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 乡愁 原文为何被称为乡愁诗人请结合听听那冷雨解释余光中 乡愁 原文乡愁的内涵

《乡愁》 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余光中的《乡愁》和 《听听那冷雨》分别运用了什么技巧?急.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乡愁》 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余光中的《乡愁》和 《听听那冷雨》分别运用了什么技巧?急.
《乡愁》 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余光中的《乡愁》和 《听听那冷雨》分别运用了什么技巧?急.
《乡愁》:借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意象,运用暗喻,表达了作者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听听那冷雨》:大量使用叠词,增强了文章的节奏和韵律,而且描写感觉十分细腻额,引起读者管管刺激,使人如闻如见,如履其境.雨中的乡愁——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解读
好的文章,我读的很少;即使读了,也读得不仔细。因为这样的文章会好得令我不忍心去读。读这样的文章的时候,我会有一种喜悦,也会有一种恐惧。我的恐惧是,面对它们我有些自惭形秽,我怕走进美而亵渎了美。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走进那冷雨,我所读到的不是精美的字句和修辞,而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内心独白。满纸都是雨,底色是黑白片的世界。心情呢?是凄凉、凄清、凄楚和凄迷。为什么?答案就在那冷雨里。听听那冷雨吧,你听到了什么?是那清脆可听的铿铿敲在屋瓦上的古老音乐?还是一份永难割舍的对故国乡土的怀想?是一块古老的大陆的浅吟低唱?还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小诗在轻声诉说着赤子的心声?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的乡愁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是文化上的无根之感与漂泊无定,是归属感的失缺让汉字成为他的心灵寄托和精神家园。&就如一个简单的“雨”字,在作家的眼中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符号,而具有了一种独特的视觉上的美感,它“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对于人,尤其是对于中国人来说,维系故国情思的不仅是一方水土,更是一种博大厚重的文化,这种文化浸入在人的血液和骨髓里。一道浅浅的海峡,一支庞大的舰队,两种意识形态,也许会阻隔开一块大陆和一个小岛,却阻隔不了相同的文化所带来的彼此的认同。“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
民族文化有着难以言说的神奇魔力,在美国、在欧洲,我们欣赏名山大川,尽管也会感到视觉上的强烈冲击,赞叹造物的神奇和自然的伟力,但也仅此而已,难以有更深一步的联想和感受,难以达到心旷神怡、物我合一的境界。不象在中国,随便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会触动我们的心弦,令人浮想联翩,发思古之幽情,从山水中读出诗情,在草木中找到画意。正如你漫步江边,吟咏起“昔年种柳,依依汉南,而今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百感交集之时,一个西方人会很难理解这样简单的字句为何会让你潸然泪下。这里面的缘由很难言说,不可言说,这就是民族文化的神奇。
雨是什么?是乡愁、是文化、是故乡、是大陆、是一颗赤子之心的呻吟。这就是余光中要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那冷雨,与冷雨缠绵不尽的原因吧。
他撑起一把油纸伞带我们走进了一个迷蒙的雨季、一条窄窄的雨巷,空气中弥漫着“黑白片的味道”。黑白片是什么味道?模糊闪烁的、苍白暗淡的,凄凄切切的,蚂蚁般来去的人如吊线木偶一样在残败的街道上忙碌,是伤感的,无常的,然而又分明地透出丝丝的诗意,是心情,是余光中的心情:凄凉、凄清、凄楚和凄迷。雨是冷的,“伞”在雨中是多余的,然而又分明地丢不开,是“严寒里那一点温暖的感觉”。
作家最后说“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你都听到了什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乡愁诗人余光中
&&&&&&&&&&&&&
乡愁诗人余光中
&&& 余光中是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曾历任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是一位诗文双绝、著作等身的作家,因其诗歌形象深刻地抒发了海外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和深挚的爱国情怀而蜚声海峡两岸和世界文坛。
&&&&&&&&&&&&&&&&&&&&&&&&
余光中祖籍福建省永春县,1928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父亲余超英曾旅居马来西亚,归国后历任永春县教育局局长、安溪县县长等,后在南京国民政府华侨委员会供职。母亲孙秀君是江苏省武进县人,师范学校毕业。余光中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余光亚,因疾病早年逝世。余光中童年时,父亲余超英公务繁忙,很少顾家,余光中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因此对母亲感情很深。日寇侵华期间,余光中随同母亲颠沛流离,辗转逃亡于浙江、江苏、安徽、上海、香港、云南、贵州、重庆等地,对在侵略者铁蹄践踏下的“亡国奴”般的生活有着刻骨铭心的深切体会,爱国主义情怀从小就受到强烈的激发。余光中父母均受过良好教育,因此即使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也没有忘记儿子的学业。1940年,流亡到重庆的余光中进入西迁至此的南京青年会中学学习,接受认真扎实的国文教育。课余时间,余光中的父亲、母亲、舅舅也谆谆引导他阅读习诵中国古典文学的范文和经典作品,培养他对中国文化那种“漫卷诗书喜欲狂”般的兴趣和爱好。抗战胜利后,余光中随父母回到南京。1947年,他以优异成绩考上南京金陵大学外文系。1949年1月,余光中转学到厦门大学外文系学习。同年7月,余光中随家迁居香港。1950年5月,余光中全家移居台北。同年9月,余光中经过插班考试,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三年级就读。在台大学习期间,他结识了后来对他影响颇深的著名文学家梁实秋先生,并在梁实秋先生指导下开始了诗歌与散文的创作。1952年4月,余光中发表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舟子的悲歌》。同年7月,余光中于台湾大学毕业。之后,他进入台湾军队服役,至1956年退役,并开始在台湾东吴大学教书。
1956年9月,已经28岁的余光中与心心相印相恋多年的表妹范我存女士结婚。次年,余光中转到台湾师范大学任教,教大学一年级英语。
1958年7月,余光中的母亲去世。10月,余光中赴美国爱荷华大学进修现代艺术。次年,余光中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即返回台湾师范大学,任英语系讲师。1964年,余光中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赴美国伊利诺、密西根、宾夕法尼亚、纽约等州巡回讲学。1965年,余光中被聘为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副教授。1966年,余光中返回台湾,担任台湾师范大学副教授,并在台湾大学等校兼课。
1969年,余光中应美国教育部之聘,赴美国科罗拉多州寺钟学院任客座教授。1971年,他返回台湾师范大学任教授。1972年,余光中出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主任。1974年,余光中赴香港任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次年,兼任该校中文系主任。其间,余光中曾于1980年返回台北,任师范大学英语系主任兼英语研究所所长。1985年,余光中离开香港,回到台湾高雄市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外国语文研究所所长。
&&&&&&&&&&&&&&&&&&&&&&&
余光中青少年时代便立志驰骋文坛。1948年在厦门大学,老师在课堂上问同学们未来的志向,余光中曾豪迈地回答:“我将来要当作家!”从1952年发表第一本诗集《舟子的悲歌》,余光中创作生涯已逾半个世纪,果然在当代文坛上卓然成家。除写诗外,余光中也写散文、写评论,从事翻译,涉猎广泛,收获甚丰。文学大师梁实秋赞誉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余光中则将诗歌、散文、评论和翻译定义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自诩“诗是我的妻子,散文是我的情人,评论和翻译则是外遇!”
据不完全统计,余光中现已出版诗集21部,散文集11部,评论集5部,翻译集13部。余光中诗集主要有:《舟子的悲歌》(1952)、《蓝色的羽毛》(1954)、《钟乳石》(1960)、《万圣节》(1960)、《莲的联想》(1964)、《五陵少年》(1967)、《天国的夜市》(1969)、《敲打乐》(1969)、《在冷战的年代》(1969)、《白玉苦瓜》(1974)、《天狼星》(1976)、《与永恒拔河》(1979)、《隔水观音》(1983)、《紫荆赋》(1986)、《梦与地理》(1990)、《余光中诗选》(1998)、《五行无阻》(1998)、《安石榴》(1996)、《余光中诗歌选集》(1997)、《诗的照明弹:从徐志摩到余光中》(1994)、《诗的风向球:从徐志摩到余光中》(1994)、《高楼对海》(2000)等,散文及文艺批评文集有:《左手的缪思》(1963)、《掌上雨》(1964)、《逍遥游》(1965)、《望乡的牧神》(1968)、《焚鹤人》(1972)、《听听那冷雨》(1974)、《青青边愁》(1977)、《分水岭上》(1981)、《记忆像铁轨一样长》(1987)、《凭一张地图》(1988)、《隔水呼渡》(1990)、《从除霞客到梵谷》(1994)、《井然有序》(1996)、《日不落家》(1998)、《蓝墨水的下游》(1998)、《伦敦》(1993)、《余光中散文》(1997)、《高速的联想》(1997)等,翻译主要有:《梵谷传》(1957)、《老人和大海》(1957)、《英诗译注》(1960)以及《美国诗选》(1961)、《英美现代诗选》(1968)、《录事巴托比》(1972)、《不可儿戏》(1984)、《土耳其现代诗选》(1984)、《温夫人的扇子》(1992)、《守夜人》(1992)、《理想丈夫》(1995)等。此外,余光中还出版有《春来半岛》、《中国结》、《四海集》、《与永恒对垒》等诗文集。余光中的诗文创作及翻译作品,除在台湾香港等地出版外,祖国大陆的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广州花城出版社、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安微教育出版社等十多家出版社均有出版。
余光中是位多产的作家,他的创作不但硕果累累,题材广泛,而且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风格屡变,技巧多姿。有人认为,探寻余光中创作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了解台湾整个诗坛与文坛数十年来的发展和走向。一般来说,余光中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既有壮阔铿锵的高歌,也有细腻缠绵的低吟。他的散文常以自我为中心,绵绵地向读者倾吐一段记忆、一段人情、一段不舍,有着独特的气魄与色彩,自成一家,被称为“余体”。他的评论视野开阔,犀利朝气,说理明晰,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他的译作以意译为重,令人信实。尤其是那些抒发了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的诗歌,更是新颖灵活、比喻奇特、细腻缠绵、含蓄隽永、韵律优美、节奏感强,富有时代气息,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其中最为脍炙人口而又具代表性的,当属《乡愁》一诗: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乡愁》一诗中,余光中借助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技巧,从生活中剪辑了人生的四个阶段:“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并用与此息息相关的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用“在这头……在那(里)头”来描写不可逾越的时空距离与相隔,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绪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为人类最普通、最常见、最真诚、最强烈的亲情、爱情、悲情、爱国情等情感,委婉而深刻地把对母亲、妻子及对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所有海外游子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中国情结”。思念中流溢着苦难,真诚之中凝着沉重,悲凉之中充满期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深深扎根在全世界华人心灵里的乡愁的民族本性和时代气息。在结构上,《乡愁》一诗段式与句式都比较整齐、均衡、和谐,长句与短句参差穿插,数量词与形容词的重叠交叉,层次与主题的渐递明晰,使得全诗一唱三叹,曲折回旋,跌宕起伏,如怨如诉,犹如一曲优美而略带哀伤的音乐,得到整个中华民族及全世界华人的强烈共鸣。以至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无人不吟。余光中自己也带着几分无奈地承认:“自八十年代开放以来,我的诗传入大陆,流行最广的一首该是《乡愁》……许多读者自承认识我的诗,都是从这一首开始。我却恐怕,或许到这一首也就为止。”
余光中以乡愁诗人著称,他的乡愁诗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描写抒发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魂牵梦绕的思归之情,然而这种人类共同而永恒的对故土的眷恋情感,与千千万万飘流到孤岛上去的炎黄子孙和祖国大陆长期隔绝的背景相结合,把个人的悲欢与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就交织成一幅幅洋溢着中华民族悠久文化意味的现代图景,情深意切,意蕴深刻,有着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诗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
余光中曾如此评价自己的创作:“我的一生写诗虽近千首,但是我的诗不会全在诗集里。因为诗意不尽,有些已经洋溢到散文里去了。同时,所写散文虽达150篇,但是我的散文也不全在文集里,因为文情不断,有些已经过渡到评论里去了。其实我的评论也不以评论集为限,因为我所翻译的十几本书中,还有不少论述诗、画与戏剧的文字,各以序言、评介或注释的形式出现。这么说来,我俯仰一生,竟然以诗为文,以文为论,以论佐译,简直有点‘文体乱伦’。不过,仓颉也好,刘勰也好,大概都不会怪罪我吧。写来写去,文体纵有变化,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那便是我对中文的赤忱热爱。如果中华文化是一个大圆,宏美的中文正是其半径,但愿我能将它伸展得更长。”他强调:“要做一位中国作家,在文学史的修养上必须对两个传统多少有些认识:诗经以来的古典文学是大传统,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是小传统。”他说道:“我的理想是要让中国的文字,在变化各殊的句法中,交相成一个大乐队,而作家的笔应该一挥百应,如交响乐的指挥杖。”创作应“以现代人的口语为节奏基础,在情境所需时,也不妨用一些欧化或文言文的句子,以及适时而出的方言或俚语,或是穿插典故。”他认为“散文,是一切作家的身份证。诗,是一切艺术的入场券。”主张“散文可以向诗学一点生动的意象,活泼的节奏,和虚实相济的艺术,然而散文毕竟非诗。旗可以迎风而舞,却不可随风而去,更不能变成风。把散文写成诗,正如把诗写成散文,都不是好事。”他声言“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自称“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写道:“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
余光中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散文家、批评家和翻译家,同时又是一位资深的编辑家,曾主编《蓝星》、文星》、《现代文学》等文学刊物和台湾1970——1989年《中华现代文学大系》。有人赞扬他“用紫色笔写诗,用金色笔写散文,用黑色笔写评论,用红色笔编辑文学作品,用蓝色笔翻译……把他的散文放在中国历代最优秀的散文作品中,余光中毫不逊色。他的散文是中国散文史上璀灿的奇芭。”“余光中不需要推荐,四方都传诵他的诗文。他引领读者在人文情思的路上观奇涉险,在想象力的锻炼与世事的认知上获得多重惊喜。”余光中有不少作品被收入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设有中文课程的海外学校的教科书中。余光中本人也多次因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而获奖,计有:1962年台湾中国文艺协会新诗奖,1966年台湾十大杰出青年奖,1982年台北市新闻局金鼎奖,1984年台湾吴三连文学奖,1985年台湾《中国时报》新诗推荐奖,1989年台湾国家文艺奖,1994年台湾联合报最佳书奖,1997年中国诗歌艺术学会诗歌艺术贡献奖,1998年台湾五四文学交流奖、台湾联合报最佳书奖、台湾中山大学杰出教学奖、台湾裴多斐杰出成就奖、台湾行政院国际传播奖章,1999年台湾吴鲁芹散文奖,2000年台湾高雄市文艺奖、台湾联合报最佳书奖,2001年霍英东成就奖等。他的作品被译成欧美多国文字,有的诗歌还被作曲家谱上音乐传唱。他本人也多次应邀前往美国、英国、德国、瑞典、西班牙、荷兰、巴西、菲律宾等地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朗诵诗歌,发表演讲。
&&&&&&&&&&&&&&&&&&&&
余光中说,尽管他在美国受过教育,也曾受过西方的影响,但他的创作更深受《诗经》等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也受臧克家、徐志摩、郭沫若、钱钟书等现代文学大师的影响。他说:“我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我以身为中国人自豪,更以能使用中文为幸。”“从21岁负笈漂泊台岛,到小楼孤灯下怀乡的呢喃,直到往来于两岸间的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我心头的仍旧是挥之不去的乡愁。”在长期的写作中余光中领悟到:“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现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我后来在台湾写了很多诗,一会儿写李广、王昭君,一会儿写屈原、李白,一会儿写荆轲刺秦、夸父逐日。我突然意识到,这些都是我深厚‘中国情结’的表现。”“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余光中如今在台湾高雄市定居,尽管年届八旬,已然鹤发童颜,但精神矍铄,幽默健谈,每天坚持创作、编书,乐此不疲。他在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曾多次回大陆参观、访问讲学、参加学术交流。一些大陆出版社要出他的作品集,他便不辞辛苦亲自校对。他说:“诗比人先回乡,该是诗人最大的安慰。”1992年他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演讲《龚自珍与雪莱》。1997年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歌散文选集,他应邀前往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北京五大城市为读者签名。中央电视台曾在春节联欢晚会朗诵演出他的名诗《乡愁》,并在《读书时间》、《东方之子》等栏目对他作专题报导介绍。吉林大学、东北大学授予他荣誉教授称号。余光中称诺贝尔文学奖“既是幸运之星,又是死亡之吻”,一个真正的作家不应为了让外国人垂青而写作,&
“不要把诺贝尔文学奖看作世界文学奖,把它当做西方文学奖就比较好一些,因为它主要就是给西方语系的。”余光中认为,华人作家遍布世界各地,应该有自己的一个大奖,建立一个自己的评奖标准,“而不一定要靠十八个瑞典老头在那里指指点点”。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余光中《乡愁》课堂实录
> 余光中《乡愁》课堂实录
余光中《乡愁》课堂实录
    来源:文学网
  师:爱家乡是爱国的情感基础,思乡与爱国是人类所共有的美好情感。因此,思乡与爱国也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咏叹和歌颂的主题,面对这一常写常新的主题,台湾诗人又是如何抒写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师:学习这首诗,我们有两个任务:1.通过诵读,感知品味、理解意蕴。2.学习品读的方法。先请同学们把课前查找的资料拿出来,请一位同学简要介绍你所以解的诗人余光中。
  生:余光中,台湾当代诗人,出生大陆,1950年去台湾,常常隔海眺望,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大陆,想念故乡。1972年,22年的思乡情终于化作《乡愁》这首经典之作。
  生:我补充一下:余光中先生从上世纪60年代起创作了不少怀乡诗,所以被人们称为&乡愁诗人&。
  师:很好,这些资料对于我们理解《乡愁》这首诗的感情很有帮助。下面老师把这首诗朗诵一遍,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调、语速(在凄清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中背诵)。
  [点评:教师声情并茂的背诵配以哀婉的乐声,营造了一种凄清沉郁的氛围,学生渐渐&入境&]
  师:同学们自已试着读一遍,注意全诗感情深沉,宜读得舒缓一些(学生试读)。
  师:除了注意语调外,还应注意每节诗的节奏和重音,下面老师把第一节诗再读一遍,请同学们在听的同时用&/&划出节奏,用&&&标出重音。
  生:我认为节奏应这样划分&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重音落在&乡愁、小小、这头、那头&上。
  师:很好!请大家根据第一节划分节奏和标重音的方法依次划分出二、三、四节诗的节奏标出重音。
  师:下面我们一齐来把余光中的《乡愁》朗诵一遍(配乐)。
  师:通过读我们对诗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还需进一步理解诗的内涵,大家想一想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思乡愁绪
  师:是的。乡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思绪,作者又是通过哪些物象把这种愁绪表达出来的?
  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老师还想问,全诗四节,每节又表达了什么情感?
  生:母子离愁
  生:夫妻离别
  生:生死恨别
  生:骨肉离恨
  师:同学们答的非常好!看来大家对诗的主题和字面意思有了初步的理解。
  [点评:这三个问题一环扣一环,逐步深入。教师问的自然,学生答的准确。这些问题不容忽视,这是对学生捕捉和筛选信息能力的一次锻练。]
  师:诗的语言是凝练的,诗的意境是丰富的,下面我们与诗人&同悲苦,共欢乐&去品味这首诗美的意境与情感。哪位同学们把第一节诗读一下?
  生:(朗读)
  师:她读的怎么样?同桌的你来评价一下。
  生:她读出了情感也读出了美感,节奏重音把握的非常好。
  师:本节诗中的&邮票&使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想像?
  生:一位游子正用书信向母亲诉说心中的思念之情。那对母亲的思念深情都寄托在一枚枚小小的邮票之上;那对儿子的期盼叮咛都凝聚在一张张洁白的信纸中。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我们要善于通过朗读把有声的语言借助联想与想象幻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
  师:哪位同学再来把第二节读一下?
  生:我来读。(生读)
  师:读得很有感情!有时诗的意境与情感我们能够直接感受,有时需要间接的体验,有同学的父母出门在外,你思念他们吗?谈谈你的感受。
  生:上个月我爸爸到东北进货,他走了十几天,我时时想起他,不知道他在东北冷不冷,晚上做梦我还梦见他。
  生:今年暑假我参加夏令营,虽然在营地一周的生活很快乐,但晚上没有人给我盖被子,早上没有人喊我起床,我是多么想念我的爸爸妈妈呀!
  师:两位同学谈的很感人,看来大家的情感已与诗融合在一起了。诗中诗人与妻子&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诗人的一首诗恰好表达了这种情感:&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点评:问题问得不当常常会使学生不得要害,无法回答。特别是本节诗&夫妻之间的思念&情感,学生是无法体验到的,若泛泛问&这节诗表达了夫妻之间什么情感?&学生则大都轻描淡写答&思念&了事。而教师设计的&父母在外,你思念他们吗?&的问题,就起到了&移花接木&的效果,产生了&一石击破水中天&的功效。]
  师:谁来把第三节读一遍?
  生: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师:这位同学把那种生死恨别的愁怨读出来了。&物是人非事已休,欲语泪先流&。很冒昧的问一句:班上哪位同学失去了亲人或朋友?你思念他们吗?请谈一下你的感受。
  生:前年我的母亲因病离我们远去了,她扔下了爸爸和我,永远离开了我们。望着空荡荡的屋子,捧着母亲遗像,我哭了,哭得死去活来&&以后再见不到母亲了,我和爸爸怎样生活啊?&&妈妈,女儿想念您!&&
  [点评:学生说到动情处,泪流满面,哽噎声声,全场师生无不为之感染,空气仿佛凝固,情感达到高潮。]
  师:(满怀深情,眼含热泪吟诵)&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一杯黄土,把生者与逝者永远的隔开了,这是怎样的一种愁啊!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读第四节诗。
  生:(齐读)
  师:读诗要做到&眼中有诗、脑中有画、心中有情&此时如果你是余光中,隔海眺望,你会想到什么?
  生:我在想何时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亲人何时才能团聚。
  生:我在想为什么两岸人民不能团圆?
  师:下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描述本节诗中的情景。
  生:海风掀动我的衣裳;泪水盈满我的眼眶。我伫立在海边,目光的尽头是那海峡的对岸----大陆!海风你吹得再猛烈些吧,我要随你来到我日思夜想的家园;海浪啊,你涌动得再剧烈些吧,我要随你回到生我养我的故乡&&
余光中《乡愁》课堂实录相关推荐您的位置:>>>正文
访余光中:我43岁时写《乡愁》仅花了20分钟
  人民论坛网2月11日文章 原题:访余光中:我43岁时写《乡愁》仅花了20分钟 余光中先生是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曾任台湾师大、台大、政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2012年4月,受聘为北京大学&驻校诗人&。去年11月初,85岁高龄的余先生携夫人来湖州,在笔者等人陪同下游览了大唐贡茶院等景点。在与湖州诗人聚餐后,余先生欣然接受了笔者来箫风的访谈。
  来箫风:余先生您好!说起来我们还是老乡呢,您生在南京,我家在徐州,我们都是江苏人。
  余光中:是的。我1928年农历重九日出生在南京,直到抗日战争开始后,才随母亲逃亡上海、重庆、香港等地,1950年后移居台湾。虽然我父亲是闽南人,但我母亲和夫人都是江苏常州人,所以我常以&江南人&自命。
  箫风:在大陆,一提起您的名字就让人想到《乡愁》,您也因此被称为&乡愁诗人&。这与您背井离乡的经历是否有关?
  余光中:我是22岁时去的台湾,而《乡愁》这首诗创作于1971年,当时我已经43岁了。我写《乡愁》仅花了20分钟,但是这种感情在内心已蕴藏20多年。那时大陆还处于&文革&期间,还乡比较难,直到1992年我才回到大陆,所以说,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很苦闷的。不过,这首诗本身倒不是那么悲壮,只是带一点哀愁。
  同一时期,关于怀乡的诗我写过三四十首。有一首《乡愁四韵》,罗大佑把他谱成曲在大陆传唱。它与《乡愁》的结构差不多,也是四段,只是情绪有些变化。还有一首是《民歌》,知道的人比较少。我在大陆开诗友会时,跟台下交流常念这首诗,念到最后,台下的人就合我。比如第一段:&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念第二遍的时候,台下的人就合我:&&&风---(台下:也听见),沙---(台下:也听见)。&台上台下有交流,往往在高潮之中结束。我这样至少做过十几次。
  箫风:余先生,我有一些散文诗的问题想请教您。我国的散文诗与新诗都是五四时期从西方引进的诗体,新诗在大陆包括在港台的发展,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但散文诗的发展相对来讲比较坎坷。对散文诗文体的属性一直有争议,有的认为散文诗既不是散文也不是诗,是一种新的独立文体; 有的认为散文诗本质上属于诗,是自由诗的一种。台湾的纪弦先生好像也讲过,散文诗就是自由诗,自由诗就是散文诗。请问您怎么看?
  余光中:纪弦是这样讲过,但他是针对古典诗历来都是韵文这个情况讲的。古典诗都是押韵的,都讲究平仄,讲究句子整齐。当时纪弦讲,我们要写现代诗,就要告别中国韵文化的传统,不要再押韵了,要用散文来写诗,不要用韵文来写诗,他倒没有说我们要写散文诗。他只是说,我们的语言要用散文的,不要用韵文的。他认为,以前韵文的传统太泛滥了,已经无可救药了。他是这个意思。他认为,要把&西化&传过来。的波德莱尔是不用韵的,当然他写十四行诗照样押韵,他还写了一些无韵的诗,当时不叫散文诗,叫自由诗。自由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解除了诗的格律的一种诗,当然很容易跟散文诗联想。
  西方的诗,跟我们的情况不一样。从的诗剧开始,就有一种诗体是无韵体,它没有韵脚,可是它有节奏起伏,也有一定的章法,可以说这种无韵诗在西方早就有了。像17世纪的米尔顿写的《失乐园》,从头到尾都是无韵诗,可是它有诗的节奏感,这个节奏感还相当严格,而且也不在行末断句,一句跨三五行,甚至跨个十几行,气势浩荡,我们中国人的诗没有这样的。比如李白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还是押韵的。&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出自《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虽然换韵了,可它还是有韵的,还是有一定的节奏。李白偶尔会打破头上两句,他的有些诗倒可以说是散文诗。比如《蜀道难》:&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像是散文吧,可李白他不拘。杜甫不是这样,他比较严谨。所以说,散文诗跟自由诗,或者无韵诗又不太一样。
  中国的诗过去都是韵文化,以前叫&无韵为文,有韵为诗&。大概如你刚才讲的,民国初年开始写诗的胡适,他是有一点韵的,冰心也有一点,包括宗白华早年的所谓小诗,那时候讲还是诗,不过开始用白话了。而西方主流诗人像艾略特,是不用韵的,但到高潮时韵来了,他是酌量用韵,而不是从头用韵。就是在讲闲话的时候就写得松,等到主题要出来了,或者是他要抒情了,就来押韵了。我现在写诗,也并不一定追求用韵,顺其自然,可是到了紧要关头,我觉得这个地方不能没有韵,我就用了,完全是自由心生。
  箫风:在大陆,有人讲您对散文诗有偏见,或者有人诋毁散文诗时,常引用您对散文诗&非驴非马&的评论。我查过,这段话出自您1963年5月写的 《剪掉散文的辫子》。我想,您当时讲这个话,肯定是针对一些问题讲的。
  余光中:提出这个观点已经很早了,当时是针对散文创作的问题讲的。那个时候喊出&剪掉散文的辫子&,是因为那时台湾流行的某些散文风格我认为不好,包括散文诗。现在时代变了,毕竟已经隔了近50年,无论是散文还是散文诗都有了很大发展。散文诗作为&混血种&,有时候本来是很美的,就看你怎么样去把握。鲁迅的《野草》大家不都说是散文诗吗?其实,中国古代在散文与诗之间就有一个过渡地带,比如《赤壁赋》、《秋声赋》、《阿房宫赋》等等,它们是很接近诗的。
  箫风:据我所知,不少台湾著名诗人都写过散文诗,如商禽、纪弦,还有叶维廉、痖弦、管管、苏绍连等。商禽的诗集《梦或者黎明》,其中大部分是散文诗。
  余光中:多年来,台湾一直有人写散文诗,不过,他们大多不认为自己在写散文诗,而认为在写散文,也许叶维廉这样想过。写得最好的是商禽,他的散文诗并不是唯美的,并不一定是春花秋月,他有很深的思想在里面。比如,他写人的五官,写两只眼睛都是一样的,可是隔了一道鼻子,你左眼看不到右眼,右眼也看不到左眼,这里实际上是指&两岸&,他讲得很隐晦,因为那时候台湾也有思想控制的。再比如,他说牢卒发现囚犯每天朝窗口看,直到后来变成一只&长颈鹿&,那是向往自由啊,他是有深意在里面的(《长颈鹿》)。如果一首诗自称是散文诗,而没有寓于深意,那就不好了。除了感性之外,应该有主题,有深厚的含义。苏绍连跟商禽差不多,他写的东西有他的用意。
  箫风:请问您对台湾的散文诗创作怎么评价?您的《听听那冷雨》,在大陆曾被人当作散文诗来评论,您怎么看?
  余光中:我对台湾的散文诗没有特别去研究,我写论文往往是为自己的创作,理清我对这个文类的看法。我自己没有写过散文诗,但在我的散文里面有诗意,像《听听那冷雨》,那是&声音&的一种试验,但我还是认为我是在写散文。
  箫风:请问您是何时开始诗歌创作的?哪位诗人对您影响比较大?
  余光中:我是在离开大陆前的最后两年开始写诗的,第一首诗《沙浮投海》写于南京。真正登报是1948年在厦门,那是大二的时候。我当时既写诗,也写一点散文,写一点评论,还说不上什么体系。我最早期在大陆发表的东西,厦门大学的朱双一教授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过。我当初写的诗颇受臧克家的影响,他最早的一本诗集叫《烙印》,写得蛮好,我那时就已经受他的影响了。
  箫风:从强烈主张西化到回归民族传统,您的诗歌创作风格变化很大,这恐怕是台湾诗坛称您为&回头浪子&的缘故吧。我感到,这个&先西化后回归&的变化轨迹,可以说是台湾甚至整个中国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基本走向。不知您怎么看?
  余光中:我的英文在中学时就很好,大学时读的又是外文系,所以我读英语诗,都是直接读原文。当时我一心认为,要有创新,应该多吸收外来的影响。我想,我是要到西方朝圣的。后来读得多了,就有了比较,慢慢发现了我们中文之美。中文的确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文字,我以能使用中文为幸。对我来说,影响最深的是中国古典文学,其次才是英美的文学,然后才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这是对我影响的三大来源。
  我觉得,要成为一个用中文写作的诗人,写散文诗也一样,首先要对中国的两个传统有点认识。一个是大传统,就是《诗经》以来的古典文学大传统; 一个是小传统,就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传统。特别是对大传统要有一定的修养,这样才能写出深入浅出的作品。当然,如果再能旁通西洋就更好了。
  说到&回头浪子&,那是我自己叫出来的。其实,当时很多人都走的这条路,如徐悲鸿、林风眠、傅抱石等等。大家都到西方去朝圣,结果发现,最终还是要回到自己的传统中来。不过,回头的浪子,已不是在家乡守株待兔的那个乡下人了,他见识过世面,他经历过很多,他知道如何去&采矿&,知道黄金还是在祖国的&矿&里面。后来我一直这么想。
  箫风:我看过您的诗集,感到您非常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香港作家林沛理称您为&语言的魔术师&,您自己也讲过:&真想在中国文字的风火炉中,炼出一颗丹来。&请您谈谈这方面的体会好吗?
  余光中:我讲这些话的时候,针对的已经不完全是诗了,散文也包括在内。我觉得,当时的散文有不足之处,像冰心、朱自清的散文,就单薄了一点,像水彩画一样。我觉得,不仿作油画,比较重的那种。所以我后来讲,可以发展&重工业&,不要都是&轻工业&,就是这个意思。
  我在《〈逍遥游〉后记》中曾讲过:我尝试把中国的文字压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拼拢,折来且叠去,为了试验它的速度、密度和弹性。我的理想是让中国的文字,在变化各殊的句法中,交响成一个大乐队,而作家的笔应该一挥百应,如交响乐的指挥杖。
  箫风:您曾讲过:&过分的散文化是不行的,散文化是新诗的一大公害。&我感到,这个话虽然是针对新诗讲的,其实对散文诗也同样适用,对目前大陆的散文诗创作还是有针对性的。
  余光中:我讲这个话时,倒没有特别想到散文诗。这是一个从五四以来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要开研讨会的话,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题目。民国初年,冰心、宗白华等人写小诗,闻一多觉得这样写不好,应该有个格律。后来,闻一多领导了新月派,提倡写格律诗。新月派典型的格律诗,是四句一段,逢双押韵,每行的字数都是一样的,这样一来就成了格律化,也就是韵文化。所以,从艾青起转而写自由诗。艾青留学法国,波德莱尔之后的法国诗人就是写自由诗。你看他的《火把》,有几千行,看起来有点气势,不过就是有点散漫,有点散文化。自由诗摆脱了韵文化,可是又陷进了散文化。现在有很多人迷信自由诗,好像自由了就什么束缚都没有了,许多诗不像诗,更像散文。这个问题是要注意的。
  箫风:谢谢余先生指教!
  (根据录音整理)&
免责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任编辑:翟亚菲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乡愁余光中阅读答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