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种情感这本书能让你戒烟txt

设计师推荐阅读:《情感化设计》[美]DONALD A. NORMAN 著 : PS笔刷吧-笔刷免费下载
您的位置: &
& 设计师推荐阅读:《情感化设计》[美]DONALD A. NORMAN 著
研究、创作和设计,这三者有什么关系?
三者都是人的主动性活动,但三者的区别在于:研究指向外物,创作指向自己,设计指向他人。研究主要是剖析外物,创作主要是表达自己,设计主要是留住他人。研究有两个主体:研究者,研究物。创作也有两个主体:作家,作品。(为了票房的剧本创作除外)。但是设计有三个主体:设计者,设计物,用物者。
几乎所有词典、著作中关于设计的定义和讨论一般只关注第一个主体,甚至第一个主体的动作:设计。在互联网行业,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第三个主体:用物者,也因此倡导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ser centered design)。这是一种以终为始或者说目标导向的思路。设计的目的,或者说最终走向,是用物者,设计的第一主体只是起点,第二主体只是手段,第三主体才是目的,或者说第二主体与第三主体的关系才是目的。事实上,1988年Donald Norman 在《设计心理学》的最后一章便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这本书已经成为经典。经过16年的反思和沉淀,Norman终于在2004年的《情感化设计》中得到了升华。
所谓升华,就是将全部变成了部分。在爱因斯坦之前,牛顿三定律就是物理学的全部,爱因斯坦之后,牛顿三定律只是物理学的一部分,只是宏观低速时的那部分。《设计心理学》提倡的可视原则、匹配原则、反馈原则 只是设计的其中一个层次而已,即《情感化设计》中的“本能、行为、反思”三水平中的第二水平。
在情感化设计一书中,作者勾勒出设计的三水平:
本能: 对刺激作为的即时的反应
行为:操作、使用
反思:联想、寄托、彰显
这三种水平落实到产品设计上,具体而言:
外形、外观
效用、性能
形象、意义、记忆
作者在第四章谈到电影时,将三水平理论与Boorstin的电影理论对应起来。Boorstin在《好莱坞视觉:什么使电影运作成功》一书中指出电影投合三种不同的情感水平:
本能的、替代的、旁观的
1 本能,即:运动的兴奋 ,毁灭的快乐,强烈的性欲 ,杀戮的欲望 恐怖的感觉。
2 替代,即:把自己想像为 电影 中的人物。 人们被吸引到故事之中,对情境和角度产生认同 全神贯注于电影,世界在身边消失,时间 好像停止 身体进入到被转换了的情形之中。
3 旁观,即:跳出电影本身,而后对电影进行反思、观察、评论和回想。
事实上,Norman的三水平理论还有两个对应,第一个是佛洛依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即: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另一个是Simon Sinek的黄金圆环理论(Golden Circle),他在TED演讲《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Action》中阐述了这一理论,这个演讲成为20大最为流行的TED演讲之一。具体来说,黄金圆环由三个圆环组成:最外边的What,中间的How,最里边的Why。
这三个圆环整好对应着本书中的本能、行为和反思。
以一个产品为例:
What,即这个产品是什么,看起来是什么,摸起来是什么。
How,即这个产品如何使用,怎么使用,使用的怎么样。
Why,即我什么使用这个产品,我为什么购买这个产品。
黄金圆环与三水平理论真是完美对应啊
Simon Sinek指出一般的人都是由外而内即:What-&How-&Why这样的顺序来思考、来做事的 。但是伟大的人却是反着的,是由内而外的。即:Why-&How-&What.
不知道Simon Sinek有没有读过这本书或者认识作者本人,有可能是受本书启发。如果不是,那只能说,英雄所见略同。
还有什么关于人的现象是三分的?三段的 或三层的?这就是三生万物吗?
扯远了,回到本书,那么情感化设计是第几水平的设计呢? 主要是反思水平,还有本能水平。但作者指出:三个水平都做到的设计才是最好的设计,作者在第3章以足球教练用的耳机为例作了详细的说明。
既然要做情感化设计,就要知道用户(用物者)对什么事充满情感。作者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寻找答案:人们对音乐有共鸣,对电影有热爱,有游戏有着迷,因此作者在第四章中对音乐、电影和游戏作了详尽精彩的分析。
本书第五、六、七章 开始关注设计的第二主体:设计物。即物品/产品本身。但作者更关注的是有情感的物品。因为,自然而然的,人更容易对有情感的人产生情感。继而在第六、七章阐述了机器人产品。
**********以下是对本书原文的摘抄*********
P4美观的物品更好用
人在焦虑时,思路变窄,仅仅集中于与问题直接相关的方面。而当人们轻松愉快时,他们的思路会拓宽,变得更具有创造力和想像力。美观的物品使人感觉良好,这种感觉使人更容易找到所面对问题的答案。
如果尝试一种方法未能引起需要的结果,最自然的反应是接着试,只不过更努力的试。在计算机控制的产品中,重新做相同的操作不太可能导致更好的结果。正确的反应是寻找别的解决方法而紧张或焦虑的人却很可能倾向于再次重复相同的操作,而具有正面情绪的人倾向于寻找另外的方法,而另外的方法又往往会导致满意的结果。而事后呢,紧张焦虑的人会抱怨遇到的困难,而轻松愉快的人甚至不会记得它们。
言语声音和语汇意义的关系
Tinko 和 losse 是 Elvish中的两个词,Elvish是英国哲学家J. R. R. Tolkien为他的三步曲《 指环王》( The Lord of the Rings ) 创造的虚构语言。在“ tinko” 和“ losse” 中,哪一个指“金属”哪一个指“雪花”呢?你怎么可能知道呢?令人吃惊的是,当被迫进行猜测时,多数人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即使他们从来没有读过这本书,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两个词。 Tinko 有两个强烈的“爆破音”“ t ”和“ k ”; losse 则有柔和的流畅音,开始是“ l ”,接着是元音和齿擦音 “ ss”。注意在英语词汇中也有类似的模式,在“ metal ”中强音 “ t ”和 “ snow ”中的柔音形成对照。是的,在Elvish中 tinko 是金属, losse 是雪花。
Elvish的这个例子说明了言语声音和词汇意义的关系。虽然乍看起来声音没有意义,毕竟词汇是随意的,但是日益增多的证据显示声音和特定的一般意义的联系。
在整个进化历史中,那些提供了食物、温暖或保护的情境和物体引起了正面情感。这些情境包括:
温暖、舒适、明亮的地方,
温和的气候,
香甜的味道和气味,
明亮的、高度饱和的色彩,
抚慰的声音及简单的旋律和节奏,
悦耳的音乐和声音,
微笑的面孔,
有节奏的拍子,
“漂亮的”人们,
对称的物体,
圆润平滑的物体,
能激发美感的知觉、声音和形状。
与此类似,下面一些情境似乎会自动地引起负面情感:
突然意外的巨大声音或明亮的光亮,
“阴森森逼近”的物体(物体看起来将要碰上观察者),
太冷或太热的环境,
过亮的光线或太大的声音,
空旷平坦的地带(沙漠),
拥挤茂密的地带(丛林或森林),
拥挤的人群,
腐烂的味道和腐烂的食物,
尖锐的物体,
刺耳的、意想不到的声音,
摩擦声、不和谐的声音,
畸形的人体,
蛇和蜘蛛,
人的粪便(和它的味道),
其他人的体液,
2.2 引起回忆的物品
在高峰体验的状态下,你对从事的活动变得如此专注和投入,仿佛你和活动融为一体,你非常投入,世界在你的意识中消失。时间 停止,你只意识到活动本身。高峰体验是一种激发的、迷人的和着迷的状态,它可由与 价值物品的互动引起。
一、本能水平的设计
外形、形态,物理手感,材质,重量。本能水平的设计讲的就是即刻的情感效果。摸着舒服,看起来好看。
二、行为水平的设计
讲究的是效用。
优秀的行为水平的设计四方面:功能、易懂性、可用性、物理感觉。
功能是首要的,易懂性 是指理解产品,如果易懂,那么 一旦学会,永远不忘。
产品设计的真正挑战是“去理解终端用户未得到满足的和未表达出来的需求”。
“通用设计”的设计哲学令人信服地指出,为残疾人———听或者看比较吃力的人——进行的设计或者为那些比一般人缺乏灵活性的人进行的设计,总是使一个物品对所有人都更好。
有时候,焦点小组,问卷,访谈 是了解行为的拙劣的工具,因为多数行为是潜意识的,人们真正做的与他们认为自己做的可能差异很大。
人类喜欢认为 ,自己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那样做,其实不知道,无论人类多么喜欢解释自己的行动,但仍然不知道为什么那样做。
反思水平的设计
试想,下面的两种人 ,哪一种人的满意度更高?
第一种是,购买一个产品而且对产品只有快乐经历的人 ;
第二种是,有不快经历但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受到公司很好对待的人。
第二种人。这是赢得忠实顾客的 一种昂贵的方式,但它表明了反思水平的力量。
在收银台摆放人们可能 在排队等候结账时受到引诱去购买的小巧产品,商店故意放慢收款的过程,以使顾客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那些最后的一时冲动的购买。
第三章 团体设计 和个人设计
行为水平的设计——久经考验的有效方法:设计-&测试-&再设计。
但本能或反思水平的设计,这一方法未必有效。
如果你想要一个成功的产品,那就测试和修改它。如果你想要一个伟大的产品,一个可以改变世界的产品,那就让它由某人的一个明确的观点驱动吧,后者会有更大的财政风险,但这是成就伟大作品的惟一途径。
第四章 娱乐和游戏
请想像鲜艳的纸风车在你头的上方旋转,而且旋转的速度是有意义的。可能与外面的温度有关,或者可能与你每天上下班时路上的交通流量有关,或者任何看起来有用的统计数字有关。你需要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提醒您 去做某事吗?为什么不让这些纸风车在时间快到的时候加快速度呢?速度越快就越可能吸引你的注意,同时也表情情况的紧急性。用旋转风车?为什么不呢?不什么不使信息以一种快乐、舒服的方式显示呢?
人们往往很少注意熟悉的物品,这一适应性行为在生物学上是有用的,因为在生活中通常新奇的未曾预料到的事物需要最多的注意。大脑自然地适应了重复的经历,如果我给你看一系列重复的形象,并测量你的大脑反应,那么大脑活动水平会随着重复而降低。只有当出现新形象的时候,你的大脑才会再次做出反应。科学家已表明,最强烈的反应总随着最意想不到的事件而发生。
一个设计如何保持它的效果,甚至在长期把玩极为谙熟之后呢?设计家julie khaslavsky和Nathan shedroff说,秘诀是诱惑。诱惑是一个过程,它引起丰富强烈的感受,这种感受可以延续很长时间。是 的,必须具有最初的吸引力。但是,真正的诀窍——大多数产品失败的地方——是在爆发的最初的热情后保持这一关系。
如果把某物有意识地做成可爱的而这种可爱是额外的,无关的,你会感到失望、恼火和怨恨。想一想有多少家具小配件或者产品,你兴奋地买回家,然后使用过一两次就把它扔掉或者放了起来。而有多少经受住了时间的推移仍然在使用?
第四章之音乐
节奏是人体固有的。在人体中有许多节奏模式,但是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那些与音乐节拍有关的部分:即从每秒钟出现几个事件到每个事件占用几秒钟。这是诸如心跳和呼吸等身体功能的范围。或许更重要的是,它也是身体活动的自然频率的范围,无论是散步、投掷,还是讲话。在这一速度范围内很容易舞动四肢,做得更快或者更慢都会很困难。
第四章之电影
产生高峰体验需要的条件包括没有分心的事物、以及一个节奏恰好匹配你的技能的活动,并且略微在你的能力之上。这一高度集中消弱了外面的分心之物,并且时间感也消失了。它是紧张的,令人疲惫的,多产的和使人愉快的。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到电影或者其他”逃避现实“的娱乐活动时,我们都是指替代的状态和情感的行为水平能够使人们摆脱生活中的烦恼,带领人们进入某种另外的世界。
第四章之 游戏
最精巧的计算机游戏是由航空公司使用的完全逼真的飞机模拟器,它们非常精确,能够用它考核飞机驾驶员颁发客机驾驶执照,即使驾驶员从没有驾驶过真实飞机。但是,不要把这些称为”游戏“,人们把它非常当一回事,有的模拟器和飞机本身一样贵。
计算机游戏的主要心理基础就是玩游戏 时产生的穿过一个门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本能感觉。
我们大多数丰富深刻的情感是在我们已经对发生的事情找到了原因时产生的,这些情感来源于反思。例如期待和焦虑是两种简单的情感,期待来自对积极结果的预期,焦虑来自对消极结果的预期。
所焦虑之事,没有发生,焦虑转化为放松。期待之事没有发生,期待变为失落。
对于消极结果的归因:
归因自己,则 懊悔 内疚 羞愧。归因他人,生气 失望。
对于积极结果的归因:
归因自己,则自豪 满足。归因他人,感激 钦佩。
事实上注意力易于分散是生理上的必然,是作为防御意外危险的和种保护机制。
手机短信 更多的是联络感情,而不是分享信息。
考虑一下一个仆人机器人怎样给它的主人拿一罐饮料。主人要一罐汽水,机器人去拿,它顺从地从存放汽水的厨房和冰箱走去。理解这个命令并走到冰箱前是相对简单的。但是,怎样打开冰箱门,如何找到罐装饮料并打开,它就不那么简单了。让仆人机器在拥有能够拉开冰箱门的机敏、力量和防滑的轮子,需要相当的技术。
提供能够找到汽水的视觉系统是困难的,尤其是当汽水全部隐藏在其他食物后面时,这时取出汽水而又不毁坏碍事的物品,超出了现在机器人手臂的能力。
如果有一个饮料调配机器人恰好能够满足仆人机器人的这些需要,那么总是将变得多么简单啊。想像一个饮料调配机器人设备能够控制6个或者12个冷却的饮料罐,以及一个自动门和一个推动臂。
仆人机器人可以走到饮料机器人面前,通知饮料调配机器人来了并提出要求(可能是通过一个红外线信号或者是无线电信号),然后把盘子放在饮料调配机器人的面前。饮料调配机器人会打开门,推出一个饮料罐,然后关上门:不需要复杂的视觉系统,不需要灵巧的臂,不需要开门的力量。仆人机器人接住饮料罐并把它放在盘子上,然后回到主人身边。
********************摘抄结束****************邓子基教授:三种情感 诠释人生 - 经院人物 -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邓子基教授:三种情感 诠释人生
【人物名片】
邓子基教授,1923年6月生于福建沙县,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财政学家和教育家,中国财政学界主流学派&国家分配论&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我国社会主义财政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现任厦门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重点财政学科点主要学术带头人、厦门大学财政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财政学会顾问和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顾问等。
邓子基资深教授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了大量财政、经济专门人才,其中博士逾100名,硕士300多名,而他对中国财政学理论的贡献,更是高山仰止。经过长期系统的科学研究,邓子基资深教授提出了财政本质论与模式论,财政四要素论,财政四职能论,财政、税收、国有资产管理一体两翼、一体五重等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填补了国内财政学科的若干空白,并为政府相关部门所采纳,在财政、税收、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已出版了60多部专著、译著、教材,发表了400多篇重要论文,累计近3000万字。
由于邓子基资深教授的理论建树和对改革建设的突出贡献,荣获国家、省部级荣誉奖励50多项,以及&国家荣誉勋章&、&世界500名人勋章&(英国)和&终身杰出成就金人奖&(美国)等。
身寄南山不老翁,五老峰下志尤雄;
穷经践实济天下,桑榆不羡朱槿荣;
九旬华章傲白雪,孜孜不倦续雄风;
欣偕瑞鹤凌空舞,乐伴祥云赏日红。
罗素说:&有三种简单然而无比强烈的激情左右了我的一生&&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探索和对人类苦难的难以忍受的怜悯。&对邓子基资深教授来说,他的生活中也有三种情感,它们像飓风,无处不在、反复地吹拂着他:对知识的渴求成就了他学术泰斗的地位,对学生的热爱造就了他&教书、育人、出人才、出成果&的教学理念,对恩师的感激使他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风格。这三种情感是埋藏在他心底的火种,为他的学术之树、生命之树源源不断地输送养分,使他成为五老峰下的一颗&不老松&,在89岁的高龄仍续写着人生传奇。
【访谈纪实】
四月的厦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怀着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来到了邓老的家中。这是我们第二次拜访邓老,一进门邓老就亲切地唤出我们的名字,热情地招呼我们不要拘束,让我们感到这位学术泰斗的平易近人和对学生的博爱之心。客厅的茶几上,一摞排列整齐的的书刊,一个放大镜,一份精心准备的手写提纲,向我们透露出邓老对知识终身不倦的渴求和真诚为人、认真做事的精神。
&&&&&&&&&&&&&&&&
求知若渴,结缘厦大
1923年6月,邓子基出生在福建沙县一个偏远的小村庄。年幼时,邓子基的父母先后去世,是孤儿,穷困潦倒,受人欺凌。为了生计他上山砍柴,沿街叫卖,也到镇上一家杂货店当学徒。贫穷的生活并没有使邓子基自暴自弃,即使在生活费用没有任何来源的情况下,他也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在当学徒的期间,邓子基为自己做了第一步规划&&读书。因此赚到人生第一份工资的邓子基并不是把钱花掉,而是把钱积攒了起来。学徒才半年,邓子基就攒了十几块银元,凑足了学费后,邓子基毅然决定上学,最后他如愿考上南平初中。生活的苦难让邓子基学会了总是把眼光放在未来,把规划当做习惯,把对知识坚持不懈的追求作为生活的重要内容。
1945年夏天,邓子基以优异成绩从国立政治大学经济系毕业,在毕业分配时被分到江苏泰兴县,成为一名税务员。后来国民政府正在招考高等财务人员,邓子基以高分入围,在等待分配的日子里,国民党又发动了内战。最后,邓子基向泰兴县税务局提交了辞职报告,随后回到福州跃身投入了&反饥饿、争自由&的民族斗争历史洪流中。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系&民革&的前身),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运动。新中国成立不久,地处东南沿海的厦门大学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王亚南校长领衔的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开始招收研究生。1950年7月,邓子基以福州考区第一名的好成绩进入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资本论》研究生班学习,从此迈开了学术探索的步伐。
恩师教诲,践行一生
邓子基考进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后,师从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校长。王亚南校长不仅是邓子基的学术引路人,也是他的良师益友。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王亚南校长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诲依然深深铭刻在邓子基的记忆里。无论是为人、处事,还是教书、治学,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当年王亚南校长对邓子基的言传身教。
不忘学术引路人
邓子基说:&王校长十分注重对研究生的培养,他要求我们必须打好理论基础,同时又要有自己的专业方向。&对于自己与财政的结缘,邓子基说是得益于王校长的指点:&当时王老师说:&你做过税务工作,就读财政学吧。&就是因为王校长的这句话,我开始学习、研究财政学。从1950年开始到现在,我在厦大62个年头,是王校长把我引向学术之路,指明了我学习、研究、发展财政学的方向。我对王校长的感激一直铭刻在心。&
王亚南校长高风亮节,一生&行为人师,学为世范&,对邓子基的科研和从教生涯产生了深刻影响。&62年来,我为师任教后形成的&教书要育人,育人先育已&的理念,就是亚南校长潜移默化的结果。&邓子基说,王校长经常教导自己的学生要敬业、乐业,而邓子基也确实是这样做的。62年来,他在厦大从教生涯里,一直坚持干一行、爱一行,从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再到文科资深教授,都在从事财政学的教学与科研。&当时,我有很多机会到政府主要部门任职,但我都谢绝了。在做学问与从政的选择问题上,我十分赞同温总理的理念,并且由衷地敬佩温家宝总理的卓越成就与人格魅力,也希望我们青年学子要能静得下心来,认真读书,做好研究,学以致用,为社会、为国家服务。&
邓子基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始终注意搞教学相长,理论联系实际。而这种优良作风也是受王亚南校长的潜移默化的。邓子基说:&王亚南校长十分强调科研的重要性,他曾说:&大学不仅是教学机构,更是科研机构。搞教学必须搞科研,不搞科研,就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大学老师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知识的创造者。&&王亚南校长教学与科研并重的观点,不仅确定了厦门大学综合性大学的性质,也对全国其他大学的定位起到了示范作用。邓子基说:&可以说,王亚南校长早就奠定了厦门大学的教学与研究基础。我从事教学工作时,也始终注意搞科研,出成果。&的确,在邓子基的家里,书架的最下一层,排列的密密的书都是自己的著作。62年来,他出版了专著、译著和教材60多本、发表主要论文400多篇,著述近3000万字。自&国家分配论&以来,邓子基也始终孜孜不倦,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学说体系。
&王亚南校长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他曾经教导我从事中国经济研究首先要坚持马列主义,还要善于学习借鉴西方东西,洋为中用,这在当时的环境下是具有非凡的远见和勇气的;王亚南校长自己也做出了很好的表率。&邓子基告诉我们,王亚南校长在《资本论》的研究过程中,联系中国实际,完成了《中国经济原论》的撰写,这本书是马克思经济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王亚南校长不仅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强调要以开阔的视野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是在王亚南校长的影响下,邓子基定下了自己的理想:将来也要象王亚南老师一样,教书育人,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邓子基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王校长的第一批研究生,没有让王亚南校长失望。他深得王亚南校长的真传,在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始终注意做到教学相长,理论联系实际。邓子基一生致力于倡导、坚持、发展&国家分配论&,这是广为人知的,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国家分配论&的核心思想其实是来自对《资本论》的学习、思考,然后结合中国实际而形成的。&《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本质是社会经济关系,也就是经济关系总和;财政学研究对象是经济关系中的分配关系。《资本论》指出赋税是种分配,赋税乃是财政的主要来源,财政也是种分配,是打上国家烙印的。通过认真理解原著精神,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我所倡导、坚持与发展的&国家分配论&,主张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其本质就是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的观点。& 邓子基说,自己边学习边运用《资本论》已有了62个春秋,还要继续学习、运用。对于《资本论》的学习,邓子基认为关键在于&夯实基础,善于运用&,主要是运用《资本论》中的唯物辩证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是严师、恩师,也是好领导
师恩如春雨,润物细无声。王亚南校长不仅是邓子基学术上的引路人,同时也是他的严师、恩师,以及好领导。&亚南校长是解放后厦门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并兼任经济研究所所长。王校长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我们那届八名研究生,最后毕业的只有六个,按期毕业的才有四个。&邓子基回忆说。当时,亚南校长还亲自开设《资本论》研究课程,他谆谆教导,严格要求,对邓子基特别关注和培养。为了让邓子基更快地成长,王亚南校长还安排他为本科生授课,鼓励敦促邓子基学习、思考,写文章。邓子基说:&我写的《苏联预算制度研究》就是在这期间完成的,并于1952年发表在当时全国最早的学报--《厦门大学学报》的财经版上。这是我一生400多篇论文的第一篇,也是我众多科研成果中的第一项。&王校长不仅关心邓子基的学习,同样也关心他的生活。有一次王校长见邓子基没有刮胡子,就对他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他说:&从此之后我坚持每天刮胡子,也注意衣着整洁,时刻保持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状态。&回忆起这段往事,邓子基面露微笑。
&作为严师、恩师,他从思想感情上培养我,教我如何做人;作为领导,他更多地从权责、廉政和高效上来培养我,希望我多办事、办好事。&邓子基回忆说。&当时王校长把我留在了身边,指导我如何工作,对我寄予很大的期望,也给了我很多的帮助。&1952年8月,王校长让刚刚毕业留校的他&双肩挑&&&除了教学、科研工作外,还要兼任教务处秘书。接着,邓子基成为全校教学改革委员会秘书,之后他还兼了教务处副处长,经济学院副院长、顾问等。邓子基说,&这些对我个人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回忆起亚南校长对我的帮助、教导,我的内心总是充满了无限的感激和感恩。&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邓子基已经从一个财政学子长成了参天大树,撑起了财政学研究的一片蓝天,然而每当提到王亚南校长时,邓子基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激。
追求真理,与时俱进
王校长麾下两年的勤学苦练,让邓子基练就了一身本领。有了良好的基础,再加上对知识的持之以恒的追求,邓子基开始了勇攀学术高峰之路。
初露峥嵘,创立学说
1952年,邓子基完成了《苏联预算制度研究》的撰写,这也拉开了他后来多如繁星的学术成果的序曲。经过了近10年的积累和探索,1960年开始,邓子基先后在《厦门大学学报》、《中国经济问题》等权威刊物上发表了3篇文章:《略论财政本质》、《试论财政学对象与范围》、《为什么财政是经济基础的范畴》。这三篇文章对财政的本质、对象再到财政职能进行了集中论述,奠定了&国家分配论&的核心理论基础。1964年8月,财政部在大连召开了的第一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邓子基等在会上提出&国家分配论&的观点。当时还有学者提出&货币关系论&、&资金运动论&、&再生产决定论&、&剩余产品决定论&、&社会共同需要论&等观点,但经过充分的论证和思辨,大会最终认可了&国家分配论&的观点。
与时俱进,发展学说
然而,&国家分配论&作为我国财政学主流理论,在确立之初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国家分配论&前后共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学术争论,作为国家分配论的主要倡导者、推动者和发展者之一,邓子基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学术探索和创新,从未停止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国家分配论&就是在邓子基等长期积极的研究和论证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的。在谈到&国家分配论&的四次发展时,邓子基细心地为我们作了讲解。
邓子基说:&1980年是争论时期。此时,&国家分配论&已经变成财政学界的主流学派了。但也有同志批它是&国家意志论&。&但思想的火花总是在碰撞中迸发的,为了与学界同仁共同商讨切磋,1980年8月,邓子基等以厦大主办会议身份邀请全国财政学专家到厦大,参加了&全国财政学基础理论讨论会&。期间,邓子基秉承&坦然面对,充满自信,虚心求教,坚持真理&的态度,对提出不同观点的部分专家学者进行了专访。&当时,我和我的研究生逐一上门拜访专家,征询对&国家分配论&还有什么建议和批评。&正是这种对于知识和真理的不懈追求,为邓子基学术之树长青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大家在会上提意见的时候,我一句话都没讲,专注思考。最后,大家一定要我讲讲,我才作了《为&国家分配论&答疑》的发言,提出坚持&国家分配论&的主轴不变,兼容并包,扬长补短。&这次讨论会影响很大,&国家分配论&巩固了其主流地位。
邓子基说:&1998年以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进西方&公共财政论&,有的同志说我的&国家分配论&在计划经济时代绝对正确、好,但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就&过时&了。&面对大家的质疑,邓子基从容不迫,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和与时俱进的探索精神使他对自己倡导的理论有充分的信心。邓子基认为,&国家分配论&的基本观点并不过时,财政就是国家财政,就是公共财政,就是政府财政。&本质论&不会过时。邓子基说&这时,我发表了《坚持&国家分配论&,借鉴&公共财政论&》的文章,指出引进&公共财政论&是对的,但不能完全照搬西方,要有选择性地加以借鉴,要发展&国家分配论&。&
经过了1998年的质疑时期,&国家分配论&显示出更强的生命力。新世纪初,&国家分配论&面临着&再发展的时期&。2001年8月,在江苏无锡召开了第十三届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时任财政部部长的项怀诚同志邀请邓子基作了主题发言。&我在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借鉴、整合、发展,树立正确的财政观》的发言,坚持&国家分配论&,借鉴&公共财政论&,两优整合,共同发展。&当时邓子基会上的发言,财政部以内参的形式上报党中央,报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和全国地方有关单位,并使&国家分配论&有了历史性的跨越。
孜孜不倦,完善学说
虽然&国家分配论&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但邓子基并没有停止追求知识的步伐。新时期,邓子基总结、丰富、发展了财政本质与财政模式论,财政四要素论、财政四职能论、财政平衡论、财政与银行分工协作论等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多为政府部门所采纳,在财政、税收、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邓子基提出、发展和完善的&一体五重& 、&一体两翼& 理论,为我国国有资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政策主张和发展思路。邓子基上述这些理论主张促进了我国财政基础理论和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成为制定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为上升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有重要价值。
《易经》云: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作为财政学界的领军人物,邓子基能坚定信心与立场,虚心接受批评,回应各方质疑,与时俱进地发展和完善理论。这种虚怀若谷、追求真理的大师风范令人折服。
爱生如子,奉献厦大
邓子基不仅对知识的追求有着强烈的热情,对学校和学生也有着强烈的热爱之情。
奠基者和拓荒者
邓子基是文革后厦门大学复办财金专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与他的同事们抓住了教育改革的大潮,推动了财金专业的复办,为后来的财金专业升格为财政金融系奠定了基础。他为厦大建立财政学与货币银行学两个硕士点、博士点和全国重点财政学科,以及为树立厦门大学财政学科在全国的领先地位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邓子基不仅是厦门大学财政系的奠基者和拓荒者之一,同时对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的建立和成长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上世纪80年代初期,面对社会对于经济专门人才需求日益专业化的趋势,葛家澍、邓子基等作为主要负责人,与他们的同事们以其长远的发展眼光察觉了厦门大学经济学科的发展之路&&创办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他们通过系内各专业的摸底、调研,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学院建设蓝图,成功邀请时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黄天翔到厦门大学经济系考察,并提交了大量的申报材料,最后经教育部批准,建立了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这是我国综合性大学的第一所经济学院。在首届领导班子中,邓子基担任了副院长,和当时的院长葛家澍等一起,为经济学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经济学院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与葛家澍和邓子基的奠基作用是分不开的。
爱生如子,盘点人生
邓子基对厦门大学的贡献的另一方面就是他&教书、育人、出人才,出成果&的理念。邓子基虽已年届89岁高龄,却仍奋战在教学与研究的第一线,每次上课还是三节连上,中间只休息20分钟,但这20分钟也往往被学生们的提问所占用。凭着爱生如子的热情,邓子基乐在其中。
&我现在每天至少工作六小时。&教书、育人&这是我的投入;&出人才,出成果&,是我的产出。&说到这里,邓子基更精神了。&我今年在厦大从教62年了,培养了博士生106人,已经毕业了102人,身边还有4个;培养硕士生300多人,至于本科生就数以千计了。&邓子基的学生们,奋斗在国家各条战线上,大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其中有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何立峰、湖北省副省长张通等数十位的副省部级以上干部,还有一批如张馨、杨斌等国内著名的学者。邓子基对学生倾注了犹如长辈般的无私的爱,从学习到生活,无微不至地关怀着他带过的每一个学生。&我和学生一向感情很好,之前我把学生当作亲子女一样对待。现在培养的学生,应该当孙子、孙女了。&邓子基慈祥地说道。在他看来,要培养好、服务好学生,必须要有爱心,同时也要对他们进行人生指导。
&&出成果&,就是注重科研,发展&国家分配论&。&邓子基继续细心的为我们解释。邓子基关于财政、税收与国有资产理论的观点与政策主张受到财政部门、税务部门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重视与采用,成为他们制定理论政策的依据之一。&产出大于投入,对企业来说就是盈利,对我来说,就是收获!盘点人生,在厦大从教62年了,有了很大的收获,我很高兴。&
&三把钥匙&,寄语后辈
【访谈后记】
(李 星 范玉洁 钱日帆 占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tx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