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妈妈杨艺舞蹈走进新时代在新时代下给人们带来的反思

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猜你感兴趣
服务声明: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及准确性,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Copyright &
Powered by&&&&&& &&&
中国舞蹈30年舞蹈创作的发展与繁荣
中国舞蹈30年舞蹈创作的发展与繁荣
&&&&&& 任何一门艺术的创作,都脱离不开时代的背景与现实的影响,中国的舞蹈艺术创作同样如此。伴随着中国3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国的舞蹈艺术也舞过了曲折动人的30年。可以说,透过舞蹈的身影,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时代变迁的中国文化缩影。
 & 改革开放30年舞蹈创作的基本发展脉络
追溯中国舞蹈创作在改革开放30年中的基本发展脉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个阶段:复苏与萌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
这是一个经历了十年文化浩劫之后舞蹈艺术重新焕发生命的阶段。忽如一夜春风来,十一届三中全会着手拨乱反正并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舞蹈艺术也从长期的停滞状态全面复苏。长期受到压制的舞蹈创作冲动很快就被释放出来,一批打动人心的新作相继呈现在舞台之上,其中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尽情抒发着漫漫黑夜之后迎接黎明曙光的坚持与喜悦。文革刚刚结束,这时期很多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以各种方式着力于去表现和渲染劫后的喜悦。例如《观灯》(1978)中灯市上的拥挤和热闹实际上是整个社会复苏的缩影,穿插的四个丑类的即兴表演影射着四人帮的恶行,使作品带有了讽刺喜剧的色彩,也深深地带上了那个特殊年代的印记。此外如《燃烧吧,节日的火把》、《心花怒放》、《铜鼓舞》等舞蹈素材和风格各异,但都&套用&了文革后的喜悦心情这一背景,展现的同样是一派欢快明亮的景象。现代舞蹈《希望》(1980)就以象征的手法直接表现深沉黑夜中人们经过痛苦挣扎与抗争终于迎来了曙光,看到了希望。芭蕾舞《觅光三部曲》(1985)由三个独立成篇又合为一体的舞蹈诗章组成,也表现了一个意念性的主题,即人类对光明孜孜不倦的、前赴后继的执著追求。
二、以缅怀革命英烈为题材而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反思,其中饱含着对刚刚结束的文化浩劫的痛惜之情。例如舞蹈《为了永远的纪念》(1978)表现的就是对人民敬爱的周总理的怀念;《刑场上的婚礼》以无比浪漫的方式演绎了把爱情和生命都献给了自由追求的革命志士的伟大情怀;《无声的歌》(1979)和《割不断的琴弦》不约而同地歌颂了被四人帮残酷迫害却英武不屈的张志新烈士;《再见吧妈妈》以双人舞的方式表现了革命战士与母亲的动人道别。这一类作品多为当代题材,在舞蹈风格上不拘一格,大胆揉合了中国传统舞蹈和西方现代舞蹈的表现方法,从而在舞蹈创作上树立了一种新的舞台形象。
三、表现疾步前行的社会中激扬的情感和顽强的意志。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在现代化的感召下,八十年代重要的表征之一就在于以激情的追求敲响了时代的最强音。舞蹈作品也以自己的方式描绘着这个时代的精神面貌。例如舞蹈《海浪》(1980)与《海燕》(1981)面对崭新的时代,通过刻画海燕与海浪的意象彰显出一种与浪搏击的气势。舞蹈《黄河魂》(1985)通过雕塑般遒劲的肢体造型,屹立起黄河岸边劳动人民的精神脊梁。古典舞作品《金山战鼓》(1980)取材于南宋时期巾帼英雄&&梁红玉的历史事迹,表现在危机时刻英勇无畏,力挽狂澜的精神。民间舞作品《奔腾》(1986)在蒙古族传统民间舞蹈文化当中融入了新时期的激情与深沉,在动静张弛之间,万马奔腾的意象被提升为生命乃至整个民族奔腾的意象。
四、以丰富的想象和舞蹈形象营造清新的自然情调与生命情调。例如《水》(1979)、《追鱼》(1979)、《摸螺》(1982)、《采桑晚归》(1982)等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表现田园牧歌式的恬美生活,像吹来一股清新的风,透露出经历文革沧桑后人们内心深处对平静生活的渴求。《小溪&江河&大海》(1986)以典雅宁静的舞蹈动作和变幻的舞蹈队形描绘出娟娟细流最终汇成江河,注入大海的动人意境。《雀之灵》(1986)在傣族孔雀舞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艺术气质浓厚,空灵而圣洁的孔雀形象。《残春》(1988)则以坚韧悠长的朝鲜族民间舞蹈为素材,创作出一个在悲怆吟唱中强烈多变的人体律动和难以抑制的生命激情,如同春天的最后一声呐喊振聋发聩。这些作品在当时不仅以宁静自然的美抚慰着人们的心灵,也以坚韧不屈的艺术形象鼓舞着人们的追求。
五、重新启动对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这段时期很多作品在表现一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也对传统的舞蹈形式进行了学习和借鉴。例如古典舞《新婚别》(1984)和《昭君出塞》(1982)选择了不同题材,但都对从戏曲发展而来的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创作作出了新的探索。更为标志性的作品是舞剧《丝路花雨》(1979),当时一经上演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开启了中国民族舞剧创作的一个高峰。舞剧歌颂了丝绸之路上敦煌画师的父亲和乐舞伎人的女儿,赞美了他们保护中外友谊的高尚情操。更为重要的是舞剧在深入研究敦煌乐舞壁画的基础上开创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敦煌舞蹈风格,其中&反弹琵琶伎乐天&成为经典的舞姿造型。从此中国掀起了一股持续不断的&古代乐舞复兴&,相继出现了《仿唐乐舞》(1982)、《编钟乐舞》(1983)、《九歌》(1984)等一大批&仿古乐舞&,继承和弘扬了民族传统舞蹈文化遗产。此外,民族舞剧《红楼梦》(1981)、《召树屯与楠木诺娜》、《文成公主》、《奔月》、《铜雀伎》(1986);芭蕾舞剧《祝福》(1981)、现代舞剧《鸣凤之死》(1985)等作品的舞种风格不尽相同,但都围绕着中国传统的故事题材对中国舞剧创作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386)
还必须提到的是为庆祝建国35周年而创作演出的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1984),对&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历程进行了全景的回顾。尤其是直接表现了粉碎四人帮之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展现出这部史诗承前启后的时代意义。在舞蹈创作的第一个阶段,舞蹈艺术在短时间里爆发出很强的创作力,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探索,在复苏中迎接新时代,在萌动中迈向新世界。
第二个阶段:开放与留恋(20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
这是一个随着改革开放进程而迅速发展的舞蹈创作阶段。封闭的国门日渐开放,经济的发展蒸蒸日上,中国的文化环境也处于一个复杂而快速多变的进程之中。对外来文化的开放和对传统文化的留恋,构成了舞蹈创作两股交织发展的潮流,并在交织中逐渐走向融合。
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这两股潮流就形成了反差强烈的文化现象。一股潮流是西方现代舞的传播和影响在中国重新兴起,一批有别于传统舞蹈创作的作品出现在舞台上。这种兴起最突出的现象就是现代舞自身的勃兴。西方现代舞随着改革开放走入国门,使得现代舞在中国作为舞种属性被正式确立,并从广州到北京开始迅速发展。一些中国传统舞蹈工作者受到新的舞蹈形式的感召,开始转向现代舞的领域。一批真正的现代舞作品开始呈现在舞台上。《太极印象》、《神话中国》、《秋水伊人》、《红扇》、《传音》、《不眠夜》、《潮汐》、《两个身体》等作品表现的角度与方式都很新颖,多少都带有中国文化的色彩和编导个人的思索,或在动作形式上进行探索,或在中国文化中进行反思。这些现代舞作品以打破常规的技法、更加个性化的视角和更加多样化的样式,使舞蹈创作呈现出许多焕然一新的面貌。而一些带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舞作品也亮相国际舞台,频频获得大奖,为中国舞蹈赢得了世界声誉。
另一股潮流则恰恰在社会的迅速变革中流露出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留恋。80、90年代的中国,文艺界出现了一股狂野奔放、发扬蹈厉的&黄土风&,席卷了音乐、文学、影视等诸多领域,也同样&刮&到了舞蹈创作领域。《黄河儿女情》(1987)的出现可以说是一个最初的标志,这部作品选择了近三十首民歌,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十二个精彩的舞蹈,以&劳动、爱情、欢乐&三大部分构成一个史诗性的大型歌舞晚会,洋溢着久违的乡土气息。此后随着北京舞蹈学院九十年代初连续推出的两台民族民间舞蹈晚会《乡舞乡情》和《献给俺爹娘》,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也把&民族&与&乡土&的主题推向了极致,其中产生了一大批经典的民族民间舞作品:《俺从黄河来》(1990年)中昂首迈着阔步的众生,《黄土黄》(1990年)中手捧热土、歌舞不歇的人们,《一个扭秧歌的人》(1991年)中深深眷恋的民间艺人,《女儿河》中婉约荡漾的水一般的女人,构成了形形色色不离不弃,坚守家园的族群。《月牙五更》(1991)通过诗一般的篇章结构把东北男女的情怀展现在舞台上,形成朴实而夸张的喜剧风格。这一系列作品带着浓厚的民族情怀与乡土气息,让我们深切体认到支撑中国千年文明坚韧的精神力量,也留恋于传统文化的感动中。此后,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留恋与坚持也一直延续下去,成为中国舞蹈创作中一支坚定的力量,对不同的优秀传统的珍视和挖掘常常给我们带来舞台上的惊喜。例如《顶碗舞》(1997年)把维吾尔族舞蹈的简洁、大方、漂亮挥洒到了极致。《踏歌》(1997)则在深入研究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呈现出魏晋时期丽人踏歌舞蹈的怡然之美。
应该说这两股潮流形成了当时舞蹈创作中现代与传统复杂交织的突出现象。西方现代舞给中国舞蹈创作带来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方法,尤其是现代舞编创技法直接促使中国传统舞蹈的创作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变化。而传统舞蹈创作被抛向中国现代社会的急进漩涡中,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具有了一种难以摆脱的悲剧气氛。就在这种交织与碰撞中,两股潮流在悄然改变,甚至走向融合,以至于一度引起了&中国现代舞&和&现代中国舞&的思考争论。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传统舞蹈的创作在&变&中求生存和发展,仍然牢牢把握住了中国舞蹈创作的主流,在兼容并蓄中发挥出旺盛的生命力。这一阶段的后期,越来越多焕然一新的中国传统舞蹈作品出现在舞台之上,风格各异,异彩纷呈。例如民间舞《阿惹妞》(1997)用彝族舞蹈的语汇刻画出深刻的人物形象与情感;《小伙&四弦&马樱花》(1997)以马樱花象征小伙心中的女人,充满谐趣与情调;《牛背摇篮》(1997)则以拟人的三人舞刻画出牛背上生活的孩子与牛之间的关系,揭露出人与自然和谐的永恒主题&&。例如古典舞《秦俑魂》(1997)在秦兵马俑的形象中找到了棱角英武的舞蹈形象;《萋萋长亭》(??)在二泉映月的哀怨音乐中流淌出绝美的双人舞;《旦角》(??)在对戏曲的借鉴中以舞蹈刻画出生动的旦角形象&&。
在这种融合当中,由于涌现了一大批超出传统舞蹈创作范畴的作品,传统的中国古典舞、中国民间舞、芭蕾舞的舞种划分在创作领域出现了争议。一些新作的舞蹈风格难以被划入上述舞种,逐渐开始形成新的舞种,起初被冠以&新舞蹈&的名称,又逐渐发展成为此后&当代舞&的概念。这类舞蹈中军队的舞蹈作品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继承了以往军队舞蹈激扬向上的优秀传统,并且往往以突破传统舞种限制的创新舞蹈语汇不断塑造出新的舞蹈形象。如《走、跑、跳》高超的舞蹈技艺与激越的节奏就与《天边的红云》的浪漫情怀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个阶段:进取与回归(21世纪初至今)
这是一个随着新世纪的来临而蓬勃发展的阶段。在经历了复杂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之后,舞蹈创作迎来了一个更加繁荣的时期。不管是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在艺术创新的道路上进取,还是以更加自信的态度向传统文化深层回归,舞蹈艺术在不同的创作取向上都往一个更高的层面迈进,展现出一种文化上的复兴气象。其中创作上的三个趋向是引人关注的。
一、中国传统舞蹈的创作在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日益显现出创新的活力。这种活力促使中国传统舞蹈的舞台作品没有拘泥于以往的程式规范,进一步创造出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舞台形象。例如民间舞《阿嫫惹妞》(2000)那独特的韵律表现出深厚的母子亲情;《猎&趔&鬣》(2000)动静自如的肢体运动刻画出一个原始猎人的能量;《一片绿叶》(2000)以纯正的胶州秧歌表现出一片绿叶飘零飞舞的自然意象;《出走》(2002)以奔放的蒙古舞素材表现着真实的出走与精神上留恋的痛苦;《鼓舞声声》以大气的山东秧歌刻画了浪漫而又大气的革命战士形象;《老伴》(2002年)中的老年伴侣形象揉合了秧歌素材与生活动作,充满谐趣与动人情感;《盛装舞》以繁复有致的舞蹈调度表现了蒙古族舞蹈典雅高贵的一面&&古典舞《俏花旦》借鉴了川剧中的花旦形象俏丽动人;《岁月如歌》展现了习舞生涯匆匆流逝的如歌岁月&&
二、随着创新尺度的不断突破,原有舞种的界限出现一定程度的模糊,从某种意义上使舞蹈创作摆脱了单一舞种属性的限制而促进了当代舞的多元化发展与现实题材的舞蹈创作。一方面现代舞的发展虽然范围影响并不大,但也时时推出高水平的精品。《也许要飞翔》那凄美向往飞翔的动势和《守望》那绝不离弃的执着坚持就打动了观众,也打动了评委,在国内外都夺得大奖。另一方面很多难以划入传统舞种类别的舞蹈,却无意间充实了&当代舞&的新类别,并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轻青》那挥洒写意、动静交融的人物形象游走在古典与现代的边缘;《胭脂扣》变形独特的动作造型刻画出一个风尘女子的悲欢;《一片羽毛》夸张的形象与集体呼应的动态触动我们思考生命与环境的关系;《士兵与枪》以极富美感的整齐和激动人心的男子舞蹈技艺让士兵与钢枪的精神融为一体&&。当代舞不仅在舞蹈形象塑造上创新,在舞蹈题材上也涌现出大量现实题材的作品,从而使舞蹈创作如此贴近生活。《进城》《2006》以略带东北特色的舞蹈描画了城市中拼搏生存的民工群体;《海那边》(2004)交织、穿越、拥抱、呼唤的群舞形象触发着两岸分离的心痛;《父亲》(2007)以非常生化化的动作形象表露出父亲牵挂远方儿女的质朴情感;《中国妈妈》(2007)以极富张力的动作与戏剧结构让我们看到了抚养日本遗孤的中国妈妈的伟大情怀&&
三、与追求创新相反的是舞蹈创作中也出现了向传统文化回归的趋向,其规模和反思的深度都远远超过以往,并且造就了&原生态&的热门词汇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焦点。虽然舞蹈创作的终极目的并非复制&原生态&,但这种趋向反映出舞蹈创作在迅速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仍然需要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到传统的文化根源中去汲取营养。《云南映象》(2003)是一个突出的标志,这个把业余群众训练成演员并将云南质朴的民间歌舞搬上舞台的歌舞集保留着人类早期的文化印记,远远超越了个体生命的体验,让人们感受到原始遗存气息浓厚的群体文化价值。此后很多贴近原生态舞蹈样式的作品都受到青睐,如质朴潇洒的《刀郎人》。
四、大型舞剧作品的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随着现代剧场技术的发展和文化投入的增强,舞剧创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断涌现出一批精品。并且很多作品延续了探索创新的道路,对早期古典芭蕾舞剧的结构模式进行了突破和发展。这些新的发展甚至引起了对舞剧和舞蹈诗两种不同的创作类型的探讨,之后那些并不完全遵循清晰的戏剧故事结构的作品就被归入了舞蹈诗的范畴。而数量众多的舞剧也在舞蹈风格上表现出丰富的差异,例如有《妈勒访天边》、《大梦敦煌》、《霸王别姬》、《瓷魂》、《一把酸枣》这样偏向中国古典舞风格的民族舞剧,有《红梅赞》、《闪闪的红星》、《风雨红棉》这样介于古典和现代之间的&红色舞剧&,有《大红灯笼高高挂》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芭蕾舞剧,也有《雷和雨》这样个性表达的现代舞剧。舞剧本来就是舞台艺术较为高级和复杂的形式,数目众多的舞剧和舞蹈诗作品极大地繁荣了舞蹈创作的舞台。
 & 改革开放30年舞蹈创作的重大事件与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舞蹈创作经历了从复苏走向繁荣的过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一些重大事件与活动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主要的事件与活动集中了体现了舞蹈创作的力量与智慧,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比赛和会演为主的舞台活动,一类是以文艺决策和理论研讨为主的会议,前者成为舞蹈创作最重要的展现窗口,而后者则是指导舞蹈创作发展方向的思想动力。
舞台活动:比赛与会演
在中国舞蹈创作复苏和萌动的第一个阶段,首先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就是1979年1月至1980年2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30周年献礼演出,这也在当时成为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文艺会演。1980年8月文化部和中国舞协紧接着就联合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舞蹈(单、双、三人舞)比赛,全国的舞蹈创作再接再厉,推出了一大批题材丰富的经典作品。随后进行的1980年9月至10月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1983年9月的乌兰牧骑式演出队会演以及1984年的云南省民族舞蹈会演延续着良好的势头,和前两次重大的演出活动一起迅速汇聚了和展现了全国的舞蹈创作力量,鼓舞人心。此后,这种以比赛和会演为主的方式就成为中国舞蹈创作最集中和最重要的展现平台,并逐渐形成了一些舞蹈活动的传统。
一、全国舞蹈比赛。1986年8月文化部和舞协继续举办了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按照中国当代创作舞蹈、中国民间舞、中国古典舞的类别进行,涌现出了一大批风格各异的佳作。之后19??年和19??年又举办了两届全国舞蹈比赛,该项赛事逐渐发展成为由文化部主办的政府最高水平的权威赛事,主要对小型舞蹈作品进行评比,却以其艺术性和严肃性主导着全国舞蹈创作的主流。从2001年和2004年的第五、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开始,更加关注舞蹈作品&创作&的本质,赛制打破了不同舞种类别分组比赛的设置,将不同舞种风格的作品放在一起评比,极大地激发了舞蹈创作的活力与多样性。2007年的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更明确提出&现实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的导向,使舞蹈创作将注意力从专业的舞种风格更多地转向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大大提升了舞蹈创作的现实意义。
二、桃李杯舞蹈比赛。1984年由北京舞蹈学院发起举办了第一届桃李杯中国舞邀请赛,旨在为舞蹈院校之间设立一个深入交流的平台。由于这个赛事平台搭建的成功,1988年又举行了第二届,并正式将之称为桃李杯舞蹈院校比赛。1991年第三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将芭蕾舞也纳入进来,形成了一个全面包括了主要舞种的高水平比赛。此后桃李杯舞蹈比赛每三年举行一次,成为文化部教科司主办的院校舞蹈比赛,很多优秀的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都从这里起步。桃李杯舞蹈比赛中的舞蹈创作也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严谨规范、青春活力、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的鲜明特色。1997年至2003年,第五、六、七届桃李杯相继由广州、上海和成都承办,进一步扩大了全国的影响。2006年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回到北京由北京舞蹈学院承办,无论在规模上和影响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三、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舞蹈荷花奖由中国文联、中国舞协主办的全国性舞蹈评奖活动,自创建以来已发展成为中国舞蹈行业艺术最高成就的专家奖。荷花奖比赛分为小型舞蹈作品和舞剧、舞蹈诗两种大的类别,小型作品的比赛原则上每两年举办一次,而舞剧、舞蹈诗的比赛则每三年举办一次。1998年举办了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的评比,当时的评比对象主要是小型舞蹈作品,2000年的第二届荷花奖以舞剧、舞蹈诗的评比为主。2002年的第三届荷花奖与首届中国舞蹈节一起在云南举办,2004年第四届荷花奖再次以舞剧、舞蹈诗的评比为主。2005年和2007年的第五、第六届荷花奖尝试将中国民族民间舞单独分场比赛,扩大了举办地的分布范围和比赛的影响。中国舞蹈荷花奖规模较大,舞蹈创作涵盖的内容较广,并且在一些专业舞蹈的发展方向上也做出了思考与尝试。例如从最初的&新舞蹈&到&当代舞&舞种类别的确立,就是一种大胆的尝试。
四、CCTV电视舞蹈大赛。中央电视台于2000年10月举行了&首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并在中央电视台第三套综艺频道进行了现场直播。由于电视媒体强大的传播力,比赛吸引了全国高水平的舞蹈创作作品参赛,为提高电视节目的文化品位,全方位地展示高雅舞蹈艺术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在电视界还是舞蹈界,都格外引人关注。此后该项赛事相继在2003年和2005年举办了第二届和第三届,受到舞蹈观众的关注与欢迎,迅速扩大了影响。2007年的第四届比赛增设了群众性的秧歌、街舞、国标舞以及群众创作舞蹈等场次,与专业舞蹈的比赛场次交相辉映,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五、文华奖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文华奖始于1991年,由中国文化部主办,是政府在舞台艺术领域的最高奖。前八届文华奖每年评奖一次,从第九届开始改为两年一届。2002年11月,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国家每年投入巨额资金打造能够真正&体现民族特色&、&代表国家水准&的舞台艺术精品。无论是文华奖还是精品工程,都是繁荣文艺舞台创作的重要举措,激励了艺术表演团体和艺术家的舞蹈创作,也缓解了艺术院团长期以来创作资金短缺的困境。尤其是舞剧和舞蹈诗这样的大型舞蹈作品极大地受益于此,涌现出了一批真正的&精品&。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舞蹈比赛,还有很多其他的舞蹈赛事和活动都对舞蹈创作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孔雀杯舞蹈比赛、全军舞蹈比赛、中国艺术节、全国舞剧观摩演出等。并且80年代之后,中国舞蹈创作还走出了国门,参加了一些知名的国际芭蕾舞或现代舞比赛,摘金夺银为中国舞蹈争得了荣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由中央电视台、中国文联、中国舞协、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联合主办了&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的评审和展演活动,产生了76个提名作品并揭晓了32个舞蹈经典作品。该项活动对20世纪的中国舞蹈创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评价,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思想阵地:决策与研讨
在中国舞蹈创作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时,不能忽略的是在这背后文艺决策与理论研讨的重大事件。正是这些思想阵地的奋斗努力与指导作用,才使得中国的舞蹈创作能够在改革开放30年的进程中健康地发展。在舞蹈创作的三个发展阶段,我们都能够清晰地看到思想阵地的突出作用与意义。
在舞蹈创作发展的第一个阶段,1978年5月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扩大会议和中国舞协主席、书记处扩大会议成为粉碎四人帮后第一次全国性的舞蹈盛会。1979年10月邓小平出席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两次会议对四人帮时期的极左路线进行了纠正,肯定了党的基本文艺路线的正确,并号召文艺工作者为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这不仅打破了长期束缚文艺工作者的精神枷锁,更是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创作热情。随后,一系列的舞蹈创作研讨会相继召开,对当时的创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如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文化部、舞协联合举办了亚洲地区保护和发展民间和传统舞蹈讨论会,1982年文化部召开了全国现代题材舞蹈创作座谈会,1985年文化部和舞协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舞蹈创作会议,1988年在北京举办了舞剧创作研讨会等等。这些研讨会议紧跟舞蹈实际,在舞蹈创作的题材选择、表现内容、民族传统等诸多问题上都有所涉及,为舞蹈创作的复苏和萌动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很多观点到今天都仍然有着实际意义。
在舞蹈创作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舞蹈创作的理论研讨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进一步深入,并且对当时一些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复杂文化现象进行了探讨,如1988年的现代舞研讨会,1992年全国民族舞蹈创作研讨会。这种探讨对于在摸索中前进的中国舞蹈创作而言,无疑有着时时反思的警醒与启示。而随着国门的打开,文化的开放,一些国际的研讨,如1994年北京国际舞蹈研讨会,也使中国舞蹈创作能够在与国外的互动中得到新的启示。1996年江泽民出席中国文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与中国作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文艺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线,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中,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环境下,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扩大交流,为人民和社会主义服务。这为新形势下文艺工作的发展方向定下了基调。
在舞蹈创作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开放中国所接触到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更加深刻,比较集中和单一的舞蹈创作研讨会并不多,但关于舞蹈创作的研讨却进入了一个更加多元和更加活跃的时期,这也恰恰对应着舞蹈创作更加多元的发展形势。更丰富分散的议题得到广泛的思索与探讨,如舞蹈创作中舞种分类的问题,如现实题材的创作问题等。更宏观和更高的文化视野也开始被人们关注,如西方文化殖民的问题,如舞蹈商业媚俗倾向的问题,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等等。2006年胡锦涛出席了第八次文联代表大会与第七次作协代表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了文化在当今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重要,要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必须加强文化建设。而当代中国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文艺工作者的庄严使命。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要听从时代召唤,密切群众联系,大力发扬创新,做到德艺双馨。这对新时期的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对舞蹈创作指明了方向。
综上所述,舞蹈创作走过改革开放的30年,在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展示了自身的形象,并且不断进行总结和展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就在不久前的北京2008奥运会期间,中国舞蹈创作也为开闭幕式的演出,以及活跃与繁荣首都的舞台作出了很大贡献。
 & 改革开放30年舞蹈创作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为中国舞蹈创作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启示。从比较宏观的视角来看,中国舞蹈创作的总体发展是健康的,是积极向上的,这离不开四个方面的基本经验:
一、时代的召唤。在30年中,中国舞蹈创作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我们都能够看到不同的时代变迁。在文艺从十年浩劫刚刚复苏的时候,那些表现希望、喜悦与感怀的作品,是多么契合时代的心声;在中国改革开放迅速迈进的时候,那些表现拼搏、开拓精神的作品,是多么鼓舞时代的步伐;在我们重新回头发现和认识传统文化价值的时候,那些凝聚了传统艺术魅力的作品,是多么饱含文化复兴的时代意义&&。因此舞蹈创作同所有艺术创作一样,必须听从时代的召唤,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我们的舞蹈团体和舞蹈工作者要紧密联系生活,紧密联系群众,保持对时代变化的敏感度。反之,舞蹈创作必然会因为脱离时代的发展而被淘汰。
二、民族的脉搏。30年的发展中,我们也看到中国舞蹈创作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民族的土壤。尽管我们在改革开放中打开国门,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巨大影响甚至是冲击,但中华民族传统舞蹈始终是中国舞蹈创作的主体。无论是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还是创新程度较高的当代舞,都刻画着深深的民族印记。即使是传入中国的西方现代舞和西方古典芭蕾,也必然会在中国的民族土壤中结出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色彩的果实;即使我们曾一度在追逐西方文化的时候迷失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必然会在某一天回过头来重拾传统文化的价值。因此作为中国的舞蹈创作,把握民族的脉搏始终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任何中国舞蹈当代的发展,都不可能完全割裂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
三、政府的引导:在影响中国舞蹈创作的重大事件中,无论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文艺决策的讲话,还是国家级的政府权威舞蹈比赛与会演,我们都能够看到政府的大力有效的指引。在中国复杂多变的现实文化环境中,要维护文艺健康发展的方向,就需要政府文化部门牢牢把握基本的政策与正确的引导。尤其在时代转折的重大时刻更要奏响强有力的主旋律。当然这并非是说政府就要干预具体的舞蹈创作,而是要在社会积极稳定发展的基本方向上给予正确的引导。
四、行业的自觉:要真正实现舞蹈创作的繁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最终还是要依靠广大的舞蹈工作者。在舞蹈行业中,舞蹈创作往往是最终呈现的结果,人们大多都是通过舞台上的舞蹈作品来认识舞蹈、了解舞蹈,享受到艺术的审美。因此舞蹈创作的繁荣,离不开舞蹈行业其他领域的支持。例如舞蹈教育的发展,是在人才培养方面提供给舞蹈创作的重要基础。与舞蹈教学紧密相关的桃李杯舞蹈比赛就为中国舞蹈创作输送了众多优秀的编创和表演的年轻人才。例如舞蹈批评与理论研究的发展,使人们对舞蹈创作的实践与发展规律有了更深入的理性认识,这种理论总结与实践开拓之间形成的良好互动是舞蹈创作不可缺少的。这种舞蹈行业内部的联系与协调,归根结底是要形成行业的整体自觉。舞蹈创作不能是漫无目的的实验,不能是完全孤立的活动,也不能完全是个人式的随意宣泄,创作需要感性的灵光,同样也需要更高层面的艺术修养与文化自觉。
在改革开放30年的舞蹈创作进程中,我们还必须看到有两条主要的发展线索一直贯穿,并且还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继续成为舞蹈创作发展中交织缠绕的命题。
一是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交织发展的线索。中国走向改革开放并融入全球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面对外来文化影响的过程。中国在封建社会的末期被枪炮强行打开了闭关自守的国门,逐渐开始接受到外来的文化影响。因此,对于中国而言,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一开始就是带有压迫性的,是以更为超前的社会进程为背景来面对相对落后的中国社会的。中国在外来文化的面前感到了深刻的社会发展差距。因此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在自己文化体系重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融入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中国舞蹈创作发展的进程中,这种不同文化交织的危机在于&现代与传统&的概念被无形中置换成&西方与中国&的概念。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成为了时间上超前的&现代性&的代表,而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则成为相对落后的&传统性&的代表。我们不仅在跨越文化时态的断裂时追逐着西方的&现代性&,而且不自觉地甘愿成为西方文化中心论的边缘文化而变成被其评判的对象。这使我们在&结合&当中失落了自身文化的核心价值,也忽视了其应该具有的自我的&现代性&。因为现代文化并不是在中国自己的文化体系中自然发展起来的,而是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被迫做出的回应。对外开放与被迫回应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产生了错乱,偏离了自身的发展逻辑,并不断在各种复杂的因素影响下调整着发展轨迹,甚至时时陷入顾此失彼的困惑。因此中国的舞蹈创作在改革开放后受到西方现代舞创作技法与观念的深深影响。我们既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有着向现代迈进的内在欲望,又常常陷入无法割舍的传统文化情结。这提醒着我们,中国舞蹈创作往往容易丧失与传统的连续性以及自我的主体性。很多人在审视传统文化的时候,往往下意识地就站在了西方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和判断。其实在改革开放30年的进程中,舞蹈创作也曾经踏上过忽略自身文化价值而盲目追随西方文化的迷途。虽然今天向中国传统文化回归的趋势已经成为一种热潮,但这种认识并非十分清晰也并非十分成熟,甚至往往停留在肤浅的表层。这就要求舞蹈创作者们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认识到中国现实文化环境的复杂性和自身的核心文化价值,在新时期重建中国舞蹈文化的自信。
二是经济飞速发展中艺术与市场的平衡关系。中国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曾一度面临强烈的欲望追逐。人们对利益、享乐的极度渴望几乎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其实从八十年代开始,中国舞蹈创作就在某些层面体现着中国社会经济急遽转换时期的种种表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际上也意味着舞蹈创作和其他艺术创作一样,将在一定程度上走向分解,并逐渐落入市场的陷阱。当被卷入商品大潮的艺术创作与精神家园渐行渐远的时候,商品艺术与精英艺术就被混淆了。在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初的舞蹈创作中,我们还能看到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来临时勃发的理想与对家国的挚爱,而随着九十年代后期市场经济商品大潮的猛烈冲击,一些被批评的中国舞蹈创作的诟病不仅没有减退,反而在商品社会的消费观念下愈演愈烈。例如在世俗化大潮中越来越频繁的看到舞蹈创作的艳俗包装与形体裸露,看到在功利驱使下舞蹈创作对比赛奖项狂热的追逐,看到丧失艺术创造力的跟风与抄袭&&。这些外在&症状&的诱因恰恰是世纪之交的中国所面临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深刻冲突。作为艺术家的创作者对传统文化的领悟和掌握曾经是他们引以为骄傲的精神资本,然而当传统的文化价值被更趋向于实际利益的市场价值取代之后,艺术家就变成了创作的&匠人&。中国的经济发展还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继续发展,市场与艺术之间的平衡也将成为摆在中国舞蹈创作面前的一道命题。这就要求舞蹈创作者们抛弃艺术的功利心,真正潜心回到舞蹈本体的艺术价值上。市场并不是出卖艺术的短期行为,而是培育心灵的长远建设。
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今天我们又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的历史节点。在北京2008奥运会的舞台上,一个全新的中国展现在世界的目光之中。历史在我们面前给出了机遇也给出了挑战,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进程中,中国的舞蹈创作也必将留下自己美丽而骄傲的身影。
&(责任编辑:admin)
05-2305-1403-2603-1103-1103-0303-0303-0303-0302-2802-2802-27
06-1206-1206-1206-1206-1206-1206-0505-3005-3005-3005-3005-2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族舞蹈走进新时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