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伙惹史中华姓氏通史的来源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卢拉伙口述访谈(一)
卢拉伙口述访谈(一)
&&&&今天是2014年10月2日,我们在四川省盐源县对彝文书法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卢拉伙老师进行口述史访问,
您好&卢老师!请您先做一下自我介绍:
&&&&我叫卢拉伙,四川盐源人,生于1965年8月,毕业于四川省气象学校,我是四川省彝文书法项目唯一的传承人,人称彝文书法理论创始人,家庭呢&,妻子、有个女儿。妻子没有工作,女儿大学毕业,现在到凉山州雷波县当教师去了。
您的彝名是什么?然后您的家庭背景情况如何?
我的彝族名字叫阿鲁拉伙,是日格阿鲁家的后裔,我们这个日格阿鲁氏,从汉族姓氏上来说:有姓卢的、有姓罗的、有姓安的、有姓马的、有姓韩的、有姓鲁的,各个地方都不一样。主要的原因是民改工作队到各个地方翻译彝族姓氏的时候定的汉字姓氏,所以后来就有些地方姓安、有些地方姓马、有些地方姓卢、有些地方姓罗等,出现了这种情况。从彝族姓氏来说:统称为日格阿鲁,日格阿鲁这个家族的后裔不管在云贵川任何一个地方都是相通的,统称为“日格阿鲁”的后裔儿孙们。从汉语角度来说:由于汉字姓氏译音的差异,字也就不一样了,所以形成了这种情况。
我家庭里面有妻子、有个女儿、妻子没有工作,我自己在盐源县经信局工作,妻子没有工作,女儿大学毕业以后,今年在凉山州雷波县当老师去了。
那您的家庭对您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彝文书法产生兴趣的?
我母亲家是毕摩世袭,我舅舅们都是毕摩,小的时候经常到舅舅家去以后,舅舅们有彝文经书手抄本,小的时候见过很多彝文经书。当然,不认识。后来长大后就对彝族文化有些感趣,后来在气象学校毕业以后,最初爱好汉文书法、绘画、诗歌等。当我接触到彝文书写以后,由于学习汉文书法,让我想到彝文书写也应该有书法,于是开始探索起彝文书写,后来我就专门研究彝文书法艺术、学习彝文书法和研究彝文书法理论,并逐步对彝文书法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开始学习的时候就没有学习范本,也没有学习资料。我就慢慢的从民间去收集,借一些经书来抄写,去收集一些碑刻的复印件来临摹和学习,后来慢慢慢慢的就形成了我个人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项目。我翻阅了很多资料,彝族的文史资料也好,汉史资料也好,从我翻阅资料的过程当中,我发现彝文书法在历史上没有理论这一套,也就是说:彝文书写的规律、书写的理论这些在历史上都没有记载。于是我就把彝文书写理论研究作为个人探索的目标,认真从书写学习中总结经验,准备把书写经验总结为理论,填补“彝文书法”在历史上没有理论的空缺,就这样延续研究到现在。主要是从1988年开始自学彝文的,1988年到现在已经接近30年了,一直都坚持不懈的学习,到今天一样的还在继续学习当中。我学习彝文书法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早晨(5-8时),由于自己工作不是搞文化的,爱好、学习和工作有些冲突,在工作时间范围内,不能去探索和研究彝文书法,所以我选择了这个时间。自己只要在家,这个阶段是雷打不动的学习时间,不伦是理论研究也好、实践学习也好、&临帖也好、积累资料也好、都放在这个时间段来完成,其他时间我从来不看,我就把它放在一边,都在做工作。一个人在生活中,不可能只做工作或者只做爱好,还有家庭里的事、社会和亲戚关系等各方面都要得去应付。所以我把彝文书法学习和研究的时间放在五至八点之间,一是这个时段比较安静;二是精力比较充沛;三是不影响周围环境乃至于家人的休息,这就是我把学习时间放在上午的理由。从1988年到现在,近30年的学习过程中,当然学习和研究都与个人的心情有着密切的关系,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就把学习放下,心情一旦好转,就得继续坚持学习和研究,不然收集不到那么多资料,也做不出那么多成绩。彝文书法不比汉文书法,汉文书法是通过几千年一代又一代人的搞研究和探索,构成了很多理论、实践、作品等,可以说:求安全是个完整的体系。而彝文书法不是,彝文书法自古到今都属于自由发展。解放以前完全是靠世袭传承,甚至是父子传承,世袭当中的父子传承。
解放以后,就有多种多种传承方式,一种是毕摩世袭父子传承;一种是通过学校教育传承,也就是通过双语教学来实现;第三是像我一样的由于爱好,所以自学来传承,通过自学来实现。
彝文书法在市场上是没有地位的,也不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我称彝文书法为:“被民族遗忘的民族艺术”,我为什么这样说呢?毕摩不知道什么是书法艺术,只知道怎么样去完成传抄经文,这是个必须完成的程序。每一册经书都必须通过传抄来继承。众所周知,在书写应用过程中,书写者的心里肯定会长生美的意识,这种美的意识就是书写艺术在书写者大脑里的一种反应。只是千百年来,人们没有把这种艺术挖掘出来。汉文书法是几千年以前就被挖掘出来,并应用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当中。彝文书法是近几十年来,由于国家的政策对民族文化的重视,通过彝族人民共同不断地努力,脱颖而出。比如说:2011年由国家民委举办的“首届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成就展览”中,就有很多少数民族的书法文字工作成参加了展览,历史以来第一次得到了很多专家和学者的认可。
那您刚才提到了你开始学习早期,您是从汉文书法学习中寻找灵感,然后应用到彝文书法学习上?
&&&&在开始学习的过程中,我寻找了很多老经书和碑刻来学习,具体时间是从1988年到1990年之间。那时候学习时,需要汉文书法和彝文书法同时去练习,1990年我参加“中国书法函授大学北京分校”学习以后,通过一年时间的学习,我发现汉文书法练习是从临帖开始的,而且有很多学习碑帖和范本。而彝文书法就没有范本学习,我为了寻求彝文书法学习范本,大量收集资料。比如说:一、借毕摩经书复印来学习;二、找一些碑刻拓本如:《水西大渡河建石桥碑记》简称《石桥碑记》,那是我学习彝文书法以后找到的第一本石刻和石碑拓本,它的复印件是贵州那边朋友传过来的。照片传过来以后,我把照片放大,然后重新用毛笔填写后借以学习。从1991年开始。我就注重收集碑刻和毕摩经书,也是从1991年开始临帖,到1996年我的彝文书法理论就基本成型。通过10来年的学习、积累了很多书写的经验、找到了很多书写的规律,并总结为后来的彝文书法理论研究。
&&&&我是毕业于四川省气象学校,当时被分配到我们盐源气象局当观测员,在县气象局工作了四年后,改行到乡镇企业局当秘书,后来就当办公室主任、到乡上去挂职搞了个科技副乡长等。通过挂职后又到原单位上班,再后来乡镇企业局又更名为中小企业发展局。2011年中小企业局又和原来的经济局合并为经信局,在我的工作生涯当中,大多数搞行政工作,当然在办公室的时候也搞了点文字工作,后面又搞企业管理到现在。工作中似乎做了很多行业,也算比较优秀,基本上年年都是优秀。我在多个单位工作过,领导也换了七八届,每一届领导都仅仅把我抓住工作。所以研究彝文书法很困难,比如工作要做、研究也要搞、传承还得搞。我搞彝文书法传承纯属民间或者个人行为、只有个人在不断努力,没有任何部门,任何单位给予过帮助。如果说我是搞文化的人,我可以通过工作这个环节来搞研究和传承,但是我的工作不是文化范围内的。我搞研究和传承彝文书法,说好听一点就是民间行为,说不好听一点就是我个人行为。完全是出自于对本民族文化的一种爱好。可以这样说:全是自己自费倒贴来搞的。比如说搞展出,全部是自费的,不管是吃、住、行、装裱等(包括展厅),这些都要必须自己出钱来处理,所以传承比较难。
那您为什么转向彝文书法的练习呢?您开始是对汉文书法感兴趣,后来怎么又转向彝文书法了呢?
&&&&你说是什么原因是吧?这个瞬间灵感让我改变。当时在学习汉文书法,在学习过程当中,偶然想起小时候看到舅舅家里彝族经文的事,自己感觉彝文书写也很漂亮,于是在大脑里产生了一个念头,就是“彝文书写应该也有一定的书写规律”。因为汉文书写都有一定的书写规律,为什么彝文书写没有规律呢?就出自这个念头,我就逐渐把学习汉文书法放轻一点,把彝文书法探索和研究放重一点,最终转向了彝文书法创作和研究。其实直到今天,我都还在坚持临摹汉贴,隔一段时间我就来临写一下汉帖。常言道:三天不写手生,三天不读口生。为了保持手不生,坚持临帖习惯,虽然临的不是很好,但是每一种帖都去临摹一下。从汉文书法学习的角度来说:“临帖必须要专一,选帖、临摹、入帖、出帖、创作、到临写另一帖,这是一个学习程序”。我学习汉文书法不是为了入帖和出帖,而是为了学习临习方法。我在学习汉文书法中所得到的经验,基本上都是用到了彝文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上。也就是说:书法也是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比如说:在章法、布局、题款、落款、结构、笔法等方面,每个民族文字书写要求和习惯都不一样。所以彝文书法在创作过程中,不能硬搬汉文书法来搞。又如:汉文书写讲究:逆锋起笔、回锋收笔、中间顿笔,彝文却不能这样书写,否则写不好彝文字。彝文书写特点是:有倒笔、笔划少(1-8划之间)、笔画对称等。所以布局很困难,尤其是写大字的时候布局很难掌控。彝文有它一定的书写规律,虽然这种书写规律过去没有形成理论依据,但它是口传的,属于口传文化。比如:老毕摩传授书写时说:这个字这样写、那个字那样写,这笔先写、那笔后写等,它跟汉文书法的教学方式是一样的,仅仅只是没有形成文字记载而也。我把这些规律都总结为理论,从现在开始形成彝文书法书写规律的理论依据,填补了彝文书法理论的空缺。又比如说:老彝文原来是睡式书写,但是新规范彝文为了适应现代排版需要,把原来的睡式改成了立式,让文字书写产生了一个倒笔。如果立式书写中有的笔画不用倒笔来书写,你就写不好这个字。我们的彝文是由“直、&折、&圆&、弧、绕”五笔构成的,书写时只要掌握了这五种笔画,就能写好彝文字。
您刚刚说到古彝文和现代彝文的不同写法,您能简单详细的说一下吗?
&&&&写法是一样的,就是一个睡起写,一个立起写,运笔过程也一样。只是出现了“倒笔”。古代彝文的书写是“从上到下书写、从左到右排行”。然后经书装订在左面,阅读的时候就将装订面放在上方,采取上下翻阅。大多数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书写和阅读之间,产生了一个旋转90度方位现象,所以阅读彝文老经书,是从右阅读到左。古汉文是在右边装订“从上到下书写,从右到左排行”,恰好和古彝文书写排行相反。汉文书法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书写的,落款是落在左边的。有很多人他不了解新老彝文转向情况,所以掌握不了彝文书写规律,有人甚至说:彝文没有书写规律。其实不是那么回事。
那书写的时候是斜着写的吗?看字体是不是颠倒的呀?或者不颠倒呀?
&&&&它原来书写的时候是睡起书写的,看的时候是立起来看,也就是阅读的时候就立起的。所以规范彝文当时规范的时候,没有考虑笔顺问题,直接定为翻阅时的立式文字。所以在规范彝文书写中,产生了一个倒笔现象。也就是说:1980年“四川彝文形成规范的时候,它统一规范为立式”了,包括书写都必须立着书写。所以它出现了一个倒笔,原来睡起书写时,笔顺规律流畅,但立起来后有些笔顺就形成了倒笔。所以现在很多书写者对倒笔的运用不理解,他书写出来的文字始终都没有立体感。我就把这个规律掌握了,所以立起书写和睡起书写的字一样。书写现代规范彝文时,如果不掌握好倒笔的运用,就写不好现代规范彝文字。彝文书法学习和汉文书法学习程序是一样的,彝文字也属于方块字,所以也适用米字格方框,我就把米字格方框运用到彝文书写练习的过程,按照米字格方框要求进行练习,得到了很好的练习效果。我把这个经验应用到彝文书法教学当中,要求学生都用米字格练习,效果很好。&
那您现在对彝文书法传承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您详细地说一说。
关于彝文书法传承,我没有办学条件,所以采取了几种办法来传承。第一、我选择彝学院(西南民大的彝学院和西昌学院的彝学院),以讲座的方式进行传播和传承。让彝学院的学生了解彝文书写规律、了解彝文书法艺术、了解我们的祖先对书写艺术的产生过程、书写形式、历史等等。然后自发的去自学彝文书法,我只是起到抛砖引玉作用,要去进一步学习、了解和研究彝全靠他们自己。我的讲座基本上每一年都要去讲两节课,目的就是传承彝文书法艺术,去讲座都是自费。第二、以书法展览的形式。我在西昌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凉山州图书馆、云南省宁蒗县等地举办过个人彝文书法展览,目的是让大家了解彝文书法艺术。不管是彝民族也好,汉民族也好,其他民族也好,通过我的展览,让众人了解有这么一种文字,有这么一种文字书写的艺术,有这么一种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存在。第三、我们盐源县成立了一个“盐源县彝族文化研究协会”,通过协会在假期中把学生召集起来学习和传承。又通过假期教学平台来传播彝文和彝文书法。第一期参加学习的人员有135人,其中有汉族、有彝族、有来自云南省宁蒗县的、也有来自成都的,这个效算不错了。第二期第三期我们正在准备,我们办学不收费,是无偿免费传教,前来讲课的老师,都是自愿来的。我主要负责彝文书法课,彝文课是其他专业老师负责。我们这边双语教学里有彝文教师,我们特聘专业彝文教师来专程的授课,教程也是适用教材。第一期我们用的是州语委编写的教材,下学期我们准备另外选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第一期我们只收集了图片资料,下一步我们准备做成视频教学,把视频教学传在网上,让学生从网上去温习教学。但我们现在财力有限,没有办法达到这个条件。如果有人支持做个视频教学,那以后的学习就方便多了。我正在准备这个事情,至于能否搞成,听候佳音吧。
那您全部都是自愿无偿的上课?
就是自愿的
那您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您平时还要上班,利用学生的寒暑假,那您工作上又是怎么协调?&
彝文老师们正好是放假,但我不放假,只好把课安排在周六和星期天。&
您为传承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您的书法作品,也出现在很多的报道上,您现在都参加了哪些书法的展览或者是哪些活动?我看见了网站上有您参加成都国际非遗节的照片,您简单说一下您参加的这些活动和展览?印象深刻的有哪些?
&&&&&1992年我参加了全国首届由国家民委举办的“全国四省区四省区(云南&贵州&四川和广西彝)文书法展览”,是在西昌搞的。我参加了这一届书法展览后,当时我比较年轻,才二十多岁,在获奖者里算最年轻的一位。所以有些老前辈给我说:只要你坚定不移地把这条路走下去,有可能在这个行业做出一定的成绩。原因是第一爱好;第二年轻。我也通过这次展览以后,更加对彝文书法研究有了信心,所以一直走到现。后来又参加了“凉山州的彝汉文书法展;云南省的迎奥运彝文书法展;贵州黔西彝汉文书法展;首届支格阿鲁杯彝文书法比赛;云南红河州举办的彝文书法比赛;四川搞的“春雨工程”四川文化内蒙行;四川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书画展;四川省廉政书画展览;(云南省)丽江市老年书画邀请展;韩国第十一届直指心经世界文字书法艺术比赛”等;就这个月韩国又邀请我们参加了“世界八种文字书法邀请展”。其他小型的展览就多了,业绩不太清了。我个在西南民族大学、西昌学院、凉山州图书馆、云南省宁蒗县举办过彝文书法展览,成为第一个举办个人彝文书法展览的人。&
那么有比较成绩的呢?
我把彝文书法作品写进“华夏碑林艺术”,陕西华夏碑林艺术是我们国家搞的大型的项目,所有少数民族书法目前只有我们彝文进去了,碑已刻好立在了碑林之中,历史性载入历史史册。这是2013年搞的。今年我又组织了10个人,在宁蒗县宣传部的支持下,通过培训后,创作了28幅彝文书法作品去参加“韩国第十一届直指心经世界文字书法大赛”。这个效果还不错,从宁蒗县到丽江一直到昆明,他们那边抓住机遇,宣传做得很好。云南电视台专门作了新闻报道。网上都好都有,也能搜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无法找到该页
无法找到该页
您正在搜索的页面可能已经删除、更名或暂时不可用。
请尝试以下操作:
确保浏览器的地址栏中显示的网站地址的拼写和格式正确无误。
如果通过单击链接而到达了该网页,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通知他们该链接的格式不正确。
单击按钮尝试另一个链接。
HTTP 错误 404 - 文件或目录未找到。Internet 信息服务 (IIS)
技术信息(为技术支持人员提供)
转到 并搜索包括&HTTP&和&404&的标题。
打开&IIS 帮助&(可在 IIS 管理器 (inetmgr) 中访问),然后搜索标题为&网站设置&、&常规管理任务&和&关于自定义错误消息&的主题。14楼 手机百度/info//,o7ihi/lnm1iytnbzc0edwogpw8e5tjmi0cwqpprxcpw0sbhwucbypjnhgheoli8nn935vardcxqouywheenpvq==, 汇_小说下载"知道,在7楼20
友情链接:总策划382期
搜狐文化频道出品
为何把“姓”这项“不动产”传给子孙后代的传统都受到挑战?
“变姓人”自古不鲜见到底谁在反对“子随母姓”?
导读《国语-周语》中记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相,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刘恕《通鉴外纪》中记载:“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生。”可见,一个人姓什么不取决于这个人本人的心愿,而是取决子他自己的氏族、家族、家长。“姓”作为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而世代相袭,一般是不可随意改变的。但“苟”姓改“敬”,子随母姓,孩子欲取“第三姓”等等新闻层出不穷,争议不断。
  为何把“姓”这项“不动产”传给子孙后代的传统都受到挑战?“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古训不再适用了?
有人姓“苟”有人姓“毒”,奇葩姓惹烦恼
“苟”先生改姓“敬”没成功,改姓牵出一系列烦琐事
最近,长春的苟先生害怕儿子的姓以后被同学开玩笑,他想让儿子改姓"敬"。但在咨询公证处的工作人员后,苟先生被告知,这是不符合规定的!
儿子即将上小学,担心随自己姓会带来各种尴尬。自己在上小学时就极力避免这个尴尬,那时户籍要求还没有那么严格,担心小孩子不懂事取笑,给起外号小狗、大狗之类,或者叫其它难听的名,家人特意给他学籍上用的姓名是省略姓的,而是直接用后面的两个字,等到了初中,觉得周围的同龄人都年纪长些了,懂事了,才又恢复回来,“但仍不太喜欢向人介绍自己的名字,总是怪怪的……”
通过查询,苟先生了解到,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皇帝叫石敬瑭,朝内有个大臣姓敬,冲了皇帝的名讳,再加上这个敬姓大臣在本朝中又得罪了皇帝的近臣,于是朝廷下令改“敬”为“苟”,否则,杀无赦。为免遭杀戮,保留“敬”姓血脉,“敬”姓大臣含泪招来宗族,减“文”留“苟”,改姓为“苟”,并连夜驱散家人逃亡各地。几年前,河南登封市唐庄乡“苟”姓村民集体求助公安局长,请求恢复“敬”姓,最终成功了。这事对于苟先生来说,是个启发,如果改姓敬,会有一脉相承的感觉,和苟姓又有联系,那真是极好的。
但长春市公安局朝阳区分局户政大队副大队长丛露表示,“对于欲更改姓名的公民,如未满16周岁(不含16周岁)要求变更姓氏的,生父母凭借申请书、公证书、结婚证或离婚证、双方身份证同时去派出所办理,可是,改成父母或继父母以外的其他姓,法律上原则上就是不允许的了,此前他们这里也从未有人提过此类申请。”“如果想要改姓,就必须经过特殊的审批程序,这涉及到法律问题,要特事特办,一个两个人属于个案,据我了解,我省没有苟姓市民成功改姓……”省公安厅的相关人员介绍。
变更姓名后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烦琐事,群众要有心理准备,要考虑清楚,这可不是一件只改个名字那么简单的事,尤其是成年人,一旦改了姓氏,原有证件比如身份证、毕业证、工作证就要全部失效,必须重新办理,而以前办理的银行卡、保险、医保卡等也必须更改,会给以后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
有人姓“死”有人姓“毒”,奇葩姓起名太崩溃
经常在网上可以看到网友“征名字”。“难”姓、“死”姓、“鸡”姓难起名字,有人姓“操”,更加崩溃。
据一家媒体报道,武汉28岁的操先生刚为人父,可妻子严女士因为老公这个姓难听,坚决不同意宝宝跟爸爸姓。双方家长为此也掺和进来,大家闹得不可开交。妻子一怒之下,提出要分手。经多次协商,妻子和宝宝外公外婆让了一步——只要能取出好听的名字,就跟操姓。操先生说:“希望大家帮帮忙,想想孩子的名字。”
网友跟帖非常多,有网友表示,“自己曾遇到过姓操的人,请宝宝的妈妈不要太在意”;也有网友称,“这么冷僻的姓,重名率非常低”;还有不少网友给宝宝取名“操盘”、“操帅”等有趣的名字。
世上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姓,多到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这些奇葩又稀有的姓,你听说过么?
器官名称有:头、骨、心、肾、肠、手、爪。
动物名称有:鸭、鸽、羔、狼、鸡、猴、狗、蛇。
气象名词有:雪、风、电。
日常用品有:瓜、桃、琴、窗、盒、筷、葫、柴、米、油、盐、茶。
性别名词有:雌、男、嫂。
数字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兆。
动词有:笑、揉、猜、拣。
色彩名词:赤、橙、黄、绿、青、蓝、紫……生活中常见的13种颜色,全都是姓。
中国自古不乏“变姓人”
最长姓有9个字:“爨邯汕寺武穆云籍鞲”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每个姓都包括非常独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开枝散叶,生生不息,孕育出优秀的中华儿女。每一姓都有它的代表人物,当然,每一姓也都有不肖子孙。姓的出现有早有晚,比如姬姓,非常古老;妫姓,非常古老;姚姓,也非常古老。姓的出现有早晚,底下的人口数也有天壤之别,大姓一个亿、小姓几万。
关于姓氏的典籍,《百家姓》最为人熟知。《百家姓》收录了504个姓氏,那么,中华民族到底有多少个姓?钱文忠教授表示“很难说清楚”。明代陈士元编的《姓镌》就已经收入单姓、复姓3625个。 1978年,有关部门通过户籍和邮电部门对七大城市汉字姓氏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所得的姓氏总数是2587个。 1984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姓氏汇编》共收集单姓、复姓5730个。而台湾学者王素存著的《中华姓府》收集到的古今汉字姓氏多达7720个。但这绝对不是最终的数字。根据1996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姓氏大辞典》,我国古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一共有11969个。何况,现代中国人使用的汉字姓氏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调查发现,尤其是那些还保持着汉唐古音的交通闭塞地区,以及一些语言文字沟通不便的兄弟民族地区,肯定还有很多姓氏埋没在民间,比如“死”、“毒”、“蹦”就都是姓。
常见的中华姓氏大多是一个字的,复姓基本是两个字的。那么,还有没有更长的姓氏呢?最长的竟然是9个字!《中华姓氏大辞典》显示,中国古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双字姓4329个,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69个,五字姓96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1个。九字姓是“爨邯汕寺武穆云籍鞲”!
在历史和现实当中,改姓的情况相当普遍
辛亥革命之后,爱新觉罗家族的人为了避祸,改出好多姓。最常见的是改姓金,因为“爱新”在满语当中,就是金的意思,所以改姓金;有的改姓王,因为都是王爷的后代;有的改姓罗,这是比较偷懒的,爱新觉罗里面拿个“罗”,就姓“罗”了;有的改姓黄,因为他是皇族啊;还有的改姓艾,等等等等。你看,一个爱新觉罗就改出那么多姓。
第二种情况,比较荣耀,不是避祸,而是帝王赐姓。比如刘邦建立汉朝,刘姓成了国姓,在刘邦造反的时候有一个功臣叫项伯,刘邦就赐项伯姓刘。所以现在姓刘的人,不一定祖先都姓刘。还是在汉朝,汉武帝时有一个匈奴王归顺了汉朝,汉武帝便赐姓为金。七下西洋的郑和原来是姓马的,本名叫马三宝,还是回族,后来才被赐姓为郑。这个当然很荣耀,一般的子孙也不会改回去的。也就是说,同为郑姓的人,很可能有不同的血缘关系。
第三种情况,兄弟民族改汉姓。大家都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拓拔鲜卑族很多人改了姓,比如拓跋氏改成元氏,独孤氏改为刘氏,丘穆陵改为穆氏,等等,非常非常多,这个我们就不介绍了。
第四,汉族人改兄弟民族姓,这个也很多。特别像元朝的时候,因为地位太低,汉人、南人就改了兄弟民族姓,主要是蒙古族和色目人的姓。
第五,还有部分兄弟民族的姓氏,不像我们汉族那么严格,它有时候会变化。
第六,因为避讳而改姓。举一个邱姓的例子吧。在清朝雍正皇帝以前,中国是没有邱这个姓的,一说姓丘就是土丘的丘。但雍正皇帝下令,不许用这个丘了。为什么?因为犯了孔夫子孔丘的讳。于是加了一个偏旁,才有了今天这个邱姓。
第七,由于入赘、过继、收养而改姓,这个就更普通了。过去入赘是要随女方姓的。收养,本来不姓这个姓,收养到我家就改我这个姓。因收养而改姓的,最有名的大概要属钱学森先生的夫人蒋英女士了。钱学森先生的父亲、著名教育家钱均夫先生就钱学森这么一个儿子,看到别人家有闺女,眼红得不得了。老人家看上了蒋百里将军家的蒋英,说:“到我家来做女儿吧。”蒋家有五朵金花,同意了。钱均夫先生就办了酒席,还举办了一个仪式,把当时的小姑娘蒋英接到钱家后改名钱学英,跟钱学森先生以兄妹相称长大。后来,蒋百里将军舍不得了,想自己女儿,就又把蒋英给要回去了,改回叫蒋英。当时钱家便提了个要求:要回去可以,兄妹不做了,但是将来得嫁到我家做儿媳。所以后来蒋英女士嫁给了钱学森先生,大家也知道,这是一段极其美满的婚姻。
“子随母姓”争论不断
孩子随母姓奖励1000元 真的就能性别平等吗
日,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七周期社会性别平等项目外部评估考察座谈会在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举行。长丰县作为国家确定的试点县,掀起性别平等的“姓氏革命”。在试点乡镇,孩子如果随母亲姓,将得到1000元奖励。
出台该项政策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用行动重视男女平等。逐步消除姓氏传承意识,可随父姓,可随母姓,让生男生女不再事关香火延续,将大大降低对男孩的偏好。另外,在跟谁姓这个问题上,女性一直都居于弱势地位,随母姓是对男女平等的一种弱势补偿,用减少失姓这样的行为来促进民众对男女平等的认识。在传统的标语宣传之外,又新添了这样的物质奖励,当地可谓用心良苦。
但奖励措施一出台,就引起各种吐槽。从某种程度上说,新生儿随母姓,也许能慢慢淡化父姓意识,淡化传宗接代意识,但能否推进性别平等,一个字——悬!性别平等体现在诸多方面,尤其是在教育与就业方面,要想实现男女平等,恐怕还有相当的难度,换言之,不少人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仅仅因为孩子随母姓就高调宣示性别平等,显然属于自欺欺人,一厢情愿。
二孩随谁姓,矛盾多出在老人身上
2015年两会刚刚结束,“全面二孩政策”引起热议,随之而来的二孩姓什么,能不能跟母亲姓又引来一轮热烈讨论。因为孩子跟谁姓闹得全家鸡犬不宁,甚至离婚的事情屡见不鲜。很多持反对意见的男性,即便没有强烈的“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想法,但认为孩子随母姓,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给自己带来尴尬。比如,让别人认为自己家庭离异或是做了上门女婿。
另外,长辈的参与,也是令问题复杂化的重要原因。以前跟谁姓似乎不存在什么争议。跟爸爸姓,是默认的自然。走过独生子女时代,又可生二胎。忽然间,“跟谁姓”成了不少人婚姻里的重点议题。
八零一代成家立业,平等观念、自我意识逐渐加强。“孩子跟谁姓”,变成一个问题提了出来。问题本身的解决,并不复杂。“男女平等,法律又没规定孩子跟谁姓。”女方不再墨守传统,希望强调自我的存在和价值。而男方的大男子主义,也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里渐渐消减。
可让问题焦着的是,五十年代的长辈参与其中。比如,爷爷奶奶反对孙子随母姓(尤其一孩是女孩,二孩是孙子)。在传统观念里,“代代相传”是一种生命延续。而跟谁姓,则意味着延续了谁。女方的长辈,同样如此希望。有些女性可能无所谓二孩跟谁姓,但姥姥姥爷执意要求二孩随母姓,也增加了不和谐因素。
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平等的社会。二胎,分别跟父母姓,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因跟谁姓无法达成一致而离婚,“这就太可惜了。”对于这个问题,双方都该通达,毕竟家庭的幸福美满才是根本;给孩子健康阳光的生活环境才是真正的爱。怀孕前,甚至婚前协商并达成一致,是一种较好的方法,避免以后再产生不可调节的矛盾。
其实,跟谁姓的问题,已不再只是夫妻间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问题”。很多时候,长辈的参与,复杂了问题本身。专家也呼吁老人能更理性地看待,“从基因学上来说,三代以后,只有10%—20%的基因还在。你管得了这一代,再下一代,还能管得了吗?”而且,“遗产的继承,与跟谁姓,一点关系都没有。相关的法律知识,老人需多了解点。” 其实说到底,跟谁姓取决于每个人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在香港、在西方,冠夫姓已是传统。这并不一定就是封建,它更是一种文化,达成默认的一种仪式。
参考文献: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钱文忠)
姓“鸡”市民为儿起名发愁 姓“死”叫啥名好(河南商报)
漫谈“改姓”的文化意义(刘焱 刘雪芹)
“第三姓”的法律承认及规范(马桦 袁雪石)
孩子跟谁姓成了一个问题 父姓传统遭遇挑战(浙江新闻)
浏览文化频道
搜狐文化频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诸葛姓氏来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