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战争始于哪个城市不战而破

明清哪个城市不战而破_百度知道
明清哪个城市不战而破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提示您:你还未登录。
没有账号?
恭喜你获得新机会
输入好友ID
本次机会已经送出,可复制一下链接给好友!闲聊菜市口和南横街
&闲聊菜市口和南横街
公元938年辽太宗将唐代幽州(今北京西南的广安门一带)定为“南京幽都府”,1012年改号“析津府”。名称来自于“以燕分野旅寅为析木之津”。在今北京市西南。城墙高三丈宽一丈五尺,幅员三十六里,是五京中最大的城。辽南京子城又称内城、皇城,位置偏于西南隅,与大城共用西门、南门。子城之中主要是宫殿区和皇家园林区,宫殿区的位置偏于子城东部,并向南突出到子城的城墙以外。
辽天辅六年(1122年),金与北宋联兵攻辽,金军陷辽南京析津府(今北京),按原订协议交归宋朝,宋改名为燕山府。不久金兵又侵宋占燕山府,改称燕京,先后设置枢密院和行台尚书省。金海陵王完颜亮天德三年(1151年)四月,下诏自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子)迁都燕京,削上京之号。任命尚书右丞张浩、燕京留守、大名尹卢彦伦等负责燕京城的扩建与宫室的营造,建起了金中都。
金中都就是辽南京城,金人懒惰,修吧修吧就当了国都了。还有他们的后金人,进入明北京城,什么都不变,把明北京城当做了大清王国的国都了,更省事,所以叫明清北京城。
由于辽南京的子城位置偏于西南,城中只有两条贯通全城的干道,一条是东西向干道,名檀州街(现长椿街三庙地区),一条是南北向干道。另外两条干道则只能从城门通往子城而终止。除干道之外还有次一级道路。
南横街,现在分为南横东街和南横西街,当年是辽南京宣和门通向迎春的一条东西向的重要街道;金代是金中都宣华门通向宣曜门的通衢,自古就是寺庙云集的闹市。南横街上有建于唐代的法源寺,又名“悯忠寺”“大悯忠寺”,明代称“崇福禅寺”,清雍正年间称“法源寺”。据《契丹国志》记载:辽南京“大内壮丽,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金中都扩建后,“商业集市多在城东北隅,特别是圣恩寺大悲阁十字街附近,为全城最繁华的地区。”
南横街往北至辽南京东北拱辰门之间有一条胡同,就是现在的南北走向菜市口胡同,不过不一定是原来的位置。
第一任蒙古国大汗铁木真(1162—1227年)元太祖成吉思汗曾率领蒙古铁骑三次包围金中都。第一次因缺乏攻城之利器,只好隔着护城河大骂一通,扫兴地撤回草原。第二次,困守危城的金宣宗学得乖了,拱手献出绝色的岐国公主及金童玉女各500人,还有大量金银财宝,弄得成吉思汗都心软手软了。然而,金贞三年(1215年),他终于成功了:丝毫不留情面地攻陷中都,大肆抢掠。实行“焦土”政策:一把大火整整烧了一个多月,宫殿、民舍、商铺、歌台,全化为灰烬。意犹未尽,索性将中都的地名都改了,称作燕京。大火后金中都一片焦土,只剩下辽代高高的古塔天宁寺和一潭死水太液池。古蓟州、唐幽州、辽南京、金中都四朝古城毁于一旦。
第五任蒙古国大汗忽必烈(1215—1294年)是第四任大汗蒙哥之四弟,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元年(1251年),蒙哥任命同母的四弟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事”,开府于金莲川。
金莲川,现在是内蒙古正蓝旗的闪电河畔的上都镇,距离北京300公里。忽必烈为了便于就近管理漠南汉地,也就是大致的华北地区,于1256年派手下的谋士刘秉忠主持规划,在金莲川筑城,三年而成,后来称为上都开平府。刘秉忠在这次规划营建上都工程中展示了才华,后来,忽必烈又派遣他主持规划营建了元大都。
1260年,蒙哥大汗在亲自率军进攻四川时候死去,他的四弟忽必烈在开平府即位,成为第五任蒙古国大汗,首次建立年号“中统”。忽必烈认为上都开平府还是距离华北地区太远,于中统五年(1264年)接受刘秉忠的建议,将年号改为“至元”元年,将金中都改为“元中都”,并且派遣刘秉忠来建设中都城。
刘秉忠的曾祖父在金朝当了邢州节度副使,因此全家成为邢州人。邢州,就是现在的河北省邢台市。
成吉思汗十五年(1220年),大将木华黎夺取邢州,在邢州成立了都元帅府,刘秉忠的父亲刘润当了都统。刘秉忠十三岁时,被送进元帅府做了人质,十七岁时,在邢台节度使官府里做了令史,也就是秘书,但是他闷闷不乐,他说,“我们家世代为官,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刀笔吏呢”?刘秉忠辞职隐居,做了僧人,后来去了云中,也就是山西大同一带。
忽必烈在金莲川时期,召见佛教的海云禅师,海云路过云中时,赞赏刘秉忠的博学多才,带着刘秉忠一起去金莲川觐见忽必烈,受到了忽必烈的赏识。《元史·刘秉忠列传》说,刘秉忠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经》,天文、地理、律历,全都精通。元朝的官制、官服、典礼仪式、典章制度,都是由刘秉忠一手设计制定的。
刘秉忠在金中都故址以及周边地域勘察了三年,认为金中都曾于1215年被成吉思汗的军队捣毁,不易重建,而且主要水源莲花池的水量不足,难以满足城市需求,他于至元四年(1267年)提出,不如在金中都故址东北郊外的海子(又名积水潭)周边另建一座新城,即大都城。到了至元八年(1271年),刘秉忠又建议忽必烈将国号由“蒙古”改为“大元”,大都城于是成为了元朝的国都,即元大都。
元大都平面呈东西短、南北长的矩形,城墙全长60里又240步,辟十一门,南、东、西三面各三门,北面二门,被附会为哪吒“三头六臂两足”。
元大都南垣正中为丽正门,取《周易》“日月丽乎天”之意;东为文明门,取《周易》“文明以健”、“其德刚健而文明”之意;西为顺承门,取《周易》“至哉坤元,万物滋生,乃顺承天”之意(坤为西南方位)。丽正门在现在天安门位置,文明门在现在东单路口,顺承门在今西单路口位置。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朝将军徐达攻陷元大都。由于元顺帝不战而逃,城市未受到破坏,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但是由于城池过大,不利于防守,于是徐达决定将北城墙向南移2.8公里,放弃城北的城市建设预留用地。同时用城砖将城墙外侧包砌起来,以提高其防守能力。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四子朱棣为燕王,就藩于北平。1379年燕王府竣工,1380年朱棣就国。
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于1402年夺得帝位,于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筹划迁都北京,并在燕王府基址上营建西内。次年西内落成。永乐十四年(1416年)起,开始摹仿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1420年,建成紫禁城宫殿、太庙、太社稷、万岁山、太液池、十王府、皇太孙府、五府六部衙门、钟鼓楼,同时将南城墙南移0.8公里,以修建皇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明北京城的南垣中间是正阳门,东面是文明门,西面是宣武门,“文明”对“宣武”。此后又在北京南郊修建了天地坛和山川先农坛。
北京城建成后,曾多次面临蒙古瓦剌部的入侵,成化十二年(1476年)提出在京城外加筑外城的建议。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开始修筑前三门外的关厢城(三座独立于城门之外的小城),但由于需要拆毁的店铺民房甚多,民情汹惧,工程不久即停止。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又决定利用元大都土城遗址,四面环绕修筑京城外郭城。最初规划的外城长七十里,东西十七里,南北十八里,设城门十一座、敌台一百七十六座,西直门外和通惠河设置水闸两处,其他低洼地带设置水关八处。由于工期浩大,在严嵩的建议下改为先修筑南面,将正阳门外的大片繁华市区包入,得到嘉靖帝的许可。后因用兵频繁,再加上1557年紫禁城大火灾后将财力物力集中于宫殿的重建,因此外城一直没有再筑。1564年增筑外城各城门的瓮城。
外城有七座门,西边是西便门和广宁门,东边是东便门和广渠门。
广宁门,又名彰义门(该门与金中都彰义门在同一轴线上)。清朝道光年间为避清宣宗旻宁之讳改为现名广安门。
由于广安门是各省陆路进京的必经之路,因此广安门内的彰仪门大街(即今天的广安门内大街)在明清朝时期是比较繁华的,有“一进彰仪门,银子碰倒人”的说法。雍正年间,因为皇帝打算在河北修建皇陵,雍正帝下令从广安门到宛平城修筑石板路。广安门到小井村的路段长1500丈,共花费白银八万两,平均每尺长的道路用去白银五两三钱三分,因此有“一尺道路五两三”的说法。这条道路的修通对广安门地区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进京商人和举子都进广安门,到了菜市口往北近宣武门,菜市口就成为喧闹的市中心,因有菜市而得名。
菜市口在京城的名气可是不小,一千年前的辽代,这里是安东门外的郊野,金代是施仁门里的丁字街,明朝时是京城最大的蔬菜市场,沿街菜摊、菜店众多,所以“四九城”的许多人都来此买菜,并把菜市最集中的街口称为“菜市街”,清代时改称“菜市口”,此名一直沿用到今日。
使菜市口名声大振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将杀人的刑场从明朝时的西四牌楼(当时叫西市)移至宣武门外的菜市口。据说当年的刑场就设于今天的菜市口大街北侧十字路口附近,每到冬至前夕对判为“秋后问斩”的囚犯执行死刑。死囚在天亮前被推入囚车,经宣武门,走宣外大街到菜市口,囚犯由东往西排好,刽子手手执鬼头刀也依次排列,头被砍下来后,挂在或插在街中木桩子上示众。清咸丰末年(1861年)“八大顾命大臣”之一的肃顺和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六君子”都是在菜市口被杀害的。以后“菜市口”逐渐成为“刑场”的代名词。1911年随着清王朝的灭亡,刑场被转移。以后这一带逐渐成为宣外大街最繁华的商业街和交通枢纽,
菜市口是个丁字街,西起牛街,东至虎坊桥,北至宣武门,这个丁字街一直延续到公元1999年8月。
明建起外城后,猪市口至广宁门路段逐渐形成街巷,成为居住区。清王朝时,把汉人都赶到了外城,促进了外城商业的繁荣。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随着明朝权利中心从南京移向北京,一些南方风味也来到北京。有人在南横街米市胡同创办了家烤鸡鸭店,开始并没有字号,由于风味独特,价格便宜,后来“便宜坊”就成了正式店名了,至今已六百年了。
菜市口胡同,呈南北走向,北起骡马市大街,南到南横西街。辽代时,此地为城外。金朝时,此地是金中都光泰门街南口外。明朝时形成胡同,称“绳匠胡同”,为制绳业工匠的聚居地。清朝时称“神仙胡同”、“绳匠胡同”、“丞相胡同”(“绳匠”的谐音为“丞相”)。历史上在此居住过的丞相有许维祯、陈元龙、李鸿藻等。中华民国时期,正式定名为“丞相胡同”。1965年,更名为“菜市口胡同”。
笔者认为丞相胡同因多名丞相居住于此的说法是讹传。
丞:《说文解字》解释道:“丞,翊也,从从卪从山。山高,奉承之意。”段玉裁注释说:“翊,当作翼。……凡高者在上,必竦手以承之。”古代同音相训,“承”“丞”古代都属于古音的第六部,所以段玉裁用“承”来解释“丞”并没有错。《左传·哀公十八年》:“使帅师而行。请承。”承就是丞的意思。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释丞拯》:“丞字象出氼上举之形,乃拯之初字,而许君不知,乃训为翊;上举之训,乃为后起加形旁之拯所据有。”其实杨树达的说法还是有一点问题,现在根据甲骨文来看,“丞”的示意是“一人处陷阱中,左右拯之以出”,也就是说“丞”下面的“一”不是山,也不是水,而是“臼”形的陷阱。丞的本义就有“帮助、辅助”之意,动词。后来使用在官职里,就变成了名词,一般放在后面,表示“辅助……的人”,比如郡丞,就是辅助郡守的人;县丞,就是辅助县令的人。丞相的丞不是放在后面,那他就不是辅助相,而是辅助天子了。
相:《说文解字》解释道:“相,省视也。”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仔细看”,这是“相”字的本义,如《诗经·鄘风》中的“相鼠有皮”,我们日常用语里面还有这种用法的遗存:算命先生的“相面”,意思便是“仔细看脸面”。后来这个词也用作“相瞽”之“相”,瞽就是瞎子,瞎子。
丞相,官名,是中国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丞相制度,起源于商战国。秦国自秦武王开始,设左丞相、右丞相,但有时也设相邦,魏冉、吕不韦等都曾居此职。秦统一以后只设左、右丞相。西汉初萧何为丞相,后迁为相国,何死,曹参继任。汉惠帝刘盈、吕后至汉文帝刘恒初年,设左、右丞相,以后只设一位丞相。汉初各王国拟制中央,也在其封国中各设丞相,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改称为相。明太祖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后废除了丞相制度,同时还废除了中书省,大权均集中于皇帝,君主专制得到加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以皇权胜利而告终。
明朝重臣许维祯和陈元龙,是朱元璋以后100多年的官吏,怎么可能有丞相之职呢。更何况李鸿藻是清代的大学士两江总督,清朝没有丞相官称。
在明代,逐渐恢复了宣武门外菜市口地区的兴旺,南横街以北在清代住满了汉族高官,还有200多家会所,自然是繁华地段。而南横街以南确实外城低洼地区,以池塘、水洼子、坟地为主,有地名龙须沟、韩家潭、大川淀、小川淀、潘家河沿等,再加上黑窑厂烧砖烧瓦形成的窑坑,实在荒凉。1949年以前的南横街、珠朝街以南地区,住户很少。
明清南横街处于外城边缘,商业繁荣程度远比不上菜市口、珠市口、和前门大栅栏地区。因此,菜市口往南也就没有可能出现人流车马所需宽阔通道,菜市口始终是封闭的十字路口。
所以说,什么“有八百多年历史的菜市口丁字路口”“一千年历史的南横街”之类形容,都欠准确。因为,在金中都灭亡至明嘉靖建外城的1215—1564年的三百多年间,菜市口和南横街是元大都和明北京城外南郊,渺无人烟,荒凉至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像素城市战争破解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