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麦为什么价格低15年的黄豆价格低

中粮期货(月报):CBOT大豆价格仍将底部徘徊|菜粕|棕油|大豆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中粮期货(月报):CBOT大豆价格仍将底部徘徊
  报告要点
  美盘价格在月初美国农业部公布了一系列报告之后开 始单边下跌,结束了自10月底至1月初的区间震荡走势。EPA在本月最后一周的周一通过了进口阿根廷生物柴油RIN的政策,导致本月最后一周价格出现加速下跌。
  本月CBOT盘面榨利依然维持历史极高水平。月初市场本来看好豆油贡献率回升,但月底豆油价格加速下跌令市场始料不及,植物油熊市积弱已久,短期内油粕关系难言趋势性扭转。
  内盘市场结束了12年以来维持已久的近远月价差100-400左右的局面,从根本上来看,连盘豆粕近远月价格缩窄至0附近意味着豆粕供应紧俏的局面至此结束。豆粕月差或许将进入负时代。
  本月市场5-9价差大幅走强,带动豆油5-9价差走强。豆价格已经处于极低水平,本月依然持续走弱。&
  从供需面看,美国大豆出口期可能即将关闭,且市场讨论中国买家仍有取消订单的可能,南美天气没有炒作题材,巴西早收大豆已经上市,本年度收割进度落后,但是产量料为记录水平。美国、南美及中国的大豆供应都十分充足,且市场没有利多题材出现,因此近期大豆价格仍将处于弱势之中。在2月底3月初美豆开始播种之前,市场难以出现新的利多因素,在此之前CBOT3月大豆价格恐下跌至900-950美分区间。
  第一部分 行情回顾&
  本月豆类市场以下跌开局,美盘大豆价格在月初美国农业部公布了一系列报告之后开始单边下跌,结束了自10月底至1月初的区间震荡走势。截止目前,3月大豆最低位为966美分,收割低点为920美分,距离收割低点依然还有46美分。从季节性规律来看,大豆价格在1、2月份会出现季节性下跌,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二月顿挫”,这一轮下跌的时点与“二月顿挫”的时点匹配,从历史上相似年份的下跌幅度来看,本年度“二月顿挫”的低点可能是在910美分附近。从基本面来看,美国14/15年度首个季度消费之强劲超乎市场预期,支撑美豆价格在10月低至1月初维持相对高位区间震荡,但是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最终产量报告以及1月供需预估偏利空,引发大豆市场热点转换,市场关注的焦点从美国新作的需求强劲转移到南美大豆产量以及中国买家的兴趣即将转移到巴西新作大豆上,而南美天气整体上没有重大问题,巴西部分地区干旱但是不会造成大面积减产,目前市场依然是普遍预期 巴西大豆产量创纪录,阿根廷则缺少任何天气方面的炒作。
  在这一轮豆类整体的下跌之中,豆粕的走势依然是最强劲的。平衡表方面,美国豆粕国内消费强劲,USDA可能低估了全年的消费增速,但实际出口进度不及USDA的预估,二者互相弥补之后对库存的影响不大。但随着国际油价下跌,国际航运成本下降,欧盟和地中海地区重燃进口美国豆粕的兴
  豆油跌势最为迅猛,本月最后一周豆油价格出现加速下跌,下跌的过程十分流畅。EPA在本月最后一周的周一通过了进口阿根廷生物柴油RIN的政策。政策通过后,市场热议阿根廷出口至美国的生物柴油能够达到多少量,对此市场各方观点不一,乐观的看法甚至认为阿根廷生物柴油将占6亿加仑,悲观的看法是目前依然没有给出出口利润,阿根廷仅会维持目前的每年40万吨左右的出口量不变。
  受外盘大豆下跌影响,国内豆粕基本同幅度下跌。但内盘豆油跌幅不及外盘,内盘倒挂幅度显现缩窄。国内现货市场临近春节,春节前的季节性备货行情今年表现并不佳。下游生猪存栏创过去6年最低水平,豆粕需求表现低迷。
  第二部分 豆类市场价格分析
  1、CBOT豆类价格走势
  CBOT大豆价格规律性:本月CBOT大豆1503合约收于968.25美分,下跌75.75美分,跌幅7%。
  从季节性规律来看,1月份美盘大豆价格下跌概率较大,一般在2月份见底,3月份反弹。
  CBOT盘面压榨利润:3月盘面压榨利润本月先抑后扬。期间从95美分下跌至最低为87美分,然后反弹至最高110美分。本月盘面榨利依然维持历史极高水平。
  CBOT豆油贡献率:3月豆油贡献率本月先扬后抑,期间从月初至1月16日,从31.6%上升至最高33.9%,然后迅速回落到最低30.4%,创下合约存续期内最低水平,前低是12月9日,为30.8%。
  本月初市场本来看好豆油贡献率回升,但月底豆油价格加速下跌令市场始料不及,植物油熊市积弱已久,短期内油粕关系难言趋势性扭转。&
  图2.1:CBOT3月大豆价格规律性  图2.2:CBOT5月大豆价格规律性
  数据源:中粮期货研究院
  图2.3:CBOT3月大豆盘面压榨利润  图2.4:CBOT5月大豆盘面压榨利润
  数据源:中粮期货研究院
  图2.5:CBOT3月豆油贡献率  图2.6:CBOT5月豆油贡献率
  数据源:中粮期货研究院
  2、内盘豆类价格走势
  图2.8:豆粕主力合约季节性走势(5月)  图2.9:豆油主力合约季节性走势(5月)
  数据源:中粮期货研究院
  图2.10:豆粕5-9价差季节性走势  图2.11:豆油5-9价差季节性走势
  数据源:中粮期货研究院
  图2.12:豆菜粕5月价差规律性  图2.13:豆菜粕9月价差规律性
  数据源:中粮期货研究院
  图2.14:豆棕油5月价差规律性  图2.15:豆棕油9月价差规律性
  数据源:中粮期货研究院
  图2.16:油粕比5月走势规律性  图2.17:油粕比9月价差规律性
  数据源:中粮期货研究院
  图2.18:美国大豆对应盘面5月压榨利润  图2.19:进口大豆现货压榨利润
  数据源:中粮期货研究院
  DCE豆粕:5月豆粕本月收于2686元/吨,下跌183元/吨;9月豆粕本月收于2696元/吨,下跌162元/吨。从季节性规律来看,11月底至来年5月为上涨阶段,但本年度走势并不符合季节性上涨规律。
  DCE1月豆油:5月豆油收于5426元/吨,下跌318元/吨;9月豆油收于5440元/吨,下跌386元/吨。从季节性规律来看,5月豆油从2月初至3月初为季节性下跌。
  期差规律性:豆粕5-9价差本月收于-10元/吨,上月收于11元/吨,本月走弱21元/吨。1月豆粕下市之后,豆粕市场结束了12年以来维持已久的近远月价差达100-400左右的局面,从根本上来看,连盘豆粕近远月价格缩窄至0附近意味着豆粕供应紧俏的局面至此结束。豆粕月差或许将进入负时代。
  豆油5-9价差本月收于-14元/吨,上月为-82元/吨,本月豆油5-9价差走强68元/吨。本月棕榈油市场5-9价差大幅走强,带动豆油5-9价差走强。从基本面看,植物油市场近月有春节备货、马 来棕榈油减产的题材支撑近月相对较强,棕榈油远月进口CNF大幅弱于近月,为内盘植物油5-9价差走强奠定基础。
  品种差规律性:豆菜粕5月价差本月收于566元/吨,上月收于616元/吨,本月豆菜粕5月价差缩小50元/吨。豆菜粕价格已经处于极低水平,本月依然持续走弱,基本面上菜粕5月受资金因素以及5月菜粕存在逼仓概念支持豆菜粕价格继续走强。
  豆棕油5月价差本月收于670元,上月收于666元,1月5日至1月21日,豆棕油价格从644走强至736元,豆油受美豆油库存可能下调预期支撑,而棕榈油则受到马来棕榈油出口恶化拖累,基本面二者的差异导致豆棕油价差走强。
  5月油粕比本月收于2.02,上月为2.00,1月7日至1月20日,5月油粕比从1.99走强至2.10。但是月底豆油出现加速下跌,打破了油粕比刚刚有所走强的趋势,做多油粕比需要谨慎。
  第三部分大豆供需分析
  一、美国豆类出口分析
  14/15年首个季度,美国大豆出口异常强劲,超乎市场此前的预期,是支撑CBOT大豆价格在10月低至1月初保持高位区间震荡的根本原因,但是目前美国大豆出口销售市场已经进入季节性回落期间,3月船期美西大豆面临来自巴西2月船期大豆的竞争,巴西大豆品质存在10美分左右的品质升水,巴西报价更加具有吸引力。
  后续美国豆类出口市场需要关注的点包括:1、正值市场热议中国买家取消美国大豆订单,然而本周出口销售报告中中国采购量却超乎预期,令市场怀疑其中部分订单是依然是贸易融资买家在无法开出信用证之后转卖形成的;2、大豆未装运订单同比下滑15%,加之中国可能会取消更多订单的预期,我们认为对全年出口预估的上调空间需要谨慎。3、豆粕销售连续两周强劲,近期国际航运市场 疲软,欧盟及地中海地区对美国豆粕的采购热情增加。
  1、大豆:截止15年1月22日当周本年度出口销售量为89万吨,上周1.4万吨,去年同期为36万吨;当周出口销售至中国55万吨,超出市场预期,上周为负的8万吨,去年同期为19万吨。
  本周出口装运量为163万吨,出口检验量为152万吨。累计出口装运量为3451万吨,累计出口检验量为3572万吨,二者差值为121万吨,二者之间差值为较高的水平,这令预估截止3月1日的残值数据难度增加。
  累计出口销售量为4508万吨,去年同期为4245万吨,增幅6.2%。
  累计出口销售至中国为2831万吨,去年同期为2727万吨,增幅3.8%。
  2、豆粕:当周豆粕出口销售量为30万吨,上周出口销售量为28万吨,去年同期为7万吨。当周豆粕出口装运量为28万吨。上周为30万吨,去年同期为35万吨。
  豆粕累计出口销售805万吨,去年同期为676万吨,增幅19%,未装运量409万吨,去年同期247万吨,增幅66%,装运进度依然落后。
  3、豆油:当周豆油出口销售量为1万吨,上周出口销售为1.7万吨,去年同期为0.7万吨。累计出口销售52万吨,去年同期为44万吨,增幅17.5%。
  图3.1:14/15年度美国大豆出口销售  图3.2:14/15年度美国大豆出口销售至中国
  数据源:中粮期货研究院
  二、12月NOPA大豆压榨分析
  NOPA12月报告中大豆压榨量略低于市场平均预期的1.669亿蒲,出油率略微上调至11.18,连续两个月出油率处于较低水平令市场更加坚定USDA将会下调大豆出油率,利多豆油。
  NOPA10月大豆压榨量为1.5796亿蒲式耳,处于市场预估区间上沿,由NOPA数据推算全美压榨量为1.66亿蒲式耳。10月压榨量超预期说明市场低估了利润的驱动力。
  本年度10月全美大豆压榨量为00/01年度以来同期最高水平,略高于13年10月的1.65329亿蒲式耳。
  14/15年累计压榨量为2.5793亿蒲,去年同期为2.6574亿蒲式耳,同比下降2.94%;USDA在11月供需报告中预估14/15年度全美大豆压榨量约在17.80亿蒲式耳,较13/14年度增幅为2.65%。NOPA10月报告中大豆出油率为11.42,9月报告公布为11.75,去年同期为11.64。市场对此次报告的出油率亦十分关注,从历史数据看,NOPA10月、11月报告的出油率和全年大豆出油率存在较 好的相关性,USDA在其11月供需报告中给出大豆出油率为11.42,与NOPA的数据一致。
  NOPA10月豆粕产量为372万短吨,环比增加58.6%;出粕率为47.09,环比增加0.34%;豆粕月度消费(产量-出口)为273万吨,环比增加47.83%,同比增加0.86%。
  NOPA10月豆油产量为18.04亿磅,环比增加53.6%;出油率为11.42,环比下降2.81%;豆油月度消费为81万吨(上月库存+产量-本月库存),环比增加22.31%,同比下滑3.75%。本月豆油库存为9.66亿磅,环比仅增加3.11%,考虑到本月豆油产量大幅增加,而库存仅略增,说明消费表现超预期。 &
  三、1月WASDE月度供需报告分析
  14/15年美国大豆最终产量为39.7亿蒲式耳,略高于市场预期,其中播种面积为8370万英亩,收割面积为8310万英亩,收割面积高于市场预期,单产为47.8蒲/英亩,高于12月报告中的47.5蒲。产量数据无疑利空,消费方面的调整幅度也没有达到预期。压榨方面如市场预期并没有进行调整,出口仅仅上调1000万蒲式耳至17.7亿蒲式耳。结转库存与12月报告持平,为4.1亿蒲式耳。整体来说,1月报告偏利空,后续有可能对出口继续进行上调,但是后续市场关注的焦点即将从美豆14/15年供需转为南美产量及15年美国大豆的供需情况。
  四、国内进口大豆压榨分析
  压榨利润分析:本月美豆2月船期对应盘面5月榨利平均为-41元/吨,上月为-142元。巴西3月船期对应盘面5月榨利平均为-66元/吨,上月为-128元。本月榨利好转,受CBOT大豆价格跌幅较大 以及升贴水出现下滑两方面因素影响。
  压榨量:由于本月大部分时间开机率处于超高水平,预计1月份大豆压榨总量高达720万吨左右,将明显高于去年1月份大豆压榨量601.135万吨,主要因去年春节较早,去年1月30日为除夕,去年1月下旬压榨量较小。年大豆压榨年度(始于日)迄今,全国大豆压榨量总计为25,968,050吨,较年度同期的24,528,064吨增加1439986吨,增幅为5.87%。2015年自然年度(1月1-30日),全国大豆压榨量总计为7,028,950吨,较2014年同期的5,966,804吨增加1062146吨,增幅17.80%。
  第四部分、结论
  从供需面看,美国大豆出口期可能即将关闭,且市场讨论中国买家仍有取消订单的可能,南美天气没有炒作题材,巴西早收大豆已经上市,本年度收割进度落后,但是产量料为记录水平。美国、南美及中国的大豆供应都十分充足,且市场没有利多题材出现,因此近期大豆价格仍将处于弱势之中。在2月底3月初美豆开始播种之前,市场难以出现新的利多因素,在此之前CBOT3月大豆价格恐下跌至900-950美分区间。
  中粮期货 &阳林钦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大豆市场压力重重
来自农产品期货网
自8月下旬至今,豆一1601合约跌跌不休,从4420元/吨附近下行至3950元/吨附近,下跌过程没有出现大级别反弹。受国际大豆丰产、国内大豆现货价格下滑、下游需求低迷等...
& & 自8月下旬至今,豆一1601合约跌跌不休,从4420元/吨附近下行至3950元/吨附近,下跌过程没有出现大级别反弹。受国际大豆丰产、国内大豆现货价格下滑、下游需求低迷等因素压制,预计后市大豆期货易跌难涨。
  供应分析
  1.全球大豆产量居高不下
  在良好天气的影响下,美国单产预估上调,大豆供给压力有增无减,去库存压力很大。USDA10月供需报告显示,年度美国大豆单产预估为47.2蒲式耳,预期为46.9蒲式耳;年度美国大豆产量预估为38.88亿蒲式耳,预期为38.84亿蒲式耳。
  不仅美国大豆丰产,巴西大豆产量也将创出历史纪录。巴西农业部下属的商品供应公司CONAB预计,巴西大豆产量将达到1.001亿—1.019亿吨,比年度的9620万吨提高4%—5.9%。产量增长的部分原因在于单产提高,以及播种面积提高1.7%—3.6%。巴西是世界第二号大豆生产国,巴西农户销售大豆时以美元定价,然后将收入兑换成雷亚尔,美元兑雷亚尔汇率走强有助于增加巴西农户收入,这鼓励农户播种更多大豆。
  2.中国进口大豆量再创历史新高
  国产大豆产量降低,供应差额只能靠进口来弥补,因此中国大豆进口量逐年升高,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今年前9个月,大豆进口势头“凶猛”。其中,9月中国大豆进口量726万吨,较8月下降约6.68%,但较2014年9月上升约44%,创下历史同期最高进口量。
  从美国大豆出口情况来看,截至10月1日,年度美国大豆销售累计约234万吨,年度销售进度约5%,预计10月美豆周度出口量在150万—300万吨。从南美大豆出口情况来看,2015年9月巴西大豆出口371万吨,环比下降28%,同比上升39%,巴西大豆出口转入淡季。阿根廷大豆9月出口167万吨,环比上升27%,同比上升约377%。阿根廷大豆出口恢复为10月南美大豆供应增添动力,对CBOT大豆价格产生压力。
  3.国内大豆库存高企
  截至10月21日,全国主要港口大豆库存约为648.48万吨,保持上涨势头。美国农业部预估年度大豆期末库存为4.25亿蒲式耳,预期为3.98亿蒲式耳,上月为4.5亿蒲式耳,报告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需求分析
  1.需求低迷,现货价格跌跌不休
  大豆集中上市,现货价格持续下跌,农户们普遍反映悲观。去年卖粮价格尚且能达到2.1—2.2元/斤,但今年价格直线下降,黑河等地甚至降至1.6—1.7元/斤,其余大部分地区在1.8—1.9元/斤,并且销路不畅。目前整体走货疲软,食品豆贸易量较往年同期大幅下降。
  东北大豆今年销售困难,大豆品质下降,河南、湖北等地大豆价格比去年同期低800—1000元/吨。近期,陈豆销售较为旺盛,而收购商积极性有限,一旦销售进一步受阻,降价卖豆对黄大豆价格将形成冲击。
  2.进口大豆压榨利润为正,国产大豆压榨利润仍为负
  由于进口大豆价格较低,压榨利润多数时间为正,而国产大豆价格偏高,压榨利润始终为负。截至10月22日,进口大豆压榨利润在110—200元/吨,今年以来,进口大豆压榨利润只有在5月20日至6月10日出现为负的情况。目前国产大豆压榨利润是-300—800元/吨,国产大豆在压榨行业没有竞争力。
  3.养殖业不景气
  数据显示,8月全国饲料总产量有所增长,环比上升4%,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旧下降5%。根据中国畜牧业信息网数据,截至10月16日,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为16.90元/千克,连续5周回落,自8月初的高点18.70元/千克回落了大约10%,但仍是2011年10月以来较高水平。每头生猪自繁养殖利润由8月初的高点464元回落至目前367.10元,降幅约20%,但仍是最近3年以来的较高水平。
薪资范围:元/月招聘人数:2人
工作地址:江西省 九江市
中国的农业的发展和变革尤其应该以制度改革委为根本,从改革现有土地制度为突破口,以方向明确、时间节点清晰、循序渐进和步步为营的策略,促进土地的流转和和农业的规模化,建立农民和农业投资者对于土地“长期持有”的机制...
自1934年以来,Harry &David已经发展成为美国首屈一指的美食礼品公司。从我们精心挑选的新鲜水果到手工包装礼品篮充满美味的料理,我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和卓越的美食礼品....
Caires研究的成体干细胞被称为精原细胞,这些细胞是唯一能够将一头牛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成体干细胞。Caires的技术可以找到它们并让其更广泛有效地工作。
京公网安备 9
京ICP备号 Copyright (C)
CTV Golden Bridge今年玉米价格为什么这么低?玉米供需宽松 价格堪忧 - 玉米信息网
欢迎来到中国鸡蛋网查看每日,希望我们的鸡蛋行情信息对您有用!
把鸡蛋价格网设为首页 | 收藏中国蛋鸡信息网
当前位置: &
& 今年玉米价格为什么这么低?玉米供需宽松 价格堪忧
今年玉米价格为什么这么低?玉米供需宽松 价格堪忧
  今年3月以来,我国在创下历史新高之后,开始历时六个月下跌。我们认为,我国价格在供应压力、需求疲弱以及今年收储价格下降的情况下,熊市格局确立,玉米价格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间。  1、 供应端:产量新高 库存庞大  据USDA最新预估数据,2015/16年度中国玉米产量2.25亿吨,持平9月预估;照此预估,2015/16年度中国玉米产量较前三年增幅约4.33%、3%和9.43%,再创历史新高。我们认为,2015/16年度中国玉米产量创下历史新高,利空中国玉米价格。  
  从实地调研情况看,我国玉米产区前三位的省市分别为:、、内蒙古。日至9月26日,我们对我国、玉米主产区黑龙北部地区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实地调研,西线调研路线为:哈尔滨—绥化—北安—黑河—讷河—齐齐哈尔——哈尔滨,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于今年黑龙江西北部地区大豆和玉米产量了解到如下情况:  黑龙江西北部地区大豆玉米种植主要为承包租地方式,农户自种比例约占1/3。除了黑龙江偏北地区种植大豆以外,偏南地区以种植玉米为主。从地区分布来看,绥棱、海伦、海北、北安等地以种植玉米为主:如绥化地区农户反映,今年全部种植玉米;绥棱县克音河乡部落村农户反映,去年玉米和大豆种植面积各占一半,而今年玉米种植面积上升至90%,大豆种植下降至10%;海伦县乡镇领导反映,该县去年大豆种植面积约170万亩,玉米种植面积约205万亩,占比分别为45.3%和54.7%;今年大豆和玉米的种植面积预计为165万亩和210亩,占比分别为44%和56%;黑河市孙吴县某合作社负责人反映,最近几年全部种植大豆;黑河市西岗子镇以种植玉米为主,大豆种植较少;嫩江县今年大豆种植面积略增;内蒙古莫旗塔温敖保镇农户反映,今年大豆种植面积增加约1倍多;齐齐哈尔相关人士反映,大豆种植500多万亩,在该地区种植结构中的比例约为15%,玉米种植面积2000万亩,占比约57%。由此可见,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今年黑龙江西北部地区玉米种植面积仍然居首。  农户选择种植大豆或玉米的主要原因:(1)玉米种植收益远远高于大豆,如海伦现乡镇领导估算,如果不算补贴的话,预估大豆每垧收益比玉米低元,种植收益使得农户偏好种植玉米。如有农户表示,如果大豆价格升至3元/斤,才会考虑种植大豆。(2)地块原因,农户只有在不能够种植玉米的情况下才种植大豆,如内蒙古莫旗塔温敖保镇农户认为该地区因气温低、农药残留大,所以该地区不适合种植玉米。  从今年大豆、玉米的生长情况来看,不同地区也呈现出不同情况:绥化地区农户反映,由于今年雨水偏多,积温低,播种晚,预计今年玉米单产不及去年。去年玉米收成好,主要因为出现了夜里下雨,白天晴天的良好天气,对于玉米生长极为有利。今年预计没有霜冻危害,因为至今还没有下霜,往年此时已经下霜。绥棱县克音河乡部落村农户反映,今年大豆单产情况良好,因为天气好,不旱不涝,单产预估约300斤/亩,蛋白质量较好;该村玉米种植则因选购河田2号种子的原因,造成大面积倒伏;农户预估今年玉米单产约1万斤/垧,去年单产为2.3万斤/垧。海伦县乡镇领导介绍,今年大豆单产情况不及去年,主要因为积温低(大约少了200-300度),所以大豆底部15-20CM没有结荚,同时顶部籽粒不够饱满,有青豆现象,今年大豆单产预计4500斤/垧,较去年减产约10%左右;玉米平均单产预计约2.4万斤/垧。黑河市孙吴县某合作社负责人反映,今年略微偏旱一些,所以预计大豆产量比去年略低。去年大豆产量约4000斤/垧,今年大豆产量当前预估为斤/垧。黑河市西岗子镇某收购商反映,今年玉米产量还可以,略有下降,主要是去年玉米产量非常高,而大豆也没有听说出现减产现象。嫩江县某粮库负责人预计该地区大豆总产量预计60-70万吨,较去年略减10万吨左右,玉米总产量预计200万吨左右。内蒙古莫旗塔温敖保镇农户反映,今年天气还可以,今年大豆单产预计约斤/垧,往年平均单产约3200斤/垧。齐齐哈尔市相关人士反映,今年整个粮食作物的生长都比较好,其中4-5月不是太好,主要是低温多雨,无法进行田地耕作;6月有的地方出现了旱情,如龙江南部,后来也出现了“隔道不下雨”的情况。总体而言,今年总降水量和往年差不多,但是降水分布不均匀,导致玉米品种可能出现不一样的情况,即雨水充沛的地方玉米涨势良好,反之玉米涨势可能不太好。今年玉米棒比较小,现在还没有完全成熟,成熟期比往常晚了3-5天,这就有可能面临早霜风险。不过,幸运的是截止当前齐齐哈尔地区都没有出现0度的情况,据天气预报,“十一”之后气温还会上升,所以今年齐齐哈尔地区应该没有早霜问题。总而言之,今年玉米产量还可以,分布不均匀,玉米棒较小,不过均不影响大局。大豆产量预计和去年差不多。从大豆、玉米收获情况来看,部分地区的早熟大豆已经完成收割,但是大部分的大豆和玉米均没有收割,部分地区农户反映再过3-4天即可收获。  综上所述,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大豆、玉米生长情况也有所差异,玉米产量预计较去年略有下降,主要因为去年玉米生长处于最佳状态;大豆产量预计和去年持平;正如相关人士所述,去年是大丰收年,今年依然为丰收年景。所以从调研情况来看,今年黑龙江西北部地区玉米仍处于丰收年。  另一方面,从中国玉米库存情况来看,据USDA报告预估,2015/16年度中国玉米库存9061万吨,较前三年增幅约11%、17%和34%,为历史第二高位,仅仅低于1999年库存水平(1.0231亿吨)。我们认为,2015/16年度中国玉米库存庞大压制玉米价格上涨空间。  
  2. 需求端:需求疲弱 收购低迷  根据我国统计局数据,月我国配合、混合饲料累计产量合计约1.39亿吨,同比增幅约1.7%,增幅处于同期最低水平;根据WIND数据,2015年9月我国全价饲料产量42.5万吨,环比下降约6.8%,同比下降约10.7%;1-9月我国全价饲料累计产量约327.43万吨,同比下降约7.6%,由此可见,今年我国饲料产量不容乐观。  
  从调研情况看,绥化地区某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表示,今年玉米深加工里面最好的是味精,但是味精也是在经过7-8年低迷之后才有所好转。其他玉米深加工情况看都不好,而且也不是短期内能有所启动的。据介绍,今年饲料产量情况也不好,预计减产30%,蛋白饲料销量不好;截至当前,饲料情况都不容乐观,饲料情况不是短期能有所启动的;他也不太看好“中秋、国庆”对于饲料产量的提振作用。对于2016年春节能否对饲料产量有所提振,该负责人认为需要看今年10月份的饲料产量情况。  对于大豆和玉米收购商而言,他们今年的收购积极性不高,如前所述,某大豆贸易商表示,如果价格超过2.05-2.06元/斤,就不会收购,而且新豆水分大,所以当前不太会考虑入市收购;而某玉米收购商表示,往年玉米收购是“敢涨敢收”,新粮上市就开始抢粮;今年玉米行情看淡,预计是卖多少收多少,收购时间预计从11月1日开始;同时该玉米贸易商也有退出玉米收购行业的意愿。  由此可见,从大豆、玉米加工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的情况来看,对于非转基因大豆的小榨油厂的销售情况较好;而大型油厂的豆油和销售情况一般,尤其豆油的消费也没有太大起色;转基因豆油和非转基因豆油的价格差别也不大,从而对于非转基因大豆的价格提振作用有限。对于大豆和玉米的贸易商而言,今年贸易商的收购积极性均不高,有退出收购意愿;对于玉米深加工企业而言,今年玉米下游深加工行业依旧低迷,对于上游玉米需求疲弱。  3、 政策端:临储价下调 种植意愿仍高  日,2015年东北地区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政策出台。2015年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国标三等质量标准)为1元/斤,相邻等级之间差价按每市斤0.02元掌握;去年收储价格为内蒙古、1.13元/斤,吉林1.12元/斤,黑龙江1.11元/斤;今年也是2008年以来玉米临储收购价格首次下降。在今年玉米收储价格下降之后,大部分农户表示,还是愿意种植玉米,因为玉米种植收益依然高于大豆;少部分农户表示,对于明年种植大豆还是玉米,还会再观察一段时间。由此可见,虽然今年玉米收储价格下降,但是大部分农户表示明年依然会种植玉米,因为玉米的种植收益高于大豆;我们预计,在大豆/玉米种植效应没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明年大豆和玉米种植结构可能不太会出现明显变化,预计明年大豆种植面积再度大幅下降的可能性降低,不排除大豆种植面积回升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从今年玉米产量、需求以及政策层面来看,我国玉米价格不容乐观,预计玉米价格仍处于下跌趋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年小麦为什么价格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