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帝国浑忽公主具体介绍

10世纪初,契丹族兴起,在中国北部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朝--辽。这个王朝存在二百多年,称霸于亚洲东部,影响远及。辽朝疆域广阔:东濒;西包额尔齐斯河上游地区,与喀喇汗王朝、高昌回鹘王国为邻;北至外兴安岭和一线;南逾鸭绿江、长城和大戈壁,同高丽、、接壤。这些王朝或向辽朝缴纳巨额“岁币”,换取名义上的独立,或干脆称藩受封,作为附庸。所以在穆斯林文献中常把北中国称为契丹(Khita,Khata),而在俄语、希腊语和中古英语中则把整个中国称为契丹(分别读音为Kitay,Kita1a,Cathay)。但是这个赫赫王朝从11世纪中期开始衰落,统治集团内部因皇位继承问题,党争不已;进入12世纪后,人民起义连续不断;1114年女真首领阿骨打起兵反辽,在短短十一年内彻底推翻辽朝,建立起金朝。在辽朝覆亡前夕,皇族耶律大石北走漠北建立政权,后又率部西征,先后降服高昌回鹘王国、东西两部喀喇汗王朝、花刺子模沙国,建立起强大的西辽帝国,穆斯林和西方史籍称之为哈喇契丹(Qara -Khitay)。西辽王朝虽统治时间只有88年(年),但在中亚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朝代。西辽帝国的创建者耶律大石,字重德,辽太祖阿保机八代孙,生于1087年。他幼年时受过很好的契丹族的传统骑射训练和文化教育,又接受过汉族的文化教育。史称大石“通辽、汉字、善骑射”,1115年考中进士,“擢翰林应奉”。根据辽朝的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方能擢授此职,这说明耶律大石的汉文化修养很高。不久,他又迁升翰林承旨。契丹语把翰林称为林牙,所以人们称他为大石林牙,或林牙大石。耶律大石一踏上仕途,正是大辽帝国开始覆没的时候,作为皇族,他为挽救这只正在下沉的船,尽到了自己的职责。1116年金军占领辽东京,耶律大石出任泰州刺史,后又调任祥州刺史;1120年辽失上京,中京危机,北宋也想趁机占领燕云,耶律大石调任辽兴军节度使,守卫南京道。1122年金军大举进攻,取中京,下泽州。天祚帝从南京撤退,受到金军的掩袭,仓皇逃奔,“乘轻骑入夹山”,与外界消息隔绝。当天祚帝出走南京时,诏留宰相张琳、李处温与秦晋国王耶律淳守南京。至是,数日命令不至,李处温便与南京都统萧干、辽兴军节度使耶律大石等立耶律淳为帝,据有燕、云、平及上京、中京、辽西六路,史称这一短命政权为“北辽”。1122年耶律大石打败了南线宋军的两次进攻,但是北线的金军又逼近长城。这时耶律淳已忧惧而死,其妻萧德妃称制,料难以抵挡金军,便逃离南京,同耶律大石去投奔天祚帝。他们次年春到达;天祚帝杀萧德妃,责问大石:“我在,汝何敢立淳?”耶律大石义正词严地回答:“陛下以全国之势,不能拒一敌,弃国远遁,使黎民涂炭,即立淳,皆太祖子孙,岂不胜乞命于他人耶?”天祚帝无话可答,赐予酒食,赦免参与其事的全部人员,任耶律大石为都统。1123年耶律大石率军袭击金军,战败被俘。次年耶律大石逃归,并带回一支军队。天祚帝得到这支军队,又得到阴山室韦谟葛失的支持,自谓天助,再谋出兵,收复燕云。大石认为不可,说:“向以全师不谋战备,使举国汉地皆为金有,国势至此,而方求战,非计也。当养兵待时而动,不可轻举。”但是天祚帝不能采纳,坚持出兵。大石知其不可能成就恢复大业,便杀掉幸臣萧乙薛和坡里括,率铁骑二百,夜间离开天祚帝大营。他走后,天祚帝出兵,先取得了一些小胜利,但很快被金军打败,他在逃亡党项的途中被金军俘虏,辽亡。时为1125年春,上距耶律大石出走只有半年。耶律大石出走时,自立为王,设置北南面官属。他们一行二百人从夹山(今呼和浩特市西北的吴公坝以北地区)出发,北行三日过黑水(今蒙古国爱毕哈河或译为艾卜盖河),遇到白鞑靼首领床古儿。床古儿献马四百匹,骆驼二十头,羊若干。耶律大石一行穿越沙漠,到达辽朝北疆重镇--西北路招讨司驻地可敦城。他立即召开七州、十八部的长官、首领和部众开会。他说:“我祖宗艰难创业,历世九主,历年二百,金以臣属,逼我国家,残我黎庶,屠翦我州邑,使我天祚皇帝蒙尘于外,日夜痛心疾首。我今仗义而西,欲借力诸番,翦我仇敌,复我疆宇。惟尔众亦有轸我国家,忧我社稷,思共救君父,济生民于难者乎?”这是一篇极好的演说词,全文只有92字,先述辽朝历史,次讲目前局势,然后说明自己此来目的,最后发出号召,真正是言简意赅!激烈慷慨,伤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之情洋溢于纸上,八百年后之今日读之犹受其感染,可想见当日听众感动之状。史载,“遂得精兵万余,置官吏,立排甲,具器仗”;“松漠以北旧马,皆为大石林牙所有”,于是国家规模初具。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耶律大石于康国十年(1143年)去世,在位二十年,庙号德宗。耶律大石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起初为挽救辽朝覆亡,转战长城内外,尽心竭力,后来审时度势,率众西征。建立起另一个新的帝国。疆域东起土拉河,西尽咸海,左右中亚形势近百年;在戎马倥偬中,总结辽朝衰亡教训,吸收土著统治经验,创建和制定了一套体制和政策,对中亚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穆斯林史学家称赞耶律大石是"一位公正的君主,因为公正和才干而受到崇敬。"在蒙古征服中亚时,随成吉思汗来到这里的耶律楚材说:耶律大石"颇尚文教,西域人至今思之"。耶律大石死时,儿子夷列年幼,依据辽朝的传统,"遗命皇后权国"。皇后萧氏,名塔不烟。她比辽朝历史上一些皇太后更厉害,不仅"称制",而且改元"咸清",号称"感天皇后"。但她这种做法,并未引起皇族和大臣的反对。看来她在耶律大石创建西辽帝国的过程中定有功劳,而且本人也有相当统治能力,使臣下驯服,社会安定。1144年回鹘遣使向金朝"进贡",说耶律大石已死。金朝加粘割韩奴武义将军衔,出使西辽。1146年粘割韩奴经由高昌回鹘王国到达西辽直辖领地,正值感天后塔不烟到野外。她遇上韩奴,问他是什么人,怎敢不下马。粘割韩奴回答说:"我上国使也,奉天子之命来招汝降,汝当下马听诏。"感天后说:"汝单使来,欲事口舌耶!"叫人拉下马来,命他下跪。韩奴大骂:"反贼,天子不忍于尔加兵,遣使招汝。尔纵不能面缚请罪阙下,亦当尽敬天子之使,乃敢反加辱乎?"感天后怒,杀粘割韩奴。感天后怒杀金朝使臣是不对的,但是这件史实却能告诉我们,西辽当时是国力相当强大的王朝,非南宋、西夏之可比;而金朝及其使臣仍以"上国"的态度对待它,那粘割韩奴碰壁以至遭杀都是咎由自取。感天后"权国"七年,于1150年把政权交给儿子夷列。夷列即位后,改元"绍兴"。在他统治时期有两件大事见于史籍:(一)绍兴元年(1151年)西辽王朝进行人口普查,"籍民十八岁以上,得户八万四千五百户。"这条史料措词过简,后人多种解释,极可能只是帝国内畿(即巴拉沙衮地区)的能提供成年男子服役的户数。(二)西辽王朝令东部喀喇汗王朝出兵支援西部喀喇汗王朝平定葛逻禄首领的叛乱,在喀喇汗王朝一章已讲过。夷列在位十三年,于1163年去世,庙号仁宗,儿子都年幼,"遗诏以妹普速完权国"。这位公主以母亲感天后为榜样,也"称制,改元崇福,号承天太后"。西辽王朝发现随身携带武器的葛逻禄人始终是河中地区不安定的因素,决定给予彻底解决。1164年菊儿汗普速完命令西部喀喇汗王朝把布哈拉和撒马尔罕两地区的葛逻禄人迁往东部喀喇汗王朝领地喀什噶尔,他们到那里后不准再携带武器,应从事农业或其他劳动。西部喀喇汗王朝执行命令,逼迫葛逻禄人迁徙,结果引起暴动,但很快被残酷地镇压下去。从此,葛逻禄人在河中地区的势力衰落。 9楼21楼谁告诉你感天后时代,金朝外强中干了,当时正好是“北国小尧舜”完颜雍执政,金国统治已经相当巩固了好不,只是当时的金国已经严重汉化,视自己为中原王朝,对偏远的前朝遗民,已经没有任何兴趣了好不
耶律大石于康国十年(1143年)去世,在位二十年,庙号德宗。耶律大石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起初为挽救辽朝覆亡,转战长城内外,尽心竭力,后来审时度势,率众西征。建立起另一个新的帝国。疆域东起土拉河,西尽咸海,左右中亚形势近百年;在戎马倥偬中,总结辽朝衰亡教训,吸收土著统治经验,创建和制定了一套体制和政策,对中亚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穆斯林史学家称赞耶律大石是"一位公正的君主,因为公正和才干而受到崇敬。"在蒙古征服中亚时,随成吉思汗来到这里的耶律楚材说:耶律大石"颇尚文教,西域人至今思之"。耶律大石死时,儿子夷列年幼,依据辽朝的传统,"遗命皇后权国"。皇后萧氏,名塔不烟。她比辽朝历史上一些皇太后更厉害,不仅"称制",而且改元"咸清",号称"感天皇后"。但她这种做法,并未引起皇族和大臣的反对。看来她在耶律大石创建西辽帝国的过程中定有功劳,而且本人也有相当统治能力,使臣下驯服,社会安定。1144年回鹘遣使向金朝"进贡",说耶律大石已死。金朝加粘割韩奴武义将军衔,出使西辽。1146年粘割韩奴经由高昌回鹘王国到达西辽直辖领地,正值感天后塔不烟到野外。她遇上韩奴,问他是什么人,怎敢不下马。粘割韩奴回答说:"我上国使也,奉天子之命来招汝降,汝当下马听诏。"感天后说:"汝单使来,欲事口舌耶!"叫人拉下马来,命他下跪。韩奴大骂:"反贼,天子不忍于尔加兵,遣使招汝。尔纵不能面缚请罪阙下,亦当尽敬天子之使,乃敢反加辱乎?"感天后怒,杀粘割韩奴。感天后怒杀金朝使臣是不对的,但是这件史实却能告诉我们,西辽当时是国力相当强大的王朝,非南宋、西夏之可比;而金朝及其使臣仍以"上国"的态度对待它,那粘割韩奴碰壁以至遭杀都是咎由自取。感天后"权国"七年,于1150年把政权交给儿子夷列。夷列即位后,改元"绍兴"。在他统治时期有两件大事见于史籍:(一)绍兴元年(1151年)西辽王朝进行人口普查,"籍民十八岁以上,得户八万四千五百户。"这条史料措词过简,后人多种解释,极可能只是帝国内畿(即巴拉沙衮地区)的能提供成年男子服役的户数。(二)西辽王朝令东部喀喇汗王朝出兵支援西部喀喇汗王朝平定葛逻禄首领的叛乱,在喀喇汗王朝一章已讲过。夷列在位十三年,于1163年去世,庙号仁宗,儿子都年幼,"遗诏以妹普速完权国"。这位公主以母亲感天后为榜样,也"称制,改元崇福,号承天太后"。西辽王朝发现随身携带武器的葛逻禄人始终是河中地区不安定的因素,决定给予彻底解决。1164年菊儿汗普速完命令西部喀喇汗王朝把布哈拉和撒马尔罕两地区的葛逻禄人迁往东部喀喇汗王朝领地喀什噶尔,他们到那里后不准再携带武器,应从事农业或其他劳动。西部喀喇汗王朝执行命令,逼迫葛逻禄人迁徙,结果引起暴动,但很快被残酷地镇压下去。从此,葛逻禄人在河中地区的势力衰落。 9楼感天后时期,金国在中原的实力,其实很值得怀疑,由于宋金战争长期僵持,女真人口消耗巨大,精壮几乎丧尽。再者,当时中原抗金义军蜂起,大大小小数十支,严重牵制了金国的对外用兵,使得金国在中原,长期不能站稳脚跟,取得民心,进而稳固统治。因而,感天后斩杀金使,也是了解金国当时的外强中干,所以才敢如此“冒犯天颜”!
14楼17楼18楼我还是觉得不能这样比较,大石是将国祚延续,岳武穆是精忠岳飞
14楼17楼耶律大石也不敢啊,他对辽朝天祚帝一直忠心耿耿,跟岳飞一样也屡遭陷害,差点命都没了,他称帝只是应为,其他辽朝皇族几乎都死的干干净净了,就剩下他一个辽太祖八世孙,为延续辽朝统绪,他不称帝怎么办?所以说他运气比岳飞好啊。而且虽然岳飞名气比他大,但论历史贡献其实他比岳飞大,耶律大石可是代表中华世界,在中亚以三万全灭了伊斯兰世界10万大军,为遏制伊斯兰势力对中国的扩张,做出了大贡献的啊,而且一雪了当年大唐恒逻斯惨败的耻辱!岳飞怎么打,好歹也是中华文明圈内部矛盾
14楼呵呵,这个还真不了解,岳武穆可是打死不敢当皇帝的
14楼其实他更像莫卧儿的开国皇帝巴布尔。都是信奉东边不亮西边亮的好汉!
其实耶律大石就是辽朝版的岳飞,只是他运气比岳飞好罢了
耶律大石于康国十年(1143年)去世,在位二十年,庙号德宗。耶律大石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起初为挽救辽朝覆亡,转战长城内外,尽心竭力,后来审时度势,率众西征。建立起另一个新的帝国。疆域东起土拉河,西尽咸海,左右中亚形势近百年;在戎马倥偬中,总结辽朝衰亡教训,吸收土著统治经验,创建和制定了一套体制和政策,对中亚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穆斯林史学家称赞耶律大石是"一位公正的君主,因为公正和才干而受到崇敬。"在蒙古征服中亚时,随成吉思汗来到这里的耶律楚材说:耶律大石"颇尚文教,西域人至今思之"。耶律大石死时,儿子夷列年幼,依据辽朝的传统,"遗命皇后权国"。皇后萧氏,名塔不烟。她比辽朝历史上一些皇太后更厉害,不仅"称制",而且改元"咸清",号称"感天皇后"。但她这种做法,并未引起皇族和大臣的反对。看来她在耶律大石创建西辽帝国的过程中定有功劳,而且本人也有相当统治能力,使臣下驯服,社会安定。1144年回鹘遣使向金朝"进贡",说耶律大石已死。金朝加粘割韩奴武义将军衔,出使西辽。1146年粘割韩奴经由高昌回鹘王国到达西辽直辖领地,正值感天后塔不烟到野外。她遇上韩奴,问他是什么人,怎敢不下马。粘割韩奴回答说:"我上国使也,奉天子之命来招汝降,汝当下马听诏。"感天后说:"汝单使来,欲事口舌耶!"叫人拉下马来,命他下跪。韩奴大骂:"反贼,天子不忍于尔加兵,遣使招汝。尔纵不能面缚请罪阙下,亦当尽敬天子之使,乃敢反加辱乎?"感天后怒,杀粘割韩奴。感天后怒杀金朝使臣是不对的,但是这件史实却能告诉我们,西辽当时是国力相当强大的王朝,非南宋、西夏之可比;而金朝及其使臣仍以"上国"的态度对待它,那粘割韩奴碰壁以至遭杀都是咎由自取。感天后"权国"七年,于1150年把政权交给儿子夷列。夷列即位后,改元"绍兴"。在他统治时期有两件大事见于史籍:(一)绍兴元年(1151年)西辽王朝进行人口普查,"籍民十八岁以上,得户八万四千五百户。"这条史料措词过简,后人多种解释,极可能只是帝国内畿(即巴拉沙衮地区)的能提供成年男子服役的户数。(二)西辽王朝令东部喀喇汗王朝出兵支援西部喀喇汗王朝平定葛逻禄首领的叛乱,在喀喇汗王朝一章已讲过。夷列在位十三年,于1163年去世,庙号仁宗,儿子都年幼,"遗诏以妹普速完权国"。这位公主以母亲感天后为榜样,也"称制,改元崇福,号承天太后"。西辽王朝发现随身携带武器的葛逻禄人始终是河中地区不安定的因素,决定给予彻底解决。1164年菊儿汗普速完命令西部喀喇汗王朝把布哈拉和撒马尔罕两地区的葛逻禄人迁往东部喀喇汗王朝领地喀什噶尔,他们到那里后不准再携带武器,应从事农业或其他劳动。西部喀喇汗王朝执行命令,逼迫葛逻禄人迁徙,结果引起暴动,但很快被残酷地镇压下去。从此,葛逻禄人在河中地区的势力衰落。 感天后杀金使,可不是因为西辽强大,而是因为地利,所以才有恃无恐。否则,以西辽的军力,还能与西夏铁猴子一战吗?!
蒙古兴起后,乃蛮部被成吉思汗打垮,其王子屈出律及大量部民逃脱。他们奔往别失八里,从那里又越过天山到达库车。屈出律带领部下在库车山里"东游西荡,既无粮食又乏给养,而跟他的那些人已作鸟兽散",汉译本,上册,第71页]。他只好去投奔西辽王朝的菊儿汗。据《圣武亲征录》记载,这件事发生在1208年的冬天。屈出律到巴拉沙衮后,有一段时间为菊儿汗供职。当花刺子模沙摩诃末起兵反对西辽时,东方的属国、属部也起来造反,西辽王朝处境困难。这时屈出律对菊儿汗说:"我的人很多;他们遍布叶密立地区、海押立、别失八里;人人都在欺侮他们。如我获得允许,我可以把他们召集起来,靠这些人之力就能支援和加强菊儿汗。我决不能背离菊儿汗指定的方向,那怕竭尽全力也要完成他的任何命令。"菊儿汗直鲁古接受了他的建议,并赏赐他许多财宝和封他为可汗。屈出律到叶密立和海押立一带收集自己的族人,又同其他部落结成联盟。他率领这支军队进入西辽直辖领地,大肆杀戮和抢劫。他向花刺子模沙派出使臣,约定夹攻菊儿汗,瓜分西辽土地。屈出律出兵击败西辽军队,遂劫掠乌兹干,又进攻巴拉沙衮,但被菊儿汗打败,士兵大半被俘。屈出律北走,重新集结兵力,等待时机。1210年怛逻斯战役后,花刺子模和西辽各自退兵。西辽军队纪律败坏,沿途烧杀抢劫,人民惊恐。当他们抵达巴拉沙衮时,居民们紧闭城门,拒绝他们入城,认为花刺子模军队也会随之到达。西辽军队的将领们劝他们缔结和约,告诉他们花刺子模已退兵。但居民们不相信,坚持战斗了十六天,最后被西辽军队用大象把城门攻毁。西辽军队入城后,屠杀三天三夜,据《世界征服者史》记载,有大名绅四万七千人被杀。西辽军队同时大肆抢劫,得到大量财物。但是这时菊儿汗财政困难,国库空空如洗。宰相马赫穆德巴依怕菊儿汗征收自己的财产,便建议把士兵抢劫的财物集中归国库。当将军们听到这一消息后,便各自带军队离开菊儿汗,煽动叛乱。屈出律得知这一情况后,于1211年秋天带军队突袭菊儿汗。《辽史》记载,"乃蛮王屈出律以伏兵八千擒之,而据其位。"这位末帝在位34年,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结束了耶律大石创建的西辽帝国。屈出律攫取政权后,表面上对阶下囚很礼敬,"尊直鲁古为太上皇,皇后为皇太后,朝夕问起居",实际上是利用他来稳定自己的统治。屈出律为了取得契丹贵族的支持,娶了西辽王朝的一位公主,并依这位公主劝告,他由基督教[景教]改信佛教,并且在全国大力推行佛教,打击伊斯兰教。直鲁古在郁抑悲意中生活了两年,于1213年死去。屈出律要穆斯林改奉佛教,至少要穿戴契丹人的服装,并强制推行,引起人民群众的普遍不满。这时蒙古军队已进入楚河地区,原来的西辽官员起兵响应,屈出律南窜,1218年在瓦罕走廊东部的达拉兹山谷被杀。从此中亚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蒙古统治时代。
在卡特万会战之后,塞尔柱王朝的势力不仅完全退出河中地区,在呼罗珊地区也日趋衰落,代之而起的是古尔王朝[今阿富汗]。古尔王朝在12世纪末已是阿姆河以南的大国,极力对外扩展。它于伊斯兰历594年(1197一98年)占领了巴里黑(今阿富汗马扎里沙里夫之西北)。该城的统治者原来每年向西辽王朝送缴哈拉吉(土地税),古尔王朝占领巴里黑后,停止了该城向西辽王朝缴纳贡赋。古尔王朝继续向外扩展,与花刺子模发生冲突,花拉子模沙特克什向西辽王朝求援。使臣对菊儿汗直鲁古说,西辽王朝应该出兵报复,不然古尔王朝将像夺取巴里黑一样夺取花刺子模,然后进攻西辽王朝。西辽王朝派塔阳古为统帅带领大军出征,1198年春渡过阿姆河,进入呼罗珊地区,同时花刺子模沙特克什也率军到达图斯。西辽军队进入古尔国家后,占领了许多地方,军纪很坏,到处抢掠、杀戮,并赶走很多俘虏。西辽军队向古尔王朝的巴里黑城长官发出最后通牒:或是放弃巴里黑城,或是送缴像从前一样的贡赋。巴里黑城长官拒绝这一通牒,呼罗珊的一些城堡联合起来袭击西辽军队。他们的大营被偷袭,仓皇逃走,死亡很多,天明才知道不是古尔王朝的主力部队,于是回头再战,但穆斯林志愿军和古尔的预备队都投入战斗,结果西辽军队溃败,被追逐至阿姆河,许多士兵被赶进河中淹死。这次战役西辽王朝共死亡一万二千人。西辽军队惨败的消息传到巴拉沙衮,菊儿汗直鲁吉大为震惊,向花刺子模沙派出使臣索取损失赔偿。特克什拒绝,并出言不逊。菊儿汗派兵伐花刺子模,失败而还;花刺子模军追至布哈拉,并攻下该城,不久撤军回国。伊斯兰历600年(1203一04年)古尔王朝与花刺子模又发生战争,并进军花刺子模。特克什已死,他的继承人摩诃末沙向西辽王朝派出使臣求救。菊儿汗派塔阳古率领一万军队救援,西部喀喇汗王朝苏丹之苏丹·奥斯曼也率军参加。古尔王朝苏丹什哈布·丁听到消息后仓皇撤兵。古尔军队在安都淮沙漠被西辽军队包围,双方展开激战。古尔军队有五万人死于战场,古尔苏丹和约百余人被围在中心,后用计得脱,进入城堡。西辽军队又把城堡团团围困,经奥斯曼说合,古尔苏丹交出了他所有的一切:大象、马匹、财宝作为赎金,西辽军队释放了古尔苏丹。西辽军队虽然获得胜利,但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对王朝并没有带来实际好处,相反却为自己未来的敌人花刺子模沙在呼罗珊的发展扫清了道路。随着花刺子模国力的增强,沙摩诃末越来越不甘心于自己的附庸地位,便停止了给西辽王朝的年贡。菊儿汗直鲁古派宰相马赫穆德巴依督责贡赋。当时摩诃末正准备对钦察发动战争,怕引起西辽的入侵,但自己又不愿以藩属的身份接待菊儿汗的使臣,便请母亲图儿罕可敦来处置。图儿罕可敦以尊崇的礼节接待西辽的使臣;缴纳了所欠的全部年贡,并派出几名贵族随马赫穆德巴依朝见菊儿汗,表示迟纳年贡的歉意,保证今后恪守藩属的义务,马赫穆德巴依告诉菊儿汗:"苏丹(指摩诃末沙)是不老实的,不会再纳贡了。",英译本,第358页]果然,摩诃末沙征钦察胜利返回后,不仅停止了对西辽王朝的贡赋,而且开始有计划地征服整个河中地区。
耶律大石于康国十年(1143年)去世,在位二十年,庙号德宗。耶律大石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起初为挽救辽朝覆亡,转战长城内外,尽心竭力,后来审时度势,率众西征。建立起另一个新的帝国。疆域东起土拉河,西尽咸海,左右中亚形势近百年;在戎马倥偬中,总结辽朝衰亡教训,吸收土著统治经验,创建和制定了一套体制和政策,对中亚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穆斯林史学家称赞耶律大石是"一位公正的君主,因为公正和才干而受到崇敬。"在蒙古征服中亚时,随成吉思汗来到这里的耶律楚材说:耶律大石"颇尚文教,西域人至今思之"。耶律大石死时,儿子夷列年幼,依据辽朝的传统,"遗命皇后权国"。皇后萧氏,名塔不烟。她比辽朝历史上一些皇太后更厉害,不仅"称制",而且改元"咸清",号称"感天皇后"。但她这种做法,并未引起皇族和大臣的反对。看来她在耶律大石创建西辽帝国的过程中定有功劳,而且本人也有相当统治能力,使臣下驯服,社会安定。1144年回鹘遣使向金朝"进贡",说耶律大石已死。金朝加粘割韩奴武义将军衔,出使西辽。1146年粘割韩奴经由高昌回鹘王国到达西辽直辖领地,正值感天后塔不烟到野外。她遇上韩奴,问他是什么人,怎敢不下马。粘割韩奴回答说:"我上国使也,奉天子之命来招汝降,汝当下马听诏。"感天后说:"汝单使来,欲事口舌耶!"叫人拉下马来,命他下跪。韩奴大骂:"反贼,天子不忍于尔加兵,遣使招汝。尔纵不能面缚请罪阙下,亦当尽敬天子之使,乃敢反加辱乎?"感天后怒,杀粘割韩奴。感天后怒杀金朝使臣是不对的,但是这件史实却能告诉我们,西辽当时是国力相当强大的王朝,非南宋、西夏之可比;而金朝及其使臣仍以"上国"的态度对待它,那粘割韩奴碰壁以至遭杀都是咎由自取。感天后"权国"七年,于1150年把政权交给儿子夷列。夷列即位后,改元"绍兴"。在他统治时期有两件大事见于史籍:(一)绍兴元年(1151年)西辽王朝进行人口普查,"籍民十八岁以上,得户八万四千五百户。"这条史料措词过简,后人多种解释,极可能只是帝国内畿(即巴拉沙衮地区)的能提供成年男子服役的户数。(二)西辽王朝令东部喀喇汗王朝出兵支援西部喀喇汗王朝平定葛逻禄首领的叛乱,在喀喇汗王朝一章已讲过。夷列在位十三年,于1163年去世,庙号仁宗,儿子都年幼,"遗诏以妹普速完权国"。这位公主以母亲感天后为榜样,也"称制,改元崇福,号承天太后"。西辽王朝发现随身携带武器的葛逻禄人始终是河中地区不安定的因素,决定给予彻底解决。1164年菊儿汗普速完命令西部喀喇汗王朝把布哈拉和撒马尔罕两地区的葛逻禄人迁往东部喀喇汗王朝领地喀什噶尔,他们到那里后不准再携带武器,应从事农业或其他劳动。西部喀喇汗王朝执行命令,逼迫葛逻禄人迁徙,结果引起暴动,但很快被残酷地镇压下去。从此,葛逻禄人在河中地区的势力衰落。
辽朝的国家组织机构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辽朝从初建时期即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日后更加强烈。因此其官制不仅"南面"体系基本照搬唐朝的官制,"北面"体系也受到唐朝官制的影响,分工细密,许多官司虽用契丹名称,但其职能与唐朝的相同;有的则干脆用汉语名称。为适应游牧社会的实际情况和传统习惯,又保留了许多氏族社会末期和阶级社会初期的官司,所以辽朝的官制异常复杂而机构异常庞大。(二)"北面"体系中特别突出军事机构的职能,而"南面"体系中则着重于财政、治安的职司。这清楚 地表明了辽朝国家机器的本质;以契丹和其他游牧部族组成军事机器,对外掠夺,镇压属国、属部;以农业居民作为剥削的主要对象--税赋的主要来源,并注意安定其社会秩序,以保证财赋来源的稳定。(三)有很大的一批官司是直接为皇室服务,供皇帝私人和皇室成员支配和享用。这正是游牧民族"把国家认为是整个汗族的财产"的传统观念的反映。西辽王朝在其直接领地上基本沿用辽朝的官制,而对附庸国则保存了其原有的国家机器,让它们继续发挥作用。耶律大石为巩固西辽王朝的统治制定并推行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政策;一,在行政方面。耶律大石在王朝的直辖领地,再不分封,实行中央集权。穆斯林史籍记载,"他劝导自己的亲信们要居安思危,战战兢兢;不让异密(将军)们拥有封地,但自己赏赐他们,并说:'如得到封地,就要肆虐。'"中亚地区自萨曼王朝以来,实行分封制度(伊克塔制),喀喇汗王朝尤为盛行。这是导致喀喇汗王朝分裂为东西两大部以及内部纷争不已的重要原因。辽朝的"宫卫"制和"头下军州"制,实质上也是一种分封制度,其弊病耶律大石在辽朝崩溃过程中亲眼看到。唐、宋的政治制度可资借鉴,他毅然决然取消了分封制,这也是塞尔柱王朝大政治家、宰相尼扎姆·穆尔克极力主张,但未能行得通的。取消分封,这在中亚史上是一个重大进步,它不仅限制了领主的肆虐,而且有效地保证了中央集权。所以终西辽一代,从史籍中未见有地方政权独立、封建领主混战的记载,这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生产的发展。二,在军事方面。伊本·阿西尔说:"[耶律大石]不委任异密为百骑以上的军官,使其不能叛乱。"西辽王朝的军队由皇帝直接控制;如征战,临时派若干士兵给某位将军指挥,而不是派遣某位将军率"所部"去执行任务。这正是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之后实行的制度。耶律大石目睹辽朝将领拥兵叛立对帝国覆亡所起的作用,一反祖宗旧章,同宋太祖一样,收回将军们的兵权,在物质上"赏赐他们"。这一措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保证中央集权、巩固王朝统治发挥了作用。三,在赋税方面。西辽政府为巩固其统治,对其臣民减轻赋税,以取得人民的普遍拥护;同时也维护原有制度,特别是所有制,以换取封建地主阶级的支持。西辽王朝的这些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四,宗教信仰。西辽时期有一显著特点,各种宗教都允许在帝国的境内存在和发展,契丹人本来信仰萨满教,仍保持着自己的信仰。伊本·阿西尔说,耶律大石是一位摩尼教徒。有的学者对这一说持怀疑态度。不管他是不是真是摩尼教徒,但可以说明一点,在伊斯兰教兴起后,摩尼教在中亚作为异教基本已被消灭或转入地下,而在西辽时期肯定又公开出现或活动,甚至受到耶律大石的尊重,不然公认为严肃的史学家伊本·阿西尔不会毫无根据地说他是摩尼教徒。佛教在辽朝时期已在契丹上层流行,在西辽时期也如此,西辽嫁给屈出律的一位公主就是信奉佛教。佛教在附庸国高昌回鹘王国盛行。景教在巴拉沙衮地区流传,在喀什噶尔设有教区。犹太教在撒马尔罕和玉里鞬[今花剌子模]也很流行。至于当地人民信奉的主要宗教--伊斯兰教,更得到耶律大石的尊重。他用穆斯林方式给下属写信,叫他根据当地伊斯兰宗教首领的意见办事。所以朱兹贾尼说:"一些人说,这位菊儿汗秘密地成为穆斯林。"但是他又谨慎地补充说:"真主才知道这件事的真象”。由于西辽王朝执行比较宽容的宗教政策,各种宗教信仰的人都得到保护,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融合。
日会战。西吉斯坦国王最为勇敢,但西辽军队越战越猛,葛逻禄人发挥了重要作用,逼使桑贾尔军队逃跑。西辽军队追杀,桑贾尔走脱,但是他的妻子、两翼指挥官及著名伊斯兰法学家胡萨德·奥玛尔被俘。桑贾尔军队伤亡惨重,仅达尔加姆狭谷就装下了一万名死伤者,"僵尸数十里",死亡总数达三万人。穆斯林史学家伊本·阿西尔说:"在伊斯兰教中没有比这更大的会战,在呼罗珊也没有比这更多的死亡“。塞尔柱王朝苏丹桑贾尔带着喀喇汗王朝马赫穆德汗,仓皇逃奔忒耳迷(今乌兹别克斯坦之捷尔梅兹),渡过阿姆河,进入呼罗珊,从此塞尔柱王朝的势力退出河中地区。耶律大石释放了战俘,领兵进入撒马尔罕。它是河中地区最大的城,"回纥国最佳处"[《长春真人西游记》],"西辽名是城曰河中府"。耶律大石也没有消灭西部喀喇汗王朝,同对待东部喀喇汗王朝一样,让它继续统治河中地区。菊儿汗耶律大石封逃入呼罗珊的马赫穆德汗的弟弟伊卜拉欣为桃花石汗,并留下一名沙黑纳,监督其统治。耶律大石把西部喀喇汗王朝变为自己的附庸之后,便派大将额儿布思进军花刺子模国。额儿布思进入花刺子模后,大肆屠杀平民,洗劫村落,迫使花刺子模沙阿即思投降。阿即思向他表示愿效忠菊儿汗和交纳年贡三万金狄纳尔及其他贡品。缔结条约后,额儿布思从花刺子模撤军。1141年卡特万会战后,西部喀喇汗王朝和花刺子模国进入西辽王朝的版图,西辽帝国的疆域至此基本稳定下来。帝国的疆域,分为王朝的直辖领地和附庸国、部的地面两部分。直辖领地为以巴拉沙衮为中心的锡尔河上游、伊塞克湖周围地区,其附庸国有高昌回鹘王国、东部喀喇汗王朝、西部喀喇汗王朝、花刺子模国;附庸部族主要有粘拔恩(乃蛮之异译)部、康里部、葛逻禄部。西辽王朝为辽朝的继续,所以西辽的官制基本上是沿用辽朝的官制。辽朝的官制是两部制:"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辽史》作者评论这种制度说:"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因俗而治,得其直矣!"实际上,这是辽朝统治者根据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的不同特点,分别设置国家机构进行统治,即定居之农业民族接地区管理,设置州县,中央设南面朝官总理军政事务;游牧的畜牧民族,仍以其部族为行政单位,设官统治,中央设北面朝官总理部族军政事务。这种国家机构的两部制对于一切立国于游牧而征服了农业地区的政权都有普遍的使用价值,所以耶律大石沿用不废。
西辽王朝在西方的扩展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在东方也击退了金军的进犯,王朝的疆域进一步扩大和巩固。在经济上,根据穆斯林史籍的记载,西辽王朝对其归并的地域的城乡居民的所有权没有做任何改变,特别是耕地,仍归居民耕种,也就是说没有发生过历史上游牧民族征服者惯用的"毁耕为牧"的"圈地"。居民交很轻的税,每户纳一个狄纳尔。不久,百姓兴旺,牲畜肥壮。在政治上,西辽王朝对归属他的国王让他们继续统治本土,发给他们一块银牌做为归顺的标志;西辽政府满足于征收一小笔年贡和把一名沙黑纳派驻在那里。这些附庸国王一般都受到菊儿汗的礼遇。因此西辽王朝的整个社会安定,"军势日盛,锐气日倍"。
庚戌年(1130年)二月二十二日,耶律大石按照契丹族传统,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祖宗,整旅西行。他率军队进入叶尼塞河上游的吉利吉思地区,向这里的部族发动进攻,这些部族反过来也袭扰耶律大石的军队。耶律大石率军离开这里,向西征进,进入翼只水(今新疆额尔齐斯河)和也迷里河(今新疆额敏河)地区。耶律大石西征军在叶密立(今新疆自治区额敏县)修筑城池,建立根据地,招抚当地突厥语各部族。这里水草丰美,气候凉爽,宜于放牧;但是处于高山、沙漠包围之中,地面狭小,不可能长期供养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一个统摄中亚的国家。于是耶律大石决定通过高昌回鹘王国,向西扩展。他率军出发之前给回鹘毕勒哥送去一信,说辽朝“与尔国非一日之好”,“今我将西至大食,假道尔国,其勿致疑”。回鹘王收到这封信后,耶律大石的军队已兵临城下,即使“致疑”,也毫无办法,便大开城门,把耶律大石迎进宫中,大宴三日,在耶律大石临行时又献上马六百匹、骆驼一百头、羊三千只,并表示愿送质子孙,作为附庸。他一直把耶律大石及其军队送到境外。耶律大石率领军队翻过天山后,向西推进。东部喀喇汗王朝阿赫马德汗集合军队进行抵抗。耶律大石的军队被击溃,通过高昌回鹘王国撤退。但这次回鹘王毕勒哥却再不“迎接”、“大宴”,而是掩杀、追袭,俘虏了耶律大石的将领撒八、迪里、突迭等。耶律大石带领败兵回到叶密立后,接受了这次出征的教训,再回头执行过去行之有效的政策:“养兵待时而动”。耶律大石率领主力部队西征后,金朝西北前线很快得到情报。第二年,即1131年,金军元帅粘罕发燕云汉军和女真军一万人令右都监耶律余睹率领,北攻可敦城;又发燕云、河东夫运粮随行。金军的这次进攻以败告终,《大金国志》说:“最童城(可敦城之异译。一引者。)自云中由猫儿庄银瓮口北去,地约三千余里,尽沙漠无人之境。是行也,三路之夫,死不胜计,车牛十无一二得还。”耶律大石政权在东线击败了金军的进攻,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西征喀喇汗王朝虽遭惨败,但及时调整了方针,与民休息,得到了当地突厥语各部族的拥护,户数达到四万。疆域空前扩大,东起土兀刺河(今土拉河),西至也迷里河,连成一片。于是他在文武百官的拥戴下,壬子年(1132年)二月五日在新修成的叶密立城登基称帝。根据当地人民的习惯,号菊儿汗(或译为古儿汗),意为“大汗”或“汗中之汗”。群臣又上汉尊号“天志皇帝”,建元“延庆”。然后大封功臣,萧斡里刺等四十九人的祖父均封爵。至此,西辽王朝创立完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辽地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