可成”。什么霸应该这样解释,那是解读的非常详细啊,然后转眼又把自己的论点推翻了,诸葛亮说过几次真话?既然没有说真话,你就不要把这个话题抛出来,抛出来了,对自己不利的,就不是说真话,对自己有利的,就按自己意愿详加解读,我真对你太无语了!你真真是病的不轻啊!难怪弄了一个不清不楚的名字!
47楼---- 讲出这句话,足以看出你的知识水平了。后汉书对曹操的控诉,可谓一字一血,罗贯中只是一个小说家,他有什么能力穿越到南朝,去左右范晔撰写后汉书?罗贯中只是一个小说家,没有政府的背景,当不成戈培尔,不能把谎话说三百遍就变成真理,他有什么能力去愚弄历朝历代的老百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干了坏事,能蒙骗的了一时,能躲得悠悠众口吗?大部分老百姓是有鉴别能力的,不会把故事当史书来看的,没有历史基础,《三国演义》如何能这样的经久不衰?倒是那些断章取义,意图不轨,胡诌什么一个史书公认,一个在街头巷尾的人,居心叵测。自己不去看史书,就在那里胡说什么,曹操被当成奸臣,归功于世俗文化。好吧,我承认我这个小老百姓文化程度不高,看不懂史书,请你这个才高八斗,汗牛充栋,满腹经纶,智慧赛诸葛,谋略胜子房的高手中的高高手,帮我翻译下以下史书的内容:自帝都许,守位而已,宿卫兵侍,莫非曹氏党旧姻戚。议郎赵彦尝为帝陈言时策,曹操恶而杀之。其余内外,多见诛戮。操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董承女为贵人,操诛承而求贵人杀之。帝以贵人有妊,累为请,不能得。后自是怀惧,乃与父完书,言曹操残逼之状,令密图之。完不敢发,至十九年,事乃露泄。操追大怒,遂逼帝废后。又以尚书令华歆为郗虑副,勒兵入宫收后。闭户藏壁中,歆就牵后出。时帝在外殿,引虑于坐。后被发徒跣行泣过诀曰:"不能复相活邪?"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时!"顾谓虑曰:"郗公,天下宁有是邪?"遂将后下暴室,以幽崩。所生二皇子,皆鸩杀之。后在位二十年,兄弟及宗族死者百余人,母盈等十九人徙涿郡。53楼59楼62楼现在俄不会在意你对俄的极端不客气,在祥林嫂身上,有中国人民最可贵的优点!65楼
45楼东汉被外戚,阉竖,小人折腾的混乱不堪,皇甫嵩已经尽力了,坏人干了坏事,把国家弄的一塌糊涂,凭什么就一定要好人来擦屁股?罪不是皇甫嵩犯的,坐牢却要强迫他来坐,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吗?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模样,不是皇甫嵩造成的,要惩罚的是那些造孽者,而不是对好人言词讨伐。比如,谁在搞污染,破坏大自然,谁在搞混乱,破坏国家安定,谁在搞贪污腐败,破坏道德廉耻。我们世世代代要唾骂的是这批人,唾骂到他们抬不起头来,至少,让后面想效仿的人有些心里阴影。而不是,不追查源头,就拿出大帽子盖人,“明明有拯救黎民于水火的能力,却为了维护虚名而无所作为,”对干坏事的坏人不闻不问,对好人却要求这,要求那。孔圣人是对的,接舆狂歌,长沮桀溺也是对的。谁犯罪,谁就要来承担后果,我们先要想到的是惩罚犯人,而不是强迫好人一定一定要怎样怎样。给好人多一点宽容吧!至于救世,对好人来说,选择权在他们自己。孔圣人要入世,没有人反对,长沮桀溺在滔滔者天下皆是也的朝代,选择退隐,难道有错?是不是一个个都要变成屈原,岳飞,那么悲惨,才是完全正确的?孔明快30岁了,还一直隐居,难道就是为了维护虚名而无所作为?可是,当刘备去拜访他后,他就坚决出山了。 为什么?拯救天下,不是一个人的事情!57楼66楼你莫非猴子乎?看书一直只看一半。“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句话是谁说的?
47楼曹操被当成白脸奸臣,主要归功于世俗文化的兴起,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演绎。---- 讲出这句话,足以看出你的知识水平了。后汉书对曹操的控诉,可谓一字一血,罗贯中只是一个小说家,他有什么能力穿越到南朝,去左右范晔撰写后汉书?罗贯中只是一个小说家,没有政府的背景,当不成戈培尔,不能把谎话说三百遍就变成真理,他有什么能力去愚弄历朝历代的老百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干了坏事,能蒙骗的了一时,能躲得悠悠众口吗?大部分老百姓是有鉴别能力的,不会把故事当史书来看的,没有历史基础,《三国演义》如何能这样的经久不衰?倒是那些断章取义,意图不轨,胡诌什么一个史书公认,一个在街头巷尾的人,居心叵测。自己不去看史书,就在那里胡说什么,曹操被当成奸臣,归功于世俗文化。好吧,我承认我这个小老百姓文化程度不高,看不懂史书,请你这个才高八斗,汗牛充栋,满腹经纶,智慧赛诸葛,谋略胜子房的高手中的高高手,帮我翻译下以下史书的内容:自帝都许,守位而已,宿卫兵侍,莫非曹氏党旧姻戚。议郎赵彦尝为帝陈言时策,曹操恶而杀之。其余内外,多见诛戮。操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董承女为贵人,操诛承而求贵人杀之。帝以贵人有妊,累为请,不能得。后自是怀惧,乃与父完书,言曹操残逼之状,令密图之。完不敢发,至十九年,事乃露泄。操追大怒,遂逼帝废后。又以尚书令华歆为郗虑副,勒兵入宫收后。闭户藏壁中,歆就牵后出。时帝在外殿,引虑于坐。后被发徒跣行泣过诀曰:"不能复相活邪?"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时!"顾谓虑曰:"郗公,天下宁有是邪?"遂将后下暴室,以幽崩。所生二皇子,皆鸩杀之。后在位二十年,兄弟及宗族死者百余人,母盈等十九人徙涿郡。50楼54楼再不然就是,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杀主后,滔天泯夏,罔顾天显。操子丕,载其凶逆,窃居神器。有些人就认为曹是正面的,同时认为曾国藩是反面的。这些人把仁义礼智信当成封建糟粕,看看一些社会现象,就是缺失这些的结果。
点击加载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皇甫圣华和郭碧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