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能鲜德者何其多也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广交天下志同道合之士,&以今日之我攻昨日之我。&数古往今来之经史子集,&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小组:/xiaozu/190842?home&QQ群:
『然否之义定,心善之效明,虽贫贱困穷,功不成而效不立,犹为贤矣。』——《论衡》
《论语·子罕》——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四书章句集注&子罕第九》&#2.1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达巷,党名。其人姓名不传。博学无所成名,盖美其学之博而惜其不成一艺之名也。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执,专执也。射御皆一艺,而御为人仆,所执尤卑。言欲使我何所执以成名乎?然则吾将执御矣。闻人誉己,承之以谦也。尹氏曰:&圣人道全而德备,不可以偏长目之也。达巷党人见孔子之大,意其所学者博,而惜其不以一善得名于世,盖慕圣人而不知者也。故孔子曰,欲使我何所执而得为名乎?然则吾将执御矣。&
《论语注疏&子罕》&#2.1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郑曰:&达巷者,党名也。五百家为党,此党之人,美孔子博学道艺,不成一名而已。&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郑曰:&闻人美之,承之以谦。吾执御,欲名六艺之卑也。&
《论语注疏&子罕》&#2.2
【疏】&达巷&至&御矣&。○正义曰:此章论孔子道艺该博也。&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者,达巷者,党名也。五百家为党。此党之人,美孔子博学道艺,不成一名而已。&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者,孔子闻人美之,承之以谦,故告谓门弟子曰:&我于六艺之中,何所执守乎?但能执御乎?执射乎?&乎者,疑而未定之辞。又复谦指云:&吾执御矣。&以为人仆御,是六艺之卑者,孔子欲名六艺之卑,故云&吾执御矣。&谦之甚矣。
注:以卑为谦,『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子罕》:『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罕,少也。程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罕者,希也。利者,义之和也。命者,天之命也。仁者,行之盛也。寡能及之,故希言也。
【疏】&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正义曰:此章论孔子希言难及之事也。罕,希也。与,及也。利者,义之和也。命者,天之命也。仁者,行之盛也。孔子以其利、命、仁三者常人寡能及之,故希言也。○注&罕者&至&言也&。○正义曰:《释诂》云:&希,罕也。&转互相训,故罕得为希也。云&利者,义之和也&者,《乾卦文言》文也。言天能利益庶物,使物各得其宜而和同也。此云利者,谓君子利益万物,使物各得其宜,足以和合于义,法天之利也。云&命者,天之命也&者,谓天所命生人者也。天本无体,亦无言语之命,但人感自然而生,有贤愚、吉凶、穷通、夭寿,若天之付命遣使之然,故云天之命也。云&仁者,行之盛也&者,仁者爱人以及物,是善行之中最盛者也。以此三者,中知以下寡能及知,故孔子希言也。
注:孔子很少谈论财力,命运和仁道。《&里仁》有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以为利者所不齿,以为命者所不及,以为仁者盛于行,皆罕言之。利者,以道求之;命者,以义顺之;仁者,以体行之,皆可安。
《荀子·榮辱》
&人之情,食欲有芻豢,衣欲有文繡,行欲有輿馬,又欲夫餘財蓄積之富也;然而窮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今人之生也,方知畜雞狗豬彘,又蓄牛羊,然而食不敢有酒肉;餘刀布,有囷窌,然而衣不敢有絲帛;約者有筐篋之藏,然而行不敢有輿馬。是何也?非不欲也,幾不長慮顧後,而恐無以繼之故也?於是又節用御欲,收歛蓄藏以繼之也。是於己長慮顧後,幾不甚善矣哉!&
《荀子·榮辱》
&榮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體: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通者常制人,窮者常制於人:是榮辱之大分也。材愨者常安利,蕩悍者常危害;安利者常樂易,危害者常憂險;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是安危利害之常體也。&
《荀子 勸學》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 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嚮矣。
《司马法》天子之义第二
&天子之义,必纯取法天地,而观于先圣。士庶之义,必奉于父母,而正于君长。故虽有明君,士不先教,不可用也。&
至于今,居高位者,非为天子,但行其义,亦有所获。居高位,集权重任,无观于先贤先圣,秉承正义之道,不可为也。士庶正义,奉于父母,今人虽无贵贱,但分长幼,知礼也;求正于君长,以虚心好学之心待之,教学相长之中,必有所为。所谓&士不教,不可用也&。
《中庸》今注今译
&&&&& 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的,王云五先生主编的今注今译丛书,不失为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的奠基丛书。全书搜集了历代集注的精华,加之以白话文作译,可以让今人对于古代文化典籍有一个很全面的了解。《中庸》今注今译一书,由宋天正先生以通行朱子章句本为依据,按文意分段,酌採诸家之说,以为辅正。
&&&&& 《中庸》一书,本为《礼记》中的一篇,宋儒朱熹将它和《大学》从《礼记》中提取出来,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中庸》一书的作者一说为孔子孙子思,一说为战国时期儒学学者或秦汉学者,今无定论。宋朝大儒程颐在开篇所言:『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於书,以授孟子。』后世考证发现,子思去世距孟子出生还有几十年,所以《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较为可靠。
&&&&& 关于&中庸&一词,与当世的理解存在着一些差异,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理念在于不偏离,秉承天下的正道;不改变,维系天下的定理。后世谓之以保守观念,而加以不屑,实为谬读。《中庸》一书除了解释何谓&中庸&以及&中庸&的重要性外,更强调了做人的行为准则,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修养身性的方法,达到&至诚&的境界。
&&&&& 读完《中庸》,并不意味着就行了&中庸之道&,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去提高自身的修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秉承正道,维系定理,做到君子之慎独,才是一个重要的开始。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 也,故笔之於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於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 之,有不能尽者矣。』
<论语> 卷一 学而 (2)
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②,鲜矣③;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④。君子务本⑤;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⑥!"
①《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若,少孔子四十三岁。"(《论语》里记载孔子的弟子,通常都称字,如"子贡"或"颜渊"(字上加氏)等;只有有若和曾参称"子",如"有子"、"曾子"。宋程颐以为,《论语》书成于有子、曾子的门人,所以《论语》里独称这二人为子。这似是一种可信的说法。)
②孝,是孝顺父母,弟,是尊敬兄长。"弟"字的通常意思为兄弟的"弟",引申为"尊敬兄长"的意思。这个意思后来有一个专字"悌",但古书里用"弟"字作"尊敬兄长"讲的很多。兄弟的"弟"上声,注中不音;孝弟的"弟"去声,注中音悌,兄弟的"弟"上声,注中不音;孝弟的"弟"去声,注中音悌。好,喜好;呼报切。犯,干犯、冒犯;上,普通指君父和在高位的人讲。
③鲜,意同少,仙善切。(鲜本是一种鱼的名字,但多借用为鲜洁、鲜少字。鲜洁字音仙,论语中没有;鲜少字则注中音出。)
④"未之有也"的"之",是"有"的受词。(中国古代文法,如动词随有弗词,则受词便放在动词的前面。)
⑤"务"字是"专用心力于&&"的意思。本,意为基本或根本(的事情)。
⑥仁,是指仁爱的行为,是人生最高的德行;这里的"为仁",是指"行仁道"讲。(宋陈善的"扪虱新语"以这个"仁"为"人"的假借字。明王恕的"石渠意见"亦说"仁当做人"。这种讲法,似亦可通。但我们从上文的"道"字想起来,作"仁"似较合。)与,音余。(与,本训党与,古书里多用为感叹或疑问的语词,或用作参与字。作语词音余,参与字音预;注中都音明;党与字不音。《说文》有"欤"字,训"安气也",似是语词"正字",但古书仍多用"与"。)
有子说:"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而会冒犯君上的,极为稀少;不会冒犯君上而会作乱的,不曾有过。一个用心于世道的君子,专致力于根本的事情;根本的事情做好了,这个世界就可变成为有道的世界了。孝和悌应是仁的根本!"
《论语·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经常学习,不也喜悦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快乐吗?得不到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评述:第一句说的是:学习并能反复诵习其经业,自身感到有所得,自然是一件喜悦的事。同时,从学习中获得喜悦之情,必然需要对所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人是不可能用有限的生命去穷极无限的知识,兴趣的选择和培养也是同样重要;第二句谈到:对朋友诚恳,热情是为友之道的根本,无此发自内心的情感,又如何会因为远方朋友的到来,而感到无比的快乐呢?第三句则讲得是:君子并不因为别人不理解他而感到怨恨,因为君子的情操是一种本性的流露,而非刻意地显露。
【藩篱论坛】《道德经》节选分类
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道家第一原则:&道法自然&。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刻意,&去甚,去奢,去泰&。人要以自然的态度(三个层面)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所以会有&自然&&释然&&当然&&怡然&。  2、道家第二原则:&为而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四种情况:方而不割-有棱角而不伤人;直而不肆-率直而没有放肆;光而不耀-有光芒而不炫耀;廉而不剐。体现处世的态度:平和、宽容、自然。  3、道家第三原则:&清静为天下正&。清静之道,自然之道。&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道&高明的管理者要懂得:&不言之教&,有时无声胜有声。&治大国若烹小鲜,不可烦,不可挠;烹小鲜者不可挠,治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人劳,挠则鱼烂&。严子陵:&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4、道家第四原则:虚其心。道就是虚,去除心中的念想、重重心事就是快乐;即让心虚着,没有心事,才能体验生命的乐趣。虚心:可以学习新知识(更新知识);可以更加包容一切(无成见)。只有虚其心,才能有容人之量。虚心的意义:可以超越自己,否定自己,不断提升自己;虚心是一种美德,&&心量特别大,能包容各色各样的人,特别是一些有个性的人才(容人之量,是靠把原有对人的成见、意见、不愉快、抱怨、不满意等等忘却才能达到)。经营智慧:忘却屡屡经验(使自己成功的方法、经验,学习更新的、更好的东西)才能有更适合发展的东西。  5、道家第五原则:&正言若反&。自然是阴阳对立统一的。&反动&-事物的发展一定是朝相反的方向运动。&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智者一定有所不智的地方,该智则智,不该智则不智&&有所智有所不智)。&相辅相成&&&太极管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对立面的统一)。美国的张绪道(新道家)主张:从相反的角度考虑同一个问题;考虑正反的转化。学会:放弃掉(防止盛极而衰);继续挖潜。  
一、关于&道&
0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4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2.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二、正言若反
2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3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4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8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7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7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三、清静无为
0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0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0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34.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4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5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29.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3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4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03.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7.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5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60.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迨ㄞ哄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65.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顺。
66.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7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80.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盈虚之道』
《道德经》有云:『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易经》亦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人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不可守其极,不可穷其匮,得之则失,失而复得,此皆盈虚消长之道也。
『君臣父子』非颂扬等级制度
儒家是有平等思想的,所谓『君臣父子』只是一个行为准则,并不牵扯平等与不平等的等级问题&&孔子只是说,为君应如何,为臣如应如何,对臣子有要求,对君王同样有要求。他并没有一味地去强调『忠君』,而不谈君王同样需要礼贤下士,听进臣子的进言,以及维护自身的行为操守。《孝经》里谈到,如果父母有错误,作子女的不指出,那便是一种『不孝』。然而,即使是在当下,我们仍然是需要去提倡『父慈子孝』,『臣忠君明』的&&其中领导与下属间的关系就很类似过去『君臣』间的关系。孔子想做的,只是规划好一个社会框架,让每个人都可以按照某种行为规范去行事,这样才可以使民众『安居乐业』,达到一种社会和谐的境地。所谓不平等的观念,等级制度等,都是根据后来时代的需要,给古人硬加上去的东西。平心而论,后世有了新的制度方式再去批评几千年前古人旧的东西,本身就是不公正的。同时,我们仍要能意识到,阻挡历史的车轮,抑制新旧制度的更替的行为,才更应该遭到世人的唾弃,也必将被时代所淘汰。&
很多时候,我们在追求西方先进文化和理念的同时,却忘了我们自己伟大民族的宝贵文化。想想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几千年,绝对不是因为她的财富,也不在乎她的军事强大与否。真正让我们矗立不倒,得到别人尊重的是我们的文化。想想你身边有个穿金戴银,追求奢华的暴发户,头脑里装得都是一团浆糊,偶尔还在自己的地盘上拿着刀枪耀武扬威,这样的人会得到周围人的尊重吗?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地位并未得到丝毫的提升,原因可能就在其中。
【藩篱论坛集锦】读大学有感——王鹏飞
大学教人立己,为人,处世,治人,治世的根本。儒家强调经世济用,以天下为己任,&在明明德,再亲民。&就是要以自己的行为来彰显高尚的品行,用自己的思想来影响身边的民众。治国平天下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但是身处下位,依然能对这个社会带来很大影响,个人思想的会付诸于行为来启迪周围民众的思想,固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言。因而人一定要从自己做起,先修内德,内德修而德自彰于外,则德可明。说到&格物致知&,我认为从逻辑和科学思维发放的角度来理解的理解是会出现偏差的,因为中国人不如西方人那么重逻辑、讲定义,这是与儒家思维模式的影响不无关系,现在逻辑学课程在国内学校开设已经很普遍了,但是开设定义学课程的还是少之又少的。所以呢,我认为这里强点的不是获取认知的逻辑方法,而是强调万事万物是理相通,通过推究思索莫以具体事物或事件可达到通晓世事、知晓天地的道理。我倾向于赞同程子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藩篱论坛集锦】:读《大学》的意义——梦珂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大学主要就是对人性的束缚,教人要修身修性,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提高个人素质,内外兼修,修身,齐家,平天下。
【藩篱论坛集锦】何为《大学》——梦珂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
何为《大学》:&
大人物之学,教人如何立己,为人,处事,治人,治世的哲学。大学是国学入门的书,讲定国安邦之道,要先从自身开始修身修心,后内外兼修。&
& &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门。』&&无有恒一之道,无有恒一之名,可道可名,非其常也。何谓『天』,何谓『地』,名也。先天地者,无名也。有名生万物,万物皆有名也。存『常无』欲以观其微妙,存『常有』欲以观其际。『常无』与『常有』同源而异名,以『玄』而名之,其玄不可窥,众妙之法门也。
《大学》今注今论讨论集锦——姚瑞
1、关于大学大学是《礼记》中的其中章节,而《礼记》是由汉代礼学家所编,是古代的典章制度书籍。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以我的理解大学本身是统治阶级初学入德之门,而要了解大学之道,要从自身出发,不管是格物、修身还是慎独,都是强调个人的修为,通过修身而达到治国平天下。而大学的现实含义就是修身,那么怎样修身呢?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疐,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我总觉得此要求已超出作为人所能达到的高度,所以说了等于没有说。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现实意义,他给我们一个方向。2、关于知本&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那么怎样才能知本末,知始终呢?在于格物。程子曰:&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程子的意思是通过人心来穷其理,但是人心所知有深浅,所以穷出来的理未必正确,这里我更赞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得出来的道理正不正确,拿到现实中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小站公告】藩篱论坛:《道德经》的讨论
【藩篱国学社】新浪微博:&一. 讨论时间方式: 下午3点整,【藩篱国学社】讨论群:,视频方式&二. 《道德经》简介:《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维基百科&三. 学习资源:
&四. 讨论范围:另见小组公告:
《大学》今注今论 讨论集锦——李新宇整理版
1. 关于大学
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 关于明明德
问:首先,《大学》中提出的明德,我不太理解。我觉得书中是对人性提出了一个基本假设,即人性善论。但是对于人性善本身并没有太多的讨论,似乎是一种不正自明的前提。然而很多关于东西方文明的争论就是从这个基本前提开始的。我们的先贤不愿说或是不曾说的东西,西方学者就很看重,比如休谟的《人性论》
答:明明德,意思就是发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问:那还是有不正大光明的品德啊,要不正大光明的品德从何谈起?
答:德行,是品德和言行,分为好的和不好的,明德,说的就是好的品德。我理解,这个德行是中性的,明德,就是好的品德,当然有不好的,比如说见利忘义,重色轻友。
问:那么问题就来了,人性中固有的善是如何被逻辑证明的?德行和操守本身不是中性的啊~
答:德行是中性的品德也言行人之初是善是恶,不能被证明,就像不能证明是有神还是无神一样。任何哲学都是抽象的,都是不能被证明的,西方哲学也是。所以很多人,学了很多年哲学,发现,自己还在起点。
3. 关于格物致知
有段话是这样的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说的道理浅显易懂,但是真要做到知本末,知始终,就需要很大的智慧,需要很深的阅历。
所以提倡,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就是通过了解事物的内在的原理,获取知识。
问:为什么王阳明格竹七日一无所获,反而大病一场?答:在道家看来,&格物&是有一定限度的,不能过分&格物&,否则,不利于养生。觉得格物应该讲究方法,大学里面就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如果本末倒置,就会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所以我觉得,王阳明很可能本末倒置了 此外,大学提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首先就是说,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再怎样。如果自己想要什么都不清楚,就去格物,那必然是一无所获。
问:我觉得『格物』可能就是大学里所说的『始』,王守仁从格物开始,应该没有违背大学的教义。
答:我觉得他格物的方法不对,切入点不对。并不能因为&格物&是平天下的始,就可以一切从格物开始。因为,对于&格物&本身来说,也是一系列的过程,&格物&自身,也有本有末。格物的本,就是要知道,自己要格什么,要怎么格。就比如说,写文章,从单词到文章,就是从格物到平天下。但是,如何把单词组织起来,还要依靠单词之间的逻辑,也就是格物的方法。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手段是&认识&&研究&,并不是&看&。
问:就像你前面说的,去了解物质的本质,最根本是原子,分子等。如果没有这些科技手段,几百年前是无法按照科学这般去格物的。
答:我觉得不是,虽然科技达不到这个水平,但是方法是一样的。认识、研究,有很多手段望闻问切,看只是一个方面。此外,还可以品尝,竹子还可以烧,还可以泡茶。但但只是看,我觉得,是不够的。你是学化工的,应该了解研究一种物质的方法,比如说,研究氢气,我们可以从,颜色,味道,是否可以燃烧等等方面去&格&。
问:我觉得,如果他去品尝,去烧,去泡茶,和看给他带来的感触和东西,并没有多许多。
答:我觉得不是,&看&只是格物的一种手段。比方说,看竹子,并不知道竹子的药性,但是,吃竹子,用竹子泡茶,是可以知道竹子有清热作用的,这就是手段不同,产生的结果不同 。
问:我并不否认格物的方法有很多,我们未必可以尽其所有,同时我们还要考虑这个时代可以达到格物的水平,和认清自己的局限。包括《大学》这本书也是有它的局限的。答:同意,一套体系,一套方法,未必可以解释所有的疑问这个时候,新的体系,新的方法,就应运而生了。事物都是向前发展的,这是基本规律,如果几千年前的东西,还完完全全适用于现在,那历史的车轮,恐怕早已停止了。
4. 关于亲民和止于至善
亲民&亲&(音xīn)&新&的通假字,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止于至善,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至善,通常是个人的标准,每个人理解的&至善&是不同的,但是也有粗略的标准,比如仁义礼智信,或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经义的所在是精神的&知其所止&,也就是&在止于至善&。要达到这&至善&的境界,不同的人,不同的身分有不同的努力方向,而殊途同归,最后要实现的,就是通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研修而达到&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成为流芳百世的具有完善人格的人。这当然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英雄主义的教育渴望不朽,崇尚伟大,追求完善。对于一般读者,尤其是当今读者来说,这种要求似乎过于理想化,过于远距离了。
《大学》本身说得好&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不同的身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寻找最适合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
知其所止,很重要。人需要认清自己的局限,才可以突破这种局限。
问:《大学》既然核心是修身,对待当今,我们如何做到至善,或者说接近与至善?
首先在于&知其所止&,即知道你应该停在什么地方,其次才谈得上&止于至善&的问题。通俗地说,就是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要干啥。比如,你是学药学的,止于至善,可以是学好自己的专业,找一个合适自己的工作,发挥自己的特长。
问:知易行难
答:是的,所以才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问:政府要百姓学雷锋,百姓骂政府学腐败。
答: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问:我觉得,当官的都应该学一学国学 ~~修身
答:他们认为,没有必要。
5. 关于治国平天下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问:教人有大的追求吧 ,儒家都是讲出世的,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治世,应该不单单是为人处世这么简单。
答:《大学》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年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可以这么理解,大学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但是,最最重要的一环,是修身。修身,可以简单的说,是为人处事。那么,如何修身呢?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才能致知,才能诚其意,才恩呢该正其心,才能修其身。所以,格物是根本,治国平天下是目的,修身是手段。
我想这个应该够清楚了,就像是 原子组成分子,分子组成物质,物质组成物体,物体组成地球,地球组成太阳系,太阳系组成银河系,银河系组成宇宙。格物在这里,就是原子,是微观的最底层,治国平天下在这里,就是宇宙,是宏观的最高层,修身在这里,就是地球,是我们观察宏观和微观的纽带 。
6. 关于君子慎独
要做到真诚,最重要,也是最考验人的一课便是&慎其独&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谨慎,简而言之,就是人前人后一个样。人前真诚,人后也真诚,一切都发自肺腑,发自内心,发自我全部的感官,就像手脚长在我自己身上一样自然自如,一样真实无欺,而不是谁外加于我的&思想改造&,外加于我的清规戒律。这是从正面来说。
从反面来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自欺欺人,掩耳盗铃,总有东窗事发的一天。
说到这里,在市场经济时代,金钱诱惑滚滚而来,政府反腐倡廉,&慎其独&是不是也应该作为公务员们必修的一课呢?
须知,金玉满堂,并不能保得你心情舒畅,身体安康,倒是那疯破道人的《好了歌》唱得好&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所以,比装修房屋(富润屋)更重要的还是装修你自己(德润身),修养身心,做到心宽体胖。而要做到这一切,还得要回到那起始的一点去&&君子必诚其意。
真诚做人,立身之本。
这一段,讲的是诚和正。
7. 关于平等
问:《大学》教人平等吗?
答:平等是相对的。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是一种平等。但是,孔子又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又是一种不平等。
问:儒家讲的是教人逆来顺受吗?
答:至于逆来顺受,也不尽然,虽然很多时候,要求&忍&。但是,孔子也说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所以,这个&以直报怨&就不是要求逆来顺受。
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是一种准则。
答:虽然是一种准则,但我觉得提到了 君臣,父子,就是不平等。如果是平等的,就不应该有君臣,而父子,也应该以兄弟相待。
问:儒家精华,就是教人做人的道理,守规矩,出发点都是好的,稳定社会提高个人素质。
答:这一切的目的都是利于统治,如果有统治,就必然存在统治和被统治,就必然存在不平等。
《大学》今注今论 讨论集锦——王浩整理版
1)关于《大学》是本什么样的书: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我倒是觉得《大学》所说的为人处事之道,可以力行于身,不仅增强个人的修养,甚至可以像书中所说,齐家,平天下。此等为人处事的道理,多对于在高位者所说,例如如何教化民众,如何听讼,如何行仁政等等。礼大学疏引郑目录云:『名曰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所以大学是从格物起,至平天下的一系列过程的论述。&
2)关于『明德』中『德』字的探讨:朱子曰:『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德是一种理,一种性。《汉典》里的解释是一种准则,一种规范。&
3)关于『格物』的探讨:关于格物,我想到王阳明的例子,格竹七日,一无所获。(摘自维基百科: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阳明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格物』即是大学里所说的『始』,王守仁从『格物』开始,并没有违背大学的教义。我想王守仁从中理解是,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被『格』。去了解物质的本质,最根本是原子,分子等。如果没有这些科技手段,几百年前是无法按照科学这般去『格物』的。就王守仁当时的方法,『看』应该是最直接的方法。重要的是,他去『格』了这个物,可以了解竹这个东西,知道它的各种属性,即所谓致知,那么意又何以诚,心又何以正,这个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讨。在当时的王守仁看来,他尽力去格物了,但是一无所获且大病一场,所以才产生了对格物的怀疑,进而有了之后的心学。这是在他当时所得的结论。当我们这里认为只是方法不对,才没有格物,对当时的王守仁来讲是有些不公平的。就像我们现在,就算用了所有的科技,也是无法知道狗的脑子里和狗的世界是怎样的,那么后人有了那种方法,是否又可以继续笑我们格物的方法不对呢?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你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格物中,是不是很危险呢?&&不过这是庄子的思想。我并不否认『格物』的方法有很多,我们未必可以尽其所有,同时我们还要考虑这个时代可以达到格物的水平,和认清自己的局限。包括《大学》这本书也是有它的局限的。所以作为后人,需要一种推敲和怀疑的精神去看待前人的事物,这也是王守仁格竹告诉后人的一个道理。&
4)关于『至善』的探讨:朱子说:『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大学所论述那些事理,追求的就是这种『极』。可能并不是指某个特定标准。我想每个人的目标不同,最终至善的方式也不同。但是修身应该是共同的。并且,『知其所止』也很重要&&人需要认清自己的局限,才可以突破这种局限。&
5)读《大学》的意义:放到今天,我个人觉得读《大学》的意义之一,就是要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人的力量是可以影响到其家庭,和整个国家的命运的。其实联系到现在,我不觉的想到公民意识,即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德,这也是当今社会所匮乏的东西。虽然古人所说的方式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今日,但是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具体如何去做,每个人都会有所不同,最终至善的方式也不同,但是修身应该是共同的。最重要是去寻找个人活着的意义,我感觉做好自己是首先,其次便是奉献于他人和社会。&
6)关于『静』的探讨:心为何不静?我个人感觉那是因为虽然有目标,但是付出的行动不够。全力以赴,则无旁物,其他一切再好的东西与你的目标无关或者抵触,都是所谓的干扰。因为干扰太多,所以心无以静。&
7)关于儒家『平等』思想的探讨:我个人觉得儒家还是有平等思想的。『君臣父子』只是一个行为准则,并不牵扯平等不平等的问题。对臣有要求,对君同样有要求。对父与子也是同样的。孔子只是说,为君应如何,为臣如应如何。《孝经》里也谈到,如果父母有错误,不指出,那便是不孝。即使是当下,仍然是有父子,君臣的社会关系。君臣发展到现在,比较接近的是领导与员工的关系。孔子想做的就是规划好一个社会框架,每个人都按照一种行为规范去行事。我觉得,所谓不平等的观念,等级制度等等,都是更具后来时代的需要加上去的东西。其实你说孔子的时代,搞等级制度是时代的特征。后世有了新的制度方式再去批评先人旧的东西,本身就是不公正的。
人有喜庆,不可生妨忌心; 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蒙学》之《朱子家训》
【解读】 别人有了吉祥可贺的事,不可生出妒忌心理;别人有难或有了灾祸,不可生出幸灾乐祸的心理。&
天生的与人为的——流沙河《现代庄子》(庄子《南华经》)之《大宗师》
天生的与人为的&&流沙河《现代庄子》(庄子《南华经》)之《大宗师》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 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 者,是知之盛也。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 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后有真 知。
天是天,人是人。天有天的所作所为,人有人的所作 所为。天作天为的事物都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人作人 为的事物都是人文科学研究的对象。既研究透了天作天为 的事物,又研究透了人作人为的事物,做到所谓学究天人 ,便达到认识事物的最高境界。天作天为的事物乃是天生 的事物,也就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事物。人作人为的事物乃 是人工的事物,也就是人利用自身智力已掌握的事物去制 造出来的或促成实现的自身智力未掌握的事物。吾辈凡人 学习知识,虽然达不到学究天人的境界,但是能做到大体 上懂得天作天为人作人为两方面的事物,并把这些常识用 来完善自我修养,用来保护自身安全,争取活满天年,避 免中途短命,这便是读书人的万幸了。反之,迷信人定胜 天,妄图扭天行事,只凭一点点常识,硬要用人作人为去 逆犯天作天为,弄得天怒人怨,害得自己丧失天真,浸染 人伪,终被天谴人诛,那便是读书人的悲剧了。
学习知识?懂得天作天为人作人为两方面的事物?谈 何容易。知识源于经验,属于昨日,有待明日新事物的检 验,方可定其真伪。明日未来,事物会变,知识真伪,如 何判断?昨日我们断言,某事属于天作天为,例如山洪暴 发,河水泛滥。明日我们发现,此事也是人作人为,因为 山林砍光,河堤失修,罪在人,不在天。昨日我们断言, 某事属于人作人为,例如急驰争道,翻车遇险。明日我们 发现,此事也是天作天为,因为车夫饮酒求暖,天气乍转 寒,怨不得贪杯,怨天。昨日断言是天,也许明日不得不 说是人;昨日断言是人,也许明日不得不说是天。所谓懂 得天作天为人作人为两方面的事物,是真懂得,还是不懂 而妄言?所谓学习知识,是真知识,还是不可靠的经验之 谈?
一日禅:心不造作,自然清明
&& & & &如果心不造作,就是自然喜悦,如水不加搅动,本性是透明清澈。禅坐的心就像一罐泥水,人们越不理会或搅乱它,杂质就愈会沉淀到罐底,水的自然明净本性也就会呈显出来。心的本性也如此。任其自然,不加改变,就可以找到喜悦和清明的真性。&
《论语》:『隐』与『见』
《論語&公冶长》中,其一,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其二,子曰:&寗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論語&泰伯》中,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从这几段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所倡导&入世&与&出世&的概念是建立在&邦有道&与&邦无道&的前提之上。在政治上,孔子一生都在追求明君以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在他的晚年辗转于各国以寻求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机会,然而在&邦无道&之时,他选择是&去之&以寻求新的希望,&愚&和&隐&恐怕只是他的一种追求和晚年的慰籍。&
《太公六韬·盈虚》
文王问太公曰:&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治一乱,所以然者,何也?其君贤、不肖不等乎?其天时变化自然乎?&
太公曰:&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
文王曰:&古之贤君,可得闻乎?&
太公曰:&昔者帝尧之王天下,上世所谓贤君也。&
文王曰:&其治如何?&
太公曰:&帝尧王天下之时,金银珠玉不饰,锦绣文绮不衣,奇怪珍异不视,玩好之器不宝,淫泆之乐不听,宫垣屋室不垩,甍桷椽楹不斫,茅茨徧庭不剪。鹿裘御寒,布衣掩形;粝粱之饭,藜藿之羹。不以役作之故,害民耕绩之时,削心约志,从事乎无为。吏、忠正奉法者尊其位,廉洁爱人者厚其禄。民、有孝慈者爱敬之,尽力农桑者慰勉之。旌别淑德,表其门闾。平心正节,以法度禁邪伪。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养天下鳏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赋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百姓戴其君如日月,亲其君如父母。&
文王曰:&大哉!贤君之德也。&
《太公六韬》
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周虽蕞尔小国,乃成蚍蜉撼树之功绩,立于文王,成于武王。殷商虽有八百年之基业,然纣王失仁、鲜德、寡义、无道,天下何以归之?以古观今,岂不让人忧哉?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寡见鲜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