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继尧儿子故居的铜像是他几岁时的

唐继尧铜像失踪之谜
5543人阅读&&17人回复&&
本帖最后由 cat9938 于
23:27 编辑
& && & 唐继尧,日出生于曲靖会泽县,15岁在童子试时考中榜首。1904年参加孙中山先生在日本成立的同盟会,为当时37名老同盟会员之一。1908年从日本回到昆明。日即农历的九月九日,在蔡锷总指挥的带领下唐继尧支持并参加了“重九起义”运动。日,蔡锷、唐继尧联名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发起推翻袁世凯的“护国起义”掀起“护国运动”。随即并组织 “护国军”进行武装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的可耻行径。日,中华民国护国军总司令唐继尧宣布撤消与北洋政府对立的军务院,护国战争结束。日唐继尧交出政权下野。日,44岁的唐继尧气病成疾吐血丧命,葬于昆明园通山。1922年12月创办私立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因为唐继尧的英年早逝,关于唐继尧的真正死亡原因,历史上也流传着两种说法,一种是民间广为流传的逼死说,讲的是唐继尧交出政权后,在龙云的逼迫下吞金而死。一种是说,唐继尧是因为失去了权势,郁郁寡欢病死在家中。
& && &那么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呢?云南大学历史系的高光汉说,唐继尧的死可以说到现在仍然是个谜团,按照常理推测两种说法都是有可能的。但是吞金而死的说法缺少证据,所以应该还是病死的说法比较主流。  & && &
& &&&1933 年,建立唐继尧铜像一事,正式提上了当时的云南省政府工作日程,具体事宜由唐继尧的长子等一班人负责;筹集款项一事,仅军事机关各级官员“踊跃输捐就已足敷用”。1937年6月,制作好的铜像从意大利转香港到越南海防,又经滇越铁路运到昆明组装落座。铜像在运输途中被碰断了一只马脚,又急请上海美专的江小鹣教授来做补救,终使铜像以完美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1937年7月11日的《云南日报》报道了7月10日在昆明大观公园举行的盛况空前的唐公铜像落成典礼:“纪念护国元勋,唐公铜像今日落成,龙主席亲莅主持,各机关长官均出席,军警政学各法团派代表参加行礼,旅滇外宾及美、日、法诸国领事暨中央省市各级官员均往参加,全市悬旗志庆万人空巷前往瞻仰。”
& & 唐继尧铜像是其本人的等高像,最初安放在现在的大观公园中心花坛处。骑在雄健骏马上的唐继尧身佩“九狮刀”,雄姿英发,栩栩如生,重现了其“立马华山,推翻专制;挥戈燕京,重建共和”的光辉形象。当时的报纸对铜像曾这样描述:“观其六辔在握,二目已注,大有脉搏韬略,评论时局之慨。及见马蹄腾起,不禁有一马踢出新世界之感。”
  唐继尧铜像从1937年7月落成后,就成为大观公园里的一个绝佳景点。人们不仅能感受到铜像散发出来的来自遥远的意大利的艺术魅力,更能感受到一种“生当做人杰”的精神力量。当年,凡到公园里游览照相的人们,大多会以铜像为背景拍照留念,当年一批又一批的西南联大师生就是在铜像前留下了一张张珍贵的合影照片。此像今已不存。
青年时期的唐继尧
087.jpg (18.86 KB, 下载次数: 11)
22:43 上传
03.jpg (33.76 KB, 下载次数: 11)
15:25 上传
b2b93dfbcMjpSXOHukz7.jpg (20.09 KB, 下载次数: 11)
22:43 上传
督滇时期的唐继尧
97.jpg (83.82 KB, 下载次数: 11)
23:10 上传
02.jpg (41.45 KB, 下载次数: 11)
15:25 上传
01.jpg (59.08 KB, 下载次数: 10)
15:25 上传
d97b3.jpg (219.79 KB, 下载次数: 10)
22:41 上传
chenz060556.jpg (59 KB, 下载次数: 12)
23:10 上传
唐继尧故居大门及正堂(会泽县城内的三道巷14号)
chenz060555.jpg (66.07 KB, 下载次数: 10)
23:18 上传
chenz060559.jpg (30.84 KB, 下载次数: 11)
23:18 上传
1922年12月创办私立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大门及会泽院
231.jpg (46.44 KB, 下载次数: 11)
23:10 上传
chenz060557.jpg (54.84 KB, 下载次数: 11)
23:18 上传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游人在大观公园内唐继尧铜像下留影(铜像拆除前珍贵影像)
04.jpg (22.31 KB, 下载次数: 11)
15:25 上传
西南联大学生在大观公园内唐继尧铜像下留影
untitled在.jpg (95.16 KB, 下载次数: 13)
15:32 上传
  大观公园内原有的唐继尧铜像
0.jpg (26.1 KB, 下载次数: 13)
15:30 上传
928.jpg (30.86 KB, 下载次数: 11)
22:44 上传
chenz060563.jpg (39.5 KB, 下载次数: 13)
22:44 上传
唐继尧铜像落成典礼
0.jpg (41.88 KB, 下载次数: 10)
15:25 上传
唐继尧铜像原址(大观楼公园观音寺,现已改建为花坛)
cc86.jpg (735.81 KB, 下载次数: 10)
22:44 上传
& & 人们若对一件事情印象深刻,即便它失踪了,已经不见了几十年,也会抱着“宁可信其在,不愿信其无”的心态,相信一个“还在”的传闻,相信有一天会回来,会重见天日。老昆明人对失踪近半个世纪的大观楼公园内唐继尧铜像的“追念”情结,就是一例。
& && &关于唐继尧铜像下落的三种说法 
& & 近一年来,笔者在与老昆明人的闲聊中,打听到的关于唐继尧铜像的下落竟有三种说法,说得最多的有以下两种版本:一说是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期被毁了,但没谁真见过;另一说是现在还放在物资局的仓库里,但也是听说无人亲睹。还有一说是被白马庙的村民埋在村子里(保护起来)了,说这话的还是云南摄影界的一位知名人士。本人不大相信事隔近半个世纪,铜像还被“软禁”在仓库里而无人报料,所以决定到大观楼公园附近的白马庙村寻访一番,但我寻访到的结果是没听说过及不大可能的回答。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也对,当时的农村已有了人民公社及生产队这样的集体组织,一伙村民怎么可能擅自冒险在夜黑风高的夜晚潜入公园,把那么一个庞然大物的铜像从基座上取下运走,然后埋到村子里甚至还“保密”到今天。显然这个传闻是没有事实依据的。我于是又来到了大观河边寻访。这里有很多打牌聊天凑热闹的老人,我躬身下问,却意外碰到一位村外的“知情者”——
& &&&不愿透露姓名者目睹了吊运铜像
& & 据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昆明老人说,大约在1959年1月的一个上午,天气晴朗,两辆吊车开进了大观楼公园起吊铜像。其吊取过程是:两辆吊车的吊臂同时伸向铜像,工人上去捆好铜像与吊钩连接的钢索后,另一批工人则动手使铜像脱离石质基座,然后两辆吊车同时启动……就这样,一座屹立了22年、千年古城建城以来最好的一座室外铜像就这样被“绑架”走了。我无从知道这位老人是一位参与者还是旁观者,因为老人不愿意说。试想,当时铜像被作为“废旧物资”放到物资局仓库是可能的,所以才有了后来“铜像放在物资局仓库”的传闻,但事实上铜像很快又有了新去处。
  初一学生在废旧金属堆中发现铜马
近日,我通过朋友认识了另一位“知情人”——老昆明李翔荣先生。我请他讲述了其亲历所见,他回忆说:大约在1959年的一二月份,他所在的昆四中按上级指示全面停课以投入到“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中去。他们初一年级的同学每天一早便步行5公里,赶到位于马街的昆明冶炼厂料场劳动。他们的任务是把堆积如山的废旧金属分类。在料场仓库里劳动时,他们看到各种稀奇古怪的金属制品。若干年后他们才意识到,当年经他们手分拣过的这些“废品”有很多是凝聚着人类智慧有价值的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甚至是文物收藏品(包括金银硬币)等等。这些“废品”中有故意砸坏的铜管乐器,有完好的铁锅铜碗、古铜佛像等。
  在仓库里墙边还站着一个铜人,“他”来自圆通街连云巷一个可能叫“忠烈祠”的地方。旁边是用一块破布盖着的一匹大铜马。好奇的同学们很快就认出来这两件东西竟是被人们称为“昆明三件宝”(古幢、铜人和唐继尧铜像)中的两件宝。铜人是一个比真人小的将军,双手握着的指挥刀插在两腿正中的地面。铜人旁边就是唐继尧铜像上的大铜马。可能是有人觉得这匹来自意大利的“名骑”太刺眼,干脆给它盖上块破布遮掩其光芒。
& & 同学们把大铜马身上的破布扯去后发现,原在马背上的唐继尧塑像的上半身已不见了,但两条腿还附在马肚上,马背上有一个圆洞,估计是用来连接上半身的榫口。大铜马为空心铜铸,一只马脚提起,其余三只马脚与一块厚实的铜板连接为一个稳定的整体。午休时,同学们轮流骑到铜马上并挥舞着一把旧军刀作骑兵冲杀状,玩得不亦乐乎。一个多月的劳动很快就结束了,当同学们离开料场仓库时,看见那匹盖着破布的大铜马还在原地站着,但它被投进熔炉化成铜水只是迟早的事。
& && &如今,这尊铜像早已不在原址,而拆毁铜像的真实过程也并不像人们传说的那样简单。   一份解密报告揭开一段尘封的往事
  今年10月9日,笔者根据时任昆明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张一鸣老先生提供的线索,在查询上世纪60年代的一份解密报告时,意外获得了当年铜像被拆毁的相关资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959年11月21日的一份公函,这是时属昆明市文化局的大观公园写给昆明市园林局的《请示报告》,报告称:“查唐继尧铜像置于公园广场中心,对庭园美化并无多大作用。马脚年久失修,如遇大风摇摇欲坠,甚为危险。根据群众口头反映,铜像作为艺术品给劳动人民欣赏是有可取之处,(但)对人民文化休息公园来说,应予设法改变庭园面貌。据此,我们拟准备把铜像拆除。……当否,请批示。”市园林局的领导在报告上作了批示:“拆除唐继尧铜像应报市委批准,但应加上一些领导同志和中央建工部同志的意见。”12月8日,昆明市委在给园林局党组的报告批复意见是:“市委同意将唐继尧铜像拆除,但须找一偏僻的地方陈放起来。”
  1960年4月8日,大观公园在给昆明市园林局的报告中写道:“我园唐继尧铜像,在春节前取下,放在大观楼北面的石山边,但省委周书记(时任云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周赤萍)指示须加以保护,搞(砌)钢筋水泥座,周围还须用栏杆围着,以免小孩用其他东西敲坏。现在我们初步决定在这月15日施工,但是否必要搞请局批示。”档案资料中还透露出当年拆除铜像的一些细节:大观公园在1960年1月6日给昆明市园林局的报告中称:“因我园大门石碑坊和近华浦门狭小,两吨以上吊车没法进入,因此只有损坏拆散拿下,请将此情报告,请示市委批示。”当时,到现场察看研究铜像拆除办法的还有省劳改局建筑队和省地质厅等单位。
  1962年3月3日,昆明市园林管理局在给市委统战部的一份《关于拆除唐继尧铜像的经过情况》中写道:“当时中央建工部规划组同志的意见是将铜像拆迁,另塑革命领袖或人民英雄像,供人民群众瞻仰。1959年迎接建国十年大庆检查公园工作时,因来不及拆移,市委书记刘植岩同志还当面说我们为什么这样留恋这些东西。……直到同年4月,经市委领导同意,由市建委派人将铜像敲碎之后,给市建工局等单位作生产用了。”市园林局为什么要在铜像拆除两年后向市委统战部写检查报告呢?是上级领导过问或根究此事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在1964年陈毅元帅游览大观公园时,曾嘱咐陪同的地方官员把“迁走”的唐继尧铜像找回来。3月3日的情况汇报中还附了一张3月7日署名“尹雨农”且没有标题的白纸条,纸条上写着:“今天上午到白马庙市工程局仓库内了解唐像情况如下:唐像:1、上身已脱离了马,上身头和左臂以及手都全。2、右臂短一节,手还全,指挥刀已不在。3、下身两只脚都断了还少了一只。马: 1、断成四截,计头、颈、胸(已破)和马尾。2、马腿四只都断,少了三只。”
  这就是铜像被敲坏后的最后一份档案记录。
  在第二次找到的档案资料中,笔者发现尹雨农先生原来是当时昆明市委统战部的领导。在一份有明显修改痕迹的报告中称熔毁铜像还有一个原因是“生产又急需用铜”。后跟张一鸣老先生谈起此事,才知道尹雨农先生是当时的昆明市委统战部部长。他对园林局报告称铜像已作“生产用了”并不完全相信,就亲自下到仓库看到了被损毁的铜像,留下了有关铜像的最后信息。
  铜像寻踪未果留下永久遗憾
& &&&1984年,昆明市园林局根据当年10月27日省人大常委会召集有关单位参加的会议精神,撰写了《关于唐继尧墓、铜像和滇西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的相关情况和处理意见》呈报给省人大常委会,并报送省委、省政府、省市政协、省市统战部等10余处职能部门。1985年5月22日下午,根据省人大常委会云人发(85)6号文件意见,省政府秘书长李明德邀集有关部门对在昆的几项纪念性建筑物的保护问题进行了研究。在会议决定的事项中包括维修唐继尧墓和安放唐铜像的问题,决定指出:“鉴于唐继尧在民国史中有一定的位置,为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以利争取海外知名人士,会议认为可以进行维修。维修唐继尧墓并查找唐铜像事宜以及修复滇军(原文错误,应为陆军)第八军滇西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的任务,由昆明市政府负责,县体工作可由市园林局承担。”从当时园林局编制的“工程预(结)算表”中可以看出,唐继尧墓维修预算为16.8万元,滇西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修复预算约为3万元。唐墓最终得以修复并于1987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年5月,旅居海外的唐氏后代一行7人来昆扫墓,对唐墓得到国家的妥善保护和此行受到的盛情接待感动不已。但查找并恢复安放唐继尧铜像和修复滇西抗战纪念碑却至今未果。
  笔者曾试图寻找唐继尧铜像的最后见证人和知情人,但终未如愿。一位资深的古玩收藏家斩钉截铁地对笔者说:“唐继尧铜像如能找到,绝对是国家一级文物。”一些人认为,在当今全民淘宝的年代,唐继尧铜像或铜像残体若还在,早就有人报料了。昆明市博物馆上世纪90年代初也曾派人到大观河边的某企业仓库调查传闻中的铜像下落,同样是空手而归。著有《云南护国史话》的民间学者王佩华老先生,年前只身一人前往江西、湖南及河南等地,寻访“护国三杰”在省外的遗迹和“窃国大盗”袁世凯的陵园。令王老没想到的是,在河南安阳袁林里的袁世凯陵墓仍完好无损。当他面对屹立在武宁协和公园里勒马远眺的李烈钧将军的铜像和长沙共和广场上挥刀跃马的蔡锷将军铜像时,他大为感慨,不禁长叹:“三杰铜像独缺唐!”
  唐继尧铜像的缺失成为人们心头永远的遗憾,但铜像所承载的那段历史,却并没有因此被淡忘。
  2008年金秋,云南大学、云南省历史学会和会泽县人民政府决定于云南“护国起义”纪念日之际,共同举办“唐继尧与民初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其会议《邀请函》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唐继尧在民国初年中国社会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由于诸多原因,他的历史地位未得到正确评价。深入研究唐继尧在民初中国社会的地位与作用,还原历史的真实,对于总结民初中国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于正确认识中国西南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对于当今和谐社会建设,推进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 && &盼望早日恢复重唐继尧铜像
& &&&今天,仍然会有人追问唐继尧铜像上半身的下落,笔者个人推断,铜像上半身现还完好地躺在仓库里的可能性不大。一种可能是:唐继尧的铜像在进入仓库后就被分解,慑于这座云南人家喻户晓的铜像的余威还在,为掩人耳目,当事人把拆下来的上半身砸碎成若干块,装箱后才运到冶炼厂去熔化的。当然,个人推断可以有若干种,所以,我还是想把寻觅谜底的机会留给读者。在昆明,目睹耳闻铜像上半身“归宿”的知情者一定不乏其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有心人碰上了呢。
& & 纵观历史风云,我们不难看出,每当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总要有人站出来引领人们创造历史,抓住并把握机遇创造奇迹,“敢为天下先”的护国元勋唐继尧无疑是这样的人物之一。唐继尧无疑是一位功大于过的历史人物。不然,70年前的人们有何理由在唐继尧逝世10周年之际为其立像并举行盛大的落成典礼?道理不言自明。1964年,陈毅元帅在游览大观楼公园时曾叮嘱有关部门要把“迁走”的唐继尧铜像找回来。这说明新中国领导人对唐继尧历史地位的认同和重视历史文物保护的鲜明态度。
& &&& 在唐继尧铜像被“这离人类文明的野蛮行为”拆毁48周年的今天,在“护国三杰”中这两杰——蔡锷、李烈钧的铜像已在各自家乡建成之后,该不该恢复重建“护国三杰”之一的唐继尧的铜像,重现其“立马华山,推翻专制;挥戈燕京,重建共和”的光辉形象,这是摆在云南人面前的一个应该回答的问题。湖南长沙“共和广场”的的蔡锷铜像
05.jpg (47.71 KB, 下载次数: 9)
15:25 上传
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协和公园内的李烈钧铜像
06.jpg (42.59 KB, 下载次数: 11)
15:25 上传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本帖评分记录龙珠
你的文章被推荐至社区首页,感谢支持。
总评分:&龙珠 + 5&
昆明市文化局的大观公园出卖了唐继尧。
没有文化的人管文化,必然让文化毁灭。一个世纪的悲哀。
当时在忠烈祠(现连云宾馆)里还有黄子和等几位护国起义将领的铜像。忠烈祠被拆毁后,在那里建了云南省最早的博物馆,大观楼唐继尧骑马的铜像被拆下后,最初就放在那里,直到大战钢铁铜时彻底被毁……
忠烈祠和这些铜像都应该恢复重建!
应该马上安排重建,这个是云南的近代史,云南浓重的一笔!!
楼主做的好详细饿,感谢感谢
可惜··························
又花了点时间重新编辑了一下本贴子,资料多摘于网络,不当之处,希望各位指正!找到相关图片约 18995 张
Copyright& &&&奇虎360旗下搜索服务&&&&京公网安备号
粘贴图片网址
如何粘贴图片网址:
1. 右键点击网页上的图片,选择“复制图片网址”。
2. 在搜索框中粘贴该网址( Ctrl + v ),按 enter 键或点击“识图一下”按钮。
提示:您也可以将图片拖至此处( Chrome浏览器还支持截图上传 ),图片不要超过2MB哦~
不支持文字输入,请输入图片网址或截屏粘贴的图片浦在廷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浦在廷
(),人,学名。浦在廷是夫人的父亲。电视剧《》原型。浦在廷不仅是云南罐头的创始人,更是一个抱着“实业救国”理想,积极拥护、支持、参加革命事业的热血志士。别&&&&称浦钟杰所处时代清末民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时间1871年农历5月5日去世时间1950年12月主要成就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
(),人,学名。浦在廷是邓小平夫人的父亲。电视剧《》原型。浦在廷不仅是云南罐头的创始人,更是一个抱着“实业救国”理想,积极拥护、支持、参加革命事业的热血志士。1950年,因病逝世,终年80岁[1]。浦在廷1871年农历5月5日(端午节)出生于出生在宣威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其父浦春澜是清朝科拔贡,在当地开书馆教学,并亲自教自己的四个儿子学习,希望他们科举进身。而浦在廷排行第二,不愿意走科举之路。
1885年,浦在廷14岁时向父亲提出参加马帮当赶马人,遭到父亲的严词拒绝。不得已,他几次跟着马帮偷偷地走了,又几次被抓回来。倔强的浦在廷决心赶马帮,闯出自己的事业,最后父亲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了儿子的决定。浦在廷在赶马帮的过程中,几次险些丢掉性命,但是他没有回头,逐渐由帮人赶马帮到有了自己的马帮,在省内外做生意,逐渐成了有名望的商人,担任了宣威商会会长。
他从加工经营家乡特产——“宣威火腿”着手,宣统元年组建了云南较早的股份制企业——云南“宣威宣和火腿股份有限公司”,还受将军的启发,引进了云南工商史上最早的罐头生产线,生产火腿、水果罐头,实现了探索实业救国之路。于是,“宣威火腿”声名远播,香飘海内外。
1915年,、等发动反袁起义,当蔡锷率领的护国军经过宣威时,浦在廷亲自在县商会内设立了兵站,积极为护国军筹集粮款,而且自己踊跃捐献。
1916年“”兴起,他捐资捐粮支持北上征讨的护国大军。回昆明途经宣威时,授予浦在廷银质梅花护国奖章,并亲书“”相赠;
1917年,随滇军参加孙中山先生发起的,并随护法军入粤。积极出资支持创办黄埔军校。
因北伐有功,被孙中山委任为全国总商会副会长、广东烟酒公卖局局长兼滇军第二军军需处处长、赠五等嘉禾勋章、授少将军衔,孙中山亲笔题书的“少将第”“戮力同心”如今就悬挂在故居。
1918年创建“浦在廷兄弟罐头食品公司”,将罐头打入国际市场。海内外设立了6家分店。
1922年随北伐滇军至广州,追随孙中山进行国民革命。
1923年广州的全国地方名特产品赛会上受到孙中山等人的高度赞誉。同时积极支持国民革命,1923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任北伐军需总局局长之职。子女在其支持下也先后走上革命道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25年回到宣威,浦先生继续从事火腿罐头事业。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捐款修建桥梁,参与和负责修建街道和修建滇黔公路,在修建钟鼓楼、知趣亭、海会塔。还两次从越南购来大米,上街救济饥民。
1950年,浦先生在家中因病逝世,终年80岁。位于云南省西城下街27号,是建于民国初年,为一楼一底回廊式四合院,东西长100米,南北宽15米,占地1500平方米,系二进院汉式民居住宅,具有江南汉式民居的典型特征,又有北方汉式民居建筑的某些特点。由东西正房、南北厢房和佛堂构成。曾为宣威地方民族工业的发展乃至中国革命作出贡献,是一代伟人的岳父,小平夫人的故居也在这里。
浦在廷故居于1994年修复后将西厅辟为展厅,进行浦在廷故居陈设展览。庭院中心立有浦在廷先生铜像,北面房沿下悬挂着先生手书“戳力同心”的匾牌。
故居陈列室里,除有浦在廷先生的生平介绍外,还陈列着孙中山先生等人的题辞及邓小平与夫人卓琳(浦在廷之幼女,原名)在不同时期的珍贵照片,对研究早期革命斗争及地方民族工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浦在廷故居现已被列为省级重点和全省100个之一。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浦在廷一生只结婚一次,与夫人雷氏的感情很好,共有生育三子(浦承统、浦承纲、浦承绪)五女(浦承静、浦菊英、浦黛英、浦石英、)。受其进步思想影响,次子浦承纲被送至黄埔军校学习,成为黄浦一期学员,之后参加北伐;三子浦承绪(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和最小的三个女儿浦黛英(参加革命以后改名为浦代英,革命家夫人,《无悔的岁月》一书作者)、浦石英(参加革命以后改名为雷迅,夫人)、浦琼英(参加革命以后改名为卓琳,夫人)和孙辈7人先后走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女,原名,省曲靖市宣威榕城镇普家山村人。其
父,字在廷,是名震西南著名的民族实业家,经营闻名遐迩的宣威火腿,云南有名的火腿大王,并追随孙中山参加北伐,被孙中山授予少将军衔,担任过滇军军需总局及烟酒公卖局局长,获五等嘉禾奖章。大姐,二姐浦石英。卓琳
1932年,先入读补习,后考入第一女子中学。1936年,考入物理系。1937年7月,来到,投奔延安参加革命。1938年初加入,后因工作需要改名为卓琳。1939年8月,经人介绍认识并当月。1988年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日下午,参加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出席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代表“一国两制”构想的创建者,实现了小平同志生前“到香港的土地上走一走的愿望”。
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3岁,同年8月10日于火化[2]。
日,被评为“2009年十大人物”。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卓琳的:
彩云之南的才女,上的琼英。携手五十八载,硝烟里转战南北,风雨中起落同随。对她爱的人不离不弃,让爱情变成了信念。她的爱向一个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坚定、温暖与搀扶。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这样评价她:
不动摇,一生不动摇,历尽沧桑绝不动摇。不是因为她是谁的夫人,而是因为她是一个不可动摇的人。
:她默默地站在一位时代伟人背后,用坚定的信仰和深深的爱,支撑着伟人度过劫波,支持着伟人创造新时代。在近30年中国崛起的历史记录中,应该有她重重的笔墨。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会泽古镇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会泽古镇
会泽古镇位于著名的乌蒙山主峰地段,总面积5854平方公里,总人口88万,历史悠久,山川秀美,被誉为乌蒙山巅耀眼的明珠。面&&&&积5854平方公里著名景点江西庙、大佛寺、西来寺、文庙著名人物唐继尧
会泽历史悠久,是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四个郡县之一。古代就以盛产、闻名,清朝时,铜的开采和冶炼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中国西南的铸币中心。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会泽独有的会馆文化特色,遗存下来的会馆,从数量的集中和造型的别致上仍十分引人注目。现保存较好的有江西庙、大佛寺、西来寺、文庙、文昌宫等。会泽是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建立了黑颈鹤保护区、金钟山松柏叠翠,广袤无垠,以礼河风光秀丽,古建筑雄奇秀美,构成滇东北独树一帜的旅游景观。
会泽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会泽文物古迹众多,现有会馆,寺庙100余座,会馆文化别具一格。境内山川秀丽,有海拔4000多米云雾缭绕的牯牛寨,有大海草山自然风光,以礼河风景区,毛家村水库、长海子、大桥黑。独特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形成了会泽旅游开发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以名城、名镇、名人、名山、名鸟为依托,在云南久享盛誉,是东北一块待开发的旅游热土。文昌宫
巍然挺立于会泽县城南的金钟山颠,金钟山因其形状象钟而得名。金钟山林木遮天,从山脚即可看见清晰的石路,有石坎360级,象征一年365天。又因文昌以“七曲”相称,故石坎所向,宛如一条巨龙,摆动着身躯,直抵山顶,所以有“七曲名山”之称。
文昌宫背倚山巅,遥对青山,近临会泽坝子。远远望去,它那古朴稳重的身影与周围的山山水水相映成趣,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画。
文昌宫,始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至今已有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主要建筑有戏台、对厅和大殿,依山势直线布局,是我国典型的道观建筑风格。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会泽人便携友来此地游玩。  万寿宫
位于会泽县城北部江西街中段南侧,又称为江西庙、江西同乡会馆、豫章会馆等。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毁于战火,直至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重建,后经过多次修葺,至今保存完好。
是会泽县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会馆建筑之一,总占地面积7545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严谨,气势宏大,特别是古戏台,造型别致,外观秀美,是研究会馆建筑的宝贵资料。 [1]
寿佛寺称之为湖广会馆,又称东岳宫,是湖广集中性捐资建造的同乡会馆。该寺座落在会泽县城东门外宝善街,始建于明代晚期,占地面积8474.4平方米,建筑面积3127.6平方米。坐南朝北由北向南纵深布局,依次建有门楼、戏台、前殿、中殿、后殿、东西偏殿、两厢、韦驼亭及花园、书楼等建筑,三个大殿整齐地排列在同一中轴线上。建筑组群规模宏大,风格独特,殿内顶部置井字天花,人物彩绘,殿角起翘,托峰、雀替为浮雕,在众多的雕刻中,尤以镂空格扇门最为著名,线条流畅,清新典雅,石刻美观大方。  如果你对古驿道、古桥梁、古文物、古石碑等感兴趣,会泽也是你不可不去的一个地方。这里有云峰古驿道、蒙姑坡铜运古道;江底铁索桥、梨园三书桥;古代文物、古代钱币、古代陶器、古代书画、唐代高浮雕画像砖等等不一而足。  云峰古驿道
云峰古驿道,位于县城北30公里处的娜姑镇云峰村中。道路从村子里通过,现存驿道路段,长2公里、宽2米,路面用不规则的红沙石铺成。至今,在一些石块上面还保存着1.2厘米深的马蹄印和牛脚印。驿道路面数山腰缓坡地带道路的中段南侧两米处,有清代顺治年间所建的云峰寺古庙一座。可以想见,昔日的云峰古驿道上,无论是运京铜的马帮,还是商贸交往,来往人群川流不息,热闹非凡。说起会泽县,是不可不说的一个人物,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声名远播。
20世纪初叶,领导云南护国运动的历史名人唐继尧就出生在会泽,他在讨伐,阻止其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中立下了了汗马功劳。唐继尧,别号东大陆主人。1909年在云南历任清陆军督练公所参谋处提调督军讲武堂教官、监督、社军管带等职。参与策动1911年昆明“重九”起义,任军督府参谋次长。1912年率军北伐,任贵州都督,次年调任云南都督。1915年与蔡锷等通电全国反对袁世凯称帝,任护国都督兼第三军司令。1917年护法运动中任靖国军总司令。1922年创建东陆大学,还支持赵藩等辑刻《云南丛书》。1927年2月部将胡若愚、龙云等发动兵变,改组省政府。 5月,唐继尧病逝于昆明,葬于圆通山。主要著作有《会泽首义文牍》、《会泽督黔文牍》、《会泽靖国文牍》、《东大陆主义志录》。这些有关唐继尧的历史,在他的故居,都可以找到曾经的历史。其故居就位于会泽县钟屏镇三道巷内。  唐继尧在历史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国际国内对他的研究较多。作为唐继尧的故乡,近年会泽民间研究唐继尧之风日盛,来到他的故乡,一定会对唐继尧有一个更新的认识。可谓看名人故里,想名人过去。  一句话:唐继尧故居不可不去。唐继尧故居位于县城中端处,大门方位坐西向东,主体建筑坐南向北,占地面积850.1平方米,建筑面积410.1平方米,属清代中晚期传统民居,封闭式四合院建筑群,是硬山顶穿斗式结构,置正堂、书房、对厅、粮仓等建筑。前后院共十四间,东西书屋对称,与对厅屋面平行。  如今,为了纪念唐继尧,会泽县正在计划建一个名人纪念公园,这就是东陆公园。修建公园大门——护国门,修建公园主干道——护国大道。国内迎门塑立唐继尧铜像,大门与铜像间的护国大道两侧塑“重九起义”和“护国运动”浮雕,铜像后建唐继尧纪念馆,其后建首义楼,外观十亩荷花、蔓海一片。别具特色的山水风光、古迹寺庙带来了别具特色民俗风情。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苗族耍花山、鞭春、迎城隍、、、回族、耍山节。也有美丽动人的民族舞蹈,比较有名的有苗族的芦笙舞、洞经音乐、彝族海腔、壮族打毛郎。还有各式各样的戏剧,比如滇剧、围鼓、小唱灯、板凳戏、道情、端公戏。在会泽县居住了汉、彝、回、苗、壮等民族,众多的民族带来了各式各样的民族风俗,五彩斑斓,极尽热闹。  民以食为天,每走到一个地方,有什么特色小吃,也是每个游人关心的一个问题。游好、玩好当然还应该吃好,游完山水,看过民居,接下来的日程就应该是吃吃当地的小吃了,会泽土特产品有盐水石榴、土陶砂锅、黄果、水城宝珠梨、小熊猫香烟、、洋芋、荞麦等系列产品,味道、做法都极具地方特色。  别忘了,还有名菜名食,比如汤褪还山羊、火节子、荞疙瘩、蒸火夹、洋肝参、汤锅、鱼乍面、酸骨头等等,这些都使每一位会泽人必向你推荐的食品,有胃口不妨一试。 [2]交通方式:昆明南窑汽车客运站每天有班车前往。  自驾线路:昆明—昆曲高速—嵩明县——东川区—绿茂乡—大海乡—会泽县  会泽特色:“小熊猫”香烟、小吃、盐水石榴、、汤煺黑山羊、绿豆糕、荞茶、燕麦炒面、包谷饵块、银鱼、、三文鱼等。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吴亦凡几岁时父母离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