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纪念抗战胜利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抗战

15:今日关注
一次刻骨铭心的相救 数十年行善报恩
自办抗战胜利博物馆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 15:今日关注 & 稿件来源:德州晚报 & 作者:王志强汤锦瑶
邵建波看望老兵
  记者王志强汤锦瑶1、听“活化石”讲那抗战的故事&&&&没有什么比日军的暴行更令人震惊和愤怒的了。1936年,在关外,一个中国男子因为干活慢了些,被日军打倒在地。拿着鞭子的日本人,带着几条军犬,日本人朝那男子一指,犬就扑上去,将男子凶残地咬死。现场的中国人眼看着如此恶行,痛哭起来。被恶犬咬死的这名中国男子是德州庆云人,张丙仪的父亲,当时,包括父子俩在内的众多中国人在关外为日军干活。&&&&那一年,张炳仪12岁。父亲被害的消息,是工友偷偷告诉他的,张丙仪哭了,哭着去找爹。在凉棚附近,他找到了父亲的遗体,已经残损不全,年幼的他被吓坏了。&&&&逃出关东后,张丙仪参了军,先后参加过63次战斗,包括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荣立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是目前庆云县在世的立功最多的战斗英雄。在纪家铺战斗中,他被日军的炮弹击中,仍拼命杀敌,幸运的是,他最终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张丙仪的故事讲得惊心动魄,邵建波听得心潮澎湃。&&&&邵建波与老兵这一群体结缘,要从2007年说起。那一年年初,一个意外的求助,让邵建波结识了家住江苏常州的八旬老人刘士枫。刘士枫告诉邵建波,自己曾经参加过铁道游击队和敌后武工队。1957年,刘士枫从警备团转业后,就再也没见过当年的战友。为了帮助老人完成心愿,邵建波四处打听,终于安排老人与战友张建民、孙茂堂在上海相见。&&&&在老兵的故事里,有日军的暴行,更有抗日的英勇。邵建波觉得,抗战老兵们都是功臣,他们年岁已高,“是‘活化石’,必须和时间赛跑,记录下他们的故事,让更多的人知晓。”&&&&邵建波将关爱老兵的想法告诉了德州晚报社社长李长征,立即得到了李社长的点赞和支持。日,《德州晚报》开设了“寻找抗战老兵,向老兵致敬”系列报道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型报道――《寻访抗战遗迹》”两个重磅栏目。报社派出骨干记者民生新闻中心副主任汤锦瑶和邵建波一起,从德州开始,面向全国,先后前往江西、安徽以及本省市的各县(市、区),对抗战题材进行大篇幅、持续报道,目前已报道40余篇。&&&&一篇篇关注老兵、有关抗战遗迹的报道,将时光拉回到70年前。在那个民族危亡时刻,无数中华儿女同仇敌忾,经过艰苦卓绝的抗争,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些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引发了一代人对抗战岁月的集体纪念、对抗战精神的全新认识。&&&&关于安徽抗战老兵盛孝如的报道,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的关注,央视联系《德州晚报》记者和邵建波本人,希望能够帮助安徽抗战老兵盛孝如,寻找到在战斗中牺牲的老战友吴福龙的后人。在德州晚报、央视、邵建波等多方努力下,老人的心愿终得以实现。&&&&年过半百,有着“中国好人”之称的慈善家、中国浙商协会会长邵建波活了半辈子,在他的经历中,有两件事“刻骨铭心”。&&&&第一件事发生在44年前,劭建波幼年时,在南京太平门前,面对一辆飞驰而来的汽车,一位解放军把吓得发呆的他救了出来。救命恩人没有留名就走了,邵建波多年苦苦寻找,未能如愿。报恩不得,自此后,邵建波“一意孤行”踏上公益之路,“把帮助别人当作报答这位解放军同志的方式”,一直以来他捐钱捐物,助残扶弱,替别人完成心愿、实现梦想。&&&&第二件事,来到山东德州投资兴办企业的劭建波,在此期间,接触到了“抗战老兵”这一特殊群体。随后,他开始对抗战老兵进行捐助,设立抗战老兵关爱基金。&&&&在走访老兵过程中,一位老兵说了一句话,“我们老兵不怕牺牲,怕的是被遗忘。”这句肺腑之言,久久地、深深地震撼着劭建波的心,他义无反顾地走上寻找抗战老兵之路,他觉得自己有必要为普通而又伟大的老兵做点什么,因为历史不会忘记英雄,人民不会忘记英雄。邵建波想成立一个民间博物馆,记录、收藏老兵们的故事。2、挺起民族的脊梁&&&&在德州,日军罪行累累,许庄惨案至今令人唏嘘。&&&&1937年10月,日军南侵部队抵达德县城南许庄、纪庄、廿里铺(今属德州市德城区黄河涯镇)一带宿营,在这里制造了许庄惨案:穷凶极恶的日军有的用军刀砍,有的用刺刀捅,将53名无辜百姓集体屠杀后,连同10余名殉国的中国士兵遗体全部抛入猪圈,又用干柴点燃后往遗体上扔,最后推倒猪圈围墙,将60多具遗体压在下面。&&&&日军暴行引起人民奋起反抗。&&&&在邵建波的家乡,陵城区郑家寨镇大宗家小学院内,大宗家战斗纪念碑静静地矗立着。“该碑建于1995年,碑名由杨成武将军题写,它记录着一段八路军抗战的壮烈事迹。”邵建波说。&&&&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侵略中国,沿津浦铁路南犯相继占领德州和陵县(现为陵城区,下同)。1939年1月,由红军为骨干的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五支队奉命由乐陵转战至陵县,开辟抗日根据地。&&&&3月底,支队机关及所属特务连、骑兵连、五团2000余人进行短期休整,分别驻扎在大宗家、前后侯家、赵玉枝家和闫福楼村。日军遂集结德州、沧县、东光、济阳、商河等地部队2000余人,出动汽车60余辆,战马400多匹,向五支队发动突然袭击。&&&&4月1日,战争爆发。五支队击毙日军安田大佐,歼敌500余人,也付出了沉重代价,支队特务连100余人殉难,五团政委曾庆洪、政治部主任朱挺先、特派员谢甲树等400余人为国捐躯,团长龙书金亦负重伤。大宗家战斗,是鲁北战场上最重大的战斗之一,在8年抗战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少数民族抗战同样可歌可泣。&&&&宁津县杜集镇魏家庵村村民做梦也想不到,因为75年前发生在村里的一件事情,他们村注定被载入史册。&&&&日,冀鲁边区党委、军区决定:冀鲁边区回民抗日救国总会和回民抗日大队正式成立,王连芳任总会主任。回民抗日大队此后在抗战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他们高唱起《伊斯兰抗日进行曲》:“伊斯兰,伊斯兰,抗日坚决又勇敢,在这广大的平原上,坚持敌后反扫荡……”英勇杀敌。&&&&英勇善战的回民支队,从1941年建立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发展成为一支1600多人的强大武装。他们与日寇进行较大战斗100多次,攻克敌人大小据点40多个,歼灭日伪、汉奸2300多人,缴获长短枪2600余支,机枪l0余挺,各种炮20多门,其他战利品不计其数。3、建一个博物馆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一位老兵朴实地说,“我们不怕牺牲,就怕被遗忘。”这句话深深地震撼着邵建波的内心。&&&&邵建波思考了一个通宵,他觉得,自己慰问老兵,媒体报道他们的事迹,还远远不够,他想让更多的人、更长时间里记住他们,了解他们的故事,铭记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一个念头闪现在脑海里:建一个博物馆!如此,抗战英雄们的事迹就可以长久延绵。&&&&劭建波给博物馆起了个大气的名字――中华民族抗战胜利博物馆,地点设在陵城区郑家寨镇新城社区。&&&&一呼百应,他的想法得到很多人的赞同,包括德州市乾超兄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金炜在内的更多人加入进来,组建成团队。&&&&德州晚报开展的“寻找抗战老兵,向老兵致敬”系列报道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型报道――《寻访抗战遗迹》”两个重磅栏目,该报的所有报道都将进入该博物馆。一些老兵捐出了他们珍藏的中正剑、日本军刀、手杖、字画等等。&&&&邵建波觉得这些还不够,馆内不仅要收藏德州的抗战史料,还要将全国各地、各民族抗战史料、实物纳入博物馆。&&&&博物馆开始面向各地征集中国各民族抗战简史、少数民族抗战史、少数民族抗战烈士、少数民族抗战将士、抗战女兵、中国各民族抗战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等文物、史料。“活动宗旨突出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抗战,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在民族工作会议上关于建立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讲话精神,铭记各民族抗战历史,为中国多民族国家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打下基础。”邵建波说。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6]16号 鲁ICP备号
德州日报社 主办 网站电话:
德州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下载使用看完这个视频后,您心情如何?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号-1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 马宏利
直播杭州官方微信
杭网宽频官方微信没有帐号?
用户名是唯一身份标示,请勿
使用邮箱,网址作为用户名
6-16位数字、字母或符号
再次输入确认密码
请选择密保问题
你最喜欢的电影?
你最喜欢的食物?
你最喜欢的宠物?
你恋人的名字?
你妈妈的名字?
省老干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浙江视界移动版欢迎扫码观看&&社会新闻搜索
抗战影像志: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小公主只能在童话世界里
仙风道骨不敌青春无敌
青春无敌鲜肉永驻
胡歌的CP都在这里了
高颜值战斗队
明家三兄弟齐聚琅琊榜
国民老公霸占荧屏撼动男主
不老不死为爱除妖
乃爸专业演绎高富帅
胡歌不爱古装爱军装
颜值能够占领高地
不婚加不婚等于马上就婚
将苏进行到底
最强一季 终极绝莎
超级英雄回归力挽狂澜
大鹏华丽逆袭刷新十一亿票房
壁画女吸精元借精还魂
末世深眠海底求生存
僵尸版《人鬼情未了》
宅男制造史上最萌机器人
赤裸裸的青春伊甸园
萝莉与萌叔拯救末世危机
揭秘赶尸人神秘禁忌
震撼刺激的都市鬼故事
阿汤哥徒手爬迪拜高塔
法国艳后奢靡风流史
凯奇吴宇森经典科幻之作
悍妇捉奸分尸小三【抗战胜利70周年】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千日围困 成就“英雄的城” -- 视频频道 -- 华龙网
【抗战胜利70周年】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千日围困 成就“英雄的城”21
【抗战胜利70周年】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千日围困 成就“英雄的城”
来源:  发布时间: 10:40
1942年10月,日军占领太岳区腹心山西沁源,1.6万余名百姓被提前转移上山。面对日军疯狂扫荡,极度缺衣少食的沁源军民埋粮填井,切断日军补给线,围困驻守日军两年半!1945年4月迫使日军撤出沁源。毛主席评价沁源是"英雄的人民 英雄的城"!
您可能还喜欢
全民大街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