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公里的光缆1公里损耗得用多大的光模块

不同公里数的光纤模块能对接吗?_百度知道
不同公里数的光纤模块能对接吗?
  不同公里数的光纤模块不能对接。  1、必须模块类型一致,例如SFP对SFP,OLT对ONU。其次,还必须波长匹配  2、模块A的发射波长必须在模块B的接收波长范围内,模块B的发射波长也必须在模块A的接收波长范围内。  3、考虑传输距离。模块传输后会存在功率衰减、色散等,10km的光模块表示其发射可以传输10km后不影响接收性能,一般光模块厂商会设计一定余量,传输12~15km问题不大。  4、如果传输距离大于15km,基本上就不要考虑对接了。  5、如果发射光传输后功率小于对接模块的接收灵敏度,也是不能使用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光也会很弱,但10KM的光模块发的光。如果能通。导致链路无法正常工作。如果一端用10KM,估计另一端收不到,影响传输性能,虽都为单模1310的波长,一端用40KM。10KM的光传输距离怎么能满足30KM的网络距离呢不行的
要是传输速率不是很大的话用1310nm,有40KM的。而且传输速率越小灵敏度越高。
不能 波长不同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光纤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400-886-6040
当前位置: >
& 光模块的多模和单模有什么区别?
光模块的多模和单模有什么区别?
[ 浏览:次 ] [ 时间: ] [ 字体:
  光模块中的单模和多模,实际上只指光纤种类。LC/PC是指连接器的类型,单模,多模在模块上会有标式,单模SM,单模用于远距离,光纤为黄色。多模MM,多模用于近距离,光纤为橙色。
光模块的多模和单模怎么区分?
光模块中的单模和多模,实际上只指光纤种类。LC/PC是指连接器的类型,单模,多模在模块上会有标式,单模SM,单模用于远距离,光纤为黄色。多模MM,多模用于近距离,光纤为橙色。
一般用于多模的波长窗口是850nm,而单模的的则主要以1310nm和1550nm窗口附近的波长为主吧。多模由于模间色散比较严重,只用于短程的,也就是SR。而单模的管模块多用于LR、ER/ZR等远距离的传输。
多用于传输速率相对较低,传输距离相对较短的网络中,如局域网等,这类网络中通常具有节点多,接头多,弯路多,而且连接器、耦合器的用量大,单位光纤长度使用光源个数多等特点,使用多模光纤可以有效的降低网络成本。单模光纤多用于传输距离长,传输速率相对较高的线路中,如长途干线传输,城域网建设等。
一般光纤分类有哪些?
光纤分类方式有几种, 按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模式分:和多模光纤。
& & 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为50~62.5&m,包层外直径125&m,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为8.3&m,包层外直径125&m。光纤的工作波长有短波长0.85&m、长波长1.31&m和1.55&m。光纤损耗一般是随波长加长而减小,0.85&m的损耗为2.5dB/km,1.31&m的损耗为0.35dB/km,1.55&m的损耗为0.20dB/km,这是光纤的最低损耗,波长1.65&m以上的损耗趋向加大。由于OHˉ的吸收作用,0.90~1.30&m和1.34~1.52&m范围内都有损耗高峰,这两个范围未能充分利用。80年代起,倾向于多用单模光纤,而且先用长波长1.31&m。
& & 多模光纤(Multi Mode Fiber):中心玻璃芯较粗(50或62.5&m),可传多种模式的光。但其模间色散较大,这就限制了传输数字信号的频率,而且随距离的增加会更加严重。例如:600MB/KM的光纤在2KM时则只有300MB的带宽了。因此,多模光纤传输的距离就比较近,一般只有几公里。
& 单模光纤
& & 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ber):中心玻璃芯很细(芯径一般为9或10&m),只能传一种模式的光。因此,其模间色散很小,适用于远程通讯,但还存在着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这样单模光纤对光源的谱宽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即谱宽要窄,稳定性要好。后来又发现在1.31&m波长处,单模光纤的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一为正、一为负,大小也正好相等。这就是说在1.31&m波长处,单模光纤的总色散为零。从光纤的损耗特性来看,1.31&m处正好是光纤的一个低损耗窗口。这样,1.31&m波长区就成了光纤通信的一个很理想的工作窗口,也是现在实用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工作波段。1.31&m常规单模光纤的主要参数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T在G652建议中确定的,因此这种光纤又称G652光纤。单模光纤
& & 单模光纤中,模内色散是比特率的主要制约因素。由于其比较稳定,如果需要的话,可以通过增加一段一定长度的&色散补偿单模光纤&来补偿色散。零色散补偿光纤就是使用一段有很大负色散系数的光纤,来补偿在1550nm处具有较高色散的光纤 。使得光纤在1550nm附近的色散很小或为零,从而可以实现光纤在1550nm处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 & &在单模光纤中,另一种色散现象是偏振模色散(PMD),由于PMD是不稳定的,因而不能进行补偿。
& & 多模光纤中,模式色散与模内色散是影响带宽的主要因素。PCVD工艺能够很好地控制折射率分布曲线,给出优秀的折射率分布曲线,对渐变型多模光纤(GIMM),可限制模式色散而得到高的模式带宽。 & &全系统带宽达到一定程度时,同样也受到模内色散的制约,尤其在850nm处,多模光纤的模内色散非常大。一些国际标准给出的多模光纤在850nm处的色散系数为-120ps/(nm&km),而PCVD多模光纤的色散值介于-95~-110 ps/(nm&km)。
上一条:下一条: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平山一路民企科技园2栋西座6楼B 电话:+86-755-
主营:,,,,,,,,,,及,等
Copyright (C)
深圳市国扬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All Rights Reserved查看: 3422|回复: 13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13主题精华0UID214004
普工, 积分 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 积分
贡献值10 金币3 帖子
小弟不才一直有一个疑问就是2.5g/10g光模块的核心技术是什么,或者说有哪些方面的指标特别难实现。
因为实验室设备比较简陋,现在我只是做了2.5g的模块,10g的没有仪器测试,但是感觉也差不多啊。
&&激光器探测器&&买相应指标的就行了, 驱动芯片和 限幅放大器也直接买芯片就行了,还是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没注意到?
还有一个 你们老说的40g,也是一个光模块?还是说用4个10g并行就ok? 有相关资料吗。
还有一点就是 这速率越往上走 试验设备真新贵,一般小的实验室根本没办法玩啊,学校唯一一个40g的示波器只能看看,摸摸都不行,太坑爹了。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0积分125主题精华0UID165794
初级工程师, 积分 1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5 积分
贡献值96 金币29 帖子
让我想到一句话““学医三年,以为天下无不可治之证”。
本人连1.25G的色散都觉得不好解决,其他暂时不敢想。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50积分1155主题精华0UID135938
高级工程师, 积分 1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45 积分
贡献值362 金币793 帖子
我不是做模块的,但是看了你说的话,感觉你就是直接组装、测试,很多基本的理论可能你都没有考虑到,任重而道远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39主题精华0UID198619
普工, 积分 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 积分
贡献值33 金币6 帖子
10Gbps和2.5G差距还是挺大的,主要是信号完整性问题,数据传输率升高后,很多不确定因素就多了,如果是单纯的从芯片角度去考虑光纤模块的话,我觉得关于和光相关的东西可能用的就不是太多了,毕竟不是光学,所以最主要的还是从系统的角度去分析和考虑。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39主题精华0UID198619
普工, 积分 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 积分
贡献值33 金币6 帖子
ljh4724136 发表于
让我想到一句话““学医三年,以为天下无不可治之证”。
本人连1.25G的色散都觉得不好解决,其他暂时不敢 ...
你做的可能偏向与光学一点,更多的侧重点可能在器件和材料方面吧!而从模块系统角度去考虑的话,这些就不是太过于重视了!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15主题精华0UID186651
普工, 积分 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 积分
贡献值9 金币6 帖子
lskybs 发表于
10Gbps和2.5G差距还是挺大的,主要是信号完整性问题,数据传输率升高后,很多不确定因素就多了,如果是单纯 ...
我这边是做10G器件和模块的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20主题精华0UID211111
普工, 积分 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 积分
贡献值14 金币6 帖子
有光模块误码仪卖,价格优惠。有需要可以联系我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13主题精华0UID142124
普工, 积分 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 积分
贡献值8 金币5 帖子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31主题精华0UID210102
普工, 积分 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贡献值22 金币9 帖子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3主题精华0UID255287
普工,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 积分
贡献值2 金币1 帖子
本区热议帖
2464102479391781661707216124719125067473
精华帖分享
13271142012211717035251
Powered by OFweek中国高科技行业门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缆每公里损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