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巍山县各清真寺人员换了没有

回营清真寺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回营清真寺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回营清真寺位于云南省大仓乡甸中街,全寺约占地5亩,总建筑面积为1495平方米。
清真寺始建年代不详,原系民房建筑。1944年新建礼拜殿3格,单檐歇山式,1981年扩建为5格,建筑面积255平方米。1990年新建宣礼楼, 四角攒尖式建筑,建筑面积约400平 方米。两厢有民房6间(两方)。其中一方(3间),原系咸丰同治事变(年)后回双桥村(回族村)的三户回民的礼拜寺,后因回民绝嗣闲置,1951年经人民政府批准拆迁到这里。[1]加上老寺,全寺约占地5亩,总建筑面积为1495平方米。本村有阿訇31人,哈吉1人,阿文学校1 所,满拉28人。[1]甸中街是位于巍山坝子中部的一个较大的集市,故名。关魏公路穿街而过,为滇西著名的大牲畜市场。汉口共居,回族成片集中,又名回营。[1]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巍山清真寺群 - 云南旅游
&&——总机:8 66999
&&│&&&&│&&关于我们&&│&&
云南旅游景点栏目导航
云南旅游景点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巍山清真寺群
来源: 发布时间:日
点击数: 【】
&&&22座清真寺以建筑风格和建筑在乡村或城镇幢幢民居中,簇拥着望楼高耸入云,成为聚居典型景观。朝真大殿是整清真寺建筑群中最宏伟部分,大多是砖木结构,次可以容纳千以上礼拜。无论外形、装饰和色彩等,都是超群独。在装饰艺术上,清真寺融合了中亚、西亚、阿拉伯、突厥等多种建筑艺术。无论整体布局、装饰艺术,色彩利用上,都集中体现了文化内涵特点,外表随俗与深层坚守和谐统。
【网站名称】游云南旅游网
【网站维护】云南旅行社昆明旅行社网站排名中心
【经理】客服:刘丽 张世杰 刘小菲 董建妮
【地区】(云南昆明丽江腾冲瑞丽西双版纳香格里拉旅行社)&
【公司地址】昆明市北京号189号旅行社大楼
【工作时间】早上9.30& 下午 14.00-18.00
【旅游咨询热线】8& 666999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
【传真】8& 手机:&
【官方网站】 游云南当前位置:
巍山县政府率先出台《清真寺民主管理办法》
作者:马瑞斌 | 来源:监督监察处 | 发布日期:日
近期,巍山县政府结合实际创新制定了《巍山县清真寺民主管理办法》,在全省范围内第一个就清真寺管理专门出台政府规范性文件。
《巍山县清真寺民主管理办法》分为总则、组织管理、寺务管理、教务管理、考核奖惩等部分。其中的很多条款,如&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造穆斯林内部纷争&、&寺管会成员初步候选人确定或选出后,应当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批&、&全日制经文班原则上不招收省外籍学生&等,都对促进清真寺团结和谐具有重大意义,是我省民族地区建设和谐宗教场所中的重要创新和典型经验。活力巍山绽放光彩
发布时间:日 09:32 | 来源:云南日报
本版图片均为通讯员 杨焕英 杨艳霞 摄
  管毓树
  “政策好、发展好、心情好;民族情、兄弟情、人间情。”“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建镇、大仓镇,这样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有的用汉语书写,有的用阿拉伯语书写,这也是当地民族团结的真实写照。
  初春时节,记者深入永建镇东莲花村、西莲花村、小围埂村及大仓镇甸中村等地进行采访,心中时时涌起一股暖流:“各民族相互尊重,团结进步,幸福安居,繁荣发展,和睦相处,民族团结之花在巍山县各族人民的悉心培育下正绽放出绚丽的光芒。”
  2012年4月,巍山县率先启动了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示范区创建工作。近年来,荣获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国家民委将其列为云南省唯一的“第二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县委书记常于忠说:“我们要牢固树立‘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理念,更加自觉地维护各民族团结和谐、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建设富裕美丽幸福和谐活力新巍山。”
  共同团结进步,“两朵莲花”彰显幸福生活
  东莲花村是巍山“和谐回村”的典范。无论是敲开那一家的大门,主人肯定会热情地欢迎你。3月24日,记者走进正在建新房的马柏康老人家里,前来帮工的白族、苗族、汉族、彝族同胞聚在一起正吃着饭。马柏康说:“这些民族兄弟都是自带午餐,中午在我家专门准备的简易灶台上热一下就可以吃了,既方便又实惠。”不光是他家,这种情况在东莲花村已习以为常。
  近年来,东莲花村凭借“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的优势,在省、州、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投入大量资金,实施古民居修复改造、青石板路面改造、民俗文化广场建设、文化传承活动场所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工程,既改善了村民生活环境,又保护和传承了回族文化。
  西莲花村与东莲花村遥遥相对,同样是“富裕和谐、美丽回村”。提起团结互助的往事,人们讲也讲不完,村民马赛茹说,有一年,邻村特困户杨丘艳的丈夫去世了。回族兄弟发动西莲花村人,你一元我十元地凑了3000余元钱,资助她家料理后事。这件事,让附近的汉族、苗族群众深受感动。杨丘艳说:“回族群众的深情厚谊,我将永牢记在心。”
  西莲花村村民小组长马和军说:“只有团结才有出路。”10多年前,下西莲花村每年人均收入仅三四百元。现在,人们抱团取暖,到丽江、迪庆等地收购核桃来加工,发展以核桃、中药材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走出了一条“一户一产业”发展之路。全村78户290人,拥有小汽车百余辆,每人年收入不低于两万。村里成立了清管会,村民小组合作社。家家安装起了广播,重点宣传民族宗教政策,宣传“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积极引导回、汉、彝、白、苗等各族群众相互尊重,团结友爱,和睦相处。
  共同繁荣发展
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
  红河源综合市场,历史上曾是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附近的群众自发聚集到这里交易,一度成为云南省著名的皮革集散地、木材交易中心和大牲畜交易市场。这里,常年有汉族、彝族、白族、哈尼族、苗族、回族6个民族的群众赶集。这里,各民族群众自由交易、公平买卖,和谐相处,从未发生过闹矛盾的事情。
  永建镇党委书记马杰介绍:“各个民族都是兄弟,彼此尊重,互助互爱,童叟无欺。”
  马杰说,2012年启动“创建工作”以来,永建镇先行先试,下辖10个村委会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规划了年总投资78720万元的重点项目37个。采取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共召开动员会、宣传培训会等80多场次,走访群众7500人次,营造了全民动员、人人争创的良好氛围。建成并命名了第一批示范样板村1个,示范村21个,示范户1945户,命名挂牌了示范单位5个。
  “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大仓镇党委副书记毕增武对记者举例说,甸中村委会的有食村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山村,也是长期以来大仓镇较为贫困的村子。为了实现“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镇党委、政府将有食村列为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项目示范村,整合各种资源,实施了村内道路硬化,民族文化广场建设,扶持产业发展等系列工程。甸中村委会主任庄正陆高兴地说:“村容村貌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们也渐渐赶上了附近的民族兄弟。”
  高位推进显特色
齐心协力争创“两个样板”
  “突出特色,实现倍增,打造样板,示范全省。”巍山县政协主席马克伟在介绍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示范区思路时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推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永建示范样板区创建工作领导组。在永建镇及其下辖10个村委会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从县级相关部门抽调精干人员组成驻镇工作队开展创建工作。多次召开不同层次座谈会,专题会,现场会,认真研究示范样板区创建工作。
  巍山县在广泛调研、精心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巍山县关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示范区的实施意见》《永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示范样板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巍山县永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年)》等文件。拟用5至7年时间,以永建镇为核心,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典型示范、辐射全县。在永建镇大力推进示范户、示范村、示范单位、样板村“四大示范”,抓实先进基层党组织、团结文明生态村、和谐寺观教堂、民族文化特色旅游小镇、社会管理创新模范镇“五大创建”,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整村推进、特色产业培育等“六大工程”,实现经济发展好、村容村貌好、基层组织好、民族团结好、社会和谐好、乡风民俗好、遵纪守法好“七个好”,争创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的示范样板、滇西回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典型样板“两个样板”,在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贯彻落实民族政策上走在全国前列。
  马克伟介绍说,巍山县结合创建“和谐寺观”创建,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政府规范性文件《巍山县清真寺民主管理办法》,规范清真寺管理,在全国回族地区做出试点示范。
  巍山县在没有现成经验可寻的情况下。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集思广益,既突出重点又整体推进,以永建为重点覆盖大仓、马鞍山、紫金、大仓、庙街等全县各乡镇。点面结合,示范区、示范村、示范户、示范学校、示范单位、示范寺观全方位推进。将党建工作、美丽乡村建设、扶贫整乡推进工作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稳定示范样板区,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今年2月4日,在巍山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县长王利伟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时说,去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75492万元,增长10.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04817万元,增长21.82%;财政总收入51217万元,增长1.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34元,增长12.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03元,增长14%。
责任编辑:刘佳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巍山天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