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一五九师抗战阵亡将士资料汇编录

国军少将进战犯管理所发牢骚:活着进来 死着出去
核心提示:原国民党军统局少将专员段克文说:“看来没有生存的希望了,活着进来,死着出去,只好为党国捐躯了。”
(被最高人民法院宣布特赦释放的押战争罪犯 来源:抚顺网)
本文摘自:抚顺新闻网,作者:衣棠,原题:改造战犯工作亲历记
战犯的思想疑虑
50多年前,我在江苏省劳改局工作。1956年12月初的一天,省公安厅姜副厅长(兼劳改局局长)把管教科的王振芳、生产科的王其壮和我三人找去,宣布由南京市监狱焦监狱长带队,组成&四人小组&,负责押解原国民党第九军中将军长黄淑等95名国民党战犯到沈阳军区抚顺战犯管理所,并带家属留在那里工作。临走前,姜副厅长对南京监狱在押国民党战犯作了动员报告。并发给他们新被子、新棉衣、新衬衣。
日下午3时,我们由南京下关火车站出发。路上,犯人表现出不安情绪,有的总上厕所,有的说头晕,有的吵吵嚷嚷,有的长吁短叹,有的小声嘀咕。原国民党第64军156师上校副师长陈庆斌,在火车上偷偷流泪。他说:&这回可完了,是要到北大荒喂狼了。&他还说:&我当副师长时不想家,如今我作了战犯可真尝到了想家的滋味了。&原国民党龙口市筹备委员会主任王经武说:&国共两党积怨甚多,北上是凶多吉少啊!&原国民党少将副师长贺智诗说:&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央军军官,我遗憾的是没能为党国捐躯,今日甘愿进牢房蹲死成仁。&
到抚顺后,不少人被大门上的&抚顺战犯管理所&、&抚顺战犯监狱&两块牌子吓得魂不附体,认为要在这里终身监禁或者被杀头。原国民党少校情报队队长肖桂国说:&我是少校,是个芝麻大的官,如今小鱼穿大串,在这里蹲一辈子监狱,叫我怎么不心酸落泪!&原国民党少将师长于一凡认为自己是被俘的,不是战犯,如今也进了战犯监狱,实在想不通。原国民党中将军长黄淑认为公布战犯名单时没有他,这次集中到抚顺战犯管理所,怀疑政策变了。原国民党军统局少将专员段克文说:&看来没有生存的希望了,活着进来,死着出去,只好为党国捐躯了。&
这些言论和表现使我们感到改造国民党战犯确实是一项十分艰苦而繁重的任务。
改造政策初显威力
为使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国民党战犯真正低头认罪,脱胎换骨,彻底改变反动的世界观,抚顺战犯管理所做了艰苦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管理所向全体战犯宣布了党的&三保障&政策。即:一是保障他们的人格,二是保障他们的生活,三是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管理所制定了严格的生活纪律和学习制度,要求我们工作人员对战犯不打、不骂、不侮辱。允许战犯言论自由,可以随便交谈,与亲人通信,不限制其内容。
战犯每月的伙食费为30元,平均每天一元,这在当时也是很高的了(我们管教人员每人每月才只有18元伙食费)。粮食全都是细粮。战犯早饭经常是稀饭和精粉面包,中午是大米饭,晚上通常是馒头,尽量做到一天三顿饭不重样。每天还能吃到鱼和肉,星期天还要改善生活。每星期还要吃一两顿面条、包子或烙饼。逢年过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鸡蛋、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过元旦和春节时还发糖果、花生和水果等。冬天发棉衣,夏天发衬衣和汗衫。帽子和鞋实行以旧换新,破了就换。毛巾、牙刷每半年发一次,肥皂、牙粉、手纸每月发一次。会吸烟的,每月发给纸烟一条。专为战犯设立医务室,有小型x光透视机、心电图机等,一般病号可在医务室诊治。急病时大夫到监号治疗。在市立医院专门租用几间病房和病床,可以供重病号长期住院治疗。每年还请沈阳医学院(现中国医科大学)的教授、专家给战犯体检和会诊。
管理所还设有浴室、理发室,战犯每周洗一次澡,每20多天理一次发。还建了大俱乐部和露天小舞台,每周放一两次电影。战犯们经常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并自编自演一些小节目。每天早晚播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节目。
战犯的学习以自我学习为主。战犯们到所不久,就民主选举产生了学习委员会,配合管教人员组织战犯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原国民党中统局鄂汉区情报组副组长舒靖南和原国民党青年救国团赣东青年服务总队少将总队长蔡省三被选为三所学委会主任,原国民党六十四军一五九师少将副师长姚轻耘和原国民党少将军参谋长被选为四所学委会主任。学委会下分学习、生产、文娱3个组。发给战犯的学习资料有《发展史》、《共产党宣言》和毛泽东主席《论人民民主专政》、《矛盾论》、《实践论》,还有《政治经济学》等。定期组织他们学习报刊上的社论和重要文章。还经常组织小型学习辅导会,向战犯作形势政策报告。
通过这些学习,战犯们在思想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1957年,我们遵照毛主席、党中央制定的&思想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改造方针,着手建立战犯劳动基地。先是买了20多台木制草袋编织机,组织战犯半天学习、半天劳动。以后又买了车床、铣床、刨床,聘请了技师,成立了电机厂,让师傅们手把手教战犯们学技术。战犯们居然能亲手生产出电动机。再后来建立了饲养场,养鸡、养猪、养羊、养兔。还在将军北沟建了一个小型农场,有旱田、水田、菜田和果园。
劳动和教育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原国民党第五少校情报队长肖桂国在管理所学车工,特赦后分配在湘潭某机械厂当了五级车工。战犯喻梦希在所里学瓦工,会砌一种通风节煤灶,特赦后分配在湖南平江县非金属矿工作,他砌的节煤灶在岳阳专区推广,受到人们在称赞。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3214.shtml
文章来源:抚顺新闻网 | 责任编辑:王翔少将十一人萧山令() 部副司令兼代理首都厅厅长、南京市长等字铁侬,湖南益阳人。1910年入陆军小学。次年毕业后入第三 期,1916年毕业。回湖南蔡钜猷、贺耀祖部任、、团副、参谋等职。1928年任益阳县县长。1929年1月任首都宪兵司令部参谋,1930 年升参谋处处长。1932年任总务处处长,主管全国宪兵的编制与训练工作。1936年3月攫升为少将。1937年11月中旬宪兵司令谷正伦赴武汉就 医,升任宪兵司令部副司令,成为南京宪兵首脑。旋首都卫戍司令部成立,长官命令其代理首都警察厅厅长暨南京市市长,以便宪警协调行动。因积极组织修 筑野战和城防工事、维持市内秩序等,颇受好评。12月,开始,所属1万余名宪警除负责防守城内重要据点外,还协助防守上新河、雨花台、光华门等 处复廓阵地,光华门战斗最激烈时清凉山宪兵部队曾被调遣驰援。12月12日上午城防危殆时,命令宪兵增筑城内街垒工事,准备巷战。下午奉命撤退,并殿后督 队。夜于仪凤门外又指挥宪警与追敌激战,渡江时为日军汽艇机枪扫射身亡。后追晋中将。朱赤() 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少将旅长字幼卿,号新民,江西修水人。小学毕业后于私塾任教。1925年7月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次年 参加北伐,任见习官,随部转战湖南、江西。因战功升任排长、连长。1932年参加,因功升任营长。1935年,随部进驻江阴、常熟一带,构筑锡澄 线及吴福线国防工事。1937年爆发,时任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三团团长,屡次请战效命。8月,晋升为二六二旅少将旅长,率部参加。曾在上海 八字桥等地首战日军,攻占日本部。8月下旬,退守苏州河和江湾一线,多次击退日军进攻。11月初,奉命率部退往南京。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八 十八师以二六二旅、264旅及一个补充团兵力守卫雨花台一带。9日,日军第六师团突破牛首山,先后以两个联队向雨花台发起猛攻,均被击退。10日以后,日 军于光华门附近攻击受阻,遂以两个师团在飞机、大炮、的协同下全力猛攻雨花台。守军奋勇血战,反复肉搏,第一、二线阵地相继被摧毁,仍率余部退缩至核 心工事顽强抗击。12日下午,部队损失殆尽,仅余te务连,遂命士兵打开几十箱手榴弹盖子,用绳串连导火索,待日军进至阵地前沿时全部引爆,敌人遗尸遍 地。不久,因弹尽力竭全部壮烈殉国。高致嵩() 第八十八师264旅少将旅长号子晋,广西岑溪 人。岑溪县立中学毕业,任乡村高等小学教员。1925年7月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次年1月毕业后任见习官,参加东征、北伐诸役,历任排、连、 营长等职。1930年调南京卫戍司令部。1931年底,警卫军第二师改编为陆军第八十八师,任该师中校参谋。1932年爆发。2月,随八 十八师开赴上海支援十九路军,作战负伤。1933年调任湖北省保安团营长,参加“围剿”。1934年,投奔浙江省保安处处长兼浙赣皖边区“剿 fei”司令官俞济时,升任保安处补充团上校团长,旋改任第三团团长。参加“围剿”方志敏率领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1937年8月,率部参加, 被编入八十八师264旅。因功升任264旅少将旅长。11月,奉命撤退。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与二六二旅朱赤部协同防守雨花台阵地,连日顽强抗击日军 进攻,毙敌数千。友军阵地被突破后,三面受敌,仍率部坚守阵地。12日下午,与全旅大部官兵壮烈殉国。后追赠为陆军中将。1986年3月,浙江省 人民政府追认为。易安华() 第八十七师二五九旅少将旅长字福如,号济臣,江西宜春人。 江西省立第八中学肄业。1925年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宪兵科。次年毕业,任军校宪兵教练所见习少尉队长,后调任中央宪兵团排长,参加北伐。1927 年升任浙江警备司令部第三补充团上尉连长。1928年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次年入中央教导队。毕业后任教导第一师第一团上尉连长。1930年 后升任少校营长。次年,教导师改编为陆军第八十七师,任该师第二六一旅五二二团中校团副。1932年赴上海增援十九路军抗日。1933年冬,升任该团上校 团长。 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随八十七师围攻上海市区日军阵地,毙伤大量日军,遂任该师二五九旅旅长。11月,奉命撤离上海。后于镇江任戒严司令。12月,参 加南京保卫战,防守中华门右翼阵地。9日,日军猛攻光华门、通济门、雨花台。10日午后,第九师团部分日军冲入光华门,占据沿街房屋。乃率部与该师二六一 旅经过8个多小时血战,全歼入城日军。易安华与二六一旅参谋主任倪国鼎等30余官兵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罗 策群() 第六十六军一五九师少将副师长广东兴宁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工科毕业。历任参谋、营长、团长、师参 谋长等职。抗战爆发时任第六十六军一五九师四七五旅旅长,参加淞沪会战。9月在刘行与日军血战9昼夜。又于杨木桥指挥击溃日军劲旅久留米师团,因功升任一 五九师副师长。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因师长谭邃有病先期过江,代行师长之职。曾率部在汤山阻击从京杭公路北上之敌两昼夜。12日夜,来自广东的六十六 军、八十三军集合部队出太平门,沿京杭公路向皖南突围,率一五九师奉命打前锋,在紫金山北麓的岔路口遇敌阻击,数次冲击不果,乃亲自率队向敌冲锋,不幸中 弹殉国。姚中英() 第八十三军一五六师少将参谋长字若珠,广东平远人。1924年于平 远中学毕业,参加革命军,旋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1925年参加东征。毕业后参加北伐。后入陆军大学第八期,毕业后回广东任陈济棠部独立第一师二旅 六团中校团副、燕塘军校上校教官等职。陈下野后,调任余汉谋第四路军教导旅上校参谋长。1937年,以上校团长职务由广东韶关奔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因功 升为第八十三军一五六师少将参谋长。后在镇江设防。12月初,镇江被日军占领,撤往南京,扼守汤山一带。8日,奉命率部与三十六师预备二团在紫金山以东的 青龙山、龙王山一线,掩护第一线守军退守复廓阵地,与衔尾猛攻的日军连日激战,后因伤亡惨重退入太平门。12日,指挥所部向日军兵力薄弱处突击,身先士 卒,辗转冲杀,不幸中弹,壮烈殉国。司徒非() 第六十六军一六O师少将参谋长字严克,乳名荣, 广东开平人。早年在广州贩报为生,后入印刷厂,半工半读。1917年入保定军校第六期,1919年毕业。1922年,任游击总司令,协助孙中山讨伐在广州 叛变革命的陈炯明。后历任江门市市长、广州市公安局局长、广东省政府参议员。1932年1月,任十九路军独立团团长参加,作战英勇,被报章赞誉为 “大胆将军”。战后,为十九路军将领追悼阵亡将士撰写挽联:“挥戈比鲁阳,及尔皆亡,泪落吴江湖猛士;掣挺击倭奴,为民效死,伤哉血浦招英魂。”1933 年11月,随十九路军在福建省组织“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失败后,在香港经营礼香酒庄。1937年爆发前夕,任第四路军少将高级参谋。一六 O师参加淞沪会战时,在该师协助指挥。11月,上海沦陷后,随军退守南京,任一六O师少将参谋长。12月6日至8日在汤山阻敌。10日所部刚撤至大水关, 又奉命调入城内准备巷战。12月13日随部经太平门突围至句容,身中数弹殉国。李兰池() 第五十七军一一二师少将副师长字锦卿,辽宁锦西人。1926年冬,入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七期步兵科。1928年8月毕业,入东北军缪澂流 部,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副、团长等职。1933年,随部参加和,旋即转赴关内。1937年,以第五十七军一一二师少将副师长之职参 加淞沪会战,驻防江苏南通、海门等地,守备长江左岸。11月,率部渡江据守江阴要塞。在日军第十三师团进攻下顽强抵抗,浴血苦战,连连退敌。后日海军参 战,阵地工事大部被毁,官兵伤亡甚多,乃于12月1日向镇江突围。10日开赴南京前线,在蒋庙一带与日军激战,亲上火线督阵,击退日军进攻。12日,南京 城破,奉命突围,率队冲锋时于太平门附近中弹阵亡。刘国用() 第七十四军五十八师一七四旅少将副旅长号 剑豪,广东梅县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1925年起任第五军教导队教官和第十五师二团排、连长。1930年起历任第十六师一团 少校营长、中央军校南昌分校中校教官。1936年起任第七十四军五十八师三四四团团副、上校团长。1937年8月任该师一四七旅少将副旅长。12月参加南 京保卫战,防守牛首山。9日,在与敌激战3日后,退守水西门以东地区为预备队。继续与敌激战,13日于水西门外殉国。蓝运东 () 预备第十师少将参谋长字阜伯,湖南醴陵人。1924年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后升至委员会军务局专 员。1937年10月由福建新兵编成预备第十师,任少将参谋长。12月于南京殉国。万全策() 教导总队第一旅少将参谋长广西苍梧人。师范生。入广东西江讲武堂,后进过中训团研究班。1924年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队,转第二 队。1937年,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一旅少将参谋长。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第一旅防守紫金山南的工兵学校左侧、孝陵卫、西山、中山门一带,旅指挥所 设紫金山第一峰。自8日起协助旅长周振强与敌交战,主阵地始终未失。至11日战事最激烈时阵亡。追赠少将6人雷震 () 教导总队第3旅上校副旅长原名汝勤,四川蒲江人。先后就读于邛来县的邛大蒲联立中学、成都法政学校及熊克武所 办建武学校。1924年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炮兵科,改名雷震。1925年毕业,留校任军械处党代表。1926年参加,在蔡廷锴部历任连长、 营长。1932年参加淞沪抗战,时任团长。1937年抗战爆发,调南京,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三旅上校副旅长。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坚守紫金山阵地。 12日下午教导总队队长桂永清撤离,雷震率部留守。13日,掩护军民于下关火车站乘火车突围,与连长雷天乙等上最后一节车厢殿后。日机空袭将列车炸断,火 车头拉着前面车厢开走,乃下车指挥官兵抗击日寇,力战阵亡。1938年9月追晋为少将,入祀蒲江忠烈祠。198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为。谢 承瑞() 教导总队第一旅二团上校团长江西南康人。1927年10月入法国里昂中法大学攻读陆军专业,1930年1 月毕业。1937年时为教导总队第一旅二团上校团长。所部与八十七师二六O旅防守工兵学校。9日,防守淳化的五十一师败退回城,在尾追的日军第九师团的猛 攻下阵地失守,遂退入光华门与八十七师、一五六师、宪兵教导二团等坚守城垣,并迫退城外日军。10日,光华门两次被突破,但入城日军均被歼灭,有少量残敌 隐藏于城门洞内。遂建议组织敢死队清除残敌获准。半夜,从箭楼上将汽油桶摔到门洞口,点燃烧敌,并亲率教导二团敢死队打开城门,与从城上缒下的一五六师敢 死队前后夹击,敌人悉数被歼,且俘获一人,原本抱病参战的谢承瑞为火焰灼伤。此后坚守光华门。13日凌晨始受命撤往下关,在挹江门因身体虚弱被拥挤失控的 人群踩倒身亡。后追赠少将。华品章() 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上校副旅长字荣衮,后改希平,四川西 昌人。1924年赴成都考入军士教导队,毕业后在军中服役。1926年入黄浦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炮兵科,在校时即参加北伐。1927年6月毕 业。先在第五十八师历任排、连、营长,后调第七十二军八十八师任军士教育大队长。因训练有方,升任该师二六二旅五二四团中校副团长。1935年升任该旅野 战补充兵团上校团长,入川驻防灌县。1936年秋奉调回南京,升任二六二旅副旅长兼野战补充兵团团长,驻南京外围。1937年8月开赴上海前线抗击日 军,11月底撤至南京整补备战,驻守雨花台阵地。12月9日,随部先后击退日军两个联队的进攻。后日军主力在飞机、大炮、的协同下连日猛攻雨花台,战 况激烈。12日下午华品章在拼杀中壮烈殉国。1939年8月追晋为陆军少将。韩宪元 () 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五二四团上校团长广东文昌人。1925年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1937年时任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五二四 团上校团长,参加淞沪会战,英勇拒敌,坚守四行仓库掩护撤退的谢晋元即为其所部团副。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防守雨花台阵地,激战累日。12日,在雨花台 与旅长朱赤等壮烈殉国。后追赠少将。黄纪福() 第六十六军一五九师四七七旅上校副旅长广东梅县 人。1926年,加入,后入第十一教导队学习。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曾参加。1936年在第六十六军一五九师任团长。 1937年率部在刘行、广福等地奋勇抗击日军,予敌重创。12月,任四七七旅副旅长,参加南京保卫战,在汤山拒敌。汤山失守后经麒麟门退大水关集结待命。 10日随一五九师调驻明故宫,策应增援光华门的一五六师。12日,南京失守,随六十六军经太平门突围,沿途战斗中壮烈牺牲。后追赠少将。蔡 如柏(?-1937) 第六十六军一六O师九五六团上校团长广西邕宁人。广西陆军干部养成所毕业。历任排长、营长等职。1936年任第 一集团军第十一师参谋长,后调任六十六军一六O师上校参谋处长。1937年8月,参加淞沪会战,负责一六O师作战补给等工作。上海失守后,调任一六O师九 五六团团长。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曾随部在汤山阻敌。8日,汤山失守,随六十六军奉命退大水关休整。13日,随部突围至汤山时遭遇日军第十六师团主力 的攻击,战斗中壮烈牺牲。后追赠少将。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1—4下)
&&&&&&&&&&&&&&&&&&&
第六节&第四集团军〔桂系)的反蒋及失败&
一、第四集团军编遣概况
第四集团军的编遣分为3期:以武汉部队为第一期,湖南部队为第二期,河北前方部队为第三期。缩编后部队番号为第十四师(上承第一集团军所编)至第十九师(下接第二集团军所编).第五十师(上承中央编遣区所编)至第五十六师(下接驻广东部队所编)。编遣情况如下:&
第十四师&日以第十三军全部和独立第八师合并缩编为第四集团军第一师,不久,以中央统一番号编为第十四师。以白崇禧为师长,以韦云淞为第四十旅旅长,杨腾辉为第四十一旅旅长,刘春荣为第四十二旅旅长、日改以张定璠为师长,门炳岳为副师长,张(因任上海市市长)未到任之前,由副师长门炳岳代理师长。
第十五师&以原第七军缩编为第四集团军第二师,日依中央番号顺序改为第十五师。以夏威为师长,以李明瑞为第四十三旅旅长,李朝芳为第四十四旅旅长,尹承纲为第四十五旅旅长.&
第十六师&以原第十九军全部缩编为第四集团军第三师,日依中央番号顺序改为第十六师.以胡宗铎为师长,程汝怀为副师长,12月6日程汝怀调任第四集团军第十二师师长,副师长由林逸圣调充并兼第四十七旅旅长,以李思炽为第四十六旅旅长,郑重为第四十八旅旅长.
第十七师&由原第十八军全部缩编为第四集团军第四师,日依中央番号顺序改为第十七师。以陶钧为师长,以林逸圣为第四十九旅旅长,严敬为第五十旅旅长,李石樵为第五十—旅旅长。12月6日林逸圣调任第十六师副师长兼旅长,即调李石樵任第四十九旅旅长,调升石毓灵为第五十一旅旅长:&
第十八师&由原第二军和独立第五师合并缩编为第四集团军第五师,日,依中央番号顺序改为第十八师。以鲁涤平为师长.张辉瓒为副师长.以戴岳为第五十二旅旅长,王捷俊为第五十三旅旅长,朱耀华为第五十四旅旅长.
第十九师&以原第二十五军和第六军独立第十七、独立第十九师合并缩编为第四集团军第六师,日,依中央番号顺序改为第十九师。以何键任师长,以戴斗垣为第五十五旅旅长,刘建绪为第五十六旅旅长,陶广为第五十七旅旅长.
&第五十师&日,以原第十四军和独立第一师李云杰部合并缩编为第四集团军第七师,日依中央番号顺序改为第五十师。以谭道源为师长,岳森为副师长,以成光耀为第一四八旅旅长.李云杰为第一四九旅旅长,罗寿颐为第一五O旅旅长。&
第五十一师&日,以第十七军第三师、第三十六军第二师和独立第二师合并缩编为第四集团军第八师.日,依中央番号顺序改为第五十一师.以李品仙为师长.唐哲明为副师长,以凌兆尧为第一五一旅旅长,魏镇藩为第一五二旅旅长.罗启疆为第一五三旅旅长。
第五十二师&日,由第十二军和第十七军直属部队及彭位仁师合并缩编成第四集团军第九师,日,依中央番号顺序改为第五十二师。以叶琪为师长,周维寅为副师长,以门炳岳为第一五四旅旅长,何宣为第一五五旅旅长,危宿钟为第一五六旅旅长。&
第五十三师&日,以第三十六军第一、第三师2个师和第十七军第三师合并缩编为第四集团军第十师,日,依中央番号顺序改为第五十三师。以廖磊为师长.以颜仁毅为第一五七旅旅长,周祖晃为第一五八旅旅长.张节为第一五九旅旅长。
第五十四师&日,以第三十军和收编的苏荫森部合并缩编成第四集团军第十一师,日,依中央番号顺序改为第五十四师。以第四集团军总参议王泽民任师长(原第三十军军长魏益三调任总参议),刘凤池为副师长,以闻捷为第一六O旅旅长,郝梦龄为第一六一旅旅长,薛毓滨为第一六二旅旅长。&
第五十五、第五十六师&日,以第四集团军已编成的第三、第四(即第十六、第十七)师2个师各一部及驻河南第四十二军马文德部.分别编为第四集团军第十二、第十三师2个师,日,依中央番号顺序改为第五十五、第五十六师。第五十五师以程汝怀为师长,胡眆虞为参谋长,李宜煊为第一六三旅旅长,徐方为第一六四旅旅长.江声为第一六五旅旅长.第五十六师以张义纯为师长.刘和鼎为副师长兼第一六六旅旅长.马文德为第一六七旅旅长,胡天采为第一六八旅旅长。
二、桂系的反蒋及其失败&
1929年2月,为争夺湖南,爆发了蒋桂战争。蒋介石为了打击、消灭桂系军事力量、采用政治分化、经济收买拉拢、军事进攻的手法,先后削去了桂系在河北、湖北和湖南的军事力量,
在河北,蒋介石于1929年3月起用寓居上海的唐生智,任命其为第五路总指挥.唐去唐山接收由白崇禧所指挥的旧部.白崇禧自揣掌握新收编的唐生智部队没有把握,从北平潜往开平,然后悄然乘轮船经日本回广西。
唐生智接收旧部后,将驻河北部队各师师长撤换:第十二师,师长原为张定璠兼任,白走后,唐升刘春荣为师长;第五十一师.师长原为李品仙,唐就任第五路总指挥后即恢复第八军,以李品仙为军长,所遗师长职由龚浩担任:第五十三师,师长原为廖磊,因廖与白崇禧关系密切,唐免廖职,由刘兴任师长;第五十四师,师长王泽民,唐免王职,以魏益三任师长。另外,从山东流窜到河北的由土匪改编的刘桂棠新编第四师,以及骑兵旅、警卫团等.统归唐生智指挥.&
1929年夏,冯玉祥反蒋活动已显明朗;蒋令第五路部队开赴河南予以防堵。第五路进入河南后,驻郑州、洛阳一带.&湖北方面&蒋介石一方面以3路大军沿江而上进逼武汉,一方面又以金钱、官职笼络收买,俞作柏、李明瑞、杨腾辉等于4月3日通电服从“中央”,胡宗铎、陶钧、夏威等见大势已去,通电下野,所部亦被收编.&
4月29日蒋介石任命刘峙为湖北部队编遣特派员,孔庚、何竞武、程汝怀为委员。至7月18日三委员仍末到职,后又派何成浚、方本仁、鲁涤平、夏斗寅、顾况同为委员.不久,蒋又委程汝怀为鄂西各部队编遣专员,以孔庚、何竞武为委员,对在湖北之桂系部队进行编遣.编遣情况如下:&
第十五师&原师长夏威.日蒋介石下令免去其师长职,以李明瑞为师长,委任周祖晃、黄权、张之豁为旅长:6月该师调回广西。&
第十六师&原师长胡宗铎,1929年3月下旬,蒋介石免胡职,4月3日任命李石樵为师长.后将该师调至黄冈、鄂城。蒋又令第十八、第十师分途包围之,收其枪械。该师大部逃散.一部由何应钦派训练总监部参事徐声钰前往收编,编成独立第十三旅,徐任旅长,该师番号消失。
第十七师&原师长陶钧。陶被蒋介石免职后,日以石毓灵为师长。该师退往荆州后,何应钦将该师收编为独立第十一、独立第十二旅,以万倚吾任独立第十一旅旅长,调第一师第二旅副旅长彭进之为独立第十二旅旅长。原师属2个机关枪连,其1个连调归第二路总指挥部,另1个连调归独立第十四旅.&
第五十五师&原师长程汝怀。该师退驻荆州后,第四、第八师于日将其包围缴械.将士兵拨补第十二师1000人,拨补第一、第九师约500人,送南京总司令部约1000人,其余人员送住武汉遣散。
新编第八师&该师编于蒋桂交战之前,以尹承纲为师长.其部多为广西人。6月该师在沙市被骗上轮船,尔后被第八、第四师收缴枪械.以其一部补充第四师;另3000人送至汉口,以1000人拨归南京总司令部补充直属部队,其余在武汉遣散。
新编第十师&为蒋桂交战前新扩编部队,师长李宜煊:于日被第五十师在宜昌遣散;该师除李奇旅被调开并一部逃散外,其余3000人皆遣散,所缴枪械交陆海空军总司令部.&
第五十六师&师长原为张义纯。桂系失败后,张辞职.1929年5月副师长刘和鼎升任师长。刘率部投蒋后即调出湖北,不久又调往福建参加“剿共”。&
其他如湖北警备第一旅、独立第四旅、独立第十旅等不属编遣之列:&
湖南方面&湖南驻有鲁涤平第十八师、何键第十九师,原归李宗仁武汉政治分会节制。1929年3月因李宗仁免鲁涤平所兼湖南省主席职爆发蒋桂战争。何键利用蒋桂间矛盾,施展两面手法,先投桂系,得以取代鲁涤平为湖南省主席;后又拥蒋,受蒋委任为第四路总指挥,参加讨桂,何利用手中的权力,扩编嫡系,吞并和拉拢杂牌部队,收编土匪和保安团等,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军事集团。&
广西方面&广西为第十五军驻守,蒋桂战争开始后,蒋介石将第八路总指挥李济深囚禁汤山,拆散桂粤联盟。又委陈济棠为第八路总指挥,命其起兵讨洼。第十五军初战顺利,一度攻下广州,后因寡不敌众败回广西。何键曾派一部攻桂,被击败后回湘。黄绍竑同新近返桂的白崇禧将第十五军编为新编第十六师,委吕焕炎为师长。后白、黄二人离桂出走越南.
6月12日,李明瑞率部回广西,蒋介石任命李为广西部队编遣特派员。时驻广西部队为3个师、1个旅,即李明瑞的第十五师,杨腾辉的第五十七师(为杨倒戈投蒋后新编部队),吕焕炎的新编第十六师和蒙志的独立旅。
10月,李明瑞、俞作柏在共产傥人的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10月2日,南京正府免俞作柏广西省主席职,以吕焕炎升任;免李明瑞师长职,以黄权升任。是时,李宗仁由香港返回广西,黄、白亦潜回广西。此时,汪精卫因蒋介石包办国民傥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而召集各派反蒋力量。秋冬之交,张发奎率反蒋的第四师由湖北来桂.联合在广西的桂系力量,组成护党救国军。以李宗仁为总司令,黄绍竑任副总司令,白崇禧任前敌总指挥,下辖第三、第八路2路军。第三路军,由张发奎第四师编成,总司令张发奎,副总司令薛岳.指挥邓龙光为旅长的第十旅,吴奇伟为旅长的第十二旅,黄镇球为旅长的教导旅。第八路军.总司令李宗仁(兼),下辖2个纵队:第一纵队,指挥官吕焕炎.指挥梁朝玑为师长的第一师,蒙志为师长的第二师,杨义为师长的第三师及以封克鲁为旅长的第一独立旅;第二纵队,指挥官杨腾辉,指挥黄权为师长的第一师,许宗武为师长的第二师.梁重熙为师长的第三师。&
护党救国军组成后,即举兵向广东进攻。因广西民穷地薄,给养艰难,且吕焕炎又被蒋收买而叛变,故进攻受挫,只得与蒋军对峙。&
1930年3月中旬,各派反蒋人士在北平酝酿发起“扩大会议“,并组织新的中央和正府。3月15日,鹿钟麟等57位将领通电全国,一致推选阎锡山为陆海空军总司令,冯玉祥、李宗仁为副总司令.原护党救国军第三、第八路2路军也改编为“中华民国陆军第一方面军”,李宗仁为总司令.于4月1日就任,副总司令黄绍竑,总参谋长白崇禧,参谋长陈翰誉。所辖3路如下:第一路,指挥官张发奎,指挥第四军和第四十三师,第四军军长出张发奎兼,其所辖2个师,第十师师长吴奇伟,第十二师师长薛岳:第四十三师师长梁朝玑.第二路,指挥官白崇禧(兼),指挥第七军和第四十五师,第七军军长杨腾辉,其所辖2个师,第十九师师长莫树杰,第二十一师师长廖磊;第四十五师师长韦云淞。第三路,总指挥黄绍竑(兼),指挥第八军和教导第一、教导第二师,第八军军长李品仙。
第一方面军编成后,即沿粤汉线北进,初战顺利,于6月4日攻取长沙。是时,蒋介石一边派何应钦至湘督师,以重兵围攻.一边又派粤军第六十、第六十一师攻衡阳、耒阳.抄桂系后路。第一方面军在蒋军四面围攻下放弃长沙等地,损失惨重,于7月4日大部返回广西。李宗仁率第一方面军返回广西后,即整理改编部队,改编后的部队为:第一方面军总司令李宗仁,副总司令黄绍竑,总参谋长白崇禧,前敌总指挥张发奎。所部为3个军、1个师:第四军.军长张发奎(兼),辖第十师,师长吴奇伟.第十二师,师长薛岳;第七军,军长杨腾辉.辖第十九师,师长莫树杰,第二十一师,师长廖磊;第十军,军长黄旭初,辖第四十三师,师长梁朝玑,第四十五师,师长韦云淞;独立第一师,师长韩彩凤。改编完毕,李宗仁采取对湘、粤两方蒋军为守势,而以全力将滇军逐出广西。&
&&&&&&&&&&&&&&&&&&&&&&&&&&&&
第七节&东北军(奉军)&
张作霖父子统治东北近20年,其军队由清末巡防营逐步发展到统治东北,以至几次入关,势力伸展到长江流域.将苏、皖、直、鲁以及热、察、绥等省份都囊其所有,成为盛极一时的大军事集团。其陆、海、空军变革情况分述如下。
一、奉军的形成与发展&
奉军的基础系原清末巡防营。辛亥革命后,奉天地方军有巡防营32个,吉林有巡防营12个,黑龙江有巡队营9个。奉天巡防营分中、前、左、右、后5路。时张作霖为中、前2路巡防统领.
1912年北京正府将奉天中、前2路巡防改编为陆军第二十七师,张作霖任师长.左路巡防改编为第二十八师,冯德麟为师长;后由后路巡防抽出一部编为陆军骑兵第二旅,以吴俊陞为旅长,仍兼后路巡防统领。右路巡防未变。
吉林驻军第二十三镇.于1912年10月改称第二十三师,仍以孟恩远为师长。1913年1月将吉林巡防营改编为吉林第一混成旅,以裴其勋为旅长。1915年7月又将吉林第二十三师改为吉林陆军第二、第三混成旅,以高士傧、徐世扬为旅长。并增设吉长、延晖、宁阿3镇守使,由裴其勋、高士傧、徐世扬分别兼任镇守使。&
驻黑龙江之第一混成协,于1912年10月称陆军第一混成旅,朱庆澜为旅长。1914年7月以原有军队与巡防营改编为黑龙江陆军第一师.以许兰洲为师长.另编成陆军骑兵第四旅,以英顺为旅长。
1912年7月,东三省总都督赵尔巽改任奉天都督(不兼辖吉、黑两省)。11月赵尔巽辞职,张锡銮为奉天都督。1913年6月,孟恩远为吉林护军使。1912年黑龙江都督宋小濂辞职,由周树模继任。1913年7月周树模辞职,毕桂芳代理黑龙江都督。9月朱庆澜为黑龙江护军使。&
1915年8月,袁世凯任命段芝贵为镇安上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节制吉、黑两省军务,并任孟恩远为镇安右将军.朱庆澜为镇安左将军。云南起义反袁,段芝贵被迫离职。1916年4月,袁世凯任命张作霖为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以冯德麟为帮办军务.&
1916年6月袁死。7月黎元洪任总统,任张作霖为奉天督军。自1916年初至1917年7月,黑龙江陆军第一师师长许兰洲逼迫朱庆澜、毕桂芳先后去任.英顺、巴英额2个旅长又通电攻击许兰洲。张作霖乘机推荐鲍贵卿为黑龙江督军,许兰洲离黑他去。鲍将黑龙江军队改编为黑龙江陆军第一、第二混成旅,由李庆禄、张明九分任旅长。另编成骑兵第一、第二旅2个旅,以袁庆恩、张奎武分仟旅长。&
1917年6月,第二十八师师长冯德麟因赴北平参加张勋复辟被免职,张作霖兼任第二十八师师长。原由张所任第二十七师师长,由该师第五十四旅旅长孙烈臣升任。8月张作霖将骑兵第二旅与后路巡防合编为陆军第二十九师,以吴俊陞为师长.10月调察哈尔都统为吉林督军,而吉林军官通电挽留孟恩远,张仍令孟恩远为吉林督军。11月张辞第二十八师师长职,由该师旅长汲金纯升充.&
1918年2月,张作霖接受徐树铮的意见,在秦皇岛截留北京正府在日本所购枪械,增编奉天第一、第二混成旅,以阚朝玺、郑荣远为旅长。又成立奉天暂编第—师,以第二十七师第五十三旅旅长张景惠升任师长,邹芬、梁朝栋为旅长。后又增编奉天第四、第五旅2个混成旅,以齐恩铭、蔡平本分任旅长。张作霖自任奉天总司令,徐树铮为副总司令,杨宇霆为参谋长,率奉天第一师及第一、第二2个混成旅入关,助段祺瑞攻湖南、援陕西。后停战,张景惠之第一师留驻北京南苑,许兰洲师调回天津。1918年底,张作霖免徐树铮、杨宇霆职,以孙烈臣为奉军副总司令。1919年7月,孙烈臣调任黑龙江督军,张景惠任副总司令.&
1918年5月,吉林、黑龙江两省因段祺瑞正府和日本防敌协定签约,出兵西伯利亚,干涉俄国革命,争相扩编军队。6月吉林增编第四混成旅。10月,又增编暂编第一师,以高土傧为师长:是年3月黑龙江成立陆军第十九混成旅,鲍贵卿自兼旅长,后又由张焕相任旅长。9月,张作霖升任东三省巡阅使。
1919年7月,中日在吉林二道沟发生冲突,张作霖调鲍贵卿代孟恩远为吉林督军,以第二十七师师长孙烈臣为黑龙江督军,吉林暂编第一师师长高士傧因拥孟恩远被免职,将该师合并为吉林陆军第六混成旅,调第二十八师第五十六旅旅长郭瀛洲为旅长.1921年3月,鲍贵卿辞职,孙烈臣调任吉林督军兼省长,第二十九师师长吴俊陞任黑龙江督军兼省长。至此,东三省军政大权均为张作霖掌握。&
1920年直皖战争后,奉天即增编第六、第七混成旅,以鲍德山、李景林为旅长。同时将卫队旅改编为奉天第三混成旅,以张学良为旅长.&
1921年5月,张作霖兼蒙疆经略使,计划征蒙,东三省为此增编军队.奉天增编第八、第九、第十混成旅,以郭松龄、牛永福、赵恩臻分任旅长。又将右路巡防改编第十一混成旅.以汤玉麟任旅长&吉林增编第五、第七混成旅,以蔡永镇、李桂林分任旅长:黑龙江增编第三、第四混成旅,以巴英顿、张海鹏分任旅长.1920年9月张景德为察哈尔都统,仍兼奉天陆军第一师师长.另以该师旅长邹芬代王廷桢为陆军第十六师师长,陈锡武为察哈尔骑兵第一旅旅长。1921年9月汲金纯为热河都统,率第二十八师进驻承德。此时,奉军拥有东三省和热、察两特别区,兵力有5个师、23个混成旅、3个骑兵旅.
1922年4月直奉战争起,奉军以张作霖为镇威军总司令,孙烈臣为副总司令,杨宇霆为参谋长。总部进驻军粮城,兵分东两2路军,东路自津浦、京奉路之间,西路由北京沿京汉路,分别向直军进攻。5月17日.张作霖被免去东三省巡阅使及蒙疆经略使职。6月奉军战败,退至关外。6月20日,东三省议会联合会复推举张作霖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孙烈臣为副总司令.此战,奉军第十六师和奉天暂编第一师被直军缴械,第二、第六、第九混成旅溃不成军,第二十八师被迫撤出热河.
张作霖由于战败.决心彻底改革,整军治武。他采取了如下措施:第一,整理陆军。成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派孙烈臣为统监,张作相、姜登选为副监,张学良为参谋长,负整编训练之责.吴俊陞、张焕相仍兼任师长.李景林则升任奉天陆军暂编第一师师长.将所有部队整编为东三省陆军27个旅、骑兵5个旅,每旅3个团,师、旅所属各团均按统一的番号编序:第二.建立海、空军。第三.扩充兵工厂.1924年4月,吉林督军孙烈臣病故,张作相升任吉林督军,张学良为第二十七师师长.
1924年9月爆发第二次直奉战争.张作霖仍将奉军名为镇威军,自任总司令,辖6个军,入山海关向北京进攻。10月24日因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曹锟被幽禁,直军大败,奉军获大胜.&
日.段祺瑞令裁撒各省巡阅使。张作霖自请解除后,仍节制指挥东三省军政.段执政令张作霖督办奉天军务善后事宜,张作相、吴俊陞督办吉林、黑龙江军务善后事宜。11日又任命李景林督办直隶军务善后事宜,阚朝玺为热河都统。日又任张作霖督办东北边防屯垦事宜。又以张宗昌为苏皖宣抚第一军军长、韩麟春为苏皖宣抚第二军军长(未成立),归苏皖宣抚使卢永祥指挥。进军江苏击败齐燮元后.又任命张宗昌为苏皖鲁剿匪总司令。4月24日任张宗昌督办山东军务善后事宜,姜登选为苏皖鲁剿匪总司令。8月29日任命杨宇霆、姜登选督办江苏、安徽军务善后事宜。自此,北起东北、南迄苏皖均为奉军范围。&
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奉军的兵力,从五个方面可看出明显增加。
第一为李景林部。李任自隶督办,除原属暂编奉天陆军第一师外,同时增编直隶陆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混成旅,以王丕焕、马瑞云、张宪、胡毓坤、朱益清为旅长。原属第一师之邢士廉旅调江苏,又增编2个旅.后编为第十九师、
第二为张宗昌部.张原为第三旅旅长,攻下凌源后张即升为奉天暂编陆军第二师师长。入关后、收编直军为东北陆军第二十八、第二十九、第三十一、第三十二旅等4个旅,加原有第三旅,是时该师辖5个旅。张宗昌任山东军务善后督办后,又收编驻山东陆军第五师和第二十、第四十七混成旅为已有。&
第三为张学良部。第一、第三军联军攻下秦皇岛,所降直军及热河降军共5万余人,张将其收编为6个旅,连同原有部队编为陆军6个师及骑兵2个师、炮兵2个旅。特设京榆驻军司令部,张学良为司令,郭松龄为副司令。&
第四为驻江苏部队.张宗昌所属王栋第三十一旅,归张宗昌指挥之蔡平本第二十五旅,邢士廉第二十四旅.仍留驻镇江、南京、上海等地。张作霖将蔡旅扩编为第八师,邢旅扩编为第二十师.归江苏督办杨宇霆指挥。&
第五为驻东三省、热河部队,人数亦有增加.1925年4月张作霖将其势力范围内之部队重作整理.编成20个师,&
日.郭松龄将其所部改编为东北国民军,例戈反奉。12月失败,除魏益三率一部改编为国民军外,余部仍为张学良统领。1926年1月,奉军决定对冯玉祥作战。3月29日,张作霖以诸玉璞为直隶督办,汤玉麟为热河都统,李景林。张宗昌、张学良、韩麟春分任镇威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方面军军团长,分3路向北京进攻。于4月18日占领北京,8月14日攻占南口,西北军退驻绥远。1927年1月,东北军占领绥远,以高维岳为察哈尔都统,因李景林在郭松龄倒戈中同冯玉祥一道支持郭松龄,于6月被免职,所部整编为第十七军,由荣臻任军长,胡毓坤任副军长.求属于第三方面军。&
1926年12月,北伐军已攻占湘、鄂、赣、闽等地,孙传芳求援于张作霖,后将张宗昌直鲁联军、孙传芳五省联军、阎锡山晋军合编为安国军.12月1日,张作霖任安国军总司令,孙传芳、张宗昌、阎锡山任副总司令。&
1927年6月,奉军和孙传芳部先后在河南和江浙被国民革命军击败,为解安国军困境.6月16日孙传芳等推举张作霖为海陆军大元帅,组织新正府。新成立的军正府在军事方面简化军事系统,任命孙传芳、张宗昌、张学良、韩麟春、张作相、吴俊陞、褚玉璞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方面军军团长;张宗昌为海军总司令,沈鸿烈为副司令兼第一舰队司令,吴志馨为第二舰队司令;周焙炳为空军司令.
1928年春,奉军在河北战场被北伐军打败,张作霖除留鲍毓麟旅在北京维持治安,于6月3日乘车出关回沈阳,6月4日被日军预埋的炸弹炸死.
二、东北易帜和东北军入关
张作霖死后.张学良于日抵沈阳。19日任奉天军务督办.万福麟为黑龙江军务督办。7月4日经东三省议会联合会推举,张学良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职。张表示,停止军事,休养生息,决不妨碍统—;并积极将关内撤回之军队及原在东三省之军队收编,且解决了张宗昌残余部队。以旅为单位,彻底整编.其步兵共25个旅.骑兵6个旅,炮兵3个旅,黑龙江步兵3个旅,另有海空军司令部,工兵、辎重兵司令部等.&
&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正府于30日任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张作相、万福麟为副司令长官,翟文选、张作相、常荫槐、汤玉麟为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省主席.&
1928年冬,张学良将所有军队改编,分别为国防军与省防军.步兵改为旅制,炮兵改为团制,工兵改为营制,辎重兵改为教导队制.通讯、铁道队、战车队也略有变更。省防军步骑为团制。改编后备部番号、长官分别如下:
&(一)国防军(番号东北x军x兵x旅)&
东北陆军步兵第一旅(辽).旅长王以哲;
第二旅(辽),旅长丁喜春;
第三旅(辽),旅长何柱国;
第四旅(辽),旅长刘翼飞;
第五旅(辽),旅长董英斌;
第六旅(辽),旅长李振唐;
第七旅(吉),旅长赵桂祯;
第八旅(吉),旅长李桂林;
第九旅(吉),旅长李杜;
第十旅(吉),旅长张作舟;
第十一旅(吉),旅长暂缺;
第十二旅(辽).旅长张廷枢;
第十三旅(吉),旅长吉兴;
第十五旅(黑),旅长王永盛;
第十六旅(辽),旅长缪瀓流;
第十七旅(黑),旅长于兆麟;
第十八旅(吉),旅长丁超;
第十九旅(辽)。旅长孙德荃;
第二十旅(辽),旅长黄显声;
第二十一旅(吉),旅长赵芷香;
第二十三旅(河北),旅长于学忠;
第二十四旅(辽),旅长黄师岳;
第二十五旅(辽),旅长姚东藩;
第二十六旅(吉),旅长邢占清;
第二十七旅(河北),旅长刘乃昌;
第三十四旅(吉),旅长冯占海:&
&&&&东北骑兵第一旅(辽),旅长郭希鹏;
第二旅(黑),旅长程志远;
第三旅(辽),旅长张树森;
第四旅(吉),旅长常尧臣;
第五旅(辽),旅长李福和.
第六旅(辽),旅长白凤翔;
第十团(黑).团长涂全胜。&
东北炮兵第一至第十团。
东北工兵第一至第六营,第七营(吉)。
东北辎重第一营(吉),第九营(辽)。
(二)省防军&
辽宁省防步兵第一、第二、第三团;骑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团。
黑龙江省防第一、第二、第三旅;骑兵第一旅,第二。第三、第四团。&
1929年8月发生中东路同苏联的战争,张学良编成东北边防第一、第二军2个军,以王树常、胡毓坤为军长,开进哈尔滨和扎兰屯。11月17日同苏军作战中,第十旅旅长韩光第阵亡o&&
&&&&1930年春,由编遣会议酿成各地方实力派的反蒋中原大战爆发。大战一开始,蒋与反蒋派双方都极力拉拢张学良.&3月15日.原第二、第三、第四集团军57位将领通电,拥戴张学良为反蒋的陆海空军副总司令.&6月21日.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张学良因父丧不久,内部不稳,外临日本帝国主义威胁,故严守中立,力主和平、随着战争的胜负逐渐明朗及蒋介石的拉拢利诱,张学良乃于9月17日任命于学忠、王树常为第一、第二军军长。9月18日挥师入关.占领平津、河北。9月27日委王树常为河北省主席,于学忠为平津卫戍司令。
中原大战结束后,南京正府决定将战败残存的晋军和西北军改编为边防军,由张学良负责改编并归其节制。11月7日张学良在天津召集晋军商震、徐永昌和西北军宋哲元、庞炳勋、孙殿英等共商军队改编的问题。会议决定将晋军编为4个军,西北军编为1个军,以宋哲元、商震、徐永昌、傅作义、杨爱源分任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军军长.后晋军又扩编1个护路军,以孙楚为军长;1个骑兵司令部,赵承绶为司令,1个炮兵队,周玳为司令,另编了3个独立旅。以上5个军,于日正式任命,番号依东北边防军的次序排列,东北原编有第一、第二军2个军,仍由于学忠、王树常分任军长。是年6月以上5个军归入中央军序列、改编为第二十九、第三十二、第三十三、第三十四、第三十五军。&
三、东北空军(航空)&
东北空军领导机构&
1921年4月东三省航空处成立,以乔赓云为处长.赵延绪、章斌为副处长.处以下分设各科及驾驶员等。1923年9月航空处改组,改处长为总办,张学良任总办。下辖总务处及军械科。总务处下分设经理、医务、庶务3个科。以姚锡九为总务处处长,邢契莘为工厂厂长,杨传久为军械科科长。1924年9月以冯庸为参谋长,改委高继毅为总务处处长;增设机械处,以邢契莘为处长。1925年春,委周培炳为代理总办,万咸章为教育长,马振昌为总务处处长,杨传久为军械处处长,樊谦祥为经理处处长。是年秋,又改委王立序为总务处处长,白宝信为军械处处长,李汝舟为副官处处长.&
1926年2月在北京成立航空司令部,皮思良为副司令,万咸章兼参谋长。1927年委万咸章为代理总办,王立序为总务处处长.陈海华为教育长.周德鸿为工厂厂长,其他人员依旧。1928年航空处改为东北航空大队.委徐世英为大队长.王绍棠、周德鸿为大队副。王维祥为工厂厂长.范省三为副官处处长,邱抡元为工务处处长,陈海华为教育长,樊谦祥为经理处处长,杨传久为军械处处长。&
1930年1月全部改组为东北航空司今部,张学良为司令,张焕相为代理司令.徐世英为副司令,陈海华为参谋长,周德鸿、王绍棠、王聚有、孙琰等为部附。王维祥为工厂厂长,杨传久为机械处处长.徐鼎元为副官处处长,何景莲为经理处处长,申文元为军医处处长,杨逢春为参谋处处长,陈鸿陆为教导队队长,姜兴成为教育斑队长。&
东北空军航空教育&
东三省航空学校创办于1922年夏,委航空处处长乔赓云兼校长,赵延绪兼教育长,章斌、赵翔陆、刘保泰、李世怡、皮思良及英国人马刚赛、俄国人毛诺尤思廉等为飞行教官。纽玉庭、章斌、李世怡、赵翔陆、皮思良、邢契莘、田文华等为学科教官.第—期学生于1924年冬毕业,计39名.第二期学生于1926年毕业,计20名。第一期留学法国学生8名,于1925年毕业。留学法国学习机械者5名,于1926年毕业。
1928年9月东北当局将航空学校并入讲武堂,改为航空教育班,以陈海华为教育长.聘请日本空军军官小泽真沼、田边牧四郎、冈田已三夫为教官。派王卫民、张念夕、朱玉堂等12人入班,受侦察及轰炸训练,1年毕业&该班并成立机械士兵教导队,将各部队之机械士兵轮流调入训练,半年毕业.&
1930年3月聘日军航空各兵种专科教官12员,将全部飞行人员编为教导队,分侦察、战斗、轰炸3个班受专科训练,每期半年,共2期.同年7月又成立空军战术班,派姜兴成、陈鸿陆、金恩心、王聚有等16人人班受训:讲授课程为空军战术原则和空军战术作业,学期1年.&
1932年东北航空教育班基于"九.一八"事变,并入中央航校。&
东北空军部队&&
&&&&1924年开始.东北建立5个飞行队:飞鹏队,张学良为队长;飞虎队,赵延绪为队长;飞鹰队,伊里布为队长;飞豹队,赵翔陆为队长;飞龙队,俄国人古得连为队长;陈海华、万咸章,梁上桷、王立序、章斌为各队队副。&
1926年成立东北海防飞行训练队,黄社旺为队长,当年6月毕业5人.该月改为水面飞机队,以黄社旺为队长,沈永祥为队副。同年2月改委徐世英为飞鹰队队长.姜兴成为飞虎队队长,陈海华为飞鹏队队长,章斌为飞龙队队长,赵翔陆为飞豹队队长.王卫民、王维祥、金恩心、明世功等为队副。
1927年因对南京和武汉正府作战,将飞鹰队改为3个支队。由陈鸿陆、王聚有、金恩心分任第一、第二、第三支队支队长。
1928年9月,徐世英为大队长,陈鸿陆、姜兴成、葛曰冰、聂恒裕、雷根等为队长,明世功、金恩心等11人为中队长。
1931年6月成立派遣总队,以陈鸿远为总队长,金恩心为第一队队长,沈永祥为第二队队长。
四、山东空军&
1925年,张宗昌创办山东航空教练所于济南城西南辛庄。同年10月,东北军派飞豹队全队归张宗昌指挥。同年国民二军李纪才部为配合郭松龄倒戈出兵山东,正面相持于界首,李纪才另派兵由东侧山路袭取济南,张宗昌派飞机往复轰炸,李部不支退去.后张派飞机轰炸李纪才兖州指挥部,因飞机发生故障,被迫降落,人员为国民二军俘虏,翌年1月放回。
1926年,山东航空教练所改编为山东航空处,赵天豪为处长。5月间改编飞豹队为直鲁联军航空司令部,赵翔陆为司令,袁振铭为副司令,下设飞豹、飞雁、飞雕3个队,以盛建漠为飞豹队队长.王荣光为飞雁队队长,袁兆绅为飞雕队队长。
1927年4月.航空司令部被裁并入航空处,尹升日为处长。9月毕业之学生被分编为飞龙、飞虎2个队,尹升日兼任飞龙队队长,耿煜升为飞虎队队长.&
1928年3月,尹升日被免职,聂恒裕继任、5月又改山东航空处为直鲁联军航空司令部,以聂恒裕任司令,下设2个队,王惟一为第一队队长,金恩心为第二队队长。7月王、金等将直鲁联军飞机10架飞投东北军,其余飞机及器材亦陆续运出关外,改隶东北航空。&
韩复榘主鲁,于1931年11月在第三集团军军事教育团组设航空班,未几作罢.1934年初,孙桐岗、孙昭明购飞机四五架,但亦无成效;至1935年人员及飞机悉交国民傥中央.
山东空军之教育,自日成立山东航空教练所,以赵天豪为所长,张纳稚为教育长,聘请法国人、德国人及日本人5名为飞行教官。1926年2月航空教育由航空处教育科主办。1927年3月聂恒裕任教育长。4月任命张焕钧为教育长。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