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郑和远航ppt的地点和最远到的地方,并举例说明郑和远航ppt带来了什么变化

知识点梳理
清初严行海禁,将沿海人民内迁50里的措施,目的是为了断绝东南沿海对郑成功等抗清力量的物质供应。前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外商来华贸易须通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商人,活动限于指定范围,进口货征收高税额,出口货限制品种和数量。它是落后的封建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清朝政府在对外关系中所执行的控制贸易及隔绝与外国交往的政策。思考:海禁政策的影响;的原因;闭关锁国的影响?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体验历史:假如你生活在15世纪中国明朝,并随郑和的船队七下西...”,相似的试题还有:
15世纪上半期,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是(  )①马六甲海峡 ②红海沿岸 ③印度半岛 ④非洲东海岸
材料一:中央电视台2011年12月重点推出大型纪录片《走向海洋》。该片通过回顾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辉煌与屈辱并存”的海洋之路,重申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对于促使中华民族海权意识的崛起,无疑能起到一种振聋发聩的作用。材料二:(美国)在处理中国问题之时,首要的目标是:(一)防止任何外部国家或国家集团处于政治上的绝对控制地位;(二)坚持门户开放,而且是在超出对这个词的一般理解的更广泛的意义上。——(美)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著《大国海权》材料三:香港《明报》日前刊出社论说,最近,在南海,菲律宾借与美国联合军演之际,派战舰到中沙群岛海域袭扰中国渔船,并与中国海监、渔政船僵持逾10天;另一方面,日本极右翼的东京都知事提出要买下钓鱼岛及其附属群岛,再度挑起日本人对钓鱼岛主权的鼓噪。——中新网4月24日电(1)明朝时郑和下西洋展现了中华民族“辉煌”的海洋之路。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哪里?郑和下西洋最根本的条件是什么?(2)随着海防危机的严重,近代中国意识到海防的重要性。请列出洋务运动中的举措来证明这一观点。近代史上哪次战争使中国的海洋之路蒙上了“屈辱”?(3)20世纪20年代,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利益,召开了哪次国际会议?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会议上美国是如何损害中国主权的?(4)针对材料三中南海及钓鱼岛主权之争问题,有人认为应和平解决,也有人主张武力出击。你认为采取什么方式解决?请说明理由。(5)请你就当今我国如何加强海防提出一条建议。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某班同学以“对外政策与经济发展”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探究一
奇异的悲歌明朝时期郑和曾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次出海远航,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但“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梁启超语)。康乾盛世时的帝王对外紧闭国门……愚昧自大、固步自封的清帝国与西方列强的力量对比迅速逆转,陷入更深的危机,清帝国终于未能避免被西方列强宰割的命运。(1)“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现象与封建社会末期统治者实行的哪一对外政策有关?这一政策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什么严重危害?探究二
奋进的乐章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2)分析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行?探究三
激荡的交响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充分展示了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积极姿态。 ——摘编自《国际商报》(3)据材料回答我国政府为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与此相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4)综合上述探究,你如何认识“对外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郑和远航》教案 教案 教学设计 试题 练习 课件 实录 案例 反思
您的位置:&>&&>&&>&
《郑和远航》教案
教学目标:
1、 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为促进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发愤努力的情怀。
2、 利用专题学习网站查寻收集资料,拓宽视野,对郑和及其远航的历史有一定了解,逐步培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及问题意识,训练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利用网络自主查寻、拓宽视野,了解郑和的若干次远航的历史。
2、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发愤努力的情怀。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专题学习网站,学生了解网站结构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段录像,仔细看,看了这段录像你知道了什么?这段录像讲述的就是600年前的一个伟大的壮举,那就是&&板:《郑和远航》,指名读,这节课就让我们借助网络伴随郑和一起去远航,好吗?
二、学习课文 网上探究
1介绍《郑和远航》的专题学习网站,(广播)它有这么几个栏目,请同学们呆会儿先进入电子教材这个栏目,好好地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2
指名交流 相机板书:扬帆起航 友好交往 战胜凶险
小结:课文就是从这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历。
2、通过网上学习你最想了解哪一方面的内容? 指名交流
3、提出上网要求:请同学们点击进入自己喜欢的栏目,认真地读一读最想了解的内容,看一看有关图片,把感受特别深刻的句子粘贴在表格中并提交。
学生上网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你了解了哪方面的内容?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㈠扬帆起航
请同学们进入&扬帆起航&栏目,进入查看,看一下你们提交的内容,谁来读读你提交的内容。
⑴扬帆起航
请你把有关的内容读一读
A、船大。你觉得宝船怎么样?(雄伟壮观)
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一起读数字,你能透过这些数字想象一下宝船到底有多大吗?出示图,指导读这两句话。
B、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出示网站上的图片,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网上浏览知道它的用途吗?
出示第一段,紧扣&人山人海&,你能换个词来说说吗?你能把这种景象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紧扣&浩浩荡荡&:出示图,这就是当时的景象,读好这句话。
小结:同学们读了&扬帆起航&这部分内容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板:规模之大
㈡友好交往
你从哪里体会到郑和与亚非各国人民是友好交往的?交流
①在当时郑和的船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船队,可他们并没有耀武扬威,还是那样的友好。 ② 想像:老百姓看到那样的宝船会说些什么?请你通过朗读来表达老百姓们的惊叹不已。 ③ 那儿的老百姓还乐意与郑和的船队做生意了,进行平等的交易。
④ 从当初那儿的老百姓与郑和的船队做生意,到现在赠送了一些礼物,从中你体会到了什
么?当地的老百姓已把郑和一行当成了自己亲密的朋友,他们的交往越来越友好。 小结:郑和的来访,受到亚非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这是为什么呢?
讲述:这是郑和带去的咱们中国名扬海外的丝绸、瓷器,这是郑和带回来了非洲的珍禽异兽,有狮子、麒麟和鸵鸟等,郑和远航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板:促进交往
㈢战胜凶险
①风浪险恶。你从那里看出风浪险恶的?看大屏幕出示:在大海上&&化险为夷。你特别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想象脱缰的野马情形?你能通过朗读来表达你此时心中的感受吗? 环境是如此的险恶,船只随时可能被打翻,可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怎么样?板:镇定自若 ②海盗袭击。海盗在同学们的印象中是怎么样的?面对凶残的海盗郑和怎么做的?
点拨:当海盗来袭时郑和早有准备,严阵以待,狡猾凶残的海盗自然不是郑军的对手,最后只能&&船队又一次化险为夷,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板:智勇双全
小结:同学们,船队正是在郑和的率领下,凭着他的镇定自若、有勇有谋,圆满地完成了第一次远航任务,于1407年秋安全地返回苏州府刘家河码头,历时两年多。此时苏州府刘家河码头又是人山人海,如果你也在迎接英雄凯旋而归,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三、课外延伸
1、几个月后,郑和又一次率领船队远航,他一生七次下西洋,同学们你们还想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哪些情况呢?
2、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借助老师为你们提供的《郑和远航专题学习网站》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决有关问题好吗?学生上网,教师巡视
3、汇报:你通过上网又了解了哪些情况?交流
最后,同学们,就让我们永远记住郑和远航这一伟大壮举吧:出示最后一段。读一读。 小结:直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这个故事将永远流传下去!
四、布置作业
1、写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借助网络一起学习了课文《郑和远航》,了解了这一伟大的壮举。郑和下西洋距今600多年了,同学们你们心里一定有很多的话想说,有的想对郑和说,有的想对同学说,有的想对自己说,请进入学生论坛,把你的真实感受写出来然后上传!
2、最后交流评价。
扬帆起航 规模之大
郑和远航 友好交往 时间之长
战胜凶险 范围之广
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由于学生所处的时代与文本介绍的内容相差甚远,因此学生很难从文章本身有限的文字来理解郑和远航的壮举,从而感受郑和的伟大之处,感受灿烂的古代文明。我认为充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和网络资源,能缩短学生与文本的时空差距,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由上网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实现学生从&服从书本&&跳出书本&&回归书本&的理想境界。
《郑和远航》是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课文,详细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全文可以分为两段。第一至五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主要写郑和率船队第一次航行的情况。第六至七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主要写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曾七次远航,为促进我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作出了贡献。在写作特色上,做到了点面结合、详略得当。郑和总共七次出使西洋,如果全部写下来势必显得拖沓,本文重点写了第一次远航的情况,对其余作了概括说明。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节省了笔墨。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前让学生读通、读顺课文,借助网络 搜集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资料,为课堂上的对话准备必要的条件。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借助专题学习网站,让学生循着课文写作上的特色,有物及事、由事及人、由点到面、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逐渐认识郑和远航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长以及意义的深远,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豪情。
学习《郑和远航》这篇课文,我觉得学生由于让学生在预习中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了很多问题:如郑和为何要远航,郑和远航的出发地哪儿,为什么要选择这一地方,郑和远航顺利吗?郑和远航有什么意义?至于郑和出生的时间、地点,郑和的家庭情况等学生都搜集到了,学生通过上网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也提高了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
学生在预习时,老师的点拨引导要到位。学生在搜索信息时,由于网上的信息大,学生要学会速读,要学会筛选,要学会概括,到把网上搜集到的信息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由于我在学生上网前交代这次时间紧张,根据平时学生上网的一些不足之处,及时提醒学生一要知道上哪些网比较快捷,二要提醒学生阅读的速度,三要提醒学生摘抄主要的或者用自己的话概括。所以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的资料很多,在学生交流时,学生滔滔不绝,连我都有些不敢相信,这都是我的学生吗?看样子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来自。
点这里回到顶部
【】【】&&&&您的支持是我们的动力!
正在载入,请稍候……《郑和远航》第二课时--青青子衿
沙家浜中心小学欢迎您!页面载入中,请稍后...
&?《郑和远航》第二课时
&&& 1、600年前的今天,一位伟大的航海家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庞大的船队即将远航,这位航海家的名字叫――“郑和”。
&&& 600年前的今天,一项令世人瞩目的壮举即将诞生,它被称为――“郑和远航”(齐读)
&&& 2、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郑和,去了解郑和远航这段振奋人心的历史。
二、感受航海之最:
&&& 1、郑和远航是发生在600年前的事了,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个奇迹。书上有一句话给郑和远航以高度的评价,你能找到吗?
& &&2、出示“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 (1)齐读。这句话中的“顶峰”是什么意思?(最高峰、无人能及)
&& (2)为什么说郑和远航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 (3)那么三者表现在何处呢?
&&& 3、请大家默读全文,思考上述问题,再在小组里交流。
&&& 4、全班交流。
&&& (1)规模最大:
&&&& ①出示第二节,指名读,你从哪里感受到规模大?
&&&&&&&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二小节,相信你会读得更好!齐读。
&&&& ②第一节最后一句。
&&& (2)时间之长:
&&&& 从1405年到1433年,七次,长达28年。
&&&& 点出:这么长时间的远航,在整个世界航海史上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 (3)范围之广:
&&& 郑和远航,前后一共到过三十多个国家。
&&& 出示“郑和远航图”。
&&& 讲解:这就是60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路线图。郑和前三次下西洋到达印度古里即返航,后四次则横渡印度洋,到达了阿拉伯及非洲的东海岸,最远到达索马里、肯尼亚等。
&&& 扩展介绍:最后一次远航……才回到祖国,不幸的是,63岁的郑和因积劳成疾,魂断古里,逝世后由随从将骨灰带回祖国。
&&& 让我们带着怀念之情,齐读第6小节。
&& (4)总:由此可见,这样的规模、时间、范围的确堪称当时“顶峰”。
&&& 所以说――“郑和远航……顶峰。”(齐读)
三、了解第一次远航的经过,感受远航的意义:
1、从一个年轻气盛、风华正茂的青年到一个白发苍苍、最终积劳成疾、客死他乡的老人,放着一个富饶的泱泱大国不待,却终年漂泊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郑和远航的意义何在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课件出示。
2、回顾: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的小标题,生说,师板书。
3、逐部分学习:
“扬帆启航”。
(1)、导入。
六百年前的一个夏日,在苏州府刘家河码头,郑和的船队“扬帆起航”,开始了震惊世界的远航,这是古代航海史上最壮观的一幕。
(2)、要求学生小声读一读书上1-3小节,说一说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3)、指名回答,老师注意指导学生说清自己的感受,并读出自己的体会。
&重点指导以下要点:
“场面”的壮观――“宝船”的雄伟壮观―― “郑和”的自信威武。
“友好交往”。
(1)、导入。
当时的明朝是世界上的强国,郑和率领的船队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而他们访问的大多是亚洲、非洲的一些小国,但书上这种交往是“友好的交往”。请你默读这一部分,思考;与哪些人的友好交往并画出那些能体现出这种“友好交往”的地方。
(2)、学生读文后教师指名回答,并进行口头表达训练。
&A、郑和对君主说的话(注意语气和态度要友好亲切,以及外交礼节)
&B、“当地人们参观宝船时惊叹不已”,会些说什么?
指导朗读(分组读出彼此间的友好)。
&“战胜风浪”。
(1)、导入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风险” 。
(2)、要求学生大声读这一部分,说说有哪些风险――风浪与海盗
(3)、老师指导重点句子的学习:
出示句子:“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僵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要求学生大声读,说说体会到什么,读出感受。&
教师指导:此句形、声兼备,使用了拟人和比喻修辞手法,突出了风浪的“险恶”。
学生朗读体会。
(4)、战胜海盗部分引入历史资料:当时的南海上,海盗十分猖獗,郑和首次出海就遇上其中最大的一股,人数有5000人,郑和把他们全部消灭了。
(5)、郑和在这两次严峻考验面前,表现如何?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提炼板书:& 镇定自若、有勇有谋、顽强等&
&&& 4、郑和远航,意义非凡,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最后一小节,感受英雄的伟大壮举!
四、指导复述:
1、请学生说说复述的好方法。
2、教师小结:想象画面,复述“友好交往”;理清条理,复述“扬帆启航”“战胜凶险”。
3、选择感受最深的一部分进行复述。
4、复述比赛(按课文顺序)。
五、总结升华:
&&& 1、我们似乎也和郑和一起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远航,在众多的欢呼声中“扬帆启航”,途中和各国友人“友好交往”,一次次“战胜凶险”,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我们还感受到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开拓、探索精神,作为炎黄子孙,此时此刻,面对着身着袍衣,手握图卷,神情坚毅,目光坚定,眺望远方的郑和。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 评:说得多好啊!郑和远航让中国名扬海外,如今的我们,应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 2、人们将郑和的事迹刻在了一块石碑上,这块石碑叫通番碑。一位诗人在参观了通番碑之后,写了一首诗,诗是这样写的:
&&& 课文学习完了,让我一起来记住这个名字,那就是――郑和!
记住这次伟大的航行――郑和远航!
六、课后作业
&&&& 搜集资料,做一个小导游,向别人介绍郑和的事迹,介绍他的远航壮举。
& Post &by &sayejia 发表于
发表评论:
沙家浜中心小学欢迎您!页面载入中,请稍后...
沙家浜中心小学欢迎您!页面载入中,请稍后...
沙家浜中心小学欢迎您!页面载入中,请稍后...栏目导航 &&&&
共有 2645 位读者读过此文
【选择字体颜色】:
【字体:&&】&&&&
【双击自动滚屏】【图片滚轮变焦】
《郑和远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案例
发表日期:日&&
【编辑录入:】
豪迈的远航
――苏教版五下《郑和远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案例
安徽省宁国市西津小学&& 何芬芬
教材简介:
《郑和远航》一文具体生动地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经过,简要地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要意义,有力地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出色的航海技术和可贵的探索精神。课文篇幅虽长,但层次非常清楚,围绕“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把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魁梧”“化险为夷”“镇定自若”“严阵以待”等词语的意思;
3、了解写作特点,点面结合,详略得当;
4、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畏艰险,顽强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了解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感受郑和的豪迈情怀。
教学难点: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郑和远航的艰难和重大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设计思路:
在本课时教学设计中,我紧扣“远航”二字进行层层剖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郑和的远航是一次怎样的远航?并把这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通过朗读、自学、引导说话等多种形式,让他们在走进文本的同时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教学过程:
一、由题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郑和。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近这段振奋人心的历史――郑和远航。(齐读课题)。
二、紧扣中心句,初次品读。
1、郑和远航是发生在600多年前的事了,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中国人的骄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课文中有一句话对郑和远航作了高度评价,请大家到课文中找一找。
2、学生浏览全文,找一找,划一划。
3、学生汇报,多媒体出示句子(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4、学生再读课文,想想:从哪儿感觉到郑和远航的“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
5、学生汇报交流。
三、抓住“远航”深入品读。
1、郑和一共进行了7次远航,但课文没有每一次都写,其余6次则一笔带过,这是写作文的一种技巧(详略得当)。虽然只具体写了一次,但这一次远航足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郑和远航的伟大意义。这节课,我们就着重学习郑和的第一次远航。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希望你也来做个评论家,说说这是一次怎样的远航。
课件出示:这是一次(&&&&&&& )的远航
2、学习“扬帆启航”部分。
A、自由读读课文1―3自然段,说说这是一次怎样的远航?
B、学生汇报交流。
生: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远航。
这是一次(浩浩荡荡)的远航。
这是一次(气势非凡)的远航。
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远航。
C、再读课文,交流你是从哪读出这次远航规模宏大的。
D、相机指导朗读重点句子。
“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 “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航工、兵士,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
“百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
“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船上配备着……最先进的仪器。”
“……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E、在这庄严而又热烈的时刻,郑和是怎样表现的?找出文中写郑和的句子,读一读。
课件出示郑和扬帆启航图片
F、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的郑和(相机板书:扬帆启航 威武豪迈)
3、学习“友好交往”部分。
A、自由读第4自然段,说说这又是一次怎样的远航?
课件出示:这是一次(&&&&&&& )的远航。
B、学生汇报交流。
生:这是一次(友好)的远航。
&&&& 这是一次(有意义)的远航。
& &&&这是一次(愉快)的远航。
&& &&这是一次(收获)的远航。
&&& &&……
C、交流:你是从哪读出这些感受的?
D、各国人民对郑和一行的到来,表现得如此友好,与郑和的态度是分不开的,齐读写郑和的句子。(相机板书:友好交往 亲切真诚)
E、课件出示“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学生齐读。
4、学习“战胜凶险”部分。
A、郑和的远航有的都是“彩旗”和“欢呼”,“欢迎”和“赞叹”吗?这还是一次怎样的远航呢?
课件出示:这是一次(&&&&&& )的远航。
B、学生读读第5自然段,汇报交流。
生:这是一次(充满凶险)的远航。
&&&& 这是一次(艰难)的远航。
& &&&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远航。
&& &&&……
C、课文从哪几方面写了远航的凶险?(风浪之险& 海盗之险 )
D、找出写风浪险恶的句子读一读。
E、课件出示“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僵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指导朗读。
F、如果此时你就站在颠簸的船上,看到翻腾的巨浪中,听到咆哮的涛声,你会有什么表现?
G、面对如此险境,郑和又是怎么做的呢?
课件出示:“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
指导朗读,相机理解“镇定自若”“化险为夷”。
H、学到这,你对郑和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生:郑和临危不惧,胆识过人。
&&&& 郑和的航海技术高超。
& &&&郑和有着过人的指挥才能。
I、分组读写风浪和郑和的句子。
J、遇到海盗的龚击,郑和又是怎么化险为夷的呢?指名读写海盗之险的部分。
K、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相机理解“严阵以待”。
生:郑和管理有方,善于用兵。
&&&& 郑和智勇双全。
& &&&郑和与当地老百姓关系友好。
L、在漫漫航途中,这些凶险只是沧海一粟,然而郑和没有屈服,她凭着顽强的毅力、智慧的头脑,战胜了凶险,将中国的美名传到了亚非各国。(相机板书:战胜凶险& 镇定自若)
课件出示:“它表现了中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学生齐读。
四、再读“远航”,感悟意义。
1、郑和第一次远航时显得意气风发,当他最后一次远航时,他有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2、郑和为了促进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呕心沥血,在最后一次远航途中不幸病逝。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理由这样说――
多媒体出示最后一段文字,学生齐读。
3、学到这里,你觉得还可以说郑和的远航是一次怎样的远航?
课件出示:这是一次(&&&&&& )的远航。
生: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远航。
&&&& 这是一次(伟大)的远航。
& &&&这是一次(影响深远)的远航。
&& &&这是一次(光辉灿烂)的远航。
&&& &&……
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悟。
1、600多年过去了,郑和已化作尘圭,但他的精神永存,他架起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桥梁。对这一壮举,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请选择其中一个角色说一说。
课件出示:明朝皇帝:&&&&&&&&&&&&&&&&&&&&&&&&&&&&&
&&&&&&&&&& 各国君臣:&&&&&&&&&&&&&&&&&&&&&&&&&&&&&
& &&&&&&&&&沿途百姓:&&&&&&&&&&&&&&&&&&&&&&&&&&&&&
&& &&&&&&&&海&& 盗:&&&&&&&&&&&&&&&&&&&&&&&&&&&&&&
&&& &&&&&&&我要说:&&&&&&&&&&&&&&&&&&&&&&&&&&&&&&&
2、汇报交流:
3、总结:同学们,千言万语怎能道完我们心中的崇敬,怎能抒发得了我们满心的自豪与骄傲,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位航海英雄的句字――郑和,永远铭记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郑和远航。
六、布置作业:
推荐课外阅读书目:《郑和下西洋》《郑和――世界航海家》《与郑和相遇海上》,希望同学们积极阅读。
板书:& &&&&&&&&&&&&&&&10、郑和远航
&&&&&&&&&&&&&& “扬帆启航”& &&&威武豪迈
&&&&&&&&&&&&&& “友好交往”&& &&亲切真诚
&&&&&&&&&&&&&& “战胜凶险”&&& &镇定自若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评论无]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郑和远航时,随行的人员一般在27000左右,所乘坐的“宝船”最大的长44丈4尺,宽18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船上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
材料二:哥伦布等的海上活动,都比郑和晚得多,他们几次航行,人数在100人左右,船只三、四艘,吨位最大的仅120吨。
——摘编自《义务教育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英国马嘎尔尼使团1793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载:(在定海时)惊奇地发现中国帆船很不结实。安得逊看了两个世纪以前的图画后发现,“帆船没有任何变化”。马嘎尔尼写道:“他们这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祖先的方法”。
——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相撞》
材料四:日上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航母入列,对于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增强防卫作战能力,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新华网”
问题一: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航分别出自什么目的?(2分)
问题二: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不得照抄原文)(3分)
问题三: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的对外政策与思想状况指出导致出现材料三所述情况的主要原因。(2分)
问题四: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发展海上力量?(2分)
问题五: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0分)&
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图1)&&&&&&&&&&&&&材料二&郑和下西洋(图2)
(1)根据图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目的是什么?(2分)
(2)请指出图1中①、②、③字母分别代表哪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列出完成①航线先后经过了哪些海洋?(8分)
路线:①&&&&&&&&&&&&&&&&&②
&&&&&&&&&&&&&&&&&&&&&③&&&&&&&&&&&
海洋:&&&&&&&&&&&&&&&&&&&&&&&&&&&&&&&&&&&&&&&&&&&&&&&&&&&&&&&&&&&&&&&
(3)如何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6分)
(4)图2与图1比较,郑和下西洋早于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之间有哪些不同? (至少列举两点,4分)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郑和远航时,随行的人员一般在27000左右,所乘坐的“宝船”最大的长44丈4尺,宽18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船上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材料二:哥伦布等的海上活动,都比郑和晚得多,他们几次航行,人数在100人左右,船只三、四艘,吨位最大的仅120吨。——摘编自《义务教育历史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三:英国马嘎尔尼使团1793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载:(在定海时)惊奇地发现中国帆船很不结实。安得逊看了两个世纪以前的图画后发现,“帆船没有任何变化”。马嘎尔尼写道:“他们这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祖先的方法”。——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相撞》材料四:日上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航母入列,对于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增强防卫作战能力,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摘编自“新华网”请回答:问题一: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远航分别出自什么目的?(2分)问题二: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不得照抄原文)(3分)问题三: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的对外政策与思想状况指出导致出现材料三所述情况的主要原因。(2分)问题四: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发展海上力量?(2分) 问题五: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0分)&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图1)&&&&&&&&&&&&&材料二&郑和下西洋(图2)(1)根据图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目的是什么?(2分)(2)请指出图1中①、②、③字母分别代表哪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列出完成①航线先后经过了哪些海洋?(8分)路线:①&&&&&&&&&&&&&&&&&② &&&&&&&&&&&&&&&&&&&&&③&&&&&&&&&&&海洋:&&&&&&&&&&&&&&&&&&&&&&&&&&&&&&&&&&&&&&&&&&&&&&&&&&&&&&&&&&&&&&&(3)如何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6分)(4)图2与图1比较,郑和下西洋早于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之间有哪些不同? (至少列举两点,4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和远航教学反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