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峨眉山普贤菩萨金顶普贤菩萨花了多少钱

&&最后修改于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峨眉山五一迎来花海佛国、普贤圣境修心祈福之旅
10:30 中国网
峨眉山,普贤菩萨的道场,更是一处集灵气与佛气为一体的天然修行处。48米的十方普贤金佛矗立在山之巅,金银铜三殿默默环绕,绿海、山花、云海共同拱卫,冉冉上升的佛烟,安抚心灵的佛音将佛家的巍峨凝重,庄严肃穆展现无疑。这里是世界上最高的汉传佛教朝拜中心,它飘渺的横亘于天际,成为佛教信徒心目中的圣地净土。花拥万年----薛良全位于山中的万年寺则是整座山的心脏所在,是普贤菩萨的住处。幽然的环境,空灵的佛音,阔达、豁然的心境油然而生,燃一柱清香,绕佛三圈,默默祈福,对佛三拜,虔诚的许下心愿,修生养性,超凡脱俗,心智空灵,虔敬于神秘的惮理之意和自然的天机之聪。小贴士:杜鹃观光路线1、 乘车至五显岗,徒步至清音阁、经洪椿坪、仙峰寺、九岭岗,到达洗象池,进入杜鹃自然生态保护区,在上行到保护区终点雷洞坪后,亦可上行到至金顶或返程;2、 乘车至万年寺停车场,徒步经万年寺,息心所、九岭岗,到达洗象池,进入杜鹃自然生态保护区,在上行到保护区终点雷洞坪后,亦可上行到至金顶或返程;3、 乘车至雷洞坪,上行游览金顶后,由雷洞坪出发徒步下行进入杜鹃自然生态保护区,到达洗象池,经九岭岗、息心所、万年寺,到达万年寺停车场,返程。(刘剑)
实时热点17:2514:4714:2206:08
频道推荐星空热点热点频道......【走进佛教胜地·中国篇】:峨眉山——普贤菩萨的道场
发布时间:&&浏览次&&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日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峨眉山为何是普贤菩萨道场:
《峨眉山志》等资料记载了这么一个传说故事:东汉明帝永平六年(公年63年)“六月一日,有蒲公者,采药于云窝,见一鹿欹迹如莲花,异之,追之绝顶无踪”。因问在山上结茅修行的宝掌和尚,和尚说是普贤菩萨“依本愿而现像于峨眉山”。蒲公归家后即舍宅为寺,于是峨眉山就发展成普贤菩萨的道场。另有资料说,是晋代的普公在山上采药时,见一老者骑白象隐去。以后的记载基本上是一致的。
依据信仰与传说,以后历代修建寺庙时,都以普贤菩萨为中心,并发展成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佛教于公元1世纪传入峨眉山,汉末佛家便在此建立寺庙。他们把峨眉山作为普贤菩萨的道场,主要崇奉普贤大士,相信峨眉是普贤菩萨显灵和讲经说法之所。 据佛经载,普贤与文殊同为释迦牟尼佛的两大胁侍,文殊表&智&,普贤表&德&。普贤菩萨广修十种行愿,又称&十大愿王&,因此赢得&大行普贤&的尊号。普贤菩萨形像总是身骑六牙白象,作为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普贤菩萨名声远播,广有信众,菩萨因山而兴盛,山因菩萨而扬名。峨眉景致:1.金顶云海:
晴空万里时,白云从千山万壑冉冉升起,顷刻,茫茫苍苍的云海,雪白的绒毯一般平展铺在地平线上,光洁 厚润,无边无涯,似在安息、酣睡。有时,地平线上是云,天空中也是云,人站在两层云之间,极有飘飘欲仙的感受。南宋范成大把云海称“兜罗绵世界”(兜罗:梵语,树名,它所生的絮名兜罗绵),佛家叫作“银色世界”。在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佛家又把“银色世界”作为峨眉山的代称。2.金顶日出金顶黎明前的天空是美妙的。东方,墨紫墨紫的太空,天地一色,逐渐地,地平线上天开一线,飘起缕缕红 霞,托着三两朵金色镶边的彩云,预示着一个辉煌的白昼即将降临。彩云下,空旷的紫蓝色的天幕上,一刹间,吐出一点紫红,缓慢上升,逐渐变成小弧、半圆;变成桔红、金红;然后微微一个跳跃,拖着一抹瞬息即逝的尾光,一轮圆圆的红日嵌在天边。日出,因气象条件和季节的不同而千姿百态,差异极大。伴随着旭日东升,朝霞满天,万道金光射向大地,峨眉山宛似从头至脚逐渐披上金色的大氅,呈现出它全部的秀美身姿。天上地下变成金色的世界,象征着“早晨是黄金”之意不陟高寒处,安知天地宽。3.圣积晚钟:圣积寺,古 名慈福院,位于峨眉城南2.5公里处,为入山第一大寺,环境清幽。寺外有古黄桷树二株,需数人才能合抱。铜钟原悬挂于寺内宝楼上,故名圣积铜钟,铸于明代嘉靖年间,由别传禅师募化、建造,此钟铜质坚固,重达12500公斤,相传为四川省最大的一口铜钟。赵循伯编撰,于一九三五年出版的《峨眉山记载》:“其钟每于废历(即夏历)晦望二日之夕敲击……每一击,声可历一分五十秒。近闻之,声洪壮;远闻之,声韵澈;传夜静时可声闻金顶。”4.幽谷灵猴:峨眉山灵猴是峨眉山的精灵,嬉闹顽皮、滑稽可掬又极通人性,见人不惊、跟人嬉戏、与人同乐,给游人带来许多乐趣,成为峨眉山的一道活景观。与群猴玩耍,给猴子喂食,观赏其千姿百态,了解其生活习性,跟它们亲密接触,成为游客到峨眉山旅游不可缺少的项目。峨眉山生态猴区位于峨眉山清音阁、一线天至洪椿坪之间,为一段狭长的幽谷,占地25公顷,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自然生态猴保护区。生态猴区内现有三支家族式野生猴,共300多只。5.峨眉金顶:峨眉金顶与峨眉顶峰的万佛顶相邻,海拔3079.3米,这里山高云低,景色壮丽,游客可在陡峭的舍身岩边欣赏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四大奇景。如果天气晴朗,还可远眺数百里外的贡嘎雪峰。金顶地处高寒地带,游客须注意防寒,体弱者不宜久留。佛光、云海、圣灯,是峨眉金顶的三大自然奇观。在金顶的睹光台眺望,台前白云平铺之时,阳光照在云层上,可见明亮艳丽的七彩光环,通常称之为“佛光”,据说影入佛光可获吉祥,33故名金顶祥光。云海是峨眉金顶的另一奇观。每当晴空万里时,深谷雾起,弥漫于睹光岩前,越积越厚,一望无涯。峨眉顶部诸峰在茫茫云海中犹如孤岛。如空中无风,云面似镜,寂静无声,仿佛置身于蓬莱仙境。如遇风起,云海波涛翻滚,犹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非常壮观。月黑风清的夜晚,岩下幽谷中有时可以看到一种神秘的圣灯。实际上,圣灯既非来自阴间,又非出于神灵,而是由于大自然中的磷化氢燃烧而产生的。峨眉山以佛教文化和独到迷人的风光,吸引着四方游客,把人们带入那雄秀缥缈的奇妙境界。峨眉金顶及大雄宝殿的建筑也是一大亮点,是由中国铜领域第一人朱炳仁担纲建造的铜殿,铜殿高28米,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6.四面十方:峨眉山金顶四面十方普贤金像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金佛,也是第一个十方普贤的艺术造型。金佛系铜铸镏金工艺造像,通高48米,总重量达660吨,由台座和十方普贤像组成。其中,台座高6米,长宽各27米,四面刻有普贤的十种广大行愿,外部采用花岗石浮雕装饰,十方普贤像重350吨。金佛通高48米代表着阿弥陀佛的48个大愿。“十方”一是意喻普贤的十大行愿,二是象征佛教中的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喻普贤菩萨以圆满的无边愿行,广度十方三世一切众生。普贤大士的十个头像分为三层,神态各异,代表了世人的十种心态。7.万年寺:万年寺位于峨眉山。由山麓报国寺上行约15公里狮子岭下。为峨眉山主要寺庙之一。寺庙始建于东晋,原称普贤寺;唐僖宗时慧通禅师重建,更名白水寺;宋时又更名为白水普贤寺。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神宗皇帝为给太后祝贺70大寿,赐名为圣寿万年寺。无梁砖殿后侧有著名的“行愿楼”,内供万年寺三宝:佛牙、贝叶经和御印。佛牙为明代国外友人所赠,据科学家鉴定,为古代剑齿象化石。贝叶经为明代暹罗(今泰国)国王所赠,上书梵文(古印度文)《法华经》。御印为明神宗朱翊爻赐建无梁砖殿时所赐。8.洗象池:洗象池位于峨眉山中部,海拔约2100米,相传是普贤菩萨洗浴白象的地方。这里山高气朗,以清绝的月夜景色最为美丽,“象池夜月”为峨眉十景之一。9.报国寺:报国寺是峨眉山的门户,坐落于峨眉山脚下,背靠雄伟的光明山,面对秀巧的凤凰包,是峨眉山最大的一座寺庙,被称为峨眉山第一景。原名“会宗堂”,报国寺始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三年(1615),明末毁于大火。清顺治十一年(1654)闻达禅师重建,清康熙帝敕名报国寺。匾额为康熙所亲书。清嘉庆和光绪时经过两次扩建,成为四重殿宇和亭台楼阁俱全的宏大庙宇。10.万佛朝宗:万佛顶为峨眉山最高峰,海拔3099米,表示“普贤住处,万佛围绕”之意。是峨眉山原始森林生态旅游区,有峨眉山景色万佛阁、高山杜鹃林、黑熊沟、仙人回头等景点。万佛阁高21米,雄伟庄严,悬于楼顶的“祝愿古钟”古朴庄重。万佛阁撞钟颇有讲究,常撞击108次:晨暮各敲一次,每次紧敲18次,慢敲18次,不紧不慢再敲18次,如此反复两次,共108次,其含义是应全年12个月、24节气、72气候(5天为一候),合为108次,象征一年轮回,地久天长,祈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佛家也解释为:击钟108次,可消除108种烦恼与杂念。传说故事:从前,峨眉山只是一块方圆百余里巨石,颜色灰白,高接蓝天,寸草不生。为了建设美好的家园,一个聪明能干的石匠同他的妻子巧手绣花女,决心用他们的双手将巨石打凿成一座青山。天上的神仙为他们的决心和努力所感动。在神仙的帮助下,石匠把巨石凿刻成起伏的山峦和幽深的峡谷;绣花女把精心绣制的布帕和彩帕抛向天空,彩帕飘向山顶,变成艳丽无比的七彩光环;布帕飘舞在石山上,变成苍翠的树林、飘的彩云、飞瀑流泉、怒放的山花,变成欢唱的飞鸟、跳跃的群猴和游走的百兽。一座座青山起舞,一道道绿水欢歌。因为这座青山象绣花女的眉毛一样秀美,所以人们把这座青山叫峨眉山。
Posted by: zhunniao
Contact information: .四大佛教名山之---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
峨眉山是佛教中普贤菩萨的道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
峨眉山 - 历史记载 &《峨眉山志》等资料记载了这么一个传说故事:东汉明帝永平六年(公年63年)“六月一日,有蒲公者,采药于云窝,见一鹿欹迹如莲花,异之,追之绝顶无 踪”。因问在山上结茅修行的宝掌和尚,和尚说是普贤菩萨“依本愿而现像于峨眉山”。蒲公归家后即舍宅为寺,于是峨眉山就发展成普贤菩萨的道场。
& 另有资料说,是晋代的普公在山上采药时,见一老者骑白象隐去。以后的记载基本上是一致的。依据信仰与传说,以后历代修建寺庙时,都以普贤菩萨为中心,并发展成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金顶峨眉山金顶金顶为峨眉山主峰,海拔3077米,是峨眉游山的终点,名胜云集。华藏寺高耸于岩顶,建于唐 朝,屋顶为锡瓦所盖,元代时又被称为“银顶”。寺侧有卧云庵,内有饭堂和客房可供游客食宿。在金顶可观看峨眉四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圣灯。金顶与 千佛顶、万佛顶相邻,万佛顶上亦有建筑,且有观光索道连接金顶与接引殿(于2007年后停止对外开放)。
报国寺四川峨眉报国寺报国寺位于峨眉山麓,是步入峨眉的门户,举行各种佛事活动的中心。该寺创建于明万历年 间,曾名“会宗堂”,寺内供奉着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普贤菩萨、道教创始人的化身广成子、春秋名士陆通,取儒、道、释三教会宗合祀之意。清康熙帝取佛 门“报国主恩”之意,改名报国寺。全寺占地近4万平方米,山门、弥勒殿、大雄殿、七佛殿、普贤殿、藏经楼等,自前至后沿中轴线逐渐升高。周围有花影亭、七 香轩、吟翠楼、待月山房等雅致建筑
清音阁清音阁,又称卧云寺,位于峨眉山牛心岭下黑白二水汇流处,海拔710米。寺内供有释迦牟尼、文殊、普 贤大师之像。阁下有双飞亭,左右各有桥,如鸟翼飞凌,故名双飞桥,亭下黑、白二水汇流处有一巨石,高丈许,形如牛心,故名“牛心石”。双飞亭”柱悬清末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弟撰书的楹联:“双飞两虹影,万古一牛心。’
九老洞九老洞是全山最大的洞穴,全长约1500余米。洞内分三段:首段为厅堂与廊道型洞穴,可直立行走,长 约120米;中段为网状交叉的迷宫型洞穴,长约160米,不宜深入;下段为裂隙型洞穴,难以容身,较少人进入。九老洞得名于天英、天任、天柱、天心、天 禽、天辅、天冲、天芮、天蓬“九老”在洞中修仙的传说。
万年寺峨眉山圣寿万年寺铜铁佛像万年寺,又称普贤寺、白水寺、白水普贤寺,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骆驼岭上,为峨眉山上最大的佛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该寺建于晋朝隆安年间,慧远之弟慧持入蜀建寺,初名为普贤寺。唐乾符三年,慧通禅师更名为白水寺,北宋时期曾多次修葺,并称白水普贤寺。明朝万历皇帝为其母亲庆贺七十大寿,赐金修筑无梁砖殿,并题写“圣寿万年寺”金匾,此后寺改用万年寺。[1]
&普贤殿中有茂真和尚铸造的铜质普贤骑象,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行愿楼中的“佛牙”(剑齿象上颚骨化石)、“贝叶经”(明朝暹罗版本梵文《法华经》)、“御印”(万历皇帝朱翊钧御印),为该寺三宝。[2]
伏虎寺伏虎寺又称伏虎禅院、神龙堂、虎溪精舍,位于四川峨眉山山麓,与报国寺相近。
该寺建于唐代,宋朝时为“神龙堂”。明朝被毁,清朝顺治八年重建,更名“虎溪精舍”,后因附近虎患,寺僧建尊胜幢以 镇压,更名“伏虎寺”,康熙皇帝曾为伏虎寺题写的“离垢园”[3] 。该寺为典型汉传佛教建筑风格,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弥勒殿、菩提殿、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御书楼以及禅房、僧舍等。1935年,蒋介石曾在此训师。
仙峰寺仙峰寺古名慈延寺,仙峰禅院,海拔为1752米,因旁靠仙峰岩而得名,宋时为小庙,明万历年间本炯和尚扩建并改名仙峰寺,后毁于火,现建筑物为清乾隆时由泰安和尚重建的。寺内有:财神殿(供道教赵公明神像)、大雄宝殿、舍利殿(供铜质舍利塔)。
万佛朝宗峨眉山万佛朝宗万佛顶为峨眉山最高峰,海拔3079.3米,取名“普贤住处,万佛围绕”之意。是峨眉山原始森林生态旅游区,有万佛阁、高山杜鹃林、黑熊沟、仙人回头等景点。
万佛阁高21米,雄伟庄严,悬于楼顶的“祝愿古钟”庄重威严。万佛阁撞钟颇有讲究,常撞击108次:晨暮各敲一次, 每次紧敲18次,慢敲18次,不紧不慢再敲18次,如此反复两次,共108次, 其含义是应全年12个月、24节气、72气候(5天为一候),合为108次,象征一年轮回,天长地久,祈福国泰民安,人间幸福。佛教也有称击钟108次可 消除108种烦恼与杂念。万佛阁撞钟,是站在峨眉山极巅之上,面对四面十方普贤,用钟声叩响极乐世界的大门,传递美好的心愿。
自然风光峨眉云海
晴空万里时,白云从千山万壑冉冉升起,顷刻,茫茫苍苍的云海,雪白的绒毯一般平展铺在地平线上,光洁厚润,无边无 涯,似在安息、酣睡。有时,地平线上是云,天空中也是云,人站在两层云之间,极有飘飘欲仙的感受。南宋范成大把云海称“兜罗绵世界”(兜罗:梵语,树名, 它所生的絮名兜罗绵),佛家叫作“银色世界”。在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佛家又把“银色世界”作为峨眉山的代称,如同五台山叫“金色世界”,普陀山叫“琉璃 世界”,九华山叫“幽冥世界”。佛门瑰宝(1)佛牙,是宋代一位高僧到印度取经,从斯里兰卡迎请,沿南丝绸之路历经艰辛而供奉于华藏寺。佛牙,按佛教的教义是佛祖释迦牟尼舍利灵骨。但这颗佛牙却与众不同,他表面光滑油润如玉,并有深浅不同的紫色条纹,长三十厘米,宽十二厘米,重七公斤。
(2)贝叶经,明代万历年间,峨嵋山高僧无穷禅师与性宽和尚为筹建大佛殿云游四海化缘至北京,向慈圣太后化缘,恰逢印度圣僧到北京礼佛,并向皇上献上《梵文贝叶经》一部,慈圣太后在布施千两黄金之时将贝叶经赐予无穷禅师。
(3)万历金印,明孝定皇帝无子,李皇后听说峨眉山万年寺普贤菩萨有求必应。于是千里迢迢临仙山礼佛,回宫不久生子,后来太子即位为神宗。神宗奉母后之命派钦差大臣中贵等人上万年寺礼佛以示感恩,并赐予御印一枚,该印为铜质抹金,又因神宗即万历皇上,古城万历金印。
扫描二维码
使用手机访问查看日志更方便。
(C) 2014 Daidaichuanch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代代传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 &
每日: 9:00-21: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峨眉山金顶大酒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