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肠绝伤套怎么样白苹州的苹怎么读

《望江南》赏析(2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望江南》赏析(2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案大小:
教材版本:
上传用户:
所属年级:
所属课文:
推荐等级:
★★★★★
解压密码:
下载用户:
下载消费:
&赏析一:这是一首言简意丰的闺怨词,短短27字含蓄不尽地描摹出思妇的千般柔情,倾倒古今无数读者。开头&梳洗罢&三字是略含喜庆的序幕,含有一派深情。正如司马迁《报任安书》所说,&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古时交通不便,信息难通,思妇的心上人虽无归期,但又有随时随地、突然回家的可能性,故此妇每日有此梳妆的功课,一丝不苟,理云鬓,施粉黛,成此柔媚风流之体态。俗语说&久别胜新婚&,思妇不仅时刻盼望着丈夫回来,而且要在丈夫来到时一展自己的照人光彩与青春魅力,唤醒其久违了的夫妻情爱,提高久别乍逢时的爱情质量!&独倚望江楼&是上句&梳洗罢&之后心理及行为的继续与深化,独倚望江楼,天际识归舟,其情殷殷,希望满怀;又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一天,多么不同寻常而富有美感。此句&独&字也有特殊含义,思妇打扮得如此俏丽动人又怕人见,是她羞惭心理的写照。故思妇眺望、企盼情人之举动又有怕人识见的羞怯心绪,是思妇特殊身份的表征,有一种凄清的美感效果。从&梳洗&到&望尽千帆&是一个漫长难耐的焦躁时光,然而却是迷离着玫瑰色梦幻的希望时期。接下来&皆不是&一语猝然将这梦幻扯破,重新将思妇抛向绝望的境地:看来今天又是白等了!一腔愁思又化成了悠悠江水,脉脉斜晖,这是最令人伤心的时刻,白日的梳洗、眺望不仅未能解愁,反而使愁思加重。&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倍添思妇&如之何勿思&的相思之苦。这无知的斜晖与悠悠江水每天此时相拥相恋,缠绵于暮色之中,不忍遽然分手,描画出一幅夕阳无限好的美丽图画,不正是人间夫妇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的某种象征吗。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怎能不让思妇肠断呢?&&肠断&是出自《世说新语&的故事,这里形容思妇极度的相思之苦。&白蒴洲&也非等闲之笔,因&蘋&为水草,蘋、水相依而生,蘋失水则死。妇人不能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不正像那无水之蒴吗!触景生情,能不伤怀?诗贵含蓄,温庭筠此词深谙妇人心理,寥寥数语,写尽思妇不尽情思,堪称千古绝唱。&&赏析二&:&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是写这位女主人公早上起来,匆匆梳洗后,独自倚在望江楼上眺望。从这了了的八个字中,应该可以读出几层意思:&①&梳洗&点明了时间是早上,对下文的傍晚(斜晖)来说也是个伏笔。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词简释》中说这是午睡后的梳洗,时间短去了半天,则下文的&过尽千帆&极言等待之久便无着落,似不可取。&②&梳洗罢&,隐含着女主人公盼归的期望,如果不是有这份心情在,她可能就会象温庭筠在他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词中所说的&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了。&女为悦己者容&,这容是为了心上人才有意义的,正因为她期望中丈夫会回来,希望他看到自己的美好容貌,所以她才会认真梳洗。&③一个&罢&字之后,紧接&独倚&,反映了女主人公急切的心情――她黎明即起,刚一梳洗完毕就匆匆的赶去江楼了。&④从她一早就急急去江楼眺望展开一点,就应该还会想到,她的思念应该不会是早上起床后才突然产生的,她昨天夜里可能是长夜不眠,一夜相思,受尽煎熬;抑或昨夜她梦见吉兆,所以她才急不可耐地早早赶去望江楼。&⑤再进一步,由今天而昨天,由昨天而前天,她是不是日日如此都来这江楼上盼归呢?&⑥一个&独&字,不仅说出了她的孤独,隐含着她与心上人的分离,而且也与下面象征分别的&白苹洲&(详解见下)遥相呼应。&&过尽千帆皆不是&,写出了她希望与失望交替的过程。远处每有一船现影,她便引颈长望,心儿随着船的渐行渐近而渐渐紧张,希望也渐渐高涨,可是船到楼头无情地继续前行,当她意识到这并不是她等待的船儿时,她的失望情何以堪!&可是这时的她还没有完全失望,幻想促使她把目光再次投向远方&&就这样,在无数希望与失望的交替中,她内心的摧伤越来越惨重。同时,这一句也表明了她盼望的时间之久,她的痴情和执着。&千帆&是&千船&的代指,但是这又不仅仅是修辞方法的差别。船在水上,越向远处,越是只能看到帆而不是船。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写的是去船,把它倒过来,不就是这位思妇盼望来船的过程么?所以,一个&帆&字把读者的目光引领到了远处,使读者也像词中的思妇一样极目远望,企盼人归。&&斜晖脉脉水悠悠&,已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了,早上满腔的期望都随落日渐渐黯淡。这斜晖尚且脉脉含情,无限同情女主人公不幸境遇,为什么她盼望的人却如此薄情寡义,弃她于不顾呢?那悠悠流去的水,是女主人公心中不尽的柔情,是她一日日逝去的青春年华,不也是她绵绵不绝的无限愁情么?&&肠断白苹州&,在愁情满怀、斜晖渐去的时候,女主人公的目光偏偏又遇到了他们当年分手的白苹州,这怎么能叫她不肝肠寸断呢?朱光潜认为&把&肠断白苹洲&五字删去,意味更觉无穷。&因前几句已写出一个倚楼等待离人归来却一再失望的思妇形象。&斜辉&句景中有情,足以给人无限联想的空间,再以&断肠&涂饰,便一泻无余,神形俱失,遂成败笔。这是很有道理的。&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望江楼&和&白苹洲&都确有其处,望江楼在四川成都东门外的锦江河畔,白苹洲是唐代的称呼,今称莲花庄,在浙江湖州东南的苕溪之畔。但是在本词中,两者都不是确指。望江楼在这里指江畔思妇眺望之楼,不能单单理解成一个地点。白苹洲,是指江中长有白苹的小渚。白苹是水中一种浮草,色白,古时男女常采苹花赠别,故古诗词中常用白苹洲指代分别之处。&全诗的另一个特色是情感张弛的运用,①&过尽千帆皆不是&里面蕴含了千百个小的情感张弛;②从这一日来说,又是一个大的张弛过程--从早上第一帆满怀期望的紧张眺望,到斜晖中令人断肠的失落;③限于篇幅,词人撷取的只是思妇一日的盼望镜头,但是思妇与情人的分别当不是一日,那么她的思念自然也非一日。在这常年累月的思念中,她的情感不又是一个更大的张弛过程么?&&&作者介绍: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排行十六,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温庭筠少负才华,长于诗赋,然而生性傲岸,好讥讽权贵,因得罪宰相令狐绚而累试不第;又因长期出入歌楼妓馆而为士大夫不齿。仅任过方城尉、隋县尉、国子监助教等微职。温庭筠为晚唐诗词巨匠,其诗因多述个人沦落不遇及男女爱情,与李商隐齐名,号为&温李&。其词与&韦庄&齐名,又称&温韦&,人称花间派词人。温庭筠在语言风格上秾艳绮丽,细腻婉媚,有独特的观察力与表现力,格调高峻而常含悲剧色彩,风格卓著。有《温庭筠诗集》、《金奁集》传世。
下载地址:
[课件][课件][课件][课件][课件]
[试卷][试卷][试卷][试卷][试卷][试卷]
[素材][素材][素材][素材][素材][素材]
[作文][作文][作文][作文]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font color="# 词五首 (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相关
[教案][教案][教案][教案][教案]温庭筠《望江南》原文和译文(含赏析、朗读)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温庭筠《望江南》原文和译文(含赏析、朗读)【点击数:】
初中语文文言学习手册-导航【最新版本,最新译文】――
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译文:梳洗化妆已罢,独自倚靠在望江楼上(眺望)。过完了上千只船儿都不是(心上人船只),只有日落前的余辉含情凝睇着悠悠江水,(让人日日)愁肠寸断于白蒴洲头。注释: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人的生活内容。独:独自,单一。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皆:副,都。不是:不是(自家夫君归来之船)。斜晖:日落前的日光;晖:阳光。脉脉:默默含情达意的样子,这里是拟人手法。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白O;一种开白花的水草,蕨类植物。洲:水边陆地。
赏析一:这是一首言简意丰的闺怨,短短27字含蓄不尽地描摹出思妇的千般柔情,倾倒古今无数读者。开头“梳洗罢”三字是略含喜庆的序幕,含有一派深情。正如《报任安书》所说,“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古时交通不便,信息难通,思妇的心上人虽无归期,但又有随时随地、突然回家的可能性,故此妇每日有此梳妆的功课,一丝不苟,理云鬓,施粉黛,成此柔媚风流之体态。俗语说“久别胜新婚”,思妇不仅时刻盼望着丈夫回来,而且要在丈夫来到时一展自己的照人光彩与青春魅力,唤醒其久违了的夫妻情爱,提高久别乍逢时的爱情质量!“独倚望江楼”是上句“梳洗罢”之后心理及行为的继续与深化,独倚望江楼,天际识归舟,其情殷殷,希望满怀;又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一天,多么不同寻常而富有美感。此句“独”字也有特殊含义,思妇打扮得如此俏丽动人又怕人见,是她羞惭心理的写照。故思妇眺望、企盼情人之举动又有怕人识见的羞怯心绪,是思妇特殊身份的表征,有一种凄清的美感效果。从“梳洗”到“望尽千帆”是一个漫长难耐的焦躁时光,然而却是迷离着玫瑰色梦幻的希望时期。接下来“皆不是”一语猝然将这梦幻扯破,重新将思妇抛向绝望的境地:看来今天又是白等了!一腔愁思又化成了悠悠江水,脉脉斜晖,这是最令人伤心的时刻,白日的梳洗、眺望不仅未能解愁,反而使愁思加重。“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倍添思妇“如之何勿思”的相思之苦。这无知的斜晖与悠悠江水每天此时相拥相恋,缠绵于暮色之中,不忍遽然分手,描画出一幅夕阳无限好的美丽图画,不正是人间夫妇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的某种象征吗。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怎能不让思妇肠断呢?”“肠断”是出自《世说新语&的故事,这里形容思妇极度的相思之苦。“白蒴洲”也非等闲之笔,因“O”为水草,O、水相依而生,O失水则死。妇人不能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不正像那无水之蒴吗!触景生情,能不伤怀?贵含蓄,温庭筠此深谙妇人心理,寥寥数语,写尽思妇不尽情思,堪称千古绝唱。赏析二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是写这位女主人公早上起来,匆匆梳洗后,独自倚在望江楼上眺望。从这了了的八个字中,应该可以读出几层意思: ①“梳洗”点明了时间是早上,对下文的傍晚(斜晖)来说也是个伏笔。唐圭璋先生在《唐宋简释》中说这是午睡后的梳洗,时间短去了半天,则下文的“过尽千帆”极言等待之久便无着落,似不可取。 ②“梳洗罢”,隐含着女主人公盼归的期望,如果不是有这份心情在,她可能就会象温庭筠在他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所说的“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了。“女为悦己者容”,这容是为了心上人才有意义的,正因为她期望中丈夫会回来,希望他看到自己的美好容貌,所以她才会认真梳洗。 ③一个“罢”字之后,紧接“独倚”,反映了女主人公急切的心情DD她黎明即起,刚一梳洗完毕就匆匆的赶去江楼了。 ④从她一早就急急去江楼眺望展开一点,就应该还会想到,她的思念应该不会是早上起床后才突然产生的,她昨天夜里可能是长夜不眠,一夜相思,受尽煎熬;抑或昨夜她梦见吉兆,所以她才急不可耐地早早赶去望江楼。 ⑤再进一步,由今天而昨天,由昨天而前天,她是不是日日如此都来这江楼上盼归呢? ⑥一个“独”字,不仅说出了她的孤独,隐含着她与心上人的分离,而且也与下面象征分别的“白苹洲”(详解见下)遥相呼应。 “过尽千帆皆不是”,写出了她希望与失望交替的过程。远处每有一船现影,她便引颈长望,心儿随着船的渐行渐近而渐渐紧张,希望也渐渐高涨,可是船到楼头无情地继续前行,当她意识到这并不是她等待的船儿时,她的失望情何以堪! 可是这时的她还没有完全失望,幻想促使她把目光再次投向远方……就这样,在无数希望与失望的交替中,她内心的摧伤越来越惨重。同时,这一句也表明了她盼望的时间之久,她的痴情和执着。“千帆”是“千船”的代指,但是这又不仅仅是修辞方法的差别。船在水上,越向远处,越是只能看到帆而不是船。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写的是去船,把它倒过来,不就是这位思妇盼望来船的过程么?所以,一个“帆”字把读者的目光引领到了远处,使读者也像中的思妇一样极目远望,企盼人归。 “斜晖脉脉水悠悠”,已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了,早上满腔的期望都随落日渐渐黯淡。这斜晖尚且脉脉含情,无限同情女主人公不幸境遇,为什么她盼望的人却如此薄情寡义,弃她于不顾呢?那悠悠流去的水,是女主人公心中不尽的柔情,是她一日日逝去的青春年华,不也是她绵绵不绝的无限愁情么? “肠断白苹州”,在愁情满怀、斜晖渐去的时候,女主人公的目光偏偏又遇到了他们当年分手的白苹州,这怎么能叫她不肝肠寸断呢?朱光潜认为“把‘肠断白苹洲’五字删去,意味更觉无穷。”因前几句已写出一个倚楼等待离人归来却一再失望的思妇形象。“斜辉”句景中有情,足以给人无限联想的空间,再以“断肠”涂饰,便一泻无余,神形俱失,遂成败笔。这是很有道理的。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望江楼”和“白苹洲”都确有其处,望江楼在四川成都东门外的锦江河畔,白苹洲是唐代的称呼,今称莲花庄,在浙江湖州东南的苕溪之畔。但是在本中,两者都不是确指。望江楼在这里指江畔思妇眺望之楼,不能单单理解成一个地点。白苹洲,是指江中长有白苹的小渚。白苹是水中一种浮草,色白,古时男女常采苹花赠别,故古中常用白苹洲指代分别之处。 全的另一个特色是情感张弛的运用,①“过尽千帆皆不是”里面蕴含了千百个小的情感张弛;②从这一日来说,又是一个大的张弛过程--从早上第一帆满怀期望的紧张眺望,到斜晖中令人断肠的失落;③限于篇幅,人撷取的只是思妇一日的盼望镜头,但是思妇与情人的分别当不是一日,那么她的思念自然也非一日。在这常年累月的思念中,她的情感不又是一个更大的张弛过程么?作者介绍: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排行十六,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温庭筠少负才华,长于赋,然而生性傲岸,好讥讽权贵,因得罪宰相令狐绚而累试不第;又因长期出入歌楼妓馆而为士大夫不齿。仅任过方城尉、隋县尉、国子监助教等微职。温庭筠为晚唐诗巨匠,其因多述个人沦落不遇及男女爱情,与齐名,号为“温李”。其词与“韦庄”齐名,又称“温韦”,人称花间派人。温庭筠在语言风格上艳绮丽,细腻婉媚,有独特的观察力与表现力,格调高峻而常含悲剧色彩,风格卓著。有《温庭筠集》、《金奁集》传世。
上一篇译文:
下一篇译文:
【古诗文翻译网】
――传播经典文化,浸染心灵之德,绽放美丽人生 【文言新视界,经典大舞台】☆描写失望的古诗文或名句_百度知道
描写失望的古诗文或名句
我爸爸今天答应我出去散步,但中途因难受而去不了,我很失望,但又很担心,所以我想抒发一下我的心情
提问者采纳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流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州。“望江怀远”,虽是唐宋词中习见的主题,但若就含蓄蕴藉而言,似应首推温庭筠此词。作者巧妙地选择“望江楼”作为抒情女主人公的活动空间,用江上景烘托和写照其心中境,从而曲折有致的表现了其盼归之切和用情之专。首句揭出女主人公登楼盼归的时间:清晨,刚刚梳洗完毕,她便满怀希望地去等候那点点帆影。拳拳此念,不可不谓急切;依依此情,亦不可不谓执著。次句点染女主人公登楼盼归的情态。“独倚”二字,既使人想见她的孤单寂寞,也隐含“斯人独憔悴”之意。“望江楼”,分明是她怀远盼归的处所。所登既为望江楼,则其所盼必然是江上归棹。着一“望”字,女主人公的凭栏凝眸之态跃然纸上。有道是“独自莫凭栏”,因为栏外景色往往触发起心中愁思。而今,女主人公却甘冒其“险”,正见出其怀想之深,希望之烈--尽管归音杳然,她却仍固执地认为自己期待中的帆影今天会从天边飘来。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徒骋远目,希望成空。“过尽”两句便展示其由希望到失望的心灵历程:那驶过楼前的千片征帆,每一片都有可能是她意中人的归舟,因而她心中一次又一次地升腾起希望之火;然而,每一片都径直驶去,绝不稍留,这又使她内心的希望之火一次次熄灭。“过尽千帆皆不是”,在无数次“是”与“不是”的辩认过程中,女主人公曾多少回忧而复喜,喜而复忧,又曾多少回由希望的峰巅向失望的深渊坠落?如是循环,其心灵受到的摧伤自不待言。终于,连最后一点帆影也消失在遥远的天边,只有夕阳的余晖映照着默默无语而又悄焉含情的一江春水--这脉脉斜晖和悠悠江水,岂不正象征着女主人公的不尽情思,无穷怨望?这里,女主人公活动的空间固然一无变更,时间却已从清晨推移到傍晚,作者就在这不变的空间与变动的时间的交叉中,将女主人公眼中所见为“千帆”,心中所念只“一人”,所谓“天下人何限,慊慊独为汝”。这又暗示了她对爱情的既专且深。此正其含蓄蕴藉处。结句写女主人公将视线移向长满白苹的水中小洲,断肠情怀更难排遣。“肠断”二字,见出女主人公此时已由失望趋于绝望。今日若此,明日复将如何?作者留给我们的想象余地是多么宽广!温庭筠多“密丽”之作,此词的风格却较为疏淡。作者一字不提及女主人公的容貌服饰,而纯用白描手法作心态、心绪描写,景物的构置也完全服从于映衬心态、烘托心绪的需要,因而与作者的其他词作,有着不同的况味。
提问者评价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古诗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白苹洲”是什么意思?_百度作业帮
“白苹洲”是什么意思?
“白苹洲”是什么意思?
  白苹洲:具有美妙意象的“白苹洲”是古代水路送别之地的泛称.  示例  《辞海》“苹:亦称四叶菜、田字草.蕨类植物.多年生浅水草木.常见水田、池塘、沟渠中.中国各地都有分布.全草入药.”   或许是能“全草入药”,还有初生可食,也可以作猪饲料等特点.因此“采苹”、“采白苹”的字眼在古诗中经常出现.   早在《诗经》中就有诗题为《采苹》的.如果说陆龟蒙的“为爱江南春,涉江聊采苹”可能还只是好奇,那么钱珝的“雨馀虽更绿,不是苹时”则说明“采苹”是常见的劳动.   比较有名的诗句还有:   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苹.(李白《渌水曲》)   君山可避暑,况足采白苹.(杜甫《寄薛三郎中据》)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检索《全唐诗》后发现,“苹”、“白苹”词语出现的频率很高,有几百首之多.看来,作为一个具体植物的“白苹”,其意象算是比较重要的了.   洲:《说文·川部》“水中可居曰洲”.从字面上看,“白苹洲”意即开满白色苹花的洲渚.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白苹洲”成为思妇的“肠断”之地呢?   细细翻看这些诗,惊异的发现“白苹”、“白苹洲”的意象与送别主题有着紧密的联系.   有的诗题点明送别,诗句中出现“白苹”的意象.如温庭筠的“白苹风起楼船暮,江燕双双五两斜.”(温庭筠《西江上送渔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断肠绝伤套怎么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