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之后- 中国崛起和全球气候 这本书叫什么在哪儿可以买到。

&&& &&& &&&
作者简介 ? ? ? ? ? ?
  马丁?雅克,学贯东西,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学者。是LSE IDEAS的高级客座研究员,同时也是伦敦经济学院亚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曾在京都立命馆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任教,创办英国智库Demos,亦有丰富的新闻从业经历,做过《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卫报》和《新政治家》的专栏作家,以及《独立报》副总编辑,为BBC撰写稿件并主持过多次电视节目。马丁?雅克与人合编和合著了多部作品。 目录 ??????
第一部分 西方世界的终结 第1章 西方的兴起  1800年的东方和西方,究竟谁更拥有经济优势?为什么东方又很快落后于西方世界?是必然因素还是偶然因素?欧洲的优势地位是如何形成的?塑造我们世界的欧洲现代性和美国现代性有什么不同?中国现代性的形成将具备什么样的特色?中国当前经济突飞猛进的基因源于1800年之后的近代?未来的世界,全球的主导力量是中国还是西方?  是先决条件还是特征?  欧洲例外论? ? ? ? ? ?
第一部分 西方世界的终结 第1章 西方的兴起  1800年的东方和西方,究竟谁更拥有经济优势?为什么东方又很快落后于西方世界?是必然因素还是偶然因素?欧洲的优势地位是如何形成的?塑造我们世界的欧洲现代性和美国现代性有什么不同?中国现代性的形成将具备什么样的特色?中国当前经济突飞猛进的基因源于1800年之后的近代?未来的世界,全球的主导力量是中国还是西方?  是先决条件还是特征?  欧洲例外论  欧洲的优势  美国的崛起 第2章 日本:现代国家但非西方国家  对东方来说,日本是个另类,它总在标榜自己的独树一帜,它总想着脱亚入欧、入美;对西方来说,日本也是个另类,从明治维新到向西方全面转变,它总是不遗余力,但无论如何,它也摆脱不了东方的特质。日本――究竟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  日本从哪里来?  明治维新  对历史的传承  向西方转变 第3章 中国:动荡的历史和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从1300年之后开始步入了衰退期?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为什么无法延承下去?中国未能实现工业革命,究竟有多么可惜?中国改良运动的失败源于中国人对西方越来越强烈的恨意?1949年,中国终于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进行了一次辉煌的改写历程。  辉煌的世纪  中国人眼中的“国家”  内忧外患  1949年之后  经济腾飞   第4章 中国与西方:相互融合,还是相互竞争  西方对现代性的垄断将随着东亚的崛起而被彻底击破。究竟是东方西方化,还是西方东方化?文化的差异有多么的根深蒂固?语言、服饰、饮食、政治权力,西化的成份有多少?中国现代性的出现,很快剥离了西方国家的中心位置,并使其处于相对弱势的境地。这就是为什么说中国的崛起将会带来如此深远影响的原因。  东亚现代性的兴起  转变的速度  如何界定现代性  文化的决定性影响  西方化有多深  与生俱来的现代性  现代性竞争第二部分 中国世纪的来临  第5章 中国:超级经济大国  道路是曲折的,前景是光明的,中国终于以一个经济大国的姿态屹立于世界。而面对经济发展的瓶颈,中国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后金融危机时代将是中国模式薄发的时代?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  中国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  环境的两难困境  低科技还是高科技?  中国模式  大规模的优势  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 第6章 文明国家  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和传统,就无法理解中国崛起的真正含义。中国政治的本质是什么?脱离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西方民主并不适合中国,中国应该拥有自己特色的民主体制!  文明国家  中国――一片新大陆  中国政治的本质  中国与民主  共产党的领导  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中国 第7章 大国心态:中国人在想什么  西方人想知道:中国人到底在想什么?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持续性是一般国家所不能比的。中国要依靠文化改写世界秩序?中国人民族自豪感的根源不在于中国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经历,而在于中国悠久的文明历史。  从多样性到同一性  从天下大同到民族国家  中国人与种族问题  海外华人  中国如何对待差异 第8章 中国与周边国家:愈加紧密还是错综复杂  中国将再次回到亚洲的舞台中央?邻国都在搭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朝贡体系将再次主导东亚秩序?台湾问题是容不得讨论的问题,日本已经很“受伤”,美国这头站在中国身边的“巨象”将何去何从?  中国重新回到舞台中央  向中国倾斜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台湾――容不得讨论  日本――很受伤  美国――站在中国身边的一头“巨象”  第9章 中国:正在崛起的世界强国  依靠与西方发展模式有着根本不同的中国模式,中国已经崛起为世界强国。非洲、中东、伊朗、俄罗斯、印度、美国将在中国的崛起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未来的国际体系将由谁来主导?  非洲  中东和伊朗  俄罗斯  印度和南亚  欧洲  崛起的大国和衰落的大国  冲突的加剧  国际体系的未来 第10章 当中国统治世界  中国真的将要统治世界?中国拿什么统治世界,文化、思想、经济,还是其他?作为全球经济的引擎,中国经济给世界贡献了什么?作为世界大国的中国该如何作为?中国的崛起将是西方没落的开始?  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作为新全球之都的北京  文明国家的兴起  朝贡体系再现  用数字说话  中国的种族秩序  中华联邦?  全球经济引擎  作为世界大国的中国如何作为  新型的政治标杆  价值观争论  你会说汉语吗?  中国大学的崛起  作为软实力的中国文化  北京奥运会  中餐和中药  西方的没落 结语:界定中国的八大特性  中国现代性的八大特性是什么?各国实现现代性的模式绝不是一种模式,中国的崛起标志着西方主导的世界已经是过眼云烟!但没落的西方也不会就此罢止,世界将会出现新的竞争。未来的世界谁才是最终赢家?? ? ? ? ? ?
\"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探析中国现代性八大特征,把脉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彻底颠覆西方“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的论调)\"试读 ??????
? ? ? ? ? ? 书评: 19:02:37   来自: 潘启雯 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探析中国现代性八大特征,把脉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彻底颠覆西方“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的论调)的评论 &&   被重新塑造的中国概念   ――评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   文/潘启雯   对于西方世界来说,有着与他们截然不同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曾经只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遥远国度”。20世纪80年代曾在中国做过驻外记者的马克?布雷恩曾这样写道:“当时‘中国故事’就是关于‘熊猫、迪斯科、神秘的旅游目的地、野人、健身和流行音乐’的。然而,慢慢地,他们发现这个简单的、猎奇式的‘中国故事’模式,已经远远不能真实地反映中国――这个经历着复杂和深刻变迁的巨大国度。”   传统智慧一直认为,崛起的中国最有可能挑战欧美国家的霸权。过去一段时间,这种欧美自冷战以来最大的恐惧,已经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紧迫感。在国人的印象中,西方对中国的评价似乎总是负面的,类似“中国威胁论”、“中国引发资源危机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中国模式论”等层出不穷。其实,西方人心目中呈现的“中国形象”很大程度上是他们“想看到的”,而往往并非“实际是怎样的”,他们看中国得出的观点大抵缺少中庸之道的“调和”。   现在,英国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奉上”了绚丽的“高帽”――他在《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中信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中说,“中国会与崛起的印度一起终结自1800年起由西方统治的世界”。学贯东西的雅克还为我们描绘了“可能的未来景象”:哈佛商学院的学生指着地图上的中国上海说,“这里,我的理想在这里。”在非母语国家旅行的游客拦住一位当地人问:“请问您会讲普通话吗?”周边国家围绕着复兴的中国,深深折服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谢中国给予无私的经济援助;孔子的学说、秦朝的建立、四大发明、新中国的建立变得众所周知;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   这听起来多么不可思议,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2009年在中国上映的美国灾难大片《2012》则以肉麻的方式“讨好”中国――影片发行方打出了“中国拯救世界”及“中国精神救赎人类”的招牌。影片中,在地球上的人类遭到毁灭之前,中国成了建造“逃难方舟”的秘密基地,更借外国人之口感叹:“只有中国人才可能完成这样的建造工作。”   尽管中国从未想过统治世界,但中国将如何统治世界却已成为一个公共话题。也许,雅克并无意宣扬“中国统治世界论”,而是要告诉世人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与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世界大趋势》中“正确观察世界的11个思维模式”所预见的一样,雅克认为,世界权力向东方转移已是必然。但雅克并没有把中国“最终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完全归结于经济,在他看来,文化才是这个目标实现的最终因素。“中国的辽阔幅员、庞大人口、种族同质性和对其自身文化中心地位的自信,共同造就了一个能重新定义何为‘现代化’的国家。”   他由此判断,中国将成为文化霸主,开创一种不同于西方的现代性模式,并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世界格局。   与流行的经济威胁和军事威胁观点不同,雅克确实更倾向于从中国的崛起洞悉中国文化的威胁。且不论作者将在书中讨论的其他观点,单从“文明国家”、“民族”、“朝贡体系”和“统一性”这四个方面来看,显然中国历史文化极为独特,完全不同于西方。任何一个国家,都习惯于凭经验去看待世界,如果中国崛起为世界最强国,她就会试图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喜好去塑造世界。因此,那些认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实在有些过时,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可能也会产生无比深远的影响。   自1978年以来,中国逐步成为国际共同体中守规矩的一员,并且在体现一个名副其实的“负责任的大国”方面付出了诸多努力。但从长远来看,中国是否会像现在这样接受国际体系,还是会试图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体系?对此,雅克的论述颇费口舌,但观点却鲜明而突出:“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将取代西方国家在各个领域的主导地位――西方将丧失文明操纵权,世界将按照中国概念重新塑造。”   这种“中国概念重新塑造”主要表现在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方面,比如高超的体育水平、武术功夫、昂贵的画家、多样的语言、古典医药等,更不要说令人赞叹的中国美食将向世界各地不断辐射中国影响力。正如当今美国的好莱坞、英语和麦当劳一样,中国引人注目的经济成功不仅激发世界各地贫穷国家纷纷仿效,还将重新组织整个国际体系的秩序,为世界提供一种并非西方骄傲推动的“民族国家内的民主”而是“民族国家间的民主”的前景。   “如果说过去200多年是欧洲模式操纵的世界,那么今后百年该轮到中国了。”雅克深信,以儒家思想为重要文化渊源的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必然要挑战西方原则。中国强调“文明国家”多于“民族国家”,文明国家的准则是“一国多制”,民族国家则是“一国一制”,西方人久已习惯用自己的认知框架来理解中国,而且想当然地将自身的历史发展看作普遍必然的现代性模式,但这完全是误解和幻觉。这也就是西方之所以对中国解决香港问题的方案始终充满怀疑的原因。然而,历史毕竟不会因怀疑而改变――中国已用“一国两制”的方式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   实际上,雅克的这本还未写完就已轰动全球,习惯于炒作“中国威胁论”的西方人其实很难接受“中国统治世界”并纷纷提出质疑。英国《金融时报》(亚洲版)执行主编戴维?皮林首先质疑中国飞速的经济发展是否不可阻挡,因为“中国奇迹”也有破灭的可能,而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强大的经济国家正是雅克全部观点的基础。《泰晤士报》的评论也颇具嘲讽意味――“难道说非洲通用语将是中文?外国外交官将不得不向北京献贡品?”国内不少学者则表示,西方的一些美好预测背后是一种“捧杀中国”。对此,雅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但我们不能用现在来判断未来。”   这本书之所以引起关注,以及受到某些人的谩骂和赞扬,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它为世界认识中国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新视角。与“中国崩溃论”等不同,它在相当程度上更“积极”地看待中国,与“中国模式论”相比,它也表现得更为“乐观”。其二,对于国内某些群体,特别是痴迷于“大国崛起”的人,无疑提供了一个最新而有力的外来证据。   在有关中国的“负面”和“正面”论调背后,其实隐藏的是部分西方人对中国发展的担忧,害怕中国崛起后走对外扩张的路线。当中国愈来愈强大时,西方渐渐感受到压力与不适。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困境之下,对于中国人来说,要更理性地看待问题――一个大国的成长,需要保持正常平和的心态,这样才能在日益平等而多样的关系中,重新认识自己;在过去与未来的参照中,重新定位自己。我们不企求西方人站在中国的立场看待中国,但希望他们至少要学会以平等、理解、理性和客观的态度看待中国,这是不同文明之间实现对话和交流最起码的要求。      (《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英]马丁?雅克/著,张莉、刘曲/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定价:39.00元)   
12:07:12   来自: 斯文向日葵 (Eugene Tsai) 中y治世界的评论 &&   @世界正在改.中它v史械牡匚....作者以文化..v史.政治等角度.告V西方人 : 西方I虻r代⒅u^去.新的世o⑹^域相追逐F代化的世界.中⒊樾箩绕鸬.s不是依照西方l展模式的......基本上.在似I域的.@本烧f的最好.具有相的f服力.
19:49:08   来自: 南方有嘉木 (梦里不知身是客) 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探析中国现代性八大特征,把脉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彻底颠覆西方“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的论调)的评论 &&   历史发展不存在“看不见的手”   ―― 专访《当中国统治世界》作者马丁?雅克      21世纪经济报道 10月1日 发表时有删改          中国选择在经济上先行是对的      《21世纪》:你对中国的兴趣和研究始于1993年,那么此前你头脑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马丁?雅克(以下简称马丁):坦率地说,在1993年之前,我对中国不感兴趣,也不了解。在学生时代,我就开始支持左翼思想,那时对毛泽东和文化大革命了解得比较多,感觉想理解1970年代中国发生的事情非常困难。在1980年代,苏联在政治和文化上对英国的影响要大于中国。当中国在开始经济改革时,我认为应该先从政治上入手,现在看来我的想法错了,中国选择在经济上先行是对的。      《21世纪》:你对中国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哪里?      马丁:我在1993年来东亚度假时,很兴奋,被当时的见闻深深吸引,自此对亚洲产生了很大兴趣。我意识到,我要好好地了解亚洲了。当时并没有写书的计划,只是随着对东亚了解的深入,我对中国的兴趣越来越浓。当时,我就像一个饥肠辘辘的人,有点饥不择食,只是努力想方设法地去了解中国,并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划。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妻子Hari对我帮助很大。Hari是一个印尼裔的马来西亚人,她能说一些粤语和一些普通话。尽管,她不像我那么渴望了解中国,但她帮助我打开了一个通往新世界的门。至于说,她有没有纠正我之前对亚洲或中国的一些偏见?我觉得没有,因为我之前对亚洲了解不够了解,还没形成偏见。1998时,我和妻子定居香港,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很小影响,依然保持强劲增长,这对我触动很大。      《21世纪》:在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时,你如何看待1990年代中国启动的市场化改革?      马丁:当时很流行新自由主义思潮,认为私有制会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历史证明这种主张错了。1980年代的撒切尔夫人是一个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她坚信市场,反对政府干预。她拒绝乘火车旅行,因为英国的铁路是公有的。我起初认为,当时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会类似于1980年代撒切夫人的做法和苏联解体后叶利钦的做法。后来发现,中国的市场化不同与西方的私有化,是一种有限的私有化,直到今天,中国还有那么多强大的国有企业,政府在中国经济中还扮演着重要角色。      《21世纪》:从1998年你着手写这本书,到2009年最后成书,中间经历诸多变故,你对中国未来趋势的看法有哪些重大变化?毕竟1998年的中国和2008年的中国变化变化非常大      马丁:在1990年代,我认为当时的中国,会像198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和1990年代的亚洲四小虎一样,不过它的规模比较大,影响会更大一些,这种看法一直保持到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我发现中国的崛起会产生世界级的影响,从经济到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这是198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和1990年代的亚洲四小虎无法比拟的。这是我对中国认识的最大变化。          中国未来发展需解决分配公平问题      《21世纪》: 你立论的基础在于中国经济的崛起,你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主要来自哪里?      马丁:中国经济肯定会保持增长,接下来的疑问在于增长的速度,能否一如既往地高速增长。我对中国经济的确信来自于,过去高速增长的基础,也就是马克思说的资本的原始积累,还没有耗尽。因此,在未来的10―15年内,中国经济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21世纪》:去年夏天去世的意大利学者乔万尼?阿里吉在《亚当?斯密在北京》一书中提出,当代中国的经济基础是一种没有剥削的原始积累。你认同他的看法吗?      马丁:我没读过他的书,我不认同他的看法。我认为,任何原始积累都存在剥削,以中国为例,在年这前三十年,剥削体现在大锅饭中;在年,剥削体现于城市化进程中。      《21世纪》:你如何评价中国经济未来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      马丁:我认为,我们在关注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应该关心经济增长的质量,如果社会中的大多数人认为,经济增长的成果不是以一种平等的方式分配的,那么这就会带来政治上的麻烦。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国家,现在逐渐变成世界上最不平等的国家,如果我们以政治命令来限制社会中不满情绪的蔓延,最终可能是无法控制的。能否解决公平问题和保持政治稳定,这可能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         《21世纪》:中国大陆地区与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的现代型经验有所不同,你认为大陆地区可以从香港和台湾借鉴什么?      马丁:的缺,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的经济走在中国大陆前面,它们由于自身的特殊历史背景,展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大陆的现代性经验,换句话说中国的现代化经验是有不同层次的。香港可以说世界上唯一一块实现了现代化的殖民地。现在有一种说法,自1978年以来的改革是一种香港化的过程,我认为这种说法有些幼稚,它夸大了香港之于大陆的重要性。台湾地区相对大陆来说,面积很小,它花了20多年时间实现了经济腾飞和现代化,大陆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更长的时间。的确,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在大陆的改革之初,为大陆提供了不少的专业知识,但随着中国的逐步发展,它们的经验之于大陆已经不再像当初那么重要。          中国的软实力还很有限      《21世纪》:这是一本借经济谈文化的书,那么你认为经济和文化是一种什么关系?经济上的崛起是否一定意味着文化上的崛起?      马丁:我同意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中的观点:一个国家行使全球文化影响力的前提就是它的经济实力。这也和马克思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暗合之处。   随着一个国家在经济上力量越来越强大,势必会对其他国家在政治和文化上产生影响。这种影响的产生可能是通过武力来实现的,如美国在二战后,强迫日本了解美国文化。但当这个国家强大到一定程度时,会主动输出其价值观,扩大它在全球的影响力。其他国家会自然而然地对这个国家感兴趣,想学习他们的经验,获得一些启示。         《21世纪》:中国的软实力支持中国的崛起这一论点吗?      马丁:所谓软实力,就是一个国家通过非军事的手段对其他国家施加的影响。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它的软实力还很有限。中国文明比较复杂,西方对中国的了解非常有限,虽然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意识到中国越来越重要,他们也想了解中国,有开始让孩子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但从一个大国的软实力角度来看,这种形式还很初级。   中国的软实力,我认为,在未来可能会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中国国家的现代性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会有哪些启发,中国以什么方式为非洲和拉美的发展提供帮助;第二,中国如何为世界提供一种不同于美国的意识形态框架,中国没有加入华盛顿共识,中国非常强调国家之于经济的重要性,人们感兴趣的是,中国在未来如何定义国家角色及其作用。      《21世纪》:你认为,中国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现代性”,无论是西方的“现代性”还是中国的“现代性”,人类始终都要发展现代性,那么,“现代性”本身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命定的历史方向吗?      马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现代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动力。第一个阶段,是自年代,先是欧洲然后是美国和日本建立现代化;第二个阶段,是在二战后亚洲四小龙开始现代化;第三个阶段,是包括中国、印度、巴西这样的国家进入现代化进程。尽管西方出现了很多关于现代性的理论,但我们看到,在最近200多年的历史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口卷入了现代性。虽然历史发展不存在“看不见的手”,但一些宏观的东西,比如高盛对2050年世界上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排名,我们还是能够预测的,但对于未来世界究竟会怎样,我们难以获知。      
20:21:14 刘言非语  嘉木 15:49:09   来自: 风静云淡 (人生际合风云变幻只缘心有灵动) 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探析中国现代性八大特征,把脉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彻底颠覆西方“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的论调)的评论 &&    中国悠久历史及文化伦理沿袭中探讨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为什么会落后于西方世界;在礼仪之邦文化传承中,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都有了些什么变化,这与世界潮流发展及社会发展规律达到哪些一致;中国现有的民主特色具有哪些优势、魅力;中西方在全球化经济发展中要为什么要相互融合、竞争;在这样的世界氛围中中国成为未来国际体系主宰应具备哪些特怔及他所独特的文化传统所信奉的仁、义、礼、知、信将不会导致西方所谓的“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    本书深刻从这几方面讲述了中国统治世界的必然性和结果。通篇贯穿着这样的哲学逻辑:每个国家人民都是智慧勤劳的,一个国家能主导国际体系,就是与他所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理念相一致的,无论是西方经济发展、欧州优势地位的形成、还是中国从文明古国到内忧外患到经济腾飞到辉煌世界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本书以哲学家的思辩阐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值得认真阅读。   
20:06:15   来自: 大西瓜 (我想飞) 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探析中国现代性八大特征,把脉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彻底颠覆西方“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的论调)的评论 &&    说实话,书名很是高调,也很是吸引眼球。因此在当当网瞎逛的时候,我一眼就看中了他。而在看简介时,我发现作者一栏里是一个陌生的外国名字,顿时,我对这本书失去了兴趣。在当时我的脑子中,这书应该是和什么“中国威胁论”、“中国崛起论”等等差不多一个西方调调的无稽之谈。而后来,在不少地方我看到了很多人对该书的推崇,于是我就不能免俗的随大流拿起了这本书。       看完这本书,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名不副实”,书名和内容基本不相符实,不过话说我更愿意相信这个书名是出版社为了博取众人的眼球而作的改动,因为书的内容其实是写的不错的。该书从头到尾着重谈了下中国作为文明国家的因果缘由以及未来由此所带来的国家发展趋势,书中的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分析也是有历史依据的。而有些原本在我心中还是比较模糊的感觉,在看完此书后也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概念。       当然,由于是外国人写的书,所以书的内容还是挺泛的,中心内容也就寥寥几个,没有深度。不过作为一个外国人,一个长期被国外的这种那种论调包围的西方人,能写出这种书,还是不错的。       最后,书名应该低调些。      
23:18:05   来自: arsene 中y治世界的评论 &&   中国崛起,作为一名中国人无不希望看到,本书从各个方面详尽阐述了中国能崛起成为世界霸权的种种理由,立体生动,好像把原本抽象难懂的东西活生生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作者用心良苦,向世人展示一个民族历经百年屈辱之后,怎样找回自我,怎样奋发图强,励精图治,甚至可以说是韬光养晦,中国,在平静之中悄然崛起,世界强权的转移,已经提到日程上来。吾之中华民族,必将站在世界民族之林的顶峰。
15:13:09   来自: tao (行かないで) 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探析中国现代性八大特征,把脉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彻底颠覆西方“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的论调)的评论 &&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说起这本书,我是在5月23日那天,马丁?雅克先生来到我们学校类似作演讲+签售会的活动买的。      说起这位作者,对他的印象不错,因为他很体贴我们,为什么?因为他在演讲时所用的措辞都是很基本很简单的词汇,所以没有翻译的话我也能基本上听懂个七成;然后,我也对这本书的名字有深厚的兴趣,哇塞,这书名,不正是在跟咱们祖国戴高帽吗?      其实,戴高帽的成分是有的,不过也没所谓,看着高兴呗。特别是看他列举的数据和图表,感觉太理想了点。不过也就是看看罢了,没怎么当真。      不过作为一个英国人,一个来自曾经是日不落帝国的人,一个来自曾经占领过中国领土国家的人,然后还是能比我预料中更加客观的评论中国的现状,我觉得算是很难得了。首先,他能够找出他们那个环境中的人的对cn的偏见,并且能比较透彻地分析当今世界的格局。再者,他能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民族国家,我觉得这点很值得赞一下。其实,西方人对中国的态度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其他地区的人根本无法与他们匹敌;另一方面,他们又很明显的发现自己的领先地位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明显了,差距在逐渐缩小,而且,他们以前一直觉得是贫穷落后的地区已经追上来好些了,他们不想接受这个现实,可是又不得不承认。      我还是相信作者的意图是好的,他的目的并不是要让我们飘飘然,而是要让我们知道我们的长处和短处在哪里,不要过于依赖他们的发展的方法,我觉得这本书应该会与很多所谓的怀有恶意的“阴谋论”的书籍与言论有很大的区别。      其实可以憧憬一下他在书中描绘的那种状况咯,当然,只是想想好了。
14:22:28   来自: 中信出版社 (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 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探析中国现代性八大特征,把脉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彻底颠覆西方“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的论调)的评论 &&   这本书确实值得一读,也值得我们深思。      数千年来中国经历了无数的侵略,经济的 文化的 还是其它的方方面面。就是在中国内部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分歧和冲突。但就是这样――中国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五千年,中国文化吸收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品而越发博大精深。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位的提高,中国的影响必将覆盖到世界的每个国家。      作者马丁?雅克的观点也很对,中国靠自己悠久的文化就能给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
10:05:08   来自: lyla (说过的什么其实都不重要) 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探析中国现代性八大特征,把脉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彻底颠覆西方“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的论调)的评论 &&   我写这篇书评的时候,百度贴吧里正在轰轰烈烈地举行攻击哈韩迷们的”圣战“   部分NC的粉丝引起了无所事事大学生们的集体围攻   这是小事   却也是大事   我们这些青年这些学生还没有成熟 还没有学会尊重 没有学会包容      马丁?雅克却还在YY中国统治世界      看外媒是一件很沮丧的事   经济学人每天最多评论和阅读的文章必定跟中国有关   时代周刊和BBC紧盯着中国的跳楼自杀矿难   FT每天都在预测中国经济何时如何崩盘   ……   赞誉不多 中伤不少   这其中,资本主义媒体的心态如何,无从考证,可以确定的是很复杂。   中国渐渐变成了很重要的一环,走强或走弱对其都不是好消息。   但,虽然这种虎视眈眈的外媒报道常令人沮丧,   但是至少也让人安心   他们在做我们本国媒体没尽到的责任:监督、预警      可惜,马丁?雅克却没有继续替中国攒人品      马丁?雅克相信中国首先是个文明国家其次才是个民族国家   文明国家的文明内核决定了中国体制的独特性   马丁?雅克熟悉东亚地缘政治,对该地区各国历史以及和天朝的关系都做了梳理,并且相信千年之久的“朝贡体系”的传统将会使东北亚重新回归到以天朝为中心的政治和外交体系中去。   马丁?雅克对中国的许多问题都比较乐观,相信在亚洲各种势力制衡下,中国会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下继续发展。他甚至相信亚克西党的应变能力和灵活性将会一直在经济和政治体制内保证中国以后数十年的稳定。      我得要说,这是我近期看得最爽和最顺的一本书:膨胀的爱国情绪和民族心,膨胀的文化优越感,尤其是马丁一直不断提及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带来的巨大的独特性。   但我宁愿相信这是老外过于乐观甚至是不怀好意的捧杀之举。      五千年文明到底将我们武装到了什么地步?   五千年的文明认同能否使海峡两岸人心归向?   现世存在的这么多问题要怎么解决?   我们的教育教出了太多只会ctrl+c的学生。   我们的社会给了青年太多的不快乐和迷惘。   我们发明了“被”,我们发明了“跨省追捕”,我们发明了凤姐。   这些和那些问题要怎么解决?   在我们自己慢慢迷茫慢慢困惑的时候,老祖宗的东西会有效么?      我无法乐观。   我宁愿悲观点。
10:40:31   来自: 快乐如鱼 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探析中国现代性八大特征,把脉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彻底颠覆西方“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的论调)的评论 &&   《当中国统治世界》的作者以为这种王权可以统治世界,何其谬也!      刘泽华:《 中国的王权主义――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考察》 下载链接:       http://ishare.iask.s<.cn/f/5054328.html    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刘泽华汪茂和王兰仲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319页 下载链接       http://ishare.iask.s<.cn/f/7604785.html?from=isnom         按语:本博文转自邹恒甫教授博客。    | 刘泽华:《 中国的王权主义――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考察》   分享       匿名作者:《 中国的王权主义――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考察》是刘泽华教授的一部新作.全书37.5万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这部著作以中国古代王权作为研究对象,以一系列基础性研究为支撑,着重考察\"王权支配社会\"这个传统社会与思想的特点,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剖析王权主义的完整的学术构思.   \"王权主义\"是刘泽华教授对中国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的提纲挈领的概括.马克思曾以\"行政权力支配社会\"来论说法国中世纪的特点.这个断语在今天看来依然是精辟的,符合客观历史事实的.专制主义和君主专制制度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历史现象.在欧亚大陆各民族,各地区社会文明史的一定历史阶段,都曾出现过\"行政权力支配社会\"的现象.如果说西欧中世纪\"行政权力\"的化身是各级封建领主,那么中国古代社会\"行政权力\"的化身就是\"王权\"(君权,皇权等都是王权的同义词).中国古代王权的主要构成是行政权力,王权对社会的支配实质是行政权力支配社会.刘泽华教授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大特点是\"王权支配社会\".因此,他使用\"王权主义\"这个概念来概括中国古代社会的控制和运行机制.\"王权主义\"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以王权为中心的权力系统;二是以这种权力系统为骨架形成的社会结构;三是与上述状况相应的观念体系.   王权主义这个概念既不是指社会形态,也不限于通常所说的权力系统,这一点务请读者予以注意.刘泽华教授认为,从历史的总过程看,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与生产关系决定着社会的基本形态.这是最基础性的看法.用经济关系解释社会现象的合理性和意义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要回答\"这个社会何以是这样\"时,必须着眼于分析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与生产关系.然而要回答\"这个社会的主导力量是什么\",就涉及到具体的社会运行机制问题.在中国古代特定的社会形态范围内,许多具体的经济利益问题不是通过经济方式解决的.作为基于社会经济又超乎社会经济的一种特殊存在,王权长期成为社会运动的主角;在各种社会权力中,王权是最高权力;在社会的诸种结构中,王权体系居于主导地位;王权崇拜成为思想文化的核心;权力的分配决定着社会经济分配,社会经济关系的主体是权力分配的产物.因此在研究中国传统社会时,从王权的角度解释各种社会现象更直接,更具体.   据我的理解,刘泽华教授的基本思路是:由于\"王权\"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具有纲领性的作用, 这是一个历史事实,因此用提纲挈领的\"王权主义\"作为研究中国传统社会的指导性思路才可以使各种研究成果更加切近历史事实.这就是说,\"王权主义\"这个概念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的各种重大历史现象而设定的,而这个主观判词又是从历史事实中概括出来的.      《中国的王权主义》一书共分四章,每一章单独构成一个分析单元.   \"第一章王权支配社会\"着重讨论\"君主专制帝国是政治支配经济运动的产物\"这个命题.中国的帝制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定型于秦汉时期,此后传延两千余年.据我的理解,刘泽华教授从三个层次分析了王权对经济运动的支配和影响:第一个层次是政治因素在第一批封建贵族和地主产生过程中的决定性的作用和政治权力再分配在封建地主再生之路中的重要作用.第二个层次是政治因素在第一代小农形成中的决定作用.第三个层次从帝王\"以天下恭养\"和官僚贪污的普遍性看权力掠夺,权力侵占等社会财富分配的特殊方式.由此可见,政治权力在封建经济关系的形成,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甚至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帝国的超经济强制和权势者的疯狂掠夺则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由于专制权力干扰,破坏了简单再生产规律和价值规律,从而导致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和迟滞.王权对经济运动的支配是行政权力支配社会的重要表现.由此而形成的经济关系,权力体系,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社会控制和运行机制,又反过来为王权提供了最基本的支撑.   在第二章,刘泽华教授着重论证了这样一个观点:\"政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体\".他从战国百家争鸣与王权主义的理论发展,秦始皇皇帝观念的世代沿袭,王权主义政治文化的总体特征,帝王对\"学\"与士人的控制,政治与思想的冲突等几个层面和角度,分析并揭示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政治性.   第三章是王权主义各论.在这一章,刘泽华教授分别剖析了几种与王权主义密切相关的思想文化现象.本章各节通过分析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特别是儒家的人文思想的具体表现,揭示了其王权主义的基本导向;通过分析君主名号,帝王尊号的政治文化意义和臣民卑贱论的特点等,揭示了王权的垄断性和传统思想文化的基本框架;通过分析儒家的人论,揭示了儒家\"人道\"原则和理想人格的王权主义属性;通过分析儒家理想王国的特点,揭示了儒家政学说的专制主义归宿;通过分析民本论的思维方式和政策原则,揭示了君权至上与民为国本的互补关系;通过分析圣人无我论,揭示了圣王专制的几个特点;通过分析传统国民主奴综合性格,揭示了在王权主义控制下所形成的社会人格的特点.   在第四章,刘泽华教授专题研究了政治哲学与王权主义问题,如天人合一与王权主义;王,道相对二分与合二而一;王,圣相分与合二而一;尊经教条主义与多样性等.   从上述各章节的内容和思路不难看出,刘泽华教授对于中国古代的王权主义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相当完整的分析框架.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指出的:\" 我的这本书不是为写书而写的,而是二十年来对王权主义问题陆续思考的一个结集.为了避免重复,凡以前已成书的篇章,原则上不再收入.\"因此,这本书并没有囊括刘泽华教授关于王权主义问题研究与思考的全部内容.但是,读者还是可以从这本集中阐述\"王权支配社会\"的书中,窥一斑而见全豹.有进一步研究兴趣的读者则可通过阅读刘泽华教授的其他著作而了解更多的学术信息.      《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刘泽华, 汪茂和, 王兰仲著,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一书是1988年首次出版的,当时印了两万册,很快就销售一空。由于阴差阳错,这本书一直没有再印。这次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再版,我仅代表作者向天津古籍出版社表示衷心的感谢!   专制权力支配社会在中国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其影响是相当广泛的,它不仅形成了一套体制,也形成一种文化心态。我们要从这种体制和心态中走出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了走出来,首先要正视历史,确定历史转变的起点。我们经常说要了解和熟悉国情,而历史就是国情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这本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一本国情备忘录。欲了解中国国情者,应该翻阅一下本书!
18:39:17   来自: 浮图塔 (追上时间道姑抓她裙摆!) 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探析中国现代性八大特征,把脉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彻底颠覆西方“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的论调)的评论 &&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是在看达沃斯经济会议的时候看主持人说起,那次才第一次听到这本书,《当中国统治世界(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书名很诱惑,芮成钢说,因为他的描写方式,资料来源以及当前这个“中国威胁论”的大前提下。 这本书在欧洲很火。    购书到现在因为求学,工作的原因倒现在都还没有看完,只翻腾的看了几篇,总共二个部分,《西方世界的终结》《中国世纪的来临》总的思路看来就是一个外因和内因的讨论,先说“统治世界”。以前是谁一直在统治世界?是西方。既然“中国威胁论”盛行,必然会出现“西方衰落”的言论。    本书第一部分就分四章讲述“西方的兴起”“日本:现代国家但非西方国家”“中国:动荡的历史与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与西方:互相融合,还是互相竞争?”    在日本章节介绍很搞“对东方来说,日本是个另类,它总在标榜自己的独树一帜,它总想着脱亚入欧,入美,对西方来说,日本也是个另类,从明治维新到向西方全面转变,它总是不遗余力,但无论如何,它也摆脱不了东方的特质,日本--究竟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 无疑,日本是杂种!精神杂种。    第二部分是中国部分,分别从中国的经济、文化、国人、周边环境、现状来抛出最后论点:当中国统治世界!但是再自习翻翻又可以发现,本书着重讲的还是中国的现在经济发展迅速,没有具体的看中国所存在的问题。当你的站立位置早已定论的时候,所说的论点都是有偏差的。常说旁观者清,可,位置都在局外了,思想还怎么做个局内人呢?    “环境问题”、“底持续性”、“科技含量低”、“民主”、“海外华人、”台湾“、”日本“……几乎大部分的中国当前问题都有在文章中有所涉及,而且很多引用的也都是中国自己的资料,很有说服力!    那么,中国究竟是怎样的?    就我来看,”当中国统治世界“只是个伪命题。该书作者马丁 雅克提出这论点是从当前种种的数据来看的,但在中国,其实最不准确的就是数字所呈现出来的”真相“。甚至依赖数字会将我们带向错误。我看,中国不可能,或者说短时间内不可能统治世界,具体就是又中国一系列的国情所决定的。虽然经济发展速度是上来了,但要看着是从哪来的经济增长,中国现在有一个发展的矛盾就是说经济硬件的快速发展和软件发展部配套。    中国现在就像一个逐渐强大的皮偶,皮偶从很大到小用了很短的时间,又从很小到刚进巨人的底线用了更短的时间,所以皮偶里的N个牵线人就觉得,我们有实力从底线到上线用更低的时间,可其实皮偶长大都是靠吃垃圾食品长大的,是吃麦当劳,KFC喝碳酸饮料长大的。吃多了不止腰酸背痛腿抽筋,还可能精子活力差。这样的玩偶,怎么可能统治皮偶界,当皮偶大哥大呢?       《当中国统治世界(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就是一个思想代表出来表达出了一部分西方高层的观点。这和我国考试作文的要求一样。规定作文内容进行画地为牢式答题。有了中心思想,找素材就是。       兹鉴定,该生题目起的较为吸引眼球,内容充实,论据丰富,中心思想明确。满分60,给您50      
18:04:54   来自: 薛兴远 (凌云志异) 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探析中国现代性八大特征,把脉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彻底颠覆西方“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的论调)的评论 &&   标题看起来有些哗众取宠,特别是作者提到他想在96年的时候写这么书,那时候中国刚刚从动荡中恢复,并没有一个强国甚至大国的发展迹象。      尽管如此,本书确实让中国学者汗颜,题目中所提到的统治,主要包含着这样一层含义:即中国将用自己的文化和庞大的人口去影响世界,并随着自身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的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      书中将中国和世界上其他的一些热门国家进行种种对比,来表述中国将不可避免的参与到世界新秩序的建立当中。而在我看来,作者所谓的“rule”,更多的指的是中国会参与到建设之中而非想其他强权国家那样去管理和干涉其他的国家。作者所提供的原因是中国文化中的内涵。      同时我认为,虽然作者所描述的很多景象让国人看了为之一振,但是毕竟过于了关,有关中国国内很多很严重的问题被作者一言而弊,并没有全面的了解中国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阶层。      所以,如果中国真的按照作者的设想去发展,必将统治世界,但是一旦有所偏差,结果就不是我们所能够想像的了。
15:13:50   来自: 阿毛 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探析中国现代性八大特征,把脉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彻底颠覆西方“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的论调)的评论 &&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K於「看」完了,到了後半部,我乎是略x而已,我不能否J@是一本好R丁Z克博W多,|的JR   不I限在驼用妫Ix者思考的面向是v史和文化的角度。      @本热萏肛S富」了,中钠工I到中腿毡镜姆b鹘y,甚至中t、中餐都有述,不得不佩服他,以一西方人   碚f。      我看了RdW站的uZ,@本谖鞣揭差H@得好u,段鞣饺艘|方角度砹私庵_是一本好的入T      μ橙硕裕彩侵档靡蛔x的,〈不^要有很大耐心〉。台橙穗m然文化的鞒惺且灾腥A文化橹饕,   但是由於⒔倌旰椭姆蛛x,吨K不能f非常熟悉。加上台趁襟wχ谓Ф嗪苣w\,且多儇面,   е绿橙搜壑械闹x情太多。所以台橙在x一x。      烈建h能出版一本精版,e面有很多令人^昏的梢h掉?竟一般x者不牒芮宄酪欢   @本A的地方是在看中}的|方角度,以及ξ鞣狡的大力批判。      台橙χv史和地理m然熟悉,但是看中慕嵌入y免受到美挠绊,中翘匙钪匾泥睿   荼刂绊台吃碓酱螅更要W著中慕嵌瓤词澜纾侥こ鎏痴嬲某雎贰      「以小事大以智」,面ΜF才能解Q}。台骋斫庾约旱男∨c弱,正中c大,摸索台车莺蜕嬷溃估勺源   式的螳臂踯不可取,自我否定的悲^手靖翘持!
17:50:50 tswang  文化统一中国, 台湾肯不肯? 13:59:47   来自: 光悦 (好自由,好思考,好折腾!) 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探析中国现代性八大特征,把脉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彻底颠覆西方“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的论调)的评论 &&    这部长篇作品的话题非常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股快速崛起的势力,世界最好要留心。因为中国经济的成功,中国对民主世界的挑战可能比曾经的苏联要大。专制与资本主义的混合体对全世界的独裁主义和有抱负的独裁主义者而言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模式。        然而,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不关心政治。他所感兴趣的是文化、历史、传统、根源、种族、“中国的遗传结构”。他相信“西方(他并没有定义这个概念)”和中国之间的未来冲突将是文明的冲突。他写道,中国人总是认为自己的文明是优越的,把世界其他地方视为蛮夷之地。中国人属于优秀种族。这意味着中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将导致“按照中国形象而进行的文化和种族重构。”        种族是一个相对现代的概念,但除此之外,我搞不懂作者的意思。难道说非洲通用语将是中文?外国外交官将不得不向北京献贡品?主要的观点似乎是,西方的规范将不再被视为普世规范。但如果我们不考虑政治,其意义就模糊了。        书中没有多少属于个人的声音,更遑论相互碰撞冲突的观点了。在书中,中国浸透了一种“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心态”。而“西方”或者“欧洲”不怎么关心“与别人交往”。对于历代致力于与别人打交道的欧洲学者而言,这真是一桩新闻。        雅克的作品有些过时得奇怪的东西,令人想起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那些谈论民族性格及这一切的德国思想家。这种文化方式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赋予目前公认的观点(此处则是指中国精英的观点)一种植根于数千年历史的、不变的思想地位。例如,由此可以推论,中国还没有准备好接受民主制度,那是因为这些制度之前不曾存在,或者因为中国太大,太复杂,太儒家思想。        很多中国官员和商人都这么跟外国观察员讲,而雅克则忠实地复述他们这些陈词滥调。他和那些大谈“五千年历史”迷惑自己迷惑外国人的中国政府雇用文人有共同点。
14:19:47   来自: 星星 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探析中国现代性八大特征,把脉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彻底颠覆西方“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的论调)的评论 &&    作者对东亚地区的经济、历史、文化、政治和传统的熟悉,确实让我读了感觉到一点震撼,毕竟作为一个外国学者能够对东亚地区的状况有这么深入的了解是非常难得的。马丁在这本书中他极力要向我们展示的是 :“未来的世界是属于中国的 以西方为中心的当代国际秩序将会因为中国的崛起而发生巨大的改变”的这样一个观点,作者通过构筑中国的八个与西方不同区别的特征来阐述中国这个大国实现现代化模式的不同,并深入地思考现代化模式的概念,甚至对西方的现代化模式提出质疑,最终作者得出结论是 世界上实现现代化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只是其中一种而已。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只是一味地在歌颂中国的好,似乎就像奈斯比特在他的那本《中国大趋势》里面所表现的那样,中国似乎是一个完美的国家,找不出任何缺点,掩卷思考,我感觉作者少了一个笔触就是他应该同时关注中国的社会问题,应该将中国当下面临的国内国外问题同中国崛起这个大问题之间找出联系,然后展示给读者看并提出中国必须首先克服这些问题才能进行所谓的“统治世界”。    用了几天读完这本书,我还是获益良多,毕竟通过作者我对东亚地区的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作者也给我思考库提供了另一个源泉。所以这还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希望大家有机会读读,并且有机会大家交流一下看法。
10:20:17   来自: 酒精中毒了 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探析中国现代性八大特征,把脉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彻底颠覆西方“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的论调)的评论 &&   虎年春节开读,作者是英国学者马丁?雅克。雅克从文明史、民族史、外交史、统一性四个方面立论,论述中国“统治世界”的可能性。断定中国的崛起,将彻底改变现有国际秩序和体系,改变所谓现代化即西化的传统理念。
19:33:14   来自: 郑渝川 (读然后知广阔,评之中寻深邃) 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探析中国现代性八大特征,把脉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彻底颠覆西方“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的论调)的评论 &&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如果看完了这本书,大致可以明白,作者提到的“中国”,不是通常理解下的民族主义中国,而是文明模式的中国,是文化的中国,是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血统及生活方式联系起来的中国;而“统治”也绝非过去西班牙、荷兰、英国及现在的美国,崛起和强大后在全球建构起来的统治模式,而是一种以儒家“礼”文化为最大公约数,而重新恢复的朝贡体系。   如此看来,这本书的作者及出版方,推出这样一个书名,就是为了吸引读者注意力、制造互联网时代的口碑效应、刻意助推争议,以此实现畅销。要是如其论述的本意,换成《中国模式重新影响世界》、《中国朝贡体系与西方道路分庭抗礼》等等波澜不惊、四平八稳的题目,哪里能够惹来外界关注呢?   互联网时代,做“标题党”的好处不是一点半点啊!   尽管如此,给予公允客观的评价,不能不说,这本书突破了西方政治与国家关系话语体系中的“强国必霸”逻辑,用翔实的史料勾勒了欧美强国之外的文明世界,中国等古代文明独特的发展模式;然后找出当今中国与过去模式存在极强的对接、传承意义;继而指出,欧美对中国的误会,皆因对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存在误判,理应加强了解、促进新的共识形成。   当然,上段所述的效用,需要建立在这本书确实首先面向中国之外受众的基础上,而非刻意“约稿”、写出来讨中国人“欢心”、专门投放中国内地市场的著作。   
21:34:45 yvone  ~~~~~
21:35:13 yvone  ~~~~~
14:32:49 风中追风  确实为标题党   但不得不说比较有吸引人的新观点
22:42:03 光  同意lz,书的观点新颖,但标题起得太那个了
13:58:23 lucifer  看标题还以为是又是哪一帮砖家的意淫物了呢 19:35:37   来自: 阳光下的舞蹈 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探析中国现代性八大特征,把脉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彻底颠覆西方“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的论调)的评论 &&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当中国统治世界》的主要内容,那这句话可以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主任研究员雅科夫?别尔格尔所说的,“中国不会西方化,而世界将会中国化”。而中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时殷弘也认为,“马丁?雅克创造的极其令人信服的核心理论是:在一个充满‘现代性竞争’的新时代里,不论中国正在实现现代化,还是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她都会保持自己独有的特色。”但无论学者、媒体和读者怎样评判这部书,《当中国统治世界》一书所体现的马丁?雅克的理论体系都是完整的――可以想象,马丁?雅克关于“中国统治论”的理论将会在世界上掀起又一轮的轩然大波。   此书的核心并不是指中国的经济力量或军事力量能够统治世界。这本书的“统治”实际指的是一种文化驱动力与文化影响力――中国正借助文化驱动力影响世界。正像这本书的作者马丁?雅克所预测的,如果说英国曾是海上霸主,美国是空中和经济霸主,那么中国将成为文化霸主。
10:47:07   来自: beornot 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探析中国现代性八大特征,把脉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彻底颠覆西方“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的论调)的评论 &&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中国:不一样的大国      第一财经日报:你这本书的书名很醒目――《当中国统治世界》,有人说你在奉承中国,也有人说你是想“捧杀”中国,你写这本书的意图到底是什么?      雅克:首先,对这本书的书名不应仅仅按照字面上来理解,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真的“统治”世界,历史上没有,将来也不会有。60年来,美国是拥有主导性地位的大国,但它并没有统治世界。大英帝国曾一度统治世界上约五分之一的地域,但它也没有统治整个世界。我用《当中国统治世界》作为书名,并不是想预言,中国会在字面意义上统治全世界,而是想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中国成为世界上的首要大国,中国会如何表现,世界会怎样改变?      我写这本书的态度基本上是价值中立的,我认为中国在未来成为世界上的首要大国,不仅是一个可能性很高的前景,而且已经形成一个趋势,是我们这代人正在经历的一个过程。我的意图并不是想判断这种前景是好是坏,只是试图理解,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      当然,作为一个西方人,我的写作意图针对的首先是西方的历史经验。西方至少在最近的200年中占据了世界的主导――起先是欧洲,晚近是美国。因此,我的书试图挑战一种传统的世界观:西方对世界的领导权将万古长存。这是一种缺乏历史感的观点,通过书中的分析人们将看到,西方的崛起及其所获得的领导权既不是历史的必然,也不是未来的永恒。      其实,中国的崛起是一个代表,代表着一场更为广泛的世界历史运动――发展中世界的崛起。自20世纪中期以来,曾经在贫困中苦苦挣扎、长期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其人民代表了人类之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许多都在崛起,而中国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代表。如何理解这样宏伟的世界历史运动,是极其重要的课题。人们怎样看待这场历史运动,是叫好还是摇头,固然也很重要;但是首先要对它进行观察、分析和理解,我的书就试图以中国经验为基础,提供一个分析和理解的框架。      日报:这本书是写给谁看的?西方读者还是非西方读者?      雅克:诚如上面所言,我写这本书首先是针对西方人的世界观,但不能说这本书仅仅是写给西方人看的。我个人的经历决定了,这本书的视角是介乎西东、亦西亦东:自1993年以来的17年里,我大量时间生活在东亚,我的太太是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人。这种纽带对我的理智与情感、对我认知世界的方式产生了很大影响。      我觉得,一个西方人如果要感受到当今世界的大变化,也就是上述世界历史运动――不仅从客观的角度,而且从主观的角度,不仅从思维方式,而且从价值和情感认同上体会这种变化,光靠改变自己的头脑还不行,还要改变自己的灵魂,这样才能放下西方人骨子里的那种傲慢。      这种傲慢不仅是政府态度,而且深植于每个西方人的心里,深植于我们看待历史、看待自己的方式,甚至我们作为白人对自己肤色的感觉之中。在我跟我太太的日常交往中,经常能发现,她看待一件事的方式,跟我很不相同,有些事对我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对她却是很重要的问题。可以说,在我的情感和精神生活中,我在不停地自我解构――有意识地对作为一个西方人的我自己进行批判性的剖析。      这种体验渗透到我写作这本书的视角中。因此,这本书不仅是写给西方人看的,在不同程度上,也是写给世界其他地方的人看的,尤其是东亚地区的人们,其中当然也包括中国读者。      日报:中国读者能从这本书中得到哪些收获?      雅克:首先,这本书或许可以让中国读者多少了解到,外国人如何理解中国的崛起;在崛起过程中,中国跟外部世界可能会发生怎样的互动。      我们所见证的这段历史,不仅是中国崛起的过程,而且也是西方衰落的过程、西方失去世界主导地位垄断权的过程,西方对此会怎么反应呢?      中国文明传统上倾向于内视,中国人倾向于把中国崛起看作中国自身历史的一部分;即使近年来,中国表现出巨大的兴趣,希望通过广泛地考察世界来印证和评判中国经验,但其着眼点仍旧是“中国的发展道路是对还是错”这个问题,其视线仍旧是向内看――这并没有错。但是,中国是世界历史中的中国,中国的崛起是世界历史新一页中的崛起。我希望,我的书可以向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提供一个视角,以便其从全球视野来理解中国自身的崛起,并且理解中国崛起于其中的这个世界。      第二,自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极端重视促进经济增长、摆脱贫困、实现现代化。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近代以来屈辱的历史记忆。我认为,这种思维定势不可避免地导致决策视野的短期化:特别强调和偏重于眼前问题、当务之急。邓小平留下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经济增长是首要任务,不仅不应受其他议题的干扰,而且应是判断其他事情的标准,这种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延续到今日中国的决策风格中,比如在外交上满足于作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分子,不打算彻底改变现行国际秩序等等。这说明,即便到了今天这样重要而特别的历史阶段,中国决策层总体上还是继承了邓小平的大思路。      邓小平并没有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我的书想提出来考虑的是,5年、10年、20年以后,形势会是怎样的?到时候,中国的经济总量很可能已经超过甚至远远超过美国;到时候,中国既是发展中国家又是发达国家,或者更少是发展中国家而更多的是发达国家,乃至根本就已经成了一个发达国家。到那时候,中国是应该延续偏重眼前、刻意低调的决策风格呢,还是应该尝试一种有更高期许的思路?      中国在近代史上曾经是一个弱小国家,曾经因贫穷和弱小而备受屈辱,但是现在和不远的未来,中国已不再是穷国弱国,甚至会变成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富国强国。当历史已经发展到这个阶段,中国是不是还遗留着某些弱国心态,是不是还对自己屈辱的近代史感到耿耿于怀,是不是还过度依赖经济增长带来的安全感呢?这种心结又会不会禁锢中国人的思想,束缚中国人的手脚,使中国低估自己的潜力,误判自己的时代使命呢?      在这个问题上,我的书所提出的一些观点不一定都对,但我希望它们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至少,引起中国公众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日报:讲中国崛起,一般是讲中国经济,但这似乎不是一本讲中国经济的书,而是一本政治书。要理解你对中国崛起的分析,关键是什么?      雅克:严格地说,这是一本以政治笔触写成的文化书,它的讨论领域是广义的政治,是狭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所构成的复合体。      的确,大多数写中国崛起的书,重点放在经济上。我的书也有一章谈中国经济。但是光谈中国的经济崛起,相对于这本书的意图而言是过于狭窄的。      我之所以超出经济和狭义的政治领域来写中国崛起这个主题,是因为它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创造历史的过程。试想,像中国这样一个如此广大而多样化的国家,其国土面积相当于一个大陆,其各地区之间的禀赋、经济、文化差异同欧洲国家之间的差异程度不相上下,又具有如此漫长的文明史和如此曲折而富有戏剧性的近代历史,它如此迅速地崛起于世界舞台,这个历史过程,怎么可能不超越狭隘的经济领域,而牵涉出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心理与历史和现实事态?      而如此复杂的中国,又怎么可能不在崛起过程中表现出不同于西方大国的独特性格?成为一个“不一样的大国”?      中国的这种特性,又可能在不同的背景下,时而表现为优点,时而暴露为问题。      比如,有人问我,中国在崛起过程中,会不会谋求军事霸权。我说不太会,根据其特性,中国不会表现出像西方历史上那样强烈的扩张主义倾向,而是会更多地谋求以文化成就证明其影响力和优越性。但与此同时,这种文化上的优越感也容易使中国忽视其他一些文化的成就和价值。      概括起来说,书中所探讨的这个极具动态性而富有张力的历史进程包括两条线索,一是现代中国的自我再造,二是再造中国所导致的再造世界。      为了解释中国的自我再造过程,我引入了“文明国家”这个概念;为了评估再造中国所导致的再造世界过程,我又引入了“天朝心态”这个概念。把握住这两个概念,是理解我这本书的关键。      日报:那么就请解释一下这两个关键概念吧。首先是“文明国家”。      雅克:“文明国家”是相对于“民族国家”而言的。我们知道,当代世界体系是一个民族国家的体系,民族国家是大多数国家所正式接受的国家形式。在这个意义上,现代中国表面上也是一个民族国家。19世纪后期,中国不得不接受了民族国家的一整套架构,以此来重组自身。除了融入“现代国际体系”,当时的中国没有其他办法。      然而,相对于中国悠久的文明史而言,100年只是短短的一个片段,它可以使中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民族国家的外壳,但终究无法改变它的灵魂――现代中国在骨子里还是一个“文明国家”。      我这里只能说一说比较重要的三个表现。第一,中国的身份认同是以历史和文明归属感为基础,而不是以民族自觉为基础。比如,在涉及一些领土归属的问题上,中国官方和民间都非常强调历史上的归属,这是很有特色的。中国人关心的是,一片领土在历史上是否属于中国文明的基本区域;而在其他一些地方,人们比较关心现状,比较关心当地人目前的意愿。现代中国的领导者和人民,都深深意识到,捍卫历史上中国文明基本区域的完整与统一是一种责任。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对台湾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历史情结,对统一有一种不可动摇的意志。      第二,正如文明比民族的包容性更强一样,中国对多样性的统合能力比一般民族国家要强。比如,现代中国的人口、区域、文化多样性远非现代欧洲任何一个单一民族国家可比,换了欧洲任何一个国家可能都应付不过来,而中国则基本上成功地把如此丰富的多样性维系成一个整体。面对多样性,民族国家的思维往往是 “谈不拢就散”,而作为“文明国家”的中国,则具有一种求同存异的弹性。以“一国两制”收回香港的实践,就是“文明国家”解决问题的一个经典例子――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就这样相当顺利地跨越了。而同样是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东西德的统一,走的就是典型的民族国家式道路――东德丧失一切特征,被西德同化,但同化过程漫长而痛苦。      第三,在中国,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很独特,同西方一般理解的不一样,只有从“文明国家”的角度才能很好地加以解释。据我的观察,在中国,政府在民众意识中所享有的合法性、威望和敬意比在西方要来得高。      按照西方一种很强的传统看法,国家外在于社会;普通老百姓觉得,政府是强加于我个人头上的一个权力,从根本上说没有必要,而且还往往肆意妄为;美国政治讨论来讨论去就是如何限制国家权力,不让它侵犯个人的自由。而在很多中国民众看来,国家就好比一个大家庭,每个中国人就是家庭一分子,而政府就好比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国家的兴衰并不全然外在于我个人的命运,政府的权力也并不全然是强加在我头上的任意。      我认为,中国的国家和政府所具有的这种独特地位,来源于中国作为“文明国家”的这一复杂背景所提出的独特问题――谁来统合这个如此庞大的文明,维持它在历史中的统一性呢?就好像大家庭需要一个集威严与慈祥于一身的家长,中国这个“文明国家”也需要一个集权威与仁政于一身的政府。      这并不是说,在中国就不需要民主,不需要保护个人权利,不需要对国家权力加以节制――政治总是需要达到某种平衡。但是从中国作为“文明国家”的现实出发,应当承认中国的游戏规则和西方不一样。西方达到平衡的方式是社会和个人不断抗争,同国家不断冲突;中国则可能采取另一种方式。      日报:那么“天朝心态”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雅克:“天朝心态”这一部分探讨的话题比较敏感。我试图以此概括中国文明所具有的一种自视为“中央王国”、“天朝上国”的心态――认为自己是人类文明的中心,具有其他文化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这种心态隐藏得比较深,可是有时会反映在中国人对待其他“种族”及其文化的态度中,弄得不好会导致很棘手的问题。      这部分讨论的中心是,中国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自己在世界当中的位置,哪些因素决定了中国人的这种自我意识,当中国崛起成为领导性大国之时,这种自我意识又会如何影响中国人的行为。我觉得关于这方面,中国国内和国际上目前讨论得还不够,但这样的讨论其实非常重要。      任何文明都有自我优越感,都或多或少认为自己的“种族”比其他“种族”优秀。甚至可以说,我们每个人内心都隐藏着某些“种族主义”观念。随着某个文明的崛起,其种族主义倾向也会有所增强。西方人――所谓的“高加索种族”的种族主义倾向暴露得特别充分,正是因为近两百年西方文明主导了世界。      西方人的种族主义倾向还有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普世主义文明观――认为只有西方文明才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先进发展方向,其他文化最终都要汇流到西方文明的这个方向上来。      由于有着辉煌的文明史,有着曾经身居天下中心、乐见万国来朝的历史记忆,中国人内心隐藏着一种类似于西方的普世主义文明观――认为中国文明才是最高级的文明,是其他文化需要学习的榜样。在这方面,日本人很不同,他们的自我意识是例外主义的――日本文明是个例外,需要向其他高级文明学习,同时保留和发挥自己的特长。      中国人的普世主义,其表现形式不同于西方人的普世主义。西方的表现包括扩张主义、基督教传教狂热、殖民主义等等。中国人的普世主义则表现为一种文明程度的等级观念:拥有最高文明程度的就是居于天下中心的中国,围绕着这个文明中心,不同周边民族的文明开化水平也有高低之分,而它们向中国表示尊敬和羡慕的程度则体现着它们的素质――能够被教化的限度。      由于这种文明等级论的“天朝心态”,中国在历史上很少进行军事扩张,因为中国人认为,“对于冥顽不灵的野蛮人,不必硬去教化他们”,甚至还对他们颇为怜悯,给予丰厚的赏赐以“怀柔远人”。      这种从历史记忆中遗留下来“天朝心态”,一方面发挥了某些积极作用,在现代中国的自我再造过程中,参与构造了“汉族”这个主体民族的身份认同――从纯粹人种学的意义上来讲,汉族人的来源其实非常复杂,之所以能整合成一个民族,很大程度上借助了历史上的“天朝子民”同属于中心文明的一种共同体意识。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心态有时也会演变为一种文化上的自大和傲慢,演变为一种对文化差异的漠视和不容忍。这种“文明的骄傲”容易播撒隔阂的种子,如果处理得不好,这些种子就会结出苦涩的果实。      这种负面效应不仅仅体现在中国内部,也可能体现在中国同其他民族的交往当中。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人势必会广泛地活动于世界各地,势必会同越来越多的民族近距离地接触,甚至对它们的利益和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如何节制“天朝心态”中的“文明骄傲”,体谅和照顾其他种族的自尊心,尊重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学会欣赏和吸纳其中的优秀成分――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和未来世界潜在的领导者,需要对此作前瞻性的思考。      日报:这样看来,中国的确会是一个“不一样的大国”,用你的话说,“当中国统治世界”,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世界准备好接受这种变化了吗?      雅克:由于中国骨子里是“文明国家”,具有“天朝心态”,当中国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国之时,它的行为会表现出相当大的特色,甚至最终导致国际体系的重塑。      中国越来越有可能按照历史上的朝贡体系而不是民族国家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来构想与东亚的关系,这符合它历史上的自我定位和它所熟悉的世界图景。我的书中有几处谈到,历史上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有可能再次复兴,朝贡体系传统上的外围――东亚可能会比较适应中国的崛起,并且很快找到自己熟悉的位置。      当然,这个过程并非历史的简单重现,其中也会有紧张乃至冲突,也不可能排除其他大国的介入和影响,但是朝贡体系复兴的趋势,尤其从经贸关系的角度来看,是相当明显的。中国还有可能进一步把非洲也纳入这个新朝贡体系。未来的国际体系有可能出现两种体系并存的局面――东亚和非洲的新朝贡体系和大西洋两岸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以上只是“当中国统治世界”所带来的一个变化,还有很多其他的变化也很重要,我在这里不能一一展开,书中各章都是对这些变化及其根源的详细讨论,最后一章则有比较概括的综述。      对于这些非常深刻而重大的变化,世界并没有准备好。首先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并没有准备好接受一个与它们很不一样的大国的崛起。我接触的许多西方人士认为,就算中国会崛起,它的崛起也不会跟西方大国的崛起有什么不同,不会构成什么不一样的挑战。他们认为,现代大国崛起的道路只有一条,就是西方大国所走的道路――市场经济、自由民主政体和民族国家体系中的大国地位。因此,这些人有可能误读中国的崛起,在中国不会构成威胁的领域看到威胁,对中国带来真正变化的领域反而茫然无知。      西方的这种认识滞后会对中国崛起形成一些现实制约。现行的国际体系和该体系的主导大国可能一下子无法适应中国某些独特的行为方式,从而作出一些建立在误解上的错误反应。      日报:中国准备好了吗?      雅克:我们所处的这个历史阶段,是西方主导权日渐衰落,世界体系经历权力转移的阶段,这样的阶段总是混乱而充满风险的。其中一个显著的风险是“全球化共识的破裂”――“全球化会令大家受益”的看法,已经让位于“全球化中有赢家也有输家”,由此将出现更多更激烈的博弈。      中国需要小心应对这些风险,同时也要对自身的崛起做好准备。因为终有一天,当中国的国力和国际地位达到一定程度,中国会自然而然地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不一样的大国”不可能长期隐藏自己的独特性。      为了准备那一天的到来,中国需要更好地认识自身,也需要更好地向世界说明自身。它需要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向世人解释,“文明国家”是什么,作为“文明国家”的大国将会以怎样的方式行事。它需要向世人说明,它的政治体制具有怎样的特殊性,又会以怎样的方式进一步演化。它需要向世人承诺,它已准备好尊重世界的多样性,以一种更和谐的方式照顾这个世界上千差万别的利益和价值诉求。      中国现在就可以准备起来了。
20:53:24   来自: 想想 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探析中国现代性八大特征,把脉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彻底颠覆西方“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的论调)的评论 &&    乍听书名,不禁有耸人听闻之感,但细读本书后,发现全文分析持平、冷静,可见现代学者的一个悲剧是出版商的市场需求与作者客观中立的学术态度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无论如何,看一看还是值得的
01:02:07   来自: 黑色理想 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探析中国现代性八大特征,把脉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彻底颠覆西方“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的论调)的评论 &&   一切都说明了我党是一个务实,奋进,亲民的党。嘿嘿,存在就是合理的。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明中国经济的前瞻性发展,论证了中国强大起来也不会给世界带来侵害。从本书论证的角度,似乎证明了文化力量的强大,而并非军事政治以至于经济能决定的,这也许是许多西方人无法理解的。文化背景也许是影响中国政治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最长远的因素,中国古代历来有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这个概念又仅仅存在于每个人的自我感觉中,能量化这个概念,当是民主化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认为,这本书主要需要给老外看看,英美中心论者都把欧洲美洲当成世界的中心,不习惯中国来给世界多元化贡献力量。所以妖魔化中国学者务必看看此书,比较一下中国和西方的文化经济政治格局的差异。      对于中国来说,实在是太复杂了,是否真正能像文章标题一样到2050年时中国在经济上称雄世界,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尤其是民主进程和政治性的因素。   
21:47:37   来自: 听涛 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探析中国现代性八大特征,把脉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彻底颠覆西方“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的论调)的评论 &&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马丁?雅克是《当中国统治世界》一书的作者,一位纯正的英国人,却对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异常感兴趣,在这本书里,他阐述了诸多“中国即将成为世界主导者”的观点。近几年关于中国的“崛起论”层出不穷,如果把加文?孟席斯的《1421,中国发现世界》也算在内,差不多每年至少有两本这样的书作问世。而且全都是清一色的外国人所写。       和其它老外作者一样,马丁?雅克在唱高调的同时,也不忘加些批评性的质疑。有些是浅层的经济性问题,有些是文化,还有一些是谈不上观点的观点。       首先,马丁?雅克认为中国目前遇到的是对外贸易规模大,对外依存度高。中国对外贸易额占GDP的75%,使得中国经济非常容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这一问题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情况下表现的非常明显。次贷危机引起了美欧经济衰退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使中国出口受到很大不利影响。在2009年全年中国出口呈现负增长。此外劳动力方面比较优势不断弱化,沿海城市出现工资上涨势头,这两点对今后中国出口竞争力造成威胁。       马丁?雅克认为,中国政府开始试图通过国内消费来弥补外需下降,同时积极支持大规模公共支出。由于中国政府拥有强大的财政能力,所以有能力投入大量资金刺激经济。同时由于中国的资本账户还没有完全开放,汇率不实现完全的自由浮动,所以有利于增强人民币地位,保持出口价格竞争力。在劳动力方面作者认为,中国在较长时间内仍然具有比较优势,这是因为有广大的农业人口可以作为后备的劳动力。现在沿海城市一些早发展起来的城市,虽然工资已经开始上升,劳动力成本也跟着上升,但是在内地的偏远地区还有很多低廉劳动力可以作为补充。       第二个发展问题是社会贫富差距问题。经过这么多年的效率优先于公平的发展,中国现在成为社会十分不平等的国家。本质上这也是受到美国发展模式,也就是自由主义的影响。同时社会不平等绝不仅仅是社会问题,由于社会保障不完善,就会导致中国极高的储蓄率,相对国内消费上不去,政府很难通过国内消费拉动内需的目标。作者认为中国目前正在专项更偏向欧洲模式,也就是更注重公平的发展方向。虽然目前采取的措施成效有限,但是中国政府正在积极的进行社会保障方面的改革,这对财政能力要求很高,但马丁?雅克认为中国具备这个能力。       第三个问题是投资率过高而生产率提高较慢,整体科技水平较低,自主创新能力差。中国现在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不断增加的投资,但是如果紧紧依靠投资增加的话,只能够吸收越来越多的国家资源,而创造的资源部足以回报投入。高额利润大部分被发达国家争取,中国必须要注重发展科技实力,提高生产力。       他认为大量证据证明中国在稳步的攀登科技高峰,中国运用吸引合并合伙企业方式获得很多好处,并且吸引大型企业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在科学论文方面也取得一些成果,同时每年都培养出超过90万的科学工程管理方面人才,海外归国专家也逐年上升。中国虽然现在在技术领域表现不是特别突出,发展也不是很平衡,但是一些高端技术已经显示出中国潜力,因而比会发展出令人敬畏的技术力量。       第四个问题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自由贸易,中国迅速消除了关税壁垒,给国内企业造成了非常残酷的竞争环境。如何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企业是中国政府面临的另外一个难题。在他看来,如果中国不建立一批大型企业就不能成为发达国家,但是中国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他们首先生产低端产品,先占有低端市场,之后再寻找产业升级和进入西方高端市场。这种方法日本公司也使用过,他们当年在相对较强的东亚站稳脚跟之后,才开始认真打入西方市场。中国还有一批私企和大型国企有较强实力,在次贷危机期间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投资海外市场。       中国的发展模式属于资源密集型发展模式,需要消费大量资源。这些资源或者要从中国本土来获得,或者从海外市场来购买获得。一方面使得中国正在迅速的耗尽自己有限的资源,另外一方面也使得中国越来越依赖世界其他地区的原料进口。此外,由于资源的粗放开发,中国现在的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当然像英国、日本在他们发展的初期也都遇到过这种问题,但是中国所处的时代不同,我们现在原材料的成本更高,而且还面对着全球变暖的问题,所以决定中国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并且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解决资源和环境的问题。       马丁?雅克认为目前中国政府已经非常明确的意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提出到2010年降低中国经济20%能耗,到202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使用占能源供应20%的两个目标,并在一系列清洁技术创新,尤其是风能、太阳能等领域投入巨额资金,因此中国政府有实力也有能力解决环境问题。       不过我最感兴趣的是在这本书中被提及到的“朝贡体系”,这是西方人对比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时总结出的四个字,这也是现在人们越来越多提及到的一个概念。什么是朝贡体系?简单讲就是以大国姿态要求众多小国向其觐贡。美国康乃尔大学著名学者彼德在一次演讲时对朝贡体系做过总结,他说:中国的朝贡体系与西方现在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体系区别在于,朝贡体系从表面上看是不平等的,但是事实上是平等的。也就是说当中国作为朝贡体系的盟主的时候,各个小国的国家领导人也就是国王,他们要受到政府的册封,他们要定期进贡。这个“册封”是名以上的,它的国王怎么产生、他们的国家如何治理等问题中国完全不管,完全由他们自己解决。第二他们虽然定期进贡,但是是象征性带来礼物贡献给中国的中央政府,但是中国中央政府带回去的礼物远远超过他带来的礼物。这就是表面上不平等,事实上平等。而西方民主国家正好相反,西方强调国家是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这点上是平等的。但事实上并不平等。这也便是朝贡体系和西方民族国家体系之间的区别。   
01:53:28 [已注销]  很用心啊,写了不少,也是一篇小文了。 11:40:20   来自: Friday 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探析中国现代性八大特征,把脉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彻底颠覆西方“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的论调)的评论 &&    每个人成长环境的不同,导致我们看待任何事物都有所不同,你喜欢吃红烧肉,未必我就喜欢吃,不是因为这道菜本身不好,而是因为你我从小的口味不一样。    同样,不同的历史文化,导致不同国家看待事物的不同看法,关键不在于你我是否一样,关键是我们虽有差异,但仍能和睦共处。个人认为这本书最重要的是给了我们一个视角,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去分析这个即将崛起的大国将会如何影响这个世界。    而个人还是认为,冲突是永远无法避免的,只要有冲突,战争就不会消失,但文明始终是要往前走的,自律将是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而中国的崛起,对世界的影响,也将在这点上体现整个世界的文明进步,和而不同将是中国文明的大智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3:11:39   来自: 阿曾 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探析中国现代性八大特征,把脉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彻底颠覆西方“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的论调)的评论 &&   总的说来写的不错      但是书里面回避了中国很多现实问题,不知道是不是作者不了解中国还是故意不提的
17:24:16 赵昕  有的东西不能写吧 22:32:26   来自: 大红旗 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世界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探析中国现代性八大特征,把脉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彻底颠覆西方“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的论调)的评论 &&   刚刚从网上得知国外有这么一本书,没想到几天后就在国内看到了中文版的面试,确实有点儿吃惊。      想起上大学时用的翻译版教材,都是国外用了很多年后才引进中国的,我们用的翻译版永远比原版最新版要晚好几年。      再想起很多经典畅销的管理类图书,都是原版在国外流行很多年了,才有翻译版进入国内,然后大卖特卖。      看到这本书,以如此快的速度被引进、翻译再到出版,突然意识到,我们追赶世界的脚步,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将我们推向了世界的前列。      这本书的名字起的非常好,也许,下一步,就是中国的好书被欧美国家引进,也许,有一天,欧美的大学生看到的翻译版的教材,原版是用中文写作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tx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