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锋是哪个小说的小说男主人公名字大全

外国小说欣赏
当前位置:>>>>>>>>>>>>
建议您使用IE7.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第三单元 主题
一、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了解小说的主题、主题形成的途径和主题的实现效果;
3.考察小说主题与内容的关系、不同艺术手法(浪漫主义、寓言、象征)对主题呈现的意义;
4.认识小说主题的选择与开掘以及主题观的演变。
二、作品赏析
1.高尔基及其创作
高尔基出生于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11岁即开始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曾在鞋店、圣像作坊当学徒,在轮船上帮厨,做过脚夫、锯木工、园丁、面包师,等等,底层社会成了他“大学”的课堂。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高尔基通过顽强自学,掌握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于19世纪90年代开始创作。20世纪初投身俄国革命的工人运动,并在创作中将丰富而复杂的下层社会生活经验同俄国工人阶级的英勇斗争紧密地联系起来。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高尔基的早期作品呈现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迥异的风格,浪漫主义作品往往赞美热爱自由、向往光明、渴望战斗的英雄形象;现实主义作品则长于描绘人民的苦难和他们的美好品德,表达他们的愤怒和抗议情绪,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流浪汉的短篇小说,如《切尔卡什》等。后期他倡导“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即“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成为第三种东西”,“用更鲜明的色彩来描写英雄的现代生活,并用更崇高更适当的语调来谈论它”转引自林焕平编《高尔基论文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8页。。这种现实与理想高度统一的创作方法,实际上是现实主义艺术方法和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相结合的产物。《母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作品。这一创作方法的提倡还间接地对我国五、六十年代的文学产生过重要影响。革命导师列宁是高尔基的良师益友。在他的建议、鼓励之下,高尔基创作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不仅描写了作家从生活底层攀上文化高峰、走向革命道路,同时也反映了俄国的一代劳动者在黑暗中寻找真理、追求光明的艰难曲折历程,堪称是高尔基最优秀的小说。
在接受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洗礼后,高尔基将自己全部的热情投入到为人类社会和精神双重解放而服务的写作中去。列宁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对他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他用自己的艺术天才给俄国(而且不仅仅是俄国)的工人运动带来了巨大的益处,他同俄国和全世界的工人运动紧密结合,是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2.内容与题旨
《丹柯》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传说和寓言式的结构方式在此类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这类作品中的主人公大多数是极力思考生活意义、寻找新的生活道路、内心充满着激烈冲突的人物。
《伊则吉尔老婆子》用第一人称叙述,借伊则吉尔老婆子之口讲述了三个看似不相关的故事:草原上云影的传说──人与鹰的儿子“腊拉”的故事,伊则吉尔老婆子自己的故事和草原星火的来历──勇士“丹柯”的故事。课文是这篇小说的第三部分,丹柯一心为公的形象既与傲慢而自私的腊拉、又和白白挥霍青春的伊则吉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巧妙的构思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丹柯》是一篇以人物为主的小说,故事紧紧围绕美少年丹柯展开,无论是外族的强大,还是三面森林环绕的艰险都是丹柯智慧与果敢形象形成的必要背景,而族人面对困难的畏缩和对丹柯力量的质疑则是丹柯坚定与执著的反衬。小说最惊心动魄的一幕发生在故事结尾,丹柯为了打消众人的疑虑、引领大家走出黑森林,毅然抓开自己的胸膛,高擎自己燃烧的心照亮了大家前进的道路。这一高贵的举动必将付出生命的代价,丹柯的形象藉此霎时高大起来,那颗被误解的心明亮地燃烧着,叙说着丹柯一心为公、义无反顾的勇气和执著的信念。不仅一直抱怨不停的族人吓呆了,就连刚才还气焰嚣张的森林也安静下来,给他们让开了道路。丹柯带领大家最后抵达了草原,那充满安宁、自由的空气,不由得让人心动,“太阳发出了灿烂的光辉,草原一起一伏,好像在呼吸一样,草叶带着一颗一颗钻石一样的雨珠在闪亮,河面上泛着金光……”丹柯死而无憾,他那颗骄傲的、燃烧的心最终却被踏为蓝色的火星,小说的主题便在歌颂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之外又增添了一份悲剧的色彩,显出了主题的复杂性。
由于这篇小说是以民族传说的形式出现的,它“寓教于乐”的色彩比较明显,小说主题的教育意义也在富于浪漫主义风格的故事中得以彰显:在《丹柯》中,作家歌颂的不是愤世嫉俗的个人主义英雄,而是以自己燃烧着的心为人们照亮前进道路的勇士。
3.主题分析
对小说主题的分析具体到作品中,主要体现在对小说主题的形成途径和实现效果的分析上。小说主题的形成途径与它的实现效果可谓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形成的途径越精巧细致、饱含作者的深意,主题的实现也就越能收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效果。主题的形成途径往往和一个故事的精彩程度相关,只有把故事讲好了,小说的主题才能真正有效地传达出来。
(1)序幕的“抑彼扬此”与主题基调的奠定
丹柯的故事出自伊则吉尔老婆子之口,由于它是一则民间传说,小说沿用了讲故事中最为传统的第三人称叙述口吻。故事在一开头就为丹柯的出现拉开了序幕:一群生活在草原上,快乐、强壮、勇敢的人被另一凶残的种族赶到不宜生存的林子深处去了,惟一的出路是穿越森林到另一片草原上寻找生机。在这里,小说使用“快乐”“强壮”“勇敢”这样三个形容词是含有深意的。首先,它极力描写森林给这些落难人群的恐惧和压迫感,这种感觉是如此强烈以致这些曾经享有自由和梦想的“快乐”人群都不再畏惧将自己的自由献给敌人了。而他们又是“强壮”“勇敢”的,并不是身体孱弱或者天生胆怯的人,一方面可见穿越森林的威胁之大,另一方面又写出这些身体强壮的人平素貌似勇敢,实则在关键时刻缺乏挑战困难、拯救族群的勇气。正当他们准备去做奴隶时,丹柯出现了,“你们不能够用思想移开路上的石头。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为什么我们要把我们的气力浪费在思想上、悲伤上呢?起来,我们到林子里去,我们穿过林子,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这种抑彼扬此的手法成功地烘托出人物的勇敢与坚强,奠定了主题的基调。而丹柯这段话也成为全文的题眼,显得异常有力而令人警醒。
(2)情节的“一波三折”与主题的悲剧意味
狭义的悲剧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戏剧艺术类型,抗争、行动、毁灭一般被看做是它的三要素;而广义的悲剧则由此生发开去,常常指代一种氛围或感情基调,它不只意味着字面意义上的悲凉、哀伤,还有着与此相应的由于美的必然毁灭而带来的庄严和壮丽。悲剧美也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崇高美:它使人倾慕于宏大的事物和伟大的力量,在巨大的震撼中让人感到精神境界的提升,并带给人慷慨激昂的精神愉悦。悲剧主人公也往往表现出崇高的精神特质,他们的品格常常与真、善、美密切相关,因此人物在抗争中与对立面的力量对比越悬殊,主体的抗争越艰难,我们就越能感受到这种精神力量的强大。
与此相应,《丹柯》在情节设置上的一波三折也凸显出小说主题的悲剧意味。人们先推举丹柯领导族人,在遇到密林时却开始抱怨他年轻而没有经验,大雷雨来临时,众人更是对他争相诋毁、责难,于是作为抗争主体的丹柯开始有了悲剧的味道;他由愤怒而怜悯,为了中止人们毫无作用的抱怨,尽快带领大家走出森林,他毅然掏出了自己那颗真诚的、燃烧着的心。这种自我牺牲的行动是一种伟大的力量,震慑了众人;然而,当族人走出森林为胜利而欢呼时,却忘记了带领他们穿越黑暗的丹柯,更有胆小之人,因害怕丹柯那颗仍在燃烧的心而不惜用脚将它踏灭。有价值的东西被摧毁使得主题的悲剧意味更浓了,丹柯这个英雄形象也因此显得丰厚而饱满,从审美效果上讲,结尾崇高的悲剧色彩也更能调动读者的阅读情绪,从而为小说增加感人的艺术力量。
(3)浪漫主义手法对主题表达效果的加强
丹柯将众人引向光明却遭到诋毁与误解,一颗勇敢而骄傲的心却被胆小鬼踏灭,如此种种颇有鲁迅笔下启蒙者的味道。鲁迅《药》中的夏瑜也是这样一个悲剧人物,他们对民众同样抱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态,但又都没有放弃民众。不同的是,丹柯是一个浪漫主义的悲剧英雄形象,夏瑜却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悲剧英雄形象。
与现实主义忠实于客观事实不同,浪漫主义为了表现主题往往极尽想像、夸张之能事。《丹柯》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明显,人物形象对比鲜明,在紧急关头,年少而俊美的丹柯眼睛明亮如火,族人则恶如野兽,美丑对比之中饱含了作者强烈的爱憎之情。另外,森林的恐怖固然可以看做是写实,但对其险恶环境描写的夸张、铺饰也完全可以看做是困难的寓言,而丹柯高举燃烧的心为众人引路,以及碎裂的心化为草地上蓝色的火星等情节显然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之中。小说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既暗合了草原民间传说的神秘,又有助于小说在一个较短的篇幅内有力地传达主题意识。
(4)人物的性格品质对英雄形象的增益
小说通过缔造形象来表现思想主题。丹柯作为一个成功的英雄形象,除了作者精心设置的情节结构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外,还得益于这一人物一心为公的高贵品格和勇于实践、永不言败的性格特点。面对族人的困难处境,丹柯果敢而自信地站出来,在众人还在为可能面对的困难彷徨失措的时候,他指引并鼓励大家行动起来,向着希望的方向前进。在遇到密林时,他不急不躁,依旧葆有了乐观的天性。在大雷雨来临时,因疲惫和软弱而丧失了斗志的人们众口一词地诋毁他,他们不去战胜森林的黑暗反而开始围攻引路的丹柯,丹柯孤身一人面对自然界与族人的双重“大雷雨”,却没有对走出森林的信念产生丝毫的动摇。尤其难得的是,族人的出尔反尔并没有让他放弃继续为众人引路的念头,恰恰相反,他更加认定了如果没有自己这些人“也许就会灭亡”。于是在咆哮的雷声中,他掏出了自己燃烧的心照亮了通向希望的路径。
小说通过精心设置的人物出场、一波三折的情节结构、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丹柯的艺术形象,丹柯的形象又凸显了小说的主题意义。
《炼金术士》(节选)
1.保罗?戈埃罗及其创作
保罗?戈埃罗近年来名声鹊起,被认为是继马尔克斯之后最受世人欢迎的拉美作家。他1947年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少年时期就立志写作,但母亲告诉他,在巴西想靠写作谋生是不可能的。为此,家人甚至几次把他送进疯人院。由于未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郁郁寡欢的戈埃罗从大学退学,一度像嬉皮士一样四处流浪,热中于炼金术、魔法、吸血鬼等神秘事物。回到巴西后,他为摇滚乐歌星写过歌词,做过记者,办过杂志,甚至被当时统治着巴西的右派军人逮捕过,直到38岁才开始写书。
1987年,保罗?戈埃罗发表了他的成名作,充满浓厚宗教色彩的纪实性作品《朝圣》。随后又陆续出版了《炼金术士》(又译《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笼头》《主神的使女们》《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第五座山》《光明斗士手册》《韦罗妮卡决定去死》《魔鬼与普里姆小姐》《十一分钟》等。戈埃罗的创作以理解自己为出发点,长于用朴素的语言、象征的手法来讲述富于意味的哲理。
《炼金术士》是作者最负盛名的小说,这部象征色彩极强的寓言故事被誉为“影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曾在美、法、意、德等18个国家名列畅销书榜首。法国报刊评论说,在法国,即使有人没读过这本书,那他也一定听别人议论过这本书;在美国,此书被国家图书馆协会推荐为青少年的最佳读物;台湾学者将其誉为“现代《小王子》”;香港则将它改编成了舞台剧。
2.内容与题旨
《炼金术士》是一部以事件辅佐人物成长的小说,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梦见在埃及金字塔附近埋有一批宝藏,在吉卜赛老妇人和撒冷之王麦基洗德的引导下,他踏上了自己的寻梦之旅。然而命运似乎总会寻找各种机会来磨炼追求梦想的人,年少的圣地亚哥曾经被人骗去了所有的钱财而心灰意冷;曾经在水晶店里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而面临事业小成的诱惑;曾经为一个沙漠的姑娘法蒂玛而在爱情与梦想间挣扎……经过种种磨难和考验,他终于领悟到了财宝埋藏的地方。小说象征性地描述了一种人类可能的成长历程;它启示人们,梦想是一切幸福的基础,而实现梦想则要经历艰难的过程,需要勇气、智慧和执著。课本节选了主人公圣地亚哥踏上寻梦之旅之前和抵达梦想发生的地方、洞悉财宝藏身之处两个段落,在较短的篇幅内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文主旨的完整性。
牧羊少年圣地亚哥迷惑于自己寻宝的梦境,为了寻求答案他曾求助于吉卜赛老妇人的巫术,但他似乎并不愿听从老妇人的劝告真的踏上去往埃及的未知旅程。人们总是不愿意为他们看不到的前途耗费精力,因而错过了无数人生的梦想与机遇。圣地亚哥也是如此,但就在他即将与梦想擦肩而过的时候,撒冷之王麦基洗德却现身点醒了他的混沌,让他发现了梦想的可贵与易逝,并指引他努力去将梦想变为现实。当他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到达了梦境所在的地方,以为自己已经找到了财宝的位置,却在徒劳地挖掘后遭到一伙劫财难民的殴打。然而事实又一次出现转机,当他为保全性命被迫说出梦境的秘密时,却意外地从一个不肯相信自己梦中圣谕的难民口中得知了财宝的真正埋藏地。原来财富不在远方,就在圣地亚哥出生的国度里。结尾圣地亚哥的微笑是一个真正领会了天意的微笑。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听从少年时梦想的召唤,不相信梦想的力量、不愿离开自己原来的地方去寻宝、或者在寻宝的途中向困难低头、或者停留于途中可以给他安逸生活的地方而放弃梦想,那么,他就永远不会知道宝藏的秘密,年少时的梦想也只能永远是一个不安的幻影。小说试图告诉我们,只有相信梦想的力量,历尽九死一生的追寻,才会发现自己身边的财富,才能领略人生的真谛。
3.主题分析
《炼金术士》是一篇运用象征手法的寓言故事,它的主题伴随着主人公的成长而渐趋丰富。在考察主题的形成途径和实现效果时,要抓住发生在圣地亚哥身上的事件来一一阐释。
(1)开篇的梦想──小说主题隐喻的开始
在故事的开篇,圣地亚哥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牧羊少年,他的人生同所有的孩子一样,直到连续做了两个相同的梦。梦境是这般离奇:一个孩子把他带到了埃及的金字塔旁,告诉他如果他来到这里,就会找到一批埋藏的珍宝。埃及是遥远未知的征途,梦境又似乎荒诞得令人难以置信,于是一个隐喻开始了,圣地亚哥是去追寻自己的梦想,还是像普通人一样习惯淡忘?
(2)求助与被指点──明暗交织的叙述手法对主题的层层推进
小说在这里设计了两个人物:吉卜赛老妇人和撒冷之王麦基洗德。圣地亚哥与他们二人的相遇和交往分别涉及了构成小说主题的不同方面,但具体到实现途径上又是不同的。
前者以暗线为圣地亚哥做引导,将真正要实现的主题做得不露痕迹。吉卜赛老妇人开始时不耐烦地催促男孩快点讲自己的梦,因为她还得去厨房做饭,所谓释梦的神圣感不由得荡然无存。随后她又命令男孩郑重其事地对着圣心像发誓将自己找到财宝的十分之一送给她,圣地亚哥和读者都以为这下财宝的秘密要解开了,谁知她只是重复了男孩已知的梦境而已,让人觉得这个老妇人对所问之事一无所知,简直是故弄玄虚。吉卜赛女人是西方小说中带有神秘色彩的人物,但她在《炼金术士》中最大的魅力却不在释梦和看手相上,她不知道埃及的金字塔,但她却读懂了一个男孩的天命。在鼓励圣地亚哥去梦中的地方寻宝之前,她要求男孩将找到财宝的十分之一送给她,为的是要他知道想从生活中得到任何东西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就如同告诉圣地亚哥,如果他不愿浪费自己的时间去追寻梦想,那么他将停留在现有生活中,永远与宝藏无缘。这可以说是男孩踏上成长之路的第一课。但圣地亚哥毕竟是一个孩子,一时难解其中的奥秘。
后者则亮出明线,以剥茧拔丝的方法一层层揭开主题的秘密。圣地亚哥执迷不悟,决心不再把梦当回事了。就在这时他遇见了麦基洗德。老人从圣地亚哥手上的书讲起,让他相信生活就像他现在这样永远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但要实现天命必须战胜否定梦想的力量。他举出卖爆米花小贩的例子意在鼓励男孩向着梦想出发;寻找绿宝石的矿工的故事则告诉男孩只要永不放弃,梦想就会实现。老人要圣地亚哥用自己羊群的十分之一而不是将来财宝的十分之一来换取宝藏的秘密,是告诫他不要预支还没有到手的东西,要他领悟追寻梦想必会付出代价的道理,从而增强他寻梦的信念,这就比吉卜赛人的教导更进了一步。
(3)结尾的大回环──小说主题的升华
与中间的步步铺垫不同,小说的结尾显得出人意外。好像《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已历尽众多劫难取得真经,佛祖却算得他们还欠一难,怕这经取得容易了,重又将他们降下云端,再经考验。上帝也一样没有让圣地亚哥在金字塔下直接挖到宝藏,非但如此,圣地亚哥还被一群难民暴打并洗劫一空,但他却从一个不肯相信自己天命的难民口中知道了财宝的真正埋藏地。富于意味的是,原来圣地亚哥长途跋涉、九死一生寻找的财富就在他自己的国家西班牙。但如果他没有向着梦想出发过,他的一生就注定了只能是那个普通的牧羊人。小说运用结局的陡转,为主题添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笔闪光点,让小说的哲理意味更加深厚。
(4)象征手法的运用──主题的寓言性
所谓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它要求象征之物与被象征之物有某种相似的特点,能使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象征往往是对比喻等多种修辞格的综合运用,它既可以贯穿全篇,也可以只用于某些章节片段。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比较抽象的寓意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及广阔的思考空间。
寓言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表达抽象的哲理,往往含有讽喻或劝诫之意。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可以看做是对现实世界的间接反映,一般具有象征的意义,其深层含义需要读者自己去思考和体悟。寓言与其他文学样式又常常是相互渗透的,许多优秀的小说家也喜欢借鉴寓言的手法来揭示哲理,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和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
《炼金术士》的寓言色彩非常明显,主题的哲理包孕于故事之中。圣地亚哥梦中的财宝不过是个人梦想的一个象征;卖爆米花的小贩是以经济实力为借口无限延迟寻找自己的梦想,最终碌碌无为的人们的象征;茫茫的沙漠、遥远的埃及则象征着寻梦之旅的重重磨难……所有这些,作者都以一个少年的视角展开,没有任何说教的色彩,读者只是随着圣地亚哥的奇遇而一步步领略了“天命”的真谛,小说主题的寓言性可谓渐入人心。
三、话题详解
(一)小说的灵魂──主题
1.写不厌的“母题”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有些生活哲理和思想感情是能够跨越时空而存在的。这些反复在小说中出现的人类的精神现象和基本行为,被称为“母题”。而我们通常所说的主题,其实就是对这些母题的一种个人阐述与发挥。母题的魅力在于它能够连接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它不因时间或地域的不同而变化,从而表现出某种超然的客观性。而每篇小说的主题都蕴涵着作家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显示了作家的主观倾向性。
多篇小说可以对同一母题反复书写,由于不同的作家会对同一创作母题进行不同侧面的挖掘,小说的母题可以说是写不尽的。比如同样执著于“爱”的母题,小说表现出来的主题风格却绝不雷同,梅里美《嘉尔曼》的热辣而决绝,充满了性情之美;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的迷惘而哀婉,透露出对战争的谴责;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的欲罢不能,仿佛使我们都沾染上野性的迷狂;杜拉斯《情人》的至死不渝,则穿越了情爱在世俗偏见中的沉沦。作家不同的感情经验和写作技巧为同一母题的小说打上了截然不同的个人印记。
同一篇小说的主题也可以同时涵盖多个母题,比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就涉及了“爱与恨”“美与丑”等多重主题,《红楼梦》更是一唱三叹、百转千回,道尽了人世间的爱恨情仇、生离死别。
2.主题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小说的主题往往不是单一的,无论是人物性格,还是一事件内部或一系列事件之间的冲突与纠葛,都会导致小说主题的复杂性。读者面对众多相关、相对,甚至截然相反的信息,对主题的感悟常常难以道清。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讨论的是善与恶的合理性,作者在小说里提出了一个问题:“是饿死呢?还是当强盗呢?”那个仆人一直在善与恶的边缘徘徊,当他先前谴责别人时,我们认为有理;当他以恶制恶时,我们也觉得合理。然而,善与恶怎么会同时具有合理性呢?小说只给了使我们困惑的问题,却没有给出答案。
有时主题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还缘于作者面对复杂的文本“现实”时,自我价值判断的含混。比如莫泊桑久负盛名的小说《项链》。小说的主题究竟是想谴责玛蒂尔德不切实际地爱慕虚荣,还是在同情一个不失自我尊严的小人物被命运捉弄的不公?作者对玛蒂尔德既有嘲笑、又有敬意,既有叹息、又有悲悯,反映到小说的主题上也自然是五味杂陈。又如,托尔斯泰在写作《安娜?卡列宁娜》时,初始意图是想写一个背弃宗教原则的妇女,背弃了忠实可靠的丈夫与别人通奸,最后遭到惩罚的故事。但在小说里,我们却看到托尔斯泰不由自主地将女主人公从一个“恶妇”变成了举止高雅、感情真挚的“贵妇”,慢慢地偏离了小说构思时的“预定”,变得游移和犹豫起来。作者对安娜的同情为小说注入了不安和怀疑的因素,而主题的矛盾性本身又反过来为作品增加了迷人的魅力。
有时,作者也会有意识地运用主题表里之间的矛盾。美国犹太作家辛格的《傻瓜吉姆佩尔》,以吉姆佩尔的视角自述其傻,暗含着对虚伪、丑恶的人类社会的批判。但在叙述的表层,却没有流露出一点对侮辱和损害他的人们的怨恨,而是以德报怨地娓娓道来,令人在同情的同时充满了辛酸,作者对不公正社会的谴责溢于言表。
(二)主题的形成
1.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
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并不意味着要舍弃小说的故事性。霍桑曾在自己的长篇小说《带有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的序言中谈到,“为了突出寓意而削弱故事,必将事倍功半,就像人把大头针插进一只蝴蝶,夺去它的生命,使之僵化并破坏了它优美的风姿”。
以思想为目的小说主要有两种构成模式,一种是倚赖人物来表现主题,在这类小说中,事件的跌宕起伏服务于人物的性格塑造;一种是侧重事件来表现主题,人物往往被事件所引导,在事件的推动中成长或沦落。《丹柯》属于倚赖人物表现主题的一类,无论是暴风雨还是人们的责难,都不能改变丹柯的信念和理想;而《炼金术士》则侧重事件来表现主题,少年圣地亚哥先后遇到了算命的吉普赛老妇人、撒冷之王、炼金家甚至打劫的难民,但正是在这些人有心或无意的引导下,他才最终获得了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财富。比起丹柯一以贯之的坚定和执著,圣地亚哥却是在一步步地成长中领悟人生真谛的。
这类小说常用象征的方式来表达主题。《老人与海》中,一个老渔夫在海上与一条罕见的大鱼搏斗了三天,终于征服了它。在返程的途中,他又不得不与来抢夺大鱼的鲨鱼群搏斗,最后只带着大鱼的骨架回到了家。小说之意在于通过这个故事展现人与命运的搏斗。老人在海面前,是渺小的,如同人在命运面前一样。然而老人却不屈服于海,不屈服于命运。“你可以消灭他,但却打不败他”,这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2.以故事为目的的小说
小说最大的魅力之一就在于讲故事,这也是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经久不衰的秘密所在。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世界各国长期名列畅销书榜首的小说的作者都是讲故事的个中好手。这类小说的题材也很好把握,不外乎是悬念叠生的侦探故事、缠绵悱恻的言情小说、神秘离奇的魔幻寓言,还有华语世界长盛不衰的武侠小说等。这些故事虽编得一波三折、扣人心弦,但却是轻松好读的消遣读物,可以舒缓人们的精神压力,为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
但细细分析,这类小说中的佼佼者又绝不是仅仅停留在单纯讲故事的目的上的。《福尔摩斯侦探集》虽也依循一个侦探故事的大框架,却间接地折射出伦敦社会的世态,上层社会的虚伪、警方官员的玩忽职守、大家族内部的纷争、贫富的分化;扶危救困,匡扶正义更是它的题中应有之意;而福尔摩斯的智慧、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化学、心理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更影响了一代人的价值取向。
(三)主题的实现
1.小说的忌讳:“主题鲜明”
小说的主题显然与一般文章的主题不太一样──它往往不是单纯的、用一两句就能概括的。阅读小说的过程是一种美妙而丰富的体验,而论说文似的明晰晓畅的主题一旦出现在小说中,就会显得干巴巴的索然无味。因此小说家似乎陷入了矛盾:既想表达想说的,又怕被读者一眼看穿。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注意避开“主题鲜明”的陷阱,而在通往主题的道路上费尽心机。
芥川龙之介的《莽丛中》以一起发生在莽丛中的凶杀案为背景而展开,小说的叙述人完全隐匿,直接让案发的目击者或当事人走到前台来告白真相。一时间,砍柴人、行脚僧、捕手、死者的岳母、强盗多襄丸、死者的妻子、死者的幽灵纷纷登场,每个叙述人的口述似乎都是合理的、成立的,但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却又互相冲突。事实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哪一种角度、哪一种方法才是正确的?真相能不能被我们彻底地揭示?我们甚至会怀疑自己是否也没有能力完全、客观地去复述一个刚刚发生的事件。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复杂多义、变化无穷的,充满了形形色色的不解之谜。因此,作为反映存在的小说,若追求主题鲜明,也是有悖于事实本身的丰富性的。
2.形象大于思想
康德说:“形象大于思想。”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两位哲学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艺术不必直接说出思想,而应通过形象传达出思想。
福楼拜的名作《包法利夫人》,将主题隐秘地包裹于细腻、客观的描绘当中。主人公爱玛在读浪漫主义的爱情小说中长大,生活在外省农村,天性纯真、淳朴、喜欢幻想。她用浪漫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编织自己的爱情梦想。她幻想小说中的生活,对丈夫的平庸与烦琐的婚姻生活感到厌倦。在受到外乡人鲁道夫的引诱和抛弃之后,她开始无所顾忌,转而投向见习律师莱昂的怀抱。为追求浪漫奢华的生活,她挥霍着丈夫的财产。面临破产时,情人们却不愿伸出援手,绝望中她只好服毒自尽。福楼拜在小说中没有流露出对人物的任何好恶,也没有表露出任何看法。作者真的没有看法吗?其实福楼拜本人,就是个“害怕成为浪漫主义者的浪漫主义者”。当有人问起包法利夫人的原型是谁的时候,福楼拜说:“包法利夫人就是我。”福楼拜是带着对浪漫主义的同情与惋惜的情绪来写这部小说的,然而他却把自己的意识完全交给客观的细节描述,交由读者去判断和体会。小说越是写爱玛的天真、柔弱、悲惨,就越是显示出社会的庸俗和残酷。爱玛的堕落与毁灭,就是一曲浪漫主义在现实环境中的挽歌。尽管作家没有直接说,我们还是能通过阅读,领悟到小说的主题──一个不合时宜的浪漫主义人物在惟利是图的残酷现实中,是无法生存的。
3.模糊处理
小说步入成熟后,倾向于不做道德判断,悬置作者的主观态度。毕竟,小说家只是叙事者,而不是法官,正如一个记者在报道火灾时不能像消防队员那样去救火一样,应该各司其职。试想,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如果作者将一切都早早说出,那么读者的阅读将是多么乏味。作者应该尊重读者的智慧,相信读者能从他提供的描绘中得出自己的判断。
米兰?昆德拉说过:“如果说小说有某种功能,那就是让人发现事物的模糊性”,“小说应该毁掉确定性”,“小说家应该描绘世界的本来面目,即迷和悖论”见《小说是让人发现事物的模糊性──昆德拉访谈录》,《小说的艺术》,社科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在他看来,小说这个文体,不是要将世界简单化,而是将看似简单平凡的事物复杂化。小说的功能就是教你换一种角度、换一种眼光来看世界。《安娜?卡列宁娜》不止是一个婚外恋的故事,《包法利夫人》不仅是一个偷情的故事,《红与黑》也不单是一个野心家的故事。故事之外,作者通过小说传达的东西是奥妙无穷、涵咏无尽的。为什么我们会对这些道德上的“坏人”心怀同情呢?是什么使得世界在我们眼中不那么“单纯”了呢?这就是小说的魔力,它告诉我们世界存在的复杂性和合理性。
(四)主题的选择与开掘
1.小说与“当下”的关系
我们生活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处在变化之中,每一个作家在自己生存的时空下,都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大到世界大战、天灾人祸,小至柴米油盐、鸡毛蒜皮。但如果仅仅对这些“当下”问题的表象做出直接而迅速的反应,那无疑是新闻的本分,不是小说的职责。新闻追求时效性和新鲜感,而小说追求的是恒定性和永远不衰的魅力。当然,一个作家也应该关心“当下”,但此刻的“当下”,绝非是婚姻法出台的“当下”,或棉蚜虫肆虐棉田的“当下”。作家所关心的“当下”应含有“过去”与“将来”。他并不回避问题,但这些问题是跨越时空的:它过去存在着,当下存在着,将来仍然会存在着。这些问题不会因为时过境迁而消失。它们绝对不是一时一地,也不是一家一国的问题。小说处理“当下”题材的秘密在于作家对它们所蕴藏的内涵的纵深挖掘,在于集体经验的个人化,小说只有触及到“当下”中的“永恒”问题时,才能焕发出自己的光彩。
2.永恒主题
无论主题所表现的事件是否宏大,只要它反映或追问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就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而立于不败之地。《罗生门》的问题20世纪初就提出来了,直到现在人们还困惑于答案。作者提出的是一个全人类的问题,就像哈姆雷特那个著名的问题“是生存还是死亡”一样,都是人类面临的永恒困境。《老人与海》的主题既不新也不旧,它没有迎合时尚,没有时代背景,将人与命运的关系形象化为老人与海,写了一个永恒的命题,因此永不会过时。《一个小公务员之死》尽管有明确的时代背景,有明确的国家以及社会制度,但契诃夫最根本的用心却在基本的人性上。小公务员在上级面前几近变态的诚惶诚恐、谨小慎微,正是人性中奴性的写照。作者抓住人性中的某一弱点去表现和批判,最终使作品超越了时代和国别的限制,因而拥有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3.主题的千锤百炼
小说是一种虚构的文体,它的“材料”来源非常灵活,凡是作家亲身经历过的、或者道听途说的、甚至单单凭“捕风捉影”虚构出来的人物、事件都可以纳入提炼主题的材料之中。锤炼主题的过程是小说家构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求作家“想得深”、又要求作家“想得巧”。
《简?爱》被称做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生平”的写照,小说中的确有作者的影子。同简?爱一样,夏洛蒂本人就曾经在一家生活条件恶劣、教规严厉的寄宿学校读过书。不同的是,夏洛蒂去这样的地方读书是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困窘,而简?爱由于父母相继去世,被好心而富有的舅父收留。舅父死后,她受尽了表兄、表姊妹的欺凌,最后被吝啬而狠心的舅妈送进了孤儿院。夏洛蒂为小说加入这样一段插曲,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简?爱强烈的平等观念和反抗意识。这样一来,既为简?爱独立坚强、自尊自爱的性格奠定了基调,又暗示了维多利亚时代上层社会流行的虚浮和伪善,从而为罗切斯特背后的故事做了铺垫。由此可见,如果作家“本本分分”地守着现成材料,主题反而会显得单薄;而对“材料”巧妙地取舍、腾挪则会使主题获得新的深度和厚度。
(五)主题观的演变
1.由单纯到复杂
在现代小说里,人们越来越相信存在的相对性,相信解释的无穷性。博尔赫斯的《沙之书》到底隐喻着什么呢?时间?知识?世界?我们越来越难用一句话、一个单向度的观点去揣测一篇小说的主题,它们像是多主题的复调音乐,复杂而隐晦,一言难尽。
俄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认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具备两种视野。第一视野会触及到重大的社会现实的本质因素。也就是说,作家首先会对他生活的时代和现实做出反应,并加以表现。古典小说大多是这一视野的产物;第二视野是直接关注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诸如生命的目的、生存的意义等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问题。现代主义小说对这一视野显然有开拓性的贡献,从卡夫卡到博尔赫斯,他们的目光穿透了第一视野,直接对第二视野──人类的背后做出了反应。法国作家加缪的《西西弗神话》《西西弗神话》讲述诸神处罚西西弗不停地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石头由于自身的重量又滚下山去。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所关注的显然就是第二视野的问题。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从捷克首都布拉格被苏军占领的历史事件说起(第一视野),进而关注人们在强权下的表现,提出“媚俗”的问题(第二视野),从而开拓了小说思想性的疆域。
2.由具体而抽象
传统小说更注重对人物、事件由外而内的挖掘,小说主题的感染力虽然不拘于一时一地,但这种主题的呈现却往往离不开具体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现代小说则常常满不在乎地抹去人物或事件上那些可以被标记的时间、地点,甚至用寓言的手法直接探询某些抽象的主题意识。
司汤达的《红与黑》中尚有可被诅咒的社会现实,《简?爱》中也有着壁垒森严的等级制度,但到了现代小说中,社会现实的背景被大大简化了。雷蒙德?卡佛《小东西》里不但时代背景被省略,就连人物的名字也被略去。作者讲的是一对夫妻吵架的故事,但是读者就连他们二人争执的问题都看不到,只是从对孩子的争夺上可以看出两人在内心中仍然在深爱着对方。小说的主题跳出了对事件本身的价值判断而直接追问为什么两个如此深爱对方的人会口不应心、彼此伤害。作家关注的主题比传统小说更加抽象了,但他对人性的挖掘力度却丝毫没有减弱。卡尔维诺的《黑羊》更是如此,小说以童话般的口吻别开生面地讲述了贫富分化的来历。“从前有个国家,里面人人是贼”,这种小说的开头与其说有背景还不如说没有。但小说正是沿着这个抽象的维度展开,对“诚实”在世界上的存在价值及其代价这样抽象的主题进行了探讨。现代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有句名言,“神秘的不是世界是怎样的,而是它是这样的。”随着现代哲学对人们的启示和影响,小说家们似乎更热中于在一个更为普遍的层面上来探讨与哲学有着亲密血缘关系的抽象主题。
四、关于“思考与实践”
一《丹柯》中的主人公用自己的生命照亮了人们前进的道路,它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1.设题意图
考察学生对主题提炼概括的深度。
2.解题思路
①提示学生抓住题干中两两相对的关键词作答。在“自己”与“人们”、“生命”与“前进的道路”的对比中,体会个人与集体,个人生命与众人福祉之间的冲突,从而比照出丹柯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高贵品格。
②延伸到小说的上下文,结合众人遇到困难时对丹柯的质疑和走出森林时对英雄的遗忘乃至对其热情的最终踏灭,发掘丹柯剖心之举背后的苍凉感和悲剧意味。
丹柯带领族人穿越黑森林,本是为了让大家重新找到自由的乐土;但缺乏勇气与耐性的族人却禁不起长途跋涉的辛苦和大雷雨的考验,他们先是抱怨,继而指责,最后甚至合围,想弄死势单力薄的丹柯。丹柯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毅然抓开胸膛,高举自己燃烧的心照亮了人们前进的道路,拿个人的生命换取了族人的自由和幸福。此举表现出丹柯勇于追求自由的理想主义精神和一心为公的高尚品格:面对奴隶命运的坦途和通往自由之路的艰险,他毫不犹豫地听从了自由的召唤,并且号召族人都行动起来为自由而接受困难的挑战。面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个人生命与集体幸福的冲突,他坚定地选择了后者。而族人在穿越森林之后对丹柯的遗忘乃至对其热情的踏灭,则进一步昭示了丹柯此举的悲壮性,其崇高的理想主义精神令人击节。
二你是否从《炼金术士》中得到某种哲理的启示?和同学们讨论一下。
1.设题意图
多方面调动学生的能动思维,培养学生对主题不同侧面的领悟能力。
2.解题思路
答案不必拘于一格,《炼金术士》这种象征性很强的作品会在主题的不同侧面激发学生的不同想像,可以提示学生结合自身的弱点,比如懒惰、不相信自己会梦想成真、害怕挫折等,谈谈自己对哲理的领悟。例如:
①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不给自己找借口
《炼金术士》中,那个卖爆米花的小贩角色虽小,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孩童时代便梦想旅游,却一味地想先做好经济准备,但他很可能会被庸常的生活所钝化,使梦想化为泡影。或者,到了年老时,才终于攒够钱能去非洲玩上一个月。但如果他开始就选做一个牧羊人,他的梦想就不会这样姗姗来迟了。因此,不给自己找任何借口、一旦下定决心就勇敢地创造条件去实现自己梦想的人,才不会“老大徒伤悲”。
②没有失败,只有放弃
麦基洗德给圣地亚哥讲了一个寻找绿宝石的故事,那个矿工敲碎了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石头,但一无所获,终于泄了气。但不知宝石就在第一百万块石头之内,麦基洗德于是变做石头滚到他脚下,总算没有让他白白辛苦。但在生活中,麦基洗德并不是常常出现的,所以我们在追寻自己的理想时,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持下去,只要不放弃就不会失败。
三假如你就是跟随丹柯走出黑暗的人之一,在林子里遇到了大雷雨,想像你可能见到的景象和困难,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字。
1.设题意图
针对环境描写,训练学生在规定情境下的想像力。
2.解题思路
按照题目要求,应采取第一人称叙述。具体到手法上:
①可以尝试用浪漫主义手法进行写作,注意运用超越现实的想像和夸张的手法来烘托人物的心理,比如:“突然天上划过一道狭长而尖利的闪电,巨大的森林一下子被劈向两旁,风呼啸着从天而降,匍匐于地的枝蔓紧跟着一阵欢歌,它们不安分地打着颤,仿佛随时准备从地下一跃而起。有人被吓得哭出声来,我强打精神跟在队伍中,又一道闪电袭来,我只觉得眼前一亮,随即看到一株千年的老树伸出它枯死的枝桠向我迎面扑来……”
②也可尝试用现实主义手法来描写,如:“我紧紧跟在丹柯后面,雨水把我的眼睛都糊住了,那些可恨的密林只挡得住白天的光线却挡不住迅疾的暴雨,我差不多每两步就要被盘踞在地上的巨大枝蔓绊倒一次,腐叶的味道直冲鼻梁,湿漉漉的泥土不断地粘在我的鞋底上,甩也甩不掉,耳旁全是咒骂的声音……”
四从你已经学过的课文中,分别选一篇论说性文章和一篇小说,比较它们在表达主题方面的差异。
1.设题意图
在与论说性文章的对比中,训练学生对小说主题表现方式的把握。
2.解题思路
这是一道比较题,首先要明确论说性文章与小说这两种文体表现主题的方式的不同。论说文对主题采取“露”的态度,讲究清晰透彻;小说对主题则采取“藏”的态度,其魅力恰在于暧昧与复杂,竭力避免让人一眼看穿。在举例说明时,注意结合这一“露”一“藏”来具体分析。
五、教学建议
1.本单元选取的两篇小说,一篇是以人物为主表现主题的远古传说,一篇可看做是侧重事件表现主题的现代寓言,二者都以很强的故事性传达了哲理思考,但前者以铺张、夸饰的浪漫主义手法对小说的主题层层推进,后者则运用象征与寓言的写作方式朴素、亲切地将人生哲理娓娓道来。教师应着重分析两篇小说在表现主题时侧重点以及写作手法的不同,展示小说主题表现方式的多样性。
2.引导学生体会丹柯形象的悲剧色彩,分析悲剧色彩对小说主题的深化作用,提高学生对悲剧性主题的审美能力。
3.结合寓言写作的特点,组织学生讨论《炼金术士》,体会小说主题多棱镜的作用,培养学生对小说主题不同侧面的领悟能力。
4.可以引导学生用同样的作文材料表现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主题,并对其表达的优劣进行比较。
六、有关资料
《丹柯》赏析
王远泽如果说,在此以前高尔基的浪漫主义作品还只是将爱情与自由摆在中心位置的话,那么,短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则转到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入探讨,并直接发出了为民族利益而英勇献身的号召。在小说中,作者以大故事套小故事的形式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塑造了两个人生观完全对立的形象:腊拉和丹柯。腊拉是一个惟我独尊、损人利己的极端个人主义者和杀人不眨眼的暴徒。只因为一个少女拒绝他的求爱,他便恼羞成怒,将少女推倒在地,用脚踏在她的胸口上,使少女口喷鲜血,立刻丧命。从此他被人们所唾弃,过着一种生不如死,求死不得的孤独生活,年长日久,终于变成一团在草原上虚无飘渺的黑影子。同腊拉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丹柯的英雄形象。丹柯为了使人民摆脱异族的侵略和奴役,自告奋勇地带领大家冲破重重困难去寻找光明自由的幸福生活,在原始森林里同饥饿、疾病与死亡作斗争的过程中,当有些人开始灰心动摇的关键时刻,他一方面用“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有尽头”的话来鼓舞大家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另一方面则毫不犹豫地撕开自己的胸膛,掏出一颗燃烧着的红心当做火炬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引导本族人民走上了光明自由的天地,他自己却含笑而死。丹柯虽然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但他却以自己的英雄业绩在平静的草原上撒下了为人民造福而献身的火种。他那光彩照人的形象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腊拉和丹柯都是体魄健壮的青年,在外形上有许多近似之处,但他们的人生观却是截然相反的,因而这两个形象具有完全不同的美学意义:危害人民者,其自身也只能被人民所唾弃;为人民造福者,其身虽死而精神却永远光照人间。这种为人民利益而献身的号召,是与当时俄国革命的潮流相吻合的。但由于高尔基早年受到民粹主义英雄史观的影响,在处理丹柯与群众的关系问题上,不少地方有贬低群众、突出丹柯的错误倾向。因此,使丹柯这个为集体利益而慷慨牺牲的英雄形象,仍然不免带有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
故事讲述者伊则吉尔老婆子的形象则较为复杂,但她在小说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她一身兼有腊拉和丹柯两人的基本素质。年轻时,她具有坚强的性格,珍惜个人的自由,向往英雄业绩,厌倦庸俗的生活。然而她没有一个崇高的人生目标,而把自己的生命和精力浪费在追求个人虚荣的满足上,因此,到头来也只有落得一个孤独凄惨的结局。伊则吉尔老婆子最后只剩下一付皮包骨的身躯、一双“暗淡无光的眼睛”和一生辛酸痛苦的回忆。高尔基以伊则吉尔老婆子的形象提出了这样一个社会哲理问题:如果我不为自己,那么谁来为我呢?如果我只为了自己,那人生又有什么意义?这是时代向人们提出的尖锐的问题,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每个人都必须明确地作出自己的选择。而这一点,也正是《伊则吉尔老婆子》超出高尔基其他浪漫主义作品之所在。
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的结构也很有特色。它由三个故事组成:头一个故事写极端个人主义者腊拉的暴行及其应得的可耻下场;中间的故事写故事讲述者伊则吉尔老婆子一生坎坷的经历;最后一个故事写丹柯的英雄业绩和人民对他的崇敬。三个故事都可独立成篇,但它们又被“人怎样生活才有意义”这一哲理问题贯穿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首尾两个故事都属神话传说,而中间的故事却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结构的相对独立性与整体结构有机统一性的结合,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相互对应的特色。
(节选自《高尔基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呼唤当代文学的想像力
──读戈埃罗的《炼金术士》
王宁当代文学创作目前存在一个通病就是写作变得越来越实在,越来越与文学市场挂钩,或者说越来越为了迎合读者的口味而写作,以致于国内外都有不少学者曾哀叹“小说的死亡”。这种现象其实也不奇怪,因为任何文学作品的写作和出版,都离不开读者这个上帝的评判,如果有相当一部分读者对一部作品一致叫好或一味抵制,都肯定会影响这部作品的销路甚至寿命。这已成为当今这个后工业和后现代社会的一个规律。但关键的问题在于,文学作品的出版究竟应当起到给广大读者以启迪作用,使其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还是仅为了满足他们现时的需要,最终仍使他们的审美趣味停留在原有的水平?答案显然应当是前者,古今中外的一切确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在读者中获得的成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因而聪明的作家和出版商往往善于把握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读者的阅读心理和喜好,以便抓住一切可能的机遇推出能赢得大部分读者的作品。有时,一部优秀的作品也离不开文学市场的“炒作”,这种“炒作”的作用自然首先是为了促销,但有时也可帮助更大部分的读者认清这部作品的内在价值和意义。由青年翻译工作者孙国勇翻译的巴西当代作家保罗?戈埃罗的小说《炼金术士》(中国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就属于这样一部难得的优秀作品:既赢得了批评界专家们的称道,同时也获得了文学市场的成功。小说描写西班牙牧羊少年圣地亚哥做了两个相同的梦,在梦中他幻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在埃及金字塔旁找到一笔财宝。于是他开始了漫长的探寻旅程,一路上的种种富有浪漫传奇色彩的冒险经历给故事增添了不少引人入胜之处,致使这部充满了理想主义精神的严肃作品仍不乏可读性。小说试图通过对炼金术的研究来提炼出生活的真谛,通过对梦中的美好理想的追求来实现人生的价值,因而具有多层次的寓言意义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早在60年代初,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讨论在北美文学批评界进入白热化之际,一些批评家就抱怨,当代文学缺乏艺术想像力,陈腐的现代主义经典变得越来越脱离文学大众,因而成了隐藏在象牙塔内的“现代经典”;而后现代文学的一个极端又体现在太接近市场和消费者大众。只有少数有着后现代倾向的作家仍在进行先锋实验文学写作,但他们的努力仍需要文学市场的支持。戈埃罗这位来自拉丁美洲的作家首先以撰写畅销小说而取胜,但与一般的畅销书作家所不同的是,他的小说《炼金术士》并不以感官的刺激和怪诞离奇的情节来吸引读者,它之所以能成为一部风靡全球的畅销小说,其原因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正如国外批评家和读者所言,“这是一本激发灵感的奇妙作品,令人心旷神怡。这个寓言故事包含着精神追寻与人生之谜,是令人激赏的敏锐与灵魂深层力量的美妙融合。”毫无疑问,一部作品要想成为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传世经典,那么它的作者就不能以追求所谓的重大时髦的题材为己任,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题材和事件终将失去其轰动一时的新闻价值,因而只有那些探讨人生的最基本问题的作品才能不被时间的流逝所淘汰。《炼金术士》就是这样一部有着永不衰竭的寓言意义的作品。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给人的印象是一种对梦的探寻,但梦毕竟是梦,梦醒时分将一切照旧,因为现实生活的情形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人应当摆脱出世俗的缠绕,升华到一个更高的理想境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来,对梦的探寻依然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崇高精神的陶冶。正如美国学者詹姆逊所总结的,第三世界的文学文本总可以当做一种民族的寓言来阅读,这部出自第三世界作家之手的小说的寓言意义自然是使其高于一般畅销书的价值所在。
其次,我们还可以从这部小说的叙事看出其艺术魅力。一位医学博士说得好,“这是一本最温柔、最优雅的故事,是书籍中难得的珍宝。那些在生命的旅程中真诚地追寻自己使命的人,一定会被此书拨动灵魂深处的心弦。”作者在叙事方面,既保存了畅销小说通常所采用的悬念手法,同时又遵循着小说叙事的内在逻辑规律,因而达到了文字简洁而不失优美、寓教而不说教的境地,一切有关价值上的判断全留给读者自己去做,这样就使得读者从那点到即止的富有人生哲理性的格言和警句的适度使用获得教益。小说的题目为《炼金术士》,自然涉及作者潜心研究多年的炼金术;此外,出于对宗教及其圣经的熟谙和灵活运用,戈埃罗多次在小说中以象征的手法来再现圣经的意义。在故事的叙述上,作者在“引子”之前就引了圣经中的几段描述来引发故事的开始,从而加重了整个故事的寓言意义。
最后,我想指出的是,这部小说为什么既能赢得广大读者和文学市场,同时又得到了文学专家的好评;为什么既以儿童读物的面目出现而深受广大少年读者的喜爱,同时又能以其深刻的内涵而打动文学研究者,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如同文学史上一切伟大的作品一样,这本书也同时蕴含着多种代码,即不同层次的读者可以从中读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样读者的期待视野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就我所作的粗浅的阅读和考察,就可发现其中的三种代码:(1)荣格式的象征和原始意象代码,这主要体现在对世世代代积淀在人们心灵深处的集体无意识的发掘,对幻想的诉诸和对一种近似乌托邦式的理想境界的追求正是人的本能,因而只有超脱世俗世界的烦恼才能窥见人生的真谛。(2)比较文学的代码,这主要体现在小说对前辈作家的模仿和在叙事上对圣经故事的暗指。伟大的作家决不止于机械的模仿,而是达到了创造性的超越的模仿;同样,一个真正有着自己独特追求的作家也决不惧怕承认自己所受到的前辈作家的影响,因为他写出的文本本身就可以作为明证。戈埃罗相当坦白地道出了海明威和博尔赫斯对他的写作的启迪,这是不证自明的,但我认为还应当加上马尔克斯,因为这位伟大的拉美作家在文学想像力方面肯定给了他足够的启示。(3)正是由于其寓言的意义,这部小说才能超越于自己的时代,产生持久的艺术魅力;同样,也正是这一特征,小说才能跻身优秀的少年儿童读物之列,具有永不衰竭的童话色彩。当然对释梦感兴趣的读者还可以从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视角对之进行解析;对德里达的解构理论着迷的读者也不难窥见这一文本中蕴藏的解构式互文性,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应该承认,一本书仅仅具有上述特征也就足以成为一部杰作了,但本书在80年代后出版于葡萄牙语世界,并迅速从边缘(第三世界)向中心(第一世界)运动进而占领了殖民地的重要宗主国美国和法国以及英语世界的后殖民地国家澳大利亚,这种情形的出现决非偶然。它使我想起了当年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其力作《百年孤独》的问世一举摘取诺贝尔皇冠的情形,也使我想起为什么后现代主义批评家把相当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对阿根廷小说家博尔赫斯的研究上。因为这两位来自第三世界的作家率先打破了欧洲中心和其后的西方中心写作模式,以专写拉丁美洲的题材取胜,实现了文学创作上的从边缘向中心的运动。因而,难怪有人把戈埃罗与马尔克斯相提并论,并称他为“继加西亚?马尔克斯之后,最受世人欢迎的拉美作家”。当然,就其创作的质量、所涉及的题材的深度与广度和所取得的艺术价值来看,戈埃罗还远未达到马尔克斯的层次,也未达到博尔赫斯那样对艺术的探求境界,但就其目前所取得的影响以及其在未来的中国文学市场可能获得的成功来看,这本书的价值还远未被广大读者发现。我在此仅想就这本书的艺术价值及其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意义谈几点看法。
早在80年代中期,以人道主义和人文精神为主旨的中国新时期文学就受到了先锋文学和其后的新写实小说的挑战:前者依然创作了富有想像力的作品,只是读者面变得越来越窄而一度被文学市场挤到了边缘;后者则为对先锋派的激进实验的反拨而诉诸平民意识,宏大的叙事让位于稗史的写作,重大的题材也逐渐为对日常琐事的冗烦叙述而取代。诚然,这两种话语力量的挑战对于促成后新时期的多元文学走向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带来的一个不利的后果就是文学想像力的缺乏,因而导致了纪实文学、新闻写作甚至消费文学的充斥文坛,一些有着艺术家良知的知识分子终于发出了“拯救人文精神的危机”之呼声。而广大读者则抱怨我们的时代缺乏具有丰富的艺术想像力的杰作,我们的少年读者则常常读到一些内容大同小异、形式上依然是老一套的读物,久而久之,造成的一个不良后果就是致使人们对文学产生了某种排斥心理。一些出版社和读者把目光转向对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上,但由于中国加入国际版权公约之故,翻译当代作品也变得越来越难了。人们往往只把目光集中在美国的几位畅销书作家的创作上,却忽视了想像力异常丰富的拉丁美洲以及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学,我认为这是中国当代文学翻译界的一大悲哀。在这方面,中国文学出版社大胆地组织翻译并及时地推出这部杰作,这本身就是一个令人称道的行为。而事实也证明了这本书确实是值得介绍的。
(选自《外国文学》1997年第3期)
保罗?科埃略作品浅析
孙成敖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曲折复杂的故事,没有华丽深奥的语言,见不到暴力、色情与隐私,然而正是这样几部似乎缺乏“畅销书”要素且篇幅并不很长的小说,竟被译成54种语言,在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销售量高达4000万册,跻身许多国家的畅销书排行榜。这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而创作这一奇迹的人,便是以葡萄牙语从事写作的巴西作家保罗?科埃略。
科埃略已有4部文学作品由上海译文出版社由葡萄牙语原文直接翻译出版,即《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原著书名为《炼金术士》)《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韦罗妮卡决定去死》和《魔鬼与普里姆小姐》。本文拟通过这4部小说对科埃略的作品做一浅析。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部宗教神秘主义色彩浓重的追求梦想、完善人生的寓言故事。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位西班牙牧羊少年,两次梦见他可以在埃及的金字塔旁找到一批埋藏的珍宝。在撒冷之王的启示下,他卖掉羊群,跨海来到非洲,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难和考验,穿越了撒哈拉大沙漠,终于看到了肃穆而壮丽的金字塔,并领悟到了埋藏珍宝的地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正如作家在该书序言中提示的那样,《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一部象征性作品,旨在启示人们实现梦想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勇气、智慧、执著和经受考验。小说通过圣地亚哥在寻梦旅途中学到的许多教导,展示了精神追求与现实冲突的一种融合。不仅书中的许多细节和每一个小的故事都经过作家的精心设计,带有强烈的象征色彩,而且整个故事的结局也有其深刻的象征意义:你的财宝其实就在你的身边,但只有经历过一番艰难险阻之后,你才会发现它。在这个充满想像力的寓言故事中,蕴涵着普泛无尽的人生智慧,几乎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都令人回味不已,给人以多方面的人生启示,教你如何领悟人生,如何炼得人生真金。它们不仅可以作为青少年的人生向导,也是所有追求理想的成年人的人生向导。“畏惧忍受痛苦比忍受痛苦本身更加糟糕。没有一个心灵在追寻它的梦想时会忍受痛苦。”见保罗?科埃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页。孙成敖译。②同上,第108页。③见保罗?科埃略《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作者序,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周汉军译。
④同上。“假如你关注现时,你就能够改善它。假如你改善了现时,那么将要发生的事情就会变得更好。”②具有启示意义的格言警句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书中可谓俯拾皆是,作家的才思学力由此也可见一斑。值得指出的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语言异常率直、简洁、清新,在自然流畅的浅显语言的背后,却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令人回味无穷,使这部精妙的寓言成为一部难得的佳作。
另外3部小说在内容上并无联系,但故事均发生在一周之内,作家将其称之为《在第七天……》“三部曲”。
《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的故事简而又简。西班牙少女皮拉尔和她的男友一起长大,可谓青梅竹马。男友离开故乡闯荡世界,在法国进入一所神学院,成为一名布道者,真诚地走在信仰之路上,同时又一直珍藏着对皮拉尔的爱。皮拉尔离开家乡进入一所大学,自认为是个理性务实之人的感觉使她渐渐远离了真爱和信仰。分手11年后,男友来信邀她赶往马德里听他布道。两个人久别重逢,后又一起穿越国境,来到法国的圣萨万,一路上所经历的事情,尤其是参加过种种宗教祈祷仪式之后,皮拉尔终于战胜了“另一个自我”,重又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她决心追随自己的男友,让他们的爱情故事成为流芳百世的传奇。在宗教生活与婚姻生活之间徘徊的男友也终于明白,他不能因为自己的宗教使命而牺牲女友,只要坚守信仰接受上帝便无须固守宗教生活。在无原罪始胎节之夜,他们在爱的实践中完成了灵与肉的结合。作家在该书序言中指出:“真正的爱是一种全部付出的行为。”③“本书就是一本关于这种付出之重要性的书。”④皮拉尔与男友之间的爱便是这种付出精神的体现:皮拉尔舍弃了她的一切去追随男友,男友则在忠实于信仰的同时舍弃了他的宗教生活。在这部感人至深的作品中,作家把爱抬至十分完美的境界,灵与肉的结合充满激情又十分圣洁,构筑了一条真爱的精神朝圣之路。作家挣脱了西方文艺作品中爱情往往成为宗教牺牲品的传统,试图在追求信仰与追求爱情之间寻求到一个平衡点,让两者达到完美的统一,诚如作家在序言中引用修士托马斯?默顿所言:“爱是与他人心灵相通,在他人身上发现神的光辉。”见保罗?科埃略《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作者序,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周汉军译。②参见周汉军译《魔鬼与普里姆小姐》一书封底“有关保罗?科埃略的国外评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样,《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也富有浓重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重在精神的追求和启示作用。该书的故事虽然被安排在1993年,我们却不妨将其视为一部追求真爱与信仰的现代寓言。然而,《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的故事毕竟发生在现代,描写的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因此便显得更为平易近人,透过看似平凡的生活,让人得以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清新自然的语言背后,又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富有一种启示作用。
《韦罗妮卡决定去死》是一部贴近现实的作品,小说以斯洛文尼亚一家由外国人投资开办的维莱特精神病医院为背景,书中的人物与读者近在咫尺,随处可见。24岁的漂亮姑娘韦罗妮卡有着与世界各地的年轻人相似的梦想与希望,然而一成不变的生活使她感到厌倦,于是便吞服了大量安眠药企图自杀,经维莱特精神病医院抢救又活了下来,留院继续治疗。该院还有一些并非精神病的患者,比如患抑郁症的泽德卡,患恐惧综合症的马莉,而男青年埃杜阿尔德则只因一心想成为画家而与父母发生冲突,结果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被送进该院。医院负责人伊戈尔医生将韦罗妮卡当成研究治疗维持里奥洛中毒的实验品,通过对其注射药物造成一种心脏病发作的假象。在误以为自己注定很快就要死去的情况下,韦罗妮卡每时每刻都面临着在争取与放弃之间做出抉择。她摈弃了过去一直束缚着她的偏见,做出了一些她过去从未敢想和敢做的事情,品味到了新的欢愉,发现了生命总有其意义。韦罗妮卡的情况使许多住院者受到触动,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就在伊戈尔医生宣称韦罗妮卡将在24小时之内死去的那一天,精神病医院一下子少了4个人:泽德卡出了院,马莉留下一封信不辞而别,韦罗妮卡和埃杜阿尔德则一起逃出了医院。作家的创作意图显而易见,小说的主旨就是启示人们珍爱生命,直面人生,摈弃偏见,保持个性。值得提及的是,作家本人曾3次被父母送进精神病医院,他把自己也写进了这部作品,讲述了这段经历。也许正是这段不寻常的经历,使他形成了分析问题时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思考。《韦罗妮卡决定去死》是一部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创作出来的小说,因此必然涉及到一些社会问题。一位拉丁美洲的巴西小说家,以欧洲的斯洛文尼亚作为自己小说的背景,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能使不同国度的读者有切肤之感,其作品的普遍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魔鬼与普里姆小姐》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被遗忘在时空中的维斯科斯小城。一天,一个被往日痛苦的幽灵所困扰的外国男人来到了小城,背包里装有11根金条。小城的281位居民很快都知道来了一位外乡客,其中只有老太太贝尔塔一人清楚其实来的是两个:一个外国人,还有一个附在外国人身上的魔鬼。次日早餐后,外乡客钻进城边的树林深处,在两处不同的地方分别埋下一根和10根金条。他选择正在寻找幸福的酒吧招待普里姆小姐看了分藏在两处的金条后,许诺如果她在小城传播下列消息,即小城居民倘若在一周之内杀死城里281个居民中的任何一个人,那么10根金条就归小城全体居民所有,而普里姆小姐则可以得到一根金条作为报酬。魔鬼附身的外国男人欲以这个方式来证实人性的善恶。小说的悬念就此张开,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7天里,小城形形色色的人物,上至市长、市长夫人、神父,下至老板娘、铁匠,当然还有普里姆小姐,都面临着金钱的魅力和魔鬼的诱惑,每个人或善或恶都将扮演自己的角色。正与邪的永恒较量构成了《魔鬼与普里姆小姐》一书的主题。这部充满象征色彩的寓言体小说亦真亦幻,亦实亦虚,现实与虚幻融为一体,于是那个子虚乌有的小城疆域便延伸到了整个当今世界,作品中的魔鬼与普里姆小姐便不露声色地触动了整个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灵,促使他们对世事进行思考,因为这部小说“正击中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危机”(德国《南德意志报》语)②。
上述4部作品篇幅都不长,译成中文字数均约10万字左右;写作手法基本上是以讲故事为主的传统形式;故事发生的地点,或者说小说的背景均不设在作家所出生的国度巴西。由此不难看出,保罗?科埃略没有像同样以葡萄牙语从事创作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葡萄牙作家若泽?萨拉马戈那样创作出气势恢宏的长篇巨著,没有像其他拉丁美洲文学大师比如加西亚?马尔克斯那样在文学形式上有所贡献,也没有像他所崇拜的巴西当代著名作家若热?亚马多那样展现巴西浓郁的风土人情和巴西人民的灵魂,而是另辟蹊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取得了成功。保罗?科埃略关注与思考人性最基本的问题,并以小说形式来体现人类共同关心的主题。作家并不回避现代人缺乏信仰和精神追求的现实,也不另造乌托邦,而是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那里引来一股清泉来浇灌久旱的心田,让精神从庸俗世态的茧缚中超脱出来,从而进入全新的生活境界,让生命去创造美丽的奇迹。保罗?科埃略力图在精神层面与读者展开交流,其目标不是为读者奉献“满汉全席”,而是“精神鸡汤”。意大利《共和国报》称他“犹如一位生活的魔术师,只需一个微笑,就能将一个多雨的午后变成一个阳光灿烂的晴天”参见《魔鬼与普里姆小姐》一书封底“有关保罗?科埃略的国外评价”。②参见《南方周末》2002年5月2日第11版相关文章。③参见孙成敖译《韦罗妮卡决定去死》一书封底“有关保罗?科埃略的国外评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④参见《保罗?科埃略谈创作过程》一文,载《文汇报》2002年4月29日第11版。
⑤参见《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一书封底“有关保罗?科埃略的国外评价”。。但作家并不把自己看做是一位精神领袖,而“只是描述自己的经历和内心困惑……只是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②。所以其风格是倾诉而不是说教,“所产生的是那种人们在出神地偷听最沉痛的忏悔时所得到的效果”(英国《男士杂志》语)③。对庸俗世态犀利的哲学思辩,与日常生活同步的积极姿态,可以说,保罗?科埃略的小说所要传播的乃是发掘生活神奇的现代福音,为人文精神照亮现代平庸的生活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他不是只为供人们消遣而进行创作,让自己的作品成为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透过看似平凡的生活,让人得以领悟人生的真谛,通俗而富于哲理,平淡而不失厚重,令人回味,发人深思,堪称启示人生的智慧之书。
在论及创作过程时保罗?科埃略说道:“一切作品都是与生活接触的产物。”④但与传统的现实主义不同,他把传奇、神话、寓言等多种形式融为一体,在充满想像的奇幻世界里探讨永恒的人性话题,使用的是一种象征性语言,采用的是隐喻的手法,字里行间处处让人感到某种虚拟性,然而在其虚幻的作品中,确有着现实生活的痕迹,反映的是社会中人们的日常心态。他喜欢从各种历史典籍,从中东和阿拉伯世界的一些文化和文学典籍中吸取灵感,创造了一片独特的文学风景。在“全球化”的境况中,他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化资源,超越了地域、种族的界线,创作出了一些所有的人都可以欣赏和阅读的作品。作家常把自己的作品披上神秘色彩的外衣,又撒上了一层宗教的虔诚、庄重的金粉,缺乏文化底蕴的读者往往感到一头雾水,其实作家的着眼点并非宗教本身,而只是将其作为一种道具,但东西方文化的差距会令一些中国读者感到陌生。保罗?科埃略认为,拥有更多的读者总不是什么坏事,正因为如此,他不主张作品艰涩复杂,而是力求通俗易懂。他的小说语言简洁流畅,“文笔像叶上的露珠般轻盈晶莹”(法国《费加罗报》语)⑤,通俗的语言与精辟的哲理、外在的朴实与内在的深刻形成了奇特的对比。在他的小说中,不时出现一个个极富寓意的小故事,每一个貌似简单与平常的故事,都蕴涵着智慧与雄辩,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犹如一颗颗闪光的明珠,成为科埃略小说的一道绮丽的风景。
保罗?科埃略的作品有着很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需要读者仔细感受。在一个日渐浮躁、物欲横流的世界,一个人如果放弃了精神追求,不能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是难以对其现代福音式的作品产生兴趣与共鸣的。然而,当人们摆脱了凡俗的喧嚣与诱惑,屏气凝神地阅读他的作品时,便会感到心田得到了滋润,灵魂得到了净化,那些在人生旅程中真诚地追寻自己理念的人们就会受到感动和启迪。葡萄牙《晨邮报》的一篇文章中讲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惶惑不安的时代,当占有欲全力要控制人性之时,对最好的陪伴(保罗?科埃略)我们是不能放弃的。”参见《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书封底“有关保罗?科埃略的国外评价”。也许这正是保罗?科埃略的作品受到广泛欢迎而畅销世界的原因所在。
(选自《外国文学》2004年第2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说男主人公名字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