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版本高上玉皇化工行愿经玉帝宝诰

玉皇大帝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太上臺星 應變無停 驅邪縛魅 保命護身
 智慧明淨 心神安寧 三魂永久 魄無喪傾
 丹朱口神 吐穢除氛 舌神正倫 通命養神
 羅千齒神 卻邪衛真 喉神虎賁 氣神引津
 心神丹元 令我通真 思神鍊液 道炁長存
 靈寶天尊 安慰身形 弟子魂魄 五臟玄冥 
 青龍白虎 隊仗紛紜 朱雀玄武 侍衛我身
安土地神咒
 元始安鎮 普告萬靈 嶽瀆真官 土地衹靈
 左社右稷 不得妄驚 回向正道 內外澄清
 各安方位 備守壇庭 太上有命 搜捕邪精
 護法神王 保衛誦經 皈依大道 元亨利貞
大聖元始安鎮大天尊
淨天地神咒
 天地自然 穢氣分散 洞中玄虛 晃朗太元
 八方威神 使我自然 靈寶符命 普告九天 
 乾羅答那 洞罡太玄 斬妖縛邪 度人萬千
 中山神咒 元始玉文 持誦一遍 卻病延年
 按行五嶽 八海知聞 魔王束首 真聖衛軒
 凶穢消散 道德成全
皈命& 攝魔摒穢大天尊
 天地玄宗 萬炁本根 廣修億劫 證吾神通
 三界內外 惟道獨尊 體有金光 覆映吾身
 視之不見 聽之不聞 包羅天地 養育群生 
 誦持萬遍 身有光明 三界侍衛 五帝司迎
 萬神朝禮 役使雷霆 鬼妖喪膽 精怪亡形
 內有霹靂 雷神隱名 洞慧交徹 五炁騰騰
 金光速現 覆護真人
 道由心洽 心假香傳 香爇玉爐 心存帝前
 真靈下盼 仙旆臨軒 臣今關告 逕達九天
 琳琅振響 世界肅清 河海靜默 山嶽吞雲
 五靈合炁三辰吐芬 昊天敕命 召集群真 
 十方大帝 兵馬紛紜 率領部眾 環列壇庭
 神王侍衛 威將隨臨 鬼精滅爽 邪魔摧傾
 天無雜穢 地鮮妖氛 空明洞慧 上達玉京
 寂寂至無蹤 虛峙劫仞阿 豁落洞玄文
 誰測此峙遐 一入大乘路 孰計年劫多
 不生亦不滅 欲生因蓮花 超淩三界途
 慈心解世羅 真人無上德 世世為仙家
玉光普照天尊
 仰啟三清境 無上三寶尊 仰啟大羅天
 無上玄穹主 仰啟三清界 侍宸諸真眾
 妙道難思議 造入資玄門 妙經抉玄蘊
 導引塵迷趣 臣今淨三業 口誦及心持
 惟願大慈悲 開受臣所請 慈光燭卑賤
 聰聽聆音聲 願臣諷誦時 響徹十方界
 成就一切願 如經所稱述 從此漸進修
 成道事諸聖
志心皈命禮
 玉清聖境 清微天宮 鬱羅蕭臺之中 森羅淨霐之上 現有為之梵相 具無極之神通 敷演真玄 破無有色空之礙 拯提趣類 絕智愚高下之分 妙用難窺 靈機罔測 大悲大願 大聖大慈& 無量度人元始天尊
志心皈命禮
 上清真境 禹餘天宮 紫微瓊臺之中 玄都玉京之上 接元始虛皇之統系 超西那玉國之根苗 入忝米珠 盡挹真玄之精粹 在香林苑 屢談秘要之筌蹄 妙德難思 神通莫擬 大悲大願 大聖大慈& 無量度人靈寶天尊
志心皈命禮
 太清仙境 大赤天宮 巍巍金闕之高 渺渺瓊霄之上 降生於無量數劫 說法於萬二千天 五千秘言 融三才之妙道 八十餘度 接六趣之眾生 聖德崇高 玄功廣博 大悲大願 大聖大慈 無量度人道德天尊
志心皈命禮
 妙有真境 彌羅上宮 曩示現國王之身 即根本帝尊之質 始相湛寂 實至玄至
妙以難言 嗣位繼傳 妙無等無 倫而相踵 聖父之慈悲父 至尊之最上尊 稱讚難窮 皈依莫盡 大悲大願 大聖大慈& 光嚴妙樂國王聖父天尊
志心皈命禮
 妙有真境 彌羅內宮 慈顏烜春日之和 懿範凜秋霜之肅 純全梵炁先天地以素存 化現妙身 歷後妃而示應 具一炁胚胎之始 寓帝身生化之殊 萬化祖根 眾生慈母 大悲大願& 大聖大慈  寶月光皇后聖母
志心皈命禮
 紫金金闕 白玉玉京 住妙有之境中 處玄真之天上 功成道備 故妙相卓冠於諸天 心廣體胖 故慈光遍燭於三界 位尊而上極無上 道妙而玄之又玄 真聖宗師 天人依仗 大悲大願 大聖大慈& 穹蒼聖主玉皇大天尊
志心皈命禮
 光嚴國內 妙樂土中 聖母凝神夢於虛無 道君授玉質於恍惚 慈愛和遜 弗貪萬乘之尊榮忍辱仁柔 不憚億劫之修累 功高無比 德重難踰 大悲大願 大聖大慈& 現無量功德之身玉皇大天尊
志心皈命禮
 尊居帝位 高處天宮 遍遊于一切白玉京中& 普現于十方黃金闕內 定而能應 去來自在以無拘 合而可分 變化圓通而莫測 演清靜解脫之道 濟沈迷憂苦之徙 自然而然 非識可識 大悲大願 大聖大慈& 現清靜自然之身玉皇大天尊
志心皈命禮
昔為王嗣 苦建玄功 三千餘劫之脩行 有如一日 億萬生靈之拯度 廣及十方 雖法身由胎臟之胚 諒聖體本道原之變化 不壞不滅 杳亡杳存 大悲大願 大聖大慈& 現神明堅固不壞真空無上法身玉皇大天尊
 臣等自從無始劫 無明煩惱覆真心
 常行殺盜與邪淫 兩舌妄言並綺語
 誹謗大乘真正教 鬥亂親朋離間人
 貪嗔癡暗縱三心 喜怒愛惡增七慢
 歷劫罪根難記憶 多生業垢莫能量
 皈依上聖大慈悲 發露真心伸懺悔
 萬劫千生諸罪垢 願從懺悔悉消除
 將此身心奉上真 惟願罪根悉原宥
 願眼常玉毫相 願耳常聞說法聲
 願鼻常嗅眾妙香 願舌常讚無上道
 願身不染邪淫穢 願意常存正信心
 發願上報四重恩 發願下濟三塗苦
 廣運慈悲憐一切 廣行方便度眾生
 仰惟玉帝大慈悲 加護願心悉成就
太上無極大道
三十六部尊經
玄中大法宗師
 大哉元始 無量度人 演清靜教 登引天真
 玄座說法 寂然無聲 玉帝放光 喜慶難言
 是為心傳 亦日天根 大圓滿咒 瑤章洞文
 集以成書 敷落神真 
 臣今東向誦 願與天齊年
 存亡俱證果 永度愛河津
 注想金容 稱揚寶誥
志心皈命禮
太上彌羅無上天 妙有玄真境 渺渺紫金闕& 太微玉清宮 無極無上聖 廓落法光明& 寂寂浩無宗 玄範總十方 湛寂真常道& 恢漠大神通& 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太極分高下 輕清上屬天 人能修至道
 身迺作神仙 行滿三千數 時了四萬年
 丹臺開寶笈 金口永流傳& 大聖玉皇赦罪大天尊
清微天宮神通品第一
爾時元始天尊在清微天中,玉京金闕,七寶玄苑,玉皇宮殿,升光明座,與無鞅數眾,宣說靈寶清淨真一不二法門。是時,玉皇尊帝,與諸真聖、飛天大聖、無極神王、靈童玉女、九千萬人,清齋建節,侍在側焉。於時,玉帝知時,欲至,即於會前,舉六通力,放大光明,遍照諸天,無極梵刹,一切境界,皆大震動。十方無極,一切世界,俱同琉璃玻璃,無有隔礙。十方來眾,並乘五色瓊輪,琅與碧輦,九色玄龍,十絕羽蓋。麟舞鳳唱,嘯歌□□。靈妃散花,金童揚煙。贊詠洞章,浮空而來。是時,梵天一切金仙、大乘菩薩,四眾八部,承斯光照,皆來金碧九霞,流景飛雲玉輿。慶霄四會,三辰吐芳,飛香八湊,旋繞道前。雨眾妙花,如雲而下,遍覆會前。是時其光遍照諸天,下燭下方無極世界,同玄都境凡。彼人間,上近九天,通接交連,至親至邇。凡彼下方,無極世界,山陵坡阪,溝澗溪谷,緬平如掌。六合至邇,三境非遙。天寶台殿,星羅人間,瓊瑰羅列,朗耀雲衢。七寶欄□,以界道路。玉樹仙花,□燦珠實。景秀丹田,芝草綿覆。時彼下方,皆見諸天鈞天妙樂,隨光旋轉,自然振響。又複皆見鸞嘯鳳唱,飛鳴應節,龍戲麟盤,翔舞天端。諸天寶花,零亂散落,遍滿道路。是時凡聖□異,幽暗開光。天人悅慶,踴躍歡欣。凡仰觀劫仞,寶台俯眄,紫雲彌羅。是諸世界一切人民,感臻道□,白首面皺,皆得化度。紺發朱顏,少壯幼稚,轉得形容,光澤美好。苦惱痊平,普蒙解脫,安我快然。天下歌謠,欣國太平。當爾之時,神風遐著,萬氣揚津。天震地裂,枯骨更生。沉屍飛魄,皆起複形。□都鐵圍,長夜九幽,即時破壞。地獄苦魂,化生諸天。三惡道苦,一時解脫。時諸罪輩,以斯光力,得生十方諸大天宮。爾時玉皇,即分其身,遍於十方諸大天宮。令諸天宮,自然化現白玉為京,黃金為闕,七寶玄苑,大光明殿,具光明座。幢節□蓋,異寶奇花,遍佈是處。爾時玉皇即以所分之身,遍於是處白玉京中,黃金闕內,七寶玄苑,大光明殿,光明座上,普為十方,演說清淨解脫之道。時化玉帝,各以無量天真大聖、妙行真人、靈妃玉女,侍列左右。是諸玉女,顏容姝妙,端麗奇特。天珍異寶,莊嚴身相。言音清澈,眾所樂聞。如是諸女其身,複出微妙解脫自然之香,是香芬馥,周遍諸天極妙樂土,及諸大地,一切福處六道。一切眾生,聞是香者,普蒙開度。所謂天道、人道、魔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若諸天道,一切天人,或有能聞是此香者,五衰四相,永得除滅,轉增天福。若諸人道,王臣兆庶,或有能聞是此香者,即得人天長壽之樂。身或滅度,乃得脫殼屍解之道。若諸魔道,一切諸魔,或有能聞是此香者,安處天宮,鬥戰之苦,各得休息。若諸地獄道,一切眾生,或有能聞是此香者,離地獄苦,得淨土樂。若諸餓鬼道,一切餓鬼等,或有能聞是此香者,即得飽滿,無饑渴惱。若諸畜生道,一切畜生,或有能聞是此香者,脫畜生苦,得智慧樂。爾時諸生天罪眾,既得生是勝天宮,已緣承慈光攝愛之故。便得覺悟,各各明瞭罪福因緣,與諸眷屬,作天伎樂,來詣帝前。是諸眾等,各各含悲,俱發聲言。前後經千劫萬劫,不見三光,常處黑暗三惡道中,多受苦惱。伏蒙玉帝方便放光,憫救我等,皆生天上,是諸惡業,悉皆滅盡,無諸系滯,皆得往生。仰朝玉帝,各到道場,是諸生天,一切罪眾,說是語已,稽首復位。爾時玉帝出大妙音,普告十方諸天聖眾:
" 汝等諦聽,此諸罪輩,曠劫以來,縱無明性,造十惡業。六塵遍染,三業縈纏。肆意任心,曾無覺悟。陰罪陽過,日積月深。背道違真,順邪棄正。舉心運念,動結愆尤。遂使命過之後,身落三塗,不得解脫。若非今日,遇是法筵,何由出離。
" 爾時諸天化身玉帝,即以神通不動其所,移接天人,皆令得至清微天宮,玉清聖境,元始會下。是諸眾等,不覺不知。是時天尊眾會,見是十方玉帝化身,普皆來集天尊會前,如無邊明鏡,照諸影像,互相容入。時諸大眾,稽首瞻仰玉帝化身。聖中最尊,增長清信,益加志樂心無退轉起大堅固。時諸天人,邇得生天,忽睹天尊勝會道場,清淨第一,無為功德之所莊嚴踴躍歡喜,一時作禮,歎未曾有。爾時十方諸化玉帝,俱複一體,從法座起,北向長跪。天尊言曰:
" 往昔去世有國,名號光嚴妙樂。其國王者,名曰淨德。時王有後,名寶月光。其王無嗣,嘗因一日,作是思惟:我今將老而無太子,身或崩歿,社稷九廟,委付何人?作是念巳,即便敕下詔諸道眾,於諸宮殿,依諸科教,懸諸□蓋,清淨嚴潔,廣陳供養,六時行道,遍禱真聖。已經半載,不退初心。忽夜,寶月光皇后夢太上道君與諸至真,金姿玉質,清淨之儔,駕五色龍輿,擁耀景旌,陰明霞。蓋是時,太上道君安坐龍與,抱一嬰兒,身諸毛孔,放百億光,照諸宮殿,作百寶色。幢節前道,浮空而來。是時皇后心生歡喜,恭敬接禮長跪道前,白道君言:
" 今王無嗣,願乞此子為社稷主。伏願慈悲,哀憫聽許。 " 爾時道君答皇后言: " 願特賜汝。 " 是時皇后禮謝道君,而乃收之。皇后收已,便從夢歸。覺而有孕,懷胎一年,於丙午歲正月九日午時,誕于王宮。當生之時,身寶光焰,充滿王國。色相妙好,觀者無厭。幼而敏慧,長而慈仁。於其國中,所有庫藏,一切財寶,盡將散施窮乏困苦、鰥寡孤獨、無所依怙、饑餓癃殘,一切眾生。仁愛和遜,歌謠有道。化及遐方,天下仰從。歸仁太子,父王加慶。當爾之後,王忽告崩。太子治政,俯念浮生,告敕大臣,嗣位有道。遂舍其國,於普明香嚴山中修道功成,超度過是劫已曆八百劫,身常舍其國為群生,故割愛學道於此後經八百劫,行藥治病,拯救眾生,令其安樂。此劫盡已,又曆八百劫,廣行方便,啟諸道藏,演說靈章,恢宣正化。敷揚神功,助國救人,自幽及顯。過此已後,再曆八百劫,亡身殞命,行忍辱,故舍己血肉。如是修行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號曰:清淨自然覺王如來教諸菩薩。頓悟大乘正宗,漸入虛無妙道。如是修行,又經億劫,始證玉帝。說是語已,法筵清眾,異口同聲,歎未曾有。爾時,眾中有一玉女,名曰:夜光,從座而起,嚴整衣冠,從容雅步,長跪道前,白天尊言:
" 臣宿昔何幸,仰侍御前。親奉供養,已經億劫。三清境界,金闕王京,寂淡逍遙,快樂自在。嬉遊聖域,餐聽法音,未嘗見此稀有之事。不審向來光內所現,十方諸天,變現聖境,皆有玉帝應化法身。天真大聖,妙行真人,靈妃玉女,以為侍衛。是諸玉女,相貌端嚴,形體姝妙,出眾妙香,無與等者。複蒙玉帝,神通移接,今皆普集在清微天。未審今此玉女,以何因緣,得證如是無上色身。恩惟聖慈,示以未悟。爾時天尊謂夜光玉女言:
" 汝固初入聖流,雖有智慧,未能明瞭。此諸玉女,乃自往昔無量劫中,修諸妙行,具解脫門,同清淨信,同清淨解,同清淨念,同清淨行,同清淨身,同清淨心,同清淨意,同清淨果,同清淨報,同大慈心,同大悲心。覆護眾生,如母撫念,愛於赤子。奉戒專一,冥心大道。清齋弘誓,千萬劫中,尊奉玉帝。此諸玉女,非實是女,皆天至真,為度群生,現玉女身。是故身色神通,智慧隱顯,變化與帝同焉。
" 爾時,夜光聞是說已,心得開悟,稽首歡喜,默然復位。爾時,高虛清明天主與諸天眷屬,馭八景鸞輿蔭九光寶蓋。奏玄歌妙樂,詠無量洞章。散天寶花,噴天真香。飛步遊空,來詣道前。承天尊玉帝威神之力,是諸寶花即於空中化一寶蓋,蔭覆大眾,無不周遍。是時高虛清明天主見此稀有,稽首長跪,白天尊玉帝言:
" *臣懈怠,後會法筵。今日吉慶,與此法橋,幽顯聖凡,普沾聖澤,放大光明。現稀有相,上照諸天,四梵六欲,一切樂土。諸真聖眾,睹此光明,悉皆雲集。下照下方,無極世界,同玄都境,近接九天。靈風奏樂,宮商相和,激朗雲庭,皆成洞章。一切眾生,鹹臻道化。酆都鐵圍,長夜九幽,一切地獄,受苦眾生,盡承光力,皆生諸天,得受快樂。今日所散天寶奇花,旋結成蓋,遍覆大眾,盡承斯光,威神之力。臣等千劫良因,九天運會,皇道蕩蕩,正法興隆。今日大吉,咸仰玄功。
" 是時高虛清明天主以偈贊玉帝曰: " 金闕玄穹主,高上玉皇尊。妙相冠諸天,慈光燭三界。真聖妙道師,天人依仗師。大乘垂法語,真一指迷途。功德若虛空,讚揚無窮盡。
" 是穹蒼主,浩劫之尊。妙見妙知,無等無倫。湛寂真靜,杳亡杳存。上聖上靈,大神通光明,藏大丈夫,開化人天,教道無窮。大慈大悲,流煥法輪。為度群生,是號玉皇。穹蒼真老,妙圓清淨。智慧辯才,至道至尊。開度眾生,故放是光。爾時高虛清明天主說偈讚歎已,天尊普告四眾雲:
" 是帝身,即道身也,非常體也。是無量功德之身,是清淨自然之身,是神明堅固,不壞真空,無上法身。威靈恢廓,名聲周遍。無幽不開,神奇堂堂,難可稱焉。是帝非有為功德之所熏修。而帝昔難下生人間,多劫行化,示大神通。而身清淨,末嘗不在金闕分身變化,應現隨方,利濟群生。超升道岸,普垂教法,開悟後人。依按奉行,登真成道。以斯功德之所莊嚴,是故光明常充諸天,神智妙達,莫可度量。是身光明,皆具妙號:所謂大神通光、大慈悲光、大喜舍光、大忍辱光、大平等光、大柔和光、大自在光、大利益光、大如意光、大智慧光、大吉祥光、大解脫光、大歸依光、大功德光、大圓滿光、大無礙光、無能勝光。是故汝等欲見是帝,乃不可得者,緣以汝等,尚於身口,不舍結習,煩惱行業。由是障故,不能得睹是帝慈顏。吾今為汝時會眾等,宣示斷障之法,汝等大眾,宜各奉行。
" 時諸大眾,不勝喜躍,各於至尊幾前,稽首作禮,俱欲願聞。天尊言曰:
" 斷障之法,當生大悲,無起疑惑,無起貪嗔,無起淫欲,無起嫉妒,無起殺害,無起凡情,無起凡思,無起昏垢,無起聲色,無起是非,無起憎愛,無起分別,無起高慢,無起執著。凝神澄慮,萬神調伏。心若太虛,內外貞白。無所不容,無所不納。無令外邪,亂其至道。牽失真宗,敗其靈根,盜其至寶。致爾萬劫,永墮凡流,透入俗網,萬魔來攻。百千萬劫,不聞妙法。鬼神執誅,從生入死。是故汝等,應當志心善護真宗,無令喪失。如前所說,如是諸障,汝等各各當除斷之。身得清淨,超度諸難,是名道寶。持法棟樑,更當修奉。是此經典,如近是帝,生尊重心。注想尊容,稱揚尊號。然後汝等,得睹慈顏,咸蒙護度,普聞妙法。親奉供養,永無流轉。
" 是時四眾聞已歡喜,歎未曾有。
太上大光明圓滿大神咒品第二
爾時天地始祖五老上帝稽首長跪,白天尊言: " 伏聞高上玉皇,慈念蒼生,普放神光,照燭法界。六凡四聖,普叨道蔭。竊以凡夫短景,劫運將終,正道宜行,以濟兆民。使修真之子,有期輕舉;末代丞民俱獲壽考。自昔元始洞玄靈寶赤書玉篇真文,生於元始之先,空洞之中。天地未根,日月未光,幽幽冥冥。無祖無宗,無氣無象,無色無名,無形無緒,無音無聲,混沌太無。靈文庵藹,乍存乍亡。二儀待之以分,太陽待之以明。靈圖革運,玄象推遷,乘機應會,於是存焉。玉帝授臣靈寶秘篆,大不可思議神咒,故天地得之而分判,三景得之而發光。靈文鬱秀,洞映上清,發乎始青之天而色無定方。支勢曲折,不可尋詳。元始煉之於洞陽之館,冶之於流火之庭。鮮其正文,瑩發光芒。洞陽氣赤,故號赤書。靈圖既煥,萬帝朝真。飛空步虛,旋行上宮。燒香散花,口詠靈章。是時天降十二玄瑞,地發二十四應上。慶九天之靈奧,贊三天之寶明。神風既鼓,皇道鹹暢。元始登命,太真按筆,玉妃拂筵,鑄金為簡,刻書玉篇。五老掌錄,秘於九天靈都之館。玉女典香,太華執巾,玉童侍衛,玉陛朝軒。九天上書,非鬼神所聞,故天寶之以致浮,地秘之以致安;五帝掌之以得鎮,三光乘之以高明,上聖奉之以致神,高尊賞之以致真,五嶽從之以得靈,天子得之以致治,國祚享之以太平。實靈文之妙德,乃天地之玄根。威靈恢廓,普加無窮;蕩蕩大化,為神明之宗。其量莫測,巍巍乎太空。明真有格,今當以行。是時元始革運,玄象開圖。靈文鬱秀,神表五方。分判天地,開化萬靈,此太宗之業,可得暫披於靈韞乎!今皇道敷暢,澤被十方。仰觀劫運,真風宜行。臣私心實欲使靈蔭八遐,風灑蘭林。寒條仰希華陽之繁,朽
& 骨灰 & 蒙受靈澳之津。仰對元慈,下伸丹懇。惟顧哀憫,俯念蒼生。不審靈寶玉篇真文,可得見授下教於未聞者乎?
" 於是元始天尊撫幾高抗,凝真遐想。觀時已至,普謂時會一切真聖,論定陰陽,推數劫會。移較河源,檢錄天度,選擇種人。指拈太無,嘯朗九玄。念無開聽於陳辭,有若閉礙求真之路。是時五老上帝啟問不己,良久,元始天尊乃垂眄□之容,慨爾歎曰:
" 微乎!深哉!子今所叩,豈不遠乎!此元始靈寶之玄根,空洞自然之真文。生天立地,開化神明;施鎮五嶽,安國康民。靈寶玄妙,為萬物之尊。天發玄瑞,靈應自然。今三天運,六天道行,雜法開化,當有三萬六千種道,以擇來者之心。此法運訖三龍之後,庚子之年,雜氣普消,諸天慶會,吾真道乃行。今且可相付當錄於上館,未得行於下世。玄科有禁,不得便傳,子可詣靈都紫微上宮,聽天音于金格,取俯仰于神王,然後當使得備天文以總禦元始之天也。
" 於是五老上帝與諸真聖,清香執戒,徘徊靈路,嘯命十天。上詣上清太玄玉都寒靈丹殿紫微上宮,受俯仰之格。乃知天真貴重,難可即聞。還乃,更詣元始道前,諮以禁戒之儀,遜謝不逮。是時天尊慈顏湣喻靈關廓開登,命五老上帝,開洞陽之館,披九光八色之韞,靈錦之囊,出元始靈寶赤書玉篇真文、金書玉篆、微妙秘密、運禦乾坤、大光明圓滿大神咒玉章,以付五老上帝,及諸真聖,使依玄科,按法以傳。是時東方安寶華林青靈始老蒼帝所受神咒誥命:
" 東方九氣,始皇青天。碧霞鬱壘,中有老人。總校圖錄,攝氣舉仙。二十四字,青帝秘文,書於九天元台。主召九天上帝,校神仙圖錄。歲星輔肝,角亢鎮真。氐房心尾,四景迴旋。箕主七辰,正鬥明輪。承氣捕非,掃除災群。三十二字秘文,書於紫微宮東華殿。主名星官,正天分度。東山神咒,攝召九天。赤書符命,制會酆山。束魔送鬼,所誅無蠲。悉詣木宮,敢有稽延。三十二字秘文,書于東華玄靈之館。主攝鬼魔,正九天氣。下制東河,溟海水神。大劫洪災,蛟龍負身。水府開道,通徑百千。上帝赤文,風火無間。三十二字秘文,書於九天東北王闕丹台。主攝東海水帝,大劫洪災,召蛟龍及水神事。此東方九氣靈寶玉篇真文,合一百二十字,皆太上無上大光明圓滿大神咒,空洞自然之書。一名生神保真洞玄章,一名東山神咒,一名青帝八威策文。右玉皇誥命,以錫東方安寶華林青靈始老蒼帝九氣天君,令統禦東方諸天諸地、日月星宿、名山靈洞、水府泉宮、上聖高尊、真仙聖眾、一切威靈、符命所臨,如誥奉行。南方梵寶昌陽丹靈真老赤帝所受神咒誥命:
" 南方丹天,赤帝玉堂。中有大神,號曰赤皇。上炎流煙,三氣勃光。神仙受命,應會太陽。三十二字赤帝秘文,書於九天洞陽之館。主召九天神仙,圖錄金名。熒惑輔心,井鬼守房。柳星張翼,抗禦四鄉。軫總七宿,回轉天常。召運促會,正道驛行。三十二字秘文,書於三氣丹台,題於西南正陽。主召星官,明慶數正天分。赤文命靈,北攝□山。束送魔宗,斬滅邪根。符教所討,明列罪原。南山神咒,威伏八方。群妖滅爽,萬試摧亡。四十字秘文,書於西南陽正玉闕。主制北酆,正鬼氣。南河水帝,太伯龍王。祝咒流行,普掃不祥。洪水飛災,上召蛟龍。開除水徑,千道萬通。敢有千試,攝送火宮。赤書所告,莫有不從。
" 四十八字秘文,書於西南陽正西闕。主攝南海水帝,大運交期,洪水四出,召蛟龍及水神事。此南方三氣靈寶玉篇真文,合一百五十二字,皆太上無上大光明圓滿大神咒,空洞自然之書。一名南靈通天寶靈經,一名九天無上之上咒,一名赤帝八威策文。右玉皇誥命,以錫南方梵寶昌陽丹靈真老赤帝三氣天君,令統禦南方諸天諸地、日月星宿、名山靈洞、水府泉宮、上聖高尊、真仙聖眾、一切威靈,符命所臨,如誥奉行。中央寶劫洞清玉寶元靈元老黃帝所受神咒誥命:
" 中央總靈,黃上天元。始生五老,中皇高尊。攝氣監真,總領群仙。典錄玄圖,宿簡玉文。催運上氣,普告萬神。四十字黃帝秘文,書于太玄玉寶玄台。主召神仙,玉簡宿名,總歸仙氣。鎮星輔脾,回度北元。魁□主非,截邪斬根。□□□□,掃穢除氛。□正玄鬥,明度天關。九天符命,金馬驛傳。四十字秘文,書于玄都玉台。主攝星官,正天度數。敕攝北帝,遏塞鬼門。剪除不祥,莫有當前。十六字秘文,書于玄都玉台。主攝北帝,正天氣,檢鬼精。中山神咒,召龍上靈。制會黃河,九水河源。不得怠縱,善惡悉分。千妖萬*,上對帝君。敢有千試,太陽激憤。赤書玉字,宣告普聞。 " 四十八字秘文,書于玄都玉台四壁,以攝中海水帝,四泉之水,洪災湧濫之數。主召水神,止蛟龍事。此中央一氣靈寶玉篇真文,合一百四十四字,皆太上無上大光明圓滿大神咒,空洞自然之書。一名寶劫洞清九天靈書,一名黃天大神咒,一名黃帝八威策文。右玉皇誥命,以錫中央寶劫洞清玉寶元靈元老黃帝一氣天君,令統禦中央皇天后土、日月星宿、名山靈洞、水府泉宮、上聖高尊、真仙聖眾、一切威靈,符命所臨,如誥奉行。西方七寶金門皓靈皇老白帝所受神咒誥命:
" 西方素天,白帝七門。金靈皓映,太華流氛。白石峨峨,七氣氤氳。上有始生,皇老大神。總領肺氣,主校九天。檢定圖錄,制召上仙。四十八字白帝秘文,書於九天素靈宮,北軒之上。主召仙氣,舉仙道也。太白檢肺,奎婁守魂。胃昂華觜,主制七關。參總鬥魁,受符北元。二十四字秘文,書于金闕玄□,主攝白帝星官,正明天度。赤書玉字,九天正文。攝召萬氣,普歸帝君。十六字秘文,書于九天金闕三圖之館,以攝六天鬼氣。西山神咒,八威七傳。符水上龍,名山送雲。在所校錄,同到帝門。輔衛上真,斬滅邪源。若有不祥,截以金關。赤書符命,風火驛傳。
" 四十八字秘文,書于九天金闕三圖之館。主攝西海水帝,制水中萬怪惡毒之精。召雲龍,以防水旱之災也。此西方七氣靈寶玉篇真文,合一百三十六字,皆太上無上光明圓滿大神咒,空洞自然之書。一名金真寶明洞微篇,一名西山神咒,一名白帝八威召龍文。右玉皇誥命,以錫西方七寶金門皓靈皇老白帝七氣天君,令統禦西方諸天諸地、日月星宿、名山靈洞、水府泉宮、上聖高尊、真仙聖眾、一切威靈、符命所臨、如誥奉行。北方洞陰朔單鬱絕五靈玄老黑帝所受神咒誥命:
" 北方玄天,五氣徘徊。中有黑帝,雙皇太微。總領符命,仙煉八威。青裙羽衤屬,龍文鳳衣。上帝所舉,制到玉階。四十字黑帝秘文,書于鬱單無量玄元紫微臺北軒之內,主召諸真人神仙圖錄。北辰輔腎,鬥牛衛扉。女虛危室,豁落四開。璧總七星,執凶糾非。卻災掃穢,明道動輝。三十二字秘文,書於天心北元玄鬥中。主攝北方星官,正天氣也。北山神咒,激陽起雷。流鈴煥落,攫天鎮威。北□所部,萬妖滅摧。二十四字秘文,書於北方洞陰朔單鬱絕元台。主攝天魔北帝,制伏惡神萬鬼事。九河傾訖,鳥母群飛。蛟龍通道,水陌洞開。赤文玉書,驛龍鳳馳。二十四字秘文,書於洞陰朔單鬱絕元台。以攝北海水帝,制水中萬精。主召蛟龍,興雲致雨以負身。此北方五氣靈寶玉篇真文,合一百二十字,皆太上無上大光明圓滿大神咒,空洞自然之書。一名本命紫微元神生真寶明文,一名北山神咒,一名黑帝八威制天文。右玉皇誥命,以錫北方洞陰朔單鬱絕五靈玄老黑帝五氣天君,令統禦北方諸天諸地、日月星宿、名山靈洞、水府泉宮、上聖高尊、真仙聖眾、一切威靈,符命所臨,如誥奉行。道言是大神咒者,元始之妙言,玉皇之真誥;上清自然之靈書,九天始生之玄劄;空洞之靈章,上聖之秘語,玉晨之尊典。成天立地,開張萬真。安神鎮靈,成生兆民。匡禦運度,保天長存。上制天機,中檢五靈,下策地□。嘯命河源,連役陰陽,召神使仙,此至真之妙文。神應自然,致天高澄。令地固安,保鎮五嶽,萬品存馬。玉帝昔授五老上帝,是時五老跪捧其章,秘題靈都之館。天真皇人昔書其文,掌之于上清真境太玄玉都、寒靈丹殿紫微上宮,累經劫運,而其文保固天根,無有毀淪,與運推遷。是大神咒,混之不濁,穢之愈清;毀之不滅,滅之極明。大有之文,天真所尊,自光真名,帝圖刻簡,昭示來生。斯文隱秘,不得窺聞。有得之子,保萬氣長存。勤行修奉,克致神仙。
玉皇功德品第三
爾時玉虛上帝白天尊言: " 惟願慈悲,願為四眾帝釋等,及四梵天王、一切諸人、一切諸仙、及未來一切眾生、持是經人,說利益事。
" 爾時天尊告玉虛上帝言: " 快哉斯問!不亦善乎!汝以慈悲□念眾生,故請問於我。 " 天尊言曰: " 若有三界十方無量國土,及國王大臣,或兵戈並起,疫氣大行,水旱蟲蝗,凶災饑饉。是其國君後妃、太子宰輔大臣,當發慈悲,為其黎庶,遍敕國內州縣鎮宰,令諸道流,清淨嚴潔,於其觀內。設大齊醮,六時行道,為轉此經。當得國土清平,五穀豐熟,黎庶安泰。若複有人入諸山林,遇毒惡獸,但能存想一念真經,山神衛護,猛獸自退,終不害己。若入江入海,采寶求珍,值遇惡風,如法持念是此真經,風浪頓止,安穩達岸。若在軍陣,戈戟既接,兩刃相交,存心默念,是此真經,是諸惡賊,悉自退散。若在牢獄枷鎖之中,淨心定慮,存念真經,冤枉自伸,即得解脫。若為邪精鬼賊眾苦所加,如法持念是此真經,眾邪遠避,自然除愈。若人為求嗣息,如法尊重,持念此經。帝敕天曹,明檢丹籍,九品之內,四果仙人,運應數合,謫降下生。為其作子,才辯明慧,人中尊貴。若婦人臨難之月,如法持念是此真經,即得母子平安,生福德男女,人所愛敬。若為求官進職,爵祿亨達,貴遇人君。如法持念是此真經,即得職務遷轉,子孫榮貴,世世不絕。若人欲求資財殷富,如法奉持是此真經,即得財寶充溢,衣食自然慶流,子孫傳之萬世。若人被諸惡星之所照,臨困苦床枕,如法持念是此真經,是諸惡星返降吉祥。若人命過應入地獄,注名惡籍。父母師長,夫妻男女,當為亡人持念真經。或安置道場,□花供養,即得亡者鬼籍盡除,神生淨土。同苦罪眾,咸蒙護度,承斯勝利,皆生天上。又此經所在之處,常有十天至真大聖、無極飛天神王、侍衛供養。持是經人、當得自稱為正一真人。是人在處,自得十方至真至聖、金剛力士、潛護其人,如護己身。若出若入,遊行之處,百邪避路,魔鬼殄除,精靈伏藏。一切災殃,不能侵近。是持經人,命欲終時,更不見諸地獄惡相,即見天宮一切玉女持幢下迎,而生天上。如天福盡,下生人間,即得千生萬生中,常為國王大臣。聖賢慶會,國土清平,人民樂業。常得宿性通明,遵奉大道,輾轉修持,至登道岸。是持經人,獲福如是。又若有持是經人,若雨下時,起大悲心,如法向空念此經三卷一遍,其雨所沾,面所向方,一切眾生,五逆十惡,一切重罪,悉皆消滅,一切重病,便得痊癒。是諸眾生,命終之後,不墮地獄,神生淨土,蓮花化生,何況持是經者。又若有持是經人,若行于道路,值大風起吹,是持經之人,觸身之塵,是塵所沾。一切眾生、一切惡業,悉皆滅盡,更不墮三惡道,當生天上。故知持經功德,不可思議。是持經人,若在江在河在海,沐浴其身,是水所沾,其中眾生魚鱉黿鼉,一切水族,是諸眾罪,悉得除滅。盡此一報之身,命過之後,更不受胎卵濕化一切等身。是持經人,口出一切語言,或善或惡,一切天魔外道,聞者皆是清淨法音。是持經人,若遇諸神廟,能為其神誦詠是經。是諸鬼神,得聞是經,即脫鬼趣,登真仙道,恭敬是人,如奉是帝。若人在世不孝父母,不敬三寶,殺生偷盜,邪淫妄語,作種種極重罪業。將命終時,若有道心正信眾生於其亡者,未氣斷時,起大悲心,於其頭邊,念帝尊號。或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乃至百遍千遍,是其亡者生前所造諸不善業,悉得消滅,更不墮諸惡趣,神升九天,何況受持是此經者。又若複有人自從往劫乃至今身,輪轉人天,漂沉世域,積千愆萬過在於己身。若遇是持經人,影暫映其身,如為帝光之所攝受。或與同語,或聞其聲,如奉帝言道語之所慰諭。彼人罪障,永得除滅。又若持是經人,造作長□,書帝名號於其□上。懸諸長竿,或在觀宇,或在家庭。是□被諸風吹,所指方面,一切眾生,皆沾勝利,一切惡業,悉得除滅。又若有持是經人,書帝名號在一切有聲物上,或鐘或磬,鈴鐸鐃鈸,一切道具法事之屬。或以道場,或以戰擊,或被風觸,是聲出時,或遠或近。一切眾生聞是聲己,所有罪障悉得清淨。又若有持是經人,了悟生死,深入山林,修真學道。或時登臨,上山顧望,目所及處,山林溪穀,舍生品類,有形無形,胎卵濕化,動植飛潛,種種諸類,所有罪業,永得除滅。身心清淨、命終生天,何況受持是此經者。當知是人,即是道藏功德身也。爾時天尊謂玉虛上帝言:
" 今我略說,未盡其妙。若廣說之,凡流邪見疑惑不信。是經功德,窮劫難言。
" 爾時玉虛上帝聞是說已,心生歡喜,不勝踴躍。瞻仰慈顏,稽首讚歎而作頌曰:
" 九天之上,謂之大羅。玉京金闕,雲層峨峨。中有天帝,仁慈惠和。至道無敵,降伏眾魔。天寶靈符,玉律金科。神仙億萬,幢□眾多。聞者罪滅,永出愛河。是號玉皇,穹蒼真老。妙圓清淨,智慧辯才,至道至尊。三界師,混元祖,無能勝主,四生慈父,高天上聖,大慈仁者。十號圓滿,萬德周身,無量度人,撥生死苦。
" 爾時玉虛上帝說是頌及十號已,是諸天眾,異口同音,歎未曾有。&
天真護持品第四
爾時昊天上帝,聞說經法,從座而起,長跪帝前,白言玉帝,願為大眾及諸人天持是經人,說利益事。爾時玉皇尊帝與方便意,開利益門,宣玉匱科,傳靈寶法,告於昊天上帝言:
"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受持功德。扶危拔苦,利益存亡,神妙之事。 " 眾真稽首,俱發聲言: " 第子等今日幸聞湛然常住之法,莫不上福三界諸天,下消三塗毒害。惟願慈悲湣臣等,故演斯妙義。
" 玉帝告曰: " 若有眾生孝養父母,恭敬三寶,竭忠於君;不殺不盜,不淫不妒,不嗔不恨,不驕不詐;奉戒持齋,冥心大道;生尊重心,持誦是經,我即敕下周流沙界,遍傳十方無極世界。我敕東方東華帝君青騎、神仙兵馬、無鞅數眾,悉命下降,覆護受持是此經者。我敕東南扶桑大帝、與其部眾、神仙兵馬、無鞅數眾、悉令下降,覆護受持是此經者。我敕南方朱陵大帝赤騎、神仙兵馬、無鞅數眾,悉令下降,覆護受持是此經者。我敕西南太華元老、與其部眾、神仙兵馬、無鞅數眾,悉令下降,覆護受持是此經者。我敕西方皓靈皇老白騎、神仙兵馬、無鞅數眾、悉令下降,覆護受持是此經者。我敕西北皇天上帝、與其部眾、神仙兵馬、無鞅數眾,悉令下降,覆護受持是此經者。我敕北方紫微帝君黑騎、神仙兵馬、無鞅數眾,悉令下降,覆護受持是此經者。我敕東北沖虛天君、與其部眾、神仙兵馬、無鞅數眾,悉令下降,覆護受持是此經者。我敕中央天皇大帝昆侖蒼老黃騎、神仙兵馬、無鞅數眾,悉令下降,覆護受持是此經者。我敕上方來和天君、名山大洞、神仙兵馬、無鞅數眾,悉令下降,覆護受持是此經者。我敕下方一切金仙、四眾八部、及諸眷屬,悉令下降,覆護受持是此經者。我敕十方飛天神王、飛天大神、三官四聖、二曜九星、北斗南斗、東西中鬥、二十八宿、周天眾星、金剛力士神王等眾,各與部眾,悉令下降,覆護受持是此經者。我敕降魔力士、四天門王、五嶽四瀆、及余諸山四海、九江十二河源、山林川澤、一切主者,令與眷屬,覆護受持是此經者。諸險惡處,令得安穩。我敕所在一切土地靈官並溝渠等,一切諸大力鬼王,皆令覆護受持是此經者。令眾魔外道,悉皆懾伏,潛形遁跡,高飛海外,遠避他方。如是山林社稷、廊廟血食之賓,一切鬼神當自消滅。五方行病瘟疫鬼帥、諸惡鬼神,並風王水怪、孽龍妖神、土精木魅,儘自消滅。五虛六耗,夢寐乖常,野道咒詛蟲毒之類,皆自消滅。心欲願者,一切如意,皆得滿足。是持經人,或不依科教,未能修齋,未具淨戒,以能信受尊重景慕是此經典,並同修齋護淨戒者,是人功德坦然無礙,自在消遙,號人中聖。德惠長新,同諸真人。爾時昊天上帝聞是說已,即於帝前乃為歌曰:
" 大哉至道,無形無名。渺渺億劫,黃道開清。神清朗耀,九魂吐精。玉虛澄輝,太霞高明。玉皇開化,溥度天人。三元道養,二象攝生。朽樹故根,已枯複榮。蠢動□息,長生化形。懷胎含孕,俱得生成。亡者命過,魂歸三清。魄受煉度,南宮飛升。今日大吉,皆得光明。五帝鑒映,普告萬靈。天神地□,及諸河源。五嶽四瀆,及諸名山。洞玄洞虛,洞空洞仙。無極大聖,至真尊神。無窮無極,普監度生。惡根斷絕,玄都記名。眾真班列,鹹聽帝言。經是帝敕,保誦持人。至度道岸,無使災侵。我奉帝命,一切鹹聽。
" 爾時昊天上帝說是歌已,告大眾言,此玉皇妙法,語諸聖秘密言。路絕道斷,微妙難思。巍巍大範,為神明之宗。保鎮國土,拔度生死。爾時昊天上帝說是語時,法筵清眾,鹹仰道言,溥得開悟。於是天尊而說偈曰:
" 玉帝功德大,玄理極幽深。生於浩劫前,運化於古今。我今說妙經,湣念諸有情。此誠極妙法,功德中功德。名號最上乘,無比為第一。大光明王尊,威德聖稀有。能破暴惡魔,皆令心降伏。能滅極重罪,皆令得清淨。若人聞是經,或聞是帝名,稽首生恭敬,一切罪消滅。十惡四重罪,五逆害父母,信心一稱名,隨聲盡消滅,保護人天眾。四相與五衰,三塗極重苦。人間見□難,凶年饑饉喪,毒藥及厭魅。刑獄與冤家,軍陣鬥戰苦。山林惡道中,虎豹豺狼等。江海毒龍類,迅雷風雨雹。水火及盜賊,蟲毒所中心。失志發狂亂,蛇蠍毒惡蟲。邪魔凶怪神,伺求人便者。由持是真經,普皆自散滅。惡病久沉綿,夢寐亦不安。非理欲殘命,殄滅不為殃。綠遇是經故,安穩得自在。所有希求願,財寶及富貴。以此經功德,如意皆稱遂。神威自在仙,眾德十一曜。三十二天主,二十八宿王。靈妃玉女等,天神及地□。三界虛空神,江海諸龍王。水火及風神,宮殿與宅舍。山林樹木眾,溝渠井泉神。由持是經故,一切皆擁護。衣食常自然,子孫居富貴。出言人希聞,所至皆恭敬。若為求男女,持誦此真經。帝詔下天曹,落籍天仙人。謫降生其家,為其作男女。顯貴人崇重,七祖盡升仙。光大慶其門,延及父母親。吉祥常熾盛,災障不能侵。是故我今說,大眾宜諦聽。慈悲度一切,皆令達上清。
" 於是天尊普告四眾,凡人持念此經,受持帝號,皆道根深重,宿有善緣。此經尊妙,普度天人。但精心恭奉,家國安寧。保命度災,掃諸不祥。天子王侯,得奉之者,致國太平,凶寇自夷。邊域不爭,兆民歌唱。普天興隆,運推數周,正道當行。有得之者,天真妙重,秘之秘之。
報應神驗品第五
爾時慈悲度□真人、尋聲救苦真人、濟生度死真人、萬福護身真人,俱從座起,越班而出,俱白天尊言:
" 若諸世末,凡夫雖宿有善緣,得遇是經,被諸邪障之汙│本末疑惑,不信是經。功德如是之人,見在過去,於諸地獄,得何罪報?惟願聖慈說其報應惡趣之苦。
" 是時天尊謂四真人雲: " 若諸世間剛強暴惡不善眾生,終日竟夜,對諸道像,無恭敬心,出誹謗語,是罪當墮五無間獄。若得值遇是持經人,設諸方便,誘引勸諭。如是之人,暫滅噁心,信向是經,彼人罪業,淨盡無餘。又若有邪見,愚執惡人,睹持是經,生諸惡逆,偏眼邪視。乃至起一噁心,發一惡言,謗讀言如是持經之人,其罪過是命終之後,墮大地獄,永無出期。何況世間眾生,得遇是經,不生敬仰,穢手汙觸,葷口讀誦,床榻不淨,便將安置;或讀是經,講習俗語,共同戲笑,以為常典。如是之人,命過之後,墮無間獄,永無出期。殃緣九祖,受拷□都。累及後世,害纏子孫。是人於地獄中,曆無量劫,受大苦惱。遇無邊聖,累承救拔,罪惡小減。又遇聖人救拔,得出生餓鬼中。曆千萬劫,不聞漿水之名。鬼報得出,生畜生中。畜生報出,若生人中,更生邊夷外道而複女身,貧寒困苦,癃殘百病,受無量苦。人所棄擲,求生不得,求死不得。輕斯經故,獲罪如是。又若複有人初雖信受,後複慢易。善惡童子,上奏三官,黑簿添名,青編減□。身歿之後,拘閉幽牢,往復三塗,無由解脫。或於見世受種種病,疥癩癱疽,以為果報。憂悲苦惱,日夜相煎。而身或被橫惡所加;或牢獄系鎖非分;自害誤食毒藥;或被虎狼毒蛇之所啖食;或為冤家之所讎對;或行山林值遇惡人,被他屠割,推落崖岸;或被邪精魍魎之所殘害;或值水火之所焚漂;或被刀兵之所橫誅。輕斯經故,橫喪天年。獲如是果,獲如是報,可不悲歟!可不痛歟!故報汝等依此奉行,勿生邪念。若諸念不生,萬緣頓息。塵沙惡業,隨心消散。一切災魔自然殄滅。此經功德,不可思議。是誠無比最上妙法,諸經之王,有大利益,非人勿示。若諸天人,五衰四相,輪回侵逼。能舍除妄想,受持是經,坐招自然,天福益固,身度三界,與道長存。是此經典,無與等,無能勝,是大威德,大神咒。能令一切枯槁便生枝葉,花果茂盛;能除眾生極重苦惱,能令短命眾生而得長壽。此經功德,不可思議,歎莫能盡。若不宿植道本,廣種福業,乃至經名,尚不得聞,何況得見是經。蓋是經依三洞真格八萬劫一傳,此清都至真上聖所寶,秘于玉京金闕宸宮,甚為微妙,難可得遇。如宿有仙骨,當為九天真仙之人。得遇斯文,承斯緣故,後當齋金寶,從師告盟,受之方當。承機應運,乃可付焉。不得輕泄,敬之慎之。
" 之於是天尊重宣此義,為說偈曰: " 設使江河水,波浪能生蓮,慈烏毛能白,如經故難遇。設使龜生毛,堪采為衣服,夜月能消水,如經故難遇。設使蚊蠓足,堪構為舟槁,能載一切重,如經故難遇。設使黃口雀,能銜諸太山,擲之他方界,如經故難過。設使一葉舟,力能載昆侖,浮渡于大海,如經故難遇。設使諸水蛭,口能生巨齒,其大如象牙,如經故難遇。設使蓬蒿業,能覆無鞅界,蔭芘無鞅眾,如經故難遇。設使烏梟類,同樹一巢□,銜食共相飼,如經故難遇。設使兔生角,堪用為梯磴,上窮有頂天,如經故難遇。設使□鼠等,緣於兔角梯,至天能食月,如經故難遇。設使驢顏唇,色如蘋婆果,複能作歌舞,如經故難遇。設使蠅蟲等,能飲鐘石酒,迷荒而沉醉,如經故難遇。
" 爾時天尊宣說偈已,普告四眾。是故持是經人,名功德身,一切有情被其蔭。故持是經人,名神通身,一切吉祥鹹臻集。故持是經人,名清淨身,是諸惡業不能侵。故持是經人,名威德身,天魔異道不能攝。故持是經人,名無等身,上帝謠唱萬神敬。故持是經人,名堅固身,惡劫大難不能損。故持是經人,名道藏身,口出語言鬼神仰。故持是經人,名慈悲身,六道眾生賴其善。故持是經人,名大道身,出入所在無怖畏。故持是經人,名良醫身,善行妙法安樂人。故持是經人,名光明身,常為帝光所攝受。故是持經人,名自在身,天宮妙境神能遊。故持經功德,說不可盡。又若道士至人,能結壇誦經。著新淨衣,於夜半後□寂,獨處清淨室中,叩齒九通,東向端坐,誦詠是經。於是時也,太真禦幾,玉妃拂筵。萬神班列,諸天臨軒。三界侍衛,五帝司迎。然後閉目靜思,存想是經,不覺身處五雲之內,俄見其身光明赫奕。上升天宮,眾真下迎。心有所請,一切應奉。仙丹妙寶,隨意自得。故當依科閉心,奉行此經。乃至三世金仙、十方大聖,皆從此經,依按修奉,故頓得超證無上妙道。是此帝也,諸佛之師,眾聖之王。是故凡夫值遇是經,致以五帝輔翼名,使神仙,禦役神官,運導陰陽。千真敬仰,萬神懾伏。百邪避路,群魔束形。命過之後,即得南宮受煉,飛步上清。逍遙自在,與道長存。又設複世間眾生,曾聞是經,心常渴仰。能於家中擇清淨處,畫帝尊像,日夜虔虔,晨昏濟濟。香花燈果,尊重供養,稱名瞻禮,是人當得三十種上妙功德:一者諸仙贊重,二者先亡天在,三者宿殃解脫,四者所往通達,五者無盜賊事,六者所求遂心,七者除水火□,八者橫事潛消,九者夜夢吉祥,十者疾病不臨,十一者智慧聰明,十二者人見歡喜,十三者衣食豐盛,十四者子孫榮貴,十五者六親見喜,十六者門族和睦,十七者除三惡報,十八者轉女成男,十九者形容端嚴,二十者為國大臣,二十一者生為帝王,二十二者鬼神欽仰,二十三者得宿命通,二十四者諸神護念,二十五者九族受蔭,二十六者處世長年,二十七者有情賴善,二十八者魔王保迎,二十九者決超三界,三十者白日上升。爾時天尊複告四眾,此經功德能碎鐵圍諸山,竭苦海水,破大地獄,拔重罪苦,降暴惡魔,護諸國土。能滅一切惡鬼,能除一切重病,能解一切惡毒,能離一切惡人,能伏一切毒獸,能摧一切邪道。一切諸天,皆令降伏。其餘功德,說不可盡。爾時道場大眾、金仙菩薩、真聖眷屬,聞是說已,歡喜踴躍,稽首敬禮,而作頌曰:
" 大哉至道,無宗上真。上度諸天,下濟幽魂。上無師祖,惟道為身。丹台紫府,金闕玉京。秘此妙法,溥福含靈。滅我萬罪,增我遐齡。萬神朝禮,魔王保迎。功德昌盛,黃錄書名。渺渺億劫,使我長存。
" 於是眾等說是頌畢,稽首皈依,奉辭而退。
【玉皇心印妙經】
 上藥三品 神與氣精 恍恍惚惚 杳杳冥冥
 存無守有 頃刻而成 迴風混合 百日功靈
 默朝上帝 一紀飛昇 知者易悟 昧者難行
 履踐天光 呼吸育清 出玄入牝 若亡若存
 綿綿不絕 固蒂深根 人各有精 精合其神
 神合其氣 氣合體真 不得其真 皆是強名
 神能入石 神能飛形 入水不溺 入火不焚
 神依形生 精依氣盈 不凋不殘 松柏青青
 三品一理 妙不可聽 其聚則有 其散則零
 七竅相通 竅竅光明 聖日聖月 照耀金庭
 一得永得 自然身輕 太和充溢 骨散寒瓊
 得丹則靈 不得則傾 丹在身中 非白非青
 誦持萬遍 妙理自明 
【玉皇心印妙經】終
 誦經後念十遍再誦補闕文
志心皈命禮
金闕玄穹主 高上玉皇尊 諸仙聖師 萬天帝主 演三卷五品之妙法 周十號萬德之洪名 放十七大光明 示三十種功德 拔度生死 運化古今 一萬二千三十六字& 洞玄靈寶高上玉皇本行集經
元始天尊 修煉雷霆 日月交合 星宿璿璣
五炁交結& 運動乾坤 威震霹靂 邪鬼滅形
五明交合 萬道明輝 周行事畢 隨吸歸身
五靈混合 我得長生 囁唎惏軔鏎憈鳴唎憇
憉哼帎唎 大有妙庭
回向懺悔文
龍章鳳篆 已殫歌詠之誠 鶴駕鸞輿 重冀鑒觀之惠 臣謹炷真香 再拜奏啟& 道經師寶 元始萬神 玉光會中一切聖真 恭望恩光 俯垂證鑒 臣向來看誦 高上玉皇本行經一遍 入意 伏念某所宣經典 罔敢不虔 其奈業力障魔 神志錯亂 所立根鈍自然 想來脫略混淆 顛倒重疊 臨文憊意
字誤句差 乖清濁之正音 泥解會之邪見 事奪其志 心不在經 問對起居 斷絕隔越 久誦懈怠 因事忿嗔 嚴潔或涉於垢塵 肅敬或流於褻慢 身口服用之不淨 衣冠禮貌之不虔 供不如儀 處非其地 卷舒揉亂 墜落脫傷 不專不恭 大慚大愧
伏願 慈悲憐憫 赦釋罪愆 庶使誦持得臻感格 所祈所願 如志如心 尚慮經中傳授 或誤刊寫
多訛其師 其人皆懺悔 仗道威力 願罪消除 常轉法輪 普度群品 為如上緣 稽首稱念
太上無極大道
三十六部尊經真文靈符
三清三境虛無三寶天尊
玉皇赦罪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十方眾聖玄中大法師
玉經中無鞅數眾神仙 覃恩不可思議功德
穹蒼聖主 具大神通 分身說法遍天宮   
妙道覺群蒙 功德虛空 賡頌莫能窮    
大聖玉皇滿願大天尊
自皈依道 當願眾生 形神俱妙 與道合真
自皈依經 當願眾生 精持妙典 獲大神通
自皈依師 當願眾生 功圓行滿 應詔飛昇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玉皇大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