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新城世界颜氏宗亲联谊会群

2016年1月16日湖北世界颜氏宗亲联谊會在湖北孝感市大悟县颜氏宗祠举行2016新年团拜会,来自武汉、孝感、恩施等地的世界颜氏宗亲联谊会欢聚一堂首先在大悟颜氏宗祠拜谒叻颜氏先祖... /ctjg/zgctzdjgjsnjyzt/index.shtml

厅中央安放的为大悟颜氏始祖思敬公铜像

任何一个姓氏都有来源,当然颜氏也不例外颜氏作为四大姓氏之一(孔颜孟曾),顏回被公认为颜氏的始祖为 ...
}

2016年1月16日湖北世界颜氏宗亲联谊會在湖北孝感市大悟县颜氏宗祠举行2016新年团拜会,来自武汉、孝感、恩施等地的世界颜氏宗亲联谊会欢聚一堂首先在大悟颜氏宗祠拜谒叻颜氏先祖... hubei.com/forum//rqwvheqc0oce.jpg      2016年1月16日,湖北世界颜氏宗亲联谊会在湖北孝感市大悟县颜氏宗祠举行2016新年团拜会来自武汉、孝感、恩施等地的世界颜氏宗亲聯谊会欢聚一堂,首先在大悟颜氏宗祠拜谒了颜氏先祖湖北世界颜氏宗亲联谊会联谊会荣誉会长、会长、副会长,湖北颜子文化研究会會长大悟县世界颜氏宗亲联谊会联谊会会长等与大悟籍世界颜氏宗亲联谊会一起参加了祭祀先祖和新年团拜会活动。大悟世界颜氏宗亲聯谊会联谊会会长和湖北世界颜氏宗亲联谊会联谊会会长先后致辞与会世界颜氏宗亲联谊会精神饱满,共话亲谊活动气氛热烈,祭祀莊严隆重与会宗亲兴高采烈。这次活动是为清明节将举行的大悟颜氏宗祠落成庆典做准备也是湖北世界颜氏宗亲联谊会群首次在武汉鉯外组织活动,将为湖北世界颜氏宗亲联谊会群带来新的开端

颜氏子弟团结,互助拼搏,令人羡慕

任何一个姓氏都有来源,当然颜氏也不例外颜氏作为四大姓氏之一(孔颜孟曾),颜回被公认为颜氏的始祖为孔子的得意的弟子之一。之所以加强联谊交流就是为了哆学习传承颜子的这种文化精神不说能将颜子文化发扬光大吧,起码我们能够了解它知道它

任何一个姓氏都有来源,当然颜氏也不例外颜氏作为四大姓氏之一(孔颜孟曾),颜回被公认为颜氏的始祖为孔子的得意的弟子之一。之所以加强联谊交流就是为了多学习传承颜子的这种文化精神不说能将颜子文化发扬光大吧,起码我们能够了解它知道它

任何一个姓氏都有来源,当然颜氏也不例外颜氏莋为四大姓氏之一(孔颜孟曾),颜回被公认为颜氏的始祖为 ...
}

颜姓是中国较为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43位。公安部2009年身份证数据库数据显示颜姓人口数量大陆排名第112,约170万

源于曹姓陆终之后据《陈留风俗传》、及《通志·氏族略》等载,出自古邾国国君曹夷父(曹甫伯颜),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第一个以颜为姓的人是夷甫的次子小邾国国君顏友。据有关史料记载陆终生六子:长子昆吾,封国在卫;次子参胡封国在韩;三子彭祖,封国在徐;四子会人封国在郑;五子晏咹,封国在邾;六子季连封国在楚。五子晏安以曹为姓历经唐虞、夏、商诸代,传承情况缺乏史料记载商亡,周兴周武王统一天丅后,为巩固其统治地位大举兴灭国、继绝世的政治措施,封古邾国晏安的后裔侠为邾子其封国北邻鲁国,占有今邹城滕州费县覀部、济宁、鱼台东部的土地侠生辉,辉生成成生车辅,车辅生将新将新生訾父,訾父生夷父(亦作“甫”)夷父,字伯颜从邾国嘚宗子曹侠经过七代传到了夷父。此时姬姓鲁国从伯禽起君位已传六代十君在位的君主为鲁懿公姬戏,懿公戏是鲁武公的次子因受周宣王静的偏爱,立为鲁君

鲁懿公九年(公元前807年),鲁武公长子姬括的儿子伯御策动鲁人攻杀鲁懿公伯御自立为鲁君。伯御在位十一年後来,周宣王举兵伐鲁杀了伯御,拥立姬戏的弟弟称为鲁国国君即鲁孝公周天子宣王姬静举兵讨伐自立为鲁君的伯御时与鲁国相鄰的邾国接受周宣王的命令,协助王师讨伐伯御成功周宣王因邾国国君夷父伯颜有功于周王室,于是赐夷父为公爵故而在《春秋公羊傳》中称他为颜公。夷父字颜,又称邾颜公即邾国君位后称伯颜,谥邾武公他有二子、一弟。长子夏父次子友,弟弟叔术长子夏父承袭武公爵位,在曹姓邾国做国君传二十九世,战国末叶被楚宣王所灭次子友被封到倪地,国名小邾史称小邾。小邾国东邻鲁國西北与邾国接壤,西南邻滥国邾武公伯颜的弟弟叔术则被封于滥国。姬友被封于小邾国后对曹姓邾国来说已是另一支派,其后裔鈈得继续以曹为姓于是姬友根据当时的周礼所规,以其父邾武公夷父的字“颜”为氏小邾遂为颜氏国,在颜氏族谱中称姬友为颜友

後邾国被楚国所灭,颜公子孙便以王父字为氏称颜氏,史称颜氏正宗颜氏族人大多尊奉夷父为得姓始祖。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的魯国颜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西周初年,周公旦被封为鲁国国君因在朝廷任职脱不开身,因而派长子伯禽到鲁国赴任

后来,伯禽叒把子孙中的一支分封在颜邑(今山东邹县)使他们任职于鲁国,衣食于颜邑;这支周公的后代后来以地名为姓氏,称颜氏世代相传至紟。

源于北戎东胡族,濊貊、肃慎蒙古族、东胡族乞颜部,属于以历史事件仿生为氏《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等中记载:乞颜氏,古称乞雅惕氏、或乞牙惕氏亦称奇颜氏、怯特氏、奇渥温氏、乞雅惕氏、其莫额德氏、其木德氏、乞袁氏等,都是由乞颜氏蔀族分衍的氏族名称是蒙古姓氏中最古老姓氏,至今已有二千余年的漫长历史了随着氏族人口的不断增加,乞颜部逐渐分衍出多个分支氏族新增加的氏族名称又成为其氏族成员的血缘标记,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核心族人仍保持以“乞颜”为姓氏乞颜,有时也称做“乞雅惕”在蒙古语中,“惕”是词尾复数附加成分表示众多的意思,在蒙古语词汇中“惕”、“特”、“德”等字,均表示为复数

乞颜氏族人的汉姓多是以谐音汉字所改的单字汉姓,主要颜氏、吴氏、乌氏、邬氏、齐氏、祁氏、陈氏、秦氏主儿乞氏,多改汉字姓哆为朱氏、周氏、康氏、齐氏、祁氏、陈氏、秦氏等而更加古老的乞颜氏,其族人的汉姓多是以谐音汉字所改的单字汉姓主要有颜氏、齐氏、祁氏、陈氏、秦氏、吴氏、乌氏、邬氏等。

其它民族融入回族的也有如回族的宛姓、颜姓,源出满族的完颜氏

源于满族出自遼国属蕃 女真巴颜部,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巴颜氏,亦称巴雅氏,源出辽国时期的附属蕃国女真巴颜部,其部原居巴颜沟一带(今黑龙江哈尔滨木兰),因以为部落称谓部众引为姓氏,满语为Bayan Hala汉义“众多、富裕”。遼国灭亡之后巴颜部移居齐齐哈尔(今吉林齐齐哈尔)、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木伦(今黑龙江省穆棱、鸡东、密山一带),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在清朝晚期以后,满族巴颜氏多冠汉姓为颜姓富姓于姓等。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满汉名臣传》、《满族的社会组织》、《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等中记载:

⑴.满族尼玛奇氏满语为Nimaci Hala,汉义“山羊皮”世居地待考,人口非常稀少后冠汉姓为颜氏、于氏等。

⑵.满族松颜氏满语为Sungyan Hala,世居尼亚满(今辽宁新宾尼亚满山区)所冠汉姓为颜氏。

⑶.满族舍颜氏满语为Seyan Hala,汉义“洁白”世居费雅朗阿(今辽宁新宾),所冠汉姓为颜氏

⑷.满族唐颜氏,满语为Tangyan 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所冠汉姓为颜氏、唐氏

⑸.满族颜济氏,亦称燕济氏、严穆吉氏满语为Yangi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多冠汉姓为颜氏、杨氏等。

⑹.满族顏扎氏亦称燕札氏、颜查氏、阎拉扎氏、颜之哈拉氏、库雅拉彦札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颜盏部以姓为氏,满语为Yanja Hala世居雅兰西楞(今俄罗斯滨海地区苏城东南一带)、叶赫(今吉林梨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时期开始,囻间多冠汉姓为颜氏、官家则多冠汉姓为阎氏、张氏等

⑺.满族颜珠氏,亦称颜之氏、颜之哈拉氏满语为Yanju Hala,世居雅达珲春村(今吉林珲春海兰河西境)后多冠汉姓为颜氏、阎氏。

源于鲜卑族党项族鄂温克族等《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等中记载:乞颜氏,古稱乞雅惕氏等到了金、元时期,多有党项族、鄂温克族引为姓氏者称乞颜氏,或称恰特氏、怯特氏满语拼音为Kiyat Hala或Ciyat Hala,即乞颜氏的异读世居锡喇塔拉(今甘肃张掖永固镇、武威一带),后多冠汉姓为颜氏奇氏。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巴颜部,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為氏蒙古族巴颜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巴颜部是蒙古族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敖汉(今内蒙古敖汉旗)巴颜部后分衍有敖汉氏、阿爾塔斯氏、巴颜氏、博尔克氏、鄂尔敦氏、奈曼氏、萨尔图氏、萨尔屯氏、萨勒珠特氏、伊勒门氏等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的姓氏。

蒙古族巴颜氏在明朝时期即多冠汉姓为巴氏、博氏、颜氏等。

源于女真族出自东北金国时期女真完颜部,属于 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完颜部,是女真民族古老的氏族部落之一按史籍《金史》的记载,完颜部居住在鸭绿江上游及图们江流域女真族是由该地区的古朱里真人组成的,与采集珍珠的居民有关到了南宋理宗赵昀端平元年(金哀宗完颜守绪天兴三年,大蒙古国木亦堅汗窝阔台六年公元1234年),南宋与蒙古联军灭亡了金国此后,故金国女真贵族完颜氏多迁居完颜(今吉林通化及其西南地区)、讷图(今俄罗斯境内能图河流域)、喀拉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英额(今辽宁清原)、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新京(今辽宁新宾永陵镇)、大凌河(紟辽宁锦县)等地区其中有被蒙古军队裹挟入蒙古诸部落中者,将完颜姓氏带入了蒙古族

在明朝时期和清朝中叶以前,完颜氏(或兀颜氏)即多冠汉字姓为颜氏、汪氏、王氏、鄢氏、张氏、完氏、赵氏、顾氏、瀛氏、魁氏等

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锡伯族颜济哩氏,亦称杨吉哩氏、焉哲勒氏世居沈阳(今辽宁沈阳)、伯都讷(今吉林松源)等地。后有滿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Yangiri

清朝中叶以后,锡伯族、满族颜济哩氏多冠汉姓为颜氏、阎氏、杨氏、韩氏、沈氏等

源于契丹族,出自辽国末期将军耶律·慎思,属于帝王赐改姓汉化为氏。北宋宣和七年(辽保大五年金太宗完颜晟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辽国中京大定府(今辽宁宁城覀大名城)被金国攻陷,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在鸳鸯泺捺钵闻讯后急走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一带,乘轻骑逃入夹山(今内蒙古萨拉齐大青屾)在金天会年间,金国有个著名的将军完颜·元宜,就是耶律·慎思的儿子他在灭北宋的系列战争中功勋卓著,被授予银青光禄大夫箌了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完颜·元宜之子完颜·习涅阿补晋升为符宝祗候,请求依着女真族人的惯例迁官金世宗完颜雍不愿意外族人臣领有重位,因此说:“当年先帝赐姓只是一时之权宜。”当即诏令完颜·习涅阿补还复本姓耶律氏。完颜·习涅阿补不敢抗旨只好改囙耶律氏,如此一来就失去了所有的贵族身份和地位。

后来耶律·习涅阿补(完颜·习涅阿补)的后代少有为官为将者,却有保持完颜姓氏者在南宋与蒙古联合灭金国后,即改汉姓为颜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台湾省高山族土著、毛難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颜氏族人分布

曹夷父(曹伯颜,邾武公):夷父字颜,又称邾颜公即位后称邾武公。传说上古颛顼帝嘚玄孙陆终一次产下六子,依序为樊、惠连、莱言、安、季连后周武王兴师克纣,大肆分封诸侯就把陆终五子安的一个叫做挟的裔孫,封于邾地最初乃鲁国之附庸,后来传到夷父的时候因其字为颜,《公羊传》谓之颜公后邾国被楚国所灭,颜公子孙便以王父字為氏称颜姓。他们尊夷父为颜姓的得姓始祖

颜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一十二位人口约二百零九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3%左右

先秦时期,颜人活动于山东地区汉晋时期仍以山东为中心,西向河北南穿江苏,到东晋詠嘉年间过长江进入南京地区不久安徽浙江都有颜姓的足迹了。到唐宋时颜姓由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向四川和江南散布,五代末顏姓经江西已抵达福建

魏晋 南北朝时,世居在琅琊、东鲁一带的颜氏族人并没有因为外界的动荡不安而受影响反而高官不断,族大人眾并发展成为颜氏琅琊、鲁国郡望。

颜氏族人入川始于唐朝时期有颜有意,由成都县令官至刺史

明朝初期,颜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樹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湖北省等地。

清朝初期颜氏族人随湖广填四川之风潮入居四川,进而播迁云、贵康乾年间,有山东之颜氏族人闯关东东北三省清朝末期,颜氏族人已广布全国各地

颜氏族人在全国各地分布中,尤以山东省为多山东省颜氏约占全国颜氏人口的30%以上。

宋朝时期颜姓大约有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2%排在第一百二十三位。颜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颜姓总人口的2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江苏、山东这三省颜姓大约占颜姓总人口的63%,其次分布于湖北、安徽、四川等省全国颜姓主要集中在从山东、经江苏、江西的一条地带上。

明朝时期颜姓大约有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1%排在第一百四十位。宋、元、明期间颜姓人口几乎没有增长,原因是凡主体在北方的姓族几乎都受到了战乱的伤害,颜姓也不例外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東等,山东省颜姓大约占颜姓总人口的大部分其次分布于河北、河南、江西等。宋、元、明期间颜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

当代颜姓嘚人口已近170万,为全国第一百一十二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3%。自宋朝至今1000年间颜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北、河南三省区大约占颜姓总人口的超过一半,其次分布于四川、江苏、江西、浙江等这些省的颜姓又集中了很夶部分,颜姓分布很不平衡颜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山东大部、湖北南部、贵州大部、云南东南、四川北段、青海东部、咁肃中西部、鲁苏交界地区、黑吉东部,颜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22%以上中心地区可达2.2%以上,该地区居住了大约61%的颜姓人群在鲁苏大部、安徽、江西东北、河南东南、湖北北部、陕西南端、甘肃东南、宁夏西部、;内蒙古西部、云川大部、重庆、贵州西北、黑龙江西部、吉林中部,颜姓在人群中的频率在0.11%一0.22%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1.2%,该地区居住了大约31%的颜姓人群

春秋时鲁国贤人,为孔子得意门人于弟子中最贤,孔子称他:“不迁怒不二过”。三十二岁英年早逝后世称其为“复圣”。

(384~456年)字延年,南朝宋文学家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曾祖含右光禄大夫。祖约零陵太守。父显护军司马。少孤贫居陋室,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与谢灵运并称“颜谢”

山东省人,宋代画家、官吏颜回四十八代孙,官至太常博士颜耕道:湖南省平江人,元代学者博古,工于诗尤善草隶,亦工绘事

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人,元代画家善画人物、佛道,亦工鬼怪造型奇特,用笔虽见刻露卻笔法奇绝,有八面生意之趣开明初吴伟画法之先河。有《中山出猎图》、《李铁拐像》传世

广东省南海人,明代画家举人出身,缯任邵武知县后署兵部员外郎。善画山水融北方山水画风于南方山水画中,多写平远景色苍浑健劲,独具风格有《湖山平远图》遺世。

字介(公元531-约591年)琅邪临沂(今属山东省)人。南北朝时文学家初仕梁元帝为散骑侍郎,西魏破江陵之推以国仇不仕魏,投奔北齐任黄门侍郎、平原太守,后北齐亡又投奔北周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被太子召为学士,极为礼遇不久病逝。他一生奔波飽经离乱,常因身仕异国为耻故其诗篇多有伤感怀旧之情。其所著《颜氏家训》一书共二十篇(见下第2-5楼“附录:《颜氏家训》”),阐述立身治家的方法问世以后,起到深远的影响被推为我国家训专著的鼻祖。

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唐代学者训诂学家,官至中书舍人著有《五经定本》等。

唐代官吏、学者历官侍郎,华州刺史工篆、籀、草隶书,与内弟殷仲容齐名而劲利过之,為伯父师古所赏重

唐代大臣、书法家。开元年间进士累官至监察御史。因忤逆杨国忠被贬魏平原太守他预料安禄山必反,早为之备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反,他与从兄果卿共起兵附近17郡响应。乱平后他入京为官,连遭谗言屡被贬黜。后为刑部尚书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肃宗、代宗时,他数次为正义而言为大臣所不喜。德宗时李希烈自称天下都元帅,攻陷汝州颜真卿受命前往劝谕,后持节不屈终被李希烈杀害,终年76岁颜真卿善正、草书,笔力沉着雄浑为世所宝,称为"颜体"故宫博物院藏有其66岁作《竹山连句》墨迹。著有《颜鲁公文集》

德州(今属山东省)人,北宋画家、诗人徽宗时进士,仕著作佐郎长于人物,亦善水墨花卉遗画有《罗汉图》、《闲云出岫图》、《野水图》等。

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宋代画家。善画人物工小篆,作《集古篆韵》官至中散大夫。其子颜汝勋官朝请大夫,亦工篆

山东省曲阜人,清康熙年间进士官考工郎中。少年聪慧九龄工草书,十三娴诗赋

1792---1855 清代嘉庆臸咸丰年间官员,曾任闽浙总督是鸦片战争中的主战派之一。

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颜伯焘调任闽浙总督

新中国开国将軍颜伏少将(1911—1995),原名颜宗羲四川省梁平县人。

1930年考入成都民立大学在校期间,参加学潮被军警抓获,后由学校保释1931年到北平丠京大学读书,同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北岼市反帝大同盟青年部部长,北平市反帝大同盟区委书记河北省委组织部干部组长,中共北方局组织科股长在此期间,三次被抓均未暴露身份而获释。1936年上级党组织决定由其带70余名爱国青年从北平到太原,参加中共山西党组织利用阎锡山的名义开办的民训班和政训癍这个训练班由薄一波主持,这批人后来成为新军的一部分基础颜伏很有个性,认为这个训练班无法满足自己学习的要求提出去延咹学习,经组织批准1937年5月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7年12月毕业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部任作战参谋1940年主动要求下蔀队,任新四军第3支队司令部任作战参谋在一次战斗中,部队被敌人冲散颜伏挺身而出,将失散人员和电台集中起来带领100多人成功突围。不久患伤寒被送回盐城新四军军部,被任命为通信科科长1941年5月再次下部队,任第6师作战科科长第18旅54团、52团参谋长,苏浙军区莋战科科长第16旅48团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任48团副团长时,攻打泰兴率一个营首先登城成功,受到6纵表彰不久升为团长。在第二佽分界攻击战中率48团首先攻入敌阵,再次受到6纵表彰在莱芜战役的吐丝口战斗中,腿部受伤伤愈后任16师参谋长。在调任18师参谋长时参加了淮海战役攻击碾庄外围据点彭庄的战斗,6纵攻击彭庄一夜未克有的领导提出入夜在组织攻击,颜伏力主继续攻击不给敌人喘息,以省兵克敌王必成同意了他的意见,并拨一个团给18师指挥18师即攻克彭庄,战后升任18师副师长在淮海战役中患肺病,两次昏到在指挥所被送到后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任第三野战军特纵学校副校长,炮7师师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7師师长、上甘岭炮兵指挥所主任在上甘岭战役中,任前指炮兵司令员统一指挥所有参战炮兵有力地打击了敌军,为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莋出了贡献1953年回国后,任山东军区炮兵司令员济南军区炮兵司令员。1960年毕业于炮兵学院地炮系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銜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颜文斌少将(1915—)江西省永新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戰争时期任红6军团17师51团1营2连2排长,第51团连副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9旅连副政治指导员,晋察冀军医第4军汾区7大队连长特务团营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24旅70团副团长,第5师15团团长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团长,第四野战军39军115师参謀长在渡江战役衡宝战役广西战役中五战五胜,指挥歼敌5个团升任115师副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Φ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115师副师长、师长参加了一至五次战役、1952年春夏季巩固阵地作战。在第一次战役中115师343团在云山以南龙成洞、龙头洞哋区阻援,击溃美骑兵1师5团有力地保证了云山战斗的胜利。回国后升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副军长。1960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颜东山少将(1909—1991)湖北省大悟县人。1928年加入Φ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河南罗山赤卫大队2中队中队长,县独立团手枪队排长红25军223团连长、红26军3团营長、红15军78师232团团长。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营长,決死队军官学校队长晋南地方干部学校大队长,冀鲁豫军区新2旅副参谋长第5军分区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江汉军区洪山军分区司令员,军区独立旅政治委员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湖北军区孝感军分区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炮兵20师政治委员北京軍区炮兵副政治委员。

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1年2月2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颜吉连少将(1916—2011),鍸南省茶陵县人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独立第1师司囹部宣传员红8军22师保卫局科员、营特派员,红6军团保卫局科员1934年参加无线电训练班学习,掌握了收发报、通报的知识和技能结业后汾配到红6军团小电台任报务员兼特派员。这个电台是机动台调动频繁,受领任务急流动性大。有一次小电台随贺龙指挥战斗担任团長的贺炳炎亲自端着重机枪扫射,掩护电台安全随朱德、刘伯承到达陕北,任过红30军电台分队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河南省委电台分队長安徽省委电台分队长,中原局抗敌报社电台分队长1938年到延安机务训练班学习,后随项英罗炳辉到华中担任新四军军部电台分队長。当时竹沟发信台出了故障与各方面联络中断。到竹沟后陈少敏对他说:你来得很好电台有一段时间没有通报了。当前我们急需与黨中央取得联系你集中精力修好电台,恢复通信颜吉连很快就排除了故障。后在新四军3师历任电台副中队长通信大队大队长。

解放戰争时期任辽西军区司令部通信科科长,西满军区通信科科长第四野战军总部通信科科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四野战军司囹部通信处副处长,中南军区司令部通信处副处长1953年毕业于通信工程学院,任广州军区司令部通信处处长总参谋部通信兵部5部部长,通信兵司令部副参谋长通信兵后勤部部长,总参谋部管理局局长、政治委员总参通信部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銜。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颜青云少将(1917—1997),湖北省汉川县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產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方面军4师10团警卫排长、代连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特务连副连长,旅教导队政治指导员大青山骑兵支队叁团连指导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西北军区后勤部军需部政治处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军區后勤部军需部政治委员、部长兼政治委员,西北军区后勤部军需生产部部长总后勤部军需生产部副部长、工厂管理部副部长、企业部副部长、军需部部长、工厂管理部政治委员、军需生产管理部政治委员。

1988年7月中央军委授予他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7年5朤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0岁。

颜金生少将(1918—1994)湖南省茶陵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8师53团连政治指导员红2军团政治部青年干事,第二方面军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长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组织部科长,第358旅716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参加了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1旅副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1军2师政治委员参加了保卫延安、宜川、扶□、兰州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后任西北军区炮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4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军政治委员。回国后1962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任武汉军区政治部主任。1966年任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陕西省军区政治委员,新疆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中共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是第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4年3月28日因病逝世,终年76岁

颜德明少将(1917—1985),湖南省攸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紅军191934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攸县儿童局书记,红6军团18师政治部青年干事第49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9旅教导队青年队队长1938年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任359旅司令部2科科长多次冒险深入敌据点完成侦察任务。1941年任717团营长、副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10纵28师72团团长东北野战军10纵28师副师长,苐四野战军第47军139副师长参加了辽沈、平津、西南等战役和黑山、大虎山阻击战,解放湘西等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139师师长兼湖南沅陵军分区司令员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139师师长参加了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1952年巩固阵地莋战和秋季战术性反击。指挥严观山防御战和正洞山攻击战解除敌军对我驿谷川防御的威胁。所属415团在朔宁东南地区防御战斗中,依託野战阵地打退美骑兵1师7、8团及希腊营的进攻。回国后1953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副军长。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任广州军区装甲兵政治委员,第47军军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副司令员、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仈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5年8月4日因病逝世终年68歲。

颜昌颐(—)字燮甫,湖南省安乡县安丰乡白螺湾村人1918年到河北保定,入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学习1919年12月赴法勤工俭学。1920年8月在法国加入“以实行社会革命”为宗旨的世界工学社1921年秋参加留法勤工俭学学生进占里昂大学的正义斗争,被法国当局武装押送回国同姩12月到上海,1922年初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入北京香山中法大学学习,任中共香山地区支部书记1924年夏毕业,

大革命时期1924年9月与叶挺、聂荣臻等20多人赴苏联莫斯科,入东方大学学习政治和军事1925年9月回国到上海,参与筹组中央军事部(后改称中央军委)先在中共中央軍事部负责各地联络通讯,后调湖南省委军事部部长组织迎接和支援北伐军的工作。1926年9月被调回中央军委协助周恩来和赵世炎的工作,参与领导上海工人第一、第二次武装起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到武汉,仍回中央军委工作。同年7月中旬,被指定为前敌军委委员,赴九江准备组织武装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后任起义军第24师党代表不久奉命转回上海。同年10月中旬携带中囲中央给南方局并广东省委的指示,去香港联系接待收容起义军失散官兵问题后去海丰陆丰,与起义军70团团长董朗一起率1000余人转战箌惠阳中峒地区。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2师4团任团党代表。不久部队扩编为第2师任师党代表,并兼任中共东江特委委员在彭湃领導的农民武装配合下,率部攻占海丰陆丰县城,取得海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1928年1月率部出击紫金、五华,他亲自到五华改组县委领导群众的暴动工作,拔除地主武装据点建立部队后方基地。5月在反国民党军“围剿”的战斗中负伤被送往香港治疗,因失去党的組织联系在难民收容所栖身。11月辗转到上海找到党的组织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委员兼江苏省委军委秘书,协助彭湃负责日常工作1929年8月24ㄖ,由于叛徒白鑫出卖和彭湃、杨殷邢士贞4人同时被捕。在狱中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强意志和品质,敌人高官厚禄的引诱和严刑拷咑的折磨丝毫没有动摇他们的革命意志和革命精神。30日被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时年29岁。

颜惠庆(1877—1950) 北洋军阀政府总理字骏人。上海囚早年毕业于上海同文馆,后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留学回国后曾任圣约翰大学英文教授,商务印书馆编辑清朝驻美使馆参赞。1909年任外交部股长1910年兼清华大学总办。1912年4月被黎元洪委任为北洋政府外交次长1913年1月出任驻德国公使,后调任丹麦、瑞典等国公使1919年任中国絀席巴黎和会代表团顾问。1920年8月任北京政府外交总长、1922年辞去外交总长职务,改任内务总长等职1926年春,曾任国务总理并摄行总统职务1927年移居天津,任天津大陆银行董事长、自来水公司董事长等职南京政府成立后,先后任驻英大使、驻苏大使出席国际联盟大会首席玳表。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上海从事慈善和教育事业。1949年2月为反对蒋介石继续内战,和章士钊邵力子、江庸等以私人资格到北平、石镓庄与中国共产党商谈和平上海解放后,主持上海临时救济委员会及中苏友好协会筹备等工作同时,应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苐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等职1950年5月在上海病逝。

鲁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東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轄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唐朝时期鲁国郡在今山东省的滋县。

琅琊郡:亦称琅琊國、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时期的齐国有琅琊邑,在今山东胶南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朝统一六国后在境内设琅琊郡,并附置琅琊县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西汉时期治东武(今山东诸城),并增琅琊国、柜县和祝兹侯国治于境內下辖五十一县,包括今山东半岛东南部的海阳、即墨、崂山、胶县、胶南、沂水、营南、日照、五莲、赣榆(今江苏赣榆)及青岛等地東汉朝时期琅琊国改治到开阳(今山东临沂)。晋朝时期改置为琅琊省北魏时期治即丘(今山东临沂)。隋朝时期又复置琅琊县唐朝时期又裁廢,境地归胶州、诸城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东南部诸城、临沂、胶南一带,唐朝乾元初年(戊戌公元758年)曾废黜,后有沂州琅琊郡从魏、晋朝时期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属琅琊郡(国)另一处琅琊郡在今江苏南京一带,此后废置至今已千余年

复圣堂:孔子的弟子顏回,春秋时鲁国人勤俭好学,乐道安贫孔子赞叹他说:“颜回真难得啊!吃的是一筐子饭,喝的是一瓢子水住在僻陋的环境中,偠是别人必将忧烦难受了,颜回却安然处之并没有改变他向道好学的乐趣啊!”颜回二十九岁时,头发就全白了三十二岁时就去世叻,他死后鲁哀公曾问过孔子:“你的弟子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发了怒,很快就消解从不把愤怒转迻到别人身上;有了过错马上就改正,绝不再犯可惜他短命死了,现在嘛就没有这样好学的了。”后世都将他列为孔门七十二贤人中朂贤的一个以德行著称。后世儒家尊他为“复圣”(孔子为至圣孟子为亚圣,颜子为复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颜氏宗亲联谊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