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编写李时珍本草纲目查询的过程带给人们的启示

“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最终才会取得成功。“ 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700字
今天,我读了《滴水穿石的启示》深有感触。
这个故事讲的是: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石头,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滴下来,正是因为小水滴有着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才滴穿了石块&&
我从李时珍的身上感受到他具备着一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因为李时珍走遍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和编写《本草纲目》都是通过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才做到的,我还感受到他通往成功的背后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勤奋,是这两个字让他获得成功的果实,取得辉煌的成就。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去上书法兴趣班,书法老师让我们写一个&清&字,听了老师的话我在心里暗暗得意:哈哈,这么简单的字对于我来说,那真是小菜一碟呀!于是,我便提起笔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写了一个&清&字。谁知,当我拿给老师看时,老师看了我的字后,脸上立刻晴转多云,驼铃大的双眼瞪着我说:&章璇,你一向写字很好的,怎么今天&&&接受完老师的暴风雨后,我像个泄了气的皮球似的,来到座位旁重写。我暗暗的下定决心:一定要写好这个字。想罢,我便埋头写了起来&&过了好久,豆大的汗水在我的背上流淌着,手臂也早已酸的发麻了,但我仍不放弃&&终于,我把这本本子给写完了,便去拿给老师看,老师看后,露出了一丝笑容&&
《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故事,让我懂得了:只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无锡市惠山区天一实验小学三年级:章璇
第2篇 目标专一与持之以恒——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800字
&滴水穿石&这个成语我并不陌生,但却是第一次看到它真正的现实中的身影&&
我们今天学习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一课,我带着&滴水穿石有什么启示?&这个问题津津有味地认真&品尝&一遍课文: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在现实中的&滴水穿石&&&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石头,这块石头上有一个清晰可见的小洞,而这小洞就是被那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水滴,滴穿的。接着,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几位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的成功事迹嵌入我的脑海里&&
是呀,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这就是实现美好理想的第一前提!不止他们,还有富兰克林、谈迁,诺贝尔,王冕&&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他们的理想实现,怎能离开它呢?
以前,学习&珠心算&,一遇到&顽石&就躲开,后来半途而废。现在一做起较难的题,就后悔自己当初没有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下去。
很多东西,在于&一咬牙&。我咬着牙学笛子,一窍不通害怕时,一咬牙;吹不好,不耐烦,想退缩时,一咬牙;生病落下课,怕补不上时,一咬牙&&&咬牙&是一种鼓励自己坚持下去的表现,一种相信自己&我能行&的自我打气的方法&&终于,我考过了七级。
妈妈常给我讲一个老掉牙的故事:一个五岁的小孩,他的母亲交给他一把小刻刀,让他锯一棵参天大树,那小孩答应了。他看中了一颗六层楼高、五个人都合抱不过来的树。之后,他每天挤出时间来这儿锯上十下&&终于,一年后的一天,一声巨响,大树倒下了&&
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与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山东省高青县中心路小学五年级:张瑞雪第3篇 坚持就是胜利——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700字
自从学了《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后,我有许多感想,使我受益非浅,深有感触。这篇文章是一篇说明事理的课文,通过写&滴水穿石&的自然奇观给予人们的启示,告诉人们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不三心二意、半途而废,才能有所成就,实现美好的理想。
这篇课文讲了李时珍、爱迪生和齐白石三个人物,他们都是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才取得成功的。其实有许多人都是如此。如司马迁,他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他父亲司马谈死后,开始动手编写《史记》,后来触怒了皇帝,被捕入狱,受尽了凌辱,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活了下来,发愤着书。正是因为他这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在他55岁那年终于完成了伟大的着作&&《史记》。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麻烦事,但只要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记得我前年学骑自行车时,我十分害怕,生怕摔跤。开始时,我只敢坐在自行车上用脚挨着地面行走,我看了看别人骑车都把脚放在脚踏上骑。我想如果把脚放在脚踏上,那岂不是要摔跤,我没敢尝试。我看着学会骑自行车的人,心里十分羡慕,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骑自行车。刚开始时,我把脚放在脚踏上,慢慢地踩动,我的心怦怦直跳,胆战心惊&&渐渐地,我开始有所长进了,自行车也听我这个主人的命令了,但前头的方向很不稳定,总是向一边倾斜,我连续摔了几跤才好一点,学会了骑自行车后,我高兴得手舞足蹈,一蹦三尺高,大家都兴高采烈的。
由此可见,只要有专一的目标,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可以成功。
三乡镇光后中心小学六年级 郑展容第4篇 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500字
《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二意,半途而废。下面我们来谈谈自已把!
记得在我6岁那年,妈妈说要带我去练写毛笔字,刚开始谢&点&,我把毛笔重重地往纸上一按,可没想到,却被老师给骂了。后来,老师给我写了一个&点&,我就照着老师的&点&写。老师说:&点,已经写得蛮不错了。&可就在这天晚上,妈妈突然说要搬家。可是这儿离新家很远。于是,我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我写得字越来越不好了,现在想起这件事,真后悔。
虽然,我这次半途而废,但是下面这个故事,是坚持不懈的。记得在我8岁那年,哥哥教我骑自行车,刚开始骑自行车,我一直摔跤,摔得腿上青一块,紫一块。这时,家里人叫我不要去骑自行车了,我却对家人说:&不行啊,我一定去骑。&我每天都在坚持不懈的在练习。突然,有一天,哥哥把手放了,我开始大胆地骑&&啊,我会骑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只要目标专一,去努力做好这件事,就一定会成功的。
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成工!
苏州市留园中心小学6年级 赵茜第5篇 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500字
《滴水穿石的启示》主要讲了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这个小洞是被岩缝中滴落下来的水滴给滴出来的。然后用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来证明所有成就事业的人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的:明代着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和现代着名书画家齐白石。
其实,这样的名人事例还有很多,如:明末清初的一位史学家谈迁,发明避雷针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还有不惜自己生命发明炸药的诺贝尔&&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诺贝尔。
&炸药大王&诺贝尔从小就对制作炸药很感兴趣。从此,他与父亲、哥哥一起发明炸药。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也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继续潜心研究。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作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诺贝尔又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引爆装置&&雷管。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你看,他们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我们要时刻铭记滴水穿石的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江苏苏州张家港市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小学六年级:奚星第6篇 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700字
读了《滴水穿石的启示》,我真的被感动了。小小的水滴竟能把石头滴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小水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如果我们也有小水滴的精神,那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呢?你看,课文中的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不都是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许多拥有&滴水穿石&精神的人。大诗人李白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大家都知道&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吧,讲得就是李白小时候的故事:李白小时候十分厌倦读书,可当他看到一个老奶奶想把铁棒磨成缝衣针时,明白了:只要勤奋苦练,持之以恒,才有所成就。从此李白就把&铁杵磨成针&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来鼓励自己。最终,李白成了着名的诗人。由此可见,凡事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有所成就。
在我的学习,生活中,也曾遇过&顽石&,它们一次次拦住了我的去路,让我停止了前进的脚步,就拿画画来说吧。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画画,总爱在一些废纸废书上乱涂乱画。从中,我得到了许多快乐。虽然画得不是很好,可我可以把我想画得都表现出来。妈妈发现了我的兴趣,便给我报了兴趣班。刚开始,我真是兴奋不已,每天都能得到老师的表扬。渐渐地,我长大了,也贪玩了,觉得画画真是枯燥无味,没有电脑游戏来的刺激。特别是学素描,更是无趣。画素描简单一点来说就是一些粗细线,明暗色的搭配。因为提不起兴趣,所以也无心学习,结果一个暑假的时间过去了,我的素描也没有一点长进。其实这不算什么大&顽石&,但我半途而废了,你说这块&顽石&还能滴穿吗?
读了《滴水穿石》,让我明白了,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滴水穿石&,最终取得成功的道理。我决定重新滴穿我这块&顽石&&&画画,我相信我一定会成功的。
&&&&五年级:王陈铖第7篇 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500字
《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二意,半途而废。下面我们来谈谈自已把!
记得在我6岁那年,妈妈说要带我去练写毛笔字,刚开始谢&点&,我把毛笔重重地往纸上一按,可没想到,却被老师给骂了。后来,老师给我写了一个&点&,我就照着老师的&点&写。老师说:&点,已经写得蛮不错了。&可就在这天晚上,妈妈突然说要搬家。可是这儿离新家很远。于是,我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我写得字越来越不好了,现在想起这件事,真后悔。
虽然,我这次半途而废,但是下面这个故事,是坚持不懈的。记得在我8岁那年,哥哥教我骑自行车,刚开始骑自行车,我一直摔跤,摔得腿上青一块,紫一块。这时,家里人叫我不要去骑自行车了,我却对家人说:&不行啊,我一定去骑。&我每天都在坚持不懈的在练习。突然,有一天,哥哥把手放了,我开始大胆地骑&&啊,我会骑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只要目标专一,去努力做好这件事,就一定会成功的。
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成工!
苏州市留园中心小学6年级 赵茜第8篇 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400字
学完《滴水穿石的启示》,我感受匪浅,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才取得成功的。
李时珍为了写药学巨着&&《本草纲目》,不畏艰辛,访名医,尝草药,终于在第二十年是完成了《本草纲目》。而我呢?干事总是半途而废。记得那一次,我在下写数学作业时,由于不想动脑筋,所以一道很简单的思考题我还去问家长,父母让我自己想,我便把他丢下来了,结果老师一说,我才知道很简单。
当我读到齐白石爷爷在画室里挂一张字面条幅:不教一日闲过。即使到了晚年,也仍作画三幅,我眼前仿佛就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再想一想自己,我却不能这样。在一到英语题不会坐视,我是不会想很长时间的,应为我怕把时间浪费在思考上面,结果,这道题就漏写了。从那以后,每次考试,我都会想起这件事,一想起这件事,我都会细心的检查试卷,生怕白丢了分。
经过我的反复朗读,知道了: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浦厂小学五年级:王静雯第9篇 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450字
读了《滴水穿石的启示》,我深受感触,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成功。
文中举例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三位名人的事例。如果李时珍没有坚持下去,访遍名医,他会写出药学巨着《本草纲目》吗;如果爱迪生没有坚持下去,孜孜不倦的学习着,他会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吗:如果齐白石没有坚持下去,刻苦练习,他的画技会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吗?
王冕虽然是自学成才,可是他爱读书,十三四的时候,开始自学画画,起初画的虽然不好,但是他坚持不懈,努力画画,所以荷花画得如此逼真。
莱特兄弟从小观察鸟儿飞翔的样子,靠着自己的发现创造了动力飞机,要是他们两天打渔,三天晒网,说不定到现在都没有飞机呢。
记得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字帖,一开始我还有点兴趣,但过了几天之后我便对它不理不睬的。到了放了暑假的时候其中的一项作业就是完成一本字帖,于是我就用了一个寒假的时间才写完这本字帖。不过我写完之后我的子的确进步了,比以前好看多了。
原来,你付出了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啊。现在,让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为美好的未来打下稳固的基础吧!加油!
&&&&六年级:糖白白第10篇 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400字
读了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我被小水滴那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动了。
文中举了三个例子,如李时珍翻山越岭,尝药草,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历尽千辛万苦。爱迪生曾经被恩格尔称为&低能儿&、&笨蛋&。他从小就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他毫不气馁,所以最后却成为大科学家。他的发明多达2000多项,是当之无愧的&发明大王&。现代书画家齐白石晚年时在自己的书房挂上&不教一日闲过&的条幅,用来勉励自已。他到晚年也仍然每天作画3幅。
我的学习中也遇到过&顽石&。一次,在数学作业中有一道思考题,可是我怎么也写不出答案来。最后,便去请教&高手&爸爸。其实,这块&顽石&并不大,但我却没有水滴石穿的精神,怎么能战胜困难呢?微不足道的小水滴都能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如果我们连水滴都不如,难道不应该感到羞愧自如吗?
当我读完《滴水穿石的启示》让我恍然大悟: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这样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只要我们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就能冲破层层关卡和生活中的困难。
&&&&五年级:樱雪美第11篇 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650字
《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的奇观,并借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业的例子,重点表达这一奇观得到的启示,使我受益匪浅。
当我读到&明代着名医药师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终于写成了药学巨着《本草纲目》。&这一段话的时候,我很羞愧,因为我想到了自己:自己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持之以恒,别说&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恐怕二十几分钟都不行吧。
更是我羞愧的是&现代着名书画家齐白石,在他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都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他的画室里,挂着他用以自勉的条幅:&不教一日闲过。&就是到了晚年,也任然坚持作画三幅。正是因为白石老人坚持不懈地创作,他的技艺才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这段话,再想想自己,正是个朝气蓬勃的少年,缺少的正是这一种有恒心的毅力、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遇到困难,我们就退缩,在挫折面前,更是缺少一种韧劲。
我的父母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很小的时候,妈妈就让我进了舞蹈班,可因为压腿很疼,学了一年,我便不肯去了。想学钢琴,妈妈拿我没办法,只好让我去学钢琴,开始因为好奇,我学的很带劲,可渐渐地,老师总要求我弹同一首曲子,我很烦,不好好练。结果到了现在,当初和我一起学习的小伙伴好多钢琴已经过了五、六级了,而我只能羡慕的看着别人的手指在琴键上滑动,心里不免酸溜溜的。
学了这篇课文,我深感惭愧,从今往后,我一定勇于面对困难,顽强拼搏,不向挫折低头。我始终相信: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六年级:王利普第12篇 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500字
这篇文章从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的自然奇观引出做事情必须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希望我们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由这篇文章我想到了诺贝尔,他从小就立志要发明炸药,首先他与父亲哥哥一起发明了一种液体炸药,但因为这种炸药在运输中非常容易爆炸,他的父亲被炸成残废,弟弟被炸死,但他毫不气馁。又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他终于发明了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和世界上第一个引爆装置――雷管。但他毫不满足,想要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连续不断的加紧实验。有一次他拿自己的生命安全来做实验,最终他取得了成功。如果他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他能取得成功吗?不能。
其实像诺贝尔这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人不止他一个,还有李时珍、齐白石、谈迁、爱迪生&&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第13篇 《滴水穿石》的启示800字
读了《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我从中明白了: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想。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安徽太极洞内有一个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央有一个小洞。原来在石头上方有水滴落下来而且总是落在一个地方,所以才形成了这个小洞。下面课文又举了三个例子,来证明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是靠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最终取得成功的。深有感触。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安徽太极洞内有一个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央有一个小洞。原来在石头上方有水滴落下来而且总是落在一个地方,所以才形成了这个小洞。下面课文又举了三个例子,来证明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是靠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最终取得成功的。
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我仔细一想,的确有过许多名人有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比如说,德国着名音乐家贝多芬,他从小就显露出了在音乐上的才能,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可是他在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而是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写出了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着名化学家诺贝尔,在发明炸药时,他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可是他并没有放弃,依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炸药发明上取得卓越贡献,人类的文明付出了努力。学完了这篇课文以后,我想到了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事。
我有一个表哥,他从小就喜欢下棋,就吵着要他的妈妈给他报下棋学习班。刚开始他经常下不好,可是他没有气馁,他练呀练,练呀练,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棋艺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有一次,他和他的老师比下棋,他竟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一步棋下过了他。
通过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我明白了我们要有持之以恒,目标专一的精神,要学习贝多芬,诺贝尔等一些名人身上&滴水穿石&的精神,这样一定会成功。
&&&&小河区第二实验学校五年级:71108第14篇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 后 感500字
滴水穿石的精神让李时珍编撰出医学巨着《本草纲目》;滴水穿石的精神让爱迪生创造了数不清的生活用品;滴水穿石的精神让白石老人的绘画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滴水穿石的精神让我们憧得了持之以恒,目标专一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最近,我们学完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从前,我也读过类似的课文。不过,我觉得这种课文既无趣又难理解。可是,这一次,我被触动了。我深刻地了解了滴水穿石的精神有多么重要。通过这三位名人,我体会到成功前必须专注、刻苦。三位名人的例子让我思绪万千&&
在两年级暑假,我上了一个数学补习班。在补习班里,我们要读很多东西,要背很多东西。这需要很大的功夫。有一些同学半途而废,退学了。我也免不了有这样的想法。那时,我真的很纠结。不过,为了学好数学,我坚持!我在一次次跌倒中汲取了教训,在一次次成功中明白了道理。我就是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不是吹嘘,现在在学校里我的数学成绩还是有进步的呢!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一定会碰到许多事,会遇到许多困难。当然,如果你半途而废,此事就会变得难上加难。不过只要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这事就会变得简单,你就会无往不胜!
&&&&江苏南京玄武区北京东路小学五年级:北小之友第15篇 读《詹天佑》有感——坚持不懈是成功的一半600字
最近,我们学习了《詹天佑》这篇课文。它主要讲了,詹天佑在帝国主义者的嘲讽下,在巨大的压力下毅然接受了任务,他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终于有了回报:&京张铁路&修筑成功了。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这是一项多么艰巨的任务,可想而知。但詹天佑却做到了。我认为他可以为祖国争光,争一口气是因为他坚持不懈的精神。其实,他坚持不懈的精神,已经让他成功了一半。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我身边的一个成功的事例:
朋友要求学自行车。我以为她只是随便玩玩的,没想到她表现的十分认真。每天早上我起来的时候,都可以看见她在练习。经常摔倒,又擦破了膝盖,可她总是笑笑:&没事。&我看着就觉得有些心酸。阿姨一面帮她抹药,一面给她泼冷水,其实是想激励她,果然这招真有用。朋友更加努力,为的是证明给阿姨看:她可以做到的。事实证明,没错,她做到了。我和阿姨都为她感到高兴,让朋友带上我们兜一圈。朋友可以成功是因为她坚持不懈的精神。
詹天佑坚持不懈的精神换来了&京张铁路&的成就;朋友坚持不懈的精神换来的是学会自行车的本领。相信吧,坚持不懈是成功的一半!让我们也一起来学习这种优良精神吧,相信我们会成功!
&&&&六年级:么么猪第16篇 坚持创造成功——读《顶碗少年有感》500字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
自古以来,有多少成功人士名垂千古──有铁面无私的包拯,有勤奋好学的宋濂,还有虚心接受意见的着名画家周方。正因为有成功人士们的坚持,才使他们的事迹得以流芳百世。但是,这里还有一位平凡,却让人不得不敬佩的顶碗少年。
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正在举行一场杂技表演。节目很精彩,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一位顶碗少年出现了,他的动作很优美却在最后的表演中头顶上的碗失误掉了下来。他没有惊慌,又开始表演。第二次他又失误了&&第三次他成功了,顶碗少年成功了,掌声从台下各个地方涌过来。
我的心被深深的感动了,一股敬佩之情涌上了我的心头,因而又揭起了那件事。低年级的我成绩不好考试也不是很如意,那时侯,我伤心欲绝。就在我的世界快要黑暗的时候,出现了一盏耀眼的灯。就是妈妈,是妈妈鼓励我:&孩子,你要坚持下去!&于是我坚持下去了,最后我成功了。又有人问我会如此顺利,也许是勇气,也许是坚持!我内心真有说不出的轻松,快乐由此而生!
现在回想看看,那时的我多像顶碗少年啊!失败了,怎么可以退缩,怎么可以认输呢?对,我应该和顶碗少年一样。失败了可以重新开始,摔到了可以重新站起来。无论背负着多重的责任,面对着多么大的打击,只要敢于拼搏有什么事不能解决的呢?
古人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才德的人应该自强不息。面对困难只要微微一笑,困难就会在你坚持的那一瞬间消失。
给自己鼓劲吧,真正有头脑的人应该在风雨中镇定自如。面对大风大浪,如果你选择退缩,那么你将是永远在困难中苦苦绝叫的苦行僧。如果你选择坚持,那么雨后的彩虹会向你微笑。朋友,请你做自己的鼓手,让你高尚纯洁的心灵快乐地在清新中飞翔。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实验小学六年级:史锦辉
本文地址:http://www.lmmw365.net/zuowen/a_2286.html
“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最终才会取得成功。“ 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700字作文也喜欢的作文从鲁班发明锯子,李时珍编写 本草纲目,我们在生活与学习应该怎么做?_好搜问答
|注册&您有新任务,
从鲁班发明锯子,李时珍编写 本草纲目,我们在生活与学习应该怎么做?
被浏览68次
采纳率:42%
善于创新,追求科学发展啊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分享到:
下面是答答童鞋给您的小建议,您看靠谱吗?初来乍到,弄错了您不要生气哦(*^__^*)答答小贴士
等您帮助的附近的朋友换一换
大家都在搜好搜APP下载好搜摸字APP 随时随地随心搜索 用好搜, 特顺手!
第9天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达到生命的彼岸。知道了本草纲目(李时珍撰写药学著作)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李时珍撰写药学著作? 收藏 查看&本草纲目(李时珍撰写药学著作)[běn cǎo gāng mù]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朝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医学集大成者。李时珍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作&&&&者李时珍页&&&&数52卷出版时间1590年
《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年)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
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200年。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
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在训诂、语言文字、、、植物、动物、、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17世纪末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其有关资料曾被所引。用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最大,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还有服器部。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种分类法明显含有生物进化的思想,受到达尔文的高度重视。达尔文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中,引用了《本草纲目》中关于鸡的七个品种和金鱼家化的资料。尤其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
《本草纲目》广泛涉及医学,药物学,生物学,矿物学,化学,环境与生物,遗传与变异等诸多科学领域。 它在化学史上,较早地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同时又记载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现代化学中应用的一些操作方法。李时珍还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一部药物学巨著,也不愧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正如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中指出:“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本草纲目原书插图关于《本草纲目》这部书名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公元1578年,年龄六旬的李时珍完成了《本草纲目》,只可惜尚未确定书名。一天,他出诊归来,习惯地坐在桌前。当他一眼看到昨天读过的《》还摆放在案头时,突然心中一动,立即提起笔来,蘸饱了墨汁,在洁白的书稿封面上写下了“本草纲目”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他端详着,兴奋地自言自语道:“对,就叫《本草纲目》吧!”为了这部书的体例,李时珍考虑了许久,也翻阅了不少书籍,并从《通鉴纲目》中得到启示,决定采用“以纲挈目”的体例来编这部书,并以《本草纲目》这个名称作为自己经历27年搜集、整理、编纂的这部书的书名。《本草纲目》编写后,李时珍希望早日出版,为了解决《本草纲目》的出版问题,70多岁的李时珍,从跑到当时出版业中心南京,希望通过私商来解决。由于长年的辛苦劳累,李时珍终于病倒在床,病中嘱咐他的孩子们,将来把《本草纲目》献给朝廷,借助朝廷的力量传布于世。可惜李时珍还没有见到《本草纲目》的出版,就与世长辞了。这年(1593年),他刚满76岁。
不久,明朝皇帝朱诩钧,为了充实国家书库,下令全国各地向朝廷献书,李时珍的儿子李建元,将《本草纲目》献给朝廷。朝廷批了“书留览、礼部知道”七个字,就把《本草纲目》搁置一边。后来仍在南京的私人刻书家胡承龙的刻印下,在李时珍死后的第3年(1596年),《本草纲目》出版。公元1603年,《本草纲目》又在翻刻。从此,在国内得到广泛的传播。据不完全统计,《本草纲目》在国内至今有30多种刻本。 1596年的金陵胡成龙刻本现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并与2010年3月入选为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公元1606年《本草纲目》首先传入,1647年人弥格来中国,将《本草纲目》译成流传欧洲,后来又先后译成日、朝、法、德、英、俄等文字。
在这部书中,李时珍指出了许多的真正效用,如可治,能够止痛。他还举了日常生活中容易中毒的例子,像用做盛酒器,因有毒素能溶解在酒中,久而久之,会使饮酒的人慢性中毒。他在写作中遇到难题时还跑到实地进行观察。如看到旧本草中所说,吞食是通过来诱捕。他觉得奇怪,认为百闻不如一见,他搞到一只活的,仔细观察了它的生活规律后,发现它是用舌头吃。他又解剖了穿山甲的胃囊,发现里面竟有蚂蚁一升之多,于是写下了这段记载。
李时珍就这样认真刻苦,一丝不苟地写下了他的巨著《本草纲目》。由于他在书中批判了“无毒”,久服“成仙”“长生”等说法,当时皇帝大臣都信们的水银,所以这部著作大书商们都不敢出版,直到他死后于公元1596年才与读者见面。出版后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到处传播它,并进行翻刻,成为医生们的必备书籍。从17世纪起,《本草纲目》陆续被译成日、德、英、法、俄等五国文字。1953年出版的《》,共收集531种现代药物和制剂;其中采取《本草纲目》中的药物和制剂就有100种以上。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本草纲目》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
2011年5月,金陵版《本草纲目》入选。《本草纲目》原序
进《本草纲目》疏
《本草纲目》凡例
----------历代诸家本草
----------引据古今医家书目
----------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
----------采集诸家本草药品总数
----------《神农本经》名例
----------陶隐居《》合药分剂法则
----------采药分六气岁物
----------
----------气味阴阳
----------五味宜忌
----------五味偏胜
----------标本阴阳
----------升降浮沉
----------四时用药例
----------五运六淫用药式
----------六腑六脏用药气味补泻
----------五脏五味补泻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引经报使(洁古《》)
序例目录第二卷
----------序例下
序例第二卷\序例
----------药名同异
----------相反诸药(凡36种)
----------服药食忌
----------禁忌
----------饮食禁忌
----------李东垣随证用药凡例
----------陈藏器诸虚用药凡例
----------张子和汗吐下三法
----------病有八要六失六不治
----------《药对》岁物药品
----------《》目录
----------中品药120种
----------下品药125种
----------宋本草旧目录
主治第三卷\百病主治药
----------诸风
----------痉风
----------
----------
----------卒厥
----------伤寒热病
----------
----------暑
----------湿
----------火热
----------诸气
----------痰饮
----------脾胃
主治第三卷\百病主治药
----------
----------
----------哕
----------呃逆
----------
----------痢
----------疟
----------胀满
----------诸肿
----------
----------
----------转筋
----------喘逆
----------咳嗽
----------肺痿
----------虚损
----------吐血衄血
----------齿衄
----------血汗
----------咳嗽血
----------诸汗
----------怔忡
----------
----------
----------狂惑
----------烦躁
----------多眠
----------消渴
----------梦泄
----------溲数
----------小便血
----------强中
----------大便燥结
----------
----------
----------瘀血
----------积聚症瘕
----------诸虫
----------
----------心腹痛
----------胁痛
----------腰痛
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
----------
----------头痛
----------眩晕
----------眼目
----------面
----------鼻
----------唇
----------口舌
----------咽喉
----------音声
----------须发
----------
----------丹毒
----------风瘙疹痱
----------疡癜风
----------九漏
----------痈、疽
----------外伤诸疮
----------金、镞、竹、木伤
----------跌仆折伤
----------五绝
----------诸虫伤
----------诸兽伤
----------诸毒
----------
----------妇人经水
----------带下
----------崩中漏下
----------产难
----------产后
----------阴病
----------小儿初生诸病
----------惊痫
----------诸疳
----------
----------小儿惊痫
水部第五卷
----------水之一
水部第五卷\水之一
----------雨水
----------潦水
----------露水
----------
----------甘露蜜
----------明水
----------冬霜
----------腊雪
----------雹
----------夏冰
----------神水
----------半天河
----------屋漏水
水部第五卷
----------水之二
水部第五卷\水之二
----------流水
----------井泉水
----------
----------节气水
【药物解说】
在药物解说方面,本草纲目包括八个部分:
释名,罗列典籍中药物的异名,并解说诸名的由来;
集解,集录诸家对该药产地、形态、栽培、采集等的论述;
修治,介绍该药的炮制法和保存法;
气味,介绍该药的药性;
主治,列举该药所能治的主要病症;
发明,阐明药理或记录前人和自己的心得体会;
正误,纠正过去本草书中的错误;
附方,介绍以药为主的各种验方及其主治。
李时珍根据古籍的记载和自己的亲身实践,对各种药物的名称、产地、气味、形态、栽培、采集、炮制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并通过严密的考证,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他在书中介绍和考证了许多来自南亚的药物,并广征佛书,给其中许多药物注出了译名,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本草纲目》改进了中国传统的分类方法,格式比较统一,叙述也比较科学和精密,例如:把广义的“虫”药扩充到106种,其中昆虫药为73种,分为“卵生”、“化生”和“湿生”三类。对动物和植物的分类学的发展具有很大意义。
《本草纲目》把动物药类按虫、鳞、介、禽、兽、人的次序分类叙述,反映了作者“从贱至贵”,从低级到高级的生物进化观。
《本草纲目》纠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之处,如与,本来是同一种药物,过去却误认为两种药物;以前、认为是同药,李氏经过鉴别则确认为两种;在《》将天花、括楼分为两处,其实是同一种植物;前人误认“马精入地变为”、“草子可以变鱼”,一一予以纠正之。并且在本书中还加入了许多新的药物。对某些药物的疗效,李时珍还通过自己的经验作了进一步的描述。本书还载叙了大量宝贵的医学资料,除去大量附方、验方及治验病案外,还有一些有用的医学史料。
本书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还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书中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乃至于历史方面都有一定的贡献。
《本草纲目》乃是一部集16世纪以前中国大成的著作,书中所收集的资料广博,“上至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集”,因此书中不免有些内容与现代的认识不符,甚至有些可能具有迷信的色彩,例如,铅粉辛寒无毒,现代则认为有剧毒的;又如其中人部收录的孝子衣帽、寡妇床头灰、草鞋、男阴毛治蛇咬、女阴毛治“五淋、阴阳易病”、人魄(人吊死后的魂魄)镇惊吓、人肉疗羸瘵(割股疗亲)、人中黄(人粪)治呕血、梁上尘治昏厥等皆可入药。这部分李时珍大多引用《》、《》的说法,采以姑妄信之“凡经人用者,皆不可遗”的态度。另外李时珍并驳斥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认为吃人肉疗羸瘵是错误的。不过也正由于巨细靡遗的收录,使得一些已散佚的古代医书及本草借由纲目而保存下来。《本草纲目》脱稿于1578年,又经过反复三次修改后终于定稿。为了能尽快刊刻此书,李时珍不顾年高体弱,于年两次前往太仓和,请当代文学家、曾任的王世贞作序,之后经金陵出版书商胡承龙应允刻印。从1590年(明万历十八年)起,至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止,前后历时四年才全部刻完。在原书即将出版之时,李时珍告别人世,没有能目睹本草纲目的问世。三年后的1596年,《本草纲目》在南京全部出版,史称金陵版。目前该版本已成为世界珍宝,存世不多。根据著名医史文献学者真柳诚教授的研究,该书在世界各地收藏情况如下(括号内为目录中所列):
(1)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本(别42函8号)全帙本。为井口直树所献本。内阁文库所藏这一金陵本,于1992年由大阪Orient出版社影印出版。(2)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本(205-5)全帙本。为田泽仲舒的旧藏书,后献于国立国会图书馆。(3)日本、东洋文库本(11-3-A-c-23)虽是全帙本,但一部分是钞补内容,为岩崎久弥旧藏书。(4)日本、附属图书馆狩野文库本(狩8?21595?36)全帙本。中国学者狩野亨吉的旧藏书。(5)美国、国立国会图书馆本(G141.76/L61.4)[16]全帙本。日本的旧藏书。(6)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本(0953/子21-1578)全帙本,谓思补山房的旧藏书。(7)中国、本(善本)全帙本。1993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影印出版。根据其藏书印可知,此书曾为解放前的科学技术图书馆藏书。更早的藏书印模糊不清,只知为“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之藏书印。(8)日本、京都府立植物园大森记念文库本(38番)阙卷19~21和卷47~49等6卷。为植物学者白井光太郎的旧藏书。(9)日本、武田科学振兴财团杏雨书屋本(贵593)现仅存卷19~28共10卷。本草学者小野兰山和幕末考证医学者伊泽兰轩的旧藏书。(10)日本、图书馆伊达文库本(30196伊?BR&现仅存卷36~38共3卷。经曲直濑养安院、奥田庆安、幕末的考证医学者弘前藩医涩江抽斋、伊达家等辗转所藏,传至于今。除了上述著名的金陵版之外,《本草纲目》还有版、版、版、本立堂版等多种,先后在国内翻刻60余次,同时还有一些简编本出现。
《本草纲目》明、清善本(金陵本书影)
《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出版后,很快就传到日本,以后又流传到欧美各国,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鲜等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传遍五大洲。早在1951年,在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上,李时珍即被列为古代世界名人;他的大理石雕像屹立在的长廊上。不仅对中医药学具有极大贡献,而且对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著名生物学家也曾受益于《本草纲目》,称它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16世纪中国有两大天然药物学著作,一是世纪初(1505年)的《本草品汇精要》,一是世纪末(1595年)的《本草纲目》,两者都非常伟大。”李时珍行医,既珍视前人经验,又注重亲身实践,医术不断提高。很快他的名声即传遍。当时封藩在蕲州的第三个孙子富顺王朱厚焜,特请他到王府为自己的诊病。此子爱吃灯花、生米、泥土,李时珍根据上述症状,诊其为虫病,于是用杀虫药物治好了这种怪病。不久,封藩在武昌的楚王,又把李时珍请去当侍医。一天,的儿子突然昏厥不省人事,李时珍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后,大胆施用傕吐、攻下类药物,从死亡边缘救回了世子的性命。由此,李时珍被召聘为楚王府“奉祠正”(掌祭祀礼节的官署),并兼管王府的“良医所”,期间曾治愈许多疾病,楚王欲重金酬谢,但都被李时珍拒绝。由此可见,李时珍是一位不重权贵、不务名利、只求为病人解除痛苦的一位医德高尚的医生。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1518年生于东门外的瓦硝坝(现今)。明以前,这个地方是和莲市湖的交 界处,沿湖人民常遭受湖水上涨的灾难。从明代起,为了阻拦湖水的上涨,在这里筑起了堤坝,后来称它瓦硝坝。临近瓦硝坝有周长二、三十里的雨湖,是蕲州风景区之一。东出瓦硝坝,有、龙盘山、,山野里除了花草、树木、竹林之外,还生长着各种野生药材,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好地方。
李时珍出身三代相传的医户人家,祖父是一个医生,父亲,又名李月池,也是当地有名的医生,曾做过“太医吏目”。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在医学理论上也有相当的修养,后来李时珍称赞自己的父亲在诊断疾病方面的知识是“精诣奥旨,浅学未能窥造”。据记载李言闻著有《四诊发明》、《艾叶传》、《人参传》、《痘疹证治》等。李时珍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中熏陶着。
在里,医生的地位非常低下,常与“”、“卖卦”的人相提并论,有时还遭到官僚、地主和豪绅们的欺压。这股势力在明代更甚,当时还规定“医户”人家不能改行,这种轻视医生的社会风气,促使李言闻产生了改换医户地位的想法,决定让李时珍走道路,这样可以取得一官半职,荣宗耀祖,因此,要求李时珍每天背诵《》、《》,准备迎接科举考试。
李时珍从小爱好读书,在14岁那年考中,后来参加考,三次都失败了。有一年,蕲州一带,河水上涨,淹没了田地,又淹没了市巷,农田荒芜,疫情严重,到处流行。蕲州官府举办的“药局”,不替穷人看病,穷人有病,都来找李时珍的父亲医治,临走时,个个都道谢不绝。这一切都被李时珍看在眼里。李时珍20岁的那年,身患“”(),连续不断地咳嗽和发烧,几乎把命送掉,幸得父亲的精心诊治,用把病治好了。李时珍愈想愈不愿走科举道路,向父亲表示,立志学医,做一个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好医生,父亲看他态度坚决,也只好答应了。
李时珍24岁开始学医,白天跟父亲到“”去看病,晚上,在油灯下熟读《》、《本草经》、《》、《》等古典医学著作。李时珍的读书精神是令人钦佩的,“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瞡”。由于他刻苦学习,掌握了治病方法。他曾用“延胡索”治愈了荆穆王妃胡氏的病,又用杀虫药治愈了富顺王之孙的嗜食灯花病,后来又以和气汤治愈富顾王适于的病症而被聘为楚王奉伺正。
多年的临床实践,使李时珍懂得,做一个,不仅要懂医理,也要懂药理。如把药物的形态和性能摘错了,就会闹出人命来。他在阅读《》的基础上,再仔细地阅读了齐梁时期著的《》,唐代的《》,宋代的《》《嘉佑本草》《》《》等。李时珍发现古代的本草书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是“草木不分,虫鱼互混”。比如“”和“”应列菜部,古代的本草书列入草部;“”与“”本是两种药材,而有的本草书说成是一种;“”只能供观赏,不能入药用,而有的本草书将“兰花”当作药用的“”;更严重的是竟将有毒的“”当作补益的“”。李时珍认为古代本草书上那么多的错误,主要是对药物缺乏实地调查的结果。
宋代以来,我国的有很大发展,尤其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外来药物不断地增加,但均未载入本草书。李时珍认为有必要在以前本草书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补充。这时,李时珍已经35岁了。
过了五年,朝廷下了一道诏书,要在全国选拔一批有经验的医生,填补的缺额,武昌的楚王朱英燎,推荐了李时珍。李时珍认为北京是明王朝的京都,那里不仅聚集了全国重要的医药书籍,还可看到更多的药材,这对修改本草书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李时珍接受了楚王的推荐,41岁进入北京太医院,并担任了太医院的职务。
朱厚熜是一个昏庸透顶的皇帝。他一心追求长生不老的仙丹药,还想做。太医院中的们,为了迎合朱厚熜的需要,不仅向全国各地收集“仙方”和“丹方”,同时又翻遍了历代本草书,企图从中获得长生不老之药。有的医官说“久服水银,可以长生不死”,有的医官说“炼食硫黄,可以长肌肤益气力”;有的说“是仙草,久食可以”。李时珍听到这些无稽之谈,更下定决心准备修改本草书。
李时珍利用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但阅读了大量医书,而且对经史百家、方志类书、稗官野史,也都广泛参考。同时仔细观察了国外进口的以及国内贵重药材,对它们的形态、特性、产地都一一加以记录。过了一年左右,为了修改本草书,他再也不愿耽下去了,借故辞职。
在回家的路上,一天,李时珍投宿在一个驿站,遇见几个替官府赶车的马夫,围着一个小锅,煮着连根带叶的野草,李时珍上前询问,马夫告诉说:“我们赶车人,整年累月地在外奔跑,损伤筋骨是常有之事,如将这药草煮汤喝了,就能舒筋活血”。这药草原名叫“”,又叫“”,李时珍将马夫介绍的经验记录了下来。写道:旋花有“益气续筋”之用。此事使李时珍意识到修改本草书要到实践中去,才能有所发现。
为了修改本草书,对各种医书上的不同记载进行调查研究,为了搞清形态相似的、和,曾到家门口的雨湖,还到较远的、沿市湖、进行采集,耐心观察比较,终于纠正了本草书上的长期混乱。
为了搞清的形态,验证书本记载,李时珍来到了城北的龙蜂山捕蛇(白花蛇为蕲州特产),只听得有人唱道:“白花蛇,谁叫尔能辟风邪,上司索尔急如火,州中大夫只逼我,一时不得皮肉破”。随着歌谣而来的是几个肩背竹篓的捕蛇人,他们正朝着几棵走去,据说白花蛇爱吃石楠藤的叶,所以石楠藤也就成了白花蛇的“家”,日夜盘缠在石楠藤上。捕蛇人发现白花蛇后,立即从地上捞起一把沙土,对准白花蛇撒去,说来也奇,白花蛇遇到沙土,真像面粉遇水一样,缩成了一团,捕蛇人立即上前用木叉往白花蛇的颈部叉去,另一手抓住蛇体的后部,这时白花蛇再也施不出威力来了。李时珍走上前去仔细观察了白花蛇的形态,只见蛇头大似三角形,嘴里长着4只长牙,背上有24块斜方格,腹部还有斑纹,与一般的蛇,确实不一样。接着,捕蛇人格蛇挂在路旁的小树上,用刀剖其腹,去其内脏,盘曲后装进了竹篓筐,据说,将蛇烘干后,才能当药用。李时珍记录了捕蛇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活动,不仅补充了本草书,也为后来编写《白花蛇传》,提供了重要材料。几年后,李时珍又根据白花蛇的祛风特性,制成了专治和的“”。据现代药理分析,证明白花蛇的提取物,具有镇静、镇痛,扩张血管和降压作用。
又叫,根据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的记载,穿山甲是一种食蚁动物,它“能陆能水,日中出岸,张开鳞甲如死状,诱蚁入甲,即闭而入水,开甲蚁皆浮出,围接而食之。”穿山甲的生活习性果真是这样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李时珍跟随猎人进入深山老林,进行穿山甲解剖,发现该动物的胃里确实装满了未消化的蚂蚁,证明了本草书的记载是正确的。但李时珍发现穿山甲不是由鳞片诱蚁的,而是“常吐舌诱蚁食之”。他修订了本草书上关于这一点的错误记载。同时他又在民间收集了穿山甲的药用价值,记载了一段“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的顺口溜。
有人说,北方有一种药物,名叫,吃了以后会使人手舞足蹈,严重的还会麻醉。李时珍为了寻找曼陀罗花,离开了家乡,来到北方。终于发现了独茎直上高有四五尺,叶像叶,花像牵牛花,早开夜合的曼陀罗花,他又为了掌握曼陀罗花的性能,亲自尝试“乃验也。”并记下了“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据现代药理分析,曼陀罗花含有东莨菪碱,对有兴奋和作用,对末梢都有对抗或麻痹作用。
李时珍在做曼陀罗花毒性试验时,联想到本草书上关于有解百药毒的记载,也进行了多次试验,证实了单独使用大豆是不可能起解毒作用的,如果再加上一味,就有良好的效果,并说:“如此之事,不可不知”。
李时珍不仅对植物药、动物药进行仔细的调查、观察,对矿物药也做了不少调查工作。他曾到过、铅矿、等地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本草书的记载,是无毒的物质。李时珍为了了解铅的性能,深入矿区,见到矿工们的艰苦工作条件,写道:“铅生山穴石间,人挟油灯入至数里,随矿脉上下曲折砍取之”通过对矿工们的健康调查,认识到铅是有毒物质,“性带阴毒,不可多服”。同时又掌握了铅中毒会引起而出现症状。“若连月不出,则皮肤萎黄,腹胀不能食,多致疾而死”。
“水银”据以前本草书记载,言无其毒;言其久服神仙;言为长生不老之药。确有其事吗?李时珍通过调查,认识到水银是由加热后分解出来的(“汞出于丹砂”);水银和一起加热,可以变成();水银加盐等,又可以变成另一种物质,名叫()。由此,他记述水银是一种“温燥有毒”的物质。“若服之过剂”“则毒被蒸窜入经络筋骨”,“变为筋挛骨痛,发为痈肿疳漏,或手足破裂,虫癣顽痹,经年累月,遂成疾癌,其害无穷。”李时珍又根据六朝以来久服水银而造成终身残废的历史事实,驳斥了久服水银可以长生不老的无稽之谈,并写道:&方士固不足道,本草其可妄言哉。”
李时珍是一个富有求实精神的医药家;为了完成修改本草书的艰巨任务,他几乎走遍了、、、、等地的名川大山,行程不下万里。同时,他又参阅了800多家书籍,经过3次修改稿,终于在61岁(公元1578年)的那年,编成了《本草纲目》。后来又在他的学生、儿子、孙子的帮助下,使《本草纲目》更加完整,更加精美。《本草纲目》包含着李时珍将近30年的心血,记录着李时珍饱尝苦辛的艰难历程。
李时珍还提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的观点。
李时珍对人类的贡献是伟大的,因此深受后世人的尊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医药学家,《》、《》都为他写下了传记。清年间在立碑纪念。解放后,在蕲州镇李时珍墓所在地竹林湖村建立了,整个纪念馆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由本草碑廊、纪念展览、药物馆、百草药园、墓园五大部分组成,邓小平于日亲笔题写的馆名。1956年科学家以题词作纪念,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时珍本草纲目查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