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可以帮助我,石敬瑭简介(后晋)[转载]浅谈如何进行中国古代诗歌教学(完全修改稿)非常感谢

[转载]浅谈如何进行中国古代诗歌教学(完全修改稿)
&&&&&&&&&&&&&
浅谈如何进行中国古代诗歌教学
&&&&&&&&&&
(完全修改稿)
在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收有大量的古代诗歌。这些诗歌,不但思想情感丰富,意蕴深厚,而且清新自然、脍炙人口,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审美性。这对学生的审美意识教育,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都具有极为重大的作用。那么,怎样进行古代诗歌教学,实现古代诗歌教学目标?对此,我们认为,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以及古代诗歌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注重朗读,感受语音美
汉语是一种富有音乐美的语种。汉语语音层面主要包括节奏和音律两种形态。节奏是汉语语音在一定时间里呈现的长短、高低和轻重等有规律的起伏状况;而音律是由汉字声调(在古诗中就是平仄)、语调和韵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节奏是诗歌的生命。就格律诗而言,五言诗每句三个节奏,七言诗四个节奏,平仄声在一句中交替出现,韵是在相邻或相间的诗行或文句末尾之间形成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语音状况。它们和谐统一在一起,产生语音美或音乐美。不但给读者心理上的愉悦感,而且传达出特定的神韵,表现出特定的意味。如,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七言诗四个节奏,每一句平仄有规律地交替出现,形成一种高低起伏的节奏感,而诗句押“秋”、“流”、“州”韵,使整首诗产生和谐的旋律。这样,不但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旋律美,而且更好地表达作者内心情感。在中国,古体诗也有其独特的音韵特征,如,李白的名著《蜀道难》,为了更好地表现情感,在语言运用上采用了散文化句式,长短错落,加上“天”、“然”、“烟”、“颠”等字的运用,使之在音韵上层层相叠,而且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旋律。因此,在错落有致的诗句中同样产生了节奏感,产生韵律美。正如古人评价此诗:“妙在起伏。”但是,语音美只有在朗读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才能获得审美享受。
第二,注重字词,感受炼字美
文学是语言艺术。诗,特别是中国的古代诗歌,要在短小的篇幅内表现尽可能多的内容,尤其需要精美的语言。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诗贵活句,贱死句。”诗歌中的“活句”、“活字”(活词)有如画龙点睛,能使全诗的艺术形象活起来,赋予形象以生命的作用。这就是说,语言要有生命,用有生命的语言构成有生命的艺术形象。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中的“泉眼”与“细流”着一“惜”字,“树阴”与“小池”用一“爱”字,优美的境界全出,这是多么富有生命力的情境。它不仅表现了事物间的普遍联系,而且赋予事物以生命,化无情为有情。又如,杜甫的诗句“江间破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诗中的“涌”、“接”,不但使诗歌富有形象性,动态性,而且大大增强诗歌活泼的生命力。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抓住这些关键的词语,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感悟,而且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
第三,注重意象,提高认识美
意象,是中国美学中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概念,是抒情文学作品构成的重要因素。在作品中,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是经过诗人的心灵‘化’出来的艺术符号”,属于“第二自然”。意象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情感性,它往往运用于抒情文学作品中。从中国诗歌文化来说,许多意象不但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情感,而且凝聚着中华文化的内涵,表情功能极强。一个意象一经产生,或经过诗人反复运用而固定,自然积淀着相应的文化内涵,不但情感深厚,而且渗透了理性,成为一定思想情感的载体。这样,诗人可以根据表达需要而自由选用;读者读到这些意象词语,也就容易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像“折柳”、“南浦”、“长亭”、“游子”、“落叶”、“孤帆”、“浮云”、“落日”、“秋日”、“月光”等,在诗词中,往往与离愁别恨有关,成为表达相思离别的符号。比如,宋代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词中“庭院”这一意象,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其意象意义是“抒发少妇思念征人的怨情”。诗人用它统摄以下的意象:“杨柳”、“
堆烟”、“ 帘幕”、“ 泪眼”、“ 乱红”、“
秋千”等,使之巧妙结合,形成深邃的艺术意境,从而表现了闺中思妇那复杂的内心感受。
第四、注重意境,感受情感美
意境“是指诗歌中心灵化了的生活场景。它是由意象与意象的有机组合而形成的”。(胡山林《文学欣赏引论》河南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文论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说过“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意境即为“第二自然”,因此,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富于生命、韵味无穷等特点。意象与意象的组合所形成的时空形态(也叫“场”),使诗歌形成了“空框结构”,也成形成了“召唤结构”。这样的结构,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这中间之美召唤着读者去想象,去思考,让读者徜徉其中,感受着诗歌所蕴含那无尽的审美意蕴和审美情韵。如,柳宗元的《江雪》,可以说,诗歌描绘的生活场景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这种“寒雪独钓”的画面,是诗人的心灵幻化出的“第二自然”。它召唤着读者去思考,去想象。一个清高孤傲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形象出现在脑海,而且从这个形象中,更感受到它所蕴含的一种精神境界——追求心灵自由和行动自由。可以说,这首诗的意境是深远的,意蕴更是深刻的。因此,在教学中,注重诗歌的意境,不但感受到诗歌完美和谐的艺术美,而且在含蓄蕴藉中,获得余味无穷的情感美。
第五、注重手法,感受技法美
艺术手法或技巧,是形式美的体现。根据现代文学艺术思想,一定的形式(技巧)不但有助于思想情感的表达,而且自身也表现出一定的意义的。可以说,在诗歌艺术中,艺术形式与作品的内容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而诗歌意蕴及其意境的形成,与诗人巧妙地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技巧)相联系。可以说,在诗歌创作中,一定的艺术技巧是缺少不了的,巧妙地运用这些艺术手法或技巧,不但有助于提高诗歌的形象性、艺术性,增强艺术表达效果,而且更好的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诗歌常见的艺术手法或技巧有白描、比喻、夸张、衬托、拟人、象征等。在诗歌创作中,如,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人运用了夸张的写法。王安石的《梅花》运用了是衬托的手法,它用冬天的白雪,来衬托报春的白梅。白雪是高洁的,但白梅凌寒而开,冒雪而放,又有幽香透出,比白雪更加高洁。在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运用艺术手法或技巧的运用,不但增强诗歌的形象性,而且把无生命的东西写活,赋予诗歌以生命,巧妙地表达思想感情。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如果理解了这些艺术技巧,不但有助于理解诗的意蕴,而且学会了怎样进行审美的方法,从而提升审美能力。
第六、知人论世,感受深层美
“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文学欣赏方法,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现代文学大家鲁迅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他们都强调了在文学鉴赏中必须了解作者的性格、生平经历,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等。
文学作品是一定社会生活和作家生活历程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作品反映的生活,一般都是作家感受、体验、理解、认识了的社会生活,有些内容甚至是作家的亲身经历。因此,在鉴赏文学作品主题的时候,了解作家的经历、思想、创作意图,对于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是非常重要的。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是柳宗元因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被贬,到达永州时写的。因为革新失败,诗人被削官降职,流放荒蛮。此时他虽然到了江南,但保守派对他政治上的打击迫害并未停止,面对严酷的政治环境,柳宗元毫不屈服。因此,写作《江雪》一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作者在诗歌中,刻画了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不惧风雪严寒,独自江边垂钓的老渔翁的意象。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歌时,不会认为这是真实的人或事。因而,老渔翁是诗歌的焦点,客观上说,老渔翁是一个象征体。他是诗人用来表现了自己身处逆境而坚持操守、毫不妥协的精神品格。
文学作品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或对人生的感悟的结果。在作品中,不管作家写的是现实题材,还是历史题材,抑或是神话题材,都是作家对所处时代精神的体现或外化,都不可避免地或直接或间接地打上时代烙印。因此,在文学鉴赏中,注重考察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即作品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写出了作品。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就是在“安史之乱”的特殊背景下写出来的,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感受到诗歌的意蕴以及诗人所蕴含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又如,《古诗十九首》主要内容是反映东汉末年动乱不安之中中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诗歌除了表现游子思妇离别相思的惆怅,还有表现人生无常、功名不就的苦闷以及及时行乐的思想。现在不知道诗歌的作者情况,对这些思想这样理解?对此,如果能论世,问题就迎刃而解。从历史来看,东汉末期,政治黑暗,文人失意,加上当时道家思想盛行,所以滋生出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思想就是很自然了。因此,在教学中,注重知人论世,对于学生了解作品的深层意义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抓住艺术形象是前提,把握艺术技巧是关键,分析词句是基础,只要注重诗歌的特点,更有助于提高古代诗歌教学效果,有效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浅谈如何进行中国古代诗歌教学(完全修改稿)
&&&&&&&&&&&&&
浅谈如何进行中国古代诗歌教学
&&&&&&&&&&
(完全修改稿)
在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收有大量的古代诗歌。这些诗歌,不但思想情感丰富,意蕴深厚,而且清新自然、脍炙人口,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审美性。这对学生的审美意识教育,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都具有极为重大的作用。那么,怎样进行古代诗歌教学,实现古代诗歌教学目标?对此,我们认为,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以及古代诗歌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注重朗读,感受语音美
汉语是一种富有音乐美的语种。汉语语音层面主要包括节奏和音律两种形态。节奏是汉语语音在一定时间里呈现的长短、高低和轻重等有规律的起伏状况;而音律是由汉字声调(在古诗中就是平仄)、语调和韵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节奏是诗歌的生命。就格律诗而言,五言诗每句三个节奏,七言诗四个节奏,平仄声在一句中交替出现,韵是在相邻或相间的诗行或文句末尾之间形成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语音状况。它们和谐统一在一起,产生语音美或音乐美。不但给读者心理上的愉悦感,而且传达出特定的神韵,表现出特定的意味。如,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七言诗四个节奏,每一句平仄有规律地交替出现,形成一种高低起伏的节奏感,而诗句押“秋”、“流”、“州”韵,使整首诗产生和谐的旋律。这样,不但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旋律美,而且更好地表达作者内心情感。在中国,古体诗也有其独特的音韵特征,如,李白的名著《蜀道难》,为了更好地表现情感,在语言运用上采用了散文化句式,长短错落,加上“天”、“然”、“烟”、“颠”等字的运用,使之在音韵上层层相叠,而且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旋律。因此,在错落有致的诗句中同样产生了节奏感,产生韵律美。正如古人评价此诗:“妙在起伏。”但是,语音美只有在朗读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才能获得审美享受。
第二,注重字词,感受炼字美
文学是语言艺术。诗,特别是中国的古代诗歌,要在短小的篇幅内表现尽可能多的内容,尤其需要精美的语言。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诗贵活句,贱死句。”诗歌中的“活句”、“活字”(活词)有如画龙点睛,能使全诗的艺术形象活起来,赋予形象以生命的作用。这就是说,语言要有生命,用有生命的语言构成有生命的艺术形象。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中的“泉眼”与“细流”着一“惜”字,“树阴”与“小池”用一“爱”字,优美的境界全出,这是多么富有生命力的情境。它不仅表现了事物间的普遍联系,而且赋予事物以生命,化无情为有情。又如,杜甫的诗句“江间破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诗中的“涌”、“接”,不但使诗歌富有形象性,动态性,而且大大增强诗歌活泼的生命力。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抓住这些关键的词语,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感悟,而且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
第三,注重意象,提高认识美
意象,是中国美学中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概念,是抒情文学作品构成的重要因素。在作品中,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是经过诗人的心灵‘化’出来的艺术符号”,属于“第二自然”。意象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情感性,它往往运用于抒情文学作品中。从中国诗歌文化来说,许多意象不但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情感,而且凝聚着中华文化的内涵,表情功能极强。一个意象一经产生,或经过诗人反复运用而固定,自然积淀着相应的文化内涵,不但情感深厚,而且渗透了理性,成为一定思想情感的载体。这样,诗人可以根据表达需要而自由选用;读者读到这些意象词语,也就容易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像“折柳”、“南浦”、“长亭”、“游子”、“落叶”、“孤帆”、“浮云”、“落日”、“秋日”、“月光”等,在诗词中,往往与离愁别恨有关,成为表达相思离别的符号。比如,宋代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词中“庭院”这一意象,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其意象意义是“抒发少妇思念征人的怨情”。诗人用它统摄以下的意象:“杨柳”、“
堆烟”、“ 帘幕”、“ 泪眼”、“ 乱红”、“
秋千”等,使之巧妙结合,形成深邃的艺术意境,从而表现了闺中思妇那复杂的内心感受。
第四、注重意境,感受情感美
意境“是指诗歌中心灵化了的生活场景。它是由意象与意象的有机组合而形成的”。(胡山林《文学欣赏引论》河南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文论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说过“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意境即为“第二自然”,因此,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富于生命、韵味无穷等特点。意象与意象的组合所形成的时空形态(也叫“场”),使诗歌形成了“空框结构”,也成形成了“召唤结构”。这样的结构,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这中间之美召唤着读者去想象,去思考,让读者徜徉其中,感受着诗歌所蕴含那无尽的审美意蕴和审美情韵。如,柳宗元的《江雪》,可以说,诗歌描绘的生活场景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这种“寒雪独钓”的画面,是诗人的心灵幻化出的“第二自然”。它召唤着读者去思考,去想象。一个清高孤傲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形象出现在脑海,而且从这个形象中,更感受到它所蕴含的一种精神境界——追求心灵自由和行动自由。可以说,这首诗的意境是深远的,意蕴更是深刻的。因此,在教学中,注重诗歌的意境,不但感受到诗歌完美和谐的艺术美,而且在含蓄蕴藉中,获得余味无穷的情感美。
第五、注重手法,感受技法美
艺术手法或技巧,是形式美的体现。根据现代文学艺术思想,一定的形式(技巧)不但有助于思想情感的表达,而且自身也表现出一定的意义的。可以说,在诗歌艺术中,艺术形式与作品的内容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而诗歌意蕴及其意境的形成,与诗人巧妙地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技巧)相联系。可以说,在诗歌创作中,一定的艺术技巧是缺少不了的,巧妙地运用这些艺术手法或技巧,不但有助于提高诗歌的形象性、艺术性,增强艺术表达效果,而且更好的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诗歌常见的艺术手法或技巧有白描、比喻、夸张、衬托、拟人、象征等。在诗歌创作中,如,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人运用了夸张的写法。王安石的《梅花》运用了是衬托的手法,它用冬天的白雪,来衬托报春的白梅。白雪是高洁的,但白梅凌寒而开,冒雪而放,又有幽香透出,比白雪更加高洁。在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运用艺术手法或技巧的运用,不但增强诗歌的形象性,而且把无生命的东西写活,赋予诗歌以生命,巧妙地表达思想感情。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如果理解了这些艺术技巧,不但有助于理解诗的意蕴,而且学会了怎样进行审美的方法,从而提升审美能力。
第六、知人论世,感受深层美
“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文学欣赏方法,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现代文学大家鲁迅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他们都强调了在文学鉴赏中必须了解作者的性格、生平经历,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等。
文学作品是一定社会生活和作家生活历程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作品反映的生活,一般都是作家感受、体验、理解、认识了的社会生活,有些内容甚至是作家的亲身经历。因此,在鉴赏文学作品主题的时候,了解作家的经历、思想、创作意图,对于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是非常重要的。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是柳宗元因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被贬,到达永州时写的。因为革新失败,诗人被削官降职,流放荒蛮。此时他虽然到了江南,但保守派对他政治上的打击迫害并未停止,面对严酷的政治环境,柳宗元毫不屈服。因此,写作《江雪》一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作者在诗歌中,刻画了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不惧风雪严寒,独自江边垂钓的老渔翁的意象。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歌时,不会认为这是真实的人或事。因而,老渔翁是诗歌的焦点,客观上说,老渔翁是一个象征体。他是诗人用来表现了自己身处逆境而坚持操守、毫不妥协的精神品格。
文学作品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或对人生的感悟的结果。在作品中,不管作家写的是现实题材,还是历史题材,抑或是神话题材,都是作家对所处时代精神的体现或外化,都不可避免地或直接或间接地打上时代烙印。因此,在文学鉴赏中,注重考察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即作品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写出了作品。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就是在“安史之乱”的特殊背景下写出来的,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感受到诗歌的意蕴以及诗人所蕴含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又如,《古诗十九首》主要内容是反映东汉末年动乱不安之中中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诗歌除了表现游子思妇离别相思的惆怅,还有表现人生无常、功名不就的苦闷以及及时行乐的思想。现在不知道诗歌的作者情况,对这些思想这样理解?对此,如果能论世,问题就迎刃而解。从历史来看,东汉末期,政治黑暗,文人失意,加上当时道家思想盛行,所以滋生出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思想就是很自然了。因此,在教学中,注重知人论世,对于学生了解作品的深层意义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抓住艺术形象是前提,把握艺术技巧是关键,分析词句是基础,只要注重诗歌的特点,更有助于提高古代诗歌教学效果,有效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浅谈如何进行中国古代诗歌教学(完全修改稿)
&&&&&&&&&&&&&
浅谈如何进行中国古代诗歌教学
&&&&&&&&&&
(完全修改稿)
在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收有大量的古代诗歌。这些诗歌,不但思想情感丰富,意蕴深厚,而且清新自然、脍炙人口,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审美性。这对学生的审美意识教育,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都具有极为重大的作用。那么,怎样进行古代诗歌教学,实现古代诗歌教学目标?对此,我们认为,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以及古代诗歌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注重朗读,感受语音美
汉语是一种富有音乐美的语种。汉语语音层面主要包括节奏和音律两种形态。节奏是汉语语音在一定时间里呈现的长短、高低和轻重等有规律的起伏状况;而音律是由汉字声调(在古诗中就是平仄)、语调和韵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节奏是诗歌的生命。就格律诗而言,五言诗每句三个节奏,七言诗四个节奏,平仄声在一句中交替出现,韵是在相邻或相间的诗行或文句末尾之间形成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语音状况。它们和谐统一在一起,产生语音美或音乐美。不但给读者心理上的愉悦感,而且传达出特定的神韵,表现出特定的意味。如,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七言诗四个节奏,每一句平仄有规律地交替出现,形成一种高低起伏的节奏感,而诗句押“秋”、“流”、“州”韵,使整首诗产生和谐的旋律。这样,不但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旋律美,而且更好地表达作者内心情感。在中国,古体诗也有其独特的音韵特征,如,李白的名著《蜀道难》,为了更好地表现情感,在语言运用上采用了散文化句式,长短错落,加上“天”、“然”、“烟”、“颠”等字的运用,使之在音韵上层层相叠,而且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旋律。因此,在错落有致的诗句中同样产生了节奏感,产生韵律美。正如古人评价此诗:“妙在起伏。”但是,语音美只有在朗读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才能获得审美享受。
第二,注重字词,感受炼字美
文学是语言艺术。诗,特别是中国的古代诗歌,要在短小的篇幅内表现尽可能多的内容,尤其需要精美的语言。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诗贵活句,贱死句。”诗歌中的“活句”、“活字”(活词)有如画龙点睛,能使全诗的艺术形象活起来,赋予形象以生命的作用。这就是说,语言要有生命,用有生命的语言构成有生命的艺术形象。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中的“泉眼”与“细流”着一“惜”字,“树阴”与“小池”用一“爱”字,优美的境界全出,这是多么富有生命力的情境。它不仅表现了事物间的普遍联系,而且赋予事物以生命,化无情为有情。又如,杜甫的诗句“江间破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诗中的“涌”、“接”,不但使诗歌富有形象性,动态性,而且大大增强诗歌活泼的生命力。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抓住这些关键的词语,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感悟,而且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
第三,注重意象,提高认识美
意象,是中国美学中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概念,是抒情文学作品构成的重要因素。在作品中,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是经过诗人的心灵‘化’出来的艺术符号”,属于“第二自然”。意象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情感性,它往往运用于抒情文学作品中。从中国诗歌文化来说,许多意象不但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情感,而且凝聚着中华文化的内涵,表情功能极强。一个意象一经产生,或经过诗人反复运用而固定,自然积淀着相应的文化内涵,不但情感深厚,而且渗透了理性,成为一定思想情感的载体。这样,诗人可以根据表达需要而自由选用;读者读到这些意象词语,也就容易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像“折柳”、“南浦”、“长亭”、“游子”、“落叶”、“孤帆”、“浮云”、“落日”、“秋日”、“月光”等,在诗词中,往往与离愁别恨有关,成为表达相思离别的符号。比如,宋代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词中“庭院”这一意象,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其意象意义是“抒发少妇思念征人的怨情”。诗人用它统摄以下的意象:“杨柳”、“
堆烟”、“ 帘幕”、“ 泪眼”、“ 乱红”、“
秋千”等,使之巧妙结合,形成深邃的艺术意境,从而表现了闺中思妇那复杂的内心感受。
第四、注重意境,感受情感美
意境“是指诗歌中心灵化了的生活场景。它是由意象与意象的有机组合而形成的”。(胡山林《文学欣赏引论》河南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文论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说过“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意境即为“第二自然”,因此,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富于生命、韵味无穷等特点。意象与意象的组合所形成的时空形态(也叫“场”),使诗歌形成了“空框结构”,也成形成了“召唤结构”。这样的结构,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这中间之美召唤着读者去想象,去思考,让读者徜徉其中,感受着诗歌所蕴含那无尽的审美意蕴和审美情韵。如,柳宗元的《江雪》,可以说,诗歌描绘的生活场景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这种“寒雪独钓”的画面,是诗人的心灵幻化出的“第二自然”。它召唤着读者去思考,去想象。一个清高孤傲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形象出现在脑海,而且从这个形象中,更感受到它所蕴含的一种精神境界——追求心灵自由和行动自由。可以说,这首诗的意境是深远的,意蕴更是深刻的。因此,在教学中,注重诗歌的意境,不但感受到诗歌完美和谐的艺术美,而且在含蓄蕴藉中,获得余味无穷的情感美。
第五、注重手法,感受技法美
艺术手法或技巧,是形式美的体现。根据现代文学艺术思想,一定的形式(技巧)不但有助于思想情感的表达,而且自身也表现出一定的意义的。可以说,在诗歌艺术中,艺术形式与作品的内容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而诗歌意蕴及其意境的形成,与诗人巧妙地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技巧)相联系。可以说,在诗歌创作中,一定的艺术技巧是缺少不了的,巧妙地运用这些艺术手法或技巧,不但有助于提高诗歌的形象性、艺术性,增强艺术表达效果,而且更好的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诗歌常见的艺术手法或技巧有白描、比喻、夸张、衬托、拟人、象征等。在诗歌创作中,如,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人运用了夸张的写法。王安石的《梅花》运用了是衬托的手法,它用冬天的白雪,来衬托报春的白梅。白雪是高洁的,但白梅凌寒而开,冒雪而放,又有幽香透出,比白雪更加高洁。在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运用艺术手法或技巧的运用,不但增强诗歌的形象性,而且把无生命的东西写活,赋予诗歌以生命,巧妙地表达思想感情。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如果理解了这些艺术技巧,不但有助于理解诗的意蕴,而且学会了怎样进行审美的方法,从而提升审美能力。
第六、知人论世,感受深层美
“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文学欣赏方法,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现代文学大家鲁迅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他们都强调了在文学鉴赏中必须了解作者的性格、生平经历,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等。
文学作品是一定社会生活和作家生活历程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作品反映的生活,一般都是作家感受、体验、理解、认识了的社会生活,有些内容甚至是作家的亲身经历。因此,在鉴赏文学作品主题的时候,了解作家的经历、思想、创作意图,对于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是非常重要的。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是柳宗元因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被贬,到达永州时写的。因为革新失败,诗人被削官降职,流放荒蛮。此时他虽然到了江南,但保守派对他政治上的打击迫害并未停止,面对严酷的政治环境,柳宗元毫不屈服。因此,写作《江雪》一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作者在诗歌中,刻画了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不惧风雪严寒,独自江边垂钓的老渔翁的意象。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歌时,不会认为这是真实的人或事。因而,老渔翁是诗歌的焦点,客观上说,老渔翁是一个象征体。他是诗人用来表现了自己身处逆境而坚持操守、毫不妥协的精神品格。
文学作品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或对人生的感悟的结果。在作品中,不管作家写的是现实题材,还是历史题材,抑或是神话题材,都是作家对所处时代精神的体现或外化,都不可避免地或直接或间接地打上时代烙印。因此,在文学鉴赏中,注重考察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即作品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写出了作品。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就是在“安史之乱”的特殊背景下写出来的,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感受到诗歌的意蕴以及诗人所蕴含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又如,《古诗十九首》主要内容是反映东汉末年动乱不安之中中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诗歌除了表现游子思妇离别相思的惆怅,还有表现人生无常、功名不就的苦闷以及及时行乐的思想。现在不知道诗歌的作者情况,对这些思想这样理解?对此,如果能论世,问题就迎刃而解。从历史来看,东汉末期,政治黑暗,文人失意,加上当时道家思想盛行,所以滋生出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思想就是很自然了。因此,在教学中,注重知人论世,对于学生了解作品的深层意义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抓住艺术形象是前提,把握艺术技巧是关键,分析词句是基础,只要注重诗歌的特点,更有助于提高古代诗歌教学效果,有效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祖石敬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