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宫殿名称以后还有可以称子的人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0分)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父丕,博学,号为通儒。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①,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民所爱。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拜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宠简除烦苛②,禁察非法,郡中大化③。征为将作大匠④。山阴县有五六老叟,厖⑤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尝出京师,欲息亭舍⑥,亭吏止之,曰:“整顿洒埽,以待刘公,不可得止。”宠无言而去,时人称其长者。以老病卒于家。[注]①明经:明晓经义;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由荐举产生。②简除烦苛:整顿革除烦法苛政。③大化:大治。④将作大匠:官名,掌管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⑤厖(máng):花白眉毛,形容人的老态。⑥亭舍:供旅客住宿休息的处所。【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不同的两项是(4分)____A.而清约省素而山不加增B.以仁惠为吏民所爱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颇为官吏所扰公输盘为我为云梯D.以老病卒于家战于长勺【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①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②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小题3】刘宠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根据文意,简要评析。(2分)-乐乐题库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0分...”习题详情
306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7.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0分)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父丕,博学,号为通儒。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①,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民所爱。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拜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宠简除烦苛②,禁察非法,郡中大化③。征为将作大匠④。山阴县有五六老叟,厖⑤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尝出京师,欲息亭舍⑥,亭吏止之,曰:“整顿洒埽,以待刘公,不可得止。”宠无言而去,时人称其长者。以老病卒于家。[注]①明经:明晓经义;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由荐举产生。&&&&&②简除烦苛:整顿革除烦法苛政。&&&&&③大化:大治。&&&④将作大匠:官名,掌管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⑤厖(máng):花白眉毛,形容人的老态。&&&&&&⑥亭舍:供旅客住宿休息的处所。【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不同的两项是(4分)&&&&A.而清约省素而山不加增B.以仁惠为吏民所爱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颇为官吏所扰公输盘为我为云梯D.以老病卒于家战于长勺【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①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②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小题3】刘宠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根据文意,简要评析。(2分)(4分)B C&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2-福建省武平三中初中毕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0分)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父丕,博学,号为通儒。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①,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民所爱...”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小题1】B中因为/凭借 C中被/替【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强调重点词语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小题1】学生能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内容,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意思对即可。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0分)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父丕,博学,号为通儒。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①,除东平陵令,以仁惠...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0分...”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0分)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父丕,博学,号为通儒。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①,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民所爱。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拜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宠简除烦苛②,禁察非法,郡中大化③。征为将作大匠④。山阴县有五六老叟,厖⑤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尝出京师,欲息亭舍⑥,亭吏止之,曰:“整顿洒埽,以待刘公,不可得止。”宠无言而去,时人称其长者。以老病卒于家。[注]①明经:明晓经义;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由荐举产生。②简除烦苛:整顿革除烦法苛政。③大化:大治。④将作大匠:官名,掌管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⑤厖(máng):花白眉毛,形容人的老态。⑥亭舍:供旅客住宿休息的处所。【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不同的两项是(4分)____A.而清约省素而山不加增B.以仁惠为吏民所爱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颇为官吏所扰公输盘为我为云梯D.以老病卒于家战于长勺【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①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②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小题3】刘宠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根据文意,简要评析。(2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0分)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父丕,博学,号为通儒。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①,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民所爱。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拜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宠简除烦苛②,禁察非法,郡中大化③。征为将作大匠④。山阴县有五六老叟,厖⑤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尝出京师,欲息亭舍⑥,亭吏止之,曰:“整顿洒埽,以待刘公,不可得止。”宠无言而去,时人称其长者。以老病卒于家。[注]①明经:明晓经义;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由荐举产生。②简除烦苛:整顿革除烦法苛政。③大化:大治。④将作大匠:官名,掌管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⑤厖(máng):花白眉毛,形容人的老态。⑥亭舍:供旅客住宿休息的处所。【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不同的两项是(4分)____A.而清约省素而山不加增B.以仁惠为吏民所爱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颇为官吏所扰公输盘为我为云梯D.以老病卒于家战于长勺【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①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②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小题3】刘宠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根据文意,简要评析。(2分)”相似的习题。站内网址搜索
本页最后更新: 12:53:33
【欢迎来到:库车-国家政府官方网导航
网站分类:
网站名称:
网站地址:
站长邮箱:
站长QQ:
收录时间:
报告错误:
欢迎来到:库车-国家政府官方网导航
已报错(0)次,打不开请
收录查询:
数据统计:
今日点入:0 总点入:0 总点出:0
网站简介:
库车古称龟兹,汉代为西域&城郭诸国&的大国之一。西汉中期有居民6900余户,8万多人,胜兵2万,由国王统治。国王姓白,居延城(今库车皮浪古城)。都城宏伟,周围十七八里,城墙三重。匈奴强盛时,龟兹王受匈奴在西域所置僮仆都尉约束,有时倚恃匈奴努力西侵姑墨、温宿、尉头,其势力最远曾达莎车、疏勒。古代西域诸国相互吞并,时分时合,龟兹国成为天山南部最有影响的王国之一。汉神爵二年(前60)年,汉朝置西域都护,治乌垒城(今轮台策达雅),龟兹国归其统辖,部分官职由汉朝政府设置,龟兹王及下属官员皆佩汉印绶。西汉末年,中原内乱,无暇西顾,匈奴趁机卷土重来,另立龟兹王,控制龟兹国。东汉永元三年(91),班超定西域,设都护府于龟兹,治它乾城(今新和大尤都斯)。龟兹王归其节制。魏黄初三年(222),在西域置戊己校尉,龟兹受其节制。晋太宁二年(324),龟兹受前凉统治。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吕光率兵西征,龟兹臣于前 。晋太元十一年(386),吕光建后凉政权,以其子为西域大都护,龟兹为其管辖。北魏神瑞元年(414),柔然大檀继承可汗位,向西域发展,龟兹属于柔然。北魏常泰七年(422),北凉主沮渠蒙逊灭西凉,西域36国皆辖属贡献,龟兹受其统治。北魏太平真君十年(449),万度归讨龟兹,龟兹等天山南路诸国重新归属北魏。北魏皇兴四年(470),柔然收于田,龟兹属柔然。北魏正始四年(507),吠哒控制天山南路,龟兹受其统治。北周天和二年(567),突厥与波斯联合灭吠哒,龟兹臣于突厥。隋开皇三年(583),突厥汗分裂为东西两个汗国,龟兹受西突厥统治。唐贞观十四年(640),唐朝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显庆三年(658),治所移至龟兹,龟兹仍为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高宗时,设龟兹都督府,以龟兹王为都督。唐开成五年(840)后,漠北回鹘诸部纷纷迁徙,庞特勤率部迁至安西(今库车)称可汗,为龟兹回鹘可汗之始。宋朝时,回鹘龟兹国依旧维持王权体制。辽保大四年(1124),契丹贵族耶律大石西征,建立西辽国,龟兹为其附庸。蒙古成吉思汗十三年(1218),成吉思汗破西辽,龟兹归蒙古汗国管辖。成吉思汗二十年(1225),库车属察合台汗封地。察合台汗将东起库车,西至费尔干边疆的地方赐给其总管乌儿秃布。元至元五年(1268),察合台汗国附属于窝阔台汗之孙海都,库车为海都的势力范围。元大德十年(1306),察合台后裔尽收海都生前所占察合台汗国赐地,库车受察合台汗国的统治。秃黑鲁帖木儿为察合台汗时,库车为其总管播鲁只家族的封邑。明成化四年(1468),库车受东察合台羽奴思汗统治。明嘉庆十二年(1533),叶尔羌国脱离东察合台汗国而独立,库车辖属叶尔羌汗国。清康熙十九年(1680),准噶尔部深入南疆,库车受准噶尔汗国控制。乾隆二十三年(1759),清朝设库车办事大臣,统管地方军政,并沿袭旧制,续行伯克制,辖理回部事务。光绪九年(1883),设库车直隶厅。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厅为直隶州,析28庄建沙雅县。中华民国2年(1930),库车建县,隶属新疆省第四行政区。民国11年(1922),设托克苏县佐。民国19年(1930),析12庄建托克苏县(今新和县)。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库车县隶属于阿克苏专员公署。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库车县文化路8号 邮政编码:842000
【最新来访网站】
?&?&?&?&?&?&?&?&?&?&?&?&?&?&?&?&?&?&?&?&?&?&?&?&?&
【相关点出网站】
?&?&?&?&?&?&?&?&?&?&?&?&?&?&?&?&?&?&?&?&?&?&?&?&?&
免责声明:888导航以上所有广告内容均为赞助商广告提供,对其经营行为本网站恕不负责。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强烈建议使用 IE5.0 以上浏览器 分辨率当前位置:
>>>学生子游对孔子前后言论不一提出批评,当时批评孔子的人不少,有..
学生子游对孔子前后言论不一提出批评,当时批评孔子的人不少,有人还骂他是丧家之犬,但是自汉代以后不断为孔子溢美,成为天下第一圣人。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孔子时代人们不把他当圣人看 B.被溢美的孔子不是真实的孔子C.孔子被不断溢美的过程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过程 D.自孔子诞生起就成了政治符号失去原有的真实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学生子游对孔子前后言论不一提出批评,当时批评孔子的人不少,有..”主要考查你对&&孔子和早期儒学&&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孔子和早期儒学
孔子和早期儒学: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
1、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2、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方面的治国原则;3、孟子“仁政”、“民贵君轻”主张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政治而遭到新兴地主阶级的冷遇。 &春秋——孔子:&主张和贡献:& 1、核心:是“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政治思想: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朝的礼乐制度——保守部分;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包含民本思想。& 3、教育思想: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战国——孟旬:&1、孟子:& ①发展了仁,提出了“仁政”&&②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③伦理观:性善论&2、荀子:& 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②民本思想:君舟民水&③伦理观:性恶论&④制天命而用之& 历史地位:经过孟子、荀子对儒学的总结与改造,儒家思想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儒家思想的形成:春秋晚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创立了儒家学派。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大宗。秦始皇实施焚书坑儒,在对先秦思想文化进行粗暴否定的同时,也使儒学的发展因此进入了低潮。至汉代,随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的建立,太学建立,儒学获得了官方地位。儒家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的社会因素相当复杂,与春秋时代的社会变革、鲁国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春秋末期,由于铁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为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原来为周天子所有的“公田”,逐渐转化为诸侯贵族的“私田”。政治上,平民与贵族,奴隶与奴隶主,新兴封建势力与奴隶主贵族,以及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矛盾激化了,诸侯争霸兼并土地的战争日益频繁,奴隶的逃亡与暴动连绵不绝,王权衰落,各国诸侯贵族势力大大削弱。新兴封建势力日益兴起。在思想意识和文化上,“学在官府”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孔子首倡“有教无类”,广收弟子,宣讲儒家思想,出现当时影响最大的私学。孔子把西周以来奴隶主贵族的文化思想,改造成为以“仁”为核心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和文化教育的儒学,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同时,儒家学派诞生于鲁国,也与鲁国特定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鲁国是周代开国天子武王之弟周公旦的封地。周公在西周王朝长期执政,这种特殊的政治地位,使鲁国成为了西周时代三大文化中心之一(另两大文化中心为周王室和商朝的故地宋国)。春秋时代,鲁国在文化上仍旧保留着最多的周文化传统,以致到春秋末期还享有“周礼尽在鲁”的名声。这种文化传统对孔子有很大影响,为他创立早期的儒学思想体系提供了条件。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仁”字最早见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我的才能和美德同先父一样)。”这个“仁”指的是才能和美德。后来的政治家讲“仁”,则指的是人际的伦理关系。孔子对仁作了充分的阐发,把它提高到伦理哲学的最高点,形成为一种系统的儒家学说。孔子所讲的“仁”,含义十分宽泛,“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则是其最主要的两个内容。孔子强调,仁既是人的内在心理感情和自觉道德意识,也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仁者应该“泛爱众”“亲亲”“能爱人、能恶人”,为此必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卫灵公》),“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孔子所讲的“仁”是普遍的爱,它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存在的。不过,孔子讲“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劳动者身份地位的变化,这是思想发展史上的飞跃。孔子所讲的“仁”,又是同“礼”联系在一起的。他说:“克己复礼为仁。”只有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周礼的规范,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才算有了仁德,这反映了他对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僭越周礼行为的不满。在上述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孔子针对春秋时弊,要求体察民情,减轻剥削,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择可劳而劳之”(《论语·尧曰》),“薄赋敛”(《说苑·理政》);反对暴政虐民,斥责“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主张行德政,省刑罚。后来,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形成“仁政”学说和重民思想。
儒家学派:儒家学派是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儒”在古代,是指从巫分化出来的,专门为贵族人家祭祖事神、办理丧事的知识分子。孔子以后,儒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指的是以孔子为宗师的儒家学派。儒家学说的内容,主要是“祖述尧舜,宪章(效法)文武”,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张“德治”(礼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战国时,“儒分为八”,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各个时期的儒家总是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儒家学说来。如两汉有以董仲舒和刘歆等为代表的今古文经学及谶纬之学;魏晋有王弼、何晏以老庄思想解释儒经的玄学;唐代有韩愈为排斥佛学的儒家“道统”说;宋明有兼取佛道思想的理学;清代前期有汉学、宋学之争,清代中叶以后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至五四运动前后,儒家学说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才逐渐丧失其作为正统思想的地位。
发现相似题
与“学生子游对孔子前后言论不一提出批评,当时批评孔子的人不少,有..”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63639101748103779119720100696126890历史真的有张良子房这个人吗_百度知道
历史真的有张良子房这个人吗
,张良(?-前186),字子房,传为汉初城父(今安徽亳州。《后汉书注》云“张良出于城父”,城父县属颍川也。《史记正义》:“括地志云:‘城父在汝州郏城县东三十里,韩也。’”)人。汉高祖刘邦的谋臣,秦末汉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之一。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初政治家、军事家,西汉开国元勋, 史称“汉初三杰”之一。至今,安徽庐江、陕西汉中、河南兰考、张家界,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等都说有张良墓,令人真假莫辨。    张良秦末汉初谋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韩。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为其主要“智囊”。楚汉战争中,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坚实基础,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这一名句,也随着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而流传百世。汉朝建立时封留侯,后功成身退,千古流芳。张良先祖原为韩国颖川郡贵族其祖三代为韩丞相本姓姬。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在古博浪沙(在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遂,逃亡至下邳(今江苏徐州市睢宁县古邳镇)。秦末农民起义中,率部投奔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为韩申徒。以韩申徒之职率军协助平定关中,刘邦西入武关后,在峣下用计破敌;鸿门宴上帮助刘邦脱离险境;灞上分封时“为汉王请汉中地”。后韩王成被项羽杀害,复归刘邦,为其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期间,“长计谋平天下”,都为刘邦所采纳,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汉朝建立,封留侯。见刘邦封故旧亲近,诛旧日私怨,力谏刘邦封夙怨雍齿,释疑群臣。刘邦曾赞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子房功也”。传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 汉十年(公元前197年),汉王朝上层出现了一场新的危机。刘邦有改易太子之意。当时刘邦宠爱戚夫人,并察知吕后有异心,有代刘而王的迹象,故欲废太子孝惠(吕后子),改立赵王如意(戚夫人子)为国储。朝野大臣,群起谏争,但丝毫不能更改刘邦初意。眼看太子位行将被剥夺,吕后遂求救于“智囊”张良。张良考虑到太子一位,事关重要,不可轻易更立,大儒叔孙通说得好:“太子天下本,本 一摇天下振动。”再加上当时天下方定,汉朝统治根基还未稳固,各项制度还正在健全,只有顺其现状,无为而治,才能安定天下,稳保江山。基于这个大局,张良遂对吕后说道:口舌难保太子,“商山四皓”(皓:白,即四个白头发的老人,分别是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皆八十余,节义清高,不就汉朝爵位,匿亡山林,皇上敦聘不至,但仍然高义“四皓”。太子若卑辞固请“四皓”出山,出入宫廷以“四皓”相随,皇上必问而知之,知之则太子位可固。事果如张良言,刘邦问知伴随太子的“四皓”就是自己数请不来的隐士,今为太子左右,可见太子羽翼已丰,翅膀亦硬,奈何不得,从此再也不提易立太子一事。太子终得嗣位,吕后为此对张良也勋口敬重。   《史记》、《汉书》对张良帮助萧何筹谋划策多不记载,但亦无妨张良后期的功绩。论功行封时,按级班爵,汉高祖刘邦令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辞让,谦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苏沛县),刘邦同意了,故称张良为留侯。张良辞封的理由是:他韩灭家败后沦为布衣,布衣得封万户、位列侯,应该满足。看到汉朝政权日益巩固,国家大事有人筹划,自己“为韩报仇强秦”的政治目的和“封万户、位列侯”的个人目标亦已达到,一生的宿愿基本满足。再加上身缠病魔,体弱多疾,又目睹彭越、韩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惨结局,联想范蠡、文种兴越后的或逃或死,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哲理,惧怕既得利益的复失,更害怕韩信等人的命运落到自己身上,张良乃自请告退,摒弃人间万事,专心修道养精,崇信黄老之学,静居行气,欲轻身成仙。但吕后感德张良,劝他毋自苦,张良最后还是听从了劝告,仍就服人间烟火。   张良的卒年,《史记》记为高后二年,《汉书》记为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此处存疑。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初政治家、军事家,西汉开国元勋,
张良[1]史称“汉初三杰”之一。至今,安徽庐江、陕西汉中、河南兰考、张家界,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等都说有张良墓,令人真假莫辨。    张良秦末汉初谋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韩。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为其主要“智囊”。楚汉战争中,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坚实基础,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这一名句,也随着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而流传百世。汉朝建立时封留侯,后功成身退,千古流芳。
有!墓都被挖出来了。。。还能有假! 里面还有本《素书》比墓价值高!
西汉开国功臣,汉书有记载。
张良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朝以后的医学知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