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5年,我国进口谷物的比例逐年下降,到哪一年开始变成了净出口率国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粮食进口与我国的粮食安全
下载积分:5000
内容提示:粮食进口与我国的粮食安全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2|
上传日期: 09:20:5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粮食进口与我国的粮食安全.PDF
官方公共微信杨韬:我国粮食储备约1亿吨
随着东北九零仓库东窗事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到底有多少粮食储备。对这个数字,一般说法是1.5-2亿吨,有官员指出,加上农民屯粮,我国粮食储备可能达到2.5亿吨。为了求证我国到底有多少粮食储备,扬韬搜寻了一些数据,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两点:
1、发改委的官员说,我国的中储粮约6500万吨。扬韬认为,中储粮的管理可能更加完善,亏空的概率不大。因此,这个数字可以看作是我国粮食储备的底限。不过,从的情况看,中储粮的许多粮食是&代储&的,九零仓库就有代储资格。因此,所谓6500万吨也许并非没有瑕疵。
2、按照一份文件的公开说法,2005年初,我国储备的商品粮约8000万吨。这是在粮食丰收时节流出的数字,可能更准确一些。因此,在不增加储备的情况下,到2008年初,我国储备的商品粮估计不超过1亿吨。加上农民的口粮,也不会超过1.5亿吨。换言之,即便是前述保守的说法(1.5-2亿吨),也许未必准确。
那么,我国的粮食储备真实情况如何呢?扬韬以为,还是应该从进出口差额和年度产量的平衡中寻找答案。
由于我国的统计数据中,&粮食&包含了薯类和豆类,而国际统计是不包括这两项的。为此,我们撇开&粮食产量&这个概念,单独统计&谷物产量&,即玉米、大米、小麦三类产品的产量。在统计进出口数据时,也剔除大豆的进口情况。
我国谷物产量在1998年达到历史最高,4.56亿吨。当年出口500万吨。国内留存总量为4.51亿吨。这也是历史最高数字。也就是说,国内保留4.5亿吨(9000亿斤)谷物,是可以通过内部消化完的。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进口谷物的最高峰出现在1995年,当年进口1976万吨,而此前我国谷物产量减出口数字稳定于4亿吨的水平。但1994年,由于国内产量下降到3.93亿吨,出口200万吨后,国内留存只有3.92亿吨。国内粮食显然出现了缺口,所以,1995年才会大量进口。
但1995年,我国粮食开始增产,产量仅次于1990年,谷物产量达到4.16亿吨,加上进口,国内留存达到4.35亿吨。但是,按照进出口惯性,1996年,我国仍进口粮食959万吨。国内留存达到4.6亿吨。
大约是1996年国内粮食多了,所以,1997年开始,我们变成粮食净出口,而且这一趋势竟然延续了7年,一直到2003年,我国每年都是谷物净出口的国家。这也得益于这段时间的粮食增产,年,国内谷物产量均高于3.97亿吨,出口之后,国内留存一度达到4.51亿吨,但到2002年,国内留存谷物降低到3.9亿吨之下后,2003年,我国谷物出口突然达到了历史最高1986万吨,从而使得国内留存只有3.54亿吨,突然降低到一个10年来的最低水平。
所以,2004年后,国内谷物迅速扭转出口局面,转为进口,当年进口496万吨,加上国内丰收,国内留存回到4.13亿吨。年,我国连续3年谷物净进口500万吨左右,而国内谷物产量在2003年达到低点后,又连续4年增产,使得我国粮食显得多余,因此,2007年谷物净出口达到836万吨。
从上述过程看,20年前,我国谷物年消耗量就达到4亿吨左右。10年前,在谷物留存超过4.6亿吨后开始出口,而国内留存一旦低于3.6亿吨就开始转为进口。到2006年,国内留存达到4.3亿吨后也开始出口。
由此我们能得出一个结论:4亿吨,是我们的消耗标准线。国内谷物消耗不可能低于4亿吨。否则,就必须依赖进口。而年这4年,我国谷物产量加上进口净额合计17亿吨,剔除消耗16亿吨,结余1亿吨。这个数字,基本就是我们这么最新的储备额。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2003年我国谷物产量达到20年来的最低水平,只有3.74亿吨,但当年出口近2000万吨,国内留存只有3.54亿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次年才开始进口粮食。它的意味就是:2003年,我们的粮食不够吃的了,所以要进口。
既然2003年粮食不够吃的,所以要进口,那也就意味着即便当时的国储粮也不多了。考虑到粮食的储备周期问题,2003年之前的粮食储备到今天,历时5年了,肯定不能再食用了。因此,只有2004年后新增储备才是有效的。一般来说,粮食储备超过3年,就算陈化粮,不可再食用了。
如果我们稍微回忆一下,就能知道,2004年的时候,曾出现过民工食用陈化粮的新闻。为什么陈化粮会出笼?它正是年粮食短缺的标志。
所以,年期间,我国粮食才有了结余,储备才开始增加。如果再考虑2004年的储备迄今近4年时间,估计也不可食用了,那么,我国目前的粮食储备应该还不到1亿吨。
目前,我国年消耗谷物的底线是4亿吨,即每个季度1亿吨。这意味着我国目前的粮食储备相当于3个月(90天)的消费额。储备率相当于25%。相比全球储备率15%左右的水平,我们算是好的。也可以说,中国目前不缺粮。
不缺粮,需要建立在一个前提上,就是粮食产稳定下来。如果我们每年能有稳定的4亿吨的谷物产量,中国粮食绝不会出现问题。
但是,过去20年,我国谷物产量落差高达8000万吨。1998年达到4.56亿吨的巅峰后,5年后的2003年就降低到3.74亿吨。而且,尤其值得警惕的是,从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历来最多只有3年连续增产。但2004年到2007年却出现了连续4年增产。按照周期分析,2008年,我国粮食减产似成定局,问题是减产的规模有多大。
2008年以来,国内化肥价格暴涨、农药价格暴涨、种子价格暴涨、人工成本、耕作成本、柴油等都出现大幅度上涨,但粮食收购价却没有上涨。农民种粮可谓增产反减收。与此同时,农作物价格出现暴涨,肉蛋奶价格也出现暴涨,农民种养殖积极性增多,比较效益下,会有更多土地被改种经济作物。同样在比较效益下,会有更多农民少用化肥、少用农药、少用优质良种,它带来的直接结果,必定是粮食的减产。问题还是,减产的规模有多大。
如果粮食收购价不涨,中国的粮食产量或许会就此进入减产周期。年度减产两三千万吨,对我国粮食供给影响不大。如果减产超过5000万吨,那可能问题就比较严重了。所以,关注中国粮食问题,其实不是对当前的粮食有忧虑,而是对明年和后年。好的政策,可以让我们在灾年也丰收。孬的政策,能让我们在丰年也减产。
关注粮食问题,现在就只落实到一点:关注粮食收购政策。尤其是今年夏天的粮食收购政策,它会影响到秋粮的播种和收获。
产量减出口
上一篇:下一篇: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瞄股网™-专注于股票行业的门户网站_股票黑马推荐专家
Copyright & 2006 -
客服电话:010-
特此声明:广告商的言论与行为与瞄股网无关!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015年我国大米进口关税配额量为532万吨
2015年我国大米进口关税配额量为532万吨
核心提示:2015年我国大米进口关税配额量为532万吨,粮食宏观调控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非国营贸易比例10%;玉米720万吨,非国营贸易比例40%;
2015年我国大米进口关税配额量为532万吨,粮食宏观调控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非国营贸易比例10%;玉米720万吨,非国营贸易比例40%;大米532万吨(其中:长粒米266万吨、中短粒米266万吨),非国营贸易比例50%,与2014年持平。国家已明确2015年小麦托市收购价格维持上年不变,2014年东三省、内蒙玉米临储价格也维持上年没变。
种种迹象表明,面对经济新常态,国家在粮食产需、购销等方面,既不推手,人为抬高粮食市场和价格,也不急刹车,有意遏制粮食价格市场形成机制,也就是避免粮食大幅度下行。
面对经济新常态,牢牢抓住粮食生产不放松,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提高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0709.9万吨,比2013年增加516万吨,增长0.9%。其中谷物总产量55726.9万吨,比2013年增加457.7万吨,增长0.8%。
粮食连年丰收,不仅确保了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使饭碗里主要装自己的粮食,更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在粮食十连丰的基础上,改变农业增长方式恰逢其时,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是目标,农业产业化,适度多形式规模经营,资源节约,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价格,政策资金投入是措施或手段,这是对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总体概括。
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会议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
加大农业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
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会议要求,发挥好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辐射带动作用。会议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破解农业现代化的瓶颈制约,必须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按照& 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业现代化不能一个模式&齐步走&,要因地制宜 ,鼓励创新,也要坚守底线,试点先行,形成多路径、多形式、多层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
适应经济新常态,要实行农业粮食走出去战略。据媒体报道,中日在巴西打响&粮食争夺战&,在世界粮食贸易日趋活跃的情况下,中日在巴西展开大豆争夺,日企积极收购当地企业,以中粮为首宣布收购荷兰大型粮食公司尼德拉集团,收购价约合12亿美元,该集团在巴西开展大规模粮食生产。
海外屯田,重庆粮食集团早已在巴西生产运回大豆,这一切不失为增加粮食产能,保国内粮安的重大举措。适应经济新常态,要破除中国粮食饲料世界威胁论。曾有媒体称,中国肉类需求激增将改变全球饲料粮贸易格局,掀起&全球海啸&。
由于中国肉类消费迅速增加,到2050年中国的肉类进口将飙升35倍,将会引发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对国际粮食市场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对全世界的农民、公共健康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综合国内生产、消费、政策、科技等多种因素指出,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未来中国不可能大量进口肉类。
尽管专家预测分析,此观点不成立,未来肉类消费不会有前10年的增长势头,再加之粮食产量持续增加,玉米进口配额、大豆进口可控,不会危及世界谷物贸易量和价格,但是口粮或者说谷物中国威胁说甚嚣尘上,从大豆到玉米进口威胁论,再到布朗中国粮食结构失衡威胁说,从转基因大豆到偷偷摸摸在国内种植转基因稻谷,无风不起浪,甚至从越南、泰国走私进口大米,中国进口粮食威胁论深深烙印在国外某些人的脑海里。
适应经济新常态,要遏制农业粮食拼资源、拼消耗,遏制资源枯竭,生态恶化的颓势。我国目前依然存在人畜争粮的尴尬,据称饲料需求量已是口粮需求的2.5倍,可见粮食转化量巨大惊人,2013年我国大豆进口6000多万吨。
如果不进口,饲料就不够用,光靠秸秆、营养价值太低,产不出肉和奶,需要耗粮型家畜,同时以粮为纲,过分重视谷物生产,过度施用农药,导致水土流失、风蚀沙化、土壤肥力下降等生态问题,耕地板结、沙化、酸化、重金属污染已非常严重。
黑龙江的黑土地,原来有 1米厚的土层,而现在只有40&&60厘米。形成1米厚的土层需要3亿年,而现在退化的速度是1年1厘米。表面上耕地没减少,实际在隐形减少,这是口粮和饲用粮之间的矛盾,也是影响粮食饲料安全的主要矛盾。
适应经济新常态,要适量进口粮食。无意中翻出1996年中国粮食经济学会一份资料,《中国中长期粮食进口趋势浅析》,文中描述,1995年国内净进口粮食1985万吨,占世界贸易量的9.87%,成为当年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粮食进口国。
当时国内外研究机构预测中国2000年粮食进口,低数1500万吨,中间数万吨,高数9000万吨,中国专家共同看法是中国&粮食进口大国&的态势21世纪初难以改变。
不幸被专家言中,新世纪中国粮食进口直线上升,2011年大豆进口5200万吨,万吨,2013年进口超过6000万吨,据称2014年超过7000万吨,加上三大主粮,进口从2011年的6000万吨越到2012年超过7000万吨。现在粮食进口已从80年代的纯品种调剂变为今天的必要补充,已从个别品种进口发展成全面进口,从进口几亿美元上升到200&&300多亿美元。
中国粮食安全自给率的&红线&已松动,《人民日报》求证栏目记者曾专门进行了调查采访,得出的结论是我们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上,基本的结论是粮食既有进口,也有出口,进口不是为了满足口粮需要,而是工业、饲料用粮等多样化消费需求,增加进口还与利用国际粮价走低购进有关,没有超过三大粮食品种配额一半的反驳言辞等等。
姑且相信这样的数字和求证,立足自给,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调剂也无可厚非,但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的玉米大量出口,适量进口加拿大或美国小麦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品种调剂,我国已从粮食进出口摇身变为粮食净进口国,粮食进口量不可谓不大。
近两年每年万吨油料大豆进口就是一个明证(其实大豆应放在谷物类统计,实际粮食进口量还要大),仅此一项相当于在国外屯田4&&5亿亩,中国的粮食自给率逐年下降,2011年跌破90%,也有人说不足80%,也是不争的事实,数字惊人,发人反省历史和深思当下。
不是危言耸听,是触目惊心,粮食的刚性需求、金融属性干扰、与水资源、耕地、人力物化成本骤增等遏制因素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再加上不正确的粮食安全观,有钱就有粮,有钱多进口,产粮大县不愿种粮,越往下越不重视粮食安全。
《参考消息》曾在日载,美国媒体报道,耕地遭侵占威胁中国粮食安全,文章称从1996年国家第一次土地详查时到2008年,中国的耕地共减少833万公顷。现在耕地已经减至1.2亿公顷(18亿亩)这一政府设定的&红线&。
大量的开发基建占地摆在面前,所谓的占补平衡,有些是补在山坡丘陵薄地,何谈种粮或提高产量。大量的开发占地且不说违背农民意愿,最值得警惕警醒的是耕地良田遭受侵占,大片粮田所谓的&黄土变成金&。一方面耕地的减少,另一方面粮食连续增产,似乎不对称、不匹配,固然有单产的增加,但是科技支撑增长有限度,这不由使人对粮食产量数字的真实性产生担忧。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名誉会长白美清逢会必谈,曾不无担忧地说,当前不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销区,农民种粮积极性都不高,调出粮食的省区逐渐减少。地方政府事实上以&招商引资&为重中之重,占用耕地搞建设,忽视农业和粮食的思想很普遍,&地方依赖中央,销区依赖产区,居民依赖市场&的情绪在滋长。不少地方是&口号农业&,无序占用耕地的现象并未停止。这些问题不解决,农业和粮食将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实际上耕地减少和干旱已经还以颜色,今后粮食生产的增长空间和难度异常大,要达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5.4亿吨决非轻而易举能办到的。而粮食的需求则呈刚性增长。&十二五&末,人口将达到13.9亿,城镇人口将占一半以上。粮食的需求年年增加。产需、供求出现的缺口主要依靠挖库存和进口来补充调节日益困难。原先三大主粮中稻谷偏紧,现在粳稻、优质小麦、玉米等均出现了偏紧的苗头,粮食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
从世界的粮情看,粮食产量在21亿吨~22亿吨之间已经徘徊了多年。而世界人口由上世纪的65亿,很快上升到目前的近70亿,世界人口平均占有粮食只有300公斤左右,国际粮食市场回旋余地有限,国内每年进口一千多亿斤的大豆就是一个信号,值得反思。所以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的既定方针,立足国内解决吃饭问题。为确保粮食安全,要未雨绸缪,减少耕地和水资源枯竭的桎梏,不搞数字游戏,&数字&粮食,核实核准粮食数字,为粮食宏观调控提供准确科学的粮食产量基础数字。
同时面对粮食连续丰产,关于粮食安全的奇谈怪论不绝于耳,国内外粮食有价差,也就是国内粮价高于国际粮价,就全盘否定粮食托市和临储收购,说什么扭曲市场和价格,无限扩大政策性粮食库存,财政不堪重负,根本看不到托举市场和价格,引领粮价走出低谷,带来农民增收的巨大好处。
当前国内粮食市场,整体长期供给偏紧与具体品种阶段性供给过剩的矛盾交织,稳定粮食生产难度加大与粮食价格下行矛盾交织,利用国际粮源满足国内需求与进口粮食冲击国内粮食市场的矛盾交织,预计2015年国内粮食市场继续延续上年走势,政策性收储矛盾和压力很大,会逐步转换成粮价下行。
适应经济新常态,要秉持粮食安全新战略。中国火锅涮进口羊肉不是好事,进口粮食越多越好是奇谈怪论,传统农业迎头碰上农业现代化和国际竞争,中国人的饭碗主要盛中国自己产的粮食,为中央把粮食安全上升为国家新战略鼓与呼,以我为主,舍我其谁,立足国内,自力更生,守住底线,保住饭碗,适度进口,海外屯田,巧用资源,适量调剂,科技支撑,政策扶持,提高产能,小麦、稻米口粮完全自给,谷物基本自给,方是国家安全新战略,也是人间正道,贵在落实,贵在持久。2001年我国大豆市场分析与2002年展望
〖当前位置〗:
2001年我国大豆市场分析与2002年展望
[关键词]大豆 分析
中华商务网讯:
中商网讯 农业部信息中心有关专家对2001年和2002年我国
市场做如下分析与展望。
  一、我国大豆市场供求形势分析
  (一)近年来我国大豆生产徘徊不前
  建国50年来我国大豆生产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徘徊式的曲折发展过程,19
95年以后再次进入徘徊不前的状态,1995-1996年连续两年大豆生产
滑坡,1998-1999年连续两年受自然灾害,大豆产量减少。2000年
虽然受宏观政策调控影响,我国大豆播种面积有所扩大,但是受干旱影响,单产
大幅度下降,产量只恢复到1541万吨。分析我国大豆生产的发展历史可见,
主要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大豆单产虽然提高了1.7倍,但是,相对于国内其
他粮食作物,我国大豆单产提高幅度远远低于玉米、小麦和水稻等,综合生产能
力提高比较缓慢;二是虽然总产量由500万吨增加到1500万吨左右,但由
于需求增长更快,导致进口急剧增加。
  (二)2001年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均下降
  2001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减少到约903.5万公顷,比2000年下
降2.9%。其中主产省黑龙江、内蒙古的大豆播种面积均减少。主要有两方面
原因:一是大豆与玉米和棉花的比价关系发生变化。一般来说玉米与大豆的价格
比保持在1:2.5以上较为合理,而2001年3月份,主产区玉米-大豆比
价下降到为1:1.87,按我国大豆生产水平和生产成本看,大豆价格明显偏
低;二是受春播期间北方干旱天气的影响。综合全国大豆主产区农业播种面积调
查、气象条件等因素,预计2001年全国大豆平均单产为1660公斤/公顷
,比2000年微增,大豆产量约为1500万吨,比上年下降2.7%。
(三)我国大豆进出口贸易情况
  1、中国大豆、豆粕和进出口历史与现状
  1996年我国由大豆、豆粕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大豆进口量逐年递增
,出口量逐年递减。1995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只有30万吨,从1996-2
000年各年进口量依次为111、279、319、432和1042万吨,
短短5年时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2000年我国大豆进口
量约占我国大豆产量的3/4。2001年1-11月我国已经进口大豆128
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2%。2001年6月6日国家出台《农业转基因生
物安全管理条例》以后,我国大豆进口来源国发生转移。6-7月份从美国进口
的大豆数量骤然减少,8-9月连续2个月从美国进口量记录为零,10-11
月份分别从美国进口5.7万吨和27万吨,美国的部分进口市场份额开始转移
到阿根廷和巴西。目前阿根廷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我国大豆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占
大豆进口总量的38%,美国占37%,巴西居第三位,占24%(见表1)。
  表1、我国大豆分国别进口数量
单位:万吨
----------------------------------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
国家合计 30
美国   15
阿根廷    
巴西    
----------------------------------
  我国大豆出口量不大,一般在20万吨左右,2001年1-11月我国出
口大豆19.4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2.4%。出口的大豆约73%是黑龙江
产地,约12%是吉林产地,约9%是辽宁产地。其中65%出口到日本,21
%出口到韩国,5%出口到越南。目前我国大豆与美国大豆相比,虽然生产成本
较高,出油率偏低一点,但是均为非转基因产品,而且蛋白质含量高。随着人们
对天然有机食品的追求和对大豆营养、医学价值的认识,我国非转基因大豆的地
位必然会提高,其食用价值必然会提升。据有关报道,2002年韩国将从我国
进口30万吨非转基因大豆,可以预见我国大豆还是具有出口潜力的。
  我国豆粕进出口贸易受增值税政策影响较大。1996-1998年为了保
护国内养殖业的发展,保证饲料供应,我国对进口豆粕连续三年实行免征增值税
政策,豆粕进口量也快速增长,由1995年的0.1万吨逐年增加到188、
347、373万吨。但是1999年3月增加豆粕进口增值税以后,豆粕进口
量陡然缩减,但仍是净进口国。2001年1-11月我国进口豆粕5.3万吨
,比上年同期减少43万吨,其中68%来自印度,28%来自阿根廷;出口2
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7.8万吨,其中85%出口到日本,8%出口到韩
国和朝鲜,4%出口到马来西亚,我国再由豆粕净进口国变成净出口国。
  我国一直是豆油净进口国,1993年油料市场放开后,国内油脂供应不足
,价格急剧上升,进口大豆迅速增加。1993年我国豆油进口量仅7.6万吨
,1994-1997年都在100万吨以上。但由于出现走私进口,实际进口
量比海关统计的更多,由此导致国内豆油市场价格暴跌。1998年下半年国家
打击走私以后,豆油进口量大幅度减少。2001年1-11月我国进口豆油6
.3万吨,69%来自阿根廷,18%来自美国。出口豆油5.1万吨,其中9
8%出口到香港。
  2、我国大豆进口增势强劲的原因
  1996年开始,我国大豆进出口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内因有三个:一是
国内需求的快速膨胀,包括上世纪90年代初畜牧业的发展,饲料用豆粕的需求
拉动和1993年油料市场放开以后油脂加工能力的快速扩张;二是1995-
1996年我国大豆连续两年减产,由1994年的1600万吨减少到135
0万吨和1322万吨;此外我国对大豆实行的3%的单一、低关税政策也为进
口大豆打开方便之门。外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转基因技术使世界大豆生产快速发
展;二是美国对大豆的补贴政策,增加了美国大豆的出口竞争力。1999-2
001年大豆进口猛增的直接原因有三:一是1999年3月国家恢复征收13
%的豆粕进口增值税政策;二是1998年下半年国家打击走私进口;三是近几
年国家减少豆油配额发放量,从而导致豆粕和豆油进口量的骤然减少,大豆原料
进口快速增加。事实上,如果把进口的豆粕和豆油折算成大豆的话,实际上我国
大量进口大豆是从1994年开始的,当年大豆实际进口量已达537万吨,1
995-1999年我国每年进口的大豆量约在760-900万吨之间,20
00年达到1200万吨,2001年1-11月则已经达到1287万吨。
(四)目前我国大豆市场发展存在七个主要问题
  1、总量供大于求
  虽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大豆需求量增加的趋势不
会有大的改变,但是由于近年来进口量增速快于需求增长速度,导致国内大豆市
场呈现总量供大于求格局,库存达到历史最高记录。根据我们建立的平衡表分析
,估计目前进口大豆存量达到200多万吨,预计2000/2001年度大豆
存量将达到历史最高记录。
  2、供求不平衡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主产省供大于求,而主销地依赖进口
  由于南方沿海地区的大型榨油厂一般都用进口大豆做原料,导致东北主产省
大豆滞销,库存压力很大,农民出现“卖豆难”的问题。
  3、国内市场价格不断下跌,国际市场价格已超过或与国内大豆市场价格持
平近年来受进口大豆的冲击,国内大豆市场价格不断下跌,豆粕市场价格与大豆
价格趋势基本相同,豆油价格近两年也持续下跌,2001年一直在低谷徘徊。
  目前我国大豆市场已经与国际接轨,国际市场价格已经超过或与国内大豆市
场价格持平。以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11月2日CBOT1月收盘价格4
39美分/蒲式尔,3%的进口关税来计算,美国大豆的进口成本价格为196
5元/吨,而目前大连地区大豆现货价格为1820-1900元/吨,显然,
进口价格已高于国内销区价格。
  4、过量进口对大豆市场造成的严重冲击
  过量进口大豆直接产生的结果,一是在国产大豆成本难以降低的情况下,价
格被迫降低,农民就业和收入必然受到影响;二是主产区大豆失去南方销区市场
,外销困难,加深了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三是增加了国家的仓储费用;四是在东
北大豆积压的情况下,我国还要花大量外汇购买进口大豆。这样,形成“进口-
积压-价格下降-豆农收入减少-继续积压-大量进口”的恶性循环。
  5、交通运输瓶颈使东北大豆失去价格优势
  由于大型榨油厂一般都集中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生产规模都比较大,日处
理量一般在1200吨以上,有的能达5000吨。因为吞吐量大,对交通运输
能力要求较高,一般的铁路公路运输不能保证企业的生产要求。即便是通过海运
,我国的散装船也无法与远洋货轮的吨位相比。
  6、交易方式落后
  进口大豆厂家一般可以选择信用证交易方式,资金成本比较而言要低一些,
而国内贸易经常遭遇买卖双方的商业信誉问题、三角债纠纷以及各种非交易成本
比做进口业务要大得多。因此,即使在同等价格条件下,再加上质量差异,南方
厂家仍倾向于购买进口大豆。
  7、和世界主产国相比缺乏竞争力
  我国大豆综合生产能力不高,资源和经济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在大豆科
技、生产和经营管理、贸易政策以及产品品种、质量等方面与美国等主产国存在
较大的差距。首先表现为单产低、品质低、成本高,主要原因是对大豆产业的投
资长期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差、手段落后,优质专用大豆用种跟不上,机械化水
平低,栽培耕作方式落后、重茬比重大;其次,大豆的购销、经营服务和加工水
平差。表现为品种混种、混收、混储、混销,收购没有实行优质优价;第三,国
家扶持力度小。据测算,美国每亩大豆总成本1997年、1999年分别比我
国平均高13.6%和66.9%,1999年每亩完税纯收益甚至是-97元
,但美国大豆生产却持续发展,并大量出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国政府有大量
的补贴。而我国大豆亩均承担的税负一般要高于美国近40%(见附表1)。
附表1:1999年中美大豆生产成本收益比较
-----------------
项目名称 单位 中国 美国
-----------------
主产品产值元/亩 270.18 243.38
物质费用 元/亩 97.19 104.37
人工费用 元/亩 106.52 27.99
税金   元/亩 12.89 9.26
总成本  元/亩 216.6 141.62
净产值  元/亩 172.99 139.01
减税纯收益元/亩 53.58 101.76
成本纯收益率% 24.74% 71.86%
单产 公斤/亩 119.33 179.30
平均出售价格元/公斤2.12
平均收购价格元/公斤1.74
平均贷款率
元/公斤1.60
------------------
1、物质费用包括种子、化肥、农药、机械作业费、蓄力费、排灌费、管理费等
2、人工费用一项中国指用工作价,美国包括雇佣劳动力和不用支付的劳动力的
3、税金一项中美国还包括保险费
4、上表所列均为中美可比成本,美国还包括机械费用、土地费用和机会成本
等,这里略去
5、数据来源:中国农业部市场信息司《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资料汇编》,
美国农业部ERS网站
6、中国平均收购价格来自国家价格信息中心
7、美国平均贷款率是按5.26美元/蒲式尔折算
三、世界大豆生产和贸易形势
  (一)世界大豆生产快速发展
  1961以来,以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为代表的世界大豆生产得到了极大的
发展。2000年世界大豆播种面积7344万公顷、单产2206公斤/公顷
、产量16199万吨,分别是1961年的3倍、2倍和6倍。我国大豆生产
相比之下远远落后。从播种面积来看,1961年美国和中国的大豆播种面积都
在1000多万公顷,分别占世界大豆播种面积的46%和42%,经过40年
的发展,美国大豆播种面积增长了2.7倍,达到2943万公顷,约占世界大
豆播种总面积的40%,而中国的大豆播种面积反而下降了10%,约占世界大
豆播种面积的12%。从单产和产量来看,2000年美国单产2561公斤/
公顷,居世界第一,其次是巴西2400公斤/公顷,阿根廷2354公斤/公
顷,中国仅1705公斤/公顷,与前三个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1954年美
国大豆产量超过我国,1974年巴西又超过了我国,1998年阿根廷也超过
我国。2000年美国大豆产量7538万吨,约占世界大豆总产量的47%,
巴西3269万吨,占20%,阿根廷2020万吨,占12%,中国第四15
40万吨,约占10%。
  以美国为代表使用的转基因技术使世界大豆产量得到快速增长。据有关部门
统计,2000年全球转基因大豆的总播面积达4420万公顷以上,比199
9年增加11%,而1996年全球转基因大豆播种面积只有170万公顷,6
年时间,转基因大豆播种面积增长了26倍。美国于1993年前后开始种植转
基因大豆,自1994年起,美国大豆产量平均每年以27.2%的速度递增。
目前美国转基因大豆的年产量达到5000多万吨,接近其总产量的70%,是
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2001年美国农业部公布的调查结
果显示,美国今年播种转基因大豆达333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8%,占播
种面积的68%。据阿根廷种子协会掌握的情况,阿根廷转基因大豆占大豆播种
面积的90%。估计在全球生产的总产量1.5亿吨的大豆中,转基因大豆有近
7000万吨,占47%。但是巴西的高产没有依靠转基因技术,而是依靠农业
技术进步,从1991年以来连续11年持续保持增长趋势。
(二)世界大豆贸易不断扩大
  伴随世界大豆生产的快速发展,大豆贸易量也不断扩大,1999年世界大
豆出口总量达到4031万吨,是1961年的9.5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大豆出口国,约占出口总量的57%,其次是巴西22%,中国排第7位。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按照FAO的统计,1999
年中国进口大豆667万吨,占世界大豆进口总量的15%,其次是日本12%
、荷兰12%,欧盟也是主要大豆进口地区。
  (三)国际大豆价格不断下跌
近几年国际大豆市场价格不断走低,美国CBOT价格已经由1997
年5月2821元/吨跌到2001年8月的1504元/吨,下降幅度达到4
7%。国际价格虽然不断走低,但是美国农民仍不断扩大大豆播种面积的主要原
因与美国的价格支持政策有关。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无追索权市场支持贷
款”和“贷款不足补贴(LDPS)”对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给予支持。无追
索权市场支持贷款的平均贷款率是5.26美元/蒲式耳,与玉米、小麦的贷款
率相比偏高。这一政策使农民在市场价格跌得比贷款率(5.26美元/蒲式耳
)越低时,反而能拿到更多的市场贷款赢余率。贷款率与偿还率之间的差额就由
政府承担了。1992年以前美国还不存在大豆补贴,但是到2000年美国大
豆补贴已经达到25亿美元。
  (四)世界大豆市场供大于求
USDA十月份供需报告显示,2001/02年度世界大豆产量将由
于南美大豆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而达到18067万吨的历史记录,约比上年增
长4.32%(见表2)。受消费需求增长相对落后等因素的影响,世界大豆市
场供大于求矛盾扩大,库存增加。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预计2001/02年
度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很难回升。
  目前世界大豆供给形势主要有以下特点:(一)美国供求矛盾突出,大豆库
存已经达到11年来的最高水平940万吨,国内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已经达到
30年来的最低点。(二)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量增加速度快,美国的部分出口
市场已经被南美占领。一旦美国的价格补贴政策发生变化,世界大豆贸易格局将
会发生变化。(三)从南美播种情况看,巴西和阿根廷播种面积继续增加,预计
2002年世界大豆产量仍将继续增加,价格难有起色。
  表2、世界大豆产量预计
           
单位:万吨
--------------------
年度 世界 美国 巴西 阿根廷 中国
--------------------
同比 11.5% 5.0% 27.0% 33.7% -1.3%
--------------------
注:1、2000年以前数据为FAO统计数据
2、2001年数据来自USDA10月份报告
  四、转基因管理条例对大豆市场的影响
  我国转基因管理条例是符合WTO框架下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协议
)和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SPS协议)的。从长远来看,转基因管理条例
的实施对我国大豆进口将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可能会增加进口程序,使进口成本增加,进而影响进口价格。出口商
必须拿到转基因大豆的生物安全证书,才有可能向中国出口转基因大豆,这必然
加大其市场风险和成本。
  (二)可能会拉大转基因大豆和非转基因大豆之间的价差。对转基因农业产
品在市场流通的各个环节都实行强制性的标识制度,从国外的情况看,这在很大
程度上会对转基因产品的市场需求产生一种抑制作用,并进而影响到转基因产品
的生产、加工、进口及销售。按照目前日本谷物交易所交易的转基因大豆和非转
基因大豆的价格来看,后者要比前者高出15%-20%。
  (三)对大豆等转基因产品进口调控的政策余地增大,进口管制的弹性增强
,对稳定国内市场有好处。
  (四)对进口产品加强了检验检疫管理。检疫时间与费用也在无形中提高了
转基因产品进口的“门槛价”。
  五、加入WTO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影响
  (一)对我国大豆产业供求平衡可能产生的影响
  加入WTO以后,我国大豆进口政策基本没有变化,仍然实行目前3%的单
一关税和13%的增值税。对大豆的影响将来自于产业链上豆油贸易政策的变化
。目前我国豆油进口实行配额管理,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及各地方计委主管,配额
内关税13%,配额外关税121.6%,增值税13%。入世后,2002年
我国豆油配额量是251.8万吨,配额内关税13%,这相当于1399万吨
大豆的压榨量。2003年配额量将达到281.8万吨,2004年达到31
1.8万吨,到2005年达到358.7万吨,配额内关税下降到9%,配额
外关税也从63.3%下降到9%。虽然这只是一个可能进口量,实际进口量还
要看国内供求情况及价格对比情况,但是豆油进口量的增加是必然趋势。同时由
于我国同意取消豆油的国家专营,在过渡期内私营部门开始获得其中的50%,
然后逐渐提高到90%,这样政府将难以控制进口量。豆油配额量的增加对大豆
产业将产生两种可能的影响,一种是直接进口豆油,这将导致豆油价格的下跌,
榨油利润的下降,对油脂加工行业,尤其是中小型榨油企业来说,他们将受到豆
油进口的直接冲击。如果是这样的话,国内大豆的压榨量将有可能减少,也就是
说大豆原料的需求量和进口量将有所减少;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商家以进料加工贸
易方式进口豆油的话,那么大豆进口量还会继续大幅度增加。从目前情况来看,
如果进口豆油利润高的话,商家倾向于采取第一种手段;如果进口大豆原料在本
地升值的利润高的话,则大型加工企业和贸易商有可能采取第二种手段,如果是
那样的话,大豆将以加工贸易方式继续大量进口。其后果仍然是两个:国内大豆
生产受冲击,中小型油脂加工企业被淘汰。
  豆粕的贸易政策没有什么变化,豆粕税率5%,增值税13%。但是作为重
要的饲料原料,畜牧业的发展将使豆粕需求继续保持增长,因此对大豆的压榨量
仍是有力的支持。为了避免再次出现1996-1998年豆粕大量进口的局面
,就必须用13%的进口增值税做保证。
六、2001/2002年市场展望
  综合前面的分析,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转基因管理条例的细则正在
对2002年的进出口和生产经营产生着影响,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基于对2
001年产量和2002年进口量可能减少的预期,预计2001/2002年
度,我国大豆市场供应将比上年度减少138万吨,降幅为4%,这是近年来大
豆供应首次出现下滑。预计豆油进口量将出现增加,由2001年的7.7万吨
增加到80万吨,豆油价格也将受进口的影响而继续下降。由于豆油进口量的增
加,大豆榨油量将出现负增长,大约减少到1869万吨,比上年度下降2%。
食用用豆量仍然保持8%的增长率。大豆出口量将增加到40万吨。预计200
1/2002年大豆消费量将达到2761万吨,仅比上年度增长0.8%,是
近年来增长幅度最小的一年。2001/2001年度大豆库存量将减少161
万吨,大豆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将得到缓解,大豆价格有可能回升。由于大豆榨
油量的减少,豆粕供应下降将导致豆粕进口的增加,因此对豆粕价格的回升有利
。但是如果取消豆粕增值税的政策出台的话,豆粕进口量将迅速增加,那样的话
大豆的压榨率将更低,价格也将难以回升。
  七、政策建议
  (一)建议我国政论向巴西学习,对大豆生产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支持
  巴西和我国一样,没有转基因技术,但是巴西2001年的生产能力已经超
过了美国,今年巴西大豆平均单产为2708公斤/公顷,而美国大豆单产根据
USDA的统计只有2594公斤/公顷,巴西中西部的大豆主产省2001年
单产达到2999公斤/公顷。他们的高产完全凭借的是农业技术进步,象新品
种的培育、新肥料的应用以及有害物和杂草的控制技术等。巴西大豆生产也存在
向中西部和北部地区扩张时高企的运输成本的限制。但是,政府和私人企业正在
计划通过本国的河道系统来减少运输成本,这将极大地促进巴西的大豆生产。我
国是大豆的故乡,但是由于缺乏对大豆生产的足够重视,单产远远落后于其他国
家。据说美国孟山都(Monsanto)公司一项大豆的研究来自中国的一个
野生大豆品种!这一事实说明我国大豆本身就具有高产的基因,大豆生产和水稻
生产一样,具有极大的高产潜力,只是缺乏对大豆生产的足够重视和研究开发。
因此我国应当向巴西学习,重视大豆,改良品种,进行科学化种植,提高单产,
降低成本,振兴大豆生产。从符合WTO规则角度来说,增加绿箱政策支持,如
加强农业科研、科技推广,病虫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等。
 (二)建议我国政府参考美国的做法对生产者给予一定的补贴
  同样是市场经济,美国农民与中国农民大不一样,政府为他们承担了风险。
入世后,没有补贴的中国大豆生产和有着巨额补贴的国际大豆生产相互竞争,结
果是可想而知的。  
  大豆产业关系国计民生,其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重大。大豆作为最重要的油料
、饲料原料和粮食作物,其供求和价格的变化影响到食用油、畜牧业的养殖成本
、人民的生活消费和营养水平等一系列的变化。没有补贴,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
障,种植积极性自然会下降,由此导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徘徊不增。对大豆生产
给予“绿箱”补贴,不仅能增强国产大豆的竞争力,更主要的是这将直接使我国
农民从中获利,对于稳定我们这个农业大国意义重大。依据WTO的规则,我国
的补贴许可是8.5%,为大豆生产实施补贴的空间很大。从国家的支付能力上
来说应当问题不大,2000年我国进口大豆用汇22.7亿美元,2001年
1-11月进口大豆用汇25.9亿美元的外汇支出,完全可以转化一部分给国
内农民。当然给农民补贴操作起来不象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容易,因为我国受到农
户规模小,素质低,地方管理水平不适应的限制。在实施步骤上,首先要进一步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行税费改革。
  (三)建议企业合理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规避风险
  农产品期货市场能够发现远期价格变动趋势,为企业回避粮食生产和经营中
的一些内在风险提供了一个中介手段,所以建议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可以合理利
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降低市场风险。 (.E204W03000.)
制作:中华商务网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盛世龙源12号楼(100022)
联系人:马平靖&&&&&&&E-mail:电话:86-10-&&传真:86-10-联系人:郭亚菊&&&&&&&E-mail:电话:86-10-&&传真:86-10-客服热线: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净出口比率指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