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赤壁赋中 苏轼用是否有抒发苏轼急于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2010年秋季苏教版必修一模块结业题
2010~2011学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结业考试试题(卷)
1·苏教版)
3.10120100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敷演&&&&&
&甄(zhēng)别&&&&
恪尽职守&&
B.斑澜&&&&&&
摭(zh&)拾&&&&&&
安土重迁&&
C.灌浆&&&&&&
商榷(qu&)&&&&
方兴未艾&&
D.峥嵘&&&&&&
侘傺(c&)&&&&&
索然无味&&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面对种种消费者权益被损害,以及林林总总的行业潜规则现象,消协的职责当然是以切实的行动进行维权和追责。
B.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胜任的职业,而不能把它做好,那么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就会妄自菲薄,觉得自己是无用的人。
C.,在此一举!”。
D.江南的冬天,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朗读诗歌要认真准备,在反复吟诵品味中,我们要准确表达作品情感与自己阅读感受的声音形式。
B.识字不等于有知识,有知识不等于有教养。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难道途径只有阅读经典吗?
C.家乡的风土人情、山川草木和血浓于水的亲情,连同那关于故土的传说,没有一种不能说不是我们成长的精神滋养。
D.人类应该学会与自然相处,尤其是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我们深切关怀。
4.下面分别是山西电视台和山东电视台的台标,请你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选出你更喜爱的台标,并联系相关知识简要阐述喜爱的理由。&&&&&&&&&&&&&
&&&&&&&&&&&&&&&&&&&&&&(3分)
&&&&&&&&&&&&&&&&&&&&&&&&&&&&&&&&&&&&&&&&&&&&&&&&&&&&&&&&&&&&&&&&&&&&
&&&&&&&&&&&&&&&&&&&&&&&&&&&&&&&&&&&&&&&&&&&&&&&
&&&&&&&&&&&&&&&&&&&&&&&&&&&&&&&&&&&&&&&&&&&&&&&&&
5.2010&&&&
&&&&&&&&&&&&&&&&&&&3
&&&&&&&&&&&&&&&&&&&&&&&&&&&
&&&&&&&&&&&&&&&&&&&&&&&&&&&
&&&&&&&&&&&&&&&&&&&&&&&&&&&
&&&&&&&&&&&&&&&&&&&&&&&&&&&
&&&&&&&&&&&&&&&&&&&&&&&&&&&
&&&&&&&&&&
&&&&&&&&&&&&&&&&&&&&&&&&&&&
6&&&&&&&&&&&&&&&&&&&&&&&&&&&&&&&&&&&&&&&&&&&&
(1)&&&&&&
在《劝学》中从反面提出学习需要积累,“&&&&&&&&&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师说》中,作者引用孔子的言行推出了“&&&&&&&&&&&&&&
,&&&&&&&&&&&&&&
”的师生相对关系的新观点。
二、阅读与鉴赏(40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8题。
像一片树叶
我要在春天发芽、变绿
要和花朵在一起
做春天的陪衬
我将在夏天里变得更绿
长成一片浓阴
遮住果实,和人们的眼睛
果实可是个好东西
我要让它躺在我怀里
越长越大,像正在发育的奶子
我要让它成熟,给它芳香与甜蜜
直到它坠落,直到它被一双手摘走
我才落下,在萧瑟的秋风中不慌不忙地落下
像一位安详的母亲
&&&&&&&&&&
&&(选自《诗刊》2010.02半月刊下 总第587期)
7.& “树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象征的“树叶”有什么象征意义?&&&&&&&&&&&&&&&&&&&&&&&&&&&&&&&&&&&&&&&&&&&&&&&&&
&&&&(3分)
__________________&&&&&&&&&&&&&&&&&&&&&&&&&&&&&&&&&&&&&&&&&&&&&&&&&&&&&&&
&&&&&&&&&&&&&&&&&&&&&&&&&&&&&&&&&&&&&&&&&&&&&&&&&&&&&&&&&&&&&&&&&&&&&&&&&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1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选自苏轼《赤壁赋》)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B.侣鱼虾而友麋鹿&&&&&&&&&&&&&&&
C.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D.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0.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主要运用了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所写内容与江上风景和赤壁之战的故事有关。
B.在第一段中,作者由遥想昔日英雄转入对人生虚无的悲叹。
C.作者描绘“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场景,意在抒发自己急于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D.作者运用对比,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与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1.文段中“客”的悲,由是因为哪三个方面的原因而生发的?请简要回答。&&&
&&&&&&&&&&&&&&&&&&&&&&&&&&&&&&&&&&&&&&&&&&&&&&&&&&&&
&&&&&&&&&&&&&&&&&&&&&&&&&&&&&&&&&&&&&&&&&&&&&&&&&&&&
&&&&&&&&&&&&&&&&&&&&
&&&&&&&&&&&&&&&&&&&&&&&&&&&&&&&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译文:&&&&&&&&&&&&&&&&&&&&&&&&&&&&&&&&&&&&&&&&&&&&&&&&&&&&&&&&
(2)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10分)
阅读的要素
阅读的第一要素,我想是信赖。相信我们所读到的东西,这常常是发生在我们少年的时候。那个年龄,心灵像一张白纸,无条件地相信任何事情。书本给我们神圣的感觉,好比人生的老师。我们总是把书本上的话抄在日记本上,还总是将书本上的话赠来赠去。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受影响的时期,是精神世界最初的建设时期。假如我们幸运地读到真正的好书,那么,一生都将受益无穷。但是,很多时候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可尽管是这样一个不安全的时期,我也以为怀疑主义是最大的不幸。这会使我们丧失阅读的最大乐趣——那种满怀情感的接受,那种对充实内心的渴望。怀疑设立的防线又会使自己孤立,久而久之,内心便将寂寞而又空虚。
当我们逐渐成长起来之后,我们便也逐渐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它不仅来自阅读,更来自直接的经验。假如我们依然热爱阅读,并且依然对阅读保持信赖,便会自觉地去芜存菁,选择那些真正的好书,前段时期阅读好书的经历帮助了我们,从人生中得到的真情实感也帮助了我们。阅读和阅历使我们几乎是本能地懂得哪些是好书,哪些是作者以诚实和信赖写下来的文字。我们仍然以信赖的态度读书,而这时候的阅读却是一种理性的信赖。我们和书本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关系,书本是我们的朋友。理性的信赖还可有效地抵御怀疑主义的侵害。这时候的阅读对于拓展我们不免狭窄的个人经验大有好处。假如个人经验偏于悲观,它便提供光明的景象;假如个人经验偏于万事无忧,它则提醒我们不幸的存在。它可使我们保持乐观、善良、开阔的精神。在一个人对世界的观念已经形成的中年阶段,阅读可为我们作出补充和修正,使之达到健康完美的境地。
晚年的阅读信赖,我想应是建立在宽容之上的。因为这时候的经验已经成熟到可和任何书本作一个比较,这是该作出结论的时期。假如前两个阶段我们保持了阅读的良性循环,这时便能够再上升一格。在持有自己的经验与结论的同时,善解并诚挚地去观看别人的人生所得,看到人类无穷多的心灵景观。这时候,我们应当如同相信自己一样去读书,书会和我们融为一体。我们其实也是在读着自己。这时候的我们应该有一颗能够包容一切的心灵,读书就提供这样的好机会。当然,我这里指的是人类写下的那类书。
13.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指出“我也以为怀疑主义是最大的不幸”的理由。&&&&
&&&&&&&&&&&&&&&&&&&&&&&&&&&&&&&&&&&&&&&&&&&&&&&&&&&&&&&&&&&&&&&&&&&&&&&&&&&&
14.根据文段内容,回答“我这里指的是人类写下的那类书”的“那类书”
是指什么。
&&&&&&&&&&&&&&&&&&&&&&&&&&&&&&&&&&&&&&&&&&&&&&&&&&&&&&&&&&&&&&&&&&&&&&&&&&
&&&&&&&&&&&&&&&&&&&&&&&&&&&&&&&&&&&&&&&&&&&&&&&&&&&&&&&&&&&&&&&&&&&&&&&&
15.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人们在一生三个阶段中对阅读的信赖的不同点。&&&&&&&&&&&&
&&&&&&&&&&&&&&&&&&&&&&&&&&&&&&&&&&&&&&&&&&&&&&&&&&&&&&&&&&&&&&&&&&&&&&&&&&&
&&&&&&&&&&&&&&&&&&&&&&&&&&&&&&&&&&&&&&&&&&&&&&&&&&&&&&&&&&&&&&&&&&&&&&&&&&&
16.阅读本文后,联系课文《获得教养的途径》,谈谈你对阅读经典的看法。&&&
& &&&&&&&&&&&&&&&&&&&&&&&&&&&&&&&&&&&&&&&&&&&&&&&&&&&&&&&&&&&&&&&&&&&&&&&&&&&&&
&&&&&&&&&&&&&&&&&&&&&&&&&&&&&&&&&&&&&&&&&&&&&&&&&&&&&&&&&&&&&&&&&&&&&&&&&&&&
&&&&&&&&&&&&&&&&&&&&&&&&&&&&&&&&&&&&&&&&&&&&&&&&&&&&&&&&&&&&&&&&&&&&&&&&&&&&
秋到塔里木
  颇有时日,我没去塔里木了。
  塔里木对于我,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愫。那浩瀚的沙海,那金色的胡杨,那神秘的楼兰,那诱人的蟠桃,那雪白的棉朵,那飘香的哈密瓜以及夹杂着河南乡音的塔里木军垦人……仿佛一幅自然天成、色泽绚丽的古典油画,又像一支婉转优美的小夜曲,置身其中,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油然而生。
  透过车窗,我极目远眺,只见沙海起伏、秋日天空辽阔幽远,心顿时变得开阔起来。远处的山峦像一堵厚实的围墙,将塔里木拥入怀抱,把塔里木睿智和庄严的品格鲜亮地呈现给人们。她的清纯、她的凝重、她的豁达、她的空灵、她的神秘以及她的多情,使每一个走近她的人都会回眸驻足、心存感激、放声赞叹。
  塔里木是深邃的。&
  第一次与塔里木相遇,我就被她的神秘所吸引。那一眼望不到边、辽阔而深邃的大漠,远看时高时低,蜿蜒起伏。一些胡杨散落其中,或绿或黄,再加上巍峨起伏的高山,将大漠衬托得柔情万种。这次置身大漠近看,细细的黄沙夹杂着砾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尤其那隆起的大沙丘,经风蚀后,沙海叠嶂,错落有致,形成一层一层的塔山,就像一片闪亮的瀑布挂在上面。沙丘边生长着姿态各异的胡杨,泛着绿色的,长满金黄色的,还有枯死的,把个大沙丘装扮得美丽而多姿。那原始的胡杨林,绵延成一片,粗的几个人抱不拢,细的仅有一指粗,高的达几十米,矮的只有不到一米,有直立的,也有斜躺的……形态各异,让人看不到边,探不到头。特别是楼兰古城,伴随着国内外一代代、一批批探险者的脚步声,楼兰美女、罗布泊、小河墓地……一些让世人熟悉又陌生却向往已久的景致和地方,给塔里木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塔里木是抒情的。
  第一次与塔里木相遇,我就被那辽阔、温情、奔放、浪漫的沙海以及像沙海一样热情好客的塔里木人感动了许久。这次我们的车在路边一个维吾尔族人开的饭馆前停了下来。入座后,一位脸上嵌着一双明眸如水、扎着六条小辫的维吾尔族姑娘,笑盈盈地端上了一大盘热气腾腾、喷香扑鼻的手抓羊肉。一路远途跋涉的我们,早已饥不择食,便抓起羊肉海吃起来。不一会儿,一位头戴小花帽的维吾尔族巴郎又端上一大盘弥漫着红柳味的红柳烤肉。巴郎告诉我们,羊肉串在红柳上烧烤,就有了塔里木的味了。面对远道而来吃饭的人,他们话语不多,显得有些木讷。可他们总是在笑,仿佛只有笑才是他们真正的语言。但我知道,真诚、朴实、憨厚、沉稳,就是塔里木人的品格,也是塔里木的品格。
  塔里木是美丽的。
  第一次与塔里木相遇,我就被她的深沉之美深深吸引。一望无垠的沙漠,上面散落着一株株胡杨、红柳、骆驼刺,金黄色、桃红色、草绿色就像天公巧作的一幅幅水墨画,真实而动人;金色多姿的胡杨,像盛开在大漠的花朵,美丽而夺目;奔流不息的塔里木河,像系在大漠腰上的绸带,鲜亮而多姿,还有那规划整齐的林带条田、撒落漠野的牛马羊群、古老原始的罗布人村寨以及那拔地而起的电视接收塔……景色宜人,美不胜收。而这次我强烈地感受到,更美的要数塔里木人了。我在31团采访时,遇到一位共产党员、三十六七岁、上大学时学畜牧的鹿场场长。本不富裕的他,为让职工脱贫致富,除自己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干外,还自己贷款几百万元,用于扩大鹿场规模和添置鹿场设备,在承受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的基础上,按时还贷款,将大多数的利润用于给工人发工资和奖金,让鹿场一年一个样,职工收入一年比一年多。
  我真切地看到了塔里木人的心灵之美,看到了塔里木未来的希望。
“塔里木河,美丽的河,你拨动着我的心弦……”一阵微风将甜美动听的歌声送入我的耳中。听着歌声,看着奔跑在笔直平坦的柏油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看着塔里木石油钻塔喷出的红色火焰,以及那一车车外运包装整齐的棉包,我激动不已,更加热爱塔里木这片热土了。
&&&&&&&&&&&&&&&
(选自《人民日报》 2010年10月07日04
版,有删改)
17.怎样理解文章开头“颇有时日,我没去塔里木了”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塔里木是美丽的”,简要指出“美”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根据文本,简要分析作者对塔里木的那种挥之不去的“情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0.作者将再到塔里木的所见所闻所感,与第一次到塔里木的印象进行对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表达与交流(40分)
21&&&&&&&&&&&&&&&&&&&&&&&&&&&&&&&&&&&&&&&&&&&&&&&&&
(1)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毛遂自荐”,是主动推荐自己,从而脱颖而出;“负荆请罪”,是主动承认错误,终于化解矛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主动追求,以达到更高的目标……是啊,生活中许多事情,只要我们主动一些,往往会出现新的局面。
①②③
(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40分)
瑞典医生斯坦利年轻的时候,曾试图穿越撒哈拉沙漠。进入腹地当晚的风暴使他变得一无所有:向导不见了,满载着水和食物的驼群消失了,连那瓶为庆祝自己36岁生日而准备的香槟也洒的一干二净。死亡的恐惧从四面八方涌来,他的手神经质地伸进自己的口袋,“苹果!”斯坦利从绝望中清醒过来,“我还有一个苹果!”几天后,奄奄一息的他被当地土著人救起。令人大惑不解的是,昏迷不醒的斯坦利手中攥着一个虽然完整但已干瘪得不像样子的苹果,它被攥得如此紧,以至于谁也无法从他的手中取出。
上个世纪初,这位一生中不乏传奇色彩的老人去世了。弥留之际,他为自己拟写了这样一句墓志铭:我还有一个苹果。
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2010~2011学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结业考试试题(卷)
语文(必修1·苏教版)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3分)C(A项“甄”应读zhēn。&
B项“澜”应为“斓”
。D项“傺”应读ch& ;“憩”应为“戚”)
2.(3分)C(“)
3.(3分)B(A项缺动词谓语,“我们要”后加“寻找”。C项语序不当,“风土人情”与“山川草木”对调;“没有一种不能说不是”多重否定不当,去掉“不能说”。D项搭配不当,“关怀”改为“关注”)
4.(3分)示例1:我更喜欢山东电视台。山东是黄河的入海口,因此他的台标蜿蜒起伏就像九曲黄河一样,体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同时它也是山东拼音首字母“S”的变形体,另外草书中人们也习惯将“山”字写成“S”形。该台标如同彩带一样传递着山东人民热情好客的精神。
示例2:我更喜欢山西电视台。山西是我国煤产业的重要基地,因此他的台标就象煤炭燃烧而成的一团火焰,代表了山西人民艰苦奋斗,生生不息的精神。同时台标的外形又和山西省的地形图十分相似,中间的曲线代表了途经晋中与晋南的山西最长的河流——汾河。以汾河和太行山、吕梁山为主要元素构成的台标不但承载着山西五千年的文明,也传承着山西人民的希望。
5.(3分)示例:
肩膀靠着肩膀
脸颊贴着脸颊
汗水浸着汗水
鲜花拥着鲜花
世界一个家&
6.(5分)(1)荀子&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每空1分)
二、阅读与鉴赏(40分)
(一)(6分)
8.(3分)“树叶”是甘愿做配角、不惜牺牲自己、默默孕育后代的人及其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礼赞。
(二)(11分)
9.(2分)B(侣,意动用法,以……为伴侣)
10.(2分)C(作者描绘“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意在欲抑先扬,为下文写“而今安在哉”和“哀吾生之须臾”作铺垫)
11.(3分)古代一世之雄与当世等闲之辈对比而生悲;长江无穷与人生短暂对比而生悲;理想美好与愿望难酬对比而生悲。
12.(4分)(1)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击败的地方吗?(译出“困于”1分,译出大意1分)(2)时圆时缺就像那月亮,可是最终没有消减或增长啊。(译出“而”1分,译出大意1分)
(三)(10分)
13.(2分)怀疑主义使人丧失阅读的最大乐趣,使人孤立,内心寂寞而又空虚。
14.(2分)作者以诚实和信赖写下来的能使人达到健康完美境地的真正的好书。
15.(3分)青少年对阅读是感性(或无条件)的信赖,中年对阅读是理性的信赖,晚年对阅读是宽容的信赖。
16.(3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四)(13分)
17.(3分)对塔里木的眷恋,长时不见塔里木的遗憾,欲见塔里木的急迫,今去塔里木的喜悦。(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3分)自然景观美:浩瀚的沙海、金色的胡杨、桃红色的红柳、草绿色的骆驼刺、奔腾不息的塔里木河等。人文景观美:罗布人村寨、电视接收塔、石油钻塔、鹿场等。塔里木人美:军垦人、无私的共产党人场长等。(具体的美景不必穷举)
19.(3分)作者从深邃、抒情、美丽等方面描叙塔里木,从塔里木的自然到塔里木的人文到塔里木人,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塔里木自然人文之美的赞叹和热爱,对创造塔里木今天繁荣的人们的钦佩和感激。
20.(4分)这样写,在内容上,不仅突出了塔里木第一印象的神奇美好,也强化了现在的塔里木更加神奇美好;在情感上,不仅升华了文章赞美塔里木的主旨,又更好地抒发了作者对塔里木挥之不去的眷恋、无比真切的希望、激动不已的热爱之情。
三、表达与交流(40分)
21.(40分)
作文评分标准
中心突出,立意新颖,
选材精当,内容生动具体
生动流畅,基本无语病(病句不超过2个),能用议论、抒情等手法
结构完整,条理清晰,
过渡自然,详略得当
中心明确,立意较新颖,
选材适当,内容具体
生动通顺,偶有语病(明显的病句不多于2个)
结构较完整,条理清晰,详略处理得当
有较为明确的中心,立意一般,选材尚可,内容较具体
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明显的病句不多于3个)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较清楚,详略处理较恰当
基本上有一个中心,选材一般,内容不够具体
语言不够通顺,语病较多(明显的病句不多于5个)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不够清楚,详略处理欠恰当
无中心,内容空洞或题材荒诞不经
文理不通,辞不达意,病句太多
结构不完整,没有条理,不会分段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苏轼豪放词定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苏轼豪放词定稿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829.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苏轼词的特色分析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苏轼词的特色分析——均是精品资料,值得下载!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9|
上传日期: 18:02:0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苏轼词的特色分析.PDF
官方公共微信刘寅《燃藜杂集》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苏轼的诗词所流露出儒道佛思想
苏轼的诗词所流露出儒道佛思想&&苏轼怀有辅当今皇帝为圣君的大志,充满着对自己治国平天下之才的极度自信,突出体现了他的儒家思想,然而,苏轼一生政治失意、仕途受挫、生活落魄,空有满腹才学却报国无门。使他陷入苦闷、迷惘、感慨和悲伤。于是,当苏轼遭遇接连的挫败和打击,建功立业的壮志难酬,一心所渴求的梦想无法实现的时候,只好“向内”寻求精神的满足。象历史上所有封建知识分子一样,对苏轼来说,佛老庄禅思想就是最好的慰籍。苏轼就是在佛老庄禅思想中找回了他的“自我”,找到了“最后的家”,佛老庄禅思想成了他自乐自适的乐园。但是,苏轼也并非是简单地抛弃和抉择,苏轼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态度是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为我所用。他对儒、释、道三家,均有吸收,有批判。在积极从政和遭贬失意的不同时期,因处于顺境和逆境的不同,又有不同的表现;同时,他对三家又有意地加以调和,形成达观自适的独特思想。这种思想在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所作的几篇赤壁诗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o赤壁怀古》)中有集中体现。三篇赤壁文代表了苏轼一生文学最高成就,同时也是窥悉苏轼思想的一条管道。关键词:儒家 道家 释家 儒道互补 达观&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是我国北宋中期的文学巨匠,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其作品风格豪迈豁达,为文奔放不羁,为诗挥洒自如,为词豪放清旷、慷慨激越,南宋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词风格,形成了“苏辛”豪放词派。苏轼一生所创作的无数篇章为人们世代传唱;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为人们所倾倒;他传奇、曲折的人生经历更是吸引了无数文人为之嗟叹、为之津津乐道。综观苏轼一生文学创作,无不与他的生活道路和思想状况息息相关。代表苏轼一生文学最高成就的几篇赤壁诗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o赤壁怀古》),是在他谪居黄州期间所作。提起赤壁,不能不想到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李白《赤壁歌送别》有“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之句,描写了当时赤壁之战的景况,然而,三国时赤壁之战的所在地,却众说歧异,有黄州、嘉鱼、江夏、汉阳、汉川五说,有人认为苏轼所写黄州赤壁并非三国时周瑜败曹之地,并由此引出“文赤壁”“武赤壁”之说;也有人认为苏轼黄州凭吊抒怀是不错的,周瑜放的冲天大火正在此处。本篇文章,暂且不去管它,但苏轼对赤壁的情有独衷是可以肯定的。苏轼思想丰富博大,他不主一家,兼收并蓄,历来研究其思想者可谓多矣。本人在此欲以苏轼的这几篇赤壁诗文来谈谈苏轼思想,以求窥一斑而知全豹,请老师批评指正。一、儒 —— 一生无法割舍的追求苏轼走过的地方很多,为何赤壁能给他如此巨大的震动呢?究其根由,仍然是与苏轼一生的遭遇、对建功立业的热望、积极入世、致君尧舜的儒家思想有关。当苏轼兀立于滚滚奔流的长江之畔时, “想公瑾之神”,“壮公瑾之业”,感慨万千。他在《念怒娇o赤壁怀古》这首词中艺术性地再现了当年赤壁之战的壮观景象,一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响遏行云。“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俱写周郎之事,充分表达了自己对英雄周瑜的敬佩之情。当初周瑜少年得志,言谈卓绝,在从容谈笑之间就消灭了强大的敌军。而自己身处逆境,空有满腹才学却报国无门。此诗饱含了苏轼对英雄的怀念和对自己的用世之志无法施展的愤慨与失落。&《前赤壁赋》中,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我所思慕的人在哪里呢?在天一方!很明显,这里美人意下指的就是苏轼所一心想要报效的朝廷,或者说是神宗皇帝。听起来好像是缠绵悱恻的情歌,事实上却是宛转地泄露出不受重用的郁结,就连吹洞箫而和的客所奏的也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好似借箫声和歌声向远在天边的“美人”传达自己的思慕之情。《后赤壁赋》苏轼着力描写赤壁之景与自己的行动。文中“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也表现出苏轼的勇气,与居高临下的气势,寄托着苏轼的壮志豪情。苏轼面对月夜山河的苍茫景色,不禁忧从中来,将郁抑之情凝聚于长啸之中,感情由乐转悲。最后,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苏轼的这三篇作品中,儒家用世、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是基础,无论作者在最后的情绪、思想是如何转变,都是由于自己壮志难酬,而由此所引发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让他困惑。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从自我嘲讽中流露出对自己经历的无限感慨和悲伤。我们不难想象,当苏轼一生遭遇接连的挫败和打击,一心所渴求的梦想无法实现的时候,他很自然的要去发泄、或者说调节,然而,这种追求和理想却是深入骨髓的,自始至终无法改变的,假如有朝一日苏轼会被朝廷重用,他致君尧舜的思想也会即刻复苏。“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虽为自慰、解脱,但我们不难看出其中隐含的无奈和伤感。其实他心中仍怀着渴望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苏轼迫慕韩琦、范仲淹、富郑、欧阳骼等政治与文坛元老,有用世之志。苏轼早在26岁时即踏上仕途,儒家入世思想本是他的“主心骨”,早年“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豪言壮语,最能代表他对事功的向往和追求,苏轼考试礼部进士的论文《刑赏忠厚之至论》中热烈赞颂儒家一贯标榜并引以为典范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成康之际”,提出坚持实行仁政的基本原则:“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入于忍人”。这虽然是参加科举考试的文章,但确实反映了苏轼的政治思想,而且这种思想成了他后来一生从政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贯彻始终的。在仁途顺利时,其锐意进取、济世报国的入世精神始终十分强劲。苏轼在其中年政论文章中就曾一再阐发《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希望“天子一日赫然奋其刚健之威”,能动于改革,为变法摇旗呐喊。对于王安石变法,苏轼虽因过于夸大变法的流弊而持守旧观点,但在守旧派废除新法时,他却不惜丢掉高官厚禄,与司马光当面顶撞,力言保存免役法之必要。1074年,入仕不久的苏轼在自杭州通判调密州知州的赴任途中,第一次以豪放词风写下了自己的宏大抱负:“当时共客长客,似二陆初来俱少年。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其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词中抒发了自己欲辅当今皇帝为圣君的大志,充满着对自己治国平天下之才的极度自信,并表达出一种对自主选择进退的自豪感。一个才华横溢、英气勃发的苏轼跃然纸上。苏轼在密州任知州时,一方面从儒家的高度责任感出发,对人民的疾苦表现出深切的关怀和歉疚:“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另一方面他又以古代豪杰自比,表达出强烈的报效国家民族于疆场的愿望。“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风。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即使在政治上连遭打击之时,苏轼的进取精神仍未完全磨灭。谪居海南期间,那时他已是罪废之人,不在其位也不谋其政了却仍然写下了这样的词句:“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千秋岁·次韵少游》),表达了他不忘自己的使命,虽历经磨难仍不改报效国家的政治抱负。二、 佛道——致君尧舜不得的尉籍随着宋代以后封建君主个人独裁的加剧,文人士大夫们的人格被进一步压缩,其个人的理想往往被至高无上的皇权所粉碎。他们不得不通过恬淡生活的追求以自娱,退隐山林,保持品节,超然于物外。然而,对于不少有志之士来说,一旦有了机会,他们就表现出急切的建功立业之心,为维护封建统治失序而殚思竭虑。这是一种“儒道互补”的人格模式。苏轼思想即是这种“儒道互补”的典型,而且苏轼的思想中在儒道外还有佛家思想。苏轼的思想以儒家为主,而道家和佛家却也与他结下不解之缘。八岁时就曾在天庆观北极院从道士张易简读小学。年轻时就喜欢读《庄子》,“喟然叹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可见他对老庄思想是一拍即合,很自然地在内心引起共鸣。不仅对老庄,就是对道教的道术,他从年轻时起也深有爱好,至晚年也没有改变。谪居惠州时,在《与刘宜翁使君书》中,求刘尽发道术之秘,并希望对方惠赠给他炼成的外丹。在信中说,他“龆龀好道,本不欲婚宦,为父兄所强,一落世网,不能自逭。然未尝一念忘此心也。”对佛家他也很早就有接触,年轻时即与蜀中的文雅大师惟度、宝月大师惟简交往。通判杭州时,喜听海月大师惠辨说法,颇有感悟。他回忆当时情况说:“每往见师,清坐相对,时一闻言,则百忧冰解,形神俱泰。”到贬居黄州时,他在很长时期中“杜门不出。闲居未免看书,唯佛经以遣日,不复近笔砚矣。”不仅研习佛理,而且在佛教中寻找精神寄托。他在反省往日的“举意动作”,求“自新之方”时,便“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在近五年的时间里,到城南精舍安国寺,“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而愈到晚年,愈是遭遇不幸,在生活上便愈多地吸收佛、老思想,作为处逆为顺、安以自适的一种手段。他齐生死,一毁誉,轻富贵,善处穷,随缘自适,超然物外,更加努力追求“物我相忘,身心皆空”的境界。如他在给子由书中所说的:“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无别胜解。”所谓“但尽凡心”,就是他所追求的“以时自娱”,而“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可作乐事也。”而这种人生态度的基础,便是道家和佛家的思想。苏轼在黄州时,政治失意、仕途受挫、生活落魄,使他陷入苦闷与迷惘。怎么办?进即不成,那就退吧。正是这种苦痛,使苏轼的思想“向内转”,建功立业的壮志难酬,只好“向内”寻求精神的满足。象历史上所有封建知识分子一样,对苏轼来说,佛老庄禅思想就是最好的慰籍。苏轼就是在佛老庄禅思想中找回了他的“自我”,找到了“最后的家”,佛老庄禅思想成了他自乐自适的乐园。苏轼虽然在政治上屡遭挫折,但是并没有走上“伤感”的道路,关键是有佛老庄禅思想的支撑。在自然、自由的诱惑下,苏轼的一生,寻山、寻僧,在自然山水中徜徉,目的就是在现实生活的缺憾之外,寻找一种精神的弥补。这时,佛道思想就成了他退的精神依靠。人是需要调节的,此时,佛道就是苏轼的调节。感怀周郎雄姿英发,自己潦倒失意,于是想到“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于是“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赤壁泛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白露横江”,给他郁闷、郁积的心灵带来了舒畅和洒脱,感觉自己“冯虚御风,羽化登仙”。“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道家的寻仙访道的思想又涌上了诗人的心。《前赤壁赋》中的“水月”意象也是很典型的道家思想,苏轼以水月之喻,借助庄子的相对主义的观点,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关系。“逝者如斯,(写水的变)而未尝往也;(写水的不变)盈虚者如彼。(写月的变)而卒莫消长也。(写月的不变)所以,从变化的角度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而从不变的角度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一段实际上反映了苏轼的思想,文章中既有人生短暂若蜉蝣的消极思想,又有万物无尽,遗世独立的达观思想,这一段也可看出苏轼所受老庄佛禅的影响,常常透过无限的宇宙空间来体验人生,观照自然。本赋写于作者被贬黄州之时,水月之喻,正是作者以旷达(与客共享清风明月)掩蔽无奈的特定心情写照。现实中的“水月”是实在的,静谧柔和,历史中的“水月”苍凉凄婉,借此凭吊古人,而最后作者上升到哲理上, “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苏轼找到了生活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休憩。自然山水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道化自然,物我两忘。借水月之景,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由乐而悲、由悲而喜的解脱过程,情感的起伏变化既表达了作者的苦闷和不平,又表现了作者在失意后善于自我解脱的旷达胸怀,其情深沉蕴藉。在佛家的思想里,人的命运是早就安排好的,在失意之时,苏轼的心里也浮出了这样的念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而这时只有“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才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佛家思想天地本是一体,物我本是一源,于见山见水中去大彻大悟,山水之中充满了禅意,充满了佛的智慧。走在黄州城外的苏轼这时就将所有的情感都寄于山水之中,去体会生命中的顿悟。三个月后,“是岁十月之望”,苏轼重游赤壁写下了《后赤壁赋》以抒前赋未尽之意。此次登临赤壁,苏轼超尘脱俗、虚无缥缈的思想则在文中更加鲜明、突出。前面一词一赋,始终兼有怀古伤今,感奋激发之情,而在后赋里,作者对当年赤壁之战的宏图奇景只字未提,既没了感奋色彩,也不为周郎的年轻有为而激动,煞似看破红尘。“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赋中句句冬景,字字悠闲,写到最后,竟然有“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之“孤鹤”掠舟而飞;又有道士化鹤,梦中显形之幻觉。写得神乎其神,迷离恍惚,真如羽化登仙之境了。文章之末,有“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的缥渺禅意。《古文观止》比较两赋曰:前赋“写实情实景,从‘乐’字领出歌来”;后赋“作幻境幻想,从‘乐’字领出叹来”。三、达观——儒道佛融合互补的结果正如许多论者所言,苏轼在赤壁三咏中的确流露了浓重的佛老思想,流露了出世、退隐的意愿。晁补之在《续离骚叙》云:“公谪黄冈,数游赤壁下,盖无意于世矣,观江涛汹涌,慨然怀古,尤壮瑜而赋之。”吴楚材、吴调侯在《古文观止》中认为读《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两赋,“胜读南华一部”。李泽厚先生将此提到美学、哲学的高度进行分析,认为表现了“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表现了“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但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他清楚地知道,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而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就像人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因此“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是不可能实现的。他思想的独特之处就在与他将儒道佛三者融合互补,形成了宠辱不惊,进退自如的达观。苏轼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态度是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为我所用。他对儒家有吸收,也有批判;对释、道二家,也是有吸收,有批判。但在积极从政和遭贬失意的不同时期,因处于顺境和逆境的不同,又有不完全相同的表现;同时,他对三家又有意地加以调和。1、对三家的吸收中也有批判首先, 他对儒学是有所批判,有所强调的。他批判儒者强调性而忽视情。在《韩愈论》中他说:“儒者之患,患在于论性,以为喜怒哀乐皆出于情,而非性之所有。夫有喜有怒,而后有仁义,有哀有乐,而后有礼乐。以为仁义礼乐皆出于情而非性,则是相率而叛圣人之教也。老子曰:‘能婴儿乎?’喜怒哀乐,苟不出乎性而出乎情,则是相率而为老子之‘婴儿’也。”但他反对空谈性,反对把情和性对立起来,“离性以为情”。他认为儒学是近于人情的。在《中庸论》中他说:“夫六经之道,自本而观之,则皆出于人情。”又在《诗论》中说:“夫六经之道,惟其近于人情,是以久传而不废。”苏轼并未完全“无意于世”,他还是有所希冀、有所寄托的,佛老思想只是他应付严酷的政治环境和困顿生活的武器,解决内心矛盾冲突的方法。苏轼学习和吸收佛老思想,并不是为了避世,更不是出于一种人生幻灭,而是体现为一种人生追求。可以说,这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是超世俗、超功利的。他是吸收佛老思想中他认为有用的部分,并加以改造利用,以构建他的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这种境界是超脱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它的积极的意义在于,体现为一种人生境界的升华。他在《答毕仲举》中曾说:“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其所期,而先得其所似,不为无害。”这里讲的“静”和“达”,就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生境界。这种境界,第一个层面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对世俗人生的超脱。名利、穷达、荣辱、贵贱、得失、忧喜、苦乐等等,都是人生现实欲念所生出的一种羁绊和枷锁,到了“静”和“达”的境界,就从这种羁绊和枷锁中解脱出来了。第二个层面,可以理解为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人的精神世界因此而变得无比的开阔和广大,可以不受尘世的污染,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包括极痛、极苦、极悲的境况之中)都能处之泰然,甚至得到一种愉悦和欢乐,得到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但这种境界,在实际上充满倾轧、争斗、残害、悲苦、烦恼等等的尘世中,是很难找到,也是很难实现的。因此,这种人生追求,常常只能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或理想,或者说只是一种想象,而作为一个诗人,这种追求和想象熔铸在他创作中,就变为一种艺术创造。《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中所创造的,就是这种不受外物羁绊的、超旷的、自由人生的境界。这是一种人生追求的艺术化,他所创造的,既是艺术境界,也是精神境界。不过,从表面的超脱中,我们仍然能看到隐含其中的人生的忧苦。在“静”与“达”中,身处现实世界中的诗人,也不免时时露出挣扎的痕迹。苏轼学习佛、老思想,虽然是想达到“物我两忘,身心皆空”的境地,而实际上却是达不到的。对于一般学佛、学道者的玄虚莫测,他是扬弃的;他所重视和吸取的,是比较切近人生的实用的一面。所以他说:“佛书旧亦尝看,但暗塞不能通其妙,独时取其粗浅假说以自洗濯……若世之君子,所谓超然玄悟者,仆不识也。”在本为玄虚缥缈的佛老思想中去追求一种简易、粗浅、实用,这是苏轼学佛学老的独特态度,也是他能将三家思想融通的又一方面。他同陈述古谈禅理,曾有极风趣的“龙肉”和“猪肉”之比,是很说明问题的。陈批评他所理解的禅理过于粗浅,而禅理照陈看来是比较玄妙精深的;苏轼就将粗浅的比作“猪肉”,将精妙的比作“龙肉”,说:“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当然,苏轼并不是一点没有受到佛家和道家的虚空、命定论等思想和人生观的影响,事实上这种影响也是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出来的。如下面这样的诗句在他的诗集中就为数并不算很少:“浮生知几何,仅熟一釜羹。那于信仰间,用此委曲情。”(《次丹元姚先生韵》)“富贵本无定,世人自荣枯。”(《浰阳早发》)“宠辱能几何,悲欢浩无垠。回视人世间,了无一事真。”(《用前韵再和孙志举》)等等。由此可见,他对佛老思想和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是基本上一样的,即为我所用,从自我需要出发,加以利用和改造。2、儒、道、释的融合从对社会人生的基本态度看,儒家思想的基本倾向是积极入世的,而释、道思想的主要倾向则是消极出世的,两者之间显然存在着矛盾。苏轼看到这种矛盾,在他政治上奋发有为、想望实现他经世济民的政治思想时,他曾经批判过释、道思想。但在他处于逆境时,即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难于实现而个人又遭受到排斥打击时,则又更多地接受清静无为,超然物外的思想,在释、道思想中找到精神的寄托。在《醉白堂记》一文中,他借称颂韩琦来表现自己的处世态度:“方其寓形于一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这完全是用庄子“万物齐一”的思想来求得精神上的解脱。《庄子·齐物论》主张齐是非,齐彼此,齐物我,齐寿夭,认为“道未始有封”,即认为道是没有界限差别的,认为任何事物的差别和人们认识的是非,都是相对的。苏轼所表现的,实际上就是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而在《超然台记》一文中,他更阐发和推崇那种超然物外的思想,他说:“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他认为美恶齐一,因而无所谓“去取之择”,这样就可以“游于物之外”了。而他之能“无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可见他的乐天派的性格和生活态度,确实跟庄子齐生死、齐得丧、等富贵的思想是分不开的。但这种思想主要表现在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上,而且主要在身处逆境需要排解内心苦恼的时候;而在牵涉到政治,牵涉到国家的治乱兴亡时,他又是排斥和批判佛、老的。苏轼对于儒道释三家都有着相当深度的研究,于是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到他的思想中,而他自己则始终在三者之间徘徊。佛家要求人以出世之身怀入世之心,道家提倡人以入世之身行出世之事,而儒家则事以入世之身行入世之事。苏轼在当时那个处境,应该还是很想入世,济世为怀的。但是现实不允许他太过积极地入世——太多的人在等着抓他的痛脚呢。而他也不会将有用之躯投入空门中,更不会傻傻的慢慢的将入世之心变成出世之心。所以他选择了一个聪明而折中的态度:以半出世之身怀入世之心行入世之事。他所行之事已经是需要相当强硬的行为的了,如果连当时的人生态度都是相当强硬的话,那就非常偏激和危险了。正是有些消极的思想中和了他的行为,使他保持着相当程度的理性;也正是随遇而安的思想,才能让他安于被贬,不会不断地强烈地期望复官、复俸;才会开始反躬自省,开始思考;才会出现像前后《赤壁赋》这样光芒四射的作品,才会将他的人格、他的思想、他的内涵完全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他调和儒学和佛、老思想之间的差别和矛盾。他认为佛、老思想同儒家思想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有其相通之处。在《上清储祥宫碑》一文中,他说:“道家者流,本出于黄帝老子。其道以清静无为为宗,以虚明应物为用,以慈俭不争为行。合于《周易》‘何思何虑’、《论语》‘仁者静寿’之说,如是而已。”他批评《史记》中所说庄子诋訾孔子之徒是并不真正了解庄子,实际上“庄子盖助孔子者”。“庄子之言,皆实予,而文不予(意即实际上赞同而文辞上不赞同),阳挤而阴助之。”在《南华长老题名记》一文中,他甚至认为“儒释不谋而同”,“相反而相为用”,并且肯定南华长老认为佛家虽是出世的,但与入世的儒家实际相通不悖的思想:“宰官行世间法,沙门行出世间法,世间即出世间,等无有二。”本来是很不相同的,他却极力调和,可见他在自己的思想中是要努力使儒、释、道三家熔于一炉。对韩愈他是十分尊崇的,却批评他固守孔孟而不能吸收杨、墨、佛、老之学。他说:“韩愈之于圣人之道,盖亦知好其名矣,而未能乐其实。何者?其为论甚高,其待孔子、孟轲甚尊,而拒杨、墨、佛、老甚严。此其用力,亦不可谓不至也。然其论至于理而不精,支离荡佚,往往自叛其说而不知。”苏轼尽管怀抱着“致君尧舜”的理想,但现实却难尽如人意。词人从现实出发,走向理想步履艰难。那么,如何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苏轼的回答大致是:淡化功名意识;守着“用舍由时,行藏在我”的随机应变的人生哲学;抱定“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热爱现实人生、而又基本能做到在顺境中淡泊、在逆境中从容、面对境遇变化时通达。苏轼的人生思考超出凡俗,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中也显得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还没有评论哦,&
凤凰博报用户登录
支持更多帐号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亲,您在凤凰博报的用户名为
绑定凤凰帐号
liuzhengliang
刘正良,字寅,号燃黎山人。籍粤东,结庐流溪畔。慕渊明之爱菊,和靖之喜梅,刘伶之贪杯,心向之!况吾一穷酸,执鞭十五载,不事权贵,过而立,将不惑,奈何!一身无是处,叹已之无为,诚如苏翁所言: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俗言: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于我,欲渐小而刚生,于世无畏,不求容于世人,但求世人不扰吾之清静!觅贤迹,读破书,求三餐,身无为。择一清静之所,阮嵆作友,梅鹤相伴,了吾残生。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编辑推荐 13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赤壁赋中 苏轼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