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成区观堂镇农村土地流转转什么时间能落实

您现在的位置: >
谯城区观堂镇人大代表全面督查秋种物资
来源:亳州晚报
★ 订阅亳州手机报,移动用户编发短信AHBZ至,
电信、联通用户编发短信BZ至
本报讯 连日来,谯城区观堂镇组织区、镇人大代表及市场管理人员,对辖区内化肥、种子、农药、燃油等秋种物资经营站点、农资专业合作社进行督查,重点&把脉&质量、数量、生产日期等,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肥、放心种子、放心农药。(苏士领 郁永华)
责任编辑:bzbslh
字号:小大您现在的位置: >
谯城区观堂镇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回头看”
来源:中国亳州网-亳州晚报
★ 订阅亳州手机报,移动用户编发短信AHBZ至,
电信、联通用户编发短信BZ至
本报讯 连日来,谯城区观堂镇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情况,着力对中央、省、市相关制度规定,特别是作风建设情况、制度执行情况,群众反映的断头路、占道经营、乱搭乱建、学校周边安全治理等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做到重点整改,及时快捷,不留死角死面,真正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苏士领 郁永华)
责任编辑:bzbslh
字号:小大亳州-谯城先锋网_2011年谯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谯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日在谯城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政府区长& 吴火权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十五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建议。&&&&&& &一、过去五年,团结拼搏,奋力崛起,成果丰硕&&&&&& &过去五年,是谯城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既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多重自然灾害等重大考验,又迎来了中央扩大内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等难得的政策机遇。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政府紧紧依靠全区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上、民生为先、稳定为重,少说多做、真抓实干”,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区十五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进入了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新阶段。&&&&& (一)五年来,我们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预计,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1亿元,是2006年的2.3倍,人均GDP实现了翻一番;财政收入突破12亿元,是2006年的5倍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亿元,是2006年的4.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亿元,实现了翻一番;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5000万美元,是2006年的4倍;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30.8:27.9:41.3优化调整为25.6:39:35.4,二产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二)五年来,我们始终着力统筹“三化”同步,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区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132家,预计2011年完成增加值35.5亿元,是2006年的3.7倍。目前,全区有2家企业销售收入超10亿元,18家企业销售收入超2亿元,43家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有力支撑了工业强区战略。&&&&&&& 药业经济发展迅速。全区药业工业企业发展到121家,五年间新增89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6家,通过GMP认证58家。预计,2011年53家规模药业工业企业完成产值83亿元,完成税收占规模工业税收的80%以上;中药饮片产量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药业经济在全区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 城市建设攻坚开始破题。累计投资31亿元,修建城市主干道54公里,改造小街巷150条。全面启动老城区改造工作,完成拆迁160万平方米。相继建成魏武广场、花戏楼街、涡河景观带、涡北还原小区、九中、十二中等一大批亮点工程,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提升了城市品位。2010年10月以来,又相继启动了华佗广场、宋汤河西岸、涡河南岸景观带薛阁段等棚户区改造,蒙城路东城海子、丁家坑等城区水系治理,中华药都养生园(郑店子)、105国道烟厂周边土地收储、区人民医院等21个城建重点项目,总拆迁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开启了过去想做而没有做的工程。协助市政府先后实施了主城区道路、桥梁、出入口、人行道改造工程,完成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污水管网、供水管网等一批市政工程改造工作,完成南部新区征地1万多亩,为主城区面积扩大到50平方公里做出了应有贡献。不断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有效遏制了私搭乱建蔓延态势;积极承担城市文明创建工作,市容市貌明显改善,创建安徽省园林城市目标如期完成。&&&&&&& 集镇和新村建设稳步推进。扎实开展乡镇“六个一”工程和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完成14个乡镇集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和12处“清洁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五年来共规划新村619个,建设新村200个,古井、城父、大杨、十河、牛集等乡镇的一批新村初具规模。&&&&&&& 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农业发展特色明显。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2011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88.37万吨,五年间增长31%。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70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80万亩;认定无公害蔬菜产地50多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基地30多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89个,无公害畜产品2个。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区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80家,产值达80亿元;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发展部级和省级专业示范合作社6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到625家;十八里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和城父魏都蔬菜标准园建设进展顺利。畜牧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五年间新增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63个、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3个,新增部级、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6家,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到65%;全区涌现出康楼禽业、天和牧业、三福奶牛场、爱农畜牧等大型规模养殖企业,逐步形成了生猪、奶业、肉牛、家禽等四大主导特色产业。我区先后获得“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国家大宗蔬菜示范区”、“安徽省蔬菜生产十强县(区)”、“安徽省绿色食品十强县(区)”、“安徽省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安徽省新一轮农业标准综合示范县(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区)”、“全省畜牧生产大区”等称号。&&&&&&&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五年来,投资8.6亿元改造县乡道路158公里,建设“村村通”公路957公里,养护农村公路120公里,新建、改造桥梁30座,全区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432公里。济广高速亳州段、泗许高速亳州段建成通车,311国道改造完成。五年来,投资12.08亿元,完成了涡河近期治理、赵王河治理等工程,新建、维修、加固农用病险桥涵5679座,建设农用机井5668眼,整修渠道1195公里,解决了34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2011年我区农田水利荣获省“江淮杯”评比三等奖。&&&&&&& (三)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招商引资是第一要事,发展载体建设不断加快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五年来,共引进区外投资项目78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8个,到位内资238亿元,利用外资1.26亿美元。招商引资工作先后三年荣获全市一等奖。投资38亿元的安徽(亳州)时代国际医药城项目、投资25亿元的恒大城房地产项目、投资23亿元的亿都国际商城及红星美凯龙项目、投资10亿元的杉杉服装产业园项目、投资10亿元的春雨汽车城项目、投资9亿元的北京同仁堂(亳州)产业园项目、投资7亿元的安徽珍宝药业项目、投资6亿元的亳州联滔电子项目、投资4亿元的安踏运动鞋项目、投资3.3亿元的五得利面粉项目等一批大项目落户谯城。全区累计谋划项目1361个,投资规模2151亿元;实施重点项目866个,完成投资192亿元。&&&&&&& 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亳州工业园区26平方公里框架基本拉开,建成区面积达20平方公里,“五纵十横”路网基本形成,通车里程达46公里,实现了“七通一平”;绿化、亮化、交通信号和电子监控全覆盖,与南部新区、十八里镇工业功能区融为一体。累计完成征地1.66万亩,拆迁面积60多万平方米,规划建设还原小区6个,总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56万平方米,1号小区已还原入住。现有入园企业168家,投产88家,在建80家,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3个。园区现开工建设有春雨汽车城、天运物流、亿都国际商城、天津医药物流、安徽(亳州)时代国际医药城等五大专业市场,恒大城、金色名城、绿水家园等三个高标准商住小区,两所新学校,一所中心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安徽省劳动关系和谐园区”、“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 (四)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改革整合了政府组成机构,完成了乡镇机构改革各项任务,理顺了乡镇财政、土地、农业、畜牧、司法行政体系。率先在全省实施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其模式在全省推广。坚持“凡进必考”原则,建立了公务员录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机制,共招录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768人;建立了教师队伍补充和交流机制,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1258人,充实城区教师817人。巩固和完善城乡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医疗补偿水平进一步提高;开展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实现药品零差价销售,改革成果受到国家、省高度评价。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信用社改制工作,组建了药都银行。设立小额贷款公司8家,担保公司4家。投融资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全部完成。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科技进步对经济建设的贡献率达52%,济人药业被认定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全区有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7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我区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深化企业改革,共改制国有集体企业22家,安置职工3023人,处置资产1.5亿元。经营性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制度执行到位。深入开展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组卷87个批次,拆旧区面积3.98万亩,新建区面积3.77万亩,通过置换批准用地17231亩;完成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343个,新增耕地面积1.43万亩。有效缓解了市、区发展用地指标不足问题。&&&&&& (五)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加快社会事业建设,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投入不断加大,累计投入25.8亿元,新建寄宿制学校29所、改造中小学危房75万平方米,占全部校舍面积的75%。投资3422万元,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24个、村卫生室27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0个,建筑面积6.6万多平方米;2011年投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3600万元。全区乡镇卫生院实现收入1.6亿多元,超过全市乡镇卫生院收入三分之一,改革成果初步显现。文化事业成果丰硕,开展了“中国书法之乡”申报工作,“二夹弦”被顺利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完成了《亳州市谯城区地方志》()编纂工作;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全区268个村全部建有“农家书屋”,区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二级文化馆;区梆剧团根据沈浩事迹编演的话剧《民声的印记》在全省公演,受到广泛好评;区大众剧团、双沟镇剧团被省文化厅授予“全省民营百佳院团”称号;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五禽戏”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活动受到广泛欢迎,竞技体育获得金牌56枚。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关闭粘土砖瓦窑厂110座,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7%和6%,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削减任务。巩固以村为主的计划生育长效工作机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4‰以内。村委会换届工作圆满完成,社区工作得到加强。机构编制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外事、侨务、档案、史志等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民生工程逐年提标扩容。全区实施的民生工程由2007年的12项增加到2011年的29项,累计投入资金22.69亿元,惠及广大城乡居民。投入资金4800多万元建设敬老院27所,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由2006年的2.9%提高到49.7%;谯城区光荣院被评为“全国民政先进集体”。发放城市低保金1.56亿元、农村低保金2.2亿元、各类优抚金1.4亿元;发放种粮直补4.56亿元、良种补贴8523.8万元、农机购置补贴4700万元;9584名困难城镇居民和5.06万名困难农民分别享受城市和农村低保;全面开展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全面落实就业政策,城镇累计新增就业4.1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684人,困难群体就业257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收入不断提高,预计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60元,是2006年的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6095元,是2006年的2.13倍。&&&&&&&(六)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依法治区,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加快&&&&&&& 加强平安谯城建设。全面建立应急管理体系,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扎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活动,认真排查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积极化解信访积案和复杂疑难信访事项。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和法律“六进”活动,加强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工作,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7个,依法治区进程全面推进。积极开展“双拥工作”,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少数民族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赶超目标,民族宗教工作呈现良好局面。高度重视农民负担监管工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食品药品监管、工商行政管理等工作有效开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政府执行力。制定完善了《区政府工作规则》,努力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提升政府执行力,推行“四制一法”,狠抓工作落实。建立区长周例会制度、重点工作调度制度、区领导分包乡镇制度和政务督查制度。推行一线工作法,班子成员自降一级、下沉一线,带头深入基层,做到民意在一线掌握,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预决算、重大工程项目以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规范政府行为。&&&&&&& 不断强化内部监督,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五年来,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28件、建议和意见226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792件,办理行政复议案85件。重视审计监督,五年来共开展审计项目205个。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不断增强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本领。打造阳光政府,主动推行政务公开,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平台,发布政务信息10余万条。加快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整合了区行政服务中心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五年来代办行政许可审批等服务事项40多万件。&&&&&&&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1年,我区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预计,201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实施工业项目176个,完成投资42亿元;财政收入迈上10亿元台阶,超过12亿元,同比增长50%;投资、消费、出口增势强劲,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50%、17.9%、20%。2011年,亳州工业园区完成征地6400亩,拆迁面积19.7万平方米,新开工建设安置还原房26万平方米;实现税收1.6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3500万美元。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引进各类项目192个,合同引资额176.5亿元;实施重点项目102个,完成投资56亿元。投入民生工程资金9.3亿元,29项民生工程年度目标任务全部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9%。在全市率先推行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两险合一”试点工作。“中国长寿之乡”申报成功。2011年我区承担了21项城市重点项目拆迁建设任务,总拆迁面积100多万平方米,涉及群众5000多户,共完成拆迁60多万平方米,其中完成了木兰路改造、四中八中操场改造、桐乡路征迁、北京同仁堂(亳州)产业园、蔬菜批发市场扩建等五个项目的拆迁任务。&&&&&&&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谯城发展史上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的五年;是我们经受考验磨砺、承担发展建设任务尤其繁重的阶段;是民生和社会事业投入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区综合实力增强、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五年的发展成果令人鼓舞,让人欣慰,见证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砥砺奋进和拼搏进取;五年的发展成果不仅实现了发展阶段的跨越和物质财富的积累,更为谯城今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提供了精神支持!&&&&&&& 五年来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区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扎实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关心支持谯城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发展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回顾过去五年,我们深刻认识到:加速谯城崛起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紧紧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共谋发展;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必须牢固树立“首位度”意识,坚定不移抓项目、园区和招商,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必须切实加强政府能力和作风建设,依法行政,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大,经济结构不优,发展环境有待优化,人民生活需要进一步改善,依法行政能力和科学化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 二、今后五年,做大总量,提速求好,兴谯富民&&&&&&& 随着国家加快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推进和省委、省政府支持皖北发展政策的实施,谯城已进入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建区以来持续的投入积累,使我区经济内生动力和增长活力开始释放;发展为上的全民共识,科学发展的实践经验,为我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提供了充分条件。&&&&&&&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上、民生为先、稳定为重,少说多做、真抓实干”,牢固树立“首位度”意识,以“做大总量、提速求好”为目标,大力实施以药兴区战略、工业突破战略、城镇带动战略和人才优先战略,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建设特色鲜明、产业发达、生态良好、充满活力的幸福谯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根据区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综合研判发展形势,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全面完成“十二五”发展规划任务,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比“十一五”末翻一番以上;综合竞争实力和发展质量整体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目标,社会管理和保障水平、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就,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围绕上述目标,突出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以工业突破战略为重点,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工业突破战略,改造提升中医药、酒类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坚持“以药兴区”不动摇,打好华佗品牌,加快现代中华药都建设步伐,打造国际性中药产业基地。全力抓好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保健酒、中药日化用品生产,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现代中医药产业。&&&&&&& 改造提升酒类产业。大力实施白酒振兴计划,加强品牌建设和新产品开发,提升白酒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打造白酒知名品牌,提高我区白酒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鼓励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拓展功能保健型白酒、果蔬饮料、功能饮料等新领域。加强白酒产业园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将古井白酒产业园建成集酿造与物流为一体的白酒生产营销功能区。&&&&&&& 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形成产业集群,拓展市场空间;发展畜禽产品加工,壮大现有畜禽产品加工企业,提升优质畜禽产品品牌影响力;发展木制品生产,壮大木制品生产规模,提高林木加工附加值。发挥谯城“中国长寿之乡”品牌优势,开发药食同源系列养生产品,打造养生长寿食品加工基地。&&&&&&&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按照引进战略支撑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基地的模式,以增量盘活存量,重点扶持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农业育种和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增加活力。&&&&&&&(二)以城镇带动战略为重点,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加强市区联动,努力建设亳州中心城市。树立全局观念,主动配合协调,扎实推进主城区各项建设,尽快把亳州市区建设成一百平方公里、一百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加大涡河景观带、华佗广场、宋汤河西岸等棚户区的改造力度;积极推进城区丁家坑、东城海子等坑塘治理;完善城市主干道,推进分支道路建设;配合城市供水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城区供水管网改造;提高电信、宽带、有线电视等信息化设施支撑力。依法整治“三乱”行为,开展城市文明创建活动,打造城市新形象。&&&&&&& 坚持科学规划,全面启动北部新城建设。遵循“科学论证,规划先行,缜密操作,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突出地域特色,明晰功能定位,完善基础设施,高起点、高标准启动北部新城建设,打造功能完善的宜游宜教宜居区,全面提升城区发展的整体水平。&&&&&&& 加快集镇建设。围绕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发展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能力。鼓励各乡镇依托自身优势,充分挖掘内在发展潜力、人文历史资源,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集镇;加快扩权强镇试点建设;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以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为目标,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三)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全面促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全省新一轮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和我市打造百亿斤粮仓目标,落实小麦千斤区创建规划,建设整建制小麦千斤镇、吨粮田示范镇,带动全区粮食生产。稳定蔬菜种植面积,调整蔬菜种植结构,引进新品种,扩大设施蔬菜、优质蔬菜的生产规模。以出口中药材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大力发展亳芍、亳菊等道地中药材种植,加快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组织龙头企业进行规范化产地认证;积极发展中药材专业镇和专业村,推进中药材区域化发展。优化区域布局,调整养殖结构,建设规模养殖基地,积极组织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小区)创建活动,完善疫病防控体系,保障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加快推进特色基地建设,建设优质棉、优质杂果、烟叶和板材等生产加工基地。&&&&&&&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抓好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抓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加强县乡道路改造、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和安保工程建设,计划投资8.66亿元建设农村公路43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83座。&&&&&&& 加快推进新村建设。严格按照乡镇总体规划、村庄布点规划、新村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遵循“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原则,坚持群众“四自”方针,加强中心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探索新村管理模式。&&&&&&&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壮大药材、蔬菜、畜牧养殖和农机合作社等农业专业化组织,提升市场化水平。通过多种合作形式开展土地流转,扩大农业规模经营。继续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四)以发展中心城区为重点,提升服务业水平&&&&&&& 牢固树立大商贸、大物流、大产业理念,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努力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需要,突出发展新兴服务业,拓宽领域,优化结构,提高服务业现代化水平。&&&&&&& 以中药材大市场、安徽(亳州)时代国际医药城、亿都国际商城、春雨汽车城、蔬菜批发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强市场建设,规范市场秩序,优化市场环境;充分发挥我区历史文化名城优势,以北关历史街区、中华药都养生园(郑店子)为重点,打造特色景点景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天运物流项目、华佗广场项目、北部新城核心区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提高商贸物流水平,打造核心商圈。以药都银行改制为重点,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担保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加强和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建设,提升金融业服务水平;推进科研、文化创意和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抓好房地产开发,规范物业管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五)以招商引资、园区和项目建设为重点,扩大对外开放&&&&&&& 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充分把握产业转移机遇,强化算大账、看长远的开放共赢意识,注重加强与知名企业的对接合作,创新招商方式,突出“招大引强”、“招工招新”,进一步增强招商实效;强化劳动密集型产业招商,积极谋划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园,进一步完善招商项目推进和全程服务帮办制度,促进招商成果转化;建立健全大项目招商快速反应机制,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激励机制,提升标杆,激发动力,传递压力,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招商、支持招商、参与招商的浓厚氛围。力争未来五年引进内资500-600亿元。&&&&&&&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稳步推进亳州工业园区扩区扩容,逐步完善园区功能,推动路网及配套设施建设,拉开36平方公里的园区框架,建成区达到30平方公里。到2016年底,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以上,建设安置房和商住小区400万平方米;争取入园项目增加到320个。启动园区自来水厂、垃圾中转站和公交站台等市政设施建设,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处理率达到100%。举全区之力,努力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谯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重点抓好项目建设。科学谋划项目,主动争取项目,积极引进项目,加快推进项目,高效建成项目,以项目建设的大突破、大提速,奋力推进谯城的大建设、大发展。健全项目审批部门协同调度机制,落实项目跟踪服务责任制,健全区领导及相关部门联系项目责任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今后五年,全区储备项目投资规模5000亿元以上,实施重点项目600个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0亿元以上。以博通供应链(保税仓库)建设为抓手,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培育更多外贸主体,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外贸总量,巩固提高中药材出口第一大区地位。支持广印堂、协和成等企业与日本、韩国合作,做大做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 (六)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普及学前教育,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高中和职业教育,进一步调整中小学布局,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农村中小学校安工程;积极引进教育教学人才,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完善城乡低保制度,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建立城乡居民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体系,提高社会救助能力。今后五年,计划建设廉租房4900套、公共租赁房16530套。妥善解决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失地农民、农民工和城市无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提高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保障水平。抓好计生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落实计生奖励优惠政策,推行“诚信计生”工作新模式,促进人口计生综合服务上水平;巩固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加大公益性投入,加强镇村卫生院(室)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岗位技能、创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就业能力和水平;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计划新增就业3.5万人、劳务输出27万人。&&&&&&& 深入推进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按照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方向,统筹规划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激发全区文化旅游产业新的发展活力;做亮“中国长寿之乡”品牌,提高谯城幸福指数和养生魅力。科学配置公共体育资源,增加社区和农村体育设施,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形成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切实维护好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七)以改革创新为重点,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实现政府职能转变,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能;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增强行政权力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盘活国有资产,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深化企业改制,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和央企、全国知名民企的战略合作,提升实体经济,加快推进现有企业上市融资工作,力争实现2-3家企业上市。&&&&&&& 强化人才保障。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构建人才工作保障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积极引进高科技人才、经济建设人才、企业管理人才。贯彻落实就业创业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实践,加强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型企业,积极争取自主创新资金支持,促进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品市场前景好、管理科学的中小企业加速成长壮大;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 优化生态环境,促进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生态村、生态乡镇、绿色学校,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人居,加强水源地保护,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实现村容整洁目标。&&&&&&&(八)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重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运用战略思维,勇于攻坚克难,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加快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突出以人为本,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和纠错机制,加强信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工作,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制,提高抗风险能力。加强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加强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健全政府综合负责、部门联动协作、企业第一责任的质量负责体系;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药材的行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民族和谐团结。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工作,提升全民法律素质。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提高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水平,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三、2012年,改革创新,扎实苦干,实现跨越&&&&&&&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根据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今年工作,必须按照省委提出的“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工作总基调,着眼于又好又快发展,突出投资的先导性、效益性和基础性;着眼于壮大实体经济,努力营造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着眼于增强竞争能力,坚定不移推进自主创新;着眼于增强发展动力,深化改革开放,以大开放实现新跨越;着眼于提升幸福指数,倾心尽力保障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根据今后五年的战略任务,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力争达到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财政收入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4‰以内;全面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任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以上。&&&&&&&&&围绕上述目标,今年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一)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重点做好国内100强、行业50强对接招商。继续开展招商引资推进年活动,力争全年引进项目220个,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个,5亿元以上项目3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引进区外资金120亿元。争取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年产100万件板蓝根冲剂项目和台湾电子产业园项目签约;确保杉杉服装产业园、博通供应链(保税仓库)、香港富威电子、安徽(亳州)时代国际医药城、天津医药物流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安踏喜宝鞋服、北京同仁堂(亳州)产业园、五得利面粉、安徽珍宝药业等项目建设进度,力争主体工程建成。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结合市、区规划和重点建设任务,谋划一批大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市重点项目和省“861”项目范围。实施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12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以招商引资项目为重点,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优化服务,提高效率,强化督导调度,形成推进一批、开工一批、建成投产一批的 良好局面。&&&&&&& (二)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打造发展平台。完善项目帮办制度,强化服务职能,抓好项目建设的立项、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力促入园企业早日投产运营,产生效益,为全区经济发展增添活力。完成工业园区扩区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投资3亿元开工建设亳州工业园区经一路、西一环、文帝西路、振谯路、科技路、光华路等8条道路,投资1.7亿元完成菊花路、养生大道等13条扩区道路续建任务;投资6500万元抓好园区现有道路辅道和绿化建设,提升功能和品位。投资14亿元抓好亳州工业园区2号、3号还原小区扩建工作和4号、5号及李门楼还原小区建设工作。完成征地5000亩,拆迁20万平方米。大力推进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加快做大做强古井白酒产业园、十八里现代中药产业园、大杨粮食产业园等工业功能区。&&&&&& (三)进一步加强城镇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改善环境,建设魅力谯城。实施北部新城建设,完成规划审批和部分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实施新建续建项目23个,总投资90亿元,今年计划投资31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6个,投资23.4亿元;续建项目7个,投资7.6亿元。大力推进华佗广场棚户区改造、宋汤河西岸旧城改造、蒙城路东城海子治理、丁家坑治理、涡河南岸景观带、中华药都养生园(郑店子)、105国道烟厂周边土地收储等城市重点项目,启动城区西部建设,打通老城区与工业园区连接段。实施150万平方米还原房建设。抓好城区小街巷的维护保养工作,对10条小街巷进行高标准的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按照市政府部署,抓好307省道改造、魏武大道与和平西路改造、城市水系改造等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加大环卫基础设施投入,逐步完成城区内旱厕改造任务。进一步加大对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加强城市主次干道管理,落实“门前三包”制度,争创全省文明城市。&&&&&&& 完善功能,加快集镇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乡镇建设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引导乡镇合理规划、加快建设、科学发展。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深化文明创建活动,突出“治脏、治乱、治差”,扎实开展乡镇“六个一”工程,在牛集、赵桥、张店等三个乡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优化发展环境。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发展古井、十八里、魏岗等工业主导型城镇,发展城父等旅游主导型城镇,发展颜集、芦庙、牛集、张店等农贸主导型城镇,发展十九里、赵桥、十河、华佗等城郊服务型城镇。继续加大新村建设力度,全面建设“美好乡村”。&&&&&& (四)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药业经济,力争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药业企业50家,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支持药业企业上市融资,重点抓好沪谯、济人、协和成、同仁堂、华佗国药等重点骨干药业企业上市工作,争取广印堂药业成功上市;坚持差异化发展道路,提升酒类企业的集聚效应,重点培育“难得糊涂”、“金不换”、“店小二”等白酒品牌做大做强,支持“金口”、“唐坊”、“十里酒巷”等一批具有市场潜力的白酒企业发展,扩大谯城白酒在全国的影响力。发展粮食、棉花、蔬菜、林木、畜产品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继续扩大工业投资,谋划工业项目220个,投资总额300亿元;新上工业项目100个、续建扩改项目120个,争取完成工业投资50亿元。新增规模工业企业40家,发展亿元以上企业45家以上,新增中小企业700家。&&&&&& (五)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做靓文化旅游品牌。加快以亿都国际商城、春雨汽车城、安徽(亳州)时代国际医药城、天运物流为重点的商贸项目建设,力争在年底前部分建成开业。加快亳州农产品批发市场、工业品批发市场、华佗广场等重点项目升级改造步伐,提升档次品位。支持亳州百大、盖盛祥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0家。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便利店、仓储店等新型业态。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农超对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农家店信息化改造步伐,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家电下乡经营网点监管,规范经营行为。全力配合市政府做好2012年药博会、白酒文化节等活动,发展会展经济。做好曹操运兵道出口、南京巷钱庄、北关历史街区改造工作,提升层次。做好郑店子风景区、华佗广场、十八里现代农业中药种植园旅游观光、大寺观光旅游区等项目建设,丰富旅游景点,吸引人气。&&&&&& (六)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力促农民增收。认真实施“十二五”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劳务经济,鼓励多种经营,着力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依法维护和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以创建小麦千斤区为抓手,重点抓好17个小麦千斤镇创建和20个万亩超高产示范片建设;抓好农业部4个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和万亩吨粮田整建制推进工作;实施玉米振兴计划,建立10个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引导农户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通过典型示范,提高全区粮食生产整体水平,努力实现小麦单产500公斤以上,总产65万吨。&&&&&&&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步伐,全力推进十八里、大杨、张店等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大杨粮食产业园建设。积极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今年新增2—5家。进一步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建设20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成立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着力推进出口中药材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认真筹备“全省出口中药材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现场会”。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进十河大周设施蔬菜、张店年丰无公害蔬菜、城父魏都蔬菜标准园建设,加快牛集养生山药、五马蒜黄等特色蔬菜基地的发展,提升蔬菜生产水平。深入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重点抓好康楼禽业、天和牧业、芷新富康和魏岗畜牧园区建设。推进泗许高速绿色长廊建设,加快林业经济产业化发展。&&&&&&&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2.82亿元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疏浚大、中沟434条,扩挖塘坝598座,新建、恢复机井3913眼,配套各类机泵8170台套。实施张店乡小农水项目。投资1.95亿元改造县乡公路7条82.6公里,改造危桥41座,建设通村公路33.7公里,维修养护县乡公路30公里,完成路肩硬化安保工程73公里。2012年,力争农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增长9.6%;粮食总产量93万吨以上,增长5%;肉蛋奶总产量15.5万吨,增长5%;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50亿元,增长25%,力促农民收入倍增。&&&&&& (七)进一步坚持改革创新,突破发展瓶颈。继续推进企业改制,盘活国有资产,力争全区国有企业改制任务完成80%以上,积极推进集体企业改制,引进大企业,谋求新发展。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改革任务。巩固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文化体制改革成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激发机制体制活力。改进税收征管方式,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鼓励科技创新,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发挥财政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持作用。&&&&&&& 破解发展难题。突破资金瓶颈制约,做大做实亳州金地建投公司,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信用担保公司等融资平台,密切政银企合作关系,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入驻谯城支持经济发展。力争今年完成药都银行改制为药都农商行。积极探索与央企、上市公司合作方式和途径,解决建设资金、人才不足的问题。继续做好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实施好十河镇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完成古城镇、观堂镇土地整治示范项目,争取更多建设用地指标。加大土地收储、出让力度,争取实现土地出让金18亿元。&&&&&& (八)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认真实施好30项民生工程,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让民生工程成为民心工程。不断完善基本养老、基础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加率达到90%,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5%。新建、改扩建4所农村敬老院。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棚户区改造5300户,计划建设廉租房1000套、公租房3000套;新增租赁补贴对象150户,改造农村危房2000户;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千方百计促进就业,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800个,新增劳务输出1.3万人,组织农民工技能培训3000人。&&&&&&&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加大教育投入,项固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扩大城区教育资源,加快二中新校、十六中建设,新建、增设、改扩建66所城乡幼儿园;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校园治安、消防安全和校车交通安全工作,依法取缔非法办学。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继续做好送戏下乡和送电影下乡活动,全年送戏下乡不少于180场次,送电影下乡不少于6000场次。建立“三曹文化”、酒文化和地方文献阅览室,开展亳州剪纸巡展活动,举办第二届中国(亳州)二夹弦戏曲大赛。力争编排的大型现代戏《诺言》在全省公演,在央视播出。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报“张虚谷故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积极构建市民文化活动平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扶持区梆剧团等文艺团体发展壮大。做好“中国书法之乡”申报工作,确保成功通过评审。加快发展卫生事业,重点加强华佗中医院改造、区人民医院新建及村卫生室建设工作,大力培养全科医生,不断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疾病防控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继续完善以“三项制度”为主导的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强化计生“村为主”工作机制,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全面提高人口和计生工作总体水平。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巩固“全国体育先进县(区)”成果。发展民族经济,维护民族团结,加大对少数民族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继续深入开展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整治力度,改善人居环境。统筹发展档案、史志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推进社会科学发展。&&&&&& (九)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始终把社会管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做到硬道理与硬任务统筹抓,第一要务与第一责任一起担,坚持以人为本,定期分析形势,解决好民生问题,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工作水平。深化“平安谯城”建设,完善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认真开展好“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拓宽民意诉求渠道。进一步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自觉摆正同群众的位置,深入群众,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探索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发生,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认真开展“江淮普法行”活动,深化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创建省级规范化司法所示范区。高度重视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药材安全整治力度,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抓好特种设备、烟花爆竹、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工、消防、交通运输等行业监督管理,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四、强化责任,勇于担当,崇尚实干,廉洁高效&&&&&&& 当前,我们面临着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压力,肩负着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加快发展的任务光荣艰巨。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很多,前进道路上的挑战依然严峻,政府工作仍将处于负重爬坡阶段。我们一定要未雨绸缪,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使命感,坚定必胜的信心,改进政府工作。按照“干部要提神、发展要提速、工作要提效”的要求,凝聚全区人民的智慧力量,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力争各项工作走在皖北地区前列,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惠及全区人民。&&&&&& (一)增强学习意识,提高发展能力。学习是履职所需,政府组成人员要增强学习意识,培养学习习惯。认真学习现代经济知识、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和社会管理知识,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管理社会的能力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强化区政府班子成员周例会学习制度,始终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能结合、会运用上下功夫,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谯城发展实际研究问题、改进方法、推动工作。&&&&&& (二)增强法治意识,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国务院依法行政纲要》和《行政强制法》,严格执行《区政府工作规则》,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坚持把依法办事作为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的行政规则。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构建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体制。强化行政复议和执法监督,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强化内部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推进政务公开,办好区长热线,做好市长热线和市民论坛办理、回复工作。及时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三)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工作效能。强化服务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加强群众观念和群众路线的教育,坚持民生优先的执政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本领。健全机关效能建设长效机制,加强效能监督和问责力度,转变服务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下大力气精减文件、会议,真正把时间和精力投放到工作落实上。进一步完善政府工作落实机制,对重点工作实行分管副区长周调度、区长月调度制度。坚持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问政问计问需于民,推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关系全局的重点问题的解决,切实提高政府工作效能。&&&&&& (四)增强廉政意识,建设廉洁政府。始终把廉政建设摆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政府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始终坚守廉洁底线。不断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整治破坏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严肃惩处违法违纪人员。重点抓好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严格落实工程建设招投标、经营性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等制度,切实保证“资金安全、生产安全、工程安全、干部安全”。
&&&&&&& 各位代表!&&&&&&& 总结过去五年成就,我们满怀豪情;展望今后五年发展,我们信心百倍。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区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谯城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 2012年1月&&&&&&&&&
Copyright?2009&&&&&All Rights Reserved主办:中共亳州市谯城区委组织部& &&& 地址:亳州市半截楼3号皖ICP备号Tel:&&&&&&& Email:&& &&&&&& QQ群:您是本站的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土地流转新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