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关于开广汽菲亚特特从法国到亚洲的书籍

从现在的学术标准来看,卡莱尔的书是很糟糕的。不过,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书,几乎难以摆脱政治立场或偏见,因为这场革命本身就是现代政治文化的创造者和一个密集的政治实验期,著者很难不对当时的各种观念、事件和体制作出判断,字里行间都已经体现出他的好恶偏向。因此,法国大革命的史学研究,本身也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关于这方面的中文介绍,非常少见,迄今为止最好的,仍然是《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八卷中的《法国大革命的史学研究》一章,作者是位英国人。“保持冷静,像英国人一样”——跟法国人比起来,这位学者的看法应该超脱一些,他对1960年代之前的许多大革命史研究作了述评,可供参考。国际学界,据我所知,仍无比较权威的法国大革命的史学史专著。索邦退休教师Alice Gérard夫人有过一本小书,《法国大革命的神话和解释》,但流传不广,而且只写到1970年代。目前中国作者或中译本的外文著作,推荐如下:乔治 勒费弗尔:《法国革命史》,左派的代表作,通史性质;乔治
勒费弗尔:《法国大革命的降临》,左派或经典学派关于法国革命起源的代表作,法文原名《89年》;弗朗索瓦
傅勒:《思考法国大革命》,法国修正派的标志性论著;威廉
多伊尔:《法国大革命的起源》,英语国家修正派关于大革命起源的代表作;乔治
鲁德:《法国大革命中的群众》,英国马克思主义者关于群众运动的研究;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不用说;阿尔贝 索布尔:《法国大革命史》,左派的作品,但作者比他在索邦的前任勒费弗尔更僵化。中国学者中,值得一读的是高毅的著作:《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王养冲和王令愉的作品《法国大革命史》内容很充实,但观念比较陈旧,但还是可以一读。外文著作中,19世纪,除了楼上说的卡莱尔,影响深远的,在法国有两个人:Jules Michelet, 多卷本大革命史,浪漫主义史学的巅峰之作,有不少理想化的解读;Hippolyte Taine, 多卷本《现代法国的起源》,实证主义史学的代表,对大革命持强烈的敌视态度;19世纪,法国之外研究法国大革命的作品中,比较有影响力的,除了卡莱尔,还有德国人Heinrich von Sybel的多卷本《革命时代的欧洲史》,视角很宽,但反法的民族主义立场显而易见;此外还有英国自由主义史学家阿克顿爵士的《法国革命史讲稿》,此公学识极为渊博,但成书的作品很少,此讲稿已有中文译本。20世纪中叶以后,法国大革命的研究在英美各国很发达,而且影响也很大,故将其与法国自己的研究综合在一起。从影响而言,英国人Alfred Cobban具有转折意义,他的演讲《法国大革命神话》、专著《法国大革命的社会解释》,震动较大,是所谓“修正主义”浪潮的发起者,任何这个专业的人都应该了解。最近三四十年来的通史著作中,可以想到的有如下:Francois Furet, 《革命的法国,》,法文,有英译本,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延续了一个世纪;Donald Sutherland,《法国大革命与帝国:追求国内秩序》,英文;William Doyle,《牛津法国革命史》,英文,窃以为是相对温和与保守的英国学派的代表;专题研究:恐怖:Colin Lucas:《恐怖的结构》,原牛津大学副校长的著作,个案研究;Patrice Gueniffey:《恐怖的政治》,法文,自由派学者;旺代:Charles Tilly, 《旺代》,一位涉猎面甚广的美国学者;Jean-Clement Martin:《旺代和法国,》,法文;关于反革命:Jacques Godechot:《反革命的学说和实践》,法文,左派学者,但仍是这个领域的经典。关于农民问题:Georges Lefebvre:《法国大革命期间北方省的农民》,法文,经典;Anatoly Ado:《法国大革命中的农民》,苏联学者的著作,有法文译本,经典;John Markoff:《封建制度的废除》,美国学者的论著。关于无套裤汉:Albert Soboul:《共和二年的无套裤汉》,法文,经典。关于军队的研究:英国学者Richard Cobb的若干作品,大牛,法文写得像英文一样好,被称为大革命史学中的莎士比亚。关于革命期间的女权主义:主要是美国一些学者:Lynn Hunt, Jone Landes,等等。关于法国大革命与欧洲与世界:Robert Palmer:《民主革命的时代》,英文,经典;Jacques Godechot:《伟大民族:革命法国在欧洲的扩张》,法文。更为专门和细节的研究不胜列举。我认为最近这些年来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品是一部文集:Keith Baker, Francois Furet和Colin Lucas主编的《法国大革命和现代政治文化的创造》,出版于法国大革命200周年之际,文章含英文和法文,多卷本,作者几乎囊括了当时整个西方学界的重量级人物。以下摘译的是2000年版《牛津法国革命史》中的附录:“大革命及其历史学家”(待续)一、头两个世纪
关于法国大革命,从来就不可能是中立的。对当时的人来说,其中的原因显而易见。各种野心抱负全都释放出来,利益受到攻击或威胁,而且采取的各种方式没有调和的可能。到1791年,对于改变整个国家、社会和文化的那场猝然而猛烈的尝试,基本的立场和论据都已经清晰地表达出来,虽然那时罗伯斯庇尔还只是个死板的呆子,断头台还只是个惊悚的笑话,恐怖似乎还无法想见。但不久之后,君主制在暴动中垮台,九月的屠杀,首先是共和二年的流血,所有这类经历让所有人感到困惑,并给大革命的声誉留下了永远的伤疤。集体屠杀的政体超出了革命的敌人和对手们所有最坏的预期,也考验着革命的朋友和捍卫者的忠诚限度。因此,从1794年起,存在三种、或者说两种基本立场。敌视立场因为屠杀而强化:屠杀在事后看来毫不奇怪,而且在所难免。但革命的同情者之中产生了分裂,一派认为,恐怖是革命得以成功的关键,因而是必须的、可以理解的;另一些人虽然不为恐怖辩护,认为它并非必要,但还是觉得还是有可以理解之处。这三种基本态度表现为不同的方式。按当时人的说法,它们可以分别被称为贵族派(或反革命派)、雅各宾派、温和派。后来人则称之为反动派、激进派、自由派;或者简称为右、左、中三派。此后两百多年的时间里,这三种立场仍然可以看作大革命史学家们的基本立场和争论的要害。
右派解释的所有基本要素都可以追溯到埃德蒙 柏克。这种解释认为,旧制度仍然是稳定的,根本而言还能延续下去。因此旧制度必定是从外部颠覆的。罪魁祸首就是启蒙运动,这场运动以持续的不负责任的批判损害了对宗教、君主制和既定社会秩序的信念。最极端的右派解释,是恐怖之后的巴吕埃尔(Barruel)阐发出来的,他把启蒙看作一个处心积虑的阴谋,目的在于宣扬无神论和无政府主义,而这场阴谋的主要媒介是共济会。这是一场由秩序的敌人发起的运动,暴力和屠杀是其必然的属性,因为如此野心勃勃的计划绝不可能靠和平手段实现。
关于右派见解的早期历史,可参阅P. H. Beik, The French Revolution seen from the Right (Philadelphia, 1956) 以及 D. McMahon, Enemies of the Enlightenment: The French Counter-Enlightenment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ity (New York, 2001)。在整个19世纪,敌视大革命的传统在天主教圈子内十分盛行,这一点可以理解,不过,在19世纪的最后25年,这种敌对传统在一位一流作家那里产生了深远的回响,这就是伊波利特 泰纳。泰纳虽然没有天主教的反革命信条,但他对群众的血腥暴行惊恐万状,而且这种暴行似乎重现于1871年的巴黎公社。他的《现代法国的起源》(Les Origines de la France contemporaine, 6 vols, Paris, ),其读者群比此前的许多论战作品都更广。这部作品影响很大,以致当时的一位雅各宾派领军学者奥拉尔(Alphonse Aulard)写了整整一本书(1907)来攻击其学术水准上的不足之处,不过这时泰纳已经死去。不过,一位年轻的天主教档案学者科尚(Augustin Cochin)转而为泰纳辩护(1909),但直到1916年战死之前,科尚没有出版过什么东西。在死后面世的一系列论文中,科尚复活了这样的见解:革命前夕的思想社团(包括共济会)与雅各宾主义之间存在连续性。后来,在俄国革命的成功(及其暴行)引发的恐慌气氛中,泰纳和科尚的分析被Pierre Gaxotte 融入了新的右派大革命解说中(英译本为The French Revolution),作者是右翼党派法兰西行动的信徒,该党派梦想着恢复君主制。Gaxotte论证说,暴力和恐怖从一开始就是大革命的内在属性,整个革命进程都是由革命前夕的思想社团事先策划好的。在维希时期(),这些看法成了正统,但这个耻辱政权的覆灭使得它们在几乎半个世纪之内声誉全无。
反革命的大革命史学的奠基者,大部分是在法国国外观察大革命的进程的;与此不同的是,最初的雅各宾派当时都忙着创造历史,根本无暇去书写历史。大部分熬过大革命的雅各宾派,后来都通过撰写回忆录来为他们卷入恐怖开脱,他们总是将恐怖归咎于别人,通常是罗伯斯庇尔。原雅各宾分子中,最固执的可能是邦纳罗蒂(Buonarroti),他的《为平等而密谋》(Brussels, 1828)记述了1796年的巴贝夫密谋,他认为这次密谋是恢复和超越共和二年的平等承诺的一次尝试。不过,一场延续久远的左翼史学传统,直到1847年另一场革命的前夕才开始。那一年,米什莱和路易 布朗的革命史的头几卷相继问世。两人都歌颂人民在推翻压迫性的旧体制、建立共和平等制度中扮演的英雄角色。两人的历史中没有暴民:人民的介入是一种进步力量,推动他们的是对正义和博爱的古老渴望。人民对恐怖也不负任何责任。关于恐怖,米什莱认为是罗伯斯庇尔的责任;而社会主义者布朗则对这位“不可腐蚀者”的社会主义理念颇为欣赏,因此他把恐怖描绘成追求私利的埃贝尔派的工具。另外,某种程度上说,米什莱和布朗都把恐怖视为局势的产物,无人能预见,也无法去控制。但恐怖对于大革命的进行和发展并不具有关键意义。
这是那些为共和二年的流血所困扰的历史学家们的一个标准看法,那场流血本来是伴随着令人期待的社会福利实践——或曰期待——的。即便是并不信奉社会主义的共和保守派也认为,第一共和国头两年的屠杀,与他们理解的共和主义所蕴含的进步难以调和。奥拉尔便是这个态度,他是索邦的第一位法国革命史教授,当时第三共和国正视图通过追忆第一共和国来寻找其合法性。The French Revolution: A Political History (1901, 英译本1910)论证说,大革命的历史使命是创建一个民主共和国。当欧洲的君主们联合起来阻止这个使命时,法国被迫进行战争,而恐怖和革命政府则是民族防御所需的权宜之计,当共和国的生存有了保障时,恐怖便结束了。奥拉尔贬抑罗伯斯庇尔,认为后者将恐怖延续到了必要的时段之外。奥拉尔书中的主角是丹东,因为丹东反对恐怖的延长,并为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奥拉尔用了很多篇幅去论证,共和二年是否预示着社会主义。他的结论是否定的,那些表面现象仅仅是民族紧急状态下的“极端”和“临时”措施。别的作者则没有这么肯定。同样是在1901年,政治家让
饶勒斯的大革命的社会史第一卷问世。此时的社会主义已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虽然马克思本人几乎没有直接论述过大革命。饶勒斯希望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更彻底地融入他的历史中。因此他宣称,“法国大革命间接地位无产阶级的产生作了准备。它产生了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条件:民主制和资本主义。但从根本上说,大革命是资产阶级的政治胜利”(1929 edn., i, 19)。因此,像奥拉尔那样仅仅撰写政治史是不够的。大革命的事件是更为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反映,但对这种发展的研究还远远不够。于是饶勒斯利用他在议会的影响力设立公共基金,以出版能阐明大革命经济社会史的文献。虽然有饶勒斯的努力(但他只在离开立法机构期间才开始写作历史),他倡导的方法直到1920年代才占据法国的大革命史学的主导地位。这种方法的支配地位几乎延续了60年,它最后一位伟大的斗士阿尔贝 索布尔(Albert Soboul)称之为“经典”解释。
然而,这种方法之所以取得支配地位,得益于一个饶勒斯未能见证的事件——不过,如果他能看到这个事件,也许会为之哀叹:这就是1917年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公开声称,他们是罗伯斯庇尔和共和二年雅各宾派的继承者,而且这场革命在西方赢得了好几代的同情者;在法国,所有认为1794年的伟业尚未完成的人也得出了一个有些说服力的光辉结论。历史学家当中,第一个为之热情辩护的人是阿尔贝
马铁兹(Albert Mathiez,或译马蒂厄)。他是奥拉尔的弟子,但受饶勒斯启发更多。1908年,他就与自己的老师公开决裂,开始创立一个更为激进的大革命史学派别,即罗伯斯庇尔研究会。这个研究会今天依然存在,它的杂质《法国大革命史年鉴》仍然是这个领域的主要法文期刊。马铁兹与奥拉尔的争吵主要因为前者对丹东的历史声望的抨击,因为马铁兹把丹东描绘成一个腐败、自私、甚至有叛国嫌疑的人,相反他试图恢复罗伯斯庇尔的声誉。自邦纳罗蒂以来,还没有哪个人敢于为一个与恐怖脱不了干系的人辩护,虽然这个人很有理想主义色彩并且是个“不可腐蚀者”。然而,俄国革命的早期经历表明,如果要阻止反革命,恐怖可能是必须的。因此马铁兹毫不迟疑地论证恐怖的合理性。“如果不是深信不暂停自由就无法取得胜利,革命的法国就不会接受恐怖”,“罗伯斯庇尔和他的党派之所以会失败,主要是因为他们想把恐怖作为新的所有权变革的工具”。社会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希望随着罗伯斯庇尔派的倒台而告终,马铁兹的革命史巨著(,英译本1928)猝然终结于热月九日。这一天之后就是一场漫长的“反动”浪潮。
1932年,马铁兹突然逝世,年仅58岁,而他那好斗的论战史学风格再无后继者。左翼的历史学家们现在热衷于关注细致的经济社会分析。最杰出的代表是马铁兹的同龄人乔治 勒费弗尔(Georges Lefebvre),他一直活到1959年。他因为对农民的研究而声名卓著,1939年大革命150周年之际,勒费弗尔出版了关于革命起源的简洁而优美的作品:《89年》(英译本The Coming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Princeton, 1946),该书的核心立场是,“经济力量、能力以及对未来的规划正转入资产阶级之手……:1789年的革命重新确立了事实与法律之间的和谐”。关于恐怖,勒费弗尔在1930年代出版的一部通史中宣称,“虽然有一些溢出或俯视了恐怖的因素,恐怖本身直到大革命胜利之前都是首要的力量:它是一种惩戒性的反应,始终与对‘贵族阴谋’的防御性本能紧密相连。”
在维系时期,左翼在学术上的统治地位骤然断裂。解放之后,由于右派声誉扫地,很多年轻的知识分子加入了共产党,左翼的学术地位比此前更为强固了。 欧内斯特 拉布鲁斯(Ernest Labrousse)的鸿篇巨制《旧制度末期和大革命初期的法国经济》(1944)将大革命牢固地植根于经济史背景中,而以阿尔贝 索布尔为代表的新一代,在学术上则集中关注推动革命激进化的“群众运动”,索布尔本人的代表作是《共和二年巴黎的无套裤汉》(1958)。但他的总体看法没有变动。他在1962年出版的新概论中援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话宣称,“法国大革命是……漫长的经济社会演变的加冕时刻:从此资产阶级成了世界的主人。这个真理今天简直已经是个常识了……”
不过,资产阶级的胜利并非只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的确,马克思可能是从复辟时期问世的早期大革命通史著作中吸取这个观点的。这就是弗朗索瓦
米涅和阿道夫
梯也尔的著作。关于他们的作品问世的背景,可参阅S. Mellon, The Political Uses of History:A Study of Historians of the French Restoration (New York, 1958)。这些历史学家奠定了大革命的自由主义解释的主要轮廓。他们认为,革命的合理性在于根除旧制度的弊端和不平等。资产阶级的财富、发展和教养使得其成员对绝对君主制和世袭贵族的社会统治地位日益不满。他试图建立立宪君主制,这种体制表现为代议制机构、各种平等和有法律保障的政治和公民权利;但是,在1791年和以后的岁月里,整个事业偏离了正轨,其原因在于不注重稳定和秩序的民众力量的介入。自由派历史学家赞赏并强调英勇人物的作用,如米拉波,甚至还有丹东,这些人都曾徒劳地想让革命稳定下来。对于马拉这样嗜血的民众主义者,他们深感恐惧,恐怖的无情辩护者和独裁者罗伯斯庇尔当然也是如此,圣鞠斯特就更不用提了。在这些历史学家看来,关键的问题是,大革命为何、何时开始“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
英语世界的大部分历史学家也都在探讨这个问题。关于他们在19世纪的探讨,已经有了全面的分析,见H. Ben-Israel, English Historians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 (Cambridge, 1968)。不过,在整个19世纪,英语读者对于法国大革命的理解,很可能来自托马斯 卡莱尔的见解(1835),而卡莱尔的见解又借助他的崇拜者狄更斯的《双城记》(1859)进一步传播。令人奇怪的是,柏克对法国大革命的全面批判在他自己的国家鲜有回响。在大多数英国人看来,缺少议会政治和言论自由足以证明推翻绝对君主制的合理性——但这绝不意味着随后的暴力可以被接受,尽管卡莱尔试图以革命前民众的悲惨和堕落来阐释这种暴力。但是,在20世纪中叶之前,英美历史学家在法国长期逗留、查阅档案的很少见。他们的作品主要吸取哪些似乎同情英国渐进的、和平的自由制度发展模式的法国史学家的成果。他们最关注的一个法国历史学家是阿历克斯 德 托克维尔(美国也是如此,因为托克维尔的首部重要著作是关于大西洋两岸的民主制的),但托克维尔本人与法国自由主义的主流是有距离的。
托克维尔从来没有完成他希望撰写的大革命史,但他的前期研究《旧制度与大革命》(1856)仍然是关于这个课题的最重要的论著之一。这部著作试图从一个长时段的背景中去考察法国大革命,这在当时非常少见。从这种长时段的观点出发,托克维尔认为大革命是民主和自由不可抗拒的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决定性阶段。但是,民主自由浪潮中的各种力量,并不必然是相容的,在彻底摧毁旧体制的同时,大革命的平等和民主的推动力,扫荡了大部分曾抑制君主制的专制倾向的自由堡垒。这反过来为拿破仑敞开了一条道路:推翻大革命创立的更缺乏根基的自由制度。1789年以来建立的代议制机构,没有哪一个能延续长久;就在托克维尔写作此书的时候,另一个拿破仑也已摧毁了他本人曾任职其中的代议机构。所以,这位自由派并不认为大革命是一种缔造自由的力量。大革命催生出的民主制更有可能导向专制。这是托克维尔抱憾终生的一大根源,因为他尊重自由理念,而且他在海峡对岸和大西洋对岸看到自由理念能够运转起来。那些地方的居民对此很是受用,他的论著在他死后的一个世纪中被英美人广泛研读,尽管有些事实基础可以被轻易证明并不准确,或是被误读。法国人则不太愿意倾听一个关于自己历史和前景的如此悲观的分析。何况在他死后不久,第三共和国就建立了一个广泛的自由制度,这与他的预测有龃龉,而且这个制度延续到了1940年。很快他就在自己的国家被大多数人遗忘了,在法国,关于大革命的自由主义解读融入了非马克思主义的左翼主流之中。
法国大革命是现代世界诸多运动和思潮的根源,有关它的历史书写很少游离于当时的政治。1945年之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不过,很难说一些有关这个课题的新争论跟冷战没有关系。这些争论后来被称之为修正主义,这个名称本来是指共产党内部对正统观念的那种不受欢迎的批判。在英语国家,修正主义开始于1954年Alfred Cobban 1954年在伦敦大学出任法国史教授时的就职演讲。这篇题为《法国大革命的神话》的演讲,试图证明法国大革命不是一个上升的资产阶级的事业,而是非资本主义的律师和官职所有人的革命。十年之后,Cobban扩充了他的批判,这就是《法国大革命的社会解释》(剑桥,1964),该书针对的是他所称的正统解释,后者的代表学者是勒费弗尔、拉布鲁斯和索布尔。法国大革命不仅不是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的事业,而且也没有推翻任何可以称为封建主义的东西,这场革命远没有以开拓企业精神来解放经济,而是延缓了经济发展,是“保守的地产阶级的胜利”。与此同时,在大西洋对岸,George V. Taylor于年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他分析了大革命前夕的财产结构和商业活动。Taylor的结论是,最活跃的资本主义形态,都是在君主制国家体制内或与其合谋,而不是反对它君主制;资本主义所代表的法国财富的比例非常小,它对旧秩序不构成任何挑战。事实上,在社会上层,贵族和资产阶级之间不存在经济竞争。从经济上说,这两个阶层构成一个单一的精英群体。因此大革命不是阶级冲突的结果。它是一场带有社会后果的政治革命,而不是相反。
在法国,这些看法最初不被接受,或被蔑视。勒费弗尔自己在临死前曾把Cobban描绘成惴惴不安的西方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但是,1956年苏联入侵匈牙利之后,法国左派的团结开始瓦解,莫斯科自己对斯大林主义的历史记录的批判也在增强。1965年,两位幻灭的前法共党员,Francois Furet和Denis Richet出版了一部新的大革命史,该著复活了自由主义的传统,因为它论证说,真正的大革命是年的革命,此后大革命就发生了“侧滑”,导向恐怖,恐怖就是国王背叛和民众控制巴黎的结果。两位年轻的作者立刻受到谴责,就像奥拉尔当初批判泰纳没有学术水准。1971年,孚雷(Furet)对他所谓的“大革命的教义问答”或“雅各宾—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版圣经”进行了猛烈回击,他说,这些解说是在纪念大革命,而不是以学术的超然立场去分析它。现在,终于有个法国学者承认英语学者在这个课题上日益明显的贡献,孚雷坚持说,英语学者跟法国大学的那些监护者不同,后者只想着如何让僵化的雅各宾教条持久化。
在美国本科学法国大革命的话经典书籍是William Doyle的牛津法国革命史。本科学过法国大革命的小伙伴都读过这个~~ 其他由美国学者写的书中被读量很大的:Lynn Hunt的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阶级 Timothy Tackett的When the King took Flight和Becoming a Revolutionary 这两个作者都写过很多关于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书。 不过这个不是重点!!题主要是不要求学术书的话,强烈推荐Hilary Mantel的A Place of Greater Safety. 这就是写狼厅的那位作者早期的一部作品,follow了丹东,罗伯斯皮尔,和德穆兰从童年到大革命期间的人生。写的真是太好了!!!我读了几年法国历史,觉得还是到读了这本书才完全弄清楚了故事的narrative····
@毛奇 好专业,我说两个相对通俗的吧。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11月10日,亚马逊发布了 “2014 年度最佳图书”榜单,包含小说、传记、艺术、历史、漫画、美食等十余个类别,文艺生活周刊为你精选其中20本,总有一款会是你的心头好。1.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by Celeste NG排在2014最佳图书首位的是华裔女作家Celeste Ng的处女作。小说有着惊艳的开篇:“Lydia死了。”围绕着华裔家庭女儿的死亡,作者探讨了美国亚裔迷茫的身份认同,以及基于种族、性别而产生的孤独。亚马逊书评:书中没有虚假的描写。或许它不能满足读者的预期,那它是那么好,痛惜、精准、敏感。2.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
by Anthony Doerr虽然故事背景设为二战前后的德法两国,但它并不是所谓的战争小说。书中写到了恐惧、斗争、死亡,但更多的是两个孩子的生命历程。父亲死于纳粹占领的14岁法国盲女、加入希特勒青年团的德国孤儿,他们的曲折故事讲述着战争中的一丝光芒。亚马逊书评:打动读者的不只是情节,还有作者富于美感的文笔和对于童年时光的迷恋。3.In the Kingdom of Ice: The Grand and Terrible Polar Voyage of the USS Jeannette
by Hampton Sides19世纪末期,许多人相信在地图上空白的北极圈存在着能够平缓通航的温暖洋流,1879年,Jeannette号带着疑问驶向这片未知的区域。《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Hampton Sides用大量史料还原了一个伟大时代最为惊险刺激的北极探险。亚马逊书评:一次非虚构叙事文体的胜利。4.The Short and Tragic Life of Robert Peace: A Brilliant Young Man Who Left Newark for the Ivy League
by Jeff Hobbs这是一本传记,记录着一位非洲裔美国年轻人的故事。生长于贫民窟的Robert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耶鲁大学,然而却始终面临着身份认同的危机。但同时这本书不仅仅是传记,它记录着美国社会的一切冲突:种族、阶级、犯罪、教育问题、毒品问题……亚马逊书评:Robert永远是局外人——贫民窟的书呆子,常春藤的黑人穷小子。5.Redeployment
by Phil KlayPhil Klay的作品将读者带向了伊拉克战争前线,告诉我们那里发生了什么,那些士兵身上发生了什么。残暴与信仰、内疚与恐惧、无助与希望,所有的主题交织在这12个故事中,也让读者得以看到战争中真实的“人”。亚马逊书评:由于故事的真实性,你可以说这是一部半自传作品,但它同样经过了艺术的打磨。6.Revival
by Stephen King刚刚出版了《11/22/63》中译本的斯蒂芬o金又推出了新的长篇小说。故事源于多年前新英格兰的小村庄,小男孩和新来的教士成为朋友,无话不谈,然而教士在家人死于一场意外后带着悲痛离开了小村庄。几十年后,他们再次相遇,但是两人身上都已经藏着秘密……亚马逊书评:没有人能比斯蒂芬o金更会讲故事,他让我们带着恐惧、迷恋、崇敬,彻夜难眠。7.Savage Harvest: A Tale of Cannibals, Colonialism, and Michael Rockefeller&s Tragic Quest for Primitive Art
by Carl Hoffman1961年,为了为父亲的原始艺术博物馆收集藏品,Michael Rockefeller和他的伙伴们踏上了新几内亚湾的航行。他遇到了原始部落人群,但在那之后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带着这样的好奇,本书作者踏上了同一段旅程,希望能够解开当年的谜团。亚马逊书评:本书的成功不仅在于它尝试揭开谜底,同样也在于它记录了原始部落人群被迫参与到20世纪国际政治大背景下的现代化历程。8.The Book of Unknown Americans
by Cristina Henríquez这部聚焦美国移民的小说将故事背景设置在一栋破败的普通公寓楼内。这里住着九个家庭,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但他们都希望为了下一代寻求更好的生活。两个家庭孩子的亲密友谊在讲述爱与希望的同时,也慢慢展开了其中包裹着的绝望。亚马逊书评:Henriquez的作品是鼓舞人心的、悲剧的、勇敢的,当然最重要的,是难忘的。9.Big Little Lies
by Liane MoriartyMoriarty的作品一贯讲述着婚姻、女性角色和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生活,即便是这样的传统题材,依旧能够登上《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开篇的悬念告诉读者,在这个故事中有人会死,于是作者讲述着三个母亲的故事,在最后一刻才将秘密揭晓。亚马逊书评:作者知道如何很好地阐释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我们都在说谎,对别人,也对自己。10.Station Eleven
by Emily St. John Mandel俄罗斯航班降落在美国中部,机上乘客携带的病毒像核弹一样扩散开来。世界土崩瓦解,没有火车、没有城市、没有网络,幸存者四处游荡。作者的故事从末日景象一直追溯到20年前剧团中一位演员的死亡,勾勒出一个环环相扣的惊险故事。亚马逊书评:一本带着悲剧性美感的小说,哀悼着、嘲弄着我们珍惜的一切。11.Updike
by Adam Begley不把虚构作品中的人物与作者本身统一起来,或许是区分艺术家与作品中人物的重要方法。在作家约翰o厄普代克的传记中,作者用可读性的文字,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鲜活的生命,而不仅仅是文学史上的一段年表。亚马逊书评:2014年最好的传记作品之一。12.The Paying Guests
by Sarah Waters1922年,伦敦郊区的一幢优雅房屋。母女两个人平静的生活因为房客的到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Sarah Waters讲述的故事中,读者能够看到爱情故事、诡计和惊悚情节。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的评论称,“忘记《五十度灰》吧,这才是你能读到的最性感作品”。亚马逊书评:历史会重演,就像Sarah Waters的创作一样,一部杰作接着另一部杰作。13.Being Mortal: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by Atul Gawande现代医学是一个奇迹,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对这一问题,不管你的回答是肯定还是否定,后面都会紧跟着一个“但是”。作者探讨着一种在死亡先行的必然条件下出现的悖论:药物在延长生命的同时也加重了痛苦,这似乎与人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亚马逊书评:所有人都要面对死亡,医生也是。14.The Bone Clocks
by David Mitchell大卫o米切尔新作的结构与《云图》类似,由几个环环相扣的故事组成。时间从80年代一直延伸到后末日时代,每一章从不同叙事者的视角出发,构建起主人公Holly Sykes神智错乱的生活。亚马逊书评: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一种歌剧式的幻想,一次关于死亡的冥思。15.The Laughing Monsters
by Denis JohnsonJohnson用波澜不惊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充满悬念的故事。作品中的两位主角Roland和Michael都是后911时代的士兵、间谍,他们是朋友,但也互相隐瞒。经历了折磨和生死之后,Michael渐渐滑向黑暗的深渊,他不断地欺骗、隐藏秘密,只是为了找寻丢失的爱与希望。亚马逊书评:在后911的黑暗世界里,作者诉说着信任和友谊。16.Euphoria
by Lily King这本小说以人类学家Margaret Mead的故事为原型,讲述了上世纪30年代三位年轻人类学家之间发生的爱情故事,他们的事业和生活。故事将背景设置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一段时间,在这里,生活激情与事业探索并存。亚马逊书评:这是一本出色的历史小说,让你有欲望去了解更多关于原型人物的故事。17.The Painter
by Peter Heller“我从未想过我会开枪打死一个男人。”这是小说的第一句话,这里的“我”是指45岁的艺术家Jim Stegner。这次事件造成婚姻破裂后,Jim当起了渔夫,同时专心作画。从这里开始,作者展开了一个关于艺术与暴力的故事。亚马逊书评:这是一个关于消除心理阴影,重建生活的故事。18.What If?: Serious Scientific Answers to Absurd Hypothetical Questions
by Randall Munroe如果地球上的人在同一时间用激光照着月亮会发生什么?如果地球上的水集体消失了会怎么样?这些稀奇古怪的科学问题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这不是中规中矩的《十万个为什么》,而是脑洞大开的科学真相。据悉,这本神奇的科学书,将由国内出版公司联合天际引进出版,并于明年年初与读者见面。亚马逊书评:这本关于科学的假设难题,能够帮你解决小学时想过但没人帮你回答的问题。19.We Were Liars
by E. Lockhart每年夏天,Sinclair一家人都会在私人小岛上度假。三个成年姐妹的偏见、贪婪与十几岁堂兄弟的世界观形成了鲜明对比。度假的休闲时光在作者笔下渐渐变成了悬念,意想不到的结尾更是凸显了爱与信任的主题。亚马逊书评:如果有人问你结尾是什么,你就说谎吧。20.A Deadly Wandering: A Tale of Tragedy and Redemption in the Age of Attention
by Matt Richtel犹他大学学生Reggie Shaw因为在开车时发短信发生车祸,造成两位科学家的死亡。普利策获奖者Matt Richtel从这一事件切入,追踪着警方调查、起诉的全过程。这不仅仅是一种记录,作者在其中探讨着技术如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亚马逊书评:作品拥有引人入胜的叙事张力和情感深度。VIA 网络加入文周,投入有范、有氧、有情怀的生活回复“3”了解《文周》招募详情回复“十月”阅读十月精华文章文周专访 | 孟京辉:上帝眷顾我们这群善良的、勇敢的、多情的人【黄金时代】萧红: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女人天才or情种?他们终身未婚心酸幕后:凭少年派获奥斯卡奖的老牌特效团队宣布破产用 emoji 再现经典文学作品开篇,你能猜出几个?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那双眼动人
笑声更迷人乔治·桑George Sand()乔治·桑是巴尔扎克时代最具风情、最另类的小说家,她凭借发音乐会名称:“从《天空之城》到《起风了》——久石让电影音乐30年交响视听纪念版 (北京站)演奏家:龙猫乐团演《文周》带你逛第2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灵感是一个非常空,非常俗套的借口,灵感降临于有准备之人,你铺开了纸,说不定哪天灵感降临你就写出神来之笔,如果你整天就在那儿混,瞎扯,那个灵感就错过了。“你不能去学坏
你可以不太乖
我的爱如果你一时找不到我
请不要灰心丧气
一处找不到再到别处去找
我总在某个地方等候着你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我给你贫穷的街道
绝望的日落
破败郊区的月亮
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不模仿与媚俗,主张品质和生活这是法国的电影不模仿与媚俗,主张品质和生活这是法国的女人 在法语中,“卢米埃尔”北京 | 中国女性影展校园展映 时间/ 周六 14:00-17:00地点/北京海淀区清华大成都 | 操蛋人生:余秀华诗乐沙龙暨签售会 时间/ 周日 15:00-16:30地点/成都 多城 | 法国圣马可童声合唱团《放牛班的春天》巡演时间表/-5.30 周五-周六 19:奇迹寻踪程然Cheng Ran 9小时电影启幕现场惘闻 WangWen 从未发生的即兴声音实验 时间:5月3一个不会摄影的歌手不是个好演员!所以27岁是音乐人跨不去的坎儿?尽管现在已经没有人这样拍电影了,但没办法,我只会这样拍电影。▲俄罗斯俩作死小伙,徒手爬660米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典型的吃撑了找刺激不要命的那种胆小的真的就不要看了.你从这边走到那边
你避开了我的一生
你叫我的心一直走▲视频中的荧光舞来自西伯利亚的舞蹈团队UDI,他们在经营一个为当地贫困孩子和孤儿教学的舞蹈学校。他们这次跨洋叶兆言●原籍苏州,1957生于南京,著名作家。l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获南京大学中文系硕北京 | 纪录片《彼得·金兹的最后一次飞行》及导演交流时间:(周日) 19:00-21:0北京 | 奥地利百年绘画展时间:-7.5 每天09:00-17:00地点:上海 | 白先勇&廖彦博:白崇禧与台湾二二八事件时间:(周日)14:00-16:00地点:一个人必须为了毁灭而去爱,一个能够在爱的纯粹运动中进行毁灭的人不会做出伤害,不会毁灭,只会给予,给予空洞的无可惜
自古表白多白表
悠长情书难书情科特·柯本离开这个世界二十年了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他?他是属于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红极一时的摇滚乐距离B.B.King89岁离开我们已经有四天了四天的时间足够我们真实地意识到这位传奇在地球上竟然活跃如此之久摄影师:许益铭男坐标重庆/北京估计今年毕不了业爱音乐/科技【摄影师自述】因为很喜欢在重庆走路,所以我经常去江你一定听过窦唯、鲍勃·迪伦、约翰·列侬、科特·柯本、玛丽莲·曼森……这些摇滚巨星的歌吧,但你见过他们的自画像我们常说金牛闷骚、是冷笑话制造者,但他们绝不是无趣。他们有趣丰富的那面都深在内心——因此拥有自己绝对的观点,wzhoukan《文艺生活周刊》是国内唯一一本专注于戏剧、音乐、摄影、读书、电影、当代艺术及跨界文化交流等领域的综合性独立文艺杂志。 1、第一时间获取最热门文艺资讯; 2、抢鲜分享独家文艺名人深度专访及珍贵影像; 3、优先获得演出福利票及优惠抢票资格。热门文章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菲亚特菲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