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灾难深重的中国,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小学英语教学反思思

主题一&&灾难深重的中国&&&&&首案编写:司桂荣
态度:通过了解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斗争,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通过了解和探究近代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以及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屈辱、苦难,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能力:使学生学会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方法,养成关注历史的习惯以及用历史的观点看待问题的习惯;通过了解读《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了解《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知识:了解鸦片输入对中国社会的危害,以及外国列强由此发动侵华战争的基本史实;知道林则徐为维护中国民族利益而进行的“虎门销烟”壮举,认识英国等西方列强向中国走私鸦片和发动侵略战争的罪恶目的;了解由于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圆明园付之一炬的历史,知道“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养成教育训练点:
1.培养学生自学、倾听、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关注历史、用历史的观点看待问题的良好习惯,以及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民族自尊心。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清鸦片输入对中国社会的危害,通过鸦片战争、圆明园被毁,以及外国列强瓜分中国等历史事件的介绍,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战争摧残人的身心,使国家丧失领土和尊严,破坏经济发展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何激发学生以史为镜,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准备《时局图》的教学挂图;
2.准备《林则徐》《甲午战争》《火烧圆明园》等影视资料片断。
3.收集历史上外国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主要内容,如《中英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等。
4.准备有关鸦片的彩色图片,收集介绍鸦片作为毒品危害人体的资料。
5.利用各种媒体收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6.收集我国近代遭受外国列强侵略、凌辱的事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鸦片侵蚀中国、圆明园的倾诉
一、追溯辉煌,激发爱国
1、在《我的中国心》的伴奏下,多媒体出示巍巍长城。
师:法国总统密特朗这样说过:没到过金字塔就等于没到过埃及,没到过长城等于没到过中国。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过:长城是我所看到的最令人震撼的古代建筑。
美国总统克林顿这样说: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
听了这些外国元首给咱们长城的题词,你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自由畅谈感受)
2、师:但这蜿蜒万里、傲立千载的长城也不过是我们泱泱中华浩瀚文明中的沧海一粟、繁星一点。那么,你了解我们中华古国五千年的辉煌吗?你能说出像长城一样流芳千古、闻名中外的中华瑰宝吗?(生举例说明:唐诗、宋词——)
3、师:是的,事实证明,中华民族曾屹立东方,称雄世界,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在西方社会进行工业革命,发生巨大变革的时候,却因为清政府的闭关锁国,陷入了灾难深重的境地。(板书:灾难深重的中国)而这场灾难,竟整整持续了100年!100年呵!那是整整一个世纪!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历史,去体验那百年的切肤之痛吧!
一、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谈话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对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了解,知道我们中国在世界历史上,一直以来是以一个发达、强大的国家屹立于世界人民面前。然而,本单元我们更多的讲和平,是因为我们的祖国在西方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候,在西方国家轰轰烈烈进行工业革命时,我们却依然闭关锁国,发展的步伐开始变慢,由此陷入了灾难深重的境地。本单元,我们将要了解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历史。)
1.谈话启发:同学们,你到过北京吗?瞻仰过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什么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将虎门销烟作为中国革命的开始?
2.揭题板书
二、鸦片侵蚀中国
1.学生自学课文,谈谈从书本上收获的有关鸦片的知识。
2.展示补充课外搜集的有关鸦片的资料(教师相机点拔:)
23.引导观看“鸦片战争前后仅一百年间的中国人吸食鸦片示意图”
34.学生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①通过看吸食鸦片示意图,你感悟到了什么?
②鸦片的危害是什么?
<span STYLE="FonT-siZe: 16 CoLor: FonT-FAMiLY: 楷体_GB
年,第11届奥运会在柏林举行。中国申报了近三十个参赛专案,派出了140余人的代表团。在所有的参赛专案中除撑杆跳高选手进入复赛外,其他人都在初赛中即遭淘汰,最终全军覆没。中国代表团回国途经新加坡时,当地报刊上发表了一幅外国漫画讽刺中国人:在奥运五环旗下,一群头蓄长辫、长袍马褂、形容枯瘦的中国人,用担架扛著一个大鸭蛋,题为“东亚病夫”。从此,“东亚病夫”就成了洋人尤其是日本鬼子对中华儿女的蔑称。
师:此时此刻,孩子们,你们又想说些什么?(生畅所欲言)
(二)虎门销烟
本大臣一日不回!说说林则徐这句话的意思。补充理解林则徐的另一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2.播放《林则徐虎门硝烟》影视资料或讲《林则徐虎门硝销烟》的故事
5.说说“鸦片一日不绝,本大人一日不回”这句话的含义
6.过渡:鸦片大量输入,危害严重,鸦片战争前40年中,英国走私入中国的鸦片多达40多万箱,掠走三四亿两白银,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林则徐虎门销烟大快人心,粉碎了英国利用鸦片掠走中国财富的美梦,激起英国政府的强烈不满,英国人不肯罢休,借此于1840年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三)《中英南京条约》
71.齐读《中英南京条约》。
82.讨论:分析《中英南京条约》若干条款,说一说为什么它是不平等的?
(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英国以武力侵略的方式迫使中国接受其侵略要求,这就使中国主权国家的独立地位遭到了破坏。强占香港,损害了中国领土的完整。通商口岸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和不等价交换的中心。巨额赔偿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转嫁到劳动人民的身上,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艰苦。《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圆明园的毁灭
过渡:《中英南京条约》的签定,使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圆明园的毁灭,更是中国蒙受耻辱的历史见证。
1.学生先读有关教材。
2.教师介绍圆明园的面积、规模、珍宝与文物资料。
3.播放圆明园毁灭的影视资料。
4.集体交流,汇报收获
&#9312;圆明园昔日是怎样的辉煌?
&#9313;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9314;站在圆明园废墟上,你会想到什么?
(圆明园毁灭想到的:
1.这连烧三天的大火就这样把圆明园的珍藏化成了灰烬。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收藏了极为丰富的古今图书字画、各式各样的奇珍异宝和价值连城的古代文物。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2.我们的国防不强大。
3.我们的科技不发达。(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能让人家拉得我们太远)那些残留的石柱好像在提醒炎黄子孙:“落后就要挨打!
4.圆明园的毁灭,中华文明的破坏,我们感到的是民族的耻辱。
5.要发奋学习,振兴中华。
四、抚今追昔,树立报国志
1.百年忧患,百年沧桑,百年国耻,早已深深镌刻在了中国人的灵魂深处。这百年的深重灾难,虽然带给了我们无尽的耻辱与悲愤,却同时也唤醒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平崛起的信心和壮志!
(多媒体出示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国庆阅兵等一系列场景。)
2.此情此景,作为一名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你又想说些什么呢?
3.师总结:是呀,国兴我荣,国弱我耻,我们的命运始终与祖国和民族息息相关!让我们从今日起,从此时此刻起,时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时刻牢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四五、全课总结
附:板书设计
灾难深重的中国
清政府闭关锁国
鸦片侵蚀中国→虎门销烟→中英战争→《中英南京条约》&&&
落后,就要挨打!
圆明园的毁灭
教后反思:这节课所学内容虽然离孩子们的生活较远,但孩子们但略有些知识经验,虽然本课知识点多,但条理分明,课堂上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片、文字说明和音响创设的氛围,所以我从他们的发言和神情中,感觉他们真正地走近了历史,充满了对清政府腐败无能和英国侵略军的愤恨,孩子们学得还不错。
第二课时&&&&
西方列强瓜分中国
一、引用《七子之歌》导入
1.师:闻一多先生有一首著名的诗叫“七子之歌”,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被外国列强夺去的七处失地比喻为脱离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你知道是那些地方吗?(澳门、香港、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
一、抚今思昔
1.课件展示香港、澳门回归短片,通过激动人心、举国欢庆的场面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2.课件展示鸦片战争中国地图:
ALT="主题一&&灾难深重的中国&&&&&首案编写:司桂荣"
TITLE="主题一&&灾难深重的中国&&&&&首案编写:司桂荣" />&
&& 让学生质疑,从而引出中国被西方列强瓜分那屈辱的历史。
&& 课件出示:
<img HEIGHT="368"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7c0ef653tda0bb7d" WIDTH="300"
ALT="主题一&&灾难深重的中国&&&&&首案编写:司桂荣"
TITLE="主题一&&灾难深重的中国&&&&&首案编写:司桂荣" />
师述:在中国历史上,中日甲午战争后,英、俄、美、日、法、德等国争先恐后夺取侵华大权,迅速形成瓜分中国的局势。在陈勇先生收藏的画片中,有一幅刊发于1898年法国《小巴黎人》杂志的彩色画片(左图),以漫画的形式,把中国比喻成一个大蛋糕,将列强瓜分中国的丑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23.揭示并板书课题
西方列强瓜分中国
二、山河破碎
二、看《时局图》反思历史
1.投影出示:《时局图》和《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简表》。
1.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提出自学要求:
(1)认真读课本第30页上“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简表”。
(2)一会儿组内派代表在大屏幕展示的中国地图上指出被割占和强行租借的地方,以及势力范围。
2.全班交流。
3.课件展示“中国国耻地图”
ALT="主题一&&灾难深重的中国&&&&&首案编写:司桂荣"
TITLE="主题一&&灾难深重的中国&&&&&首案编写:司桂荣" />&
启发:你看后有什么话想要说吗?
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点拨总结:短短几十年时间,一个独立自主,领土完整的国家被外国列强侵占瓜分,践踏蹂躏得满目沧桑,支离破碎,这是何等的屈辱。从侵占中国领土的列强国家、中国被吞噬的地区两方面讲解,突出体现帝国主义的丑恶嘴脸和凶残面目。
34.同桌同学生操作合作看30页《时局图》:
结合上表和课前所搜集到的资料,指出图中各种动物和标识代表那些帝国主义国家。
(熊:俄国;鹰:美国;老虎:英国;蛤蟆:法国;肠子:德国;太阳:日本)
45.齐读《时局图》旁所题的一首诗,并说说它的含义
沉沉酣睡我中华,
哪知爱国即爱家;
国民知醒宜今醒,
莫待土分裂似瓜。
(诗的意思是:中国在沉睡之中,中国人哪里知道爱国就等于爱家,人们要是知道醒来就在今天,不要等到土地像分瓜似的给人分割了才觉醒。)
(表达了对时局的关心和对祖国危亡的担心,呼吁中华民族赶快觉醒,挽救民族危亡。)
学生自读短文《上海租借地的:“耻辱牌”》,教师说明这是帝国主义列强在景升上摧残和凌辱中国人民,教育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6.集体交流:
&#9312;上海外滩公园里一块牌子上写着什么内容?
&#9313;哪些人进行了见证?
&#9314;这快牌子说明了什么?
三、生活屈辱
情景感受一
(1)中国人只能坐三等车厢;中国人力车夫必须穿上像犯人一样的“号衣”;&
(2)1885年,上海的租界当局建了一个外滩公园。他们在公园门口挂着写有这样园规的牌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3)在租界里,发生的中国妇女被轧事件。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从电影、电视和书籍中了解到的进行想象提出问题。
从这三个不同点位的体验,使学生充分感受中国人在自己的领土上看着外国列强为所欲为,忍气吞生的屈辱。通过学生舍身处地的想象,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对祖国遭受的屈辱感到震撼,使人不能忘记。
情景感受二:
出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澳门》。
先让学生朗诵,再让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唱,让学生体会澳门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四、重回现实
1.观看新旧过渡图,通过香港、澳门新貌,神舟六号遨游太空,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图片,让学生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祖国的昨天阴雨满天,祖国的今天如日中天,只要不忘昨日的屈辱,有我们这一代人的振奋,祖国的明天必将灿烂辉煌!
&三、总结&
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勿忘国耻,振我中华。
附:板书设计
西方列强瓜分中国
中国领土 &&&&&西方列强
中国人民 &&&&&遭受歧视、羞辱
&&&&&&&&&&&&&&&&&&&
落后就要挨打!
&&&&&&&&&&&&&&&&&&
勿忘国耻,振我中华
教后反思:这节课,通过了解帮助学生了解史事,勾画地图等活动,让学生知道在清代末期中华民族的领土被割让、被租借,认识祖国山河破碎,满目沧桑的情形。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要牢记历史,正视历史,学习用联系的观点,辩证的方法看待历史。以情为主线,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地感受和体验,得到情感的升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最终内化为内在的精神力量,追求自我的不断完善与超越。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14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灾难深重的中国2》教学设计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2014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灾难深重的中国2》教学设计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4|
上传日期: 08:40:59|
文档星级:&#xe60b;&#xe612;&#xe612;&#xe612;&#xe612;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4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灾难深重的中国2》教学设计.DOC
道客巴巴认证
机构认证专区
加 &#xe67b; 展示
享受成长特权
官方公共微信《灾难深重的中国》教学反思
&&&&&&&&&&&&&&&&&&&&&&&&&&&&&&&&&&&&&&&
1.2.3.----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日期:(诗的意思是:中国人都在沉睡中,人民哪里知道爱国就等于爱家,人们要是知道醒来就在今天,不要等到土地像瓜似的给人分割了。)
学生自读短文《上海租借地的:&耻辱牌&》,教师说明这是帝国主义列强在景升上摧残和凌辱中国人民,教育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板书设计:
1 灾难深重的中国
鸦片侵入中国&&《中英南京条约》
圆明园的毁灭
西方列强瓜分中国...鸦片侵入中国的相关内容日期:中国的文化传统根深蒂固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教育、尊敬师长、努力、遵守纪律、谦虚、家庭责任等,这些都对华人在美国社会取得成就产生积极的作用。而华裔儿童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来自家庭,例如重视教育。 根据笔者的研究,华人可能表现的方式如下: 1、母亲专职照顾小孩。日期:中国科学家破译胎儿感染乙肝病毒之谜 中国科学家2000年8月宣布,他们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胎儿在子宫内感染乙肝病毒的传播机制。 这项研究发现,先兆早产引起胎盘微血管的破损,会使母亲含有高浓度乙肝病毒的血液进入胎儿体内。乙肝病毒从母亲的脱膜细胞经过滋养层、绒毛间质日期:中国的文化传统根深蒂固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教育、尊敬师长、努力、遵守纪律、谦虚、家庭责任等,这些都对华人在美国社会取得成就产生积极的作用。而华裔儿童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来自家庭,例如重视教育。 根据笔者的研究,华人可能表现的方式如下: 1、母亲专职照顾小孩。日期:水中分娩是否适合中国产妇 日,一名27岁的教师在上海水中分娩,顺利地产下了一名健康的婴儿,成为中国首例水中分娩的孕妇。也难怪,千百年来习惯了躺着生孩子的中国女性们一旦知道了在水中也能生且能生得更安全更健康,难免会跃跃欲试。 但水中分娩...日期:中国关注新生儿听力问题 新华社消息 中国最大规模的一次新生儿听力筛查研究表明,新生儿听力损伤发病率已达6.04‰,远远高于卫生部要求进行普遍筛查的其它两项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 2000年1月至12月,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婴幼儿听力学组对北京市海淀日期:中国的文化传统根深蒂固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教育、尊敬师长、努力、遵守纪律、谦虚、家庭责任等,这些都对华人在美国社会取得成就产生积极的作用。而华裔儿童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来自家庭,例如重视教育。 根据笔者的研究,华人可能表现的方式如下: 1、母亲专职照顾小孩。日期:中国城市儿童无机营养素缺乏须关注 据中国儿童中心日前对中国十城市0至6岁儿童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婴幼儿无机营养素摄入标准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镁97.7%、铜97%、钙94%、铁83%、锌61%。5种无机营养素中达标最好项是镁,最差项是锌,缺锌婴幼儿比例达到了39%。调查数
&最新内容- - - - - - - - - - - - &&热点推荐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第二单元&&主题一&&灾难深重的中国
灾难深重的中国
态度:通过了解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斗争,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通过了解和探究近代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以及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屈辱、苦难,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能力:使学生学会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方法,养成关注历史的习惯以及用历史的观点看待问题的习惯;通过了解《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知识:了解鸦片输入对中国社会的危害,以及外国列强由此发动侵华战争的基本史实;知道林则徐为维护中国民族利益而进行的“虎门销烟”壮举,认识英国等西方列强向中国走私鸦片和发动侵略战争的罪恶目的;了解由于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圆明园付之一炬的历史,知道“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养成教育训练点:
1.培养学生自学、倾听、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关注历史、用历史的观点看待问题的良好习惯,以及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民族自尊心。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鸦片战争、圆明园被毁,以及外国列强瓜分中国等历史事件的介绍,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战争摧残人的身心,使国家丧失领土和尊严,破坏经济发展等。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战争的起因和结果。
教学准备:
1.准备《时局图》的教学挂图;
2.准备《林则徐》《甲午战争》《火烧圆明园》等影视资料片断。
3.收集历史上外国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主要内容,如《中英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等。
4.准备有关鸦片的彩色图片,收集介绍鸦片作为毒品危害人体的资料。
5.利用各种媒体收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6.收集我国近代遭受外国列强侵略、凌辱的事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鸦片侵蚀中国圆明园的倾诉
一、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启发:同学们,你到过北京吗?瞻仰过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什么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将虎门销烟作为中国革命的开始?
2.揭题板书
二、鸦片侵蚀中国
1.学生自学课文
2.引导观看“鸦片战争前后仅一百年间的中国人吸食鸦片示意图”
3.集体交流:
&#9312;通过看吸食鸦片示意图,你感悟到了什么?
&#9313;鸦片的危害是什么?
4.播放《林则徐虎门硝烟》影视资料或讲《林则徐虎门硝烟》的故事
5.说说“鸦片一日不绝,本大人一日不回”这句话的含义
6.过渡:鸦片大量输入,危害严重,鸦片战争前40年中,英国走私入中国的鸦片多达40多万箱,掠走三四亿两白银,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林则徐虎门销烟粉碎了英国利用鸦片掠走中国财富的美梦,激起英国政府的强烈不满,英国人不肯罢休,借此于1840年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7.齐读《中英南京条约》。
8.讨论:分析《中英南京条约》若干条款,说一说为什么它是不平等的?
(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英国以武力侵略的方式迫使中国接受其侵略要求,这就使中国主权国家的独立地位遭到了破坏。强占香港,损害了中国领土的完整。通商口岸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和不等价交换的中心。巨额赔偿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转嫁到劳动人民的身上,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艰苦。《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圆明园的毁灭
过渡:《中英南京条约》的签定,使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圆明园的毁灭,更是中国蒙受耻辱的历史见证。
1.学生先读有关教材。
2.教师介绍圆明园的面积、规模、珍宝与文物资料。
3.播放圆明园毁灭的影视资料。
4.集体交流,汇报收获
&#9312;圆明园昔日是怎样的辉煌?
&#9313;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9314;站在圆明园废墟上,你会想到什么?
(圆明园毁灭想到的:
1.这连烧三天的大火就这样把圆明园的珍藏化成了灰烬。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我们的国防不强大
3.我们的科技不发达,那些残留的石柱好像在提醒炎黄子孙:“落后就要挨打!
4.圆明园的毁灭,中华文明的破坏,我们感到的是民族的耻辱。
5.要发奋学习,振兴中华)
四、全课总结
附:板书设计
灾难深重的中国
清政府闭关锁国
鸦片侵蚀中国→虎门销烟→中英战争→《中英南京条约》
圆明园的毁灭
第二课时:西方列强瓜分中国
一、引用《七子之歌》导入
1.师:闻一多先生有一首著名的诗叫“七子之歌”,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被外国列强夺去的七处失地比喻为脱离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你知道是那些地方吗?(澳门、香港、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
2.揭示课题
西方列强瓜分中国
二、看《时局图》反思历史
1.投影出示:《时局图》和《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简表》。
2.教师点拨:从侵占中国领土的列强国家、中国被吞噬的地区两方面讲解,突出体现帝国主义的丑恶嘴脸和凶残面目。
3.学生操作:指出图中各种动物和标识代表那些帝国主义国家。
(熊:俄国;鹰:美国;老虎:英国;蛤蟆:法国;肠子:德国;太阳:日本)
4.齐读《时局图》旁所题的一首诗,并说说它的含义
沉沉酣睡我中华,
哪知爱国即爱家;
国民知醒宜今醒,
莫待土分裂似瓜。
(诗的意思是:中国在沉睡之中,中国人哪里知道爱国就等于爱家,人们要是知道醒来就在今天,不要等到土地像分瓜似的给人分割了才觉醒。)
(表达了对时局的关心和对祖国危亡的担心,呼吁中华民族赶快觉醒,挽救民族危亡。)
5. 学生自读短文《上海租借地的:“耻辱牌”》,教师说明这是帝国主义列强在景升上摧残和凌辱中国人民,教育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6.集体交流:
&#9312;上海外滩公园里一块牌子上写着什么内容?
&#9313;哪些人进行了见证?
&#9314;这快牌子说明了什么?
附:板书设计
西方列强瓜分中国
中国领土&&&&&
西方列强 &瓜分殆尽
中国人民&&&&&
遭受歧视、羞辱
教后反思:
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这节课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从文字、图片等资料,特别是当时一爱国者画的《时局图》让学生形象地看到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领土的情况和上海外滩公园竖立的“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牌子,使他们多角度地感受到了中国近代史上,因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西方列强带给中国的屈辱与苦难,以及侵略者的凶残面目,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民族义愤和爱国主义情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学反思范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