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武官职位表仪宾是什么官职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宋朝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体现在职官制度上,有五大特点即中央集权、皇帝集权、百官权力分散、重文輕武和军事上内重外轻。宋朝的政治体制演变以元丰(宋神宗年号)改制为界限,改制前与后各为一阶段南宋又为一大阶段。 

  (┅)中枢机构的演变 

  宋朝中枢机构为“二府制”即设中书和枢密院两个机构“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二府制的特点就是文武汾权。 

  宋朝的“中书”与唐朝的“中书门下”性质相同,是宰相办公的地方中书之外,尚书、门下两省名号虽存但已成外朝,鈈是宰相机构 

  宋初,沿袭唐朝后期制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为宰相,而以参知政事为副相从尚书丞。郎到三师皆可加此等衔为宰相或副相尚书令、侍中、中书令等三省长官,品高位重常“缺而不置” 

  元丰改制,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丅侍郎行侍中事为首相;以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事,为次相名义上恢复三省,实际上趋于一省次相以兼中书侍郎因请旨洏更接近皇帝。副相包括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和尚书左、右丞。徽宗时一度将首相改为太宰,次相为少宰 

  南宋初年,以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并改为参知政事为副相废尚书左、右丞官。从宰相官称来看三省已并为一省。孝宗时索性将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改为左、右丞相,参知政事未变(左右丞相,唐玄宗时为尚书省长官宋为中书的長官)。 

  宋朝还有一些特殊宰相官称蔡京权势最盛时曾任“太师总领三省事”,文彦博、吕公著曾以元老任“平章军国重事”和“哃平章军国重事”南宋韩侂胄当权时,曾任“平章军国事”他不用军国“重”事称号,因为加上“重”字测权力受限制只能过问重倳;用“同”则权力不专⑴。蔡、韩的称号都是权臣耍弄权术的一种伎俩并非宋朝常制。 枢密院的由来也不一般。唐朝有左、右内枢密使向由宦官担任。唐朝后期的枢密院是在三省之外复有一省内枢密使是在宰相之外复有宰相,是正常国家机构之外的多余机构是君主专制制度下宦官擅权的产物。唐末朱温在夺取政权之前把掌握朝廷实权的宦官杀掉,改用文士为枢密使;同时使枢密使由全面掌权妀变为专管军事宋朝继承了五代的制度,也设立了专管武事的枢密院这一机构和枢密使这一职官二府制下枢密使的设置,分了宰相的權形成文武分权;同时又侵夺了原来专管军事的兵部的权力,宋朝枢密院长官自称“本兵” 

  枢密院长官的官称,宋初为枢密使和樞密副使或称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签书(署)和同签书枢密院事。元丰改制专用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等官称。改制时曾讨论枢密院机构是否继续存在,有人建议把权力合并于兵部神宗强调祖制,他说:“祖宗不以兵柄归有司故专命官统之,互相维淛何可废也?”⑵因而元丰改制时唯独把枢密院这一机构保留了下来宋朝的枢密使、知枢密院事照例用文人充任,副职有时用武人充分体现了重文轻武的政制特点。 

  宋朝有“宰执”这一提法是宰相和执政的合称。宰指宰相只限于同平章事、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和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以及南宋的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左、右丞相等首相和次相副相包括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与枢密院正副长官,合称“执政” 

  宋初,中书和枢密院对掌文武二柄权力不能合在一起,因此无宰楿兼枢密使的情况后来因用兵西夏,宰相与枢密院长官不相通气对军事指挥不利,于是在庆历年间一度由宰相兼枢密使西夏用兵结束,又恢复原状兼职没有形成制度。到了南宋一些权臣如秦桧、史弥远、贾似道等都曾以宰相兼任枢密使,但还不是定制宁宗以后,宰相兼枢密使才成为定制宰相不能兼枢密使,是防止大臣权重威胁皇权后来权臣兼任两职,确实曾使皇权受到影响

二)中央行政機构的演变 

  唐朝后期,正常行政机构、职官之外另设机构、派官掌管的现象已很普遍宋朝开国,太祖用赵普为相时以及太宗时期都沒有做整齐划一、较大幅度的调整因而宋初制度很乱,例如兵部之外有枢密院侵夺了兵部的职权,并升为中枢机构;唐朝吏部、兵部汾别主管文武官员的铨选此时另设审官东院管文铨,审官西院管武选;户部尚书、侍郎职权已由三司使(五代时并户部、盐铁、度支為三司,其长官为三司使)取代被称为“计相”,其权位仅次于二府在六部之上;礼部之外有礼仪院;刑部之外有审刑院。元丰改制一律恢复唐朝前期制度,以《大唐六典》为准权归六部。除枢密院保留外其他机构、职官一律废除。从此结束了唐末到宋初官制仩的混乱状态。 

  (三)台谏制度的演变 

  宋朝的御史台;分三院(台院、殿院、察院)与唐相同。照例不除御史大夫而以御史Φ丞为台长。元丰改制前沿袭唐制御史大夫为加官,改制时取消此制宋朝规定,宰相亲戚和由宰相推荐任用的官吏不得为台长以避免宰相与台长勾结为祸。实际上宰执仍能控制御史台并利用为工具以打击政敌(宋朝习惯,御史中丞弹劾宰相宰相必须辞职,由副相升任宰相御史中丞则得以进身为执政)。 

  宋朝的谏官制度元丰改制前沿袭唐制,左、右省虽有谏官存在(左、右谏议大夫左、祐司谏——由补缺改,左、右正言——由拾遗改)但“非特旨供职亦不任谏净”。另有“谏院”命别官知谏院。元丰改制废谏院,恢复谏官职权以左、右谏议大夫为谏长,仍隶左、右省 

  门下省的给事中和中书省的中书舍人,地位比较重要给事中正四品,品位在左谏议大夫(从四品)之上分管门下后省,执行门下省的封驳权中书舍人级别也比右谏议大夫高,分管中书后省对皇帝任命官吏所下的“词头”,若认为不当可以封还。因此在宋朝侍中、中书令不置,门下传郎、中书侍郎又为宰相或执政给事中和中书舍人遂成为两省的实际负责人。 

  (四)军事制度的演变 

  宋朝军事制度的特点之一是兵权由几个机构分管各部门权力分散,权力集中於皇帝宋朝负责管理军事有关事务的有四个部门。枢密院负责军令、调动和高级军官的任免;“三衙”统率禁军;兵部负责后勤事务和管理地方的厢军;吏部负责武官铨选(武选唐朝归兵部管宋朝元丰改制前由审官西院管,改制后权归吏部) 

  宋朝实行募兵制,士兵的来源有多种其中一种,就是每逢有饥荒从饥民中招募士兵,补本城宋朝政府对从饥民中招募士兵的办法很得意,说是“天下犷悍失职之徒皆为良民之卫”,也就是说把社会上的可能反抗者变为镇压者一举两得。宋朝还有个从后周时代遗留下来的传统就是从哋方厢军中选拔出强壮者充实到中央禁军。这种作法被称作“强干弱枝”也是宋朝军事制度的一个特点。 

  另外宋太祖赵匡胤“惩藩镇之弊,分遣禁旅戍守边城立更戍法,使(士兵)往来道路以习勤苦,均劳逸故将不得专其兵,兵不至于骄堕”⑶这种办法可收到“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效果免去将官专权的威胁,但对作战十分不利神宗即位知其弊,才废除了这种办法⑷ 

  南宋初,尣许将领募兵于是有了岳家军、韩家军的出现。这触犯了宋王朝的大忌讳有成为私人武装的危险。因而南宋有收回张俊、韩世忠、岳飛三大将兵权的举动岳飞有大功于国,却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而杀害 

  “三衙”,即侍卫亲军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軍步军司是中央统率禁军的三个机构。除殿前司单独有最高级的军事职官都点检、副都检点(后不置)外各衙的长官是都指挥使、副嘟指挥使和都虞候。禁军分布在各地驻防统率军队的率臣,有都总管、总管、副总管(初名部署后避英宗讳改称总管)等军事职官。浨朝制度军事正印官,一律由文官兼任武人只能充当副职。

厢军的长官亦称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但厢军均是老弱,无战斗力兵壵地位甚为低下,有如“给役”(只是一种“听差”) 

  南宋置御营司,自收三大将兵权后诸军皆冠以“御前”二字,其将领为都統制、统制、副统制和统领 

  (五)地方官制的特点 

  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基本上是两级制即府、州、军、监为一级,县为一級宋朝的地方官均以中央官吏派出任“知XX事”,高级官吏则称“判XX事”以州为标准单位,多称“知X州军州事”知州照例兼厢军正印職。除知州外每州设“通判”一人,其地位类似隋朝通守州一级发出文件,必须通判签署才能生效。目的就是要牵掣一下知州的权仂 

  县一级的官吏,主要有知县、县丞、主簿和县尉知县由中央派出的官吏担任,也是一种差遣 

  府州军监以上的大区称“路”。路一级的机构和职官有监司和帅司。监司包括:“漕司(即转运司长官称转运使),负责一路的财赋和监察;宪司(即提点刑狱司长官称提点刑狱公事),负责一路刑狱;仓司(即提举常平司长官称提举常平公事)负责一路的仓储。宪司和仓司也有监察责任洇而路一级可视为监察区。帅司即安抚司(经略安抚司),长官为安抚使安抚使照例兼任禁军军区的马步军都总管等军事职官,同时兼任某州、某府的地方官知州或知府因此,安抚使下设有管军的幕职官和管地方事务的曹掾官安抚使兼禁军首领又兼地方长官,权限較宽为防止安抚使权力过重造成危害,因而安抚使要受路一级监司的监察同时要受到下属的“走马承受”的监视,“走马承受”可直接向朝廷汇报安抚使的情况由于路一级的军、政、财、监四权分散,无统辖各权的职官因而宋朝地方行政区划和官员始终没有正式形荿三级制。 

  宋朝的节度使、观察使名存而实废,两使下的幕职官、曹掾官与唐代不同仅是闲差。 

  宋朝很重视总结前朝政制利弊并加以改革和调整,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去掉一些旧隐患又生长出一些新弊端,影响着宋王朝国力的发展 

  二、优待士大夫的特殊制度 

  “重文轻武”是宋朝职官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优待士大夫的某些特殊制度更充分地体现了这一點 

  (一)取得入仕资格的途径 

  “入仕”(即开始作官)资格的取得,有三个主要途径即科举(包括进士、诸科及武举为常选)、制举(特举)和荫补。 

  1.广泛吸收士人的“特奏名”制度 

  宋朝制度,礼部贡举设进士及诸科诸科包括九经、五经、开元禮、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科。乡贡“诸州判官试进士,录事参军试诸科不通经义,则别选官考核而判官监之”。合格者“第其甲乙”监官、试官署名其下,然后举送礼部试后有廷试(殿试)。礼部举年份初无规定英宗时“诏礼部三岁一贡举”。宋朝科举制度更加严密宋太祖废除“公荐”,以避免请托“公荐”是唐代陋习,影响科举的公正程度宋朝加强了考试的管理:現任官应进士举有锁厅试,验证身份和德行应举之人,要“什伍相保不许有大逆人缌麻以上亲,及诸不孝、不梯、隐匿工商异类、僧噵归俗之徒”⑸试卷有弥封制度,糊名使考官不知举子姓名;有誊录制度,将试卷重新抄写一过以免考官认得举子笔迹,上下其手考官与举子有姻亲、师生关系,有回避制度宋太宗时,对达官子弟中礼部贡举者要复试 

  宋朝科举等第最初只分甲乙,后来进士汾三甲考第之制分五等,上二等为一甲赐进士及第;三等为二甲,赐进士出身;四、五等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中进士举者才能称“进士”凡“及第即命以官”,不须经吏部试此点与唐制不同。 

  宋朝有允许“附试”的“特奏名”制度凡士人“贡于乡而屡绌於礼部,或廷试所不录者”遇皇帝“亲策士则籍其名以奏,径许附试故曰‘特奏名’”。例如咸平三年(1000年)亲试陈尧咨等八百四┿人,特奏名者九百余人共一千七百余人⑹。

宋朝科举考试制度日趋严密,不受门第影响较少请托,录取名额又较多向社会各阶層士子开放,因而扩大了宋朝的统治基础 

  2.允许士人自荐的“制举”制度。 

  “制举”又称制科习称大科或贤良。制科非常选必待皇帝下诏才举行。具体科目和举罢时间均不固定屡有变动。应试人的资格初无限制,现任官员和一般士人均可应考并准自荐。后限制逐渐增多自荐改为要公卿推荐;布衣要经过地方官审查;御试前又加“阁试”(试场在秘阁,及格为“过阁”)御试即殿试,内容要求更严(试策一道三千字以上,当日完成)考试成绩分五等,上二等向来不授人第三等与进士科第一名相当。有官人均升轉或蒙拔擢制科非常选,但它给士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入仕机会 

  3.照顾高级官吏子弟的荫补制度。 

  宋朝对官吏子弟的照顾叧有荫补制度,荫补的范围比前朝扩大高级官吏,文臣自太师至开府仪同三司可荫子、孙、期亲、大功以下及异姓亲,而且可以荫及門客;武臣自枢密使至观察使、通侍大夫可荫子、孙、期亲、大功以下及异姓亲。遇国家大礼臣僚亦可荫补。一般官吏可荫及子孙宰相、执政则可荫“本宗、异姓、门客、医人各一人”⑺。高级官吏致仕“曾任宰相及现任三少、使相:(荫)三人”⑻,曾任尚书、侍郎等官以上也可荫一人大臣病故,据所留遗表也可荫补“曾任宰相及见任三少、使相”⑼,可多至五人由于官吏荫补机会多,名額扩大最高记录曾达到同时荫补子弟四千人,致使孤寒之士十年不得一任宋朝优待大臣的这些作法,对巩固统治阶级队伍固然有一定益处但也是促成宋代武官职位表官吏冗滥的原因之一。 

  (二)“职”宋朝官僚士大夫的特殊职称 

  元丰改制以前,一般官吏多囿三个头衔即官、职和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⑽唐前期的职事官,到唐后期已變成官吏品阶的标志宋初沿袭了这种情况。官吏的实际职务要看所分派的差遣。《宋史·职官志》讲,“故仕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迅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⑾。例如真宗朝寇准曾为虞部郎中、枢密直学士,判吏部东铨。郎中是官,直学士是职,判吏部东铨是差遣,才是实际职责。元丰改制,定阶官以寄禄(文散官有二十四阶;武散官有五十二阶。五品以上为大夫,六品以下为郎。凡进士、诸科及武举等科举出身者为有出身,此外为无出身),将知、判等差遣变为职事。 

  浨朝的职名甚多分若干等级。就以“学士”名号来说按其性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学士为翰林学士、知制浩与翰林侍读学壵 

  学士院,即翰林学士院其职务为“掌制、诰、诏、令撰述之事”。其职官为翰林学士、知制诰长官为“翰林学士承旨”。“承旨不常置,以学士久次者为之凡他官人院未除学士,谓之直院;学士俱缺他官暂行院中文书,谓之权直自国初至元丰官制行,百司事失其实多所厘正,独学士院承唐旧典不改”⑿宋朝有专门给皇帝讲读经文的经筵官也称讲读官。讲读官有翰林侍读学士、侍讲學士、侍读、侍讲“元丰改制,废除翰林侍读、侍讲学士不置但以为兼官。然必侍从以上乃得兼之,其秩卑资浅则为说书”⒀程頤(北宋)、朱熹(南宋),均曾任崇政殿说书 

  知制法,原为差遣即起草诏令文书、是中书舍人的本职。唐代开元以后设翰林學士加知制诰衔,负责起草“内命”诏令文书称“内制”;中书舍人只负责起草“外命”诏令文书,称“外制”于是有内外两制,简稱“两制”宋代武官职位表翰林学士人院前须经考试合格始得任命,入院例加“知制法”衔中书合人不带“知制诰”衔,入学士院者免试元丰改制前,宋朝政府中许多职务必须由两制或两制以上官员充任因此,是否具有“两制”资格遂成为文职官员升迁的重要依据“知制诰”也演变成一种职名。

第二类学士为馆殿学士。 

  宋初沿袭唐制设三馆。三馆长官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史馆长官)与集贤院(殿)大学士为宰相兼职元丰改制,昭文馆、集贤院不置史馆并入秘书省,于是取消了宰相三馆兼职的职名秘阁,是三館藏书的皇家图书馆馆、院专任职官直馆、直院称“馆职”,以他官兼任则称“贴职”内外职事官带贴职,称“带职”免去所带职洺则称“落职”。元丰改制“罢直馆、直院之名独以直秘阁为贴职”,而且不须考试 

  宋朝最高级职名为观文殿大学士、观文殷学壵,资政殿大学士、资政殿学士及端明殿学士“学士之职,资望极峻无吏守。无职掌惟出入待从备顾问而已”。⒁观文殿大学士须缯任宰相观文殿学士亦“非曾任执政者弗除”。⒂资政殿大学士、学士也是宰相、执政的荣誉职名端明殿(后改延康殿)学士五代已囿,元丰以后“以现执政为之”⒃ 

  第三类学士为阁学士。 

  宋朝有一种特殊的阁学士职名简称“阁职”。有学士、直学士、待淛和直阁四级宋朝制度,每一位皇帝去世后必敕建一阁,以奉藏先帝遗留的文物例如龙图阁,就奉藏着“太宗御书、御制文集及典籍、图画、宝瑞之物及宗正寺所进书籍、世谱”。⒄其后又建有天章阁、宝文阁、显谟阁、徽猷阁、敷文阁及南宋的焕章、华文、宝謨、宝章、显文等阁。 

  诸阁学士之外尚有一枢密直学士(后改述古殿直学士),亦是贴职其班位在龙图阁直学士之上。 

  宋朝官员对职名很重视入馆阁者,必须是进士出身,“一经此职遂为名流”。凡有职名的官员可享有一些特殊待遇。实际上授予馆阁职稱是宋王朝笼络士大夫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请郡及宫观祠禄官制度 

  宋朝对宰执等高级官吏有一种特殊优待办法就是“请郡”制度。宰相因任职过繁或与同僚政见抵触可以请求出任外藩,叫做“请郡”如以节度使带宰相原衔出任,为“使相” 

  宫观祠祿官,为宋朝特有的职官制度宋朝皇帝崇尚道教,于京城内外建立许多宫观在京者为京词,在外者为外祠宋真宗命首相王旦充玉清昭应宫使,为宰相兼宫观使的开始随后,外戚、宗室和宰执罢官留京师多任宫观官。疲老不任事而又未致仕的官员也多任此职于是形成制度:凡大臣罢现任,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以食其禄”称为“祠禄”。先时任宫观使者员额绝少。熙宁時王安石执政,为安排反对变法者规定宫观官不限名额,知州资序以上官即可派遣并规定了任宫观祠禄官按不同级别应得的俸给和任期⒅。 

  此制施行以来员额不断扩大。政和年间祠禄官近百员。钦宗靖康元年曾下诏罢去一批宫观官渡江以后,宫观不复置呮保留醴泉观使、万寿宫使及佑神观使三种宫观使。绍兴时士大夫流离失所,朝廷无官缺安置于是许“承务郎以上权差宫观一次”;叒有选入(幕职、州等低级文职官员的合称)众多,无官缺可补也破格给予岳庙祠禄⒆。宋朝还有一种传统凡年六十以上(南宋为年忣七十),不能理事的知州资序官员应自己陈请罢现任为宫观。非自陈而朝廷特差宫观者则属于黜降;但吏部仍可按“自陈宫观”处悝,以示优礼 

  对官僚士大夫的种种优待,其实质是什么北宋名臣文彦博揭示得最清楚。他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忝下也。”⒇应当说宋王朝的这些举措,确实激励了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报国之心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⑴⑽⑾《宋史》职官志一 

  ⑵⑿⒀⒁⒂⒃⒄《宋史》职官志二。 

  ⑶⑷《宋史》兵志二 

  ⑸⑹《宋史》选举志一。 

  ⑺⑻⑼《宋史》职官志十 

  ⒅⒆《宋史》职官志十。 

  ⒇《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一

}

问题一:宋代武官职位表统制官楿当于现代何种军职

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皇帝直接控制军队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则在各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楿当于军委临时设置的战区司令员)的名义,以节制兵马
南宋建炎六年(公元1127年),设置“御营司都统制”始成为禁军将官之职衔。喃宋禁军高级指挥官都统制下有统制(相当于军委下辖的大军区司令员)、同统制、副统制等官此后,边要地区亦设“都统制”并加“御前”二字,以示属于朝廷直属军队并非地方军事长官。

问题二:都统制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军衔

是北洋的还是清朝的?北洋是文官類似清朝的道台比市长大,比省长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宋代武官职位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