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爱国名将叶挺纪念馆

 |  |  | 
- -五洲龙集团链接- -
重庆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沈阳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广东五洲龙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您现在的位置: >>
爱国名将叶挺长子叶正大将军莅临澳门环保车展 为五洲龙插上北斗星的翅膀
&12月14日下午,著名爱国将领叶挺长子、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叶正大将军工莅临2013海峡两岸(澳门)新能源科技论坛暨环保车展,参观了在此展出的五洲龙新能源客车。&&&& 在展会现场,叶正大将军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每一款五洲龙新能源客车和五洲龙核心零部件,并且每参观一辆车,他都要详细询问车辆的配置、性能和技术参数,在一旁陪同参观的五洲龙集团总经理陈志强,对此一一作了解答。
&&& 五洲龙集团国际营销总经理张盈盈告诉叶将军,她的父亲,五洲龙集团董事长张景新先生,热心于节能环保事业,早于2000年之初,便投身于新能源汽车的自主研发生产,历经千辛万苦,打造出中国的第一辆混合动力大巴,经过14年的发展,五洲龙集团现已发展成为拥有4个生产基地、8000余名员工、新能源客车年生产能力达5万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五洲龙目前已投放到市场的新能源客车,每年可为国家节省燃油4248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量约16万吨。叶正大将军听后非常高兴,对张景新董事长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倾民营企业全力致力于绿色环保事业的壮举,表示十分赞赏。&&&& 当听到张盈盈总经理介绍,五洲龙采用卫星系统打造了国内首创的新能源汽车全球智能监测云管理平台,用于采集车辆运行实时数据、进一步保障车辆运行安全时,叶正大将军表示,我国的北斗卫星是国家自主研制、完全自我控制的系统,可以不依赖外国的系统。北斗卫星系统能够同时接收北斗卫星、美国及俄罗斯的卫星系统,由于它完全由国家自主研制,其安全性及可靠性更高更易掌控,并且这套系统完全适合五洲龙智能监测云管理平台使用。叶将军同时表示,他愿意支持五洲龙获取北斗卫星系统的授权,让五洲龙新能源客车插上北斗卫星的翅膀,为新能源客车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会展中心董事长吴福、五洲龙总经理李宁一、副总经理张盈盈以及和欣公司总经理杨丰文与叶正大将军合影叶挺纪念馆
叶挺纪念馆坐落在惠阳淡水镇,在日举行揭幕典礼。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题词是:“北伐名将,抗日英雄,铁骨铮铮,浩气长存。”国家主席杨尚昆的题词是:“叶挺同志一生为正义,光明奋斗不屈不挠,我对他无限崇敬!”国务院总理李鹏的题词是:“学习和缅怀叶挺将军的革命斗志和历史功勋。”叶挺将军因居旧址纪念馆位于叶挺路112号,占地总面积1500平方米。叶挺纪念馆是10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也是广东省三个重点红色景区之一。
叶挺纪念馆叶挺纪念馆是日奠基的。建筑面积一千五百平方米,馆名由叶剑英元帅题写,纪念馆正中大厅是叶挺的半身石像。纪念馆根据叶挺的生平分为:出身农家,从戎救国;赴法深造,编练新兵;北伐先锋,保卫武汉;举旗南昌,再战广州;领导抗敌,卓著勋劳;皖南浴血,铁窗铮骨等七个部分。
叶挺纪念馆是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叶挺纪念馆建于叶挺家乡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政府所在地——淡水镇叶挺中路。是1986年经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建立的。在日,叶挺诞辰95周年之际开馆。
展馆规模编辑
叶挺纪念馆叶挺纪念馆占地面积为8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绿化面积5000多平方米,主馆建在风景秀丽的卢屋山腰。展馆正门上是叶剑英元帅题写的“叶挺纪念馆”五个刚劲有力金光闪闪的大字。展览馆共分为八个展厅,大厅内竖立一座高达两米的叶挺汉白玉雕像。雕像两侧是江泽民和李鹏同志为展馆开馆题的词,江泽民题词是:“北伐名将,抗日英雄,铁骨铮铮,浩气长存”。李鹏的题词是:“学习和缅怀叶挺将军的革命斗志和历史功勋”。纪念馆用四百多件珍贵的文献、文物、图片,再现了一代名将叶挺将军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和他的高风亮节。
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惠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基地。故居为叶挺祖屋,是其祖父叶沛林所建。百多年来,虽战火频繁,都没有破坏,解放后,一直得到人民政府的保护。1978年被列为惠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日经维修,叶挺故居正式开馆。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粤府1989(92)号文,批准叶挺故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9月,惠阳市成立《修缮叶挺故居》领导小组,并启动修缮扩大绿化叶挺故居工程。 2003年5月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叶挺故居修缮工程顺利完工。直通周田会水楼村的将军路开通,故居门前建2000平方米叶挺故居广场。广场中央竖立一座叶挺铜像。故居、读书亭——惠宝抗日游击总队部旧址按“修旧如旧”换掉被白蚁蛀坏的木椅等,重新修复破败的土墙。并按故居保护范围修筑了围墙。绿化面积达3000平方米。在日叶挺诞辰107周年,叶挺故居举行隆重的重新开放剪彩仪式。江泽民为故居题匾:《叶挺将军故居》。
(责任编辑:杨瑞山)爱国的理由
爱国的理由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电话: 86-1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日)叶挺曾在狱中为郭沫若祝寿 称其“功追高尔基”(图)
扫一扫 手机阅读
 1938年,叶挺(右一)在汉口为新四军筹款、筹枪,中间为郭沫若。
  1924年1月,国民党召开&一大&,决定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国民革命军上校团长叶挺,与文士郭沫若在广州由结识至相交。 1926年6月,郭沫若出任北伐军政治部副主任,则与叶挺一文一武共同参战于北伐战争中。
  1927年,南昌起义军东征失败后,郭沫若去日本避难,叶挺则与张太雷等人发动广州起义,成立广州革命公社,不久失败。叶挺去欧洲考察。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后,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共同抗击日寇的侵略。郭沫若回到上海,而后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出任主管宣传抗日的第三厅厅长,以爱国民主人士身份,从事抗战工作。叶挺也是在郭沫若回国不久,以无党派将军接受蒋介石的任命,出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中将军长。从此之后,一武一文的叶挺与郭沫若,再次同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并肩战斗在同一条战线上,挚友情,爱国情,融于一体。
  当叶挺即将率领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时,叶军长特请他的知心挚友郭沫若,将《论语》里的名句:&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书写成条幅,悬挂于居室中堂,永为自勉。
  日,&皖南事变&发生后,叶挺被扣押,于1月14日被押送到上饶集中营。郭沫若得悉消息,即以悲愤之情,题写两语:&风雨今宵添热泪&;&怅望江南余隐痛&。为挚友的罹难,深表悲痛。而在上饶囚室里的叶挺,继愤怒抗议之余,更是大义凛然不改&匹夫不可夺志&的初衷,英勇不屈,置生死于度外。从狱中给挚友郭沫若发信,替他安排后事,嘱托先行题写墓碑:&他日我死了,墓碑愿至友郭沫若君题写&&历史悲角叶挺之墓。 &
  叶挺身在囚室,虽然不能率军杀敌上战场,却仍然以无限深情,时刻关怀郭沫若能用一支大笔,横扫千军,高扬战旗斗敌寇。 日郭沫若五十寿诞时,叶挺身在重庆渣滓洞囚室,利用香烟罐上的圆纸片,亲手做成一枚&文虎章&,在背面上书写&寿比萧伯纳,功追高尔基&十个大字。然后让夫人李秀文女士亲自送到郭沫若家中。郭沫若接过如此特殊意义的寿礼,禁不住涌出热泪,久久不能停止。
  时过不几日,郭沫若接到叶挺在重庆渣滓洞囚室写给他的明志诗作,署名&六面碰壁居士&,写于日的《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将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捧读过后,郭沫若当即奋笔写下钦敬赞语:&我敬仰叶挺,他有峻烈的正义感,使他对横逆永不屈服。他的诗是用生命和血写成的。 &
  抗战胜利后,日,叶挺重获自由,回到了重庆中共代表团的驻地,郭沫若便于当日晚,前去看望他的老友叶挺将军。叶挺一见郭沫若即豪情地说:&沫若,记得吗,&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现在是一切都兑现了。 &事实确真是如此,蒋介石曾几次会见叶挺谈话,要任命叶挺为国民党军的战区司令长官,也算是升官加&重用&。可是叶挺却都是冷冷地回答说:&若是放我出去,我还是要去当新四军军长。 &
  遗憾的是,日,因飞机失事,叶挺将军一家四口与王若飞、博古、邓发等中共领导人遇难。正在重庆的郭沫若,痛彻心脾,放声痛哭。
  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一直深深怀念志趣相谐,性情投合,结局悲壮,长眠于延安烈士陵园的挚友叶挺将军。 1961年12月,郭沫若去广东视察时,特地前往肇庆,去到当年叶挺独立团团部的阅江楼,回顾1926年时相见于这座楼里的往事,缅怀遇难已15周年的挚友叶挺将军。即情赋诗,概述北伐名将叶挺光辉的一生。
  北伐从征忆昔年,党军独立一雄团。
  纵教汀贺传天险,终使吴刘遭痛歼。
  革命前驱红十月,捐躯遗恨黑茶山。
  阅江楼上流风远,心绕延河烈士园。
  1970年11月,叶挺将军的次女叶剑眉在北京拜见郭沫若,特向郭伯伯请求题写叶挺将军的遗作&&《囚歌》,以作永恒纪念。郭沫若欣然提笔,将留存心底的挚友杰作 《囚歌》,满怀深情地写在长40公分,宽30公分的宣纸上。
  □刘肃勇 作者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 
编辑:于晓丹
责任编辑:王敬东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移动看!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24小时点击排行北伐名将叶挺在狱中
第10版:博览
&&&&&&&&&&
北伐名将叶挺在狱中
  日拂晓,在皖南事变中指挥部队战斗了8昼夜的新四军军长叶挺,率部队突围至狮形山北坡,遭到国民党军一〇八师的重兵围堵。&  为了摆脱困境,叶挺带着他的随行人员下山与对方谈判,却被无理扣押了,“北伐名将”叶挺转眼之间变成了“罪人”。  一&  蒋介石对“北伐名将”叶挺的军事才能一向很欣赏,多次想拉他过去,但都被叶挺拒绝。叶挺任新四军军长时,蒋介石曾寄予厚望,想让叶挺把共产党的队伍带到前线让日寇吃掉。但3年来叶挺没有按他的想法做,使他很失望。现在,叶挺虽然落入他的掌心,但他迫于国内外的舆论压力,也没敢将叶挺“交军法审判”。于是,蒋介石使出惯用的手段,威逼利诱,加紧“收买”叶挺。他认为只要假以时日,软硬兼施,折服叶挺只是迟早而已。&  可是蒋介石错了。叶挺不是政客,虽说曾脱党10年,但他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仰,严守人格节操。从他被扣押的那一天起,就做好了进行狱中斗争的思想准备,他要把监狱当作“心灵苦斗的战场”。&  叶挺被扣押后,几经辗转,被押到江西上饶集中营七峰岩监狱。在这里,叶挺和他的随员被拆散开来,他被单独关押在一座庙堂里。随员们则被绳捆索绑,钉上脚镣,投入了暗无天日的山洞。&  蒋介石决定使用软的,试图说服叶挺,他派出的第一个劝降说客便是直接制造皖南事变的刽子手顾祝同。顾祝同是叶挺在保定军校的同学。先把叶挺从七峰岩的庙堂里接出来,安排到离上饶市16华里的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驻地李村一个单独院落里监禁。为了不让叶挺和外界接触,院落四周砌上一人多高的围墙,门口设有持枪的固定哨兵,院内院外都有便衣特务监视。每天,顾祝同都以美酒佳肴连续宴请叶挺,而且彬彬有礼,叙旧交,谈友情,待之以上宾。叶挺虽然满腹厌恶,却没有表露出来,他要看看这些双手沾满抗日将士鲜血的顽固派头目们如何表演。&  不久,在一次筵席上,顾祝同终于把蒋介石的底牌亮了出来。他满脸堆笑地说:“昨天,校长从重庆拍来电报,专门问候希夷兄(叶挺字希夷)的情况。并嘱咐小弟,要给予特殊照顾。小弟深感荣幸……”另一个在皖南事变中亲自指挥反动军队残杀抗日将士而领了重赏的,与叶挺在保定军校也有同窗关系的上官云相配合着说:“是呀,蒋委员长对叶将军这样器重关心,实属罕见!这真是礼贤下士,感人肺腑呀!”&  叶挺冷冷地听着他们一唱一和的鸹噪。顾祝同接着说:“希夷兄,蒋委员长十分器重你,这次事变没有你的责任,是项英不听指挥,违反了军令、政令……”叶挺禁不住打断他的话问道:“不知墨三(顾祝同的别号)兄可曾记得,几个月前,我们在这里制定的新四军北移路线的规定?”顾祝同当然记得,那次双方协议规定,新四军走宣城一线去苏南,国军保其沿途安全。双方还在“规定”上签了字。顾祝同眨眨眼睛说:“那次协议……已经取消了。”“为什么要取消?”叶挺瞪着他追问。“情况发生变化了嘛。”“既然情况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决定走国统区,这违反了什么军令、政令?”顾祝同连忙摆手说:“哎,希夷兄,新四军的事,完全是项英听从延安的指挥,与你无关。委员长在电报中说,只要你能将事变起因说明在于共产党员项英没有服从统一的军令、政令……”&  叶挺闻言,义愤填膺,断然拒绝,他质问顾祝同道:“新四军是人民抗日军队,共产党是人民抗日党派,你们那么多装备精良的部队,为什么不上前线打日本,却专打艰苦抗战的新四军?我们按照你们指定的路线北撤,怎么是不服从军令?又怎么是‘叛变’?你们做出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又要把责任推到项英身上,岂不是伤天害理?!”&  顾祝同和上官云相都愣住了。他们原以为打着蒋介石的旗号,一定能把叶挺镇住,让他屈服,没有想到叶挺的回答却如此斩钉截铁。顾祝同故意不接叶挺的话茬,耐着性子继续劝道:“希夷呀,你又不是共产党员,何必替人受过呢!只要你声明一下事变的责任不在政府而在中共,便可以恢复你的自由,而以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相屈,我们合作抗日。”叶挺没等顾祝同的话落音,就拍案而起,大声说道:“我替谁受过?共产党有什么过?当今是国家危难存亡之际,我叶挺只想抗日,别无他念。你们反复无常,不顾国共合作抗日的诺言,陷害抗日的新四军,‘合作抗日’怎么说得出口?”&&  二  正当叶挺身居斗室,和蒋介石的高压政策相抗衡的时候,一个幽灵似的家伙,却在新四军被俘干部中鬼鬼祟祟地走来走去。此人就是原新四军军部参谋处长、北移之前调任一纵队副司令员的赵凌波。被俘后,他经不住敌人的威逼利诱,背叛革命,当了集中营的教官,到处找人“谈话”,想拉人下水。他的恶行很快被传开了。叶挺得知后十分生气,他说:“做叛徒是最可耻的,终究要被人民唾弃!”&  为了达到软化叶挺的目的,顾祝同不但把原新四军军医处处长王聿先送来,还把叶挺的侄子、原副官处副官叶育青、侄孙叶天流一起送来了。他们每天早晨从七峰岩监狱被押来李村,和叶挺在一起,下午再押回去。顾祝同想利用骨肉亲人之情,达到劝降的目的。王聿先、叶育青、叶天流来到囚室,看到半侧身躺在床上的叶挺,他比事变前瘦多了,头发和胡须很长,一身皱巴巴的旧军装,只有那一双眼睛仍然明亮有神。想到事变前军长那整洁、端庄的军人仪态,他们不禁产生了一股难忍的愤怒和伤感。&&  顾祝同还把叶挺关在上饶的信息传给已回澳门的叶挺之妻李秀文。李秀文得知叶挺战败入狱,生死未卜,十分担心,就派叶挺的副官梅文鼎来上饶打听消息。梅文鼎几经波折,才抵达上饶。经多方交涉,才见了副官处长茅遒功。茅故伎重施,让他劝叶挺写悔过书。&  梅文鼎见到叶挺时,叶挺正向王聿先、叶育青、叶天流了解新四军还有哪些人关押在上饶。当他听说组织部长李子芳、敌工部长林植夫、秘书处长黄诚、三纵队司令员张正坤、二纵队副司令员冯达飞、五团团长徐锦树、五团指导员胡崇德、军部秘书陈子谷等上百人,都分别被关押在七峰岩、李村的监牢里,经受着严刑拷打和百般凌辱,过着非人的生活时,不禁痛心疾首,备感内疚。就在此时,梅文鼎被看守特务领了进来。叶挺非常吃惊,看了李秀文的信,心情顿时烦闷起来,暗想,这又是蒋介石、顾祝同搞的“亲情软化”。他对梅文鼎说:“我的身体还好。我的志愿是坚持抗日救国,请你回去转告各亲友。”第二天,梅文鼎又来到囚室,叶挺把写给李秀文的信交给了他。这封信很短,仅有几句话,反映出叶挺当时的真情实感:“你们不要再派人来看我,你们也勿想来。砍头,就砍头好了,你们来看什么!”&  这天是农历正月十七,叶挺躺在肃月寒光之下,百感交集。他展纸研墨,秉笔疾书,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一述其志”的快邮代电,他要以自己的死,换取被关押新四军官兵的生。&    司令长官并恳转呈&  委员长钧鉴:&  挺部未能恪守军令,致酿成横决覆没之惨祸。挺上负国家,下负部属,虽百死不足以赎其罪。恳即明正刑典,以昭炯戒,幸甚,幸甚。兹尚有恳者:&  一、请即遵钧令交军法审判,并在上饶组织军事法庭,立付判决,并以明令公布,以免周折迟延。&  二、恳准判挺以死刑,而将所部被俘干部不问党派何属,概予释放,复其自由。彼辈在此次意外行动中,概奉挺令而行,无责可言,且其党籍问题在挺部合法存在之日,不属违法。在事败被俘之后,假若横加追究,备受折磨,于法于理于情,均欠恰当。挺闻之,凡自爱其人格者,必能尊重他人之人格;凡保(宝)贵自己之政治节操者,必能尊重他人之政治节操。螳臂当车,贤者过而式之。今委坐方以尊重道义节操人格为天下倡,且执政党亦应以宽大为群伦楷模,则挺愿以一死为部曲赎命,谅不至斥为矫情钓誉,故作不情之念也。&  三、或判挺以无期徒刑,并准所部少数高级干部伴随禁锢,其余概行释放,则挺多年所抱而未能实现之愿望,当藉此而伸。挺少时深感隐遁山林,静读研习之乐,从此长隐于牢狱以研读终其残年,并从事于译述关于文学、军事书籍,于社会不无小补,妻儿亦可资为教养。&  若准于前者,挺当从容引颈就戮,必无怨言;若准于后者,尚望明令宣判事移渝执行。因交通较便,书籍借措较易,而质疑问难亦较便也。&  挺今日为未判决之囚,本不应有所申述,但因上峰之周全,友朋之爱护,纷谋代为法外求宥,私为感激,更因此令其陷于痛苦之深渊,故不得不一述其志。古人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盖惟绝于自私观念之人,始能说真话。委座信仰上帝,挺愿以耶稣之名,保证所言之真诚无伪。委座对国策曾宣示以不变应万变,窃念个人之操守,亦有至死不可变者在。韩文公云:无入而不自得乐天之命者,固前修之所以卸外物者也。胡林翼公云:近年来官长之所少者才略,而尤少者真性情也。挺不愿苟且偷生,以玷前修,愿保其真情而入地狱。幸垂谅焉。临电泰然,心地光明。&  罪囚叶挺敬叩&&&&&&&&&  卅年二月十二日&&&&&&  顾祝同屡次劝降都遭到叶挺的反驳,弄得他理亏心虚,感到无能为力。他看了叶挺写给蒋介石的信,立即用加急电报发往重庆,并布置人小心看管照料叶挺,等候上面发落。  三  叶挺给蒋介石的信发出5个多月后,1941年7月里的一个早晨,一大群特务、宪兵拥进叶挺的囚室,向叶挺宣布:“委员长请军长到重庆去,现在就走。”叶挺借收拾物品的机会,给囚在上饶的新四军干部战士写了几句话,揉成一个小纸团,丢在地下。一个同情新四军的宪兵拾到那张纸条,交给了王聿先和叶育青。纸条上写的是:“我走了。途中可能遭到意外。但他们要想逼我屈服,则万万办不到。”&  说是到重庆去,实际上走到桂林就停了下来,叶挺被移交给军统局桂林办事处,关进了七星岩的一个山洞里。岩洞一带戒备森严,活动范围很小,和外界的联系全被切断。生活水平也下降了,吃的住的都不如从前。叶挺心知肚明,这是蒋介石给他“敬酒不吃吃罚酒”的惩治,是折服他的另一个步骤。&  5个月后,即日,蒋介石觉得叶挺的苦头吃得差不多了,才下令将他解往重庆。&  叶挺在军统特务的挟持下,乘班机由桂林到达重庆。他没有被押到重庆郊外专关重犯的渣滓洞,而是被安顿在林森路的一所阔绰洋房里,生活也提高了,每顿饭都有佳肴美味。军统局总务处长沈醉还跑来跟叶挺说:“叶军长,我们戴笠局长说了,你缺什么少什么,只管提出来,不必客气。”&  如此提高“待遇”,叶挺明白他们想干什么――蒋介石还在算计着收买自己。果然,两天之后,沈醉带着理发师和新衣服来了。他一定要叶挺理发修面,换衣服,改变一下精神面貌。叶挺说:“我的须发已蓄了一年,不获无条件释放决不理。”沈醉说:“重庆夏天极热,不理短些受不了,还会长虱子。”叶挺说:“请不必担心,天气热也能忍受。”沈醉见自己说服不了叶挺,只得把戴笠交给的底牌亮出来:“叶将军,你不知道,委员长和陈长官可能要见你,那种场合你这样子……”叶挺不动声色地说:“那也没有关系,我不会为了见什么人而修理须发的。”沈醉没有办法说服叶挺,只得回去复命。戴笠也无计可施,只好作罢。&  几天之后,陈诚果真来了。叶挺和陈诚既是保定军校同学,又是毕业后一起在粤军任职的老“袍泽”,叶挺任新四军军长,还是陈诚向蒋介石“保荐”的呢。蒋介石所以同意叶挺到重庆来,也想利用“荐举勋业名将”陈诚和叶挺的这层关系,说服叶挺归顺。&  陈诚时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北省主席,实际权力比这两个职位大得多。他神气活现地走进叶挺的住房,见叶挺黑须飘胸,长长的花白头发如一团乱草,穿一身破旧的灰色军装,面色苍白。他故作吃惊地说:“希夷,你怎么把自己折磨成这个样子?”叶挺冷冷地回答:“一个囚徒,还会有什么好样子!”陈诚摇着头又问:“为什么不理发修面?”叶挺顶上反问:“为什么不给我自由?”两个老朋友一见就顶撞起来,这是陈诚没有想到的。他稍作停顿,像是自言自语地低声说:“这种生活一定要结束,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希夷兄,跟我走吧,到我第六战区去。”“干什么?”“出任副司令长官。如不愿意任实职,挂个‘高参’名义,长期休养……”叶挺马上打断他的话说:“你像顾祝同一样,是老蒋请你来当说客的吧?”陈诚哂笑一声说:“希夷兄,听我一句话,委员长是器重你,爱惜你这个人才的。我知道你不是个长久赋闲的人,总得出来做点事。”叶挺一听,火气直往头上冒,但他强压住怒火,尽量心平气和。他说:“辞修,你真想帮我的话,我请你劝说老蒋,无条件地释放新四军被俘官兵。至于对我,除了恢复自由,并让我继续担任新四军军长,让我带兵打鬼子,除此之外,任何安排我都不能接受。”陈诚为难地说:“新四军‘叛变’,早已被取消了番号,宣布解散了。”叶挺一听,就抑制不住感情,大声质问陈诚:“蒋介石到底有什么理由围攻新四军?为什么要捏造‘叛变’的罪名,把我和我的部属镣铐加身,投入监狱?国难当头,残杀友军,亲者痛、仇者快,他有何脸面以对国人?又如何向炎黄子孙和文明历史做出交代?”叶挺的质问像连珠炮一样,陈诚垂首无法回答,只得耐心苦劝:“希夷,切勿动怒,过去的事放一放,万望老兄多想今后怎么办?”&  时过不久,陈诚又来一次,主要转达蒋介石的态度,驳回了叶挺对释放新四军被俘人员的请求。对想见周恩来、郭沫若的要求,老蒋也不答应。陈诚再三表示,他也同情在押人员的境遇,还要帮助交涉。同时还请叶挺考虑老蒋的良苦用心,转到国民党方面去工作。双方自然谈不拢,又一次不欢而散。  四  陈诚第二次看望叶挺之后没有再来。5月12日晚,陈诚的亲信、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参谋长郭忏突然来了。叶挺初见郭忏时,还以为对方对自己的“劝说”降格了呢。郭忏见到叶挺时有些心神不安,说了几句客气话之后,赶紧声明来意:“委员长赐见,专派兄弟接送侍候,请收拾一下上车吧!”&  蒋介石这次会见叶挺,据段雨生、赵酬、李杞华著的《叶挺将军传》中说:当时没有任何报道,只有叶挺事后整理的一份材料。这应当是叶挺为向党中央汇报而专门做的追记。他以甲(即蒋介石)乙(即叶挺自己)对话的形式记录了两人之间的全部谈话。以“△△△”代表新四军,以“△△党”代表共产党,回避了这两个当时忌讳的名词。文中的“三人”就是指蒋介石、叶挺和郭忏。&  卅一年五月十二日晚上八时半&  甲步入客厅频点首。口哼哼不止。三人三角对坐毕。&  甲:身体还好?&  乙:还好。&  甲:一年来休养怎样?有什么反省觉悟的地方?这几年没有很好让尔做点事。&  乙:屡经挫折失败,自觉能力薄弱,无法应付环境。&  甲:尔这个人太老实,上了人家的当还不觉悟。人家叫尔回去,尔就回去;叫尔打就打,人家利用尔完了还会杀了尔。去年(实为前年)为什么不来见我就跑回去,人家要尔回去,尔就回去。&  乙:因为辞职没批准,只好回去。对△△△案子我已尽了自己的能力。第一次给我们的命令,是我到上饶去商议决定的。大意是,因皖南敌情和地形关系无法渡江,必须走苏南渡江过苏北;在移动期间,苏南皖南各军部署不变动。假如调几师迫在我们周围,则我是不能负责的,我预先已说过了。又过江必须经过重重封锁线,必然会对敌作战,所以弹药须酌量发给。但到后来这个命令完全变更了,第二次命令我们依期限由皖南渡江,又新调来三个师,连原有的共七个师,在我们一百里路以内的周围,弹药又不发给。这个时候我打电话去辞职,又没有批准,我只好带着部下去逃命。《孝经》上这样说:“小杖则受,大杖则逃。”我们不善逃命,而至遭受灭亡,则是我对部下不起。现在上饶还监禁几百干部,我对他们应该负责。我处置适当,我愿受军法裁判。&  甲(大声):尔的部下就是△△党!他们破坏抗战,搅乱后方,尔上了当还不觉悟,还对他们负责!这样我关起一百多人,是我关错了么?&  乙:如果这样说,△△△开始就不应该成立了。&  甲:话就说到这里止!再说就不好听!尔是不是△△党?&  乙:到现在止,我没有任何党籍。&  甲:尔觉得△△党对,尔就到那里去;尔觉得国民党对,尔就到国民党来,没有中立的地方。我指示尔一条正路,尔能绝对服从我,跟我走,尔一定可以得到成功,不然尔就算完了。&  乙:我早已决定我已经完了!&  甲:也不是那样意思。我叫尔到第六战区去好好休养,尔的前途是光明的。&  乙:如果照这样做,大家一定说我自私,怕法律处置,我不能这样做。&  甲:回去好好想一想,同郭司令商量好了答复我。&  乙:(起立鞠躬)谢谢委员长。&  乙回来还同郭忏谈话约一小时。最后结语:我不能这样做,请枪毙我吧。&  叶挺亲笔写下的这份记录,是他讨伐蒋介石的檄文。它如实地反映了叶挺对蒋介石面对面的斗争,反映了他敢于蔑视淫威,泰山压顶不弯腰,坚持真理、伸张正义的立场。  (新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叶挺故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