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颂之物”用错了地方 陈熙涵

苏童小说“差错报告”:误把醒木称惊堂_广西新闻网文化频道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 />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 />
     
     
           
&&&&&&&&&&&&&&&&&&&&&&&&&&
北京时间:
当前位置:
苏童小说“差错报告”:误把醒木称惊堂
【时间:日 16:57】
【来源:文汇报】【作者:陈熙涵】
【编辑:蒙卫芝】
  新一期《咬文嚼字》的《众矢之的》栏目将目标集中在作家苏童身上。读者在他多部文学作品中挑出错误。昨天,苏童小说中的差错报告正式公布。  &胼手胝足&不指关系亲密  苏童中篇小说《刺青时代》写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群懵懂少年曲折坎坷的成长历程,读来令人为之心酸。小拐的哥哥天平,在野猪帮与白狼帮群殴中死去。当小拐触碰到哥哥的尸体时,他的手&像是被火烫了一下,或者是被冰刺了一下&,他感到&曾经与他胼手胝足的那个身体突然变得如此恐怖如此遥远&(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这里的&与他胼手胝足&,揣摩文意,应该是指兄弟俩从小一起生活,一起吃一起睡,关系非常亲密。但其实&胼手胝足&并非这个意思。&胼胝&读作pi&nzhī,指的是手脚上的老茧。&胼手胝足&也作&手足胼胝&或&手胼足胝&,指手掌或脚底因长期劳动而磨出了老茧,用来形容辛勤劳动的样子。这个词语出自《庄子&让王》:&曾子居卫&&手足胼胝。&《荀子&子道》:&有人于此,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表示关系亲密,应该说&抵足而眠&。  曲艺评书所用非&惊堂木&  在中篇小说《红粉》中,苏童写小萼与说评弹的房东张先生私通,&被张太太赶出来的,小萼额上的那块血痂,据说是张太太用惊堂木砸出来的&。&惊堂木&是旧时官员审案时用以敲击案桌的长方形小木块,有警戒、威吓被审问者的作用。如《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大尹把惊堂在桌上一连七八拍,大喝道:&你这该死的奴才!&&你若巧辩,快夹起来!&&  而《红粉》中曾介绍这对房东夫妇是唱评弹的。张太太拿来砸人的,应为曲艺评书、评话艺人用来拍桌子的小木块,也有用玉石制的。说书开始时,以醒木击桌可引起听众注意,使听众肃静。苏童这里写的应为&醒木&而不是&惊堂木&。  &牝鸡司晨&非《诗经》词句  长篇小说《武则天》第84页有这样一句话:牝鸡司晨,惟家之索。《诗经》中的词句被历代有识之士奉为金科玉律,但是它对于武后司大唐之晨的现实却失去了意义。(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牝(p&n),鸟兽的雌性,牝鸡即母鸡,牝鸡司晨就是母鸡报晓。古书中&牝鸡司晨&有多种说法,比如&牝鸡司旦&&牝鸡晨鸣&&牝鸡牡鸣&等,还可简称为&牝晨&。所有这些不同的说法,其喻指的含义都是一个,即女性掌权。牝鸡司晨在古人看来是极为忌讳的一件事。苏童对&牝鸡司晨&的理解完全正确,可是对它的出处却记忆有误。&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并非&《诗经》中的词句&,而是出自《尚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汉代孔安国解释说:&喻妇人知外事。雌代雄鸣则家尽,妇夺夫政则国亡。&  &传颂&用错了地方  短篇小说《手》中,苏童写小武汉一直不敢对女朋友说自己是在殡仪馆抬死人的。小武汉本已与顾小姐准备结婚,但&满街的人都在交口传颂,小武汉在武汉抬死人&,结果顾小姐&一个电话打到小武汉的手机上,当场宣布分手&(《垂杨柳》,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4页)。  事实上,&传颂&是褒义词,意指传扬歌颂。其时,满街的人都在传说小武汉抬死人的秘密,其中非但没有&颂扬&成分,反而带有浓烈贬义色彩。街坊邻里的闲言碎语,与&传颂&不可同日而语。(记者 陈熙涵)
【&&相关文章&&】
广西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2008302
&故障电话:-8325苏童小说“差错报告”
误把“醒木”称“惊堂”
  新一期《咬文嚼字》的《众矢之的》栏目将目标集中在作家苏童身上。读者在他多部文学作品中挑出错误。昨天,苏童小说中的差错报告正式公布。
  “胼手胝足”不指关系亲密
  苏童中篇小说《刺青时代》写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群懵懂少年曲折坎坷的成长历程,读来令人为之心酸。小拐的哥哥天平,在野猪帮与白狼帮群殴中死去。当小拐触碰到哥哥的尸体时,他的手“像是被火烫了一下,或者是被冰刺了一下”,他感到“曾经与他胼手胝足的那个身体突然变得如此恐怖如此遥远”(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这里的“与他胼手胝足”,揣摩文意,应该是指兄弟俩从小一起生活,一起吃一起睡,关系非常亲密。但其实“胼手胝足”并非这个意思。“胼胝”读作piánzhī,指的是手脚上的老茧。“胼手胝足”也作“手足胼胝”或“手胼足胝”,指手掌或脚底因长期劳动而磨出了老茧,用来形容辛勤劳动的样子。这个词语出自《庄子?让王》:“曾子居卫……手足胼胝。”《荀子?子道》:“有人于此,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表示关系亲密,应该说“抵足而眠”。
  曲艺评书所用非“惊堂木”
  在中篇小说《红粉》中,苏童写小萼与说评弹的房东张先生私通,“被张太太赶出来的,小萼额上的那块血痂,据说是张太太用惊堂木砸出来的”。“惊堂木”是旧时官员审案时用以敲击案桌的长方形小木块,有警戒、威吓被审问者的作用。如《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大尹把惊堂在桌上一连七八拍,大喝道:‘你这该死的奴才!……你若巧辩,快夹起来!’”
  而《红粉》中曾介绍这对房东夫妇是唱评弹的。张太太拿来砸人的,应为曲艺评书、评话艺人用来拍桌子的小木块,也有用玉石制的。说书开始时,以醒木击桌可引起听众注意,使听众肃静。苏童这里写的应为“醒木”而不是“惊堂木”。
  “牝鸡司晨”非《诗经》词句
  长篇小说《武则天》第84页有这样一句话:牝鸡司晨,惟家之索。《诗经》中的词句被历代有识之士奉为金科玉律,但是它对于武后司大唐之晨的现实却失去了意义。(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牝(pìn),鸟兽的雌性,牝鸡即母鸡,牝鸡司晨就是母鸡报晓。古书中“牝鸡司晨”有多种说法,比如“牝鸡司旦”“牝鸡晨鸣”“牝鸡牡鸣”等,还可简称为“牝晨”。所有这些不同的说法,其喻指的含义都是一个,即女性掌权。牝鸡司晨在古人看来是极为忌讳的一件事。苏童对“牝鸡司晨”的理解完全正确,可是对它的出处却记忆有误。“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并非“《诗经》中的词句”,而是出自《尚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汉代孔安国解释说:“喻妇人知外事。雌代雄鸣则家尽,妇夺夫政则国亡。”
  “传颂”用错了地方
  短篇小说《手》中,苏童写小武汉一直不敢对女朋友说自己是在殡仪馆抬死人的。小武汉本已与顾小姐准备结婚,但“满街的人都在交口传颂,小武汉在武汉抬死人”,结果顾小姐“一个电话打到小武汉的手机上,当场宣布分手”(《垂杨柳》,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4页)。
  事实上,“传颂”是褒义词,意指传扬歌颂。其时,满街的人都在传说小武汉抬死人的秘密,其中非但没有“颂扬”成分,反而带有浓烈贬义色彩。街坊邻里的闲言碎语,与“传颂”不可同日而语。
  (来源:文汇报 记者:陈熙涵)
编辑:何瑾
相关新闻v&& 09:38:30v&& 08:55:50v&& 10:07:06v&& 10:39:21v&& 08:27:54苏童小说“差错报告”:误把“醒木”称“惊堂”&(2)
E-mail推荐:&&
  “牝鸡司晨”非《诗经》词句  长篇小说《武则天》第84页有这样一句话:牝鸡司晨,惟家之索。《诗经》中的词句被历代有识之士奉为金科玉律,但是它对于武后司大唐之晨的现实却失去了意义。(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牝(pìn),鸟兽的雌性,牝鸡即母鸡,牝鸡司晨就是母鸡报晓。古书中“牝鸡司晨”有多种说法,比如“牝鸡司旦”“牝鸡晨鸣”“牝鸡牡鸣”等,还可简称为“牝晨”。所有这些不同的说法,其喻指的含义都是一个,即女性掌权。牝鸡司晨在古人看来是极为忌讳的一件事。苏童对“牝鸡司晨”的理解完全正确,可是对它的出处却记忆有误。“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并非“《诗经》中的词句”,而是出自《尚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汉代孔安国解释说:“喻妇人知外事。雌代雄鸣则家尽,妇夺夫政则国亡。”  “传颂”用错了地方  短篇小说《手》中,苏童写小武汉一直不敢对女朋友说自己是在殡仪馆抬死人的。小武汉本已与顾小姐准备结婚,但“满街的人都在交口传颂,小武汉在武汉抬死人”,结果顾小姐“一个电话打到小武汉的手机上,当场宣布分手”(《垂杨柳》,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4页)。  事实上,“传颂”是褒义词,意指传扬歌颂。其时,满街的人都在传说小武汉抬死人的秘密,其中非但没有“颂扬”成分,反而带有浓烈贬义色彩。街坊邻里的闲言碎语,与“传颂”不可同日而语。(记者&陈熙涵)&&
(责任编辑:雷志龙)
我要发表留言
人民网强国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同步至微博客&&
&&&&&&&&&&&&&&&&&&&&&&&&&&&&&&&&
&&&热图推荐
&&&精彩新闻
&&&博客精选
&&&播客?视频
&&&小编推荐
&&&  频道精选
???绿帽哥曝日记局长咋遭抓 朱F基的什么值得官员学习?
小所长缘何"得罪"公安部 性爱日记局长有"牛"表弟?
&&&无线?手机媒体
发短信上手机人民网苏童小说“差错报告”:误把醒木称惊堂
16:57来源:文汇报编辑:蒙卫芝
  新一期《咬文嚼字》的《众矢之的》栏目将目标集中在作家苏童身上。读者在他多部文学作品中挑出错误。昨天,苏童小说中的差错报告正式公布。
  &胼手胝足&不指关系亲密
  苏童中篇小说《刺青时代》写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群懵懂少年曲折坎坷的成长历程,读来令人为之心酸。小拐的哥哥天平,在野猪帮与白狼帮群殴中死去。当小拐触碰到哥哥的尸体时,他的手&像是被火烫了一下,或者是被冰刺了一下&,他感到&曾经与他胼手胝足的那个身体突然变得如此恐怖如此遥远&(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这里的&与他胼手胝足&,揣摩文意,应该是指兄弟俩从小一起生活,一起吃一起睡,关系非常亲密。但其实&胼手胝足&并非这个意思。&胼胝&读作pi&nzhī,指的是手脚上的老茧。&胼手胝足&也作&手足胼胝&或&手胼足胝&,指手掌或脚底因长期劳动而磨出了老茧,用来形容辛勤劳动的样子。这个词语出自《庄子&让王》:&曾子居卫&&手足胼胝。&《荀子&子道》:&有人于此,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表示关系亲密,应该说&抵足而眠&。
  曲艺评书所用非&惊堂木&
  在中篇小说《红粉》中,苏童写小萼与说评弹的房东张先生私通,&被张太太赶出来的,小萼额上的那块血痂,据说是张太太用惊堂木砸出来的&。&惊堂木&是旧时官员审案时用以敲击案桌的长方形小木块,有警戒、威吓被审问者的作用。如《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大尹把惊堂在桌上一连七八拍,大喝道:&你这该死的奴才!&&你若巧辩,快夹起来!&&
  而《红粉》中曾介绍这对房东夫妇是唱评弹的。张太太拿来砸人的,应为曲艺评书、评话艺人用来拍桌子的小木块,也有用玉石制的。说书开始时,以醒木击桌可引起听众注意,使听众肃静。苏童这里写的应为&醒木&而不是&惊堂木&。
  &牝鸡司晨&非《诗经》词句
  长篇小说《武则天》第84页有这样一句话:牝鸡司晨,惟家之索。《诗经》中的词句被历代有识之士奉为金科玉律,但是它对于武后司大唐之晨的现实却失去了意义。(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牝(p&n),鸟兽的雌性,牝鸡即母鸡,牝鸡司晨就是母鸡报晓。古书中&牝鸡司晨&有多种说法,比如&牝鸡司旦&&牝鸡晨鸣&&牝鸡牡鸣&等,还可简称为&牝晨&。所有这些不同的说法,其喻指的含义都是一个,即女性掌权。牝鸡司晨在古人看来是极为忌讳的一件事。苏童对&牝鸡司晨&的理解完全正确,可是对它的出处却记忆有误。&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并非&《诗经》中的词句&,而是出自《尚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汉代孔安国解释说:&喻妇人知外事。雌代雄鸣则家尽,妇夺夫政则国亡。&
  &传颂&用错了地方
  短篇小说《手》中,苏童写小武汉一直不敢对女朋友说自己是在殡仪馆抬死人的。小武汉本已与顾小姐准备结婚,但&满街的人都在交口传颂,小武汉在武汉抬死人&,结果顾小姐&一个电话打到小武汉的手机上,当场宣布分手&(《垂杨柳》,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4页)。
  事实上,&传颂&是褒义词,意指传扬歌颂。其时,满街的人都在传说小武汉抬死人的秘密,其中非但没有&颂扬&成分,反而带有浓烈贬义色彩。街坊邻里的闲言碎语,与&传颂&不可同日而语。(记者 陈熙涵)
作者:陈熙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颂之物 虚伪的假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