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笔廉书芈月所在朝代代历史资料

先说个常见的误解,秦是否真象有些人宣称的那样,是个很强大的朝代?这些人坚持认为,中国历史上最强大,最威风的朝代是秦,比如复活的军团之类,都对印象中无比强大的秦推崇备至。我的看法不同。我认为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统一王朝中,包括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在这些王朝中,秦是最弱的一个。    
秦统一天下的过程是非常艰苦,漫长,曲折的,而它的衰败灭亡却很迅速,容易,而彻底。其他王朝的统一过程都比秦朝要容易的多,大多数统一朝代都只有用了一二十年时间就统一了全国,这些朝代中有些政权还是白手起家的,而它们衰落和灭亡的时间却拖的很长,通常要持续100年以上。这个说明其他朝代军事力量远比秦朝的强大,政策远比秦朝更有效,在整个统一和灭亡的过程中人民付出的代价远比秦朝小,而过和平稳定生活的时间远比秦朝长。    
元是蒙古族建立的,所以不好比,但它占领了世界上那么多地方,肯定比秦强大,其他朝代,汉,唐,宋,明,清,即使号称弱小的宋朝都做的比秦好的多。能够和秦比的只有同样二世而亡的隋朝,但隋朝统一时间也有30年,是秦的两倍。而且隋朝政权是在统一之前前几年通过政变篡权才建立的,它的根基按理说应该比秦朝薄弱的多。    
就象拳击比赛一样,第一个选手进攻的时候用了几十个回合才击倒对手,而防守的时候只用了一两个回合就被人彻底击倒爬不起来了;而其他选手进攻几个回合就击倒了对手,而防守的时候几十个回合才被彻底击倒,大家会认为哪种情况表明这个选手的强大呢?显然第一个选手是最弱的。这些说明秦朝弱势的证据,却被有些人解读成了秦朝强大的时间,欺负其他国家的时间长,而衰弱的时间,被人欺负的时间短。这个显然是一种正好搞反了的误解。
楼主发言:1次 发图:4张
  即使宋朝也比秦牙膏强。打个比喻,两个小孩子一生出来你给他吃药,一个吃法家配的药,象秦朝。一个吃儒家配的药。象宋朝。吃法家药的孩子5岁死了,吃儒家药的80 岁死了。80 岁死的人一生中不同时期遭遇了许多许多的磨难,有的时候长期重病在床,有的时候贫穷潦倒,有的时候被其他人欺负殴打,最后老了还病入膏肓。请问,你觉得总体评价两个小孩子,吃哪种药的小孩身体更好?的确,吃法家药的小孩没经历这种种磨难,但是那是因为他一早就死了,根本没机会经历这些磨难。不能说他比吃儒家药的身体更好。所以,秦朝比宋朝更弱,是最弱的。  
  第二个问题。商鞅变法让秦国强大,这个许多人不假思索的结论。是我认为的秦国历史中最大的误解。    
人类的进化和其他动物不同,是智力上的,而不是体力上的。从人猿进化成直立人,人类的力量,速度,还有牙齿和爪子的锋利程度都下降了。也就是个体的纯武力下降了。但是智力的进化却使人类在战斗时比人猿有更严密更有效的内部组织,更懂得使用先进的武器技术,比如棍棒,石头,弓箭,还懂得运  用更多的策略和战术。所以人类在和人猿的战斗中未必会吃亏。    
但是,如果我们假设人猿和人类之间能够顺利的交流,他们引进人类中的人才,学习和利用人类智力发展而获得的先进组织,技术,战术等,把这些因素叠加在人猿本身还没有退化的更强悍武力之上,那它们和人类战斗的时候,人类失败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快速崛起,快速进行武力扩张的民族,往往是生活在文明边缘地区的蛮族,他们比更遥远的蛮族更容易从先进文明地区学习知识,更容易获得这种双重优势。    
我们可以和历史时期与商鞅差不多的马其顿帝国比较一下。  
马其顿人的强大,是从他们开始向希腊学习先进文明开始的。比如著名的马其顿方阵,就是学习希腊的军事组织---步兵方阵的结果。还有给亚历山大大帝的指定的老师---亚里士多德,也代表了希腊最先进的知识文化。至于马其顿的地理优势,和秦一样,处于文明的边缘地带,这个是必然的。但是易守难攻方面就远没有秦国那么明显了。  
也就是说,马其顿的崛起和强大,主要依靠的只有一个因素,即先进文明的智力指挥落后地区武力的双重优势。而从历史进程看,他们的崛起过程非常迅猛,其中,亚历山大只用了10年左右时间,就占领了整个波斯帝国的领土,另外还有印度和中亚的一些地方,总面积相当于六国总面积的四五倍。    
马其顿帝国的强大没有实行任何类似于商鞅变法的内容,比如只容许耕战职业存在,比如计首授爵制,比如严刑峻法等等,一样可以很强大甚至表现的比秦更强大。商鞅的例子在中国是孤例,世界历史上也    
只有一个亚述帝国的政策接近商鞅。也就是说,几乎所有崛起的政权都无需实行商鞅的这些政策,事实证明,它们照样都可以强大和崛起。
  那我们有理由提出疑问,这些不同于六国制度的商鞅的独特做法,到底给秦国带来的是什么呢?商鞅变法是在秦献公改革基础上的锦上添花呢?还是画蛇添足?我认为是画蛇添足。  
商鞅变法让秦国强大,这个许多人不假思索的结论。这就是我认为的秦国历史中最大的误解。    
我发现许多人都认为这个结论是不言自明,无须论证的,所以我也没有看到有谁写文章来具体论证商鞅的哪条措施是如何起作用,从而让秦国强大起来的。但是,凡事就怕较真,如果有人较真的去考察历史,以已知的事实作为依据,就会发现所谓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的说法其实是一个漏洞百出,比较容易  驳倒的谎言。  
  好贴,绝对要支持下!!~~
  握手。
  首先,商鞅在任时期的实际成就并不表明秦国的强大。在秦孝公,商鞅统治时期,秦国的实际战绩还比不上在他们之前的秦献公。秦献公四年打三仗,分别有打败魏国,韩国联军,还有斩首六万,还有俘虏魏国相国这种级别高官的记录。这种战绩商鞅都没有。而且,商鞅时期秦国发动战争的外部客观条件要比秦献公时期优越的多。因为这个时期魏国正好在东线战场遭到几个国家的围攻,分别在桂陵和马陵之战中损失惨重,秦国完全可以趁虚而入,坐收鱼翁之利。在这种条件下商鞅取得的有限成就只能用战绩平庸来形容。    
当然,商鞅的战绩就更不能和他之后的秦惠文王时期相比了。无论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还是为秦国扩展领土方面,惠文王时期保守计算都在商鞅的10倍以上。  
  其次,商鞅强秦这个被认为理所当然的结论,在历史上其实远非那么理所当然。几千年后的人来评价历史人物,总有隔靴搔痒之感。而战国时期当时的人对于商鞅是怎么评价的呢?由于秦始皇焚毁各国史书,导致战国时期的可靠史料比较缺乏。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由其他方面资料来推断,当时人对于商鞅的看法是什么。    
战国中期正是诸子百家争鸣,著名思想家辈出的兴盛时期,他们很多人和商鞅是同时代,或者生活在商鞅死后盖棺论定,可以给他的一生进行评价的时期。比如孟子,商鞅死的时候孟子已经30多岁,而商鞅死后孟子还活了50年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孟子这部书里面,并没有发现有任何对于商鞅,或者秦孝公,或者申不害的评论。我提到申不害,是因为我认为整个法家的历史影响被后来秦始皇时期的李斯,赵高之流在历史书中夸大了。    
所谓“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真是这样吗?我举个例子,马陵之战前魏国进攻韩国,包围韩国都城经年,申不害在城楼上指挥抵御,焦头烂额。不得不以答应做齐国属国为代价,请求齐国帮助解围。而这样才勉强逃过一劫。之后申不害就被解职,他的政策被放弃。都城如果被攻破,那韩国可以说就灭亡一半了。这样的战绩,能够被称为“终申子之身。。。无侵韩者”吗?显然是罔顾事实,对申不害历史影响的歪曲评论。    
实际上,魏王不但不应该可惜放走了商鞅,反而应该庆幸才对。如果这时魏国在西线遇到的不是任用商鞅的秦孝公,而是秦献公或者秦惠文王,或者秦孝公任用的人有孙膑一半的才能,魏国在东线竭尽全力都扭转不了败局,同时遭到西线趁虚而入的强大压力,那魏国的情况就会非常非常悲惨了。  
这样看来,孟子的书中完全没有提到秦孝公或者商鞅或者申不害就不奇怪了。战国时期有许多国家,有许多宰相级别的高官,象申不害这样失败和商鞅这样平庸的从政经历的人根本无法引起人们的注意。不仅是孟子,那个时代为数众多的各家各派著作中,我没有发现任何人提到商鞅。比如庄子的天下篇,也是评论其他各家思想的,里面提到的人,法家就只有慎到,而且评论的只是慎到思想中的黄老部分。慎到其实最多只能算半个法家。    直到荀子,也还是这样,荀子生活时代,离商鞅已经100年了。荀子在非十二子这些评论其他各家思想的文章中,也完全没有提到商鞅或者申不害。要知道,荀子曾经自己到过秦国,而且他是比较重视法令作用,主张礼法并用的,可我们在他的思想中并没有发现有借鉴商鞅的法治政策的痕迹,甚至也没有从反面吸取商鞅失败教训的痕迹。也就是说,他也完全不了解商鞅这个人或者商鞅的思想。           战国时代,真正记住和夸大商鞅的人,其实只有法家自己。比如李斯在谏逐客书里面夸大商鞅的功绩,说他获楚魏之师,辟地千里。商鞅死的时候,秦国的边界和秦献公时期没有明显的差别,辟地千里的千里地在哪里呢?商鞅曾经打败过楚军吗?这些都没有证据。还有就是韩非说的‘藏管商之书者家有之’。如前所述,如果商君书真的这么多人收藏,商鞅的名气却这么小,我不知如何解释。
商鞅的具体功业,比如攻占河西,逼迫魏国迁都,明显也是虚构的。  
魏国迁都是在公元前361年,是在商鞅入秦之前。孙膑围魏救赵的时候,魏国都城已经是大梁了。如果这个时候魏国都城在安邑,围魏救赵的计策就没什么效果了。魏割河西之地与秦,是在惠文王时期公孙衍的带领下,经过一场杀人八万的大战后,然后经过张仪的游说,魏国才把河西郡割给秦国。这个时候商鞅已经死了10年了。  
至于魏惠王说的:“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明显很假了。秦国文化水平低,不重视历史,所以历史记载一贯非常粗疏。连迁都,割让河西这样的历史大事件都可以记载错误,魏王在宫廷中的一句感慨又是怎么被秦国史官知道的呢?  
      
孟子这个书,并不是孟子一个人在书斋里深居简出写出来的个人思想记录。里面包括了很多当时人拿他们感兴趣的时事政治话题来请教孟子的内容。孟子不但知识和见闻广博,而且非常好斗好辩论。他如果知道了商鞅的主张和实际行动,不可能无动于衷。从孟子这个书里,我们知道当时在学术界流行的是墨子,杨朱的学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在政治实践中,‘张仪,公孙衍,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息’,张仪和公孙衍是鼎鼎大名,如雷贯耳。无论在学术界还是政治实践中,商鞅,申不害还有法家思想都无人留意。值得注意的是,张仪,公孙衍是在秦国出名的,他们的显赫名声与商鞅的岌岌无名形成了鲜明对照。    
有人会说,孟子不是也没有提到庄子吗?但是庄子和商鞅可是完全不一样的,庄子是一直拒绝公众生活的纯隐士,更没有参与政治实践,他不出名是自然的。但商鞅,申不害可是曾经长期担任诸侯国的最高级别官员的人。    
其实,商鞅这个人是很容易给听说过他的人留下印象的。商鞅的思想主张是鲜明极端的,导致他的政策和行为也是鲜明极端的。商鞅杀人是残酷无情的。后来他的被杀过程也是很惨烈的。而且法家主张是明确反儒的,是和儒家针锋相对的,商鞅还‘焚诗书,明法令’。采取了实际的暴力行动来反儒。在这种情况下,孟子,荀子这些儒家代表居然都没有听说过商鞅,说明在当时,商鞅的名声和他对外界的影响小到了可以忽略的程度。他如果稍微作出一些成绩,都不至于这么默默无闻。名字都没人知道,当然更不会有人认为他是使秦国强大的关键人物。    
  不是商鞅,那战国时期的人认为谁是秦国强大的转折点呢?是秦献公。秦献公被周天子封为伯,也就是霸主。还被赐予黼黻之服。这种服装上有斧钺弓矢的花纹,象征着天子给予霸主专职征伐的权力,是一种传统和正式的仪式。所以,秦献公在那个时代应该是比较有名气的人。    
‘越绝书’载秦的世系,‘秦元王至子婴,凡十王,百七十岁’,算下来,这个元王指的是献公,元是赞美词,有开创,宏大,创始的意思。在越绝书里,一直把本身不是王的献公称为王,还赞美为元王,把他作为秦国历史的转折点,评价很高。        
李斯,赵高有动机也有机会去修改历史,夸大宣传商鞅这个法家前辈。因为秦始皇把六国史书都烧了,失去了参照物。但是李斯,赵高没想到魏国本国以前的史书竹书纪年后来又被从坟墓里挖了出来,他们造假的痕迹就暴露了。    
虽然司马迁没有多加思考,就采用了秦国史书中对商鞅,申不害的夸大宣传之词。但是战国时期的传统观念还是通过人群的口口流传对他产生了影响。他说,秦‘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一直到司马迁的时代,我估计也还有不少人认为秦献公是转折点。    
这个就说到本文的主题,为什么秦是中国历史上误解最多的朝代了。因为秦始皇把秦本纪以外的战国正史都烧了,只剩下秦自己写的历史记载。而秦的文化水平又低,记载粗略而且错误很多。对于六国历史,经常连大事发生的年代都记错。还不如春秋时代,有部左传可供采信。现在的战国史年代,是长期以来根据其他方面零星史料和考古发掘成果,与史记进行对比,纠错以后逐渐达成的一些认识。    
其实司马迁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他没有办法,因为不根据秦纪,他手里对于战国时代就没有多少资料可以用来写了。        
还有一个记载我也认为是李斯,赵高后来加上去的。那就是说商鞅法令实行十年之后,‘秦民大悦’。这个记载明显和其他记载,比如赵良的话,还有商鞅死后秦民不怜,甚至互相祝贺的记载完全矛盾和相反.商鞅一天杀700多人,这些人的家属会对商鞅大悦吗?那些只因为评论了一下政策,甚至说好话的人就被发配边疆,这些人会大悦吗?一辈子被束缚在严格的仕五保甲制里面,只能干种田,打仗两件事,又没有文化活动,这么无聊拘谨的生活,会感到大悦吗?根本不符合人性。除非秦民的脑袋都有病,不然是不可能感到高兴的,。  更不可能感到大悦,也就是很高兴。    
而且从商鞅把评论政策的老百姓都发配边疆这个事来看,他从来就不关心老百姓想什么,更认为老百姓根本就不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他会去关心老百姓的情绪高兴不高兴吗?不可能。在商鞅时代又有谁会又通过什么渠道去搞民意调查,去管秦民高不高兴这件事呢?难以想象。所以我的解释是,秦民这些从来没有发言权的人又很顺理成章的‘被代表’了。这个话和对于商鞅,申不害的夸大宣传一样,都是后来为了政治目的加上去的。    
永远不要低估某些历史人物的无耻程度。只是加上一些过分和虚假的评论,并不需要自己重新编写一部历史,这个做起来很简单,小事一桩而已。
  秦的统一虽然时间跨度大,用楼主你的话说是漫长而曲折。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秦的国力不够强大。在秦统一中国的道路上,其对手——六国也在长期的互相攻伐中积累了斗争的经验,并不是后来统一王朝分崩出的那些割据势力、私人武装、农民军队可以比拟的。秦的统一是一个伟大的凿空壮举,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循,秦所处的国际环境与后来的王朝是截然不同的。秦之后的所有王朝的统一环境都没有秦的这么严苛。  就军制上举个例说。战国时主要以征兵制为主,一个诸侯国可以动员起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的军队,按人口比例来算,几乎可以说是全民皆兵了。为大众所熟知的长平之战中秦赵两国投入的兵军就高达百万之巨,当时战争的残酷可见一班。而后来强大的明王朝举国军队也不过百万左右,但其总人口却是先秦所有诸侯国的人口总和的几十倍。光凭这一点就能看出秦的周围环境的严酷及其作战能力、后勒动员的强悍。  统一之后的秦之所以快速灭亡掉,原因是多方面的,至今仍需要探讨,但秦的强大是无法否定的。秦的面积,人口,生产能力都不及后世,但后世提到秦,很多时候说的都是“强秦”。    
  另加一点:德国、法国、日本等国的国土面积、人口、国民生产总值都不如中国,但他们都是发达国家,而中国不过是一个第三世界国家。谁强大?
  动员能力和国家的强大是两回事。苏联的动员能力一直比美国强,不能说苏联就一定比美国强大吧?
  你有没有考虑过,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秦统一中国的时候,还没有中国人的概念,老百姓也没有大一统的概念,即使是秦国官员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应该仿效周实施分封。再加上六国残余千方百计想要复国,因此民间的反对势力也是非常强大的。因此楼主的分析完全是错的,后世的王朝即使末期凭着惯性仍能维持大一统,但秦时候的惯性却是分崩离析
  @xajh-23 22:42:06    动员能力和国家的强大是两回事。苏联的动员能力一直比美国强,不能说苏联就一定比美国强大吧?  -----------------------------  说到苏联和美国,曾经还真看不出谁更强大,各有所长。  强大是多方面的:强大的动员能力,强大的军事力量,强大的经济实力,强大的国防建设,强大的生产能力,强大的综合国力,强大的造反能力,强大的吹牛能力,强大的法制,强大的科技,强大的农业、工业……  你通篇都没有把你的强大的标准摆出来就在那儿长篇大论,论到最终一切都无意义。你用的话说,“汉,唐,宋,明,清,即使号称弱小的宋朝都做的比秦好的多”。你自己认为有说服力么?  就军事而言:秦西逐戎狄、东并六合、北拒匈奴、南平夷越,修直道、筑长城,封禅泰山、铬功会稽、骋望琅琊,兵锋所及莫不臣服,虽汉武亦有不及。要真的连宋都比不过了,岂不是奇哉怪哉?  
  国家首先要生存,然后才谈的上强大不强大。如果一个人已经病入膏肓快死了,却还忙者去打人,请问你能说这个人是健壮的人吗?
  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秦统一中国的时候,还没有中国人的概念,老百姓也没有大一统的概念,即使是秦国官员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应该仿效周实施分封。再加上六国残余千方百计想要复国,因此民间的反对势力也是非常强大的。因此楼主的分析完全是错的,后世的王朝即使末期凭着惯性仍能维持大一统,但秦时候的惯性却是分崩离析  ---------------  一个分崩离析  的国家自然是很衰的。所以也是弱的。
  现在很多人还是对商鞅强秦的说法居之不疑,正好和战国时期的人相反,我总结了几个原因。      
首先,在商鞅的统治时期和过后的一段时期内,人们重视的是商鞅政策的好坏和对外界造成的影响。特别是在战国时期,人们只重视实际效果。在这方面商鞅比较弱,所以他没什么名气。而过了几百年后,商鞅的实际政策的好坏和影响的大小,对人们来说已经没有关系了。几百年后的人对此不可能有什么切身感受。我前面说的那些商鞅出格的性格,行为,主张,政策,结局等等,这些反而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所以,当时和后世,对一个人的评价,其角度是不同的。    
整个的文明史,总结起来就是历史舞台上一个个的政权此起彼伏,不断的重复起源,成长,兴盛,衰落,灭亡这一相同过程的历史。就象人们看的一部部情节老套,内容单调重复的连续剧。中国的历史很长,而一个主要朝代又往往延续几百年,相当于这些单调的连续剧有很多都长达几十集的。    
这种情况下,连续剧中的演员怎样才能给人们留下印象呢?这个就是文学艺术作品的特点,首先里面的人物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人们记住他,这个文学艺术作品才有可能成功。怎样给人们留下印象呢? 那就是作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出格的表演。这样做,即使这个人是配角,也完全可以比连续剧中地位重要的多的主角演员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更深。至于大家对于这个被记住的人物的评价是好是坏,那是次要的事情。有些过气明星隔三岔五的冒出一些丑闻,绯闻,不顾舆论对自己的道德评价,说白了他就是想通过做出格的事,让人们不要忘了自己而已。    
所以,尽管秦献公的经历,是典型的通过改革让国家强大起来的例子,尽管秦惠文王的战争和征服记录远比商鞅时期耀眼和波澜壮阔的多,尽管在战国时期他们的名气是商鞅根本无法比的,但是在后世人的心目中,他们却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记。因为世界历史上兴起和强盛起来的政权太多了,成绩比秦献公和惠文王更突出的也很容易找到,但是却很难找到有其他类似于商鞅这种极端,偏激行为的例子。秦献公的改革和东方各国的改革相比,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惠文王也只是按部就班的扩张秦国势力,没有表现出什么特殊的性格和行为 。在长期历史阶段以后的记忆中,他们的命运,就只好充当被配角抢了风头的主角。
  第二个让人们高估商鞅的原因,是他变法的时机。在商鞅变法的时间段之后,秦国不断扩张,吞并了六国。所以,大家认为商鞅是秦国强大的关键。其实这只是一个错觉,时间上的前后继承关系,并不等于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一个人早上出门前喝了杯牛奶,出门后他摔了一跤,是否可以认为是因为喝牛奶让他摔交的呢?当然不能这么简单的看问题。  
再过几百年,说不定有人会言之凿凿的说,改革开放之所以会取得成功,是因为在文革,没有文革对社会的改造,改革开放不可能取得效果。理由就是改革开放是在文革的时间段之后发生的。这个观点让人哭笑不得。如果战国时期的秦人知道后世的人认为秦统一天下归功于商鞅,他们也一样会哭笑不得。
  第三点,现在的人对于性格往往有种习惯思维方式,即冷酷的人都强悍有力,温和的人都懦弱无能。商鞅做事这么冷酷,表明他很有效率。这当然也是一种错觉,做事的风格和做事的能力是两回事。性格温和的人完全可能是能干的人,冷酷的人也一样可能是无能的。杀人效率高不等于治国效率高,也不等于打仗效率高。在惠文王的眼里,商鞅就很可能是一个无德无能的人。  
  第四点,现代中国人都受到过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有一种直线的历史进步观点,从原始社会,奴隶制一直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越进步,国家越先进,越强大。所以,很多人下意识的就认为,秦国能够灭六国,是因为它有更先进的,与六国不同的制度。这个其实也是想当然,很难在历史上找到可以证明这个观点的证据。
相反,在古代历史上,落后民族战胜先进民族,野蛮民族战胜文明民族的例子俯拾即是,所以,制度落后的反而更强大的证据并不少见。蒙古的千户制,满清的八旗制,在13,17世纪只能算是非常落后的制度,实际上,也只是刚刚脱离部落制度的水平而已,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远比秦更快速的扩张。    
所以,国家的强大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制度只是因素之一,而且还是相对不那么关键,不那么重要的一种因素。(未来不好预测,但起码在古代可以这么说)    
秦献公改革,让秦国的制度达到了接近六国的水平,这个怎么说也比蒙古,满清的制度先进多了,当然也就足够用了,秦国根本不需要有什么比六国不一样的,更先进的制度,或者什么特殊的制度。马其顿帝国的迅猛崛起,也没有听说它有什么超越希腊的特殊制度。这个同样也没有一点点妨碍了亚历山大征服世界。
  总结以上四点,再加上秦始皇时期在历史记载上动的手脚,就是大家为什么会误解商鞅变法让秦国强大的五个原因。  
还有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从历史记载来看,六国从来就没有想到过学习秦国的制度。一直到秦始皇时期,有些国家只有一个郡那么大了,可以说是生死存亡就在顷刻,这个时候,任何可以让这些国家生存下去,任何可以保住君主贵族的权位的办法,我估计都会有人毫不犹豫的去实行。而且秦国已经表现出  了征服天下的实力,学习秦国强大的秘诀按理说应该蔚然成风才对,就象战国早期的魏国一样。魏国征服的土地远不能和秦国相比,但它就被认为是一个先进国家,在魏国镀过金的人,如吴起,孙膑,商鞅,都容易被其他国家重用。    
可是事实恰好相反,没有国家认为秦国和早期的魏国一样,是先进的,是高级的,是应该学习的目标,或者应该引进了解秦国制度的人才,来改造国家,直到最后,也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甚至类似的建议都根本没有人提起。仍然在大谈秦国野蛮落后的论调倒是一抓一大把。      
战国时期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这么多国家,这么多统治者,这么多到处游走的士人,难道能假设他们都愚蠢到了这种地步,居然没有人想到这个简单易懂的主意吗?很难假设所有人都是愚蠢的。所以我对这个事情的解释是,当时的人都非常清楚明白的,没有争议的,不言而喻的认为,秦国是落后的,而不是先进的。它并没有什么先进的制度,所以秦国的强大和它的制度没有关系,当然也和商鞅变法所建立的那些制度没有关系。甚至秦国人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秦始皇时期,他们仍然还在羡慕和引进六国的人才,我也没有看到过有哪个秦国人骄傲的谈起商鞅或者本国的先进制度的记载。    
我前面已经谈到过秦国崛起的关键因素。其中智力的因素六国已经有了,秦国的智力方面也是靠从六国引进。其他的,比如野蛮强悍的民风,这个无法学习,总不能让六国主动回到野蛮落后的状态。还有地理优势,这个也是无法学习的。所以六国根本想不到向秦国学习,就是很自然的了。    
既然六国人和秦人都不觉得秦国有任何地方先进,也就不会重视商鞅,(如果商鞅在秦国名气大,那随着秦国的扩张,自然他的名声会传播到其他国家)。这个和我前面提到的商鞅在战国时期的名气很小或者说根本没有名气是一致的。  
  楼主错也 灯光底下最黑暗,误解最多的朝代是本朝
  扯这么远?讨论本朝的事情你来煮酒赶什么?  
  活了二十多岁的霍去病与一个民间百岁老人谁对历史贡献大?
  又在乱扯,现在讨论谁强大,还没说到历史贡献的问题,历史贡献的问题很难说清楚,你想离题万里?
  继续。    以上四点,再加上秦始皇时期在历史记载上动的手脚,就是大家为什么会误解商鞅变法让秦国强大的五个原因。    
  继续。          再来讨论一个经常误解的问题,谁是法家?    
比如,许多书里面都说李悝是法家。我认为不对。我总觉得现代人把法家的定义范围定的太宽松太模糊了。战国几乎所有重视政策实用性的政治人物都被强行划入法家范围。虽然商鞅入秦的时候带着李悝的法经,但是这个只能证明李悝对商鞅的思想产生了影响,不能证明李悝就是法家。正因为李悝制定了法经,所以他不是法家。因为法家不会去制定一个固定的法典。永远不可能出现诸如商鞅法经,商鞅法典,或者秦孝公法典之类的东西。我们都知道法经是李悝制定的,所以他不是法家。            李悝从来就没有反对任何一个儒家观点的迹象,他也从来没说过自己是法家。其实从常理看应该这样说,他的个人信仰是儒,但在政策制定的时候重视实用性。        
不是中国的儒家,法家这些思想派别出现了,每个历史上出现的政策就一定要划分到非儒即法的范围,因为世界不是除了黑就只有白。有很多事物既不属于儒也不属于法,甚至也不属于任何一个诸子百家的思想学派之内,这些都是完全可能的。包括郡县制和制定法令,这些都是中立的政策。都可以看做是治理国家的工具。不能认为使用这些工具的就一定是法家。李悝的尽地利之教,和制定法经就属于这些事物的范围。       
吴起的情况也和李悝类似。由于‘吴子’这本书流传了下来,可以对吴起的思想有更确切的了解。总有人斩钉截铁的说吴起是法家,好象这个事情是天经地义的一样。可吴子书的开头就写的是吴起’儒服’而见魏文侯,很明显,与后人的观点完全相反,他自己是把自己当做儒家的。         书中写到,“吴子曰:“昔之图国家者,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有四不和: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陈;不和于陈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是以有道之主,将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什么意思呢?国家要先治理好才能出兵打胜仗,只有国家内部和谐了,国家才能治理好;军队内部和谐了,军队才能打胜仗。把和谐提到这么高的位置,这个是儒家观点应该没有疑问。         还有这句话:“是以圣人绥之以道,理之以义,动之以礼,抚之以仁。此四德者,修之则兴,废之则衰,故成汤讨桀而夏民喜悦,周武伐纣而殷人不非。”这些是儒家的观点应该也没有疑问。吴起对儒家的基本主张,包括道德,礼仪,仁义等,都是很明确的赞同的。         吴起对魏武侯说的那段比较著名的话,在德不在险,也是典型的儒家论调,和孟子的地利不如人和很相似。          书中所表达的儒家观点还有很多,总的来说,书中吴起对于治国治军的原则是:“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文德和武备不但不矛盾,而且文德还可以扶持,促进武备。      
这个和商鞅,韩非的基本观点有明显的冲突。我们知道,商鞅,韩非认为,文德和武备是矛盾的,甚至是水火不容的。要提高武备,增长国家军力,就要消灭文德,文德没有的国家最强大。道德,礼仪,仁义,文化修养,对于治国治军一点用都没有,只能起到妨碍的效果。             人的思想是复杂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完全符合某一学派的纯粹思想。但是,即使不把吴起看作纯粹的儒家,不把他划为儒家的一部分,(因为他被曾参开除了),也只能把他看作一个有很多儒家影响痕迹的实用主义将军或者杂家。说成是法家就太武断了。因为他和儒家一致的观点比和法家仅仅是沾边的观点还要远多的多。         李悝,吴起都不是法家,魏国的强大也和法家没有任何关系。后人把他们说成是法家,甚至还有人把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也说成是法家,我估计,如果这些人他们自己知道了这个事情,会气的从坟墓里爬出来。只能说明后人的不严谨,武断,或者是为了达到政治宣传目的的居心叵测。         即使只把管仲,子产,李悝,吴起说成是法家先驱我认为也是不恰当的。比如,儒家说周公是先驱,那是因为孔子全盘继承了周公的思想观点,很难找到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但是,如果把管仲,子产,李悝,吴起放在商鞅所在的秦国,由于他们和商鞅思想之间的巨大冲突矛盾,他们能否活下来都是个疑问。      
  @庆之神往  00:12:04    活了二十多岁的霍去病与一个民间百岁老人谁对历史贡献大?  -----------------------------  +1
  因为这些历史人物从来都没说过自己是法家,所以后人违背本人意志给他们贴标签的时候应该比较谨慎仔细才对。首先应该给法家思想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和范围,最起码要指定一个法家代表人物的思想作为标准,就象儒家的孔子,道家的老子,墨家的墨子一样,再仔细的分析考证上述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并和法家的异同进行比对,最后才能下结论。但是,我从来没看到有人做这个工作。         在没有明确的定义和固定的标准下,即使孔子也可能被说成是法家。因为孔子堕三都,打压贵族,这个完全可以被说成是商鞅打压贵族的同类行为。还有孔子当鲁国的司寇,掌管司法,搞的路不拾遗,这个也可以说成是他重视法律的结果。如果不是孔子的思想很明确,尽人皆知是儒家的代表,如果他的思想主张象管仲,子产,李悝,吴起那样不是很出名,那他完全可能被说成是法家。          不需要理由,不需要明确定义和固定标准,实际上法家等于可以自己给自己随意规定成员,那当然是怎样对法家有利就怎样规定了。有成就的都归法家了,没有成就的就剩下给其他各家,这样是不公平的。最后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状态,几乎春秋战国时期任何稍微有实际政治成就的人都被帖上了法家标签,却从来没人解释这样贴标签的理由是什么。       
历史从来就不是按照概念来运行的,相反,概念是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很多人连谁是法家这个基本概念都没搞清楚,却到处用来随意对历史进行解释概括,怎么能不扭曲我们对于历史的认识呢?这样混乱的把人都划成法家,目的是什么?值得发出疑问。是想说明‘历史事实’证明法家很实用吗?暗示这些半吊子‘法家’都很能干了,那作为法家代表的商鞅,秦始皇一定更能干了?        这根本不是什么历史事实,只是一个概念游戏。一种自我循环绕圈子的伪证逻辑。我们只能发现到最后也没有提出任何实际证据,也没有任何经的起推敲的论证过程,论证就完成了。  
  我认为,法家其实是到战国中期,也就是商鞅,申不害,慎到这批人的时候才刚刚萌芽出现,这三个人可以称为法家的先驱。到了战国晚期,由于韩非的理论总结法家才正式定型。在商鞅,申不害,慎到的时候,法家还没有定型,所以当时世界上还没有人知道存在一个法家学派,他们互相之间的思想差别因此也很明显。这三个人中,当时最出名的是慎到,他是稷下学宫十几个著名学者之一。而商鞅,申不害虽然长期作高官,但从任何一个角度(学术,政治,军事,外交等等)来说,外部人对他们都根本毫无了解,也就没有任何影响。        大家都用的东西,法家一用过就是法家的了。这个是错误的解读历史,象法令,其实也就是行政命令,战国时期任何国家都需要行政命令才能统治。因此,儒家弟子也用过法,比如荀子就讲用法,那是否证明其他曾经用过法的人,如商鞅,韩非,李斯,申不害都是儒家呢?可见,这种逻辑如果推广开来,世界上就没有事情说的清楚了。法令只是一种中立的统治工具,任何学派都可以用它。法家的代表,商鞅,韩非有他们自己用这种工具的特殊方法,比如重刑,严刑峻法,而且是把这些作为治国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如果没有这些使用法令的基本原则,我看就不能说成是法家。                商鞅,申不害,慎到之所以被称为法家先驱,是因为韩非吸取了他们的思想。但是他们的思想也有不同之处。比如慎到,他同时也是黄老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当时他出名也主要是因为黄老思想。慎到在重视法令的同时,主张法要按照民间风俗来制定。(而不是根据君主自己的政治需要)另外慎到认为君主的生活是靠百姓来供养的,所以他有‘立国君以为国,非立国以为君也’的观点,法一旦制定,就要固定下来,即使君主自己也没有改动和违反的权力。显然,固定的法令会对君权形成限制。这几点对于主张绝对君权的商鞅,韩非来说,是不可能同意的。所以韩非取慎到的势治而不取他的法治理论。         如果以商鞅,韩非作为法家的代表和标准(这点应该没有疑问),那慎到只能算小半个法家先驱,因为他主张的政治方法和目的都和商鞅,韩非有出入。申不害可以算法家,因为他的方法虽然和商鞅不同,但和韩非的一部分方法相同,而他的目的也是君主集权,和商鞅,韩非相同。      
一直到战国末期的时候,法家才开始为人所知。这是因为这个时代是战争最激烈残酷血腥,人性的黑暗面表现的最突出的时候。这个时候大家都认为礼乐对于人的约束能力不管用了,还是只有以暴力为后盾的法令才能强制约束人类的越轨行为。当然还有韩非的理论总结能力强,文章写的好,这些都是法家开始为部分人所知的原因,但是即使韩非的名气也没到让人如雷贯耳的程度。通过韩非的文章,人们才知道原来以前还有商鞅,申不害这些人也是法家人物。在韩非以前,法家的影响力非常微弱,甚至韩非,李斯这些人都是儒家培养出来的,法家连自己的一个思想传承系统都没有。远不能和代代相传,不断发展壮大,还有鲁国作为根据地的儒家学派相比。要知道,仅一个荀子,他的学生就很多,远不只韩非,李斯两个人。         还有一个问题应该得到注意,那就是不要被法家的思维方式给牵着鼻子走。法家本身是走极端的,一元化的,不容异己的,所以它认为礼法是‘冰炭不同炉’,不能共存。但是,不能认为有这种看法的法家和儒家针锋相对,那么儒家就一定只容礼制,不允许法制。讲中庸的儒家没这么极端。孔子从来就没说过要消灭法制,只不过认为礼制更重要而已。仁本刑末并不等于不允许刑罚的存在。  
还有,因为法家和儒家对立,所以儒家不实用,法家就一定实用,这个也是错误看法。即使他们是完全对立的,也可能都不实用。我认为法家一点也不比儒,道,墨各家更实用,顶天了也就是差不多而已。它的历史作用是被严重夸大了。办法就是篡改历史记载和搞概念游戏。
  作者:云中仙梦 回复日期: 12:55:49  回复
      想吐  ------------  我已经闻到你身上的臭味了。
  特别登录就为了马克下
  老毛说:惜秦王汉武。LZ难道自认眼光超越神??  没有秦一统天下后的郡县制,中国的封建制不知要延续多少年,还哪儿来的汉唐之类的东西
  @xajh-23 20:58:29    首先,商鞅在任时期的实际成就并不表明秦国的强大。在秦孝公,商鞅统治时期,秦国的实际战绩还比不上在他们之前的秦献公。秦献公四年打三仗,分别有打败魏国,韩国联军,还有斩首六万,还有俘虏魏国相国这种级别高官的记录。这种战绩商鞅都没有。而且,商鞅时期秦国发动战争的外部客观条件要比秦献公时期优越的多。因为这个时期魏国正好在东线战场遭到几个国家的围攻,分别在桂陵和马陵之战中损失惨重,秦国完全可以趁虚而入,.....  -----------------------------  此时孝公奉行的是休养讲和政策,主要精力是变法;同时还要安抚路躁动的保守贵族
  本来看到是有关说秦的一阵暗喜,我很喜欢秦,但进来后知道是批秦的,也行看看有些什么。结果仍大失所望,将人们所有的观念你颠覆了个遍。这是我第一在天涯回贴。          你说:    战国中期正是诸子百家争鸣,著名思想家辈出的兴盛时期,他们很多人和商鞅是同时代,或者生活在商鞅死后盖棺论定,可以给他的一生进行评价的时期。比如孟子,商鞅死的时候孟子已经30多岁,而商鞅死后孟子还活了50年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孟子这部书里面,并没有发现有任何对于商鞅,或者秦孝公,或者申不害的评论。我提到申不害,是因为我认为整个法家的历史影响被后来秦始皇时期的李斯,赵高之流在历史书中夸大了。      那我问你,美国立国之初接受孟德斯鸠的想法,实行“三权分立”时,到二战前,谁又想到美国能强大到孤独求败。别告诉我,这和“三权分立”没关系噢。
  思维一固定,便架空。无论历史怎么发展,落点归结于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相处,而不是褒此贬彼。
  @长剑对空  18:23:40    本来看到是有关说秦的一阵暗喜,我很喜欢秦,但进来后知道是批秦的,也行看看有些什么。结果仍大失所望,将人们所有的观念你颠覆了个遍。这是我第一在天涯回贴。                ......  -----------------------------  你喜欢秦,所以你的观点固定了,想客观很难。
  @含玥儿  20:35:53    思维一固定,便架空。无论历史怎么发展,落点归结于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相处,而不是褒此贬彼。  -----------------------------  不知您的意思是什么?不太明白。
  常有人说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是魏国,其实这样的说法不是非常准确。我认为应该这样说,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势力是魏国领导的三晋联盟。自从公元前453年韩,魏,赵三家共同灭掉智氏以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一直比较亲密。他们组成的联盟在战国初期四处出击,进行扩张,所向无敌。几乎所有够的着的国家都被他们攻打过。齐国,楚国的一些领土,还有秦国的河西地区被占领,(秦孝公愤愤的说过,三晋侵夺我先君河西地),一些小国比如中山干脆就被灭掉了。这些都是三晋扩张的成果。其结果是,三晋的领土总体规模比晋国还在的时候大多了,三个国家都在扩张运动中分到了土地,增加了实力。前403 年他们还联合起来强迫周王承认三家篡夺晋国政权的合法性,强迫周王封他们为诸侯,因为这个时候周王的小小领地已经被三晋团团包围,所以没办法只好照办。        
其中,魏国是战国初期最早实行变法的。有人说,儒家在战国时期没人采用,其实这话不对,魏文侯就是一个相当重用儒家的人。公羊高、谷梁赤、段干木和田子方,分别都是在学术和政治实践领域获得成就的儒家弟子。李悝和魏文侯自己,都是子夏的弟子。吴起,也曾经是曾参的弟子。西河学派培养出来的不少学生,被魏文侯任用为魏国的各级官吏。不象秦孝公只用了一个法家商鞅,魏文侯用了一大批儒家人物。以至于司马迁把魏文侯记在了儒林列传里面。
  魏国是不是先进强大的国家呢?是的。这个在当时是公认的。平粜法,尽地力之教,是先进的经济;引进和扶持儒家西河学派,是先进的文化;魏武卒制度,是先进的军事;郡县制的推广,是先进的政治。各个方面魏国都显得先进。各国人士趋之若骛的前往魏国,而从魏国出来的人士比较容易得到其他国家的重用,比如吴起,孙膑,商鞅等。但是这些足以保证魏国的称霸吗?不是。一个桶能装多少水,不是由它最高的几块挡板的高度决定的,而是由最低的挡板高度决定的。魏国有一个最明显,最容易被利用的弱点,那就是它的地理位置。    
魏国地处中原中心地区,属于四战之地。几乎战国七雄所有的国家都可以直接攻击它而不需要经过其他国家的领土。(丢掉中山地区以后燕国可能不能直接攻击到)历史上对魏国威胁比较大的是北面的赵,西面的秦,南面的楚和东面的齐。至于韩国和燕国,大部分时间都比较弱,对魏国的威胁也小些。不过它已经是四面受敌了。应该说,七雄中,魏国和韩国的地理位置是最险恶的。    
不能简单的把先进等同于强大。这个和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很多野蛮落后的民族却很强大是一个道理。魏国的地理位置导致它很容易在和四周包围它的强国不断的战斗中消耗国力,从而导致霸业的中衰。吴起说,“战胜易,守胜难。故曰,天下战国,五胜者祸,四胜者弊,三胜者霸,二胜者王,一胜者帝。是以数胜得天下者稀,以亡者众。”杀人一千,自损八百。魏国在这些频繁的战斗中即使战胜了也未必有好结果。吴起的看法并非杞人忧天。
      项羽相 (来源:网络)
  发错 了,版主帮忙删了吧。
  魏国不仅被四面包围,而且领土形状还很不规整,使本来已经很长的边界线显得更加复杂了。这是因为当初三家做晋国大夫的时候,它们的封地就是分散的。到了战国时期,三国的领土彼此穿插,犬牙交错,而且还经常变动,所以精确的领土范围很难搞清楚。边界线长而且不规整,国土纵深就短,造成的结果是,平时需要派兵防守的地方多,而一旦遇到敌人入侵,留给魏国及时反应的时间却很短。    
从这也可以看出魏文侯维持三晋同盟的深谋远虑。由于魏国被韩赵两国夹在中间,即使三个国家打仗的时候不一起出兵,只要还维持着相互基本的友好关系,它就不需要在三国交界的大段地区派兵布防。而且其他国家进攻的时候,很多方向上都需要先进攻韩赵两国才能到达魏国领土,所以,实际上韩赵两国成了魏国的战略纵深和外围保护。    
魏国在地理上的特点,也反映在它的军队建设中,“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 ,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 日中而趋百里。"魏武卒的选拔标准,是在自身带着这么多种类的沉重军事装备,加上可供三天的粮食的基础上,还能快速行动,‘日中而趋百里’。显然,他们负重跑的能力是非常强的。魏武卒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只快速反应部队。因为魏国边界线长,国土缺乏纵深,魏武卒的任务就是快速反应,快速到达敌军入侵的区域,并且利用自身携带的装备和粮食先战斗一段时间,迟滞敌军,等到后续的大部队和后勤物资到达。    
所以,魏武卒的主要优势在于他们的体力,可以和现在的铁人三项赛选手相比。要打败魏武卒,就要先把他们的体力消耗光。孙膑很聪明,他就是这样做的,在开战之前,先用围魏救赵,减灶诱敌这些办法尽量消耗魏军的体力,然后就容易对付多了。
  总的来说,三晋联盟对于魏国,不仅仅是加强它本来优势的锦上添花,其实也是弥补地理上突出劣势的雪中送炭。魏国如果想称霸,这个联盟是必要条件。联盟破裂对魏国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其实在魏武侯时期已经露出了苗头。    
在三晋联盟的扩张过程中,赵国得到的好处最少,所以它常心怀不满。再加上前386年赵国因为继位问题发生内乱,魏国支持内乱的其中一方,想乘机控制赵国,结果是没有成功,反而和赵国闹翻了。愤怒的赵国力图报复,展开外交活动,想联合其他国家围攻魏国,并且成功的联合到了楚国。(这个时候吴起在楚)。魏武侯突然发现,三晋联盟一破裂,赵国和楚国马上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为了避免形成更危险的被四面围攻的局面,魏国也加紧了外交活动,一方面对齐国示好,代篡权的齐国田氏向周王‘请求’(实际上是强迫)给予一个合法的名分,从而安定东方。另一方面放秦国流亡魏国多年的公子连归国,(也就是秦献公),在秦国培植亲魏势力,解除来自西方这个死敌的威胁。
  到了前383年,外交准备结束,战争爆发。这是前453年三家联合灭智氏后70年,三晋国家内部的第一次兵戎相见。战争打的很激烈,在魏国和赵国之间正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吴起率领楚军从背后偷袭魏国 ,度过黄河,并且很快占领要地,把魏国的国土截断,一分为二。吴起版的围魏救赵给魏国造成的损失  相当大,使它面临很严峻的局面 。幸好这个时候楚国的内部政治斗争也很激烈,战争还没打完,前381年 ,吴起就撤军回国了,而且不久就死在内部斗争当中。    
苏代曾经谈到这次在赵魏两国土地上发生的战争造成的惨烈景象,“故刚平之残也,中牟之堕也,黄城之坠也,棘蒲之烧也,此皆非赵、魏之欲也。”即使楚军撤退,魏国由于损失太大,已经无力让赵国屈服。前379年,两国议和,赵国实际上获得了战争开始时候攻占的魏国附属国--卫国的部分土地。  
  这次战争第一次把魏国地理上的脆弱之处给暴露出来了。三晋联盟一破裂,魏国在战争中就显得力不从心。吴起这么快就把魏国一分为二,固然有吴起长期在魏国任职,了解魏国固有弱点的原因,但如果这个弱点不是很突出,也不至于被吴起占领几个重要地点,整个国家就被切断。    
和约签定后,表面上三晋联盟又恢复了原样,它们又一起联合起来进攻齐国,一起去瓜分晋国最后剩下的一点土地,晋公也被彻底废除。似乎一切和战争之前差距不大。其实各国的想法已经不同了。    
这次战争中,魏国损失很大,却最终没能压制住赵国,没能替附属国卫国讨回公道,威望下降了。而且由于中山地区和魏国中间隔着赵国的领土,没有直接接壤,与赵国的战争让中山和魏国的联系被切断,中山乘机复国,魏国丢掉了一大块土地。总的来说,魏国不得不吞下了不小的苦果。  
  而赵国虽然损失也比较大,但毕竟达到了一些目标,而且也认识到魏国并没有强大到不可挑战的地步,和魏国开战是有好处可拿的。以后它继承这种做法,对魏国采取有时打,有时拉的策略,经常采取在和魏国开战一段时间以后,又同意恢复联盟的策略,来尽量争取实际好处,向中原地区不断扩张发展。    
韩国在这场战争中间,趁着魏赵闹翻,无暇它顾,乘机进攻郑国,并最终灭亡了郑国,在郑国的废墟上获得了最大的好处。魏国虽然也和郑国接壤,这个时候却有心无力,没能分一杯羹。    
魏国还帮助齐国田氏获得了周天子承认的合法身份,从此齐国的统治者在国内不再担心自己没有名正言顺的地位,国内地位稳固后,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外部事务中。    
魏国放秦献公归国,对以后秦国的历史甚至战国的历史发展影响也很大。虽然秦献公不是战国时期第一个从东方回国当政的秦国君主,但他有自己的特点和经历,使得魏武侯的这一决定给魏国埋下了深远的隐患。
    作者:xajh2001 回复日期: 22:43:48  回复
      第二个让人们高估商鞅的原因,是他变法的时机。在商鞅变法的时间段之后,秦国不断扩张,吞并了六国。所以,大家认为商鞅是秦国强大的关键。其实这只是一个错觉,时间上的前后继承关系,并不等于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一个人早上出门前喝了杯牛奶,出门后他摔了一跤,是否可以认为是因为喝牛奶让他摔交的呢?当然不能这么简单的看问题。     再过几百年,说不定有人会言之凿凿的说,改革开放之所以会取得成功,是因为在文革,没有文革对社会的改造,改革开放不可能取得效果。理由就是改革开放是在文革的时间段之后发生的。这个观点让人哭笑不得。如果战国时期的秦人知道后世的人认为秦统一天下归功于商鞅,他们也一样会哭笑不得。  ---------------------------------------------------------------------  文革这档子破事你还是参照一下以前天涯谈论经济的高人吃不完的葡萄的一篇文章吧。  作者:吃不完的葡萄 回复日期: 14:21:26   以经济学观点试析两岸文革差异兼小议  /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161500.shtml      
    作者:xajh2001 回复日期: 22:48:00  回复
      第四点,现代中国人都受到过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有一种直线的历史进步观点,从原始社会,奴隶制一直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越进步,国家越先进,越强大。所以,很多人下意识的就认为,秦国能够灭六国,是因为它有更先进的,与六国不同的制度。这个其实也是想当然,很难在历史上找到可以证明这个观点的证据。      相反,在古代历史上,落后民族战胜先进民族,野蛮民族战胜文明民族的例子俯拾即是,所以,制度落后的反而更强大的证据并不少见。蒙古的千户制,满清的八旗制,在13,17世纪只能算是非常落后的制度,实际上,也只是刚刚脱离部落制度的水平而已,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远比秦更快速的扩张。         所以,国家的强大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制度只是因素之一,而且还是相对不那么关键,不那么重要的一种因素。(未来不好预测,但起码在古代可以这么说)  --------------------------------------------------------------------你这话可真是给很多YY民主强国论的无脑JY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作者:xajh2001 回复日期: 22:48:00  回复
      第四点,现代中国人都受到过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有一种直线的历史进步观点,从原始社会,奴隶制一直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越进步,国家越先进,越强大。所以,很多人下意识的就认为,秦国能够灭六国,是因为它有更先进的,与六国不同的制度。这个其实也是想当然,很难在历史上找到可以证明这个观点的证据。   ------------------------------------------------------------------------这个就不要赖在那个德国大胡子头上,人家衡量制度先进与否的标准是是否更能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你说的那个直线的进步历史观点事实上没你想象那么简单,今天国人会有“秦国能够灭六国,是因为它有更先进的,与六国不同的制度”的想法纯粹是TG将这套理论教条化的失败教育产物,所以我上网多年经常看到诸如“一个国家民族如果缺少了尚武精神,有多少马和骑兵也没用。辽、金、西夏就是明证”还有“毛爹爹说过,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观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 ”之类弱智到让我吐槽的幼稚论调。  什么原因还是引用一下国观高人马前卒去年写的《百年老狼——经济危机的脉络》的一段文字吧。    “几个月以来,大家没事就要调侃欧洲美国和中国的危机,不过也只是调侃而已。不止一个人和我说,“08年比这还凶,不也就是折腾几天就过去了”。虽然嘴上说着危机来势汹汹,但是大家潜意识里还是觉得世界秩序不会有大变化,至少几个熟悉的强国不会有什么改变。至少挂在墙上的世界地图还可以再挂上十年二十年。        中国人这么淡定,和我们过去两代人受的义务教育有关系。大家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一句话讲三遍没应验,发预言的人就是被狼分尸了也没人理睬。中国的历史课本上反复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垂死挣扎的资本主义”。政治课本一遍遍的讲:“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解决不了的基本矛盾”。这些关于资本主义危机和灭亡的预言翻来覆去讲了几十年,从老爸读小学讲到儿子上大学,从中苏联盟讲到苏联解体,再到中国变成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还是欣欣向荣。这如何能让人相信经济危机是件大事?虽然眼下的危机的确声势骇人,但大家还是相信资本主义强国都能熬过去,大不了烧几辆汽车,在首都放几排步枪,自然也就过去了。        这个问题追究起来,和意识形态教育的相对滞后性有关。中苏革命都是一场民族自救的运动,大家不是怀着对共产主义的美好憧憬来搞革命,而是被绝望的社会逼的必须走一条新路。一旦新路被证明有效,共产主义理论的合法性也就不证自明了。于是所有人都必须学习这套能翻天覆地的理论。为了保证复杂的科学假说能够被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理解,少数先行者把套本来需要进一步探讨的科学假说总结为少数简(没错)明(未必)的理论,进行大规模传授。这就是我们过去几十年的政治、历史课本。这个过程讲究精确的复制,压制一切对基本原则的质疑,结果就产生了两个后果——神学化、落后于现实。        神学化很好理解。从少数不可质疑的原则推导出来的东西必然是经书,灌输出来的都是原教旨主义者。如果现实和理论不符,那么肯定是现实错了,或者说理论里还有你没理解的细节。这和传教士也没啥区别。传教士可以无视现实,马克思理论也一样可以只用来考研。既然唯一的用途是考试,那么为了保证从党校到考研班的神学利益集团不下岗,这个东西就不能随便改动。结果就是理论永远的固化在变成教材那一天。除非北京发生政变或换届,否则所谓的理论家甚至懒得往教材里加人名。19世纪末的科学假说就这样一直在中国的课本里活到21世纪,解释不了资本主义的生死也是必然。        现在,甭说马列恩斯,就是毛泽东都死了35年了。我们作为后人未必比他们聪明,但是比他们多看了不少历史。他们当年费尽心机来猜测的未来,我们翻翻历史书就知道是啥样。既然多掌握了这么多资料,预测未来不敢说,把经济危机的历史做一个梳理,肯定要比他们当年的预测要准的多。更比神学化的教材要准确的多。其实这可以用工程问题来理解,你见过的样本多,采集的数据点多,拟合的曲线肯定就比别人精确。精确到一定程度,哪怕是平庸之才,往未来延伸一下曲线,一般来说准确度也会压倒数据少的天才。我们的教材里讲的故事,其实只是在当年那个假设曲线上延伸的一根直线,被现实打脸是必然的。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结合100多年来的历史,重新梳理一下数据和曲线。”.....  /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387069.shtml    
  作者:童安格发烧友 回复日期: 00:16:12  回复
      楼主错也 灯光底下最黑暗,误解最多的朝代是本朝  -----------------------------------------------------------------------相比被二流列强太君差点就给抽到青藏高原让近代中国“东亚病夫”的“威名”更加“远扬”的常公治下的前朝就不那么黑暗了。
  支持楼主;秦法的本质就是弱民;  
  法家——谁先提出来的?是韩非,李斯,还是司马谈?
  @枫叶轩主人
20:08:16  支持楼主;秦法的本质就是弱民;  -----------------------------  是愚民吧?如果是弱民,秦横扫六国靠的是雇佣军?
  你的思维已经定制为贬秦,想客观很难。
  说起来,秦国的人经常被东方国家说成是戎狄,秦人自己嘴巴上虽然不服气,实际上心里面还是很在意的。战国初期,秦国总是内乱不断,政变频生,而在乱局当中,最后能够登上君主位置,能够较长时间比较稳定的进行统治的君主,都是从东方回来的,作过流亡z者或者人质的秦国贵族。   所以,秦人不仅乐于听从六国引进的士人的命令,而且本国的君主也最好是海归人士。战国后期,从秦昭王到秦始皇将近百年,除了孝文王统治的半年以外,也是这样。整个战国时期,除了中期的秦孝公,惠文王和武王这三个君主的40多年时间以外,其他时期基本上都是海归的君主统治。  秦对于六国的感觉,很象现在的第三世界不发达国家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那种感觉,夹杂着嫉妒,羡慕与不服气。
  为什么秦人会有这种心态,也并不奇怪。实际上,通过史书,我们能够考证的秦人历史,只能从西周开始,我们了解到,当时的秦人是给周王养马的小部族。秦人把自己的历史追溯到五帝的颛顼,那个只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政治宣传方法,不能当真。  因为中国最早的文字记录,甲骨文里面并没有记载这些事情。而五帝时期还在甲骨文之前1000多年,当然也就更不可能考证了。而且也没人敢去考证,在古代质疑一个政权对自己祖先的说法,这个政权会非常愤怒。无法考证,也没人敢考证,所以我们对这种说法只能存疑了。
  秦国的普通民众对西周礼乐文明的吸收基本上没有,所以他们始终被东方各国认为是生活在戎狄风俗中的。  即使是秦人的统治阶层,秦国贵族,在西周时期也是专门养马的,也就是说他们过的是游牧生活,为了放牧,生活在西周边境附近,而且不断迁徙,“或在夷狄,或在华夏”。我们知道,华夏文明是和农业生产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秦人的这种生活方式下,很难对礼乐文明有什么深刻广泛的理解和吸收。
  春秋时期,生活在蛮夷包围中的国家并不是只有秦国一个。比如晋,它开始也是处于山西高原的许多蛮夷部落  中的,所以传统的宗法制破坏的很厉害。还有楚,吴,越这些国家,本身就是蛮夷出身。但是这些国家在整个  春秋时期都有明显的向中心地区的中原文化靠拢的趋势,逐渐去掉了蛮夷的称呼。不象秦,不仅在春秋时期,  甚至直到战国末期还被人说成是异类的蛮夷。  这是因为秦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完整的封闭环境,高原,山脉,黄河把秦和东方各国彻底的隔开了。 秦国统治者  只需要把函谷关一关闭,秦国的人民就很难和东方各国的人有什么实质上的接触,自然也就很难有文化上的交  流。 相反,关中地区有大量的戎狄部落,秦人和他们的交流接触却很方便,没有任何地理障碍,而且秦人的血  统绝大部分本来就来自周围的这些部落,心理上有亲近感,文化也相近,再加上秦国的扩张不断的把这些少数  民族部落囊括进版图,自然也就不断扩大了蛮夷文化的成分,冲淡了华夏文化的影响。  按理说,秦的普通人民和蛮夷部落之间的密切交往,应该是经常发生的。但是因为秦国文化低,本身不注重历  史记载,还有这个事情并不光彩,所以在历史典籍中的记载很少。  当然,秦并不是完全没有接受华夏文化的可能性和机会。在秦穆公时期,就很重视引进诗书礼乐这些文化要素  ,引进中原地区的士人,而且也冲出函谷关,努力的把秦的版图往中原地区扩张。如果他成功了,秦国的历史  轨迹将完全不同。但是秦穆公的这种种努力遭到了邻居晋国毫不留情的阻挡破坏,事实证明,虽然秦国的国力  通过引进先进文明获得了提高,但还不足以打破当时最强大的国家晋国的封锁。  秦穆公付出了很大代价的长期努力最终没能获得实际成果。最后,他也有些心灰意懒。  秦穆公统治晚期,有一个叫由余的戎狄部落派来的使者到了秦国,秦穆公骄傲的给他  展示了诗书礼乐,也就是秦国向中原传统文明学习的成果。由余对此并没有表示赞赏,  反而说戎狄部落的制度文化比华夏礼乐这一套办法更好。原始部落的制度文化比当时  的中国更先进?这个观点听起来无疑是非常荒谬的。但是秦穆公却没有进行批评或者  反驳,他默然了。这说明他对于中原文明的信心已经动摇了,秦国传统的实用主义态度  占了上风。
  向东发展由于不能打破晋国这个屏障而失败了,秦国只能向西  扩大领土。值得注意的是,秦穆公这个时候用的方法和以前完  全不同。他先想办法把由余这个比较有能力的人扣留在秦国,  再给戎狄部落首领送用来吃喝玩乐的东西和美女,进行腐蚀破坏。  最后才发动进攻,结果是‘并国十二,遂霸西戎。’消灭了12个戎狄  部落,秦国的领土范围成功的扩张了。  显然,秦穆公称霸西戎用的是诈术,这个和他以前对待  晋国的方式形成鲜明对比。在接待和帮助晋国的几个继承  人回国即位,还有用粮食救济晋国天灾的过程中,他都表  现得仁义宽容,慷慨大方,甚至不计前嫌,以德报怨。也  就是说,他是用‘礼’的方式来对待晋国的。  称霸西戎的时候,秦穆公对于礼乐文明已经不再有很高  的热情了。而秦国又增加了许多戎狄人口和文化成分,把  他以前引进的并不是很多的中原文化成分给稀释冲淡了。  秦国春秋时期唯一向华夏主流文化方向转化的机会被放弃。
  秦国文化和中原到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秦国被华夏各国始终  称为‘蛮夷’?这个可以从云梦睡虎地秦简中的日书部分找到证据。  日书记载的已经是战国末期时候秦的事情了,主要是秦人具体的  思想文化和信仰方面的内容。从日书中,我们可以发现两点。  一,秦国的信仰文化确实是和东方六国不同的。华夏文明的核心  信仰,区别于其他文明的主要特征,是祖先崇拜。早在新石器时期  的仰韶文化中,华夏族群就已经开始祖先崇拜信仰了。但是秦国的  民众却并不崇拜祖先,他们遇到了事情,是向掌管具体事务的各种  自然神祈祷,祈祷的内容也是祈求各种实际好处,表现出了十足的  对于现实利益的看重。秦国人也没有东方普遍都有的先王观念。  秦国举行祭祖仪式的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国君设立的祭坛,  但那是周制下官方规定的诸侯礼仪,没有发现秦国民间有  祭祖现象。  二,秦国的信仰文化确实是比较落后的。日书中,秦人所祈祷  的神灵全部都只具有功利性质,没有一个有道德性质。我们知道,  早在西周初年,周公就已经把神灵信仰和道德规范联系在了一起,  并且以此作为周文化的核心观念。秦人直到战国末期都没有这样  的观念,说明他们起码落后了800年。
  用统治力来作为国家强大的标准?楼主根本什么都不懂居然还敢在天涯发帖。  
  当年西周被犬戎灭掉以后,是谁在守护你那无比先进的华夏文明?今天的军队也是同样的道理,他们随便拖出来一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但是如果没有他们,你们还能天天讲文明?  
  由于没有祖先崇拜的信仰,所以秦人并不看重家族血脉的  传承是否尊贵,导致秦国的贵族势力一直都不是很强大。  战国初期,秦国长期掌握国家大权,兴风作浪,甚至根据  自己的意愿发动流血政变,废立君主的是以庶长为主的官员,  这个和东方各国有很大区别。在东方各国,做这种事情的通  常都是一个个的显贵家族,比如晋之六卿,齐之田氏,鲁之  三桓,楚国的昭,屈,景等。可见,在秦国,是否出身于某  个强大的家族并不重要,和国君的血缘是否亲近也不重要,  关键的是能否成为高官,掌握行政权力。  战国初期,秦简公也搞过一个局部改革。改革的一条内容  是实行初租禾,也就是土地私有。另一条是允许全体官员  和百姓佩剑。佩剑在东方各国是只属于贵族的特权,是贵  族身份的象征,而在秦国连普通百姓都能佩剑,同样说明  贵族这个阶层在秦国的影响力和社会权威比较弱小。
  作者:a 回复日期: 23:34:37  回复
  当年西周被犬戎灭掉以后,是谁在守护你那无比先进的华夏文明?今天的军队也是同样的道理,他们随便拖出来一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但是如果没有他们,你们还能天天讲文明?  --------------  别激动,想想管仲,想想尊王攘夷.
  话不投机半句多,楼主再见  
  你去看看血战天下吧,补充下知识,也在煮酒论史  
  楼主真的应该多看点书!你说商鞅在他活着的时候都没有什么作用,但是你还知道他是怎么死的,你想想他是谁杀的?为什么要杀他?后来的秦王还沿用他的政策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商鞅时代的魏国有吴起留下的军队可是当时的天下第一,谁也打不过,但是商鞅的政策却使秦国后来强大无比。  
  楼主真的应该多看点书!你说商鞅在他活着的时候都没有什么作用,但是你还知道他是怎么死的,你想想他是谁杀的?为什么要杀他?后来的秦王还沿用他的政策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商鞅时代的魏国有吴起留下的军队可是当时的天下第一,谁也打不过,但是商鞅的政策却使秦国后来强大无比。一个国家的发展难道会多快?  
  @tangpibin
10:00:16  楼主真的应该多看点书!你说商鞅在他活着的时候都没有什么作用,但是你还知道他是怎么死的,你想想他是谁杀的?为什么要杀他?后来的秦王还沿用他的政策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商鞅时代的魏国有吴起留下的军队可是当时的天下第一,谁也打不过,但是商鞅的政策却使秦国后来强大无比。一个国家的发展难道会多快?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这个常识你还要看书才知道?扯的太远了,以后谈到这方面你就知道  道理了.
  继续:  秦国的开始崛起  虽然看起来秦国在战国初期这一段时间很倒霉,内部的争端  都不能平息。但是实际上,秦国已经在悄悄转运了。因为,  一个关键性的历史转变正在发生,那就是铁器时代的到来。  春秋战国之交,由于冶铁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中国正从青铜  时代逐渐进入铁器时代。在魏国的变法中,魏武卒军队的设  立,还有‘尽地力之教’的政策,这些都是和铁器的推广密  不可分的。青铜这种金属由于矿产储量的稀少和昂贵使它不  可能被广泛运用。正是由于国家中的所有阶层都能用的起铁  器所制造的金属农具和武器,普通农民才能开垦以前所不能  开垦的土地,他们才能成为战争中的主力部队。  在以前,打仗都是有钱配备青铜武器的少量贵族,坐在马拉  战车上进行的礼仪性战争,是他们决定了胜负。广大普通百  姓只是起点辅助作用,平时帮着运输后勤,服侍贵族,在战  场上拿着棍棒和石头从后面摇旗呐喊等。秦国贵族从来就人  数不多,势力不强,在这样的战争中自然很难占到上风。而  从占人口中绝大多数的戎狄血统中继承来的强悍民风,也派  不上用场。  还有,驾御马拉战车进行的战争,需要在开战前双方预先  约定一个平坦的,便于战车回旋的战场,秦国相对于其他  国家的突出地理优势自然也就显示不出来了。因此,秦国  的强悍民风和地理优势在春秋时期只能是两个不能发挥作用  的潜在优势,而到了铁器时代却能成为现实的显形优势。秦  国在战国时期变的比以前强大的多,这个是最关键因素。  铁器时代到来的明显信号,就是前364年秦献公进攻魏国,斩  首6万的战役。少数贵族的礼仪式战争,不可能造成这么数量巨大,  血腥残酷的战果,这说明这个时候冶铁技术和铁制武器在秦国  不但已经引进,而且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而商鞅后  来的全民耕战,显然也是典型的铁器时代才能实行的政策。
  这也是我为什么说魏武侯放秦献公归国对魏国来  说后果非常严重。秦献公在魏国生活了将近30年  之久,足以让他深刻和广泛了解这个当时最先进  国家各方面的知识进展,让他大大的开阔了眼界,  提高了觉悟。另外,秦献公虽然是秦国显贵出生,  但他十岁左右就逃亡魏国了,过的是寄人篱下的  艰苦生活,并没有养成多少奢侈软弱的贵公子生  习气。在逃亡和回国过程中,都经过了激烈的流  血政治斗争,这些都让秦献公拥有了推行改革所需  的政治斗争经验,魄力和勇气。   他的身份又是秦国的君主,有足够的权力去推行各  种改革措施。所以,从秦献公的经历看,他是在秦  国实行大规模变法改革的极佳人选。
  放这样的人回国,不能不说魏武侯犯了一个明显的错误。  秦献公上台后立刻颁布了一个改革措施,废除秦国传  统的殉葬风俗。我们知道,在以前的秦国,殉葬风俗  一直是非常盛行的,甚至以开明著称的秦穆公死的时  候也有多达170多人为他殉葬。废除这种落后习俗,不  仅让秦 国从此节约了大量人力资源,而且也赢得了民心。  秦献公首先争取民意的支持,为以后的后续改革措施奠  定基础,这是他与商鞅改革的第一个不同之处。不象商  鞅那样,完全不在意民众的意见,只注重得到秦孝公一  个人的支持。
  止从死’是秦献公的第一个改革措施,秦始皇兵马俑  和这个举措也有关系,因为不能再拿人作为殉葬品。  秦国才形成了用俑来代替人殉葬的风俗。  秦献公的第二个措施是徙都,把都城从西边的雍迁移到  靠东边的栎阳,这是秦穆公之后秦国第一次表明向东方  发展的坚定决心。虽然秦孝公的时候都城又迁移到咸阳,  但咸阳和栎阳的距离很近,政治意义差不多。 栎阳也  始终是秦国的一个重要城市,直到楚汉战争时期,项羽  分封的塞王司马欣的都城,还有刘邦的关中政治中心还  在栎阳
  接着,秦献公又在秦国推行新的户籍制度,即  仕伍保甲制,这个是在东方各国普遍实行的制度。  而在秦国,它的作用略有不同,因为秦国有很多人  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仕伍保甲制可以让他们的  生活方式全部转化为农业定居。  秦献公重视农业,坚持和推广简公开始  的土地私有化政策--初租禾,同时,他也实行‘初行  为市’的政策,象魏国一样重视发展工商业。这个  和商鞅在经济领域只允许农业的发展是不同的。  秦国从前688年开始设县,秦献公也增设  了国君直接控制的县制单位,其中包括栎阳,  他不再把设的县象以前那样局限于边境,  而是扩展到包括首都在内的内地。
  秦献公改革,很快受到了周王室的注意,前374  年,也就是改革10年后,周王室派太史儋去联络  秦献公,说:“周故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岁复合,  合十七岁而霸王出。”对这段话,很多人认为预言  的是秦始皇的统一天下,我不认为太史儋有这么的  神奇,可以预言一个半世纪之后的事情,我认为这个  霸主指的就是秦献公,(实际上周确实后来封了献  公为霸主),‘别’指的是秦非子的受封立宗,‘霸  王出’指的是献公即位。这说明献公改革十年后,成  效初显,已经引起了周王室的重视,从此,秦与周之  间,开始了半个世纪的友好关系。
  秦周结盟,对秦来说好处明显,可以提高自己的  国际声望,而对周来说,它的目的则是找一个有实力的  外援。这个时候的战国七雄,韩,赵,魏三国瓜分  了合法的晋国国君的土地,还强迫周王承认他们通过  篡逆而获得的新地位。齐国的田氏也是通过政变篡权,  废除杀掉原来周王分封的合法国君上台的,其地位也是  通过魏国强迫周王才得到承认的。在周王看来,这四个  国家都是乱臣贼子,自己处于乱臣贼子的包围之中。  而楚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和周国开战了,而且早就自  己称王了,也就是说,它很早开始就不在西周所建立  的礼乐分封体制系统之中,而是自认为和周王地位平  齐的。自然也不能指望楚国来维护这个体制。
  至于燕国,不仅实力一直很弱,地方也比较偏远,  几乎影响不到周王室所在地区的政治局势。所以,七  雄之中,唯一剩下的选择就是秦国了,正好秦国这个  时候因为献公改革,有了明显的实力复苏和增强的迹象。  秦国的函谷关,离洛邑也不远,可以及时的援救周。  所以,周王室非常热情的结交秦国,也就不难理解了。  秦国毕竟还是周王室分封的诸侯后裔在统治。  而且秦献公即位,是非常之合法的,因为他曾经是  灵公所立的太子,却被叛逆的权臣所废,流亡它国。对  于周来说,显然秦献公是最好最合适的选择。
  d顶一下
  本身就没有可比性……你能拿着新中国和唐宋元明清比吗?  
  不是这么说的 第一个种树的人往往享受不到果实 在当时 秦本身并不弱  圣祖康熙就敢说自己就比太祖努尔哈赤强?李治灭了高丽李世民没有 哪个强   朱棣是明朝最强盛的时候 朱元璋要在他敢做什么
  弱不弱只看结果.你再觉得自己多强壮,一得病就  死了,我也只能说你实际上身体弱,只不过身上的  隐患你自己没发现.
  @xajh-23 17:23:00  先说个常见的误解,秦是否真象有些人宣称的那样,是个很强大的朝代?这些人坚持认为,中国历史上最强大,最威风的朝代是秦,比如复活的军团之类,都对印象中无比强大的秦推崇备至。我的看法不同。我认为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统一王朝中,包括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在这些王朝中,秦是最弱的一个。  秦统一天下的过程是非常艰苦,漫长,曲折的,而它的衰败灭亡却很迅速,容易,而彻底。其他王朝的统一过程都比秦朝要容易.....  -----------------------------
  秦献公对于周的交好和支持,也投桃报李,给予回报。  前366年,韩魏两国又在逼迫周王,秦献公发兵打败了  两国联军,这是秦在战国时期的第一场显著胜利。  前364年,秦献公进攻魏国,在石门山斩首6万,魏国  在赵国的援助下才让秦退兵。在当时这是一个很大的杀  敌数字。引起了诸侯震恐,周王也封他为霸主,并赐予  代表周王实施征伐的黼黻之服。
  前362年,魏国国相公孙座率军打败了韩赵军队,  紧接着又在少梁和秦国开战,试图洗雪两年前大败的  耻辱,结果是魏军再次大败,公孙座被俘,因为秦献  公在魏国的时候曾经和公孙座有交情,所以把他放了  回去。显然,秦献公对待故旧情分的作风和商鞅有区别。  不久以后,秦献公就去世了。这个人在中国历史  上并不怎么有名。但我认为,他的生平活动应该得  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秦献公的能力,可以从两件  事当中得到证明。
  不久以后,秦献公就去世了。这个人在中国历史  上并不怎么有名。但我认为,他的生平活动应该得  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秦献公的能力,可以从两件  事当中得到证明。  一是前385年他从魏国回归秦国前和魏武侯所做的  约定,魏武侯放他归国,目的就是解除西部的军事  威胁。而他的承诺是秦国只要武侯还在世,秦国就不  会攻打魏国。在我看来,这个承诺是很有一点政治水平  的。一边,他作出了让步,报答魏国收留自己30年的  情分,没有留下薄情寡义的恶名;另一边,秦国实际上  也并没有付出多大的代价,因为当时秦国的实力还比较  弱,马上同魏国开战战败的可能性更高,秦国本来就需  要时间进行改革增强国力。
  ding ./
  统一文字的还是那个坑儒的秦始皇呢~~~  -----------  这个是谎言,我的其他文章专门有论述。  /publicforum/content/no05/1/130967.shtml
  而且,这个承诺骨子里是相当强硬和有自信的,  因为它实际上说的是,魏武侯死后,秦国将进攻  魏国。那个时候的魏国,声望还处于鼎盛时期,还  没有遭到过大的挫折。(魏国的第一次挫折是在前  383--379年被赵军和吴起率领的楚军夹击中遭遇的)  这个时候就敢当着魏国君主说将来秦国将进攻魏国,  说明秦献公对于推进改革的计划已经有了坚定的决心,  对于改革的成功和秦国的崛起有着坚定的信心。  所以,这个归国前的承诺堪称有礼有利有节,有自  信,秦献公虽然为人低调,却是个厉害角色。
  另外一件事,在秦献公以前,战国前期的大半个  世纪里,秦国的政局被以庶长为首的官员所操纵,  上任君主自身能一直保住权位就已经不容易了,他们  所指定的继承者基本上就没有能够继任后撑过  几年时间的。而秦献公自己不但顺利的当政20多年,  而且他任命的继承者秦孝公也很顺利的上台并当政  20多年,一点波折也没有。以后秦国的君位传递  一直都比较正常和稳定,被指定的继承人都能顺利  即位,除了秦武王死后那一次以外都没有发生过争  夺君位的政变斗争。而那次是因为秦武王举鼎猝死,  没有留下后代。而且斗争的延续时间和破坏性都比  不上战国初期。
  所以,秦献公时期是秦国内政的转折时期,在他之后  政治的稳定性改善了很多,和以前完全是两样。他之所以能做  到这一点,一方面是通过自身各方面的实际作为和成就提高  君主的威望,另一方面他打击了官僚的过大势力,调整了权力  配置和结构,使这些官僚在秦国历史上再也没能发挥重大影响。  而这一切都是在没有采取令人印象深刻,轰轰烈烈,冷酷无情  的流血斗争和铁碗清洗政策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秦献公的  特点是默默无闻而又注重实效的推行改革。
  在那个时代,秦国的政局稳定下来,国力随着改革节节上升,  对外战争打败了号称最强的魏国,(在当时没有国家能够和魏国  打成这样的战绩,孙膑10多年后才出现)而国君又被天子封为霸主。  这些成就和以前的窘迫局面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当时的条件下,  很难指望更好的情况了。所以秦国人民应该是非常欢欣鼓舞,  士气高昂的。前361年,秦献公死去不久,又发生了魏国迁都  大梁的事件。这个事件的原因,我认为是多种因素结合造成的,  比如山西高原上资源的缺乏,还有首都地理位置的脆弱,秦献公  的进攻只是最后一根稻草,但是当时的人不会考虑这么复杂,毕  竟这个迁都的时间离败于秦国的几次战争时间太近 ,很容易让  人解读为害怕秦国和秦献公,所以秦献公在东方的名气更盛,甚至  被称为秦元王。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而兼为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