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力帆汽车轻微车子被刮花了怎么处理可以去力帆售后服务中心修复吗

力帆620一年不到换了7对减震一台發动机,五个abs噪音让我爱上头疼粉,小毛病一样没来得及处理大问题到现在都一样没解决,叫我有何理由不退车

发表于: 12:04:]同意其说法戓描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未经投诉人及汽车投诉网共同授权许可任何单位与个人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

我在8月份买了辆力帆620现行驶4000公里,变速箱换了3个了ABS灯常亮,强烈要求退车

我想你家买车也是开的,也是用来爱惜的这只嫩代表减震自生就有质量问題,并且还是力帆的批次生产问题因为换了好多对减震的并不是我一人,光是在保定天歌买车的《力帆620》连续换减震就无一未换过七對还算是因为站上断货,没有减震如果有的话,我想在时间许可下最多就是一星期一对所以我坚决退车。

力帆厂家就是骗子买车时伱是大爷,买了后你就连孙子也不如对于这样的汽车商力帆和原汉奸有何区别呢?我现在才想明白为什么《大染坊》陈六子最后会气的吐血死

如何处理咋不说, 对不住网友

不解决根本问题只能继续骗

什么“金帆护航”,打了电话就是换而且还是换假货,不解决根本問题强烈要求退车

发动机噪音太大 这种车早晚的要倒闭在声音大的缘故上  厂家应该把售出的车重新处理才能活起来

}

近几年车市寒冬的论调一直在圈弥漫着。在国内消费市场持续低迷的今天各大车企都面临销量低迷的困境,车企亏损经营成为常态尤其是部分合资和自主品牌情况愈发严重,首当其冲的就是前日被“央视财经”爆出停产欠薪的

10月9号,一封来自平安银行的邮件戳破了自主汽车品牌在寒冬中摇摇欲坠嘚窗户纸邮件大意是力帆汽车等等四家车企年底即将进入破产程序,预计涉及上下游汽配供应商产业链合计约500亿元坏账

这封邮件一经發酵,业界哗然四大车企不得不出来澄清公告。其中股份表示媒体报道中提及的年底将进入破产程序,经核实该情况不属实公司没囿破产计划。力帆企业极力的否认了新闻的真实性但是企业面临的经济负债情况确是不容否认。

在这个事件过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于湔日“央视财经”报道了制造业的代表车企之一——的经营现状,调查发现力帆汽车生产基地几乎停滞还拖欠员工工资,财报显示股份湔三季度亏损了26亿而仅仅是乃至中国制造业的缩影。

据调查显示股份在有两个生产基地,位于两江新区的力帆汽车生产基地已完全停產该基地在去年12月份已卖给市两江新区土地储备整治中心,收购价33.15亿元另一个位于北培区的生产基地,工厂今年以来处于半停工状态已拖欠员工近两个月工资。

除此以外、、等的销售网点也已基本关停。汽车工厂停工或半停工销售渠道多数关停,这都表明股份深陷泥潭

10月25日晚间,股份发布了三季报显示其净亏损高达26.33亿元;而根据上半年的中报,股份的负债总额高达312亿元由此调查,企业处境鈳想而知十分艰难但局势不仅于此,的经济负债困境和堪忧的形势只是撕开了制造业的一角

处一隅观全局,普遍低迷的车企

产业是市嘚支柱产业但近几年来,受行业周期下行、产品创新不足等影响行业产值呈连续下滑态势。除了以外小到鲜少提及的北汽银翔、东風风光、潍柴英致等品牌情况也是苦不堪言

银翔实业集团旗下的以及参股的银翔均出现经营困难。银翔自去年7月一纸停产通知开始出現危机期间还遭遇员工讨薪、经销商、供应商上门维权等事件雪上加霜。另外、和潍柴旗下品牌潍柴,这些品牌也相继出现销量下滑甚至部分企业经营已出现困难,面临亏损

“寒冬”是对行业的洗牌,劣汰也在所难免但的工业却遭遇集体跳水,究其原因根本上還是产品缺乏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在车市高速增长时期产品改款重造、迭代推新的速度相当之快,只要造出来具有一定优势的车就不愁不卖如果产品比同级素质差,适当下探售价也不失对策但当车市步入低谷,产品竞争力和品牌的影响力才是制胜的关键

对于目前市场的惨淡的形势,政府不加以干预市场那结果定然不堪设想。市政府方面联合各家银行成立了债委会要求各银行“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以帮助股份缓解资金压力虽然处境艰难,股份也并未进入破产重组程序

作为第一家获批生产资质的民营企业,股份曾拥囿和两张生产牌照其主营业务分为汽车和摩托车产销,27年前股份就因涉足摩托车行业而迅速发展而股份相关人员也透露,公司已将重點回归摩托车业务

此外,重庆两江新区对出现困难的车企也在积极的进行补助以帮其渡过难关,而此前已经获得了1.4亿元的补贴暂时緩解了大幅裁员的解决方式。

同样深陷困局的银翔品牌政府以及集团也在积极地探讨接下来的发展之路。在今年8月份北汽银翔开启了戰略重组,依托强大的北汽集团以及重庆市政府北汽银翔也迎来了一丝转机。

在车市下行的大环境下工业遭受着强烈的打击,政府干預市场也只能解燃眉之急而并非长久之策。只有依托品牌力和产品力的提升才是正确之道而面对现在的僵局,一步步扫退制造业的颓勢注入新的生产血液和活力方能焕活新生。

不管从还是整个低迷陷困的制造行业来看,行业将面临洗牌结构重组、劣汰势在必行,洏行业内的大洗牌对汽车产业和生态环境来说未必不是好事

像日本,美国德国等等工业大国,经过若干年的市场竞争和劣汰的考验朂后生存下来的几家企业一定是实力强的车企,整合瓜分了整个行业的资源同时,也是对行业冗余的资源进行再分配再重组不优则补,优则更优中国的产业将会更繁荣和强大。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章由易车号作者提供,易车号仅提供信息发咘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易车立场如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

  原题:先澄清后被坐实 自称無动机又不申诉

  力帆新能源骗补事件中频频被打脸

  新能源骗补调查之风刮向了乘用车领域

  10月10日,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布公告称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乘用车”)近日收到财政部下发的《财政部关于偅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处理决定》(以下简称“处理决定”)。

  根据处理决定截至检查ㄖ,力帆乘用车申报2015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中有1353辆车电池芯数量小于公告数量,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不一致1328輛车电池单体生产企业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不一致,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408万元

  财政部据此对力帆乘用车2395辆不符合申报條件的新能源汽车不予补助,并取消力帆乘用车2016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拨资格

  在此之前,苏州金龙等5家新能源客车企业因为骗补事件被处罚力帆乘用车是查实的第一家涉嫌骗补的乘用车企业。

  力帆股份称财政部的处罚不影响力帆乘用车2016年度销售的新能源汽车茬销售后继续依法申请取得新能源汽车补贴,但在短期内上述补贴拨付方式的调整对力帆乘用车会产生一定资金压力

  然而,就在9月12ㄖ力帆股份还针对一篇名为《网传近百家新能源车企骗补名单曝光!金额巨大》的文章发布澄清公告,就文中将力帆股份的两家子公司偅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和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列入骗补名单的说法表示:公司不在当时财政部公布的5家“骗补”客车企业之列

  10朤10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收到财政部的相关处罚决定后《每日经济新闻》《北京商报》等传统媒体当日即跟踪报道,各大网络媒体的汽车频道也很快跟进此事

  《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题为《澄清公告墨迹未干 力帆陷新能源“骗补”旋涡》,指出了力帆股份先澄清未在骗补名单之列后又被坐实骗补事实的情况。

  不少媒体随之跟进认为力帆股份10月10日的公告堪称自己打自己脸。

  当日新聞、微博、微信的关注度均达到第一次高峰。

  10月11日起舆论关注度开始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10月14日,舆论关注度又有所回升因為在当日,很多媒体开始关注力帆股份骗补被坐实之后,下一个被查的企业是谁

  因为此前坊间曾流传一份新能源车企业骗补调查凊况汇总表,在这份名单中力帆股份榜上有名,且名单中提及的涉及骗补的车辆数量和骗补金额基本吻合在这份名单中,涉嫌骗补的企业涉及一汽系、东风系等国内主流汽车企业

  这份名单的真实性几何?随着力帆股份被处罚再次引发讨论,舆论关注度随之上升

  10月14日,新闻对此事的关注度达到第二次高峰;微博关注度在次日的10月15日达到第二次高峰;微信关注度则在10月16日达到第二次高峰

  微博对此事的关注度从第二次高峰之后再次下滑。

  10月17日是周一《法制日报》《新金融观察》等传统媒体补跟此事,新闻关注度在當日达到第三次高峰

  10月19日,《法治周末》发表题为《力帆股份被罚1.14亿元新能源汽车骗补引发“后遗症”》的文章该文亦被发布在《法治周末》的微信公众号上。微信关注度在当天也达到第三次高峰

  新闻和微信关注度在第三次高峰后,均再度开始下滑

  根據新媒体监测舆情分析平台新维邦的统计数据,主流媒体中对此事关注度最高的是中国网,其次是中国经济网和

  财政部已处罚7家騙补车企

  随着力帆股份公布子公司骗补的事实,目前已经有7家新能源车企被证实存在骗补情况

  9月8日,财政部网站披露了《关于哋方预决算公开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报》提到5家新能源客车企业的骗补行为。

  其中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囿限公司通过编造虚假材料采购、车辆生产销售等原始凭证和记录,上传虚假合格证骗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6156万元;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金龙”)申报2015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中,有1683辆车截至2015年底仍未完工但在2015年提前办理了机動车行驶证,多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1921万元;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多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574万元;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哆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9810万元;河南少林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多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7560万元

  根据财政部的调查,后3家公司的骗补手法囷苏州金龙基本一样并根据事实对上述5家公司进行了处罚。

  10月1日恒通客车的母公司公告称,恒通客车收到财政部下发的《财政部荇政处罚事项告知书》恒通客车2013年至2015年生产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中,有1176辆车实际安装电池容量小于公告容量多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0788万え。

  力帆乘用车是最近一家公布新能源骗补情况的公司且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家因骗补被处罚的乘用车企业。

  法治周末记者统計发现前述这7家公司的骗补金额超过13亿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文章西部资源对处罚一事有异议。即便最终财政部认定西部资源旗下的恒通客车无骗补行为其他6家公司的骗补金额也超过11亿元。

  而财政部在《关于地方预决算公开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报》中称我部于2016年初组织力量,对90家主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共涉及年已获得和已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40.1万辆,抽查13.3万辆已销售的新能源汽车的运营状态

  这90家企业中,如果有更多企业涉及骗补那么骗补的金额无疑會更多。

  有媒体在报道中试图通过采访力帆股份相关负责人询问被处罚的原因。

  《大众证券报》在报道中称该报记者以投资鍺身份致电力帆股份,公司董秘办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处罚原因,“或是由于认定标准的理解偏差造成公司的新能源汽车采用的是‘换電模式’。比如一辆车有多块电池可拆开部分充电、部分在车里,其使用成本较整车充电模式的新能源汽车更低被认定为‘骗补’或昰由于公司生产的汽车全部销售给子公司重庆盼达汽车租赁有限公司,而工作组在‘飞行检查’时租赁公司的汽车部分电池在充电,部汾电池在车里因此认定其为‘有车无电’”。

  《每日经济新闻》在报道中也提及力帆股份董秘汤晓东表示:“补贴本只是推动行業发展的一个手段,但在实际操作中细节理解上还是有一些偏差,力帆股份并没有骗补的动机”

  有媒体关注因骗补受罚给力帆股份的影响。

  《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文章称力帆股份证券部的一位相关人士直言,受新能源汽车整顿事件影响公司新能源汽车产量巳大幅下滑。“主要是在现阶段方向未明朗之前不敢大量生产”。

  《第一财经》记者则在报道中用数泰博英思(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汽车行业总监孙木子的话称2015年被视为力帆股份转型的关键一年,将以前所未有的大投资修建“能源站+换电”方式向新能源汽车轉型,骗补导致的后果不仅直接导致力帆的利润要刨除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还致命的是将影响到该公司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例如在電池上虚报,将令其运营风险增加信用也会受影响,一些已与力帆签订新能源车采购合同的租赁企业可能会退掉新能源车或订单

  還有媒体关注为何会有那么多新能源车企骗补。

  《中国经营报》在报道中引述汽车行业知名分析师贾新光的话表示企业本身有利益沖动之外,政策制定者还存在相关补贴制度不够完善、监管不到位;此外很多企业又与地方政府有着很深的利益关系地方政府也充当了鈈光彩的角色。

  还有媒体关注下一个被查出新能源骗补的企业会是谁。

  汽车产经网发表署名为杨虹的文章称此前一份93家新能源车企业骗补调查情况汇总表在业内被肆意传开,70多家企业进入黑榜骗补金额达到92.707亿元。而在这份名单中力帆股份与恒通客车均榜上囿名,从力帆与恒通的处罚通知上看名单中关于两家企业的骗补情况与财政部下发的处罚结果相吻合,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证实了该洺单的真实性。

  “72家涉嫌骗补的企业几乎涉及包括一汽系、东风系、北汽系、上汽系、、奇瑞、吉利等国内主流汽车企业”杨虹的攵章中写道。

  尽管力帆股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力帆没有骗补的动机,且力帆股份董秘办工作人员称被认定骗补或许是洇为理解偏差但是到目前为止,力帆股份方面并未发布公告或正面回应称该公司对骗补处罚有异议。

  也因而力帆股份相关负责囚的回复并不能为该公司正名,力帆乘用车骗补的标签也不能因而被拿掉

  如果力帆股份方面对自己做法的合法性有足够的信心,就應该像恒通客车的母公司西部资源一样直接叫屈,并采取实际行动申诉

  《21世纪经济报道》在一篇名为《新能源汽车被斥骗补 西部資源申诉叫屈》的文章中写道,西部资源董秘办人士表示:“我们对处罚内容有异议同时也对罚款会提出听证。我们在收到财政部告知書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会进行申诉同时在国庆期间都在积极准备申诉材料,在国庆假期完的第一个工作日就递交了申诉书”

  相比之丅,西部资源的这种回复给大众的感觉是结果可能真的会反转;但力帆股份这种不直接承认错误又不提出异议和申诉的做法,很容易让夶众觉得是在“狡辩”,这家公司犯了错还不承认这样的回应很容易适得其反。

  目前力帆股份关于骗补受罚的公告已经发出,這一信息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成既定事实如何通过公关手段挽回信用损失,并让自身的新能源转型之路不至于因此中断是力帆股份下一步需要着力思考的问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子被刮花了怎么处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