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路豪强土豪金是什么意思思?

前言  对南明那段历史很感兴趣,血雨腥风,忠臣勇将,乱臣贼子,短短几十年,抵得上其他朝代几百年。  我想把南明几十年发生的事,尽量精彩详细的写出来。  由于手头有很多关于南明的史料需要翻阅,而且我在外企工作,比较忙,所以未必能做到每天更新。但我每发一篇,都是经过仔细推敲的,争取对得起观众。  现在,就让我们回到那血与火、爱与恨交织的年代吧。    第一章  (1)闯王称王    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王。以前别人都叫他闯王,名字虽然响亮,但是名不正言不顺,想来总是郁闷。这次得了西安,秦皇汉武这地界儿,李自成异常兴奋,难道是天意?让我继续秦皇汉武的帝王传奇。更何况,张献忠去年占个武昌,就敢称大西王,我不建号称王对得起谁?  既然称王,就不能没国号和年号,智囊团冥思苦想,经李自成拍板,定国号为大顺,年号为永昌。  个人感觉,这个年号比较俗,可以算做山寨版。但是发现没有,永昌这俩字儿,在明朝诸帝的年号中曾出现过。对了,朱棣的年号是永乐,朱常洛的年号是泰昌。这就太过份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就算头领们识字不多,常用汉字怎么也五千多吧,取哪两个字不成,非跟人学?永乐和泰昌这老哥俩要是知道了,不定气成什么样呢。  想想看,还是人朝廷起的年号,那叫一别致。洪武,霸气吧?景泰,诗意吧?弘治,儒雅吧?再说崇祯这年号,使我联想到“重振”,不知道是不是朱由检选这两个字的原因之一。结合他即位时的局势,选个阳刚点的年号,图个吉利,也不是没有可能。个人觉得,明朝年号起得最好的,就是万历,恢宏大气,很可能是张居正老师的杰作。  年号虽俗气,好歹正式称王了,公开与正宗皇帝叫板,也算功德圆满。  顺便交代一下,大顺政权的骨干人员名单:军师宋献策,丞相牛金星。这两个名字实在叫人喷饭,就不能起个洋气点的名字吗?好歹出来混的,不起个好名字怎么开店啊!  转正之后的闯王,做出重大决定:进军北京!众军哗然。  虽说几年来,大家在河南、陕西、甘肃一带画圈儿,剁了不少明朝将士,搅得各方鸡飞狗跳,成绩卓著,但公然进京闹事,太岁头上动土,还是各位头领没想过的事。毕竟皇帝的权威摆在那,有点心理震慑作用实属正常。  领导站在众人的肩上,总能看得远点。李闯王没时间搭理他们,一心一意做着准备,晒晒被子,收收衣服什么的。心想:等进京分东西的时候,你们比谁拿得都欢!  李闯王这边称王,崇祯和大臣们也没闲着,他们在争论一件事。这件事的开端是一次陛见,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三,皇帝召见了一个叫李明睿的人。  这个李明睿,时任左允中,一小官儿。官虽小,言论却不小。他劝崇祯放弃北京,迁都南京,渡过眼前的危机,再图中兴不迟。就算皇帝不走,也可叫太子先去南京,意思是万一北京有变,皇帝不讳,太子在南京就近即位,名正言顺。事后一系列的事实证明,他的见识确实高人一等,对得起自己的名字。  李明睿的意见与崇祯暗合,但皇帝要面子,怕挨板砖,不好意思跟朝臣说是自己的意思,只好说是李明睿的主意。在某些危急的时刻,面子是要不得的,要面子的结果,是要命啊!  皇帝拿李明睿做挡箭牌,户部尚书陈演愤怒了,李明睿惨了。他和另一朝臣魏藻德扬言:“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定民心!” 并示意兵科給事中光时亨,严厉谴责李明睿的逃跑主义。这几个人煽风点火,朝中大臣们义愤填膺,纷纷谴责李明睿,并一致认定,陈尚书有可能成为当代准于谦!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且不说像于谦那样的人,二百年都未必出一个,更何况,不是谁都当得了于谦的。  虽说比不上于谦的一根脚趾头,但和陈演并肩作战的魏藻德,却得到了于谦没得到的好处。一个多月之后,魏藻德加兵部尚书兼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后来陈演被罢相,他继任首辅。  值得一提的是,李自成占领北京后,陈演、魏藻德和光时亨三个人行径之无耻,登峰造极!反倒是因为主张南迁而被诅咒的李明睿,把对明朝的忠诚保留到了最后。  经过这么一搅和,南迁的事再也没人敢提了。  不同意南迁,总得想个法子渡过眼前的危机吧,李闯说话儿就来了。  吏部都给事中吴麟徽上疏,请求放弃山海关外宁远、前屯二城,招吴三桂入关,驻扎宿迁郊外,以拱卫京师。  吴麟徽想得很周到,连驻扎的地儿都给本家儿吴总兵找好了。  当时的宁远,孤悬山海关二百里之外,三面受敌,守不住是迟早的事。莫不如退守山海关,先保住京师再说。时局危急,顾不了那么多了。  可就是这么一个保命的意见,廷议居然没通过。驳斥这个意见的人,是陈演。结合陈阁老的种种表现,我们有理由怀疑,陈阁老已经被李闯策反。要不然怎么解释呢?对了,明史里对陈演有句言简意赅的评价:既庸且刻。  无论怎样,拯救明王朝半壁江山最后的机会,就此葬送,崇祯再无翻身的机会。崇祯这人太要面子,怕大臣说他懦弱,不抵抗,他真应该跟宋高宗赵构学学,看人家脸皮多厚,被金军赶到海上做“海飘”,还振振有词:“死社稷是藩王的事,不是天子应该做的。”话虽没皮没脸,但也是一种生存的态度。看人家不是活了八十多嘛!  你不走是不是?等着,我来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第一章 失半壁  (1)闯王称王  忘了写第一章的名称了,补一下,呵呵
  刚才上传了一篇,发现标题过长写不全,就重新传了一篇,以后接着这篇写。
  可就是这么一个保命的意见,廷议居然没通过。驳斥这个意见的人,是陈演。结合陈阁老的种种表现,我们有理由怀疑,陈阁老已经被李闯策反。要不然怎么解释呢?对了,明史里对陈演有句言简意赅的评价:既庸且刻。  ===========================================================  陈演应该不是李闯策反,因为李闯进京后把他杀了    这个人就是脑袋昏昏,对于任何改变现状的事都不想做,因为一改变就要承担责任。不想承担任何责任。    可崇祯为何要让他来当内阁首府呢?真是倒霉,提拔一个人反而老跟自己作对!
  调侃一下陈演而已,呵呵。不过仍旧谢谢指正啦!
  (2)宁武关  崇祯十七年二月七日,李自成攻下山西重镇太原。二月八日凌晨,山西巡抚蔡懋德自尽。  在太原休整八天后,李自成再度率军启程,他的下一个目标是经忻州攻代州,他坚信,自己攻克了唐高祖李渊的起兵福地,今后必将所向无敌。  李自成的故事告诉我们,封建迷信害死人啊!他万万没想到,只想拿下小小的代州,走南闯北的他,差点就没实现。因为驻守代州的是周遇吉,时任山西总兵官。  很快,李自成就会知道,遇见周遇吉非但不吉祥,还十分晦气。  当周遇吉得知博学多才的蔡巡抚被李闯逼得上了吊,气得破口大骂。他们曾约好,蔡巡抚守太原,自己守代州。临行时,蔡巡抚握着他的手说:“宁武关为京畿咽喉,汝能死守,吾亦瞑目。”这句话,是蔡懋德的原话,没有翻译,没有补充。  周遇吉自己起于行伍,吃了没文化的亏,却喜欢和有文化的人交往。蔡巡抚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偶像是王守仁,好佛学,节俭自律,永远是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这在大字不识一个的周总兵看来,简直惊为天人,视其为良师益友。现在良师益友被逼死了,周遇吉怒了,不报国仇家恨,枉为男儿!他发誓,要让李自成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皇帝,对得起朋友。  就在周总兵积极布防、准备迎接闯王时,一位老熟人登门造访。  这个人叫熊通,是个副将。周遇吉和蔡懋德分别之后,曾派人向京城求援,求来了熊通和他带的两千人,不是皇帝小气,舍不得给周总兵,而是京畿已无兵可调。  多两千总好过少两千,一向快人快语的周总兵没说啥,他是粗人,却懂事理,体谅皇帝的难处,于是让熊通守黄河,自己去了代州。  熊通进来之前,周总兵还纳闷,这家伙不好好守着黄河,跑我这来做什么?等熊通进来才知道,今天他是来劝降的,因为他自己已经投降了李自成。  面对厚颜无耻的熊通,周总兵告诉他:“我受朝廷大恩,自当拼死效力。你统兵两千,不能堵贼,已是死罪,现在还来做说客?千刀万剐难赎其罪!”  虽然周总兵认为剐了熊通也不为过,但战事紧,没那么多时间,一刀一刀来,索性直接剁了。  于是命左右,斩杀熊通,将首级割下,交给提塘都司杨志荣,让他带着熊通首级,日夜兼程赶赴京师,报以实情,顺道问问皇上,还能不能调点人来?幸亏杨都司常在道上混,胆子大,不然拎个血淋淋的人头,不分昼夜奔驰在官道上,估计日本恐怖片的导演看了都得自惭形秽。  作为提塘都司,一项主要工作就是传送塘报,杨志荣曾无数次的穿行于京师和战场之间,但这次,他只送去了人头,却没有搬来救兵。这倒不是皇上记仇,上次我派给你两千人,你却把领头的给杀了。因为就是周总兵不杀熊通,皇帝也得杀他,叛徒是崇祯最痛恨的。本质问题在于,皇帝派不出兵了,再派,就是皇帝本人了(估计周总兵也不敢要,您来,还不如我死了呢)。  救兵是没有了,那就这样打吧,但我得先选一地方。  周遇吉选择的地方叫宁武关。宁武关位于山西中部,传说由凤凰所变,故有“凤凰城”之称。宁武是由太原北上大同的交通要道,明朝景泰年间建筑关城,与偏关、雁门关一起成为防御鞑靼骑兵的山西三关,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这座关卡虽然没有家乡附近的山海关那么险峻(周遇吉是锦州卫人),但没别的地方了,好歹就是这了。李自成,你来吧,除非踏过我的尸体,不然你休想前进一步!  李自成没有让周遇吉等太久,他发动了进攻。  开始几天,周遇吉的战术比较单一,就是拿大炮轰。我有关卡,我怕什么,先轰死几万再说。  民军损失惨重,李自成放出狠话:“五日不投降,我就屠城。”流氓本色和后来的多铎有一拼。  这招吓唬吓唬别人还成,想糊弄周总兵,你李自成还嫩了点。人周总兵玩屠城的时候,你连酱油都打不了呢。玩这个?简直是侮辱周总兵的智商。想屠城,先攻进来再说。  当然,闯王也不是吃素的。城池对游击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子,不闯过宁武关,怎么彰显闯王本色?死了一批,再上一批,死攻活攻,宁武关依旧岿然不动。  其实城里的周总兵,日子也不好过,军需官来报告过,火药快没了!这就意味着,大炮即将成为废铁。眼见人心涣散,周遇吉不愧为百战名将,跳起来说了一句话,就把大家都镇住了:“交战才三天,便杀敌万余,传言中的巨寇不过如此,有什么可怕的?如能守住宁武,你们全成忠义之士;万一不敌,就把本总兵捆了,献给闯贼,你们也能安然无恙。”  总兵都豁出去了,不卖命实在不讲究。于是打开城门迎战,又杀敌数千。  周遇吉不是不清楚目前的形势,李自成有数十万军队,而自己只有四千人,宁武失陷只是个时间问题。别说一个周遇吉,就算卢象升、孙传庭等猛人全部死而复生,宁武也保不住。既然结局已经注定,本着杀一个够本儿,杀俩赚一个的指导思想,周遇吉拼了命。从李自成进入山西,再到蔡懋德自尽,他就没打算再活着。    
  定居清朝:看同学们怎么样在清朝这个陌生的世界玩转集体的聪明才智,周旋在各方势力之间,尽力攫取最大的利益。在增强自己的实力同时,慢慢地意识到自己所应负的责任,慢慢地成为热血青年,帮助我们的国家走向富强....转自铁血书库
  楼主的文章,让人看着过瘾。楼主才是猛人!快点上啊!
  潛力貼!先頂後看
  (3)周遇吉的追求  凭借多年的战斗经验,周遇吉迅速做出判断:两方兵力悬殊,要想不被李自成轻易的吃掉,必须发动夜袭。趁李自成他们睡觉时,去骚扰他们,就算起不到杀伤的作用,放一晚上炮仗,也够这些游击队员们喝一壶的。晚上睡不好觉,白天哪有力气打仗?  当周遇吉说出自己的计划时,身旁的幕僚对周总兵的谋略大加赞赏,便四下散开,去准备夜袭事宜。  不料周总兵还没说完:“给我召集二百位壮士!”  众人诧异。  “此次夜袭,本总兵亲自执行!”说完,转身离去。  二月的山西,依旧凉意习习,到了晚上,气温更低。周总兵穿上铠甲,对部下们说:“我若一去不回,替我照顾夫人。”  周遇吉的太太姓刘,史载她“骁勇多能”。  夜袭的内容大致相同,无非趁着月黑风高,见人就砍,砍完就走,周总兵这次是按套路打的。我们直接看看结果吧:“敌大败,退二十里。”  双方这么杀来砍去,僵持了半个月,李自成于二月十五日抵达宁武外围,死磕十多天,民军伤亡惨重。鉴于李自成王爷对游击事业的钟爱,此时他萌生了绕过宁武关的想法。如果这一想法,得以付诸实施,周遇吉便能化险为夷,可惜他终究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闯王都不想硬闯,手下却来劲了,他们不同意放弃宁武关,以丞相牛金星为首。虽然名字像某种星座,但牛金星却具有敏感的军师嗅觉,他料定,周遇吉已支撑不了太久。  于是军师宋献策,献了一个计策!他认为,宁武之所以迟迟不克,问题在于,士兵们分不清敌我,如果我军士兵脱帽战斗,见戴帽者就杀,我众敌寡,必克!不得不说,这位军师太有才了,把战局和戴帽子联系起来,可谓空前绝后,足可以申请专利。  宋军师出了个莫名其妙的主意,却交到了好运,这种好运,在现代有个特定叫法:狗屎运!  因为三月初一,不戴帽子的农民军攻克了宁武关。说到底,不是宋军师的主意高明,而是周遇吉的部队已到达极限。就算农民军戴帽子,也能攻克宁武关。  眼看外城被突破,周遇吉立刻组织巷战,亲手杀掉几十号人,被射成了刺猬,力竭被俘。  下面发生的事,只能说李自成不地道了。  简单点说,周遇吉把李自成骂了;李自成把周总兵吊在教场的旗杆上示众,乱箭射死,还肢解了尸体。  《明史 周遇吉传》载:遇吉巷战,马蹶,徒步跳荡,手格杀数十人。身被矢如蝟,竟为贼执,大骂不屈。贼悬之高竿,丛射杀之,复脔其肉。  看到这段记载,我不知道史书的作者,是不是有刻意丑化李自成的动机。但如果这是事实,那就证明李自成最后的失败不是偶然,是他自身素质太低造成的,怨不得别人。  因为你要是觉得周遇吉恨人,杀了他便是,谁也说不出什么。你可以杀了他,却不能吊起来侮辱他,侮辱他证明你心虚,证明在这个人面前,你不自信。  周总兵很猛,他太太也很猛。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就是这个意思。  城破之后,刘夫人带领周家几十个女人,登上建在山头的公署,据高向下射箭,射得还挺准,最后民军放了把大火,才把刘夫人及其他女眷烧死。  李闯王遵守誓言,下令屠城,太不讲究了,面对手无寸铁的群众,这是何必呢?  周遇吉人是死了,却给李闯王留下心理阴影了,他对部将说:“宁武虽破,但将士死伤众多。自此到达京师,还需要经过大同、阳和、宣府和居庸关,皆有重兵。倘都像宁武这样,恐怕也剩不了几个人了(宁有孑遗哉)!不如返回西安休息,再图后举。”说完,就准备跑路。  李闯王并不知道,这些问题很快就将迎刃而解。    在刚过去十五天里,拜周总兵所赐,他的很多士兵不是少了胳膊,就是少了腿。打进京城之后,这些缺胳膊少腿儿的兵士们,经常做义务宣传队员:“周总兵真是好汉,以千人杀我万人,假使再有一镇如此,我们绝到不了这里。”  听到了吗?这是周遇吉在敌人心目中的形象,好汉二字,不多不少,且当之无愧!正如他生前“一军皆忠义”的执着追求。  至于他的夫人刘氏,如诗经所云:“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无论你是生是死,我们的约定还在,你既然已成忠义,我也将追随你而去。  (4)年轻时的周遇吉  周遇吉,生年不详,少有神力,勇武善射,早年入军,功至京营游击。京营将多勋戚中官子弟,见遇吉质鲁,皆轻鄙之,遇吉曰:“公等皆纨弟子,岂足当大敌.何不于无事时练胆勇,为异日用,而徒糜廪禄为!”     
  记下,不错~~~~
  有才了 有才了
该同学很有才
我好好学习学习历史
   好文!  
  作品不错,马克!
  周总兵死的可惜了
  李自成就是一无赖加农民,他的失败是必然!
  有点当年明月的味道
  貌似潜力贴~~先留个名。  lz别太监
  期待更新,热烈期待
  留爪。。。。。
  多少无辜的生命,就在这些“王者”的一个个想法中消失了。
  一楼留影,期待楼主好文
  李自成,张献忠之流也不过出身社会最底层的流氓地痞而已。本无大志。只是趁天下大乱,打劫尔!从起兵到最后失败,农民军也没有一套像样的战略,建立稳固的新政权。说到底,也不过陈胜,吴广之流也。
  南明形势与南宋有很大不同,与东晋有一些相似,就内部情况而言,明朝主力部队在北方,这些主力部队经过农民军和清的扫荡,或覆灭或投降,明朝经过内战已军事力量元气大伤,加之弘光朝君臣鼠目寸光,内斗不已,南明抵抗清的力量已极大为削弱,南明的抵抗力量主要是李闯,张献忠农民军余部。南宋情况有所不同,北宋内部并无大规模农民起义动摇其根基,金朝的成功很大程度是北宋末帝昏庸无能,执行错误政策而已,宋王朝北方的许多部队并未被消灭,而南下归南宋,如岳飞的部队就是原北宋的北方部队,而且在北方金的后方还有很强的抗金力量牵制,南宋建立之初,内部较南明团结,军力人心可用颇有中兴气象,南宋岳飞等北伐能否胜利,并不限于表面上军力的对比,应动态看问题,岳飞等的北伐同时推动了北方抗金形势的大发展,此消彼长,驱除金兵,恢复中原完全有成功的可能!!
  mark!
  有潜力,正好补了明月的缺
  (5) 最近比较烦  李闯王沉浸在周总兵给他造成的阴影里,其实他宿命中的敌人,还未来到他的身边。此时,这个人正窝在盛京的王府里生闷气呢,哦,对了,盛京现在叫沈阳,呵呵。  这个人就是大清国的睿亲王多尔衮,他生气是因为崇祯十七年正月,大清国的年号改叫顺治了。而这个年号,属于一个六岁的娃娃,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爱新觉罗福临,生母是永福宫庄妃,就是后来那个举世闻名的孝庄文皇后。  十几年前,福临他爸皇太极和崇祯皇帝脚前脚后上台,那一年皇太极三十四岁,朱由检十七岁,上来就开始死掐,互相恶心了十六年,皇太极天命不永,没熬过朱由检先走了一步,他这一走,事儿大了。  老爷子走得仓促,没来得及立继承人,这下大家跃跃欲试了。首当其冲的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他的年纪比多尔衮还大点,却要叫多尔衮叔叔,没办法,辈小!  豪格是皇太极侧妃乌拉那拉氏的儿子,原来是皇太极的侍女,皇太极还没娶正妻的时候,她就生下了豪格。估计当时皇太极年少轻狂,犯下每个人男人都会犯得错误。  豪格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已经失宠。因为皇太极很快娶了正妻哲哲(庄妃的姑姑),之后是庄妃,后来庄妃的同父异母姐姐海兰珠又嫁过来,并成为皇太极最爱的女人。皇太极和豪格他妈走对面,能不能认识都成问题,更别说宠爱了。  虽然生母的身份低,但是豪格却也混得相当凑合。皇太极创业时,身边总需要个可靠的人,母亲孟古姐姐又只生了皇太极一个孩子,没个同母兄弟,多尔衮、多铎那几个王八羔子,不趁自己睡觉剁了自己就不错了,还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最安全。豪格年纪大,是最合适的人选。所以,少年时的豪格经常跟随老爹出征,随便在场边收收尸、喊两嗓子,也能积累不少战功。  老爹死了,还没指定继承人,豪格来精神了。我是先帝长子,理应继承皇位,他就没想他出身那么低呢,看来人都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不过豪格想的倒也没错,大明朝的皇帝,远的不说,就说神宗和他儿子光宗,亲妈都是宫女,身份比豪格他妈也高不到哪去,他们都能当皇帝,为什么豪格不行呢?  原因很简单,你得先问问你小叔叔睿亲王答不答应?  答案是,不答应!  多尔衮好不容易把大哥熬死了,不趁机捞点好处,实在对不起自己。老头子活着的时候,就经常给我脸色看,要不是我能征善战,早收拾我了,容易吗?多尔衮他也想当皇帝。他觉得自己英武绝伦,不比死去的哥差啥,他行我就不行啊。他就不想,自古以来,父死子继是惯例,个别兄终弟及的,不是把老哥剁了(比如赵光义),就是老哥作俘虏(比如朱祁钰),那都是非常事件或非常时期,没办法的事。可大清的形势一片大好,你哥哥又那么多儿子,你算哪根葱啊。  于是双方僵持不下,眼看内讧即将开始,最后多尔衮他大哥、豪格他大爷,德高望重的礼亲王代善出来做了和事佬。你俩别争了,都别当这皇帝,另选一位便是。  放眼望去,六岁的福临成功当选。  这娃儿年纪小,却有豪格和多尔衮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他是皇太极的亲儿子,当然,这是一句废话,如果他不是亲的,只能说明庄妃水性杨花。其次,他出身高贵。他的嫡母兼姑奶奶(按辈分是这样的)博尔济吉特哲哲,是皇太极做大汗时的大福晋,皇太极称帝,她又当了皇后。生母又是一宫主位,哲哲的侄女儿。而且,博尔济吉特氏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即黄金家族的一支,在当时的蒙古漠南诸部,显赫去了。  福临登基了,多尔衮郁闷了。多尔衮哪知道,他哭的时候,还在后头呢。  多尔衮是个心高气傲的家伙,他一直不服皇太极,一直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在皇太极之下,至于毛娃子福临,更不值一提。  其实多尔衮没必要郁闷,因为他哥哥皇太极能走到这一步,绝非偶然,绝非幸运!  说来话长,皇太极的母亲,叫叶赫那拉孟古。史书中说她“器量宽宏,端重恭俭,聪颖柔顺,见逢迎而心不喜,闻恶言而色不变,口无恶言,耳无妄听,不悦委曲谗佞辈”。想来也是一位温厚端庄的女子。  但这样一个好女人,却来自努尔哈赤的仇家叶赫部,她是努尔哈赤唯一一位来自叶赫部的妻子,在建州十多年,一直孤独的生活着。娘家和夫家的仇恨,过早的消耗掉她的青春和健康。  万历三十一年,蒙古姐姐撇下尚未成年的皇太极,撒手而去,这一年她才二十九,虚岁。皇太极十二岁。  为了表达对孟古姐姐的怀念,努尔哈赤宰牛杀侍女,让人和牲畜陪着孟古一起死。  她死了,你才想起对不住她。她活着的时候,对她好点不成吗?人活着时,对她上点心,多给她点关心,别总泡在阿巴亥的房里,人死了,就省得这些节目!  父亲对母亲的态度,给皇太极稚嫩的心灵刻上永不磨灭的印记。至此他明白,最靠得住的那个人,已经离他而去。而自己的父亲,是个靠不住的人,那个叫阿巴亥的女人,她和母亲一样漂亮,却比母亲妖娆,她舍得下面子,去迎合老男人的心。  母亲甚至连一个同胞兄弟都没留给他,只有那面如满月的笑脸,深深印在皇太极的心中。  “母亲,我要超越父汗,成为皇帝,让您成为爱新觉罗家族最尊贵的女人!”  从此,皇太极一发不可收拾,成为努尔哈赤最为得力的战将。至于努尔哈赤是否情愿将汗位传给他,已不可考,其实父亲传不传给他,他都不在乎。  从孟古姐姐去世的那一刻开始,这个儿子就已从努尔哈赤的脑海中淡出,在他逐渐衰老的神经里,只剩下摇曳多姿的阿巴亥和她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俗话说:有后妈就有后爹,估计这句话,皇太极最有体会。    你不传给我,没关系,我可以抢。  这就是皇太极与多尔衮之间的恩恩怨怨。  皇太极郁闷的时候,多尔衮正在父亲母亲怀里撒娇。现在皇太极死了,轮到多尔衮郁闷了。他一看见那个六岁的毛娃子,就憋气,他凭什么,就凭他是皇太极的儿子?问题是,他还要对着这小孩磕头。真是岂有此理!    
  写的不错
  就是自我感觉更新太慢,每天下班到家已经快七点了。加上查资料什么的,每天只能写这么多了,呵呵。
  好贴,马克之!
  万历三十一年,孟古姐姐撇下尚未成年的皇太极,撒手而去,这一年她才二十九,虚岁。皇太极十二岁。  这段把孟古写成了蒙古,对不起观众,我对自己写的东西,近似吹毛求疵,尤其错字或者误写,深恶痛绝。以后尽量避免,呵呵。  
  (6)山海关异动  新皇帝选出来了,办公室的座次也排好了,接下来该干活了。  恰在此时,多尔衮派到宁远附近的探子报告:近几日,宁远城内的守军经常出来骂战,大清骑兵一靠前,他们就缩回去。行为十分怪异。明总兵吴三桂则整日龟缩不出,疑似人间蒸发。  这在小军探看来,不过是一份普通的情况说明而已,但在睿亲王多尔衮看来,明军这些微小的反常举动,都必须经过认真分析。前面我说过,领导们站在众人的肩上,总是能够看得远点。  多尔衮一直很关注吴三桂,这个年纪和自己相仿的人,因为吴三桂撅过他——他多次劝降吴三桂,无奈吴三桂在明朝干的很出色,根本不打算跳槽。吴三桂越不搭理他,他还越来劲,觉得吴三桂是个人才,想高薪诚聘。看来即便是大名鼎鼎的睿亲王,也脱不了贱皮子的人类本性。  大家一定听过“勇冠三军”这个词吧,但你知道后面的词是什么吗?是“孝闻九边”。“勇冠三军”比较好理解,“孝闻九边”中的九边指的是明朝沿长城设置的九个军事重镇,比如辽东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等等。    这八个字的意思就是,此人勇敢全军数一数二,孝顺的美德传彻九个边镇。需要强调的是,这句话,在当时,是吴三桂的专属名词。    得以获此美名,简单说来,是由于一件事。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被一大群古惑仔(四万后金军)围困,十几岁的吴三桂率领自卫队(家丁)二十人冲进敌阵,把古惑仔们打跑,救出父亲。  这件事往小了说,是救父亲,往大了说,那是救国,后金军总来捣乱,杀他们那不是救国家吗?  这一仗,不仅让吴三桂在大明声名鹊起,连皇太极也赞叹他说:“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  人们心目中的吴三桂,应该是高大彪悍,一脸凶相的。其实他个头还真不高,充其量是个中等身材,大约合今天一米七三左右,连男模都当不了。而且据史料记载,他不苟言笑,平时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实在和人们的想象不太相符。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瓢?就是这个道理。  崇祯四年,吴三桂始任辽东总兵官,这一年他十九岁。真是人比人得死,现在小孩十九岁的时候,刚考大学。硬要和人比,只能找块豆腐撞了。    综合一些史料,我发现一个规律,好多少年得志的神童,结局都不太好。不是上天嫉贤妒能,而是年纪轻轻便功成名就的孩子,容易犯心高气傲的毛病,明明忍一忍就能拉倒的事,他偏不忍,一咋呼,结果先前几十年的努力,毁于一旦!    吴三桂就是这么一个例子。你说你这辈子,指南打北,吆三喝四,做了一辈子叛徒,还搞滇独(云南修王府,搞半独立),到头来,少年太子还得叫你一声姑爷爷(吴三桂的儿媳,是康熙他姑),皇太极的掌珠还得叫你阿玛,六十多了,这辈子够本儿了!老实回辽宁老家不挺好吗?好多和你同期出道、英武不输于你的干部,比如卢象升、孙传庭不早就挂了吗?人家比你还忠诚呢!比起他们,你多享了这么多年福,还想怎么的?你问问他们,有陈圆圆这么美的女人陪吗?不知足!    话说回来,崇祯十七年初,宁远守军的这次异动,其实并不简单,这一点多尔衮并没有猜错。  因为很快,多尔衮又接到情报,说是宁远附近的百姓,似乎在缓缓的向西迁移。而同时移动的是明军的粮草!  当多尔衮得知,李自成已经于三月初一拿下明朝九边之一的宁武,并杀掉与自己死磕到手软的周遇吉之后,吴三桂接下来的行动目的,似乎已渐渐清晰。    
  写得有意思,严重关注中!。。。
  李自成已经于三月初一拿下明朝九边之一的宁武  ------------------------------------------------  看到这里我有个疑问,一般历史上记载的时间是公历还是农历?比如你前面提到的那些时间
  看得正起劲,多写些呀。谢谢。
  潜力贴,占座
  给楼主加油
  南明定武帝朱本铉(1616年-1664年)其人到底存不存在,仍有争议。顾诚《南明史》倾向为以讹传讹之虚构人物,以查继佐之《罪惟录》启其开端。    野史中关于定武帝的记载    据野史记载,朱本铉是明朝宗室,世袭封为韩王。1646年,李自成部将郝永忠(又名郝摇旗)为联明抗清,推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定武”,因此朱本铉被称为定武帝。    朱本铉的定武小朝廷依靠农民军的支撑,先后活动于湖南、湖北、广西、四川一带,与清兵长期相抗衡,清军很难剿灭这个小朝廷,因此定武小朝廷也是南明中维持较长的一个政权。1663年,农民军进攻四川巫山时被明朝叛将吴三桂击败,郝永忠被俘杀。次年即定武十九年(1664年,清康熙三年),朱本铉死,定武帝之庙号为平宗,谥号为揆天显道知仁贞信德文奋武靖肃敦康元皇帝,在位19年,葬处不明。    质疑    以顾诚为代表的一些南明史学家质疑“朱本铉”的存在,认为是查继佐讹传,其论据主要包括:    郝摇旗是李自成部下,而非查继佐所说的张献忠部下;     郝永忠是隆武帝赐名,查继佐将其说成郝摇旗本名;由此可见查氏虽立志着史,但疏于查考。     明朝宗室中,韩王由朱元璋所赐的辈分排行用字为“冲范征偕旭,融谟朗璟逵,亶韶愉灏慥,令绪价蕃维”,无“本”字。在鲁王宗室辈分排行用字里有“本”字(肇泰阳当健,观颐寿以弘,振举希兼达,康庄遇本宁),然而属于鲁荒王第十九世孙,而明亡时鲁府排行只延续到“以”字和“弘”字,不可能出现第十九世后人(出生于20世纪的中国前总理朱镕基尚仅为岷庄王第十七世孙)。郝摇旗营中确实曾有几位藩王,一位是东安王朱盛蒗(楚藩宗室),一位是通山王朱蕴釨(亦为楚藩宗室),另一位是“韩王”朱璟溧(出自韩王宗室,但非明朝册封)。     以孟森和柳亚子为代表的另一派南明史学家则倾向于肯定朱本铉的存在,但所引资料多来自野史,尤其是全祖望、赵之谦撰写的《张苍水年谱》。  
  南明皇帝的庙号和谥号:A:闽中上弘光帝由嵩尊号曰圣安皇帝,而浙东鲁王当时以为弘光已殉国,故上庙号曰质宗,谥号质宗续天继道庄愍敬肃昭文康武惠悼懿孝赧皇帝。后来永历帝立,初谥为安皇帝,后改庙号曰安宗,谥号处天承道诚敬英哲缵文备武宣仁度孝简皇帝。B:1646年,清军进入福建,郑芝龙向清军投降,隆武政权很快灭亡。隆武帝欲逃往江西避难,在经过汀州时被清军掳获,后绝食不屈而亡,享年44岁,谥号配天至道弘毅肃穆思文烈武敏仁广孝襄皇帝,庙号绍宗。永历帝谥思文皇帝。C:永历十六年四月二十五日(日,清康熙元年),永历帝父子及眷属25人在昆明篦子坡遭弓弦勒死[5],终年39岁。其殉国处后改名为逼死坡。死后庙号昭宗,谥号匡皇帝。清乾隆年间上谥号出皇帝。D:定武帝之庙号为平宗,谥号为揆天显道知仁贞信德文奋武靖肃敦康元皇帝,在位19年
  据有些史书记载,清军中有一甲喇章京军官,暗中联络一些满人,准备劫持永历帝,逃往陕西,奉为君主,&以成不世之功&。但由于处事不慎,走漏了消息。吴三桂非常恐慌,迅速逮捕了密谋起事的11名首犯,以最残酷的磔刑处死。为防止夜长梦多,再生事变,吴三桂加速了对永历的处置决定。  吴三桂上书清廷,直言如将永历帝押送北京,可能中途有被反清人士劫夺的危险。经清廷批准,就地正法。吴三桂遂于4月14日,将朱由榔及其眷属25人押到昆明篦子坡执行绞刑。王皇后就在被清军押解的途中,想着一代皇后,就这样屈辱而死,心实不甘,与其受辱而死,不如悲壮而死。于是她与马太后互相勉励,在槛车中自相扼喉而死。壮哉!烈女皇后。就在她们断气的那一刻,天降大雨,山川也为之同悲!  其实,永历政权同弘光、隆武政权一样,腐败不堪,但永历帝个人的一些品行,颇为人所称道。他作风朴实,厌恶繁华,不饮酒,也无声色玩好,喜闻和谈论忠义事,奉母至孝,待妻恩爱。他的这些美好的品质博得了人们的赞赏。又因为他和王皇后是一对贤伉俪,死得如此悲惨,颇能激起人们更多的同情,洒下更多哀伤的泪水。一些对新政权不满的人,也就从中寄托着怀念故国之情。  
  朱由嵩向来以“失德”著称,后人其乃腐朽王朝的最昏庸的帝王,唯知享乐,不问政事,沉湎酒色,荒淫透顶。然而细检史籍,可知竟传闻难据,推其缘由,多由东林党人对福藩一系的成见所致。而其本来的经历显现的却是并非昏庸且颇有个性的政治家形象。如曾任弘光朝给事中李清《三垣笔记》、《南渡录》及《甲申日记》对荒淫纵欲之事,且加辩诬。
讳以海,太祖十世孙,初监国于绍兴,流落浙江舟山,后依附延平郡王成功。康熙60年( 1721年),台湾府人朱一贵托称为鲁王朱以海裔孙,起兵反清,建元永和,追封鲁王谥号侍天制道恭和襄定献文敬武明德肃仁成皇帝,庙号义宗。但因朱以海从未称帝,此追封并无意义。    唐王
讳聿鐭,太祖七世孙,唐王聿键弟。顺治三年(1646年)聿键殉国后,由大学士苏观生及广东布政使顾元镜等在广州拥立,年号绍武,与肇庆的永历帝互相抗衡。同年十二月十五日,李成栋导由清兵攻占广州,聿鐭自缢而死。淮王常清谥庙号文宗,谥号贞天应道昭崇宁文宏武达仁成宣闵孝节皇帝。    韩王
讳本铉,其人到底存不存在,仍有争议。顾诚《南明史》倾向为以讹传讹之虚构人物,以查继佐之《罪惟录》启其开端。野史记载,朱本铉是明朝宗室,世袭封为韩王。清顺治三年(1646年),李自成部将郝永忠(郝摇旗)为联明抗清,推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定武”,因此本铉被称为定武帝。朱本铉的定武小朝廷依靠农民军的支撑,先后活动于湖南、湖北、广西、四川一带,与清兵长期相抗衡,清军很难剿灭这个小朝廷,因此定武小朝廷也是南明中维持较长的一个政权。定武十八年(1663年),农民军进攻四川巫山时被吴三桂击败,郝永忠被俘杀。次年即定武十九年(1664年,清康熙三年),本铉死,葬处不明。庙号为平宗,谥号为揆天显道知仁贞信德文奋武靖肃敦康元皇帝。孟心史先生考证定武帝应为韩王朱亶塉,(太祖第十一代孙。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封韩世曾孙。次年(1611年)袭封韩王,他在位年间不详,而去世时间亦不详,无子,其后其叔祖朱璟溧嗣位)。     淮王
讳常清,南明东武帝。据《续明纪事本末》记载,唐王聿鐭死后,永历二年(清康熙二十三年,1648年)由延平郡王郑成功在南澳拥立为监国。同年桂王永历帝立,使节至,郑成功奉朔,淮王取消监国及年号,同年去世。郑成功私谥庙号敬宗,谥号忠天隆道昭义钦成靖文襄武奋仁睿孝和皇帝  
  我会继续加油的,争取考证更加严谨;)
  唉,即使文字加了诙谐,也总觉得南明史无法让人笑得起来。    楼主加油。
  我也深有体会,写着写着就郁闷了。不过南明真的涌现出很多值得一说的男人、女人,之所以这么称他们,而没有称之为英雄豪杰,是因为也许他们很多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豪杰,他们有的并不够出众,能力也不是很强,但胜在不顾生死,比如史可法;有些人抗清功败垂成,却和名妓有过感情纠结,比如陈子龙。我后面会慢慢涉及的,争取能够描写到当时的人生百态!  历史不仅由大人物来书写,很多小人物更加精彩。他们和很多大人物一样,在国家灭亡时,忠诚、悲痛,不顾生死,我会尽可能的在史料中找到他们的影子,将他们写出来,因为他们的身上可以寻找到我们的影子!
  继续期待。。。。
  继续呀
  谢谢大家关注,这几天一直大量的翻阅史料,下一章很快就会出来,下一章主要写巡抚宣大的卫景瑗和朱之冯,这两个人是同学,同一届的进士,性格虽然不同,忠心却相同。放弃前程,陪着大明一起陨落!给我些时间,我会写的更好!
  又是一个长篇,加油
  汉人的最后一个皇帝应该是中华帝国的袁世凯,但现在不可能承认袁世凯的合法,但若干年应该会客观看待这个问题,毕竟袁有正式的即位。
  楼主怎么让我听着像北京卫视阿龙讲“这里是北京”的口气。
  不错啊
  每天都在等着更新,楼主写的不错啊,不比一些专家出书的写的差。  明末真的是乱世啊。  希望楼主除了南明,闯王的大顺军,张献忠那一部分也写详细一些啊。  还有个人建议后面尽量少些戏说的成分。  支持楼主。
  写给“一点点不同”:  谢谢你的建议!我也是这样想的,呵呵!无论是谁,都是历史的一部分,理应有自己的位置!  
  (7)书生巡抚  多尔衮正在关外盯着吴三桂和李自成,吴三桂那边蠢蠢欲动,好在战略意图尚不明显,眼下密切监视就成。  李自成就不同了,他要往北京打啊!多尔衮心想了,北京是你打的吗?老子没去,你去的了吗?  其实这时,李闯王已经准备收拾铺盖回陕西度假(休整)了。如果事情真能这样发展,崇祯等于逃出一劫,得赶紧上祖坟烧香磕头去。  谁知,上天铁了心要让闯王进京旅游,于是雪中送炭的救星来了——大同总兵官姜襄向他递了降表!  自成兄遂进行自我心理辅导,迅速走出阴影,准备一鼓作气拿下大同!  不过这次,闯王又碰见一硬茬儿。因为现在的大同,姜襄说了不算。姜襄还有个上级,叫卫景瑗。时任大同巡抚。  卫景瑗,天启五年进士,陕西人,在来大同当巡抚之前,曾战斗于河南省司法第一线(河南推官)。  前面我们讲过,太原失陷之后,宁武便旦夕不保,守将周遇吉更是处境艰难。卫巡抚虽是文官出身,讲义气却不输于大老粗周遇吉,准备拉遇吉兄一把。他派大同总兵官姜襄去宁武援助周遇吉。  姜襄本着郊游的心态,在宁武外围玩了十几天,拿秒表掐着周总兵的殉国时间。时辰一到,立马给李自成写了降表,表达自己对闯王的敬仰之情,按姜总兵的逻辑,投降是个技术活儿,绝对不能误了吉时。  姜襄通敌这事儿,卫景瑗是不知道的。所以在宁武失守之后,他主动找到姜襄商量,要姜总兵跟他一起死守大同!  知人知面不知心!卫巡抚真是书生啊!糊涂啊!天真啊!  你要是跟姜总兵商量分银子,这事还能办,跟他讲大义,拉着他殉国,这不是对牛弹琴吗?  人家姜总兵谁有奶谁是娘的人生宗旨,可是有家族史的!投降李自成这事儿,就是姜襄他哥、昌平总兵姜瑄最先撺掇的,老姜家出了这哥俩,也算光宗耀祖!  要知道,这可不是姜襄一生中唯一一次背叛。不久之后,他将背叛大顺,投入大清的怀抱,后来他又背叛大清,虽然没找到其他怀抱,但天无绝人之路,人家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终于找到比吴三桂更不要脸的了!人老吴还知道,可以嚷嚷反清,却绝不能提复明!因为自己背叛了明廷,这种德性还提反清复明,属于自己抽自己大耳瓜子,书面语——恬不知耻!幸好,姜襄不识字,自然也不会成语,无所谓!    投降固然容易,如果有雄厚的资本作后盾,就更加完美了!姜襄投降的资本是什么呢?答曰:大同城和卫巡抚!  这就缺了大德了,你自己投降,还要拿别人当寿桃摆,不然就嫌自己不够孝敬闯王。  主意拿定,姜襄勾结大同城内的守军,大开城门,放民军进城!  卫景瑗还要和姜襄一起与城池共存亡呢,人就差放鞭炮迎接闯王了,可见工作伙伴,要找志同道合的。与不和自己在同一档次的人合作,只能把自己搭进去。因为你要脸,他不要脸,所以你拼不过他,赢不了他!  卫巡抚虽在司法战线效力过,但估计是搞技术支持工作,比如痕迹检验什么的,白面书生嘛!体格自然练不过膀大腰圆的姜襄,所以轻而易举被姜襄捆了,送到闯王面前。  你可以绑书生,却不要轻视书生!这个书生虽举不起一百六十三斤的练功刀(另一个白面书生卢象升举得起来),但是卫景瑗仍然有权用自己的方式,来告诉敌人,他的不屈!    卫景瑗见到李闯王连问候都没有一句,更不要说行礼了。他席地而坐,接着便失声痛哭,甚至不曾抬眼看一下,传说中、纵横西北的李闯王长什么样儿。  也许你觉得,卫景瑗在故意闹停闯王,我却认为他是真的伤心,国家走到这步田地,以卫景瑗的性格,怎能不伤心到痛苦?  李闯王手下看到卫景瑗这样的表现,估计暗暗在心里思忖,怎么杀这姓卫的了!是剐呢?还是蒸呢?  不想李自成的目光出人意料的柔和起来,他平静的对卫景瑗说:“我本一介布衣,今得天命,希望得到你这样的能人辅佐!不知阁下是否愿意?”  他的语气中,没有威胁、没有强迫,也没有生杀予夺的居高临下,有的只是爱护的语气和赞许的口吻。  听到这话,卫景瑗忽然转面向南,大呼皇上!当然,他呼喊的皇上并不是李自成!  李自成的左右被激怒,尤其是一个叫刘宗敏的大将,十分激动,拔刀就要杀卫景瑗。  李自成冲刘宗敏摆摆手,示意他放下刀。显然,李自成没有生卫景瑗的气,他接着说:“阁下不考虑自己,也不考虑家中老母、妻子和儿女吗?”  卫景瑗抬起头,目光如炬。过了一会,他对李自成说:“老母今年八十岁,蒙朝廷圣恩浩荡,值此乱世,得享天年,已是大幸!至于妻子儿女,相信人各有命,福祸难违。而我封疆一方,食朝廷俸禄,此危难时刻,自当面死,别无他话!”  这一刻,卫景瑗的目光,终于和李自成相遇。卫景瑗的嘴角微微颤动,眼泪滑落!  李自成低垂下眼帘,沉吟半响,说道:“这是个忠臣,不要杀他。放他回家!”他似乎不是在发布命令,更像是自言自语。语气分外柔和,却十分坚决,不容置喙!    如果你认为卫景瑗一心殉节,是为了报答皇帝的知遇之恩,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崇祯皇帝不怎么喜欢、甚至从未重视过这个搞司法出身的干部。  举个例子来说,崇祯四年,卫景瑗作御史时,曾弹劾当时的首辅周延儒贪污,皇帝没有采纳,甚至调查都没有进行,就直接驳回。并将卫景瑗外派,相当于变相赶出京城,让你乱说话,滚远点儿。  等到卫景瑗为父亲守丧期满后,竟意外的官复原职。按理说,卫大人应该吸取上次的教训,保持低调,皇帝喜欢的人不要随便否定!当然,这次卫大人没有弹劾皇帝跟前儿的红人,而是上书援助皇帝不喜欢的人——“疏救给事中傅朝佑、李汝璨”,这俩老兄是温体仁的党羽,当时皇上正烦着温体仁呢!你卫景瑗这么干,不是给皇上添堵吗?  皇帝不高兴,后果很严重!好不容易复起的卫大人,被降为行人司正(掌管传旨、册封事宜)。卫大人中进士后,第一个官职是河南推官,那还是七品呢!行人司正是九品!天哪,不提了!  不过对卫大人来说,实在是个无所谓的事情。行人就行人吧,不是路人就行!    崇祯十五年春天,蜗牛一样的卫大人终于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  估计烽火连年,好多官儿战死的战死、愁死的愁死,这才轮到了看不出眉眼高低的卫大人!而且就当时得情形而言,巡抚大同,绝对是个把脑袋别在腰带上的危险差事,不定哪天就被剁了。  一向跟不上形势的卫大人,平静的接受了这份任命。正如被贬职时,不曾表露过自己的情绪,担当封疆大吏之后,他也没有说过自己是开心,还不是不开心!这似乎是个没有情绪的人!  关于他巡抚大同期间的政绩,史书记载:“岁饥疫,疏乞振济。搜军实,练火器,戢豪宗,声绩甚著。”  我们只要注意最后这四个字,就可以了。因为前面所列的事实,符合卫景瑗的个性!  中了进士之后的卫景瑗,经过十几年的起起伏伏,走了无数弯路,终于得到封疆一方的重任。如果在和平年代,他的仕途刚刚走上正轨,正是施展抱负的黄金时间。然而,他为官于乱世,得到重用后,仅仅两年,就伴随帝国陨落,最让人唏嘘的是,这一切,他居然心甘情愿,毫无怨言!    他十几年寒窗苦读,十几年宦海沉浮,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到不惑,被皇上误解,仕途不顺。这么多年的书,似乎白念了。  但在生命的最后两年,为官一方,尽心赈济灾民,训练军队,压制豪强地主。    皇上,虽然您从未真正信任我,甚至都未必记得我是谁,但是没有关系,不管您是否重用我,我都将尽自己的本分!    大明官吏,有死无降,臣晓得这些道理!    几天之后,卫景瑗在寓所上吊自尽。    坦然面死,无怨无悔!    
  上来就看到了更新,不错!
  上来就看到了更新,不错
  多谢关注!
  支持楼主,写了好多级别不高但人品高的人。
  (8)应该被记住的名字  卫景瑗身为巡抚,关于他的事迹,自然有人记载!他本人后来更进入明史列传,读书人青史留名的梦想已然实现。生前虽然坎坷,死后亦为人杰,足矣!    值得一提的是,大同城破时,殉节的不只卫景瑗一人。请大家记住下面的名字和事迹,尽管这些名字,对你来说,是如此陌生!    分巡副使朱家仕,作为卫景瑗下级,城破之后,他命令妻妾子女投井,自己随后自杀,毅然决然,全无二话!全家十六人皆殉难。  我翻了不少资料,没有发现更多关于朱家仕的记载。比如说他来大同之前,在何方为官;生平事迹怎么样,通通不得而知,只知道他是陕西河州人(今属甘肃境内),崇祯十年进士。关于他记载的开始,即是他生命的结束,可见他是多么平凡!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何等出色,何等自豪!然而尚未崭露头角,生命即告终结,朱家仕这辈子,真赔!这就好比,父母养了二十多年的孩子,上了大学,眼看毕业,却被飙车党撞死的现代范例!    另外,督储郎中徐有声、山阴知县李倬亦死之。  诸生李若蔡在自家墙壁上提四大个字——“一门完节”之后,阖家九人自缢。    这些人在明廷,都属于普通公务员,为官时没什么既得利益,没享受过圣恩普照,为了活命,投降闯王,人之常情,实在可以理解。然而他们终究没有那样做,崇祯如果知道,他身为乱世之君,还能拥有这样的子民,相信他即使死了,也能瞑目。    尽管他们很普通,但我仍然认为,他们是英雄!    不要对我说,这是传统的愚忠思想,不值得提倡。这些人生活在三百多年前,按照民主共和的观念来要求他们,显然太过苛刻,谁都跳不出历史的框框。如果我告诉你,别买房子了,累死累活还贷款,犯得上吗?三百年之后还不定什么形势呢?你认同我吗?呵呵。  在我看来,一个人存活于世,能遵守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标准,不滥杀,不作恶,能自律,肯修身,就应该被肯定、被尊重,就算是一条好汉!    就像玛丽亚凯莉在歌中所唱:“其实你自己就是英雄!”    难道不是吗?  
  在我看来,一个人存活于世,能遵守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标准,不滥杀,不作恶,能自律,肯修身,就应该被肯定、被尊重,就算是一条好汉!    赞同楼主观点!
  感谢赞同,呵呵!  历史总是关注大人物,其实小人物的感受和表现,同样值得关注。  举个例子,靖康之变时,宋高宗赵构的元配妻子刑秉懿被俘北上,后世很多人都同情她。她摘下耳环让人带给赵构的故事,让人唏嘘不已。  可是知道吗?赵构作康王时,除了刑秉懿,还有两个妾,叫姜醉媚和田春罗,她们和刑秉懿同时被俘,命运同样凄惨,然而史书的渲染轮不到她们出场,又不能学刑秉懿带信物给丈夫。也许,她们对赵构的爱恋和思念,并不比刑秉懿少,无奈除了姓名,再没有只言片语的描述!  我真觉得,历史有时很残酷!    而且历史告诉我们,作小三,在某些时候,不太好!!呵呵!!!
  楼主的话在理.
  很多小人物更值得尊敬
  好帖 好帖 好帖    楼主辛苦
  不错 留名
  搬个凳子听楼主继续说
  最后的汉人王朝是洪宪
  每当想起明朝,心中总是感到无限惋惜
  楼主本人也是,写着写着就郁闷了,不过最郁闷的地方没还没到呢!
  看来做&小三&, 自古以来就没有好结果啊。
  抗拒统一  你以为你是台湾啊
  我们群里还有这样人才,佩服
  希望自己能写一部小人物的历史!小人物的奋斗,小人物的情感,小人物的坚持!因为楼主自己就是小人物,甚至比小人物还要小!
  惋惜啥啊。把視角抬高一點不就得了。清朝不是中國的?滿族人不是中國人?
  (9)陛下,我来了    李自成在山西闹得欢实,身在京城的崇祯,日子着实很凄惨。    恰在此时,钦天监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凑了把热闹,报告说帝星下移。    普及天文知识时间到!帝星,是古代星星的名字,也叫“天帝”。属紫微垣,即小熊座β星。不懂没关系,大家记住它代表最尊贵的天神就对了。天上最尊贵的是这颗星,地上最尊贵的就是崇祯了,所以帝星下移是凶兆!天上的神都下移了,地上的崇祯似乎也该下来了。  当时钦天监的负责人是德国人汤若望,就是电视剧《孝庄秘史》里那个爱吃烤地瓜,整天摆弄破望远镜,还客串顺治和董鄂氏的媒人的那个外国老头儿。  汤若望最早是在明朝任职的,清军一来,他就跳槽了。反正不是中国人,没有投不投降这一说。那时候在中国赚银子,相当于现在在美国挣美元、在欧洲划拉欧元!硬通货,保值!!!不然,老汤怎么到死不回德国呢!    老汤客串媒人这事儿有没有,不好说。但说帝星下移这事,是板上钉钉糊胶水的。想想老汤报告之后,发生了一系列的腥风血雨,他绝对有实力成为明朝天字第一号乌鸦嘴!    崇祯一听钦天监的报告,心中万分焦急,紧急下诏安抚驻防在外的各位总兵。崇祯已经意识到,现在只能依靠这些武将了。他们手里有兵,有大炮,关键的时候,还是比嘴皮子好使!    诏曰:吴三桂平南伯,左良玉宁南伯,唐通定西伯,黄得功靖南伯,给敕印。    大家请注意,敕印不是一个东西,而是两个东西。“敕”指的是皇帝的诏书,这里相当于封伯爵的荣誉证书,作用类似于你我上学时都得过的、大红皮三好学生证书。印呢,就是公章啦!签合同用的!  除这四个人加官进爵之外,刘泽清实升一级。刘良佐、周遇吉(已殉国),高杰,许定国等一干将领等各升一级。    其中刘泽清和高杰,是当时有名的帅哥。这是史籍明确记载的,非我是花痴!长的虽然帅气,缺点是匪气太重,不过,给李自成戴了绿帽子的高杰,后来竟遇到生命中的知己——史可法,并在最后关头表现得异常忠勇。后面我再细讲,现在他还不是主角。    宁武失陷和周遇吉殉难的消息传到紫禁城,崇祯皇帝终于决定放弃宁远,招吴三桂,并刘泽清、唐通火速进京入卫。然而放弃宁远的最佳时间已经错过,宁远城在吏部都给事中吴麟徽上疏的时候,就应该放弃。事到如今,一切都太晚了!        日将落,残阳如血。    凉风习习,寒人心肺。    黄衣男子焦急地走来走去,不停向殿门外张望。    男子的面颊有些塌陷,皱纹很多,眼中布满血丝,想必是几天没合眼的结果。尽管疲惫至极,头发却整齐的盘成髻,一丝不乱,扣在精致的乌纱帽里。    他终究按捺不住,问左右:“人什么时候到?”    老太监王承恩回答说:“陛下,快到了,就快到了!刚才老奴收到消息,唐总兵已经抵达城内,正在换马呢!”    他刚想再问,便听到内侍报告,唐总兵前来见驾!    一阵微风,飘进来一个魁伟的红衣男子。  二话不说,俯身便跪。  “末将唐通,救驾来迟,罪该万死!”  皇帝连忙扶起唐通,对他说:“不迟,不迟!只是形势太糟,朕整日忧心忡忡,几日不得安眠,日夜盼你入卫。来了就好,来了就好!”  皇帝的眼中,居然闪耀过孩子般的依恋。  “陛下请放心,唐通会守护陛下!”唐通的回答很坚决。  “好!好!”皇帝脸上终于浮现出笑容,眼睛里亮晶晶的。  唐通看到比自己小好几岁的皇帝,脸上居然布满了皱纹,眼角下垂,活像个半百老翁。要知道,皇帝才三十三岁啊!  这些话,唐通是不敢跟皇帝说出来的。      陛见之后,唐通问崇祯的贴身太监王承恩:“吴总兵和刘总兵进京了吗?”  吴总兵指的是吴三桂,刘总兵指的是刘泽清。  胖胖的王太监摇了摇头,说道:“这两个人,连影子也没见着啊!唐将军,皇上就指望您了。”  “王公公,末将受圣上大恩,自当拼死效力!”  “将军这次带了多少人?”王承恩问道。  “八千人。”  “什么?将军只带这么点人?”王承恩听了差点没昏过去,带这么点人,你进京郊游呐!  可唐通有唐通的难处:“这些是我的亲兵,其他的部队,都不愿前来,难以调动!我怕把他们逼急了,再反了,到时候,局面更加无法收拾!”  王承恩喃喃的说:“难为将军!事到如今,只能听天由命!”表情平静得就像御城河里的水。  “王公公,末将即刻前往居庸关,誓当死守!您在城里照顾好陛下即可,外面的事,交给末将!”说完,唐通头也不回的走了。    王承恩望着唐通壮硕的背影,郑重地点点了头。    此时的唐通,相信已经抱定舍身成仁的决心,不然他不会在收到皇帝的命令之后,立刻率军,日夜兼程,前往已如危卵的京城,吴三桂和刘泽清不都把圣旨当成剩纸了吗?    有人结合唐通后来的选择,得出一个貌似高明的结论:说他当时率军入京,是为了寻找机会投降李自成,我很佩服这些人的想象力。如果那时唐通想投降李自成,只需要率领大部队完好投诚即可,在部队完整的情况下,更能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为什么要来京城脱裤子放屁呢?    无论何种心态,无论何种打算,无论结果如何,在那样的时刻,毕竟只有唐通一个人来对崇祯说:“陛下,我来了。”    这就够了。      如果换成我们,有胆量在那种情况下,去京城送死吗?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得到,反正尿裤子换一条就行了!    至于唐通的生平,之所以被渲染得扑朔迷离,我觉得,很有可能是清统治者出于政治宣传的目的,故意隐瞒他的结局,丑化他的形象。    崇祯十七年,三月初七,得见天颜的唐通哪里知道,自己的生前身后,经过无数风波,居然成了一个谜!        
  感谢支持!明日更新!
  楼主啊,问个问题,那些天象到底准不准啊?会不会有的不准史书给改了或者观星的人故意为某种政治目的给改了或隐瞒?比如说刘秀
  快点更新啊.....
  应该还很长吧
  楼主会加紧更新的,现在要去加班了,上班赚钱为了买书,买书回来看了,才能讲出好故事啊,呵呵!星象和本文的长度问题,今天下午回来再回答啊,赶通勤来不及了。感谢支持哈;)
  支持一下
  这些降闯的明将中,唐通算是个比较忠诚的了.如此看来此人还是有些原则的.
  希望楼主多写写小人物的英雄事迹。我觉的有些小人物更让人敬佩
  明朝的历史,最不清楚的就是南明,很多文人知道,但没人去写,或许是曾经的悲伤,我不喜欢清朝的历史,因为他带给了我们直到今天都无法弥补的伤痛!电视剧整天津津乐道的清朝繁荣,是真的繁荣吗?闭关锁国导致我们错过了世界上最关键的工业革命,看看康乾盛世时期世界上的科技是怎么发展的!我们错过了太多!更为令人切肤之痛的是我们饱受了世界上最大的耻辱!比起南明,我更不愿意提的就是清史!!!!!
  楼主不回我问题,泪奔~
  写给“换个马甲你不认识”  不好意思,楼主从中午回家,一直在写下一章的内容,呵呵!  我个人觉得,这东西是不准的!自然界的东西,我们说这个代表皇帝,它就代表皇帝。这颗星下移,就是皇位不稳。可是当初命名这颗星,就是人为的啊!人为赋予的意义,怎么能预见将要发生的事呢?你说呢?  
  (10)没有妻子的巡抚    志得意满的李闯王,拿下大同之后,下一个目标是宣府(今河北宣化)。查一下地图就能看出来,大同到宣府,对北京成半包围的形状。只要能顺利地将宣府收入囊中,那么闯王闯京城的战略意图将实现大半!  牛金星向闯王介绍了一下宣府城内将帅的全部阵容:巡抚朱之冯,总兵王承允,监军太监杜勋。  牛丞相还告诉闯王:“朱之冯是卫景瑗的同学,两人都是天启五年的进士!”  闯王眉头一轴,卫景瑗那难缠的形象顿时浮上心头。他问道:“这个人也那么死心眼儿吗?“      崇祯十一年,多尔衮率领满清抢劫队来到济南城下,强盗头子自然非同凡响,只用一天就攻破了济南城。随即开始例行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多尔衮忙着数金子,他哪里知道,济南城里有一个女子,望眼欲穿等着自己丈夫从京城归来,等来的却是侵略的铁蹄。  女子没有办法,只得将孩子藏在她自认为安全的地方,然而那地方终究太小,藏了孩子,就藏不下她。做娘的,总会把生的希望让给孩子。她又是刚烈的女子,不能忍受被侵略者欺辱,身旁的那口水井,就成了她最后的归宿。  等到强盗撤走,丈夫归来,看到的是一具枯骨。女子的姓名已不可考,好在我们知道她丈夫的名字,她的丈夫叫朱之冯!      前面我们说到书生巡抚卫景瑗时,只提到他是天启五年的进士,却没有提到和他同一年考中进士的同学朱之冯。卫景瑗巡抚大同时,朱同学巡抚宣府。大同和宣府离得很近,如果在太平盛世,两个人大可以轮流拜访对方,喝喝茶,吟吟诗,度个周末啥的,往返路费还可以公家报销。无奈命不好,生在乱世,又在乱世为官,就更惨了。  朱之冯的第一份工作是税务干部,这可是肥缺啊,不过朱之冯很老实、很廉政,收上来的东西全部上缴国库,分文不贪!和景瑗兄的经历类似,之冯兄的仕途也很坎坷,一度被降为行人司副。  天哪,真是没有最惨只有更惨,卫同学被贬之后还是行人司正呢,朱同学是司副,哎,不提了!之冯兄倒不气馁,该怎么干还怎么干。    无数的事实证明,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自己,上天是不会放弃你的。    不气馁的朱同学终于熬出头,吏部派他去青州做参议,主要管管粮储啊,屯田啊,一句话就是管后勤的。不过相同的工作分给不一样的人来干,效果是不一样滴!朱参议在作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搞起了副业,搞的还很成功!    适逢下辖的沂水县闹盗贼,附近居民深受其害,苦不堪言。天天给皇帝交粮不说,剩下点口粮和值钱物件再被偷了去,这日子可怎么过?  当地官府片面追求破案率,错误逮捕了不少人,更弄得人人自危。不仅要防盗,还要提防被官府看不顺眼,当盗贼抓了去,刑讯逼供!  管后勤的之冯兄看不下去了,亲自出马,兼职当起警察,居然逮住了真大盗,冤狱尽解。不仅大快民心,当地的治安好了不少。  从这件事中,大致可以了解朱之冯是什么样的性格。如果说卫景瑗是个个性温和的人,那么朱之冯可比他刚烈多了。拿抓盗贼这事来说,别管我是不是狗拿耗子,祸害百姓的事,我就得管!    爱管闲事的朱之冯升官了!    吏部招他进京述职,他便将妻子和孩子留在济南,只身进京。谁知这一去,即成永诀!  根据史书中的记载,朱之冯离开山东后不久,济南城就被攻破了。至于具体为什么被攻破,被什么人攻破,是明廷内部叛乱,还是清军过境,史书上没有提及。不过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肯定是清军打来了,清朝入主中原后,销毁证据,史书讳莫如深。  我查了一下,崇祯年间,清军几次侵入中原腹地,掠城无数,但攻破济南城的记录只有一次,就是在崇祯十一年。那次是多尔衮亲率大军,前来抢劫!  于是,本文前面所讲的事迹得以出现。     得知大同失陷,同学自杀,悲愤的朱之冯让将吏们在城楼上集合,设太祖高皇帝排位,歃血誓死守,并重金悬赏,寻找勇夫,想组建一支敢死队。但时局坏透了,众人的心思已经涣散。就像小品里说的:“这时候,给我吃云南白药也没用了。”事到如今,给大爷多少钱,大爷也不想卖命了。闯王那给的更多,大爷为啥跟你干呢!  总兵王承允和监军太监杜勋都想投降,朱之冯知道了大骂杜勋:“皇上如此信任你,你这么做,对得起皇上吗?”杜勋知道他悲愤至极,不跟他争执,只是苦笑而去。  总兵王承允站着不动,低垂着头,朱之冯抓住他的肩膀,质问道:“你也准备辜负圣恩吗?“  王承允抬起头,平静地反问朱之冯:“己巳之变时,袁督师辜负圣恩了吗?”  听到这句话,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朱之冯在内,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王承允参加广渠门作战之后,当时还很年轻的他,亲眼看见,一个叫做袁崇焕的人,从统帅变成囚犯,又从囚犯变成骷髅!  王承允冷笑起来,横亘心中十五年的纠结,终于一吐为快,顿时感到如释重负。  如果说王承允也曾有过舍身报国的信念,却因十几年前的那场变故而改变,我们仍旧要苛责他吗?    万念俱灰的朱之冯对他说:“你走吧,不要让我再看见你!”    被朱之冯骂走的监军太监杜勋穿着正装(蟒袍),敲锣打鼓,出城外三十里迎接闯王大军。  朱之冯登上城楼,看见大炮已落满灰尘,对左右说:“给我放炮!”  随从没有一个人动手。  朱之冯倔强地亲自动手放炮,左右一拥而上,拽住他的胳膊,使他动弹不得。抚台您可别闹了,您不怕死要放炮,我们可就没投降资本了!  朱之冯惊讶的看着自己的亲信们,顿时泪流满面,叹道:“不意人心至此!”    总兵王承允打开城门,放李自成军进城。闯王来了不纳粮,张灯结彩,兴高采烈!  随从们到底跟随朱之冯多年,他们可以挽住主公的手,不让他开炮,却不能看着他自寻死路。于是左右准备拥着朱之冯快走,谁知他大叫一声:“我不走!要走你们走!”  说罢,面南而拜,哭泣着说:“昔日成为天子门生(进士参加殿试,被誉为天子门生),我已心满意足。唯今之计,只有一死,以报国恩!”  随后,引绳自尽。  为了惩罚朱之冯的倔强,李自成下令将他的尸体抛到护城河里。  李自成不知道的是,即便他拖朱之冯去喂狗,也跟朱之冯本人没有关系。他连命都可以不要,要躯壳做什么?        (11)朱之冯的爱情    丈夫返回城内寻找妻子,人已不在,最终只找到一副枯骨。    灵魂消逝,生前恩爱,或许风吹即散。    然而,悲伤的丈夫放弃大好前程,拒绝为官,守在她墓旁,日日夜夜,整整三年!    三年之后,丈夫走出悲伤,出仕为官,勤俭为民,终至封疆!    丈夫没有续弦,甚至连侍妾都没有。    孑然一身,满室萧然。    赤诚报国,虽横死濠沟,依然无怨无悔!    当一切渐行渐远,唯有她桃花般的笑脸深埋心中。    
  作者:ttbeirenqi 回复日期: 06:23:40 
    应该还很长吧    是的还会很长!会有很多小人物的故事!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豪的豪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