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文化校园艺术节徽标标含义

第三届中国老年文化艺术节启动--时政--人民网
第三届中国老年文化艺术节启动
&&&&来源:&&&&&
  人民网北京2月29日电&&全国老龄办今日在新闻发布会宣布,“第三届中国老年文化艺术节”正式启动。  “第三届中国老年文化艺术节”旨在通过老年文化艺术的交流展示,进一步推动基层老年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营造欢乐祥和、健康文明的社会文化氛围,展现近年来全国老年文化事业取得的新成果,展现当代老年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  为满足广大老年群体多元文化需求,本届艺术节设置了七大类项目,分别是合唱、舞蹈、服饰、综艺类(器乐、曲艺、小品、绝技绝活)比赛交流和书画、摄影、手工艺作品评选及获奖作品展览,为老年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流展示平台。“老艺节”活动由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比赛交流、成果展示、闭幕式和电视晚会,以及有关涉老论坛和学术研讨会组成。  “第三届中国老年文化艺术节”得到全国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经报全国老龄办批准,合唱、舞蹈、服饰和综艺类(器乐、曲艺、小品、绝技绝活)比赛交流活动分别于4至6月在广东省珠海市、四川省绵阳市、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南山集团和安徽省黄山市举办。由北京市平谷区旭德养老服务中心赞助的“旭德杯书画大赛”;中视慈爱国际文化有限公司赞助的“中视慈爱杯手工艺制作大赛”;中国摄影家协会承办的摄影大赛都已经开始接受参赛作品并将陆续组织评审,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将于9月份在北京举行为期一个月的展览。同时,“老艺节”组委会将与河南卫视共同举办闭幕式并在卫星频道转播。10月份重阳节期间,将在北京举行第三届全国老年文化艺术节电视颁奖晚会。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绍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要求,各地老龄办要高度重视,把“老艺节”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的具体举措,作为落实《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强老年文化工作,增加老年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切实措施,作为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展示当代老年人精神风貌的重要载体,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共同努力,把本届艺术节办成积极、健康、欢乐、祥和、安全的盛会。会议公布了“中国老年文化艺术节”主题徽标。
(责任编辑:常红)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
发短信上手机人民网版权声明:
o 凡注明“东莞时间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o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时间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邮箱:(请将#替换成@) 处理时间:9:00—17:00
东莞日报微博
东莞时报微信
东莞时报微博
东莞时间网微信
东莞时间网微博第CB-A02版: 晨报02版
&&&&&&&&&&
第四届中国老年文化艺术节落幕我市7名参赛票友中2人获金奖5人获银奖
&&图为获奖票友。晨报记者&刘倩倩&摄
&&晨报讯(记者&李丹丹)日前,在刚刚落幕的第四届中国老年文化艺术节“2014全国豫剧大赛”上,我市老年票友侯秋喜、申红武获金奖,程宜海、申风只、郭新民、朱玉兰、刘小香获银奖。
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中国老年文化艺术节是全国老年文化活动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老年文化艺术盛会,已连续举办了四届。
&&本届艺术节共设八大类项目,分别是合唱、舞蹈、服饰表演、广场健身操(舞)、戏曲(京剧、豫剧、黄梅戏)、综艺(器乐、曲艺、小品、绝技绝活儿)比赛交流和书画、摄影作品评选及获奖作品展览。本届文化节中的“2014全国豫剧大赛”于6月6日至8日在郑州举办,大赛共产生金奖、银奖各10名,铜奖25名。
由我市戏迷协会推荐的7名票友一路过关斩将,从来自全国的300多名老年戏迷选手中脱颖而出。其中,60岁的侯秋喜演唱的《红灯记》中“狱警传似狼嚎我迈步出监”选段,65岁的申红武演唱的《春秋配》中“遇君子在荒郊前来问话”选段,受到评委和广大观众的一致认可,分获金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校园艺术节徽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