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草果生姜红糖水的功效煮水喝有什么疗效

当前位置: >
性温;味辛;归脾、胃经。功效燥湿温中,除痰截疟。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疟疾寒热。禁忌阴虚血少者禁服。
草果是什么草果为姜科植物草果的成熟果实。草果多年生草本,生于沟边林下,分布于广西和云南南部地区,果实成熟呈红褐色时采收,晒干或烘干,或用沸水烫2至3分钟后,再晒干或烘干。草果最早史载于明代,我国云南是草果的主产地,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草果是药食两用材大宗品种之一,食用量大于药用量。草果其实是一种香料植物的果实。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能除腥味,增进,是烹调作料中的佳品,被人们誉为食品调味中的“五香之一”,由于和罂粟长的相似,经常在火锅店被误认为是“违禁品”的罂粟。草果与罂粟药理作用:燥湿除寒,祛痰截疟,消食止吐。烹调用途:用于调制精卤水和烹制肉类、菜肴等增香,如用草果煲;又如云南特产封鸡中亦采用草果增香。与罂粟壳相同之处:都是毛粟般大小,都是长圆形,都呆棕粟色。与罂粟壳的区别:顶端无放射状残留柱头。罂粟壳顶端有放射状排列呈圆盘状的残留柱头;草果顶端没有明显的放射状排列呈圆盘状的残留柱头,而且果壳的纹路,也有显著纵沟及棱线,不像罂粟壳表面较平滑。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毛粟般大小,都是长圆形,都呆棕粟色。草果图片草果的功效与作用【性味】味辛;性温。 《饮膳正要》:味辛,性温,无毒。 《本经逢原》:辛,温,涩,无毒。 《本草从新》:辛,热。【归经】归脾、胃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胃二经。【功效主治】燥湿温中祛痰截疟。主脘腹冷痛;恶心呕吐;胞膈痞满;泄泻泻;下痢;疟疾。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疟疾寒热。李杲: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益真气,消一切冷气膨胀,化疟母,消宿食,毒、果积。兼辟瘴解瘟。 《饮膳正要》:治心腹痛,止呕,补胃,下气。 《本经逢原》:除寒,燥湿,开郁,化食,利膈上痰,解面食、鱼、肉诸毒。 《本草求原》:治水肿,滞下,功同草蔻。 燥湿除寒《本草正义》曰:“草果,辛温燥烈,善除寒湿两温燥中宫,故为脾胃寒湿主药。”可用治呕吐、泻痢、脘腹冷痛。行气止痛《本草衍义补遗》曰:“草豆蔻,性温,解散滞气,消膈上痰。若明知身受寒邪,日食寒物,胃脘作疼,方可温散,用之如鼓应桴。”可用治胃脘痛及脐腹痛。祛痰截疟《本草正义》日“按岚瘴皆雾露阴湿之邪,最伤清阳之气,故辟瘴多用温燥芳香,以胜阴霾湿浊之蕴崇。草果之治瘴疟,意亦犹是。草果善涤湿痰,振睥阳。”本品功能祛痰截疟,故可用治疟疾、痰饮等。消食化积本品用治寒湿内聚食积腹满有效。本病多由寒邪直中入里,或久居潮湿之地;或进食冷饮不洁之物,内外相合,寒湿侵犯中焦,脾胃升降失调,发为本证。临床常见:腹部胀满,按之不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泄泻,或脘腹疼痛,口渴不虢饮,舌苔A腻,脉象弦缓。本晶辛散化湿,温热去寒;湿化寒去,胃得受纳,脾可健运;则食积可消,腹满可除。 镇咳祛痰作用本品所含的a-和β-蒎烯有镇咳祛痰作用。1,8-桉油素有镇痛、解热、平喘等作用。抗炎、抗菌作用B-蒎烯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并有抗真菌作用。香叶醇有抗细菌和真菌作用,对发须癣菌和奥杜安氏小孢子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39mg/ml。草果的功用价值食用价值草果是一种调味香料,为中国广大城乡人民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必需品.草果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能除腥气,增进食欲,是烹调佐料中的佳品,被人们誉为食品调味中的“五香之一”。炖煮牛时,放点草果,既清香可口,又驱避膻臭,因此,草果一直都是紧俏商品。尤其在新疆、甘肃、内蒙、宁夏、西藏、陕西等常食用牛羊肉的地区,人们更是争相购买,成为市场供不应求的畅销商品。药用价值草果味辛性温,有温中健胃,消食顺气,祛寒湿的功能,并能解酒毒,去。果实入药能治心腹疼,食积不消,止泻,呕吐,食欲不佳,咳嗽痰多,胸满腹胀等症。生态价值由于草果的生存环境是在常绿阔叶林下的山凹之中,不跟其他作物争地,又可充分利用林间资源,保护常绿阔叶林,涵养水源,保护水土,为农业稳产高产创造良好生态环境,腾冲发展种植草果以来不但保护了大面积的天然林,而且新增了很多人工常绿阔叶林等水源林,大大减少了泥石流和洪水的发生,保护了大片水田。比如北海乡塘子河、花园河,其河源头的山凹中种了草果以来,没有发生过泥石流和水灾,干季水也不象以前那样小过。可见草果的生态效益是不可低估的。另外,由于草果园生态系统完备,草果清香弥漫于林间,又有守草果园的山房,是开发生态旅游的好去处。经济价值栽培草果好处较多,种植三年后即可开花结果,七年后进入盛果期,连续结果20年左右,一般都可以生长几十年。象腾冲打苴徐家园1972年种的草果,现在都还有150斤/亩的产量,由于草果受益时间长,花工少,经济价值高,成熟期在秋收后,采果不与粮食生产争劳力,群众称之为“山中摇钱树”。特别是近几年来,草果价格猛升(2000年后期1市斤鲜草果卖到10元钱)真的富了不少人。打苴花园、五合高家山、猴桥等一些贫困山区一年就脱了贫。另外从市场情况看,由于能生产草果的地区有限、价格再低也能到 2元/斤,也比种包谷、水稻强,因此发展草果产业是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一条好路子。 草果治病验方(一)草果配伍应用配具有调寒热、和表里之功,善治疟证,。证见太阳湿浊熏蒸、烦热汗多者。正如《本草纲目》所云“草果与知母同用,治瘴疟寒热,取其一阴一阳无偏胜之害,盖草果治太阴独胜之寒,知母治阳明独胜之火也。”配可起协同作用,加强截疟之药力。此外,由于常山服用有致呕的副作用,草果则能化燥和胃而止呕,二者合用,又有相制作用,可免除常山涌吐之弊,有利于截疟功效的更好发挥。临床可用于各种疟疾的治疗,尤宜用于感受山岚瘴气、秽浊湿邪所致的瘴疟。配产生协同作用,以增强药力,具有较强的化湿浊、温脾阳、和胃气的功效。临床除用于寒湿痰浊伏遏中焦、脾胃气机不畅而见的胸脘痞闷、恶心呕吐,腹痛不利、l5中发粘等证外,尤宜用于感受山岚瘴气而致的瘴疟或温疟。配协同相助,化湿浊、健脾胃,功倍力加,升降相宜,升脾气,降胃气,相得益彰,合为化湿运脾,行气和胃之良剂,最宜于湿困脾阳、胸膈痞塞、脘腹胀满、呕哕恶心、不思饮食、口淡无味、苔白厚腻,或见肢体懈惰、头重如裹等。配各取所长,具有较强的化湿醒脾、暖胃散寒、行气止痛、调中止呕作用,为湿浊中阻、脾困胃呆而见的脘腹冷痛、恶心噫气、口中粘腻、纳食不香、舌苔白腻而厚之证所宜。(二)草果方剂制剂草果饮《传信适用方》草果仁、、炒地榆、枳壳。治肠胃冷热不和,下痢赤白,伏热泄泻,脏毒便血。顺胎散《验方新编》本品、、滑石、。治胎气不顺。治腹痛胀满方(《仁斋直指方》) 草果仁二个,酒煎服之。果附汤 (《济生方》)草果仁、各等分。姜、、水煎。疟疾发作前服用。治脾寒疟疾不愈,振寒少热,面青不食,或大便溏泄,小便反多。草果饮 (《奇效良方》)草果仁、、良姜、、、、甘草。治寒热,疟疾初愈,服此进食理脾。清脾汤 (《济生方》)青皮、厚朴、、草果仁、、、、、甘草。治瘴疟,脉来弦数,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膈满能食,口苦舌干,心烦,渴水,小便黄赤,大腑不利。达原饮 (《瘟疫方》)、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药、黄芩、甘草。治瘟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丽无憎寒,初起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身疼痛。(三)草果治病验方治疟疾:胃中寒痰凝结,不易开解:草果、常山、知母、、槟榔、甘草、穿山甲。水煎服。(《慈幼新书》草果饮) 治瘅疟:脉采弦数,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膈满能食,口苦舌干,心烦,渴水,小便黄赤,大腑不利:青皮(去白)、厚朴(姜制炒)、白术、草果仁、柴胡(去芦)、茯苓(去皮)、半夏(汤泡七次)、黄芩、甘草(炙)各等分。细锉。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侯。(《济生方》清脾汤) 治肿寒疟疾不愈,振寒少热,面青不食,或大便溏泄,小便反多:草果仁、附子(炮,去皮脐)。上等分,细锉。每服半两,水二盏,七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济生方》果附汤) 治脾痛胀满:草果仁二个。酒煎服之。(《仁斋直指方》)治肠胃冷热不和,下痢赤白,及伏热泄泻,脏毒便血:草果子、甘草、地榆、枳壳(去穰,麸炒)。上等分为粗末。每服二钱,用水一盏半,煨姜一块,拍碎,同煎七分,去滓服,不拘时候。(《传信适用方》草果饮) 治瘟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无憎寒,初起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哺益甚,头身疼痛:槟榔二钱,厚朴一钱,草果仁五分,知母一钱,芍药一钱,黄芩一钱,甘草五分。用水一钟,煎八分,午后温服。(《瘟疫论》达原饮) 草果怎么吃草果仁拣净杂质,置锅内文火炒至外壳焦黄色并微鼓起,取出稍凉,碾去壳,过筛取仁。2、姜草果仁取草果仁,加姜汁与水少许,拌匀,微炒,取出,放凉。(每草果仁100斤,用鲜姜10斤取汁)《本草从新》:草果,面裹煨熟,取仁用。 赤豆草果炖鸡赤豆30克,草果6克,母鸡1只,调味品适量。将母鸡去毛杂,洗净,同赤豆、草果同放沙锅内,加入清水及葱、姜、味精、食盐等,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炖至肉、豆烂熟,再加味精适量即可,每周2剂。可利水消肿,凡属阳气不足、气不化水而引起的肢体水肿均可服食。赤豆草果炖鸭赤豆250克,青头鸭(老雄鸭)1只,草果5个,食盐、葱适量。将青鸭去毛杂,洗净,纳赤豆、草果及葱、盐于鸭腹中,置锅内,加清水适量,炖至鸭熟,空腹食鸭饮汤,每周2剂。可健脾益气、利水消肿,适用于脾虚水肿、纳差食少、腹胀脘痞、小便短少等。团鱼汤1000克,羊肉500克,草果5克,调味品适量。将团鱼放入沸水锅内烫死,去头、爪、甲壳及内脏,洗净,切丁;羊肉洗净,切块,同草果放碗中,加生姜及清水适量,武火烧沸后转文火炖至肉熟,加食盐、葱花、味精、等调味服食,每周2剂。可和胃、利水除湿,适用于骨蒸劳热、脚气病等。草果猪肾粥草果3克,猪肾1对,30克。将猪肾去筋膜,洗净,切片,与草果同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剂。可温肾除湿、散寒止痛,适用于寒湿痹阻所致的腰痛等。生凉拌草果芽配料:新鲜草果芽1到2个、水豆豉、面、辣子酱、盐巴、味精(根据喜好,可以适量放入芫荽、、酱油等)。做法:剥去草果芽外皮,把基部变老的芽笋肉削去,洗干净以后切成均匀的细丝(越细越好,以不断为限),与水豆豉、辣椒面、辣子酱、盐巴、味精、芫荽、鱼腥草、酱油等拌均匀即可食用。无论是生拌还是熟拌的草果芽,都有一种特殊的香味,非常可口,令你食欲大增。它既是营养丰富、滋补养身的佳品,又是具有、消食打气之功效的药物。草果做法指导草果忌铁。用于寒湿阻滞脾胃、脘腹胀满、疼痛及呕吐腹泻等症,可与草豆蔻、厚朴等同用。用于疟疾,对山岚瘴气、秽浊湿邪所致的瘴疟尤为常用,可与常山、柴胡、知母等配伍烹调用途:用于调制精卤水和烹制肉类、菜肴等增香,如草果煲牛肉;又如云南特产封鸡中亦采用草果增香。孕妇可以吃草果吗孕妇可以适当服用草果哦,不过血少者禁服。孕妇朋友可以尝尝下面这道菜。草果豆蔻煲乌骨鸡 主料:乌骨鸡500克辅料:草果5克,草豆蔻5克,调料:盐2克,味精1克 草果豆蔻煲乌骨鸡的做法:将乌骨鸡宰杀洗净。草果、草豆蔻放入乌骨鸡腹内,以竹签缝隙好切口,加水煮沸,放入盐、味精食用。草果注意事项(一)鉴别应用 草果与草豆蔻 《本草求真》曰“草果与草豆蔻,诸书皆载气味相同,功效无别,服之皆能温温逐寒。然止匕气味浮散,凡冒巅雾不正瘴疟,服之直入病所而皆有效。” 草果与草豆蔻,性味皆辛,温,归脾胃经;功效燥湿温中。然不同点在于:草豆蔻具有行气作用,草果行气作用几无;草果功能截疟,可用以寒湿偏盛之疟疾。而草豆蔻则无此作用。草果与砂仁二药性味皆辛、温,归脾、胃二经;同具化湿、行气、温中之功效。其不同点在于:砂仁行气作用强,相比之下,则草果的行气作用要弱得多。草果的温燥作用比砂仁强。砂仁因行气作用强,故能行气和中而达止呕、安胎之效,是为其独有特点。草果燥湿、散寒,更有截疟之特长,可用治寒湿偏盛之疟疾。 草果和罂粟 草果是姜科植物,含有挥发油,外表有。而大烟壳很大,形状不同于草果,它是罂粟科植物果实,能兴奋神经,易上瘾,中药上用于治疗严重的咳嗽。罂粟壳体形大,质地松脆,一般多用碎片,不用整个果实。另外,罂粟壳不能任意买卖。沈阳晚报记者 方月宁 网友供图(二)选购贴士购买时,品质以干爽、个大、均匀饱满、颜色褐红、味道辛辣的为上品。草果中含有挥发油,有浓郁的辛香气味,能有效地去除腥膻。 草果果实呈椭圆形,长2至4.5厘米,直径1至2.5厘米。表面棕色或红棕色,具3钝棱及明显的纵沟及棱线,先端有圆形柱基,基部有果柄或果柄痕。果皮坚韧,内分3室,每室含种子7至24粒,多集结成团,黄棕色或红棕色。气芳香,味辛、辣。以个大、饱满、色红棕、气味浓者为佳。
相关阅读:
80465&阅读
79481&阅读
78138&阅读
77344&阅读
72381&阅读
71928&阅读
71917&阅读
69350&阅读
最新热点:
大家正在看什么
415839人看过
259258人看过
213326人看过
201316人看过
186047人看过
175306人看过
173189人看过
168554人看过
146662人看过
136898人看过
123995人看过
121047人看过
118941人看过
105820人看过
97473人看过会员登录:用户名
您当前的位置 :>>>>
生姜堪称“还魂药” 99%的人竟然只知道当作料!
吉和网整理
  [导读]生姜祛病保健的方法由来已久。吃过生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所以,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调房间里呆久后,吃生姜就能及时排除寒气,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
  生姜堪称&还魂药& 99%的人竟然只知道当作料!(资料图)
  生姜祛病保健的方法由来已久。吃过生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所以,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调房间里呆久后,吃生姜就能及时排除寒气,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
  生姜的不同用法:
  受凉感冒:用生姜3~4片加半勺红糖煮水喝,一日2~3次。
  感冒伴有咳嗽:生姜3~4片、大蒜7~8瓣加红糖半勺一起煮,一日2~3次。
  感冒伴有发热:在生姜、红糖水中再加入大葱1根,一次2~3次。
  吃过食物后腹胀:可直接口含生姜片,或喝生姜水,一会儿就能缓解。
  受凉引起腹泻:用烧开的生姜水冲鸡蛋,一日2~3次,很快就好,腹泻停止后再喝一天,以巩固疗效,暖胃肠。
  空调房间后呆久后引起的浑身发紧,头发胀:随时口含生姜片或每天在用2~3片生姜泡水喝,身体的不适马上消除。
  口腔溃疡、牙周炎、口臭、喉咙发痒:口含生姜片或煮生姜水喝就能治愈,以后只要不吃寒凉食物,就不会复发。
  咽喉肿痛:在热姜水中加入少许的食盐,当茶饮用。
  孕期呕吐:经常口含一片生姜就能治疗和预防。
  小儿吐奶:用1~2片生姜煮水喝后再喂奶。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生姜和红枣(切片)一起煮水喝,一日2次,就能开胃。
  关节痛:每天早上起床后吃几片生姜或者煮姜枣水喝,一日3次坚持吃能明显缓解关节的疼痛。
  痛经:在生姜、红糖水里再加入2~3粒山楂,一日2~3次即好。
  酒后头痛、头晕:可用生姜煮水喝,马上缓解。
  手脚已生冻疮但未破溃:可用生姜煮水泡手、泡脚。
  长痱子:用生姜切片外擦,痱子很快就退,大人孩子都可用。
  头屑多、掉发:经常用温姜水洗头,效果不错可试试。
  狐臭:每天用生姜片多擦几次,能明显减少臭味。
  &男子不可百日无姜&
  中医认为,姜是助阳之品,于是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现代临床药理学研究发现,姜具有加快人体新陈代谢、抗炎镇痛、同时兴奋人体多个系统的功能,还能调节男性前列腺的机能,治疗中老年男性前列腺疾病以及性功能障碍,因此,姜常被用于男性保健。姜含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之功特别是姜具有利胆、健胃止呕、辟腥臭、消水肿的作用,与蜂蜜合用对肝病恢复有益。
  若然男性常感胃寒、食欲不振,可以经常含服鲜姜片,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鲜姜滋润而不伤阴,每天切四五薄片鲜生姜,早上起来饮一杯温开水,然后将姜片放在嘴里慢慢咀嚼,让生姜的气味在口腔内散发,扩散到肠胃内和鼻孔外。
  不仅如此,干姜入菜也能治疗肾虚阳痿。现小编推荐一款有益男性健康的药膳,简单易烹。取雄鲤鱼1尾(约500克),干姜、枸杞子各10克。取鲤鱼肚内之鱼G(雄鱼腹中白色果冻样物质,为雄鱼精囊腺),加入干姜、枸杞子同煎。煮开,加料酒、盐、味精适量调味即成。空腹时服食,隔日吃1次,连服5日。
  干姜温中散寒,健胃活血,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此药膳可以治疗由于肾阳虚衰引起的阳痿、畏寒肢冷、腰疼、腰膝酸软、倦怠等。
  女子吃姜保安康
  古药书云&生姜辛温,行阳分而祛寒发表,宣肺气而解郁调中,畅胃口而开痰下食,治伤寒头痛、伤风鼻塞、胸壅痰隔、寒痛湿泻,清水气、行血痹。&、&炮姜辛苦大热,除胃寒而守中,温经止血,定呕消痰,去脏腑沉寒痼冷&&&中医常用姜作佐药使药。产后女子坐月子餐餐以姜醋佐膳,省内各地皆然,生姜或佐以猪脚鸡蛋猪肠加乌醋盐糖煲,或切成姜茸佐鸡蛋糖醋蒸,皆取其药效,适宜于产妇体质复原,也有利于喂养婴孩者。
  另外,煲姜水洗浴也可防风湿头痛。广州有个中医专家云,&产妇坐月子不洗头洗澡&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广州的天气比较湿热,尤其是在夏天,如果一个月不洗头,不但不卫生,还可能造成皮肤发炎、长痱子。广州人产后喜用姜片煲水洗头洗澡,甚至洗脸洗手,是有科学根据的。因为姜片可以驱寒,用姜煲水进行洗浴,可以防风湿和偏头痛。
  醉酒饮热姜水一招灵
  醉酒用热姜水代茶饮用,可消化体内酒精。脚臭热姜水中加点盐和醋,浸泡双脚15分钟左右,脚臭便可消除。
  牙周炎先用热姜水清洗牙石,然后以热姜水代茶饮用,一般6次左右即可消除炎症。
  头皮屑先用生姜轻轻擦洗头发,再用热姜水清洗头发,可有效地防治头皮屑。经常用热姜水洗头,对秃头也有一定疗效。
  面部暗疮用热姜水清洗面部,每天早晚各1次,约60天左右暗疮减轻或消失。此法对雀斑及皮肤干燥等也有一定疗效。
  姜之家族
  生姜,多加工成丝、片、末、汁来入菜,是炒、煮、炖、蒸、拌中不可缺少的佐料。生姜的运用范围是最广泛,我们常说的老姜,泛指生姜。
  子姜,则是生姜的嫩芽,为时令鲜蔬,季节性强,可作辅料、腌渍成泡姜或切丝生食,如子姜肉丝、子姜爆鸭、泡子姜就是用子姜或泡姜作的。
  干姜,是姜的干燥根茎,主温中,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治脾胃虚寒、吐泻、亡阳、寒喘咳等症状。干姜在川菜中常用来煮汤食用。热门生活知识,关注ishenghuo99
  每天早晨含姜片含出三大奇迹
  我从去年春节开始,坚持天天早晨含姜,从不间断,外出旅游也带上生姜。
  至今含姜快一年了,在我身上出现了3个奇迹:
  一是不得感冒了
  自从含姜至今,我没有患过一次感冒,偶尔有点感冒的迹象,喝一包&小柴胡冲剂&就没事了,治好了我过去最头痛的感冒病。古人云:&早上吃姜,胜过吃参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早上吃姜有益,晚上吃姜有害)。&
  二是治好了胆管结石
  去年8月6日我体检时,B超发现肝左叶胆管结石0.8&0.2厘米,我从未吃过医治胆结石的任何药物,只是坚持每天早上含姜,今年8月7日再体检时,胆囊未见异常。据王老伯讲,早晨含姜,胆结石、肾结石都可以治好。
  三是做肝功能&二对半&检查,全部阴性
  我从1998年至2002年连续5年做&二对半&检查,有二项阳性,即第四项e抗体(抗-HBE)和第五项核心抗体(抗-HBC)均为阳性,但不属于大小三阳。今年体检时,乙肝病毒、检查&二对半&全部阴性,反而要注射乙肝疫苗了。&
  含姜的方法
  将生姜刮去皮(姜皮属凉性),每天切四五片生姜(切得像厚纸一样薄,切得太厚,很辣),放在碗内。每天早上起来,先饮一杯开水,再用开水冲到盛有姜片的碗中消毒处理,然后将姜片放在嘴里慢慢咀嚼,含10~30分钟,将姜片咬烂,让生姜的气味,在口腔内散发,扩散到肠胃内和鼻孔外。
  姜的二十种食疗功
  研究证明,生姜含姜辣素、芳香醇、姜烯、水芳烯、茨烯、氨基酸、尼克酸、柠檬酸、抗坏血酸、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胡萝卜素、粗纤维素及钙、铁、磷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生姜具有特殊的辣味和香味,可调味添香,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配菜,可做腥味较强的鱼肉之调配菜,可生食、熟食,可腌渍、盐渍、醋渍,可加工成姜汁、姜粉、姜酒、姜干,可提炼制作香料的原料。
  生姜甘辛而温,具有散寒发汗、温胃止吐、杀菌镇痛、抗炎之功效,还能舒张毛细血管,增强血液循环,兴奋肠胃,帮助消化。鲜姜可用于&风寒邪热、伤寒头痛、鼻塞、咳逆止气、止呕、祛痰下气&。干姜适于&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消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民间在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中,逐步摸索出许多用生姜治病的验方,而且具有良好疗效。
  1、治呕吐不止:生姜汁一汤匙,蜂蜜2汤匙,加开水3汤匙调匀,煮沸后一次服下。
  2、治风寒骨疼、关节疼:
  ①生姜、葱白各适量,捣烂炒热,用布包好熨敷患处,一日数次。
  ②生姜数片放患处,用艾条灸之。
   3、治胃病发作:生姜、桂皮各12克,加水适量煎汤服下,一日2次。
   4、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生姜25克切碎,放在一个猪肚中,加水用文火炖烂,分数次食用。
   5、治中暑昏厥:生姜、韭菜各适量,大蒜1头,共捣烂取汁灌服。
  6、治急性菌痢:生姜25克,红糖50克,共捣成糊状,一日3次分服,连服数日。
  7、治产后腹疼:生姜、当归各150克,羊肉1000克,加水适量炖汤,分次服下。
  8、治跌打损伤、腰扭伤:生姜、芋头各半捣成泥状,加面粉适量调匀,贴敷患处,每日更换2次。
  9、治急性肠胃炎:生姜5片,茶叶20克,大蒜1头,捣碎,煎水调红糖适量饮下,每日3次。
  10、治寒痢:生姜4片,茶叶15克,煎浓加半汤匙食醋,趁热饮服,每日3次。
  11、治热痢:生姜4片,茶叶15克,黄连6克,煎水晾凉饮服,每日3次。
   12、治疟疾:生姜4片,茶叶15克,煎水调红糖适量,趁热饮下,每日2次。
  13、治晕车晕船:生姜1片贴于肚脐,外贴1张伤湿止痛膏,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14、治冻疮、冻伤:生姜适量捣烂,泡在适量的白酒中,取汁液加温擦拭患处,每日3次。
  15、治脚汗太多:生姜15克,枯矾15克,熬水洗泡脚,每日1次。
  16、治伤风咳嗽、虚寒久咳:生姜5片,加适量核桃肉、红糖捣烂食之。
  17、治红白痢疾:生姜、绿茶等份,加水适量煎浓饮之。
  18、治妇女虚寒腹疼:生姜、红糖适量煎水服用。
  19、发汗解表、温肺止咳:生姜10片,茶叶7克,煎水趁热饮服。
  20、治风寒感冒:
  ①生姜数片,白萝卜250克,红糖适量,煎汤趁热饮下,出汗即解。
  ②生姜6克,葱白5根,红糖适量,煎汤热服,对感冒初起或症状轻有效。
  ③生姜90克,白萝卜60克,荸荠60克,捣烂取汁,分3次用开水冲服,每日一剂。
  ④生姜6克,葱白2恨,大枣4枚,煎汤服用,对症轻无汗、身困者有效。
  ⑤生姜5克,葱白1根,绿豆15克,萝卜30克,大枣4枚,煎水服用,每日3次,开水冲服,对感冒发烧、口渴而表未解者有效。
  ⑥生姜、葱白各30克,食盐6克,白酒一盅。将生姜、葱白、食盐共捣成泥状,加白酒调匀,涂擦前胸、后背、肘窝、手心、脚心,对感冒身疼、关节酸疼、发热不降有效。
  ⑦老姜10克煨热,切开擦百会、大椎或由大椎向下擦至命门,以皮肤微红为度,可消除恶寒怕冷、全身酸疼。
  ☆生姜在细菌作用下可发酵腐烂,产生黄樟素物质,能诱发食道癌、肝癌,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故腐烂的生姜不能吃。
  生姜克杂症
  慢性胃炎:姜20克切成薄片,大枣、桂圆各30克,红糖20克,加水500毫升煎煮15分钟,早晚服用,每日1剂。
  慢性萎缩性胃炎:
  生姜、木瓜米醋汤:生姜30克,木瓜500克,米醋500毫升,用沙锅炖煮,分次服用;&
  生姜米醋汁:生姜100克切细丝,浸泡在250毫升米醋中,密闭贮存备3天后用,每日空腹时服用10毫升。&
  胃及十二脂肠溃疡:
  猪肚、生姜汤:猪肚1只冼净,纳入切碎之生姜250克,扎紧肚口,放置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煮至肚烂,姜汁渗透到猪肚,食肚饮肠,每只肚吃3&4天,连服8&10只。
  急性肾炎浮肿尿少:姜皮、冬瓜皮汤:姜皮6克,冬瓜皮30克、车前草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受寒腹痛:
  鲜姜、白胡椒、红糖汁:鲜姜9克,白胡椒7粒,打碎机打碎,红糖15克热开水300亳升冲。每日二次早晚。
  姜、陈皮、葱汤:姜9克,陈皮12克,葱5株,胡椒5克,水500亳升煎开服。
  腹泻:
  姜、炒鸡蛋:鲜姜10克切成碎丝,调和鲜鸡蛋3只,炒熟食用,食后喝红糖水350&400毫升,每日一次。
  生姜、茶叶汁:生姜、茶叶各9克,水500亳升煎服。
  风湿关节炎:生姜汁100亳升,冰糖100克,西瓜半个。把生姜汁、冰糖放入西瓜瓤内,再搁水煮,每日半个西瓜,分2次空腹温热服食。7天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此方以在三伏天为宜。
  食物中毒:
  生姜、紫苏叶汤:食物中毒引起的呕吐、腹泻,取生姜、紫苏叶各30克,水600亳升煎,加红糖适量,每日分2次服。
  中草药中毒:
  生姜汁:误食生半夏、天南星发生舌肿、喉哑时,取生姜汁6亳升,温开水冲服,一日2次。
  宫冷不孕:
  生姜、红糖羔:鲜生姜500克,红糖500克,将生姜打碎机打成泥,混入红糖,蒸1小时,在月经期开始期用,每次1匙加200亳升热开水,每日3次,连服1个月。服药期间禁忌房事。
  恶心呕吐:
  生姜、橘皮汤:生姜9克、橘皮9克,水500亳升,煎水分2次服,
  生姜、半夏汤:生姜6克,半夏6克,水500亳升,煎水分2次服。
  妊娠呕吐:
  生姜、红糖茶:生姜30克,红糖适量,水500亳升,煎服,每日1剂连服5天。
  姜、芦根汤:姜30克,芦根30克,水300亳升,煎服。每日1剂连服5天。
  蛔虫性肠梗阴:
  生姜、蜂蜜茶:生姜汁10亳升,蜂蜜10毫升,开水冲服,每日2剂,连服5天。
  生姜、蜂蜜茶:生姜200克,将生姜捣烂加水200毫升,煮沸3分钟,去渣取汁,蜂蜜100亳升冲服,每日1剂。
  阴痿:
  生姜、熟附、炖羊肉:生姜150克,熟附片15克,羊肉250克切片,文火炖服用。
  肩周炎:老生姜50克,葱白30克,白洒15毫升,共捣烂,炒热或微波炉打热敷患处,每次30分钟,一日数次。
  冻疮:生姜、胡椒、红糖汤:生姜10克,胡椒10粒,红糖25克,水500亳升煎服。
  干姜、红花、黄柏外用剂:干姜30克,红花30克,黄柏25克,加水500亳升浸泡10小时,煎至200毫升,去渣取汁,加95%的酒精200毫升混匀,擦冻疮处。
  骨结核:
  生姜汁外用方:生姜汁500亳升,榨汁打榨汁备用,100亳升加300亳升开水,用毛巾浸湿,乘热熨患部。巾冷即换,以局部发热为度,一日1次。
  疖痈:
  鲜姜、鲜芋外用方:鲜姜100克、鲜芋头100克冼净去粗皮,共捣烂如泥,再加适量面调匀,外敷患处,每日2次,每次敷1小时。
  手癣:
  生姜、白酒外用剂:鲜生姜汁250亳升,白酒500毫升,将生姜汁倒入酒中泡3天后用,每日2次早晚擦患处。关注ishenghuo99
  足癣:
  生姜、食盐外用剂:生姜100克切片,食盐50克,加水500亳升放锅中煮沸,倒入盆中加水1000亳升,温度不烫伤未宜泡洗患处,每日2次早晚浸泡30分钟,一般3&7次可治愈。
  白癜风:
  生姜外用方:将生姜煨热后,轻轻擦患处,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每日2次。
  四肢麻木:
  生姜、陈醋外用剂:四肢循环不好,冷引起的四肢麻木,取生姜汁100亳升,陈醋100毫升,热水2000亳升,温度不烫伤未宜泡洗四肢,每晚上1次。
  生姜、干姜应用浅析&&生姜&干姜&炮姜
  这三种中药都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根茎,由于各自的性状不同,所以它们在临床上的主治用途也各有不同。
  生姜:为姜的新鲜的根茎,性味辛、微温。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功效,被中医誉为&呕家圣药&。可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喘咳、胀满、泄泻等。如用生姜、红糖熬制的姜汤可活血驱寒,就是防治风寒感冒的一剂良药。此外,生姜还能解半夏、南星、鱼蟹之毒。
  干姜:为姜的干燥根茎,性味辛、热。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由于干姜能守能走、性热而偏燥,故对中焦寒邪偏盛而兼湿者以及寒饮伏肺的喘咳颇为相宜,又因为力速而作用较强,用于回阳救逆,其效甚佳。常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等症的治疗。如用于温中散寒的大建中汤、理中丸,回阳救逆的四逆汤,温肺散寒而化痰饮的小青龙汤。
  炮姜:为干姜炒至表面微黑、内呈棕黄色而成,性味苦、辛、温。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的功效。炮姜的辛燥之性较干姜弱,温里之力不如干姜迅猛,但作用缓和持久,且长于温中止痛、止泻和温经止血。可用于中气虚寒的腹痛、腹泻和虚寒性出血。如用于脾胃虚寒之腹痛、腹泻、霍乱转筋的附子理中丸,治脾胃虚寒便血的艾叶丸。
  生姜、干姜:均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Rose)的干燥根茎。夏秋霜降前采挖根茎,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为&生姜&;冬季冬至前采挖,去净茎叶、须根、泥沙,经晒干或微火烘干为&干姜&。
  性味归经与临床应用
  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功能发汗解表,温肺止咳,温中止呕;多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等。孙真人云:&姜为呕家圣药。&单味生姜可健胃消食止呕。胃寒呕吐,可配半夏、吴茱萸;胃热呕吐,可配黄连、竹茹;水饮呕吐,可配白术、茯苓等。用于肺寒咳嗽,痰多胸闷者,多与苏叶、杏仁、桔梗、前胡同用;痰热咳嗽或中风痰壅失语肢麻,需配竹沥清热豁痰。生姜配半夏有明显的和胃止呕作用,并可解半夏毒。生姜还可解天南星、乌头、百部、木薯、闹羊花等药毒,轻者取汁含嗽5ml,4h1次;重者鼻饲5ml,2~3h1次。生姜配大枣能保护胃气,可减弱或消除其他药物对胃肠的刺激。生姜配白芍能制白芍之寒而温经止痛。常用量3~10g,煎服或捣汁冲服。禁忌:本品辛温,阴虚内热及有热盛之证者忌用。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功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肺,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泻泄,肢冷脉微,痰饮喘咳等。
  干姜性辛温,善去里寒,通行阳气,尤长于温脾胃阳气。治脾胃虚寒,常配党参、白术、吴茱萸、炙甘草等温肺化饮,与白芥子、细辛、半夏同用;治疗肾阳不足,伍以附子、肉桂、补骨脂等;与附子等大辛大热之药配伍,治疗亡阳脱证,可加强附子回阳救逆之功,即所谓&附子无姜不热。&与生姜相比,干姜偏于温里散寒;生姜长于发散风寒,温中止呕。干姜还是监制苦寒药品的良药,如与黄连、龙胆草等同用,可使苦寒之品不伤胃气。常用量3~10g。
  禁忌:本品辛热燥烈,阴虚有热者及孕妇均禁用。生姜、干姜为同一植物来源而采用不同炮制方法形成的两种中药,生姜为辛温解表药,干姜为温里药,两者在临床中应辨证使用,功效作用差异较大,切不可混用。
  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有一年四季不离姜的习惯,在《论语&乡党》中有:&不撤姜食,不多食&之说。南宋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姜能通神明,去秽恶,帮不撤。&在现存最早的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也里关于有姜的记载:&干姜,味辛温,主胸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温脾,肠辟下痢。&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推崇姜的妙用:&姜,辛而不劳,可蔬,可和,可果,可药。&生姜熬的汤还有一个别名叫&还魂汤&。在苏东坡的《杂证》中也曾记载,钱塘净慈寺的和尚,八十多岁,颜色如童子,问其故,&自言服生姜四十年,故不老云&。民间也有&朝含三片姜,不用开药方&,&冬有生姜,不怕风霜&,&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家备小姜,小病不慌&等说法.
  生姜性温,其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
  吃过生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所以,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调房间里呆久后,吃生姜就能及时排除寒气,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
  另外,生姜还有解毒的功能。如误食了毒覃,轻者会舌麻、恶心、呕吐,最好的方法就是赶紧口嚼生姜,连吃几片,怕辣的人就多切几片生姜煮水喝,要连喝几次至症状完全消失;重者会引起神志不清、昏迷,在送入医院抢救后,等病情稳定了之后,就给病人喝生姜水,这样能更快速地驱除毒质。
  中年男士易患高血压病,是由于体内寒湿重,经络瘀堵不畅造成的。可以在每晚泡脚的水中加入生姜,有助于去寒、降血压。同时生姜又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中医就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说,常用生姜水泡脚既可以去寒又不上火,而且降压、补肾,同时可以治疗男性前列腺炎等疾病。
  生姜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常吃会引起肝火旺,就用克制吃姜引起的肝火旺,可以同时配一些舒肝、理气的食物,如山楂、菊花,用它们泡茶喝,这样就可以消除生姜引起的燥热而不伤身体。既用姜、蒜驱了寒,活了血,又及时疏理了肝火,不致瘀堵。
  巧用热姜水可治十种小毛病
  一、口腔溃疡: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天二至三次。一般六至九次溃疡面可以收敛。
  二、牙周炎:先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早晚各一次,如果喉咙痛痒,可用热姜水加入少许盐代茶饮用每天二到三次。
  三、偏头疼:当偏头疼发作时,可用热姜水浸泡双手约十五分钟左右。痛感就会减轻或消失。
  四、醉酒:用热姜水加适量的蜜糖可缓解或消除酒醉。
  五、头皮屑:先用生姜擦洗头发,然后用热姜水清洗头发。可有效防治头屑。如长期使用对秃头有一定的疗效。
  六、腰肩疼痛:先在热姜水加入适量的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可大大缓解疼痛。
  七、蛲虫病:每天睡前用热姜水清洗肚(门)周围,后再饮用热姜水一至两杯。持续十天左右可治愈。
  八、脚臭:将脚浸泡于热姜水中,浸泡时加点盐和醋。浸泡十五分钟左右抹干,加点爽身粉。臭味便可消失。
  九、高血压:血压升高时,可用热姜水浸泡脚十五分钟左右。可反射性引起血管扩张。使血压随之下降。
  十、感冒头疼:将双脚浸泡于热姜水中,以水能浸到踝骨为宜。可加点盐,醋,浸至脚面发红为止。此法对风寒感冒,头疼,咳嗽治疗效果显著。
  十一、荨麻疹:1.生姜桂枝粥:生姜10片,桂枝3克(研末),粳米50克,红糖30克,煮稀粥食,每日1-2次。
  十二、醋姜汤:组成:姜50克,醋半碗,红糖100克。用法:同烧汤,去渣温饮。每次1小杯,每日2~3次。功效:活血消肿,散寒止痒。主治:因食鱼蟹等引起的荨麻疹瘙痒难忍者。
  生姜的几种特殊食疗功效
  生姜以去腥除膻的本领和自身特殊的辛辣芳香,受到人们的青睐。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用它做调味品以外,还可用于医药和提取香精的原料,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之说。
  生姜味辛,性温,入肺、脾、胃三经,具有发汗散寒,去湿去水、止呕祛痰、健胃、驱风、解毒等功效。用生姜疗疾历史悠久,而且在民间绵延至今应用不衰。
  治风寒:由风寒引起的腹痛、头痛和发热,取生姜30克,紫苏叶30克,水煎加红糖适量,每日2次服用。
  治腹泻:生姜适量切片,调和鲜鸡蛋2~3个,炒熟食,随喝红糖水1碗,对寒泻有卓效。
  治月经期腹痛:益母草30克,生姜10克,洗净,同入砂锅煎1小时,加红糖少许调服。经前5天开始服用,每日一剂,连服5个疗程。
  解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引起的呕吐、腹泻,取生姜30克,紫苏叶30克,水煎加红糖适量,每日2次服用。
  治消化不良:取生姜末3克,水煎,加醋少许,趁热服下,日服3次。饭后服,对寒性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有良效。
  俗话说,&晚吃萝卜早嚼姜,气走医生不开方&,意味着萝卜和姜是养生保健佳品。从另一角度也说明了生姜的不凡功效。例如,在长寿之乡如皋人的心中,生姜不仅调味,更是调身调心、长寿的灵性之物。在长寿之乡如皋,喝姜茶、含姜片、用姜水泡脚已经是一种融入当地人骨血的传统养生长寿秘方。
  《神农本草经》记载,生姜性味辛温,入肺、脾、胃经,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祛痰祛寒、补气平喘的作用,经常被用来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等症。
  如皋人对生姜情有独钟,可能与几个民间流传甚广的故事有关。传说,苏东坡在钱塘担任太守时,曾经游览净慈寺。他发现80岁高龄的住持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十分惊奇,便询问驻颜妙法。住持说:&我每天用连皮嫩姜切片,温水泡服,吃了40多年。&还有一个传说,白娘子误饮雄黄酒,变回原形,许仙惊吓致死,白娘子为救许仙赴昆仑山盗仙草,这盗来的仙草就是生姜芽,所以生姜也叫&还魂草&,姜汤又叫&还魂汤&。
  长寿方:生姜茶
  在如皋民间,但凡有人感冒发热、恶寒畏风,通常都是先熬上一碗生姜水喝,出一身汗,感冒症状自然很快得到缓解。而一般人经常喝姜水,既促进血液循环,又加速胃液分泌和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在我的调查中,发现如皋人有一种不同平常的吃法,他们一般是把生姜切片或切丝,在沸水中浸泡10分钟后,再加蜂蜜调匀,制成生姜茶,每天喝上一杯。据他们说,这样喝一两个月后,脸上的老年斑就会减少很多。热门生活小知识,关注ishenghuo99
  另外,如皋老人还会用1斤生姜、半斤枣、2两白盐、3两甘草、半两丁香或沉香,或蒸或煮,做成上好的养神养颜药膳,每天清晨吃一杯,顿时精神振奋,容颜如新。
  长寿方:含姜片
  如皋老人口含生姜片就像现在的年轻人含维生素C片一样,他们把生姜洗净切成薄片,每天含上三四片,能&通神明,去秽恶&,作为保健方法来说,最是轻松有效。传说,孔圣人每天饭后都要吃3片姜,一直活到了73岁,才无疾而终。我认为,从长寿这一点上看,如皋人的智慧绝对比孔子高出许多。
  长寿方:姜水泡脚
  如皋人还喜欢用姜水泡脚,就是将双脚浸泡在热姜水中,水以能浸到踝骨为宜。浸泡时还在热姜水中加点儿盐和醋,并不断添加热水,一直浸泡到脚面发红为止。热水泡脚可以促进末梢血液循环,刺激脚底反射区和穴位,使全身经络得到调节,缓解疲劳;而用热姜水泡脚,还可以让姜的保健功效顺着打开的经络直达全身,从而达到强身健体、长寿之目的。
  烟台食客聚集地,烟台美食信息资讯发布阵地 让我们因美食幸福的走到一起,一同品尝各路美食,一同分享推荐饮食心得 还等什么,赶快加入吧!烟台美食先锋群1:(已满),烟台美食先锋群2:(已满);烟台美食先锋群3:(已满) ,烟台美食先锋群4:(已满),烟台美食先锋群5:【推荐加入此群】
责任编辑: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热点新闻排行榜
擅长:家常菜
婚姻感悟的版主
擅长:家常菜
美女厨师 创意无限
擅长:家常菜
美食宣言:老婆最大
擅长:家常菜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姜红糖水怎么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